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病程
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与治疗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替代疗法:针灸、按摩、瑜 伽等
实验研究:干细胞疗法、基 替代疗法的效果:缓解症状, 实验研究的进展:干细胞疗
因疗法等
提高生活质量
法、基因疗法等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PART 07
多发性硬化Leabharlann 的预防与护理疾病预防策略02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 运动量,增强体质
反应
此处添加标题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 性期,抑制免疫系统,
减少复发
此处添加标题
抗病毒药物:用于病 毒感染引起的多发性
硬化症
此处添加标题
抗抑郁药:用于缓解 抑郁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PART 06
多发性硬化症的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 敷、按摩、电刺激等方法, 帮助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 疗法、心理支持等,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
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 眠等,帮助患者保持身体 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与支持
支持系统:家庭、朋友、社 会支持等
0
0
0
0
1
2
3
4
PART 03
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症状
项标题
肢体无力:四肢无 力,行走困难
项标题
感觉异常:麻木、 刺痛、灼热感等
项标题
视觉障碍: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等
项标题
认知障碍:记忆力 下降、注意力不集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辅助检查
2 .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也是多发性硬化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亚临床病 灶。2002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南公布的诱发电位诊断标准:
(1)视觉诱发电位(VEP )检查很可能对发现患者进展为CDMS的 危险性增加有帮助。
(2)体感诱发电位(SEP )检查可能对发现患者进展为CDMS的危 险性增 加有帮助。
始改善,半数患者可遗留额侧视乳头苍白。 0
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
3 .眼■ 球震颤与■眼肌麻痹约半数患者有眼球震颤,以水 平性最多见,亦有水平加垂直、水平加旋转及垂直加旋 转等。约1/3患者有眼肌麻痹。最常见者为核间性眼肌 麻痹,为内侧纵束受累所致。多表现为双侧,复视是 其 常见主诉。若遇患者同时存在核间性眼肌麻痹和眼球 震颤,则应高度怀疑患有MS的可能。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
原发进展型MS(Pn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z PPMS) , 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10~15%MS患者最初 即表现 为本类型,临床没有缓解复发过程,疾病呈缓慢 进行性加重,并 且病程大于一年。
进展复发型MS(Progressive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 PRMS) , 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5〜10%MS 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疾病始终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 中有少数缓解复发过程。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髓鞘:
二
施旺细胞(Schwann cell)的双层细胞膜反复环绕轴突所构成的 板层结构。
CNS Glia! Cells
a Oligodendrocyte
Sources Waxman $G;
26th Edition:
http:www. acc«!ssmedicin«a. com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标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标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具有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的特征。
疾病分型结合临床表现,残疾进展及 MRI 影像特征将 MS 临床病程分型如下。
1. 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指患者首次出现 CNS 炎性脱髓鞘事件,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客观体征至少持续 24 h,且为单相临床病程,类似于 MS 的 1 次典型临床发作,为单时相临床病程,需排除其他原因如发热或感染事件。
2. 复发缓解型 MS(RRMS)病程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不留或仅留下轻微症状。
80%-85% 的 MS 患者疾病初期表现为本类型。
3. 继发进展型 MS(SPMS)约50% 的 RRMS 患者在患病 10~15 年后疾病不再或仅有少数复发,残疾功能障碍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RRMS 向 SPMS 的转化往往是缓慢渐进的。
4、原发进展型 MS(PPMS)10%-15% 的MS残疾功能障碍与临床复发无关,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大于1年。
诊断MS 的诊断遵循 2017 版 McDonald 诊断标准。
治疗1. 治疗原则MS 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开始 DMT 并长期维持治疗,推荐患者共同参与制定治疗决策,设立明确的治疗目标及随访计划,定期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达到治疗目标。
2. 治疗目标全面控制疾病炎症活动、延缓残疾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 3 个维度定期监测评估,实现疾病无活动证据(NEDA),主要指标包括:临床复发(年复发率)、CDP(EDSS 评分)、MRI(新增 T2、钆增强或扩大 T2 病变)、脑容积变化减少每年 < 0.4%,此外神经丝轻链、认知功能评估(符号数字模拟试验)等指标也在逐渐成为可能的观察指标。
3. 具体治疗方法(1)急性期治疗MS 的急性期治疗以减轻恶化期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残疾程度和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标。
多发性硬化
鉴别诊断Ⅲ 鉴别诊断Ⅲ
脑白质营养不良
是指遗传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 育异常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育异常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 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 MRI示病灶对称。 示病灶对称。 示病灶对称
双侧枕叶白质呈对称性T 像高信号;பைடு நூலகம்像呈略低信号。 双侧枕叶白质呈对称性 2像高信号;T1像呈略低信号。
鉴别诊断Ⅳ 鉴别诊断Ⅳ
脊髓肿瘤
慢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腰穿奎氏 慢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 试验常不通畅, 蛋白明显升高, 试验常不通畅,CSF蛋白明显升高, 蛋白明显升高 MRI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 ,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急性期炎性脱 髓鞘病变的进展, 髓鞘病变的进展 , 避免可能促使复发 的因素, 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的因素 , 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 晚期 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 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 , 减轻神经功能 障碍。 障碍。
辅助检查Ⅰ 辅助检查Ⅰ
1. 影像学检查
早年曾用的影像学技术有:气脑造影术( 早年曾用的影像学技术有:气脑造影术(只能看 到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 到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脊髓造影(于急性期 可见有脊髓膨大),同位素脑扫描( ),同位素脑扫描 可见有脊髓膨大),同位素脑扫描(可见放射性 同位素浓集区)。 同位素浓集区)。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发性硬化患者常 规CT扫描多正常,对比增强扫描阳效率较高。对 扫描多正常,对比增强扫描阳效率较高。 扫描多正常 视神经、脑干和脊髓的病灶敏感性不高。 视神经、脑干和脊髓的病灶敏感性不高。 磁共振成像( ):MRI是检测多发性硬化最 磁共振成像(MRI): ): 是检测多发性硬化最 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优于CT。 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优于 。特征性表现为白 质内多发长T 异常信号。 质内多发长 1、长T2异常信号。
多发性硬化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综述
多发性硬化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综述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神经髓鞘(myelin)的破坏和神经纤维的损伤。
该病具有很高的年发病率,且大多数患者多在青壮年期间发病,对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MS的分类和治疗方案已得到较为完善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
一、分类MS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改变被分为下列类型:1. 核心型多发性硬化症(Relapsing-Remitting MS,RRMS)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MS患者的85%,特征是有明显的急性发作期,但在发病初期,患者往往可以出现症状消退期。
每次发作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也可能存在残留症状。
2. 次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Secondary-Progressive MS,SPMS)在RRM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慢性和进行性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会相对困难。
3. 原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Primary-Progressive MS,PPMS)PPMS是RRMS和SPMS的特殊类型,它没有快速发展和期间停顿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再现性轮廓。
这是MS患者的15%的少见类型,在初次发作时就表现出来。
4. 可复发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Relapsing-Progressive MS,RPMS)这种类型的MS非常罕见,表现为在起初发作期间同时具有进行性的特征,病程是可重复性的。
二、治疗方案1. 免疫调节药物干扰素β、甲基泼尼松龙等唯一获得MS治疗免疫调节药物认证的激素,早期使用可以减缓病情恶化,但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长时间使用。
其他免疫调节药物,如抗白细胞抗体、免疫抑制剂等,也可以缓解症状,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2.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痉挛、抽搐、尿失禁等。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加速康复进行治疗。
3. 维生素D长期缺乏维生素D与许多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6种疾病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 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多发性硬化典型病例分析及概述
多发性硬化典型病例分析及概述全网发布:2011-06-23 19:35 发表者:黄德晖(访问人次:8895)(主诉)反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3年余,四肢无力加重3天。
(多发性硬化)(简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相关,通过自身免疫介导,导致脑白质脱髓鞘等病理改变。
病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多发的特点。
本病在中国以至于在亚洲被认为是少见病,其发病率约为1~5/100,000。
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核磁共振的发展,加之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近些年多发性硬化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由于本病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
以下介绍1例经典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治经过。
一、病例介绍(一)主诉反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3年余,四肢无力加重3天。
(二)病史患者,女,39岁。
于2005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约6—7天后平脐处出现皮肤疼痛及束带感,并逐渐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10月4日出现小便费力,来我院,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及上胸髓内多发片状长T2信号,脑脊液蛋白增高,寡克隆区带阳性,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予激素(甲基强的松龙)、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症状渐缓解。
2007年1月感冒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进行性加重至完全失明,在外地医院诊为“视神经炎”给予激素及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左眼视力恢复至0.7。
2007年5月感冒后出现右下肢无力,再次入我院确诊为“多发性硬化”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右下肢无力渐好转,此后应用β干扰素间断治疗,2008年2月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入我院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后好转, 2009年4月6日无明显诱因双侧肢体无力,以左侧为著,伴麻木感,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尚能持物,无头痛、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尿便障碍,在外口服强的松、卡马西平,注射腺苷钴胺治疗,效果差,入院。
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乃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及去髓鞘(demyelinating)疾病。
实际上、神经纤维(axon)、神经元(neuron)及寡棘突细胞(oligodedrocyte)亦会受损。
多发性硬化症乃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及去髓鞘(demyelinating)疾病。
实际上、神经纤维(axon)、神经元(neuron)及寡棘突细胞(oligodedrocyte)亦会受损。
多发性硬化(神经内科)(简称MS)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的自身免疫病。
起病常在成年早期,具有,复发和缓解的病程。
病理示脑和脊髓多灶的脱髓鞘斑,临床表现常为多病灶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
本病的病因,认为是易感体由于病毒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有奇特地理分布,离赤道愈远(高纬度),发病率越高,地处同一纬度的西方国家发病率多高于东方国家,然而近年来我国有关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和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MS的主要临床特点。
由于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和倾向于年轻人罹患,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年轻的MS患者约有100万人。
病因病理病因不明。
支持免疫机能障碍的根据是周围血中T抑制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的比值增加,自身抗体阳性率和伴发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的百分率均较非免疫性疾病赤高,硬化斑中可见浆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阳性的T淋巴细胞。
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理由是多发性硬化的病理改变与羊的慢病毒感染疾病—Visna相似,但至今尚未找到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发病机理未确定,一般认为可能的机理是患者早期患过某种病毒感染而致自身抗原改变,另外有的病毒具有与中枢神经髓鞘十分近似的抗原,这两者都可导致免疫识别错误而诱发自身免疫机制。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青、中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次缓解复发,病情每况愈下。
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多发性硬化呈全球性分布,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同,我国属低发病区,估计目前全球多发性硬化年轻患者约有100万人。
流行病学与地理分布、种族差异和移民影响有关。
二、临床表现:(一)视力障碍;(二)肢体无力;(三)感觉异常;(四)共济失调;(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六)神经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七)发作性症状;(八)其他症状:风湿病、类风湿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
三、检查:1、脑脊液检查:压力多正常,蛋白含量增高,以球蛋白为主。
主要检查有无免疫球蛋白及OB;亦可计算合并血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而换算的IgG index:如果大于0.7,显示脊髓内制造免疫球蛋白。
事实上,脑脊髓液的发炎细胞及蛋白质虽然升高,但若发炎细胞>50/mm3、蛋白质>100mg/dl便要考虑其他鉴别诊断。
2、电生理检查:在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有一定的敏感度,可协助早期诊断,同时还可以观察多发性硬化的病情变化。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见病损部位有斑块异常信号。
四、治疗: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急性期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避免可能促使复发的因素,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一)、免疫干预治疗:1、皮质激素:是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
2、β~干扰素:免疫调节。
3、口服免疫耐受:本药耐受性较好。
4、免疫抑制剂:能减轻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但对于MRI显示的脱髓鞘病灶无减少趋势。
5、单克隆抗体6、血浆置换疗法(PE)7、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二)、对症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有些症状是由疾病直接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功能障碍导致的,常使患者异常痛苦,影响日常生活,故应特别重视多发性硬化的对症处理。
多发性硬化有哪些症状?
多发性硬化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多发性硬化症状,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的早期症状,多发性硬化有什么表现?得了多发性硬化会怎样?以及多发性硬化有哪些并发病症,多发性硬化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多发性硬化常见症状:脑白质变性、病理性发笑和哭喊、反应迟钝、抽搐*一、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MS的主要临床特点。
MS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我国MS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MS临床表现复杂。
1.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尿流不畅)等,某些病人表现急性或逐渐进展的痉挛性轻截瘫和感觉缺失。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2.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
感染可引起复发,女性分娩后3个月左右更易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
复发次数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多次复发及不完全缓解后病人的无力、僵硬、感觉障碍、肢体不稳、视觉损害和尿失禁等可愈来愈重。
3.临床常见症状体征 MS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
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MS的两个体征。
(1)肢体瘫痪多见,常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表现下肢无力或沉重感。
(2)约半数病例可见视力障碍,自一侧开始,隔一段时间再侵犯另一侧,或短时间内两眼先后受累。
发病较急,常有多次缓解-复发,可于数周后开始恢复。
(3)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复视约占1/3。
病变侵犯内侧纵束引起核间性眼肌麻痹,侵犯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导致一个半综合征;其他脑神经受累少见,如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咬肌力弱、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白质。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MS病理上表现为CNS多发髓鞘脱失,可伴有神经细胞及其轴索损伤,MRI上病灶分布、形态及信号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DIT)和空间多发(DIS)的特点。
1 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1.5-1:2。
CNS 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
其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临床分型如下:1.1 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此型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MS患者80%-85%最初病程中表现为本类型。
1.2 继发进展型MS(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有复发缓解,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1.3 原发进展型MS(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PPMS):此型病程大于1年,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过程。
约10%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1.4 其他类型:根据MS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有以下2种少见临床类型作为补充,其与前面国际通用临床病程分型存在一定交叉。
1.4.1 良性型MS(benign MS):少部分MS患者在发病15年内几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残留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目前对良性型MS无法做出早期预测。
1.4.2 恶性型MS(malignant MS):又名爆发型MS(fulminant MS)或Marburg变异型MS(Marburg variant MS),疾病呈爆发起病,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精神病学:多发性硬化
怎样理解“多发性”?
多发性 (mutiple)
时间多发性
空间多发性
病程中多次复发缓解
病灶在位置上的多发性 (脑干,小脑,脊髓,
白质,视神经等)
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白种人多发 发病与纬度有关,高纬度国家发病率高 多发于中青年(10-60岁),20-40岁常见 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1:1.8
MCDonald 2005
MRI空间多发性:至少满足3项:一个普通增 强病灶或9个普通病灶;至少一个幕下病灶; 至一个近皮层病灶;至少3个脑室周围病灶;
MRI时间多发性:临床发作后至少3个月MRI 出现新的增强病灶,或临床发作至少30天 后,与参考扫描相比出现新的T2病灶。
鉴别诊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MS患者脊髓MRI T2WI上高信号, 增强后强化
MRI能够帮助确定病灶的时间及空间多发性, 从而进一步明确MS的诊断,并有助于排除肿瘤等
诊断要点 缓解-复发病史 症状体征提示CNS两个以上分离病 灶
即 时间,空间多发性
诊断标准
Poser(1983)的MS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McDonald的MS诊断标准(2000)
原发进展型
临床分型
约占10%, 起病年龄偏大(40-60岁), 发病后轻偏瘫或轻截瘫在相当长时间内 缓慢进展, 呈渐进性神经症状恶化, 出现 小脑或脑干症状, 常有进展性脊髓病, MRI增强显示强化病灶较继发进展型少, CSF也较少炎性改变,用药效果及预后 均差
进展复发型
少见, 发病后病情逐渐进展, 并间有复 发
病理
点状,多发的病损 白质,视神经受累多见 脱髓鞘性改变 炎性改变(急性期充血,血管周围炎 性细胞浸润) 后期胶质增生,硬化斑形成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一、概述多发性硬化是一种青壮年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机制和病毒感染可能在脱髓鞘过程中起致病性作用。
[临床表现],精神症状以欣快色彩较多见,情绪易激动,或强笑、强哭,记忆力减退、认识欠缺或智力减退,晚期致痴呆。
突发性眩晕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发作时伴眼震与呕吐。
感觉障碍早期最常见麻刺感、麻木感,也有束带感、烧灼感、寒冷感或痛性感觉异常。
疼痛是早期症状,多见于背部、小腿部与上肢。
通常深感觉障碍明显,严重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与假性指划动作。
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手部动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颤及下肢易绊跌常见,也见言语讷吃与痛性强直性肌痉挛。
病程进展至后期痉挛性截瘫明显,致走路不能,伴有感觉和大小便障碍。
[特殊检查] 脑脊液检查。
[治疗要点] 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二、护理诊断1、便秘与痉挛性截瘫有关。
2、尿潴留与痉挛性截瘫有关。
3、有外伤的危险与精神症状及运动功能与感觉障碍有关。
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5、疼痛与感觉障碍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与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关。
三、护理措施1、营养支持进低脂肪、富含亚油酸及维生素的食物,予丰富纤维素,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2、用药护理指导病人严格按医嘱服药,防止突然停药所致“反跳现象”等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有无骨质疏松、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消化系统并发症。
3、活动与休息轻症者下床活动、重症者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勿单独下地活动,生活上细心照顾,防止烫伤。
4、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注意安全,勿使病人自伤,给精神安慰,协助解除顾虑;因使用激素引起自我形象紊乱,应予安慰,并告之是药物使用后的正常反应,停药后会恢复体形。
5、健康教育(1)避免诱因,如外伤、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病程和预后
产 生 和 作 用 环 节 , 进 受 损 的神 经 髓 鞘 再 生 _ ] 促 4 。糖 皮 质 激 素 曾 经 是 治 疗 G S的 主 要 药 物 , 目前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 B 但 急 性 期 应 用 激 素 治 疗 不 能 缩 短 病 程 和 改 善 预 后 , 至 可 能 推 甚 迟 恢 复 及 增 加 复 发 率 。2 0 ] 0 3年 美 国 吉 兰 一 雷 综 合 征 治 巴 疗 指 南 已禁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0 0年 我 国最 新 版 指 南 中 不 推 21 荐 使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 目前 治 疗 G S疗 效 比 较 肯 定 的 B 是 集 中在 大 剂 量 免 疫 球 蛋 白 冲击 治 疗 和 血 浆 置 换 疗 法 两 个 方 面 。免 疫 球 蛋 白治 疗 的作 用 机 制 可 能 是 大 量 抗 体 竞 争 ] 性 阻 止 抗 原 与 淋 巴细 胞 表 面抗 原 抗 体 结 合 , 疫 球 蛋 白调 免 节 独 特 型 免 疫 调 节 网络 , 强 N 细胞 非 特 异 性 抑 制 , 强 增 K 加 抑 制 性 T 细 胞 免 疫 活 性 等 _ 。对 于 病 情 进 展 GB 8 ] S患 者 、 有 呼 吸 肌麻 痹 可 能 者 , 尽 早 应 用 大 剂 量 免 疫 球 蛋 白 治 疗 。 应
[5 o e ]B wyr HR,Olv rM. Gul i ar y do :ma ae o e ia B resn rme ln ng —
m e t a r a me p i n o a i n s wih mo e a e t e n nd t e t nto to s f r p te t t d r t o s —
多发性硬化
髓鞘被破坏后,我们神经讯号的传导就会变慢甚至停止。多 发性硬化症就是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大小不一的块状 髓鞘脱失而产生症状。所谓硬化指的是这些髓鞘脱失的区域 因为组织修复的过程中产生的疤痕组织而变硬。这些硬块可 能会有好几个,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的硬块也可能出现,所 以称作多发性。
此病的症状视其所影响的神经组织而定,患者可能出现视力 受损视神经病变、肢体无力、平衡失调、行动不便、麻木、 感觉异常、口齿不清、晕眩、大小便机能失调等症状,症状 因人而异,严重程度不同。这些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消 失后也可能再发作。是否会产生新的症状或是产生新症状的 时机则无法加以预测,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髓鞘的病变有 许多不同理论,一般认为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也就是说我 们的免疫系统错把髓鞘当成外来物质而加以破坏。个人体质 或病毒都有可能促成这种免疫反应;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 找不出那一种病毒可确定为此病的元凶。总之,其病因到目 前为止仍是一个谜。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病变位于脑部或脊 髓。神经细胞有许多树枝状的神经纤维,这些纤维就像错纵 复杂的电线一般,中枢神经系统中组织成绵密复杂的网络。 大自然很巧妙的在我们神经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叫“髓鞘” 的物质,髓鞘不仅像电线的塑料皮一样让不同的电线不致短 路,同时人体的髓鞘还可以加速我们神经讯号的传导。
3、发作性症状:痛性强直性痉挛,皮肤灼热痛。多认为是 髓鞘脱失致神经间传导短路造成。病灶发生在上颈段脊髓, 交感神经中枢受刺激可出现手脚多汗,受破坏时手脚干燥无 汗。 4、抑郁:因为多发性硬化病理过程可以引起心理问题,疾 病的致残性使患者运动障碍,限制了自身活动,与社会隔离, 逐渐出现神经心理缺陷,发生抑郁。 建议:正确对待生病, 早期复发,神经功能受影响不重,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积 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劳动。活动受限的患者,如有肢体功 能残存,也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增强自信。影响较明显的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褥疮:如果发生脊髓横断性损害,患者出现病灶水平以 下截瘫,长期卧床,神经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缺乏, 皮肤受压后,容易破溃形成褥疮,难以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病程
没有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程完全相同。
这既是因为基因型不同,又因为MS脱髓鞘斑块的数目和先后累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导致MS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差异很大,如病变先后累及视神经、侧脑室周围白质、小脑脚、脑干、脊髓等。
MS的病程类型有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进展复发型和良性MS。
下面简述MS病程各类型的特点:
一、复发缓解型MS
70%MS表现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
复发是指由于炎症脱髓鞘引起的临床神经功能紊乱,持续时间要大于24小时;缓解是指复发后病情的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下一次发作距离上一次发作的时间要大于30天。
RRMS特点是反复发作而两次复发间期病情稳定,可以完全康复,也可残留部分功能障碍。
疾病开始往往不到一年发作一次,以后发作次数减少。
二、继发进展型MS
继发进展型MS (SPMS)最初为RRMS,之后进行性加重,伴或不伴急性复发。
SPMS 约占MS的50%~60%。
有20%RRMS患者10年后发展成SPMS,30%RRMS患者15~20年后发展成SPMS,25%RRMS患者30年后发展成SPMS,年龄在40岁以上。
三、原发进展型MS
原发进展型MS(PPMS)占MS的10%~20%,特点是从发病就在相当长时间内缓慢进展,呈渐进性神经症状恶化。
四、进展复发型MS
进展复发型MS(PRMS)占MS的10%,特点是发病后病情逐渐进展,有明确的急性复发,伴或不伴完全的康复,两次发作的间期病情持续进展。
五、良性MS
良性MS占MS的5%,特点是患者虽然有复发与缓解,但20年之内患者没有明显的残疾(EDSS评分≤2.0分)。
这种诊断是回顾性的。
总之,不同MS患者临床病程和表现不一样。
研究发现:
1.与良性预后相关的因素有:①女性;②发病年龄早;③首发症状为单个症状;④以感觉症状或视神经炎为首发;⑤早期复发后完全恢复;⑥五年内很少复发。
2.与较差预后相关的因素有:①男性;②大于40岁;③首发症状为多个症状;④以运
动症状为首发;⑤早期复发后不能完全恢复;⑥五年内频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