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2x4

合集下载

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

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

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多发性硬化(ICD-10:G35 01)(二)诊断依据。

根据《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5年)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中有缓解和复发。

2.头颅或/和脊髓MRI提示多发白质脱髓鞘病灶,增强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并符合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诱发电位可有异常;脑脊液电泳寡克隆区带(OB)和(或)IgG合成率异常。

3.综合以上特点,并符合McDonald标准(2010年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5年)1.多发性硬化诊断明确。

2.神经功能状态明显受到影响。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35 01多发性硬化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及脊髓MRI+强化;(4)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5)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ENA、ANCA、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脑白质六项、水通道蛋白抗体(NMO抗体)。

(七)药物选择。

1.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泼尼松口服。

2.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3.有条件者可用干扰素。

4.对症治疗:止痛解痉治疗、钙剂、止酸剂、维生素等其他相关药物。

(八)康复治疗。

根据病情,及早康复治疗(九)出院标准。

痿病诊疗方案+路径表单

痿病诊疗方案+路径表单

痿病的诊疗方案一、概念痿病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经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

多见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等。

二、诊断标准1.疾病诊断标准1.1中医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肢体经脉弛缓,软弱无为,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

(2)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急痉挛。

严重者可见排尿障碍,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

(3)常有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史。

或有药物史,家族史。

(4)可结合西医相关疾病做相应理化检查,如有条件应做CT、磁共振等。

(5)应注意与痹证、风痱、震颤等鉴别。

1.2 一般分期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3 西医诊断标准(1)急性脊髓炎①急性起病,病前有前驱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②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的脊髓横断性损伤,即包括了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③脑脊液压力正常,常规、生化检测可见淋巴细胞及蛋白含量可轻度增高。

④MRI检查可见脊髓内节段性长T1、长T2信号。

(2)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①急性起病,常有感染史。

②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样分布的对称性感觉障碍及弛缓性运动障碍,对称性植物神经障碍。

③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④肌电图可见去神经性变性。

2.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1、湿热浸淫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麻木不仁。

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脾胃虚弱起病缓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

神倦,气短自汗,食少便溏,面色少华。

舌淡,苔白,脉细缓。

3、肝肾亏虚: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

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4、气滞血瘀四肢痿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时有拘挛疼痛感。

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三、观测指标(一)安全性观测1.一般体检项目。

6、内科中医临床路径

6、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 (1)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14)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3)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2)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 (40)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47)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52)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60)轻症患者住院表单 (65)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 (78)临床路径(门诊) (78)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83)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85)标准住院表单 (90)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 (94)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100)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106)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 (116)临床路径(试行) (116)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22)郁病(强迫症)中医临床路径 (128)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136)中医临床路径 (136)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43)中医临床路径 (143)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148)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 (153)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 (160)中风后焦虑状态中医临床路径 (165)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172)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 (177)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182)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 (188)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194)中医临床路径 (194)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 (199)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 (206)中医临床路径 (213)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18)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25)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233)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240)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49)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肺纤维化的住院患者。

一、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痿病(TCD编码:BNF0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纤维化(ICD-10编码:J84.1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胸科学会(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欧洲呼吸学会(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日本呼吸学会( 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JRS) 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 Latin American Thoracic)2011年3月共同颁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肺痿病(肺纤维化)临床常见证候:燥热伤肺证痰热壅肺证气虚血瘀证肺肾不足、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痿病(肺纤维化)。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痿病(肺纤维化)的患者。

2.咳、痰、喘症状加重的患者。

3.明确诊断急性感染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相关特殊处理,且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CT(有条件情况下需选择胸部高分辨CT)、肺功能+弥散功能检查、心电图;末梢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ANA+ENA及ANCA等免疫系统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8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11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16
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1
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6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实施中医康复
□防治并发症
□健康宣教
□初步形成康复方案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
□小结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颤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高纤维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
□推拿
□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或补充中医诊疗方案
□完成入院检查




长期医嘱
□颤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高纤维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
□胸部X线片
□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痫病(颞叶癫痫)的患者。
2.接受正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后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或初次诊断为颞叶癫痫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2批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2批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合订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二○一一年.总目录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1)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7)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5)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97)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9)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79)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93)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9)外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47)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77)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89)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07)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35)眼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41)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57)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69)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77)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95)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17)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53)妇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61)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91)老年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509).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6)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6).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颤病”的诊断(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

周香萍大夫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附处方)

周香萍大夫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附处方)

周香萍大夫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附处方)多发性硬化症是影响脊髓和大脑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

它是一种损害髓鞘(保护神经细胞)的潜在破坏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症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疾病,人体自己发出抗体抵御髓鞘中的蛋白质。

髓鞘和神经损伤的结果是导致多个部位出现疤痕或硬化。

这些损伤阻碍或降低身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输,会引起肌肉虚弱,视力障碍,平衡协调性差,刺痛和麻木,视觉,思维和记忆问题。

增加多发性硬化症风险的因素包括遗传,某些细菌,病毒和地理位置等。

多发性硬化症在温暖地区更普遍。

如果症状轻微或不频繁发生,医生通常会建议等待和观察病情发展。

但疾病反复发作时,就需要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措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偏方或自然疗法也可以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的“痿症”、“眩晕”、“骨繇”等。

裕华中医周香萍大夫对MS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郑教授认为,MS多属“痿病”,病位在脑。

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一身之主。

脑之功能失常,神机失常,体无所主。

感受外邪,内伤情志,饮食不节,久病劳损,痰、瘀、湿、毒损伤脑髓,致脑髓失常养,神机受累,肢体九窍失主,乃发本病。

发于外者多以湿热、热毒侵袭入体;发于内者多为肝脾失调,痰瘀内伤,或气血阴阳亏虚。

1. 清热解毒祛病因痿病多热多虚,“湿热不攘,……弛长为痿”。

外感湿热之邪,上犯于脑,蔽阻清阳,熏蒸脑髓,脑髓受伤,神机不用。

湿热浸淫经脉,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股份失却濡养而纵弛不收,乃为痿病。

临床症见头昏沉、口渴不欲饮,脘腹胀闷,身体困重,肢体痿软,舌质红体胖大、苔黄厚腻,脉濡数。

重者外感热毒,伏而不去,内着于脑,耗灼脑汁,损伤脑髓,久则毒瘀胶结,痹阻脑络,脑髓失养,神机失常。

临床多有感染、发热病史,表现为发热不退,突然出现肢体无力、便秘、尿频、尿赤、舌质红、脉滑数等症状,多表现在疾病的急性期。

治疗采用半边莲、大青叶、六月雪、重楼、七叶一枝花、天竺黄、薏苡仁等清热除湿解毒。

2. 祛痰化痰理病机外感湿热,伤肺、滞脾,或情志内伤,嗜酒肥甘,肝脾失调,致津停气阻,血行凝滞,或久病入络,痰瘀内生,痹阻脑络,脑髓失养,神机受伤;阻滞经脉,肢体失养。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的住院患者。

一、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为:BNQ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ICD-10:G12.210)(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痿病拟订。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2011年发布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管理指南》中修订后的埃斯科里亚尔标准(将日本淡路岛制定的电诊断标准包括在内)。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痿病拟订。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奇经亏虚,络气虚滞证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湿热浸淫,筋脉不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痿病(运动神经元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

2.处于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伴有严重的感染;伴发妊娠、哺乳期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通过四诊收集舌脉证特点,确定不同的证候类型。

动态观察肢体痿软、肌肉瞤动、肌肉萎缩、吞咽困难、语言蹇塞、呼吸无力等主要证候变化,观察与脾胃、气虚相关的纳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证候变化,与肝肾、阴虚相关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肌肉抽掣、五心烦热等证候的变化,与奇经、络脉相关的颈脊无力、肌肉瘦削、形寒肢冷等证候变化,与下元虚、痰浊相关的饮食呛咳、咽喉梗阻感、足废发冷等证候的变化,与湿热相关的下肢困重、大便粘腻、舌苔黄腻等证候的变化。

2肛瘘中医临床路径

2肛瘘中医临床路径

附件2-2肛瘘中医临床路径一、肛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瘘(TCD:BWG050,ICD10:K60.3);行肛瘘切开挂线术(ICD9CM-3:49.73)。

(二)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肛肠协作组肛瘘诊疗方案进行诊断(见附件)。

1、疾病诊断(1)病史: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臵和分泌物。

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状物及其行径。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肛门直肠镜检查,必要时行瘘道造影、直肠腔内超声、CT或MRI定位诊断。

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1)湿热下注: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肛肠协作组肛瘘诊疗方案进行治疗(见附件)。

1、诊断明确:肛瘘。

2、禁忌症:肛门周围皮肤病;严重的肺结核、梅毒;严重心、脑、肺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并发的肛瘘。

3、对于有明确禁忌症者,先治疗原发病,可予以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0.3肛瘘疾病编码;2、无手术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1)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1)

(合订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二○一一年总目录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1)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7)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5)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97)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9)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79)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93)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9)外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47)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77)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89)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07)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35)眼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41)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57)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69)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77)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95)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17)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53)妇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61)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91)老年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509)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6)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6)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颤病”的诊断(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出版)。

(1)发病特点①具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

有外感温热疫邪或涉水淋雨,居处湿地或接触、误食毒物;有饮食不洁或房劳、产后体虚或情志失调;有禀赋不足,家族遗传或劳役太过或跌仆损伤。

发病或缓或急。

②多以上肢或下肢,双侧或单侧出现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缩为主症。

也可首先出现眼睑或舌肌等头面部位的肌肉萎缩。

③男女老幼均可罹患。

温热邪气致痿,发病多在春夏季节。

(2)临床表现肢体痿弱无力,甚则不能持物或行走。

肌肉萎缩,肢体瘦削,有时伴见肌肉瞤动、麻木、痒痛。

可出现睑肌、面部肌肉瘫痪或舌肌痿软,严重者可导致吞咽、尿便障碍,呼吸困难,肌力下降,肌肉萎缩或假性肥大。

必要时肌电图和酶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发布的《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

已有临床表现诊断 MS 必需的进一步证据≥2次临床发作;≥2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或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并有1次先前发作的合理证据无≥2次临床发作;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空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 MS4个CNS 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质、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域有≥1个T2病灶·等待累及CNS 不同部位的再次临床发作1次临床发作;≥2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时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3项中的任何一项:·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钆增强病灶, 无论与基线MRI扫描的间隔时间长短·等待再次临床发作1次临床发作;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临床孤立综合征) 空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MS4个CNS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质、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域有≥1个T2病灶·等待累及CNS不同部位的再次临床发作a时间的多发性需符合以下3项中的任何一项:·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钆增强病灶, 无论与基线MRI扫描的间隔时间长短·等待再次临床发作a提示MS的隐袭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PMS) 回顾性或前瞻性调查表明疾病进展持续1年并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MS特征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层或幕下)有≥1个T2 病灶以证明脑内病灶的空间多发性·脊髓内有≥2个T2病灶以证明脊髓病灶的空间多发性·CSF阳性结果(等电聚焦电泳证据表明有寡克隆区带和/或IgG指数增高) (二)证候诊断1.湿热浸淫证:肢体痿软,身体困重,或有发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不利,虚烦不眠,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有力。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住院患者。

一、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WB44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ICD-10编码:G61.0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8):583-58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常见症候:湿热浸淫证脾胃虚弱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

2、未出现呼吸肌麻痹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3)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4)心电图;(5)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脊髓磁共振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