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合集下载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水分: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就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2.闪点:是物质起火危险性的综合指标,- 般应超过20-30°C。

3.倾点:冷却油品可流动的最低温度。

4.机械杂质:是指润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苯等溶剂的胶状悬浮物。

5.粘度指数:是一个实验值,用来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的程度,液体的粘度会随著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粘度指数越高,则表示油品随温度的变化就越小。

6.粘度:是润滑油绿重要的个别性能指标,是形成润滑膜的主要因素。

决定润滑油的承载能力,粘度可以分为和赛氏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其中,运动粘度是润滑油最常用的粘度表示方
7.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所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中和值实际上包括总酸值和总碱值,通常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抗乳化性:油从水中分离的能力,也称为分水性。

9.密度和比重:所谓液体密度,通常是指温度为15*C时,每液体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kg/m3) ;比重也称为相对密度,是指与液体在15°C 下的密度相同体积的水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

以上是润滑油检验标准的一些方面,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标准
和测试方法,吴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执行。

制表:审核:批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检测方法润滑油检测项目一般检测常规项目:闪点,倾点,粘度指数,运动粘度40℃,运动粘度100℃,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酸值、破乳化、泡沫、四球试验等。

不同的指标对润滑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润滑油检测项目比较多,找一权威的检测单位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问问了解一下,最主要的是服务和检测能力是否满足你们的需求。

你可以咨询一下深圳宇冠检测,专门检测润滑油的机构,也比较专业些。

您可以和他们的客服中心联系电话:+86-755-23695858,他们会有专业权威专家帮你检测。

润滑油检测标准主要分析方法对照1,运动粘度:国标GB/T265,国际标准ISO 3104,美国ASTM D445,德国DIN51562,日本JIS K2283,英国IP 71,苏联33-66。

2,动力粘度:GB/T265,ISO 3104,ASTM D2983,DIN 51569,IP 230。

3,粘度指数:GB/T2541及GB/T1195,ISO 2909,ASTM D2270,DIN 51564,JISK2284,IP 226。

4,开口闪点:GB/T267,ISO2592,ASTM D92,DIN 51376,JIS K2274,IP 36,苏联4333-48。

5,闭口闪点:GB/T261,ISO 2719,ASTM D93,DIN 51758,JIS K2265, IP 34,苏联6356-75。

6,凝点:GB/T510,ISO 3016,ASTM D97,DIN 52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7,倾点:GB/T3535,ISO 3016,ASTM D97,DIN 51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8,浊点:GB/T6986,ISO 3105,ASTM D97,DIN 51351,JIS K2266,IP 15,苏联5066-91。

润滑油检测 润滑油分析 润滑油测试

润滑油检测    润滑油分析   润滑油测试

润滑油检测润滑油分析润滑油测试【简介】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Roab)。

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

【组成成分】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科标检测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中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生物基础油(植物油)正越来越受欢迎,它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环境污染。

合成润滑油具有低温性能优异,润滑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适用于高负荷、高转速、高真空、高能辐射和强氧化介质等环境。

由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在寻求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措施,而这种”天然”润滑油正拥有这个特点,虽然植物油成本高,但所增加的费用足以抵消使用其它矿物油、合成润滑油所带来的环境治理费用。

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分类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检测范围】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冷冻机油、涡轮机油、L_AN全损系统用油、液压油、齿轮油、仪表油、空气压缩机油、20号航空润滑油、10号航空液压油、抗化学润滑油、热处理油、合成切削液、润滑脂、车用油、防锈油等。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摘要:1.电力行业润滑油的重要性2.电力行业润滑油的检测标准3.检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4.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的意义正文:电力行业润滑油在保障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润滑油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设备寿命及安全生产。

为了确保电力行业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

电力行业润滑油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油质量: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润滑油的性能。

检测基础油的粘度、闪点、凝点、水分等指标,以确保其满足电力设备的要求。

2.添加剂含量:添加剂对润滑油的性能具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检测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保证其符合设备润滑要求。

3.抗磨损性能: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通过检测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评估其在设备运行中的保护作用。

4.抗氧化性能:润滑油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时间运行,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检测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以确保其在设备运行中不会迅速变质。

5.抗泡性能:电力设备润滑系统容易产生泡沫,影响润滑效果。

检测润滑油的抗泡性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

6.抗乳化性能:在含水环境下,润滑油需要具备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检测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评估其在含水环境下的润滑效果。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通过对润滑油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润滑油的质量问题,避免因润滑油性能下降导致的设备故障和事故。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优质的润滑油可以降低设备运行阻力,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延长设备寿命:良好的润滑油性能可以减少设备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节约维护成本:定期对润滑油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因润滑油问题导致的设备维修和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总之,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力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润滑油主要质量指标定义

润滑油主要质量指标定义

润滑油主要质量指标定义1.粘度:粘度是润滑液体的内摩擦阻力,也就是当液体在外力的影响下移动时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内摩擦。

粘度可以用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表示动力粘度:液体中有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和相距1厘米的两层液体,当其中一层液体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与另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液体密度的比值条件粘度:用各种粘度计所测得的粘度,以条件单位表示,如用恩氏粘度计测得的恩氏粘度动力粘度的单位为:Pa·s 或MPa·s·运动粘度的单位为:平方米每秒或平方厘米每秒,条件粘度的单位为:平方厘米每秒。

粘度过大的润滑油不能流入配合间隙很小的两摩擦面之间;粘度大,承压大,润滑油不易从摩擦面挤出来而保持一定厚度的油膜。

因此,它对机械润滑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选择或掺配润滑油时,粘度是主要依据之一2.粘度指数(粘度比):表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能,通常用50摄氏度粘度和100摄氏度粘度的比值来判断粘温性的好坏。

一般希望粘度指数大一些,即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粘度变化小些,使摩擦表面之间具有稳定状态。

(粘温曲线越平稳越好)3.凝点(傾点):将润滑油放在试管中冷却,把试管倾斜45度,管中油面经过1分钟后,润滑油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表示润滑油耐低温的性能,在低温情况下工作的机械应选用低凝点润滑油。

4.密度和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内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

一定体积的油品在某温度时的质量m与同体积纯水在某温度时的质量m之比称为相对密度(比重)。

计算油品的重量说明产品的纯度,判别油品的组成及质量均需密度指标。

5.酸值:中和1克润滑油中的有机酸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称为酸值。

在润滑油贮存及使用中,可以用酸值指标变化情况来判断油品的氧化变质情况。

6.闪点:润滑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开始蒸发成气体,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焰就开始燃烧闪光,此时的温度称闪点。

通常作为润滑油的一个安全指标。

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含义

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含义

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含义1、粘度黏度是液体流动时流体的内阻力,也就是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黏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而流动性越差。

一般所讲润滑油膜的厚薄就是指黏度的大小。

黏度越高的油品,所形成的油膜会越强,但液体流动阻力亦会增加。

所以,选用适当的黏度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条件,也因此,工业润滑油以黏度值作为润滑油的号数(ISO黏度级别)。

例如,ISO黏度级别VG 46 就是40℃的运动黏度值为46±10%。

黏度的测量方法是∶在规定温度下,规定量的油流经一个细管的时间来衡量.(如左图).测量用的玻璃管和被测油置于恒温的水浴中在规定温度下恒温玻璃管上有刻度,乘上时间,便可得出黏度,单位是mm2/s。

2、粘度指数润滑油的黏度对润滑的效果影响很大,而温度则是影响黏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参数。

温度变化时,润滑油的黏度也随著变化,温度升高则黏度变小,温度降低则黏度变大。

为了使机器得到良好的润滑,就需要润滑油在机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合适的黏度。

因此,我们希望润滑油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小。

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就是所谓的黏温性能。

通常,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小谓之黏温性能好;反之,则谓之黏温性能差.润滑油的黏温性能与其组成有关,由不同原油或不同馏份或不同精制工艺制得的润滑油之黏温性能会不相同,一般环烷基油的黏温性能差,石蜡基油的黏温性能好,而加氢裂化油的黏温性能更好.评价油品的黏温特性最广泛采用黏度指数(简写VI),这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

黏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黏温性能越好.黏度指数是用黏温性能较好(VI=100)和黏温性能较差(VI=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及100℃的黏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

黏度指数最简便、快捷的求取方法是通过已知该油品的40℃与100℃运动黏度从《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表》(GB/T2541—88)中求取。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在高温下 氧化,分解的产物,主要是CaO、MgO、Fe2O3、SiO2、V2O5及Na2O,对于基础油来说,主要来源是:一 是原油中所带的可溶性矿物盐类,在石油蒸馏中残留在重质残油中,二是在石油精制过程中,混入的金 属盐类。例如:硫酸盐、磺酸盐或白土微粒,以及贮运中由于腐蚀而产生的金属化合物。对于一些成品 油,其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重要手段,这时的灰分在指标意义上不是越小越好。
4. 酸值:中和1g润滑油中的酸所消耗的KOH的量,单位为mgKOH/g。
5. 水溶性酸或碱(又称反应):取50m合后,在分液 漏斗中震荡抽提,分离出抽提水层。⑴用酸度计测定水溶性酸或碱:向烧杯中注入30~50ml抽 提物,电极浸入深度为10~12mm,按酸度计的使用要求测定PH值。根据下表确定试样抽提物中 有无水溶性酸或碱,石油产品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物特性PH值,酸性<4.5,弱酸性 4.5~5.0,无水溶性酸或碱5.0~9.0,碱性˃10.0。⑵用指示剂测定水溶性酸或碱,甲基橙: 酸;酚酞:碱。仲裁试验方法用⑴
方法概要:将30g试油放在规定的氧化管中,在125℃和有金属催化的条件下,使油品氧 化,本方法分两种条件进行,一种是在缓和的氧化条件下以润滑油氧化所形成的水溶性酸 (包括挥发的和不挥发的)的含量来表示,另一种是以润滑油在深度氧化条件下所形成的沉 淀物重量百分数和酸值来表示。
缓和氧化条件测定是在氧化管中放油样时,也放入铜球和钢球各一个,然后放入 125℃±0.5℃的油浴中,用橡皮管将氧化管的支管与装有20ml蒸馏水的吸收并连接起来,然 后通入洁净空气(50ml/分),经过4小时氧化测定油样氧化段产生的水溶性酸。该值越大, 说明该油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差。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

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

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

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

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

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

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

pH 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

[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

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

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2磨屑检测: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与意义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与意义


5)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水分小于0.03%, 认为是痕迹。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使润滑油油膜强度降低;产生泡沫使油品乳 化;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添加剂分解产生沉渣;降低绝缘 性能。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6)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这些杂质大部分是 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通常,润 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动力粘度(η):是油品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内摩擦力量度,单位泊(P), 常用厘泊(cP)。
运动粘度(ν):是油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内摩擦力的量度,是动力粘度与 密度之比,单位斯(St),常用厘斯(cSt)。
条件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
粘度指数:是控制润滑油粘度性能的指标。越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 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 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碱值亦分强碱值 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 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 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2)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倾点是在规定的冷 却条件下油品能维持流动的最低温度。一般倾点比凝点高1-3℃,凝点比启动温度低 10℃左右,倾点更能代表低温流动性。

浅谈润滑油油品检测分析

浅谈润滑油油品检测分析

浅谈润滑油油品检测分析摘要: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因润滑不良引起的故障,诸如因润滑油污染、乳化、粘度降低等于造成的轴瓦磨损、轴承磨损等,这些故障不但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更限制了设备长寿化运转。

而通过定期的对润滑油进行检测分析,可以直接的反映和预测设备状态,为我们采取主动的维护措施,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润滑油;检测;分析1 油品检测分析的目的润滑管理的目的简要的讲:通过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润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预防故障的产生。

在本单位设备故障中,约30%的故障与润滑不良有关,而定期对润滑油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因污染等原因造成的油脂质劣化,进而降低设备故障停车次数。

2 正确的取样方法正确的取样方法是保证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

即用于分析的少量油样能否真正代表正在使用中的全部润滑油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遵循一定的取油周期;(2)设立固定的取样点;(3)设有专用的取样阀门;(4)每次的取油量基本相同;(5)配有专用的取样瓶,取样瓶必须清洁干燥;(6)取样必须在液压站运行到达正常运转油温时;(7)取样前必须彻底清洁取样阀门及相关联装置,并释放部分油品,待出口的油流平稳时接取;(8)不可装的太满,90%左右即可;(9)旋紧瓶盖,以防泄漏或混入杂质;(10)填写样品标签,注明:站所名称,取样日期,润滑油型号,油品在线时间等。

3 油品的检测3.1 检测内容油品检测分析有助于延长换油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品的潜在使用能力,润滑油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外观、粘度、水分、总酸值、滤膜等级、PQ指数、抗乳化度、机械杂质等。

如表1。

设备磨损与润滑油状态监测报告取样单位:包钢巴润矿业原编号:438R-065 取样地点:一系列一段球磨机润滑站设备:一系列一段球磨机部件:球磨机大、小轴瓦油牌号:150#齿轮油取样日期2014-03-07 检测日期2014-03-11内容当前油样内部控制线方法标准样品编号BR14CL-0307-01外观棕色,透明报告报告粘度(40℃)mm2/s 137.3 ≤±10%GB/T 265-1988水分ppm 无泡无爆裂声≤300GB/T 7600-1987总酸值mgKOH/g 0.45 ≤2滤膜等级9级12级NAS 1638PQ指数 1 ≤50抗乳化ml 3-7-70 40-37-3 GB/T 7305-2003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该样品各项指标均正常表13.2 检测注意事项油品化验时,必须进行油品全部指标的化验分析,避免化验一项不合格时就停止化验的做法,这样有利于全面反映润滑油品的性能变化情况和设备磨损情况,有利于设备故障的诊断。

润滑油检测指标及测定意义

润滑油检测指标及测定意义

润滑油检测指标及测定意义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润滑材料,它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稳定,需要进行润滑油的检测。

润滑油检测指标是通过对润滑油中的各种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污染物进行检测,来评估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检测的一些重要指标及其测定意义。

1.运动黏度润滑油的运动黏度是衡量润滑剂在流动状态下阻力大小的指标。

润滑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1)影响润滑性能:适当的运动黏度可以确保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降低摩擦和磨损。

(2)反映润滑油质量:变稀的润滑油可能是由于污染物进入导致的,高温下润滑油的运动黏度也会升高,说明润滑油的质量下降。

2.闪点和燃点润滑油的闪点是指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发生闪光的温度;燃点是指润滑油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自燃的温度。

这两个指标的测定意义是:(1)安全性评估:闪点和燃点可以评估润滑油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过低的闪点和燃点可能导致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发生自燃或爆炸。

(2)污染评估:润滑油中的污染物,如杂质、水分等,会降低润滑油的闪点和燃点,因此闪点和燃点的降低可能是润滑油发生污染的指标。

3.粘度指数粘度指数(VI)是润滑油运动黏度在不同温度下变化的相对大小。

粘度指数的测定意义如下:(1)润滑油性能评估:粘度指数可以评估润滑油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较小,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

(2)润滑油质量评估:润滑油的粘度指数变化可以判断其被污染程度,污染物的存在会降低润滑油的粘度指数。

4.酸值和碱值润滑油中的酸值和碱值是指润滑油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

酸值和碱值的测定意义如下:(1)评估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酸值和碱值的增加可能是润滑油被氧化导致的,因此可以评估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

(2)评估润滑油的质量:过高的酸值和碱值可能导致润滑油中的腐蚀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

工业润滑油化验标准

工业润滑油化验标准

润滑油的五项指标是机械杂质、闪点、粘度、水分、碱值和中和值。

一、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和苯等溶剂的或胶状悬浮物。

检测目的:能定量检测润滑油中的污染颗粒的数量和污染等级;对于精密的液压系统,固体颗粒污染将加剧控制元件的磨损;对于透平系统,固体颗粒污染将加剧轴承等部件的磨损。

二、闪点
在粘度相同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检测目的:闪点是一项安全指标。

闪点可以用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轻重;闪点是油品的安全指标;闪点可以检测润滑油中混入的轻质燃料油。

三、粘度
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抵抗流动的能力。

在不加任何添加剂前提下,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油膜强度越高。

检测目的:粘度指数检测主要用于新油的质量验收,对使用过的旧油无多大检测意义,由于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大。

因此为了保持设备摩擦之间拥有足够的油膜,当环境温差大,润滑油温度变化大的设备都要求使用有较高粘度指数的油品。

四、水分
润滑油中水分存在,就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检测目的:水分会促使油品乳化,降低油膜强度,产生异常磨损,水分能促使油品氧化,增加油泥,恶化油质,甚至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

水分能使油种添加剂发生水解反应而失效,产生沉淀发生堵塞,使油路不能正常循环供油。

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

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

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
首先,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对润滑油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规定。

包括润滑油的黏度、闪点、凝固点、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等指标,这些指标是评价润滑油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润滑油的使用性能,确保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其次,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对润滑油中有害杂质的限制也做出了规定。

例如,对润滑油中的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含量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保证润滑油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这些有害杂质如果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将会对机器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影响生产安全。

另外,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还对润滑油的防锈性能、抗乳化性能、抗泡性能等进行了规定。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这些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可以有效保障润滑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还对润滑油的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润滑油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监管。

只有在生产、贮存、运输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才能够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监管,才能够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润滑油检测国家标准的执行,加强对润滑油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共同维护工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第六章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

第六章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

润滑油主要检验指标和意义第一节粘度一、基本概念:粘度是润滑油的一项基本指标。

粘度是液体内磨擦,即液体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过程中,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为1cm2,和相距1 cm 的二层液体,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各为1cm2,和相距1cm的二层液体,当其中一层以1cm/秒的速度与邻近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即为该液体的动力粘度。

如果阻力为1达因,则此液的粘度即为动力粘度单位,叫1泊。

泊的因次:达因*秒/厘米或克/cm2泊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泊运动粘度(ν)是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它的密度之比,称作该温度下的运动粘度,是油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内摩擦力的量度,运动粘度是斯(St),斯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斯(cSt)。

厘斯的因次为mm2/s。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一般多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通过毛细管时所耗的时间再以乘该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即得运动粘度,是标准液体在该毛细管中所流出的时间。

此次,尚有采用各种不同的粘度计所求得的以条件单位来表示的各种条件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例如恩氏粘度计测定的恩氏度(0E)。

用赛氏粘度计测定的赛氏秒(s.u.s),用雷氏粘度计(R1)测定的雷氏秒(S ec—R ed)V=KT K——品氏粘度计校正工作常数(用标准油校对得到)T——流经时间.秒0E=0.132Vk RS U=4.62V K V K=7.580E R1=30.70E1=4.05VkSu=35.110E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工业润滑油以4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内燃机油以100℃运动粘度来划分。

必须正确选用粘度,过大,启动困难,消耗动力,过小,降低油沫支撑能力,增加磨损。

馏程增高粘度增加,精制加深粘度降低。

二、粘度指数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则急剧地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原油中所含的润滑油的成份不同,它们在各种温度下的变化程度也差别很大,有的润滑油当温度改变时粘度的变化很低,即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较平滑,也有的润滑油则温度改变时,油的变化很大,此时,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便很不平滑,对于机器的润滑来说,希望具有较平滑的粘度一温度曲线,这样,当温度升高时,仍其粘度不致增加很大,能保证机器顺利启动,而且对于润滑管道等系统输送润滑油时的阻力不致很大。

科普:润滑油检测?我该做些什么

科普:润滑油检测?我该做些什么

科普:润滑油检测我该做些什么油液检测不但能检测油质,而且还能有效地指导设备维护,告诉我们油是否出了问题,就像人体做血液检测一样,可以发现人体内部的问题。

润滑油是流动在设备内部的血液,通过油液检测,我们可以检测出油是否出了问题,同时油里携带着设备内部的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设备的故障可以被分析出来。

但是,说到油液检测,就涉及许多检测项目,就像我们去医院一样,我们需要检测哪些项目?这是面临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确实,油液检测的那些检测项目看起来很“专业”,看不懂哪些项目需要检测。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不明白那些检测术语,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检测目的,因此,本文从检测目的出发,让大家了解一下,如何根据自己的目的来确定自己需要检测哪些项目。

无论是自己买仪器检测,还是把油样发给油液检测实验室检测,确定检测项目都很重要。

一对在用油的检测在选择检测项目之前,用户应该先弄清楚,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常规检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三种:1了解油质包括新油和在用油的油质检测,通过检测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可以知道油的性质大体上是否正常。

2检测油里是否有污染物润滑油应该保持干净、不能混入其它物质,如果需要了解油里是否进入了其它物质,可以进行污染物检测。

3磨损分析(了解设备的磨损故障)如果想了解设备内部部件是否故障,某个部位产生磨损,应进行磨损检测和分析。

如上表所示,颗粒物计数可以帮我们了解油是否干净,从而了解到设备的润滑系统是否做好了污染物控制,从而指导我们进一步了解过滤系统、密封、空气过滤等部位是否起到良好的除杂、隔绝杂质的效果。

如果你想检测润滑油的油质,例如,对于在用油,想知道是否已经变质该换油,那么酸值/碱值、黏度的检测就很重要。

同时,把设备的类型考虑进去(例如工业齿轮、轴承、汽车发动机、汽轮机或者是压缩机等等),还能进一步把不需要检测的项目排除掉。

a.带有Y表示都要进行的常规检测b.N表示不需要检测c.对黄色区域进行特殊说明:带有*表示适用于工艺气体压缩机油(非空气压缩机)的检测项目带有**表示只适用于空气压缩机油的检测项目d.带有E的检测项目说明:E代表需要进行异常检测,E后面的括号里的数字代表图表中第一列的各项检测,如果括号中的检测出现异常,则说明需要进行异常检测。

润滑油检测-成分分析

润滑油检测-成分分析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润滑油检测-成分分析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拥有日本、德国、美国等先进的检测设备,研发石油中金属分析和混油试验等多项专利和技术,形成了集油液分析、油液和磨损诊断等新技术。

007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检测项目: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常用的检测标准:DL/T929-2005矿物绝缘油、润滑油结构族组成的红外光谱测定法GB/T12578-1990润滑油流动性测定法GB/T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12709-1991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GB/T17145-1997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17476-1998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东标能源检测中心主要从事化工品、油品等石油化工产品的检测技术服务,主要根据国内外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试分析,如:GB、ASTM、TP、ISO、UOP、JIS、EN等,本中心依据强大的技术实力,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帮助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润滑油(lubricating oil):是指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

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科标能源实验室是专业的油品检测机构,可提供润滑油的各种性能检测,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某些检测项目的含义。

◆铁谱分析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颗粒的形状、成分、大小和数量检测方法:磁场沉积、显微镜分析判断。

检测目的:1)对磨损颗粒形状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类型;2)对磨损颗粒大小和数的分析,判断磨损程度;3)对磨损颗粒成分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部位◆PQ指数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

是一种物理分析方法。

检测方法:APTC/QTD-D83,铁磁线圈传感器检测。

检测目的:对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进行定量检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油中铁磁性磨粒的浓度变化。

推断设备的磨损量和磨损烈度。

◆发射光谱元素分析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定义:发射光谱是测试润滑中各种元素的精密测量仪器(约23种不同元素),通过润滑油中的各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

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意义:通过润滑油中的各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

通过添加剂的前后变化,对新油以及在用油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磨损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对设备提供合理的润滑维护,避免严重磨损或失效事故的发生。

◆红外光谱氧化-FTIR的定义: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润滑油进行红外分析,得出相应红外谱图,进行相关氧化、水分、硝化、添加剂、积碳、燃油、冷却剂等的测试。

氧化-FTIR的监测意义:新油质量控制,通过新旧油的红外谱图比对,确认是否加错油,且直接反映在用油的状态,分析快速,可对结果进行趋势分析,能形成很好的监测效果。

润滑油检测的意义和目的

润滑油检测的意义和目的

在近几年里,在多次故障调查中发现,都是因为使用劣质润滑油而导致昂贵的修理费用和停工。

这些情形令人叹息。

它们也是例外而不是普遍。

有幸的是,今天通过经常性的废油分析发现了许多可能发展成为严重事故的问题。

但是对某些设备来说,润滑油质量的偏差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润滑油的传输需要保证润滑油的品质,特别是在润滑可靠性非常必要时尤其重要。

同样,一个有品质意识的润滑油供应商对来自那些进行油液质量分析的使用者的反馈,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欣然接受的。

让我们看看润滑油质量怎样能出现偏差的:配方错误润滑油配方的改变有时是罪魁祸首,也就是说,添加剂供应商或配方设计师没有进行高级性能测试。

这可能导致使用中添加剂冲突,或不能完全在基础油中溶解。

按步混合工作的风险很大,或者当急于以配方改良来解决特别问题时,易出现问题。

混合错误混合润滑油很像是做汤。

你要准备那些基础的成分。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成分包括一种或更多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一些是提前混合的),这些成分的浓度可能没按配方,那么润滑油的性能就改变了。

也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成分完全没加入或者错误加入。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与不同的且不相容的润滑油配方混合有关。

有时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润滑油的性能可能别削弱。

交叉污染可以多种方式发生。

因为许多混合工厂没有使用专用罐、软管、泵或滤清器。

那就会存在以前产品的遗留物。

储油罐常常仅靠重力排油。

许多工厂通常尝试用大流量管来排出残油。

即使再大的努力也会留下不容添加剂的残留物。

对于大批船运的润滑油,不洁净的油罐和油罐间隔(或渗漏的间隔)都能导致交叉污染。

受污染的或劣质的给料许多混合工厂都定期检查他们的给料(像添加剂、基础油这样的原料)质量。

然而,并不是所有工厂都有能发现一切潜在污染物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混合工厂的实验室里几乎找不到颗粒计数器。

甚至也没有原子散发分光计。

一些工厂仅仅进行一些物理工具测试(粘度、闪点等)。

受污染的包装或运输工具新润滑油的清洁度发生相当变化。

检测指标含义

检测指标含义

粘度分析物质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它是润滑油的主要技术指标,绝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其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是各种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

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我国常用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表示油品的粘度。

测定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为GB/T 265,即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的时间。

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就是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

国外相应测定油品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主要有美国的ASTM D445、德国的DIN 51562和日本的JIS K2283等。

某些油品,如液力传动液、车用齿轮油等低温粘度通常用布氏粘度计法来测定。

我国的GB/T 11145、美国的ASTM D2983和德国的DIN 51398等标准方法。

粘度是评定润滑油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

通常,低速高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以保证足够的油膜厚度和正常润滑;高速低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起动和运转力矩,运行中温升小。

返回顶部↑粘度指数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做粘温性能。

粘度指数(VI)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油的粘温性能好。

反之亦然。

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

计算方法在我国的GB/T 1995或美国的ASTMD2270、德国的DIN 51564、ISO2902、日本的JIS K2284等标准中有详细的说明。

通常粘度指数均用查表法得到。

粘温性能对润滑油的使用有重要意义,如发动机润滑油的粘温性能不好,当温度低时粘度过大,就会启动困难,而且启动后润滑油不易流到摩擦表面上,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润滑油(lubricating oil):是指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

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科标能源实验室是专业的油品检测机构,可提供润滑油的各种性能检测,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某些检测项目的含义。

◆铁谱分析
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颗粒的形状、成分、大小和数量
检测方法:磁场沉积、显微镜分析判断。

检测目的:
1)对磨损颗粒形状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类型;
2)对磨损颗粒大小和数的分析,判断磨损程度;
3)对磨损颗粒成分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部位
◆PQ指数
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

是一种物理分析方法。

检测方法:APTC/QTD-D83,铁磁线圈传感器检测。

检测目的:对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进行定量检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油中铁磁性磨粒的浓度变化。

推断设备的磨损量和磨损烈度。

◆发射光谱元素分析
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定义:
发射光谱是测试润滑中各种元素的精密测量仪器(约23种不同元素),通过润滑油中的各
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

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意义:
通过润滑油中的各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

通过添加剂的前后变化,对新油以及在用油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磨损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对设备提供合理的润滑维护,避免严重磨损或失效事故的发生。

◆红外光谱
氧化-FTIR的定义: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润滑油进行红外分析,得出相应红外谱图,进行相关氧化、水分、硝化、添加剂、积碳、燃油、冷却剂等的测试。

氧化-FTIR的监测意义:
新油质量控制,通过新旧油的红外谱图比对,确认是否加错油,且直接反映在用油的状态,分析快速,可对结果进行趋势分析,能形成很好的监测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