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_易图永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mL 的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入孔内 , 保湿 12 h , 每个 品种接 30 株 , 以清水作对照 。适时浇水以保持基质 湿润 , 光照强度 6 000 lx , 气温(25 ±1)℃, 土温(24 ± 2)℃, 接种后第 7 天调查发病情况 。 1 .3 .4 辣椒疫病的分级标准 离体叶片接种法不 适宜进行分级 , 只能进行定性观察 。灌根接种法的 分级标准见表 1 。
图 2 切茎接种后 20 d 辣椒植株的发病情况
根据图 2 和表 2 , 可以判断 1 、2 、3 、4 号抗病 , 而 5 、6 、 7 、8 号 感病 。 且根据 稳定性可以看 出接种 15 d 以 后 , 1 、2 、4 、7 号病斑扩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甚至因 为切口处干缩而出现了负值 , 而 5 、6 、8 号因为植株 在第 10 天全部死亡而无稳定性可言 。
供试菌株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病
易图永 , 在职博士研究生 ,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长沙 410128 张宝玺 , 谢丙炎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高必达 , 通讯地址同第 1 作者 马新卫 , 山西省种子总公司 收稿日期 :2002-10-31 ;修回日期 :2002-11-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70453);农业部“ 948” 引进项目
椒叶片无任何影响 , 而接种菌丝块的 5 、8 号叶片产 生明显的水渍状斑块 , 1 、2 号叶片无任何异常 。 2 .2 切茎接种后的发病情况
接种后 24h 即可发现各品种对辣椒疫霉菌的反 应不一样 。1 、2 和 4 号仅在切口处变褐 , 病 斑并不 向下扩展 , 几天内切口处干枯 , 而 5 、6 、8 号则在切口 处形成黑褐色病斑 , 病斑沿茎秆向下扩展 , 直至根茎
(201023)和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经费资助
— 16 —
害组保存的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 .) 长沙分 离株 。 将石 蜡油 保存 的菌株 活化 , 然 后在 PDA 培养基上 18 ℃恒温培养 3 d , 用直径 6 mm 的 打孔器将菌丝裁成小菌饼备用 。 在 V8 培养基上恒 温 18 ℃培养 15 d , 使其产生游动孢子囊 。 1 .3 接种方法 1 .3 .1 离体叶片接种法 在辣椒的始果期 , 从田间 采集健康无病的顶端展开叶 , 用灭菌水冲洗干净 , 然 后用吸水纸拭去表面的水分 。在塑料盆内垫上双层 纱布 , 将叶片放在上面 , 将小菌饼有菌丝的一面紧贴 在叶片背面 , 25 ℃恒温保湿 , 促使病害的发生 , 以没 有菌丝的培养块作对照 , 重复 3 次 。经常检查发病 情况 。 1 .3 .2 切茎接种法 辣椒植株开始分枝时 , 用灭菌 刀片从分枝处将其顶部切掉 , 将小菌饼贴在切口面 , 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湿 24 h 后除去薄膜 , 每个品种接 30 株 , 以没有菌丝的培养基块作空白对照 。 接种后 每 3 d 测量 1 次病斑的长度 , 共测 7 次 。 然后从感 受性(Receptivity , 接种后 3 d 内茎秆坏死的速率)、稳 定性(Stability , 接种后 13 ~ 21d 茎秆坏 死的平均速 率)等方面来比较各品种对疫病的抗性〔2〕 。 1 .3 .3 灌根接种法 在 V8 培养基上培养出游动孢 子囊 , 用灭 菌水将游动孢子囊洗 出 , 放入 4 ℃冰箱 中预冷 30 min , 促使游动孢子从游动孢子囊中释放 出来 , 用血 球计数板计算游动 孢子的数量 , 调节至 1 000 个·mL -1 。 接种前将营养钵灌透水 , 用玻棒在 距幼 苗 根 茎 约3 cm 处 扎 一 孔 , 孔 深 3 cm 左 右 , 将
1 .3 14 .7 0 100 .0 100 .0 37 .3 100 .0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试验 , 发现用这 3 种接种方法均可将辣椒 品种对疫霉菌的反应区分开 , 3 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接种方法 。
由于不同品种辣椒的叶片面积相差较大 , 在接 种量一样的情况下 , 根据病斑面积进行比较就不一 定能反映出品种的抗性 。 同时 , 离体叶片接种不适 宜进行量化 , 因而不好分级 , 只能进行初步的鉴定 。 不过 , 它的优点是快速 , 在短时 间内能检测很 多品 种 , 并且可以从田间取样 , 对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 ,
表 2 切茎接种法对辣椒各品种的影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品种(品系)
93-100-17-1-0 93-100-1-1 Per ennia l SCM334 茄门 伏地尖 灯笼椒 Yolo Wonder
病斑长度1)/mm
第 3天 第6 天
7.2
11 .5
10.2
23 .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2.5
23 .3
部 , 造成植株萎蔫 , 甚至死亡 , 对照在切口处没有任 何变化 。 从图 2 可以发现 , 在接种后 20 d , 1 、2 、3 、4 号均产生新的分枝 , 植株生长正常 , 7 号虽然在茎秆 也出现长的坏死斑 , 但仍可长出新的分枝 , 而 5 、6 、8 号则完全枯死 。
图 1 离体叶片接种后辣 椒叶片的发病情况 〔第 1 行为培养基块对照 , 从左至右为 1 ~ 8 号品种(品系), 下同〕
第 18 天 11 .5 39 .5 33 .0 7 .5 — — 82 .5 —
注 :1)30 株病斑长度的平均数
第 21 天 11 .2 39 .5 32 .8
7 .5 — — 79 .4 —
感受性
mm·d -1 2 .4 3 .4 4 .2 1 .4 10 .9 10 .7 8 .8 11 .5
参考文献 1 林柏青 , 张松林 .辣椒品种抗疫病鉴定方法 的初步研究 .中国 蔬
菜 , 1994(4):21 ~ 24 2 Lefebvre V , Palloix A .Both epistatic and additive effects of QTLs are
involved in polygenic induced resistance to disease :a case study , the interaction pepper-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Theor Appl Genet , 1996 , 93 :503 ~ 511
稳定性 mm·d -1 -0 .06
0 0 .27
0 — — -0 .15 —
2 .3 灌根接种后的发病情况 茄门和 Yolo Wonder 在接种后第 3 天即有植株
开始出现萎蔫 , 同时茎基部变黑 。伏地尖在接种后
第 4 天即出现萎蔫 , 茎基部变黑缢缩 。 Perennial 的 某些植株基部虽然变褐 , 却不萎蔫 。 对照植株不萎 蔫 、茎秆不变黑 。 第 7 天的调查结果见表 3 。
可以用于对种 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 抗疫病的鉴 定 。采用这种方法 , 即使是感病品种 , 也能对其抗疫 病的性状进行鉴定 ,又不影响品种资源的保存 。但要 注意取样时的叶龄 , 一般应选择顶端刚展开的叶片 。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 培养菌丝即可 , 无需培养 孢子囊 , 一个培养皿内的菌丝可以接种 40 株左右 , 并且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 根据病斑扩展的速度即 可区别品种间的抗性差异 , 对抗性进行量化 , 适宜于 进行辣椒抗疫病的 QTL 位点分析 。
注 :本标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999-01-25 批准
病情 指 数(DI)=〔 ∑(病 级 数 值 ×该 病 级 病 株 数)× 100〕/ (病级最高值 ×调查株数)
2 结果和分析
2 .1 离体叶片接种后的发病情况 接种 24 h 后 , 即可发现有些叶片在接种处出现
水渍状病斑 。36 h 各叶片的发病情况见图 1 。 根据图 1 可以发现 , 没有菌丝的培养基块对辣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接种方法 抗病性鉴定
辣椒疫病在我国的发生为害日益严重 , 已成为 影响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防治辣椒疫病的主 要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 , 然而研究发现 , 接种方法 、 接种体浓度 、辣椒生育期 、接种时的环境温度等对品 种的抗病性有较大的影响〔1〕 。 为了获得简单有效的 方法鉴定辣椒对疫霉菌的抗性 , 本试验用 3 种不同 的方法接种 8 个辣椒品种(品系), 比较 3 种接种方 法的优缺点 , 为选择合适的辣椒抗疫病品种的筛选 方法提供依据 。
— 17 —
根据病情指数与抗病性的关系(免疫 I , DI =0 ; 高抗 HR , 0 <DI ≤10 ;抗病 R, 10 <DI ≤30 ;中抗 MR , 30 <DI ≤50 ;感病 S , DI >50), 可以判断 1 、4 号为免 疫品种 , 2 号为高抗品种 , 3 号为抗病品种 , 7 号为中 抗品种 , 5 、6 、8 号则为高感品种 。
辣椒疫霉菌是以孢子囊在土壤 、田间病残体上 越冬 , 以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染根部引起病 害 , 因此灌根接种法可能更接近于辣椒疫病在田间 的发生过程 。不过 , 该法需要培养孢子囊 , 较麻烦 , 尤其是当鉴定的品种数量较多的时候 , 需要大量的 孢子囊 , 工作量大。灌根接种后植株发病迅速, 茄 门 、Yolo Wonder 等感病品种在接种后第 2 天即出现 萎蔫 , 5 d 内即死亡 。如 果要比较接种 前后植株体 内的某些酶的变化或 进行 DNA 、RNA 分析 , 则有些 不适宜 。
★试验研究 ★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2003(2):16 ~ 18
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易图永 张宝玺 谢丙炎 高必达 马新卫
摘 要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 、切茎接种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 种不同接种方 法对 8 个辣椒品种(品系) 的影响 , 发现这 3 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 。 其中离体叶 片接种法是 从田间采 集叶片进行 室 内鉴 定 ,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 稀少的品 种进行抗疫 病 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 反映病 斑的扩展速度 , 适宜对抗 性进行量化 ;游动 孢子液灌根 接 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 最能反映 品种的真实抗性 , 但工作量大 , 操作较 复杂 。 研究者 可以根据自 己 的研究目的 ,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 行抗疫病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1 .1 供试辣椒品种和育苗 8 个辣椒品种(品系):93-100-17-1-0 、93-100-1-1 、
Perennial 、SCM334 、茄门 、伏地尖 、灯笼椒 、Yolo Wonder , 编号 1 ~ 8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辣椒组提供 。播种基质为经高温湿热灭菌的蛭石与 草炭(2∶1), 另加 2 %氮磷复合肥 。 采用温室营养钵 (口径 7 cm)单株育苗 。 1 .2 供试菌株及准备
表 1 灌根接种法的分级标准
病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病情 无任何症状 幼苗根茎部稍有变黑 , 叶片不萎蔫或可恢复性萎蔫 幼苗根茎部变黑达 1 ~ 2 cm, 叶片不可恢复性萎蔫 , 下部叶片 偶有脱落 幼苗根茎部变黑超过 1 ~ 2 cm, 叶片明显萎蔫或落叶明显 幼苗根茎部变黑 、皱缩 , 生长点外部叶脱落或整株萎蔫 植株枯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表 3 灌根接种 对各品种的影响
品种(品系) 93-100-17-1-0 93-100-1-1 Per ennia l SCM334 茄门 伏地尖 灯笼椒
Yolo Wonder
发病率/ % 0
6.7 70.0
0 100.0 100.0
83.3 100.0
病情指数(DI) 0
4.3
6 .4
32.7
53 .5
32.2
63 .3
26.5
46 .0
34.5
62 .3
第9天 11 .7 32 .0 27 .4
7 .1 71 .3 86 .0 62 .8 74 .3
第 12 天 11.7 39.5 30.4
7.5 90.7 91.6 80.7 86.3
第 15 天 11 .7 39 .5 30 .8 7 .5 — — 8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