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心肺复苏急危重症护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4a4e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8.png)
互相协作配合
各成员应根据自身职责和患者情 况,积极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救
治任务。
及时反馈调整
在救治过程中,团队成员应随时 反馈患者情况和操作效果,以便
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定期培训演练,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
0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心肺复苏术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
能和知识水平。
开展模拟演练
02
通过模拟演练,让团队成员熟悉救治流程和各自职责,提高团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复苏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呕吐, 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气管。
针对性预防措施建议
控制按压力度 施救者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 按压力度和频率,避免用力过猛。
选择合适的按压位置
根据患者体型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按压 位置,避免损伤肋骨和内脏器官。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复苏过程中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和鼻 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误 吸风险。
控制吹气量
每次吹气量以患者胸廓隆起为宜, 避免过度通气。
01 02 03 04
正确吹气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同 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
吹气频率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 呼吸,即30:2的比例进行。
保持呼吸道通畅措施
清理呼吸道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 泌物、呕吐物等异物。
保持正确体位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 误吸入气管。
使用口咽通气道
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自主保持呼吸 道通畅的患者,可使用口咽通气道 辅助呼吸。
合理运用药物辅助治疗
肾上腺素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 可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 射,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 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 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进
(2024年)PPT课件心肺复苏急诊医学
![(2024年)PPT课件心肺复苏急诊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efbf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7.png)
及时沟通与信息共享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及时沟通,共享患者信息和病情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措施。
2024/3/26
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水平 和协作能力,确保在实际抢救中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救治 。
10
03
现场初步评估与处理措施
2024/3/26
11
现场安全评估与自我保护
判断患者循环
触摸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感受是否 有搏动。如果患者脉搏消失或微弱, 说明循环衰竭。
判断患者呼吸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脸 颊感受患者口鼻处是否有气流。如果 患者呼吸停止或异常,需要立即进行 急救。
2024/3/26
13
Hale Waihona Puke 紧急呼救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
紧急呼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报告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请求专业救援。
中静脉、颈外静脉等。
药物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和复苏指南,给予 相应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 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应用 应遵循规范,注意用药时机和剂
量。
液体治疗
对于休克或脱水患者,应给予适 当的液体治疗,以补充血容量和 改善微循环。液体种类和用量应
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024/3/26
21
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药物等,维 持循环稳定。
肝功能支持
给予保肝药物、营 养支持等,促进肝 功能恢复。
2024/3/26
呼吸功能支持
给予机械通气、氧 疗等措施,维持呼 吸功能稳定。
肾功能支持
采取血液净化、利 尿等措施,保护肾 功能。
胃肠功能支持
采取胃肠减压、肠 内营养等措施,维 护胃肠功能。
心肺复苏 ppt课件
![心肺复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0fb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5.png)
宣传与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和方法,鼓励更多人参与心肺复苏的 实践。
心肺复苏在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心肺复苏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将其作为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急救医疗 服务的整体水平。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心肺复苏的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推动心肺复苏事业的发展。
THANKS
总结词
家庭成员的心肺复苏为挽救亲人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详细描述
一个家庭中,年老的父亲突然昏倒,心跳骤停。他的女儿迅速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使用家中的AED设备。在救护 车到达之前,她持续进行了心肺复苏,为父亲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父亲在医院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 并逐渐康复。
05 心肺复苏的未来展望
维护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血液循环,心肺 复苏能够减少其他重要器 官因缺氧而导致的损害。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得 到广泛研究和推广,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已经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一项基 本技能。
技术进步
社会普及
在全球范围内,心肺复苏的普及教育 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 都将CPR培训纳入学校教育和公共安 全培训体系。
总结词
公共场所的心肺复苏培训和设备挽救了一个陌生人的生命。
详细描述
一位中年男子在地铁站突然昏倒,心跳骤停。荣幸的是,地 铁站的工作人员和几名乘客都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他们迅 速展开了救援。同时,地铁站的AED设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终成功挽救了男子的生命。
成功案例三:心肺复苏在家庭急救中的重要性
模拟演练的流程
介绍演练目的、讲授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示范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总结反馈。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和方法,鼓励更多人参与心肺复苏的 实践。
心肺复苏在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心肺复苏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将其作为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急救医疗 服务的整体水平。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心肺复苏的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推动心肺复苏事业的发展。
THANKS
总结词
家庭成员的心肺复苏为挽救亲人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详细描述
一个家庭中,年老的父亲突然昏倒,心跳骤停。他的女儿迅速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使用家中的AED设备。在救护 车到达之前,她持续进行了心肺复苏,为父亲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父亲在医院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 并逐渐康复。
05 心肺复苏的未来展望
维护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血液循环,心肺 复苏能够减少其他重要器 官因缺氧而导致的损害。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得 到广泛研究和推广,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已经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一项基 本技能。
技术进步
社会普及
在全球范围内,心肺复苏的普及教育 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 都将CPR培训纳入学校教育和公共安 全培训体系。
总结词
公共场所的心肺复苏培训和设备挽救了一个陌生人的生命。
详细描述
一位中年男子在地铁站突然昏倒,心跳骤停。荣幸的是,地 铁站的工作人员和几名乘客都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他们迅 速展开了救援。同时,地铁站的AED设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终成功挽救了男子的生命。
成功案例三:心肺复苏在家庭急救中的重要性
模拟演练的流程
介绍演练目的、讲授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示范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总结反馈。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d9d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0.png)
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观察心跳情况, 确认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
持续监测与评估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监测 患者生命体征,评估复苏效果, 并根据情况调整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术与其他急救措施的结合
01 与止血技术结合
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先进行止血,再进行心肺复苏,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02 与抗休克治疗结合
联合培训计划
国际社会开展联合培训计划,提 升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 平。
谢谢
汇报人:XXX
人工呼吸
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保证氧气进入肺 部,维持呼吸功能。
持续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按压和 呼吸频率。
03
心肺复苏术的技 术要点
按压频率与深度
按压频率
按压频率通常为每 分钟100至120次, 以保持足够的血液 循环。
按压深度
对于成人,按压深 度应至少为5厘米, 但对于儿童和婴儿, 深度应适当调整。
紧急反应能力
模拟紧急情境,评估施 救者在压力下的应变能 力和操作准确性。
05
心肺复苏术在急 救中的应用
急救场景的判断与应对
意识丧失判断
急救人员应迅速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丧失,可通过呼叫、拍打等
方式进行判断。
实施心肺复苏
在确认患者心脏骤停后,应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
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判断
控制按压频率
03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保持稳定的按压节奏。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确认患者无颈椎损伤后,采用仰头提颏法 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两次人 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使胸部 隆起。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持续监测与评估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监测 患者生命体征,评估复苏效果, 并根据情况调整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术与其他急救措施的结合
01 与止血技术结合
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先进行止血,再进行心肺复苏,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02 与抗休克治疗结合
联合培训计划
国际社会开展联合培训计划,提 升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 平。
谢谢
汇报人:XXX
人工呼吸
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保证氧气进入肺 部,维持呼吸功能。
持续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按压和 呼吸频率。
03
心肺复苏术的技 术要点
按压频率与深度
按压频率
按压频率通常为每 分钟100至120次, 以保持足够的血液 循环。
按压深度
对于成人,按压深 度应至少为5厘米, 但对于儿童和婴儿, 深度应适当调整。
紧急反应能力
模拟紧急情境,评估施 救者在压力下的应变能 力和操作准确性。
05
心肺复苏术在急 救中的应用
急救场景的判断与应对
意识丧失判断
急救人员应迅速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丧失,可通过呼叫、拍打等
方式进行判断。
实施心肺复苏
在确认患者心脏骤停后,应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
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判断
控制按压频率
03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保持稳定的按压节奏。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确认患者无颈椎损伤后,采用仰头提颏法 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两次人 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使胸部 隆起。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PPT课件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a9a4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9.png)
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国在急救领域将加强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动心肺复苏等急
救技能的发展与进步。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家庭急救
家庭成员可在突发情况下进行心
肺复苏操作,为专业救援争取时
间。
01
社区服务
社区可开展心肺复苏培训课程, 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03
工作场所安全
02
企业可组织员工接受心肺复苏培
训,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系数。
公共场所安全
04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等设置
急救设备,普及心肺复苏技能,
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识别
心脏骤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此 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安全
确保救援人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 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的表 现。
呼叫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人员到场支援。
常用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肾上腺素
用于心跳骤停,通过静脉 注射给药,可刺激心脏肌 肉收缩,恢复心跳。
阿托品
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房 室传导阻滞,通过静脉注 射给药,可加快心率。
利多卡因
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 颤动,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可减慢心脏传导速度, 抑制心肌收缩力。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指南
呼吸检查
在患者意识丧失的情况下,通过观察 、听诊和感觉等方式检查患者是否有 呼吸。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 则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技巧及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位置
将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另一只手重叠放在第一只手上,十指交叉紧扣,进行有节 奏的按压。
各国在急救领域将加强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动心肺复苏等急
救技能的发展与进步。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家庭急救
家庭成员可在突发情况下进行心
肺复苏操作,为专业救援争取时
间。
01
社区服务
社区可开展心肺复苏培训课程, 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03
工作场所安全
02
企业可组织员工接受心肺复苏培
训,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系数。
公共场所安全
04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等设置
急救设备,普及心肺复苏技能,
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识别
心脏骤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此 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安全
确保救援人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 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的表 现。
呼叫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人员到场支援。
常用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肾上腺素
用于心跳骤停,通过静脉 注射给药,可刺激心脏肌 肉收缩,恢复心跳。
阿托品
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房 室传导阻滞,通过静脉注 射给药,可加快心率。
利多卡因
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 颤动,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可减慢心脏传导速度, 抑制心肌收缩力。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指南
呼吸检查
在患者意识丧失的情况下,通过观察 、听诊和感觉等方式检查患者是否有 呼吸。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 则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技巧及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位置
将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另一只手重叠放在第一只手上,十指交叉紧扣,进行有节 奏的按压。
心肺复苏课件ppt课件
![心肺复苏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a067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1.png)
危险因素。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品,如人 工呼吸面罩、心脏按压板、氧气
等。
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进行实 际操作,包括评估患者、开放气 道、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步骤
。
演练评估与总结
对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进行评估,包括操作的正确性、熟练度和效果等 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肺复苏 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重要技 术之一。
目前,心肺复苏已经成为急救 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越来越 多的人掌握了这项技术。
02 心肺复苏的原理和步骤
CHAPTER
心肺复苏的原理
人工循环
心肺复苏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 吸来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 灌注,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
心肺复苏并不一定需要医护人员的在场, 每个人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 ,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脉搏,也应该及时进 行心肺复苏,因为心肺复苏可以恢复患者 的循环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可以减少肋骨骨折等 损伤的发生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正 确的心肺复苏培训。
03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CHAPTER
判断意识
判断是否失去意识:轻拍患者双肩, 大声呼喊,观察是否有反应。
确认意识丧失后,寻求周围人帮助并 拨打急救电话。
摆放体位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确保头部、躯干和下肢在一条直线上。 去除患者身上的束缚和衣物,解开领带和紧身衣物。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鼻 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观察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 、心跳和颈动脉搏动来判 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 复苏。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品,如人 工呼吸面罩、心脏按压板、氧气
等。
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进行实 际操作,包括评估患者、开放气 道、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步骤
。
演练评估与总结
对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进行评估,包括操作的正确性、熟练度和效果等 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肺复苏 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重要技 术之一。
目前,心肺复苏已经成为急救 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越来越 多的人掌握了这项技术。
02 心肺复苏的原理和步骤
CHAPTER
心肺复苏的原理
人工循环
心肺复苏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 吸来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 灌注,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
心肺复苏并不一定需要医护人员的在场, 每个人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 ,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脉搏,也应该及时进 行心肺复苏,因为心肺复苏可以恢复患者 的循环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可以减少肋骨骨折等 损伤的发生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正 确的心肺复苏培训。
03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CHAPTER
判断意识
判断是否失去意识:轻拍患者双肩, 大声呼喊,观察是否有反应。
确认意识丧失后,寻求周围人帮助并 拨打急救电话。
摆放体位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确保头部、躯干和下肢在一条直线上。 去除患者身上的束缚和衣物,解开领带和紧身衣物。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鼻 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观察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 、心跳和颈动脉搏动来判 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 复苏。
心肺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f362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7.png)
06 Part
CPR实践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与现场评估
案例背景与现场评估 案例:2023年4月15日,一位78岁的老者在公园散步时突然 晕倒,心跳停止。 现场评估: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发现患者无自主呼吸、无 脉搏、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初步判断为心跳骤停。检查 环境安全,询问知情人士,确认无其他危险因素。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CPR),打开气道,评估颈动脉搏动,按压30 次,人工呼吸2次,循环实施,直至医护人员抵达现场。
成人按压频率每 分钟100-120次, 深度至少5厘米, 每30次胸外按压 后2次人工呼吸。
直到专业人员到 场或患者恢复自 主呼吸、脉搏为
止。
03 Part
CPR的技术要点
1. 胸外按压
2. 开放气道
”
开放气道
在进行CPR时,首先要为患者清理口腔异 物。将患者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或仰卧位, 颈部伸展,使头低脚高。观察患者是否有 自主呼吸。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另 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颈部气管正中央, 形成“C”型。保持此位置,检查患者是 否有呼吸,或用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听听 是否有气流声。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 有异常呼吸,则表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3.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1. 确保环境安全,施救者双手托起患者下颌,打开 口腔。 2. 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判断有无呼吸。 3. 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深吸一口气,通过口 对口进行呼吸。 4. 吹气时,将嘴包住患者嘴巴,用力吹气,同时观 察患者胸部起伏。 5. 吹气后,施救者松开捏住鼻子的手,让患者呼吸。 6. 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每分钟约12-16次。
5. 按 压周期
在患者胸骨下 半段,用两指 在胸骨上进行
定位。
2. 姿 势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a6c5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e.png)
心肺复苏术团队配合与 沟通
团队成员角色定位及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团队领导者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团 队工作,确保复苏过程高效、
有序。
按压者
负责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 压,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深度,
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者
负责在按压间隙为患者提供人 工呼吸,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
氧气。
监护者
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提供复苏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如心率、呼吸等。
有效沟通技巧在团队中应用
简洁明了的指令
团队成员应使用简短、明确的指 令,以确保信息准确、迅速地传
递。
及时反馈
团队成员应实时反馈复苏过程中 的问题和进展,以便及时调整策
略。
避免干扰
在复苏过程中,团队成员应避免 不必要的交谈和干扰,以保持专
注和高效。
团队协作提高复苏成功率
定期培训
团队成员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术培训, 提高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胸外按压方法与技巧
确定按压位置
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 线中点。
双手交叠,掌根着力
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掌根重叠,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 下按压。
按压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 次/分钟。
注意按压与放松比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 时掌根部不离开胸壁。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团队成员可以熟悉复 苏流程、磨合配合默契度,提高应对 突发情况的能力。
互相学习
团队成员之间应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共同提高复苏成功率。
反思与改进
团队成员角色定位及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团队领导者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团 队工作,确保复苏过程高效、
有序。
按压者
负责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 压,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深度,
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者
负责在按压间隙为患者提供人 工呼吸,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
氧气。
监护者
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提供复苏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如心率、呼吸等。
有效沟通技巧在团队中应用
简洁明了的指令
团队成员应使用简短、明确的指 令,以确保信息准确、迅速地传
递。
及时反馈
团队成员应实时反馈复苏过程中 的问题和进展,以便及时调整策
略。
避免干扰
在复苏过程中,团队成员应避免 不必要的交谈和干扰,以保持专
注和高效。
团队协作提高复苏成功率
定期培训
团队成员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术培训, 提高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胸外按压方法与技巧
确定按压位置
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 线中点。
双手交叠,掌根着力
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掌根重叠,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 下按压。
按压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 次/分钟。
注意按压与放松比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 时掌根部不离开胸壁。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团队成员可以熟悉复 苏流程、磨合配合默契度,提高应对 突发情况的能力。
互相学习
团队成员之间应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共同提高复苏成功率。
反思与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S(prolonged life support)期
G gauging H human mentation I intensive care
五、基本生命支持(现场急救) (一)判断心搏、呼吸骤停 (二)体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口对口人工呼吸 (五)胸外心脏按压
OPEN AIRWAY
三、延续生命支持(脑复苏)
• 维持血压和呼吸 • 降温 • 减轻脑水肿用药 冬眠药物、脱水剂、激素、促进脑代谢
药物 • 高压氧疗法 • 纠正酸中毒
深低温(deep hypothermia):10-25ºC
中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6-33ºC 亚
轻低温(mild hypothermia):34-35ºC
心肺复苏 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脏骤停必须立即 予以心肺复苏,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 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的人工循环启动 心脏的博动,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 的血氧供应,及时抢救,以挽回病人的生命。
一、缺血缺氧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
临床大脑死亡
生物学4死-6亡min
•主要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
低 温
亚低温方法 维持时间:
34ºC-36ºC的亚低温 能达到最佳的神经保护作用 一般2-3天,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 现听觉为止
护理要点:
及早降温、平稳降温、深度适当、
持续降温、缓慢升温
1.维持血压
2.呼吸管理 3.体温管理 4.脑复苏药物的应用
钙通道阻滞剂 神经保护剂 脱水剂
皮质激素
提问与解答环节
四、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很快停止 ◆瞳孔散大 ◆紫绀
评估呼吸 ASSESS BREATH超过10秒,如10秒后仍无
法确定有无脉搏,应开始胸外按压 如遇一无反应的患者没有呼吸,即假定其为
心脏骤停而直接进行CPR
心肺脑复苏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
心搏骤停
•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 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 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 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若及时采 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 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猝死
•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 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 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 死亡。
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
• 大动脉有搏动 • 动脉收缩压﹥60mmHg • 瞳孔缩小 • 紫绀转红润 • 有知觉反射 • 出现自主呼吸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 心电监测与血液动力学监测 • 控制气道:方法 • 氧疗与人工通气: 简易呼吸器、呼吸机、胸外机械压胸器
•开胸心脏挤压 •药物治疗:给药途径、常用药物 •电除颤 •心脏起搏
•BLS(Basic life support)期
A airway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期
D drug E electrocardiograph F fibrillation treatment
(一)开放气道
非专业人员: 所有患者均使用头后仰-抬下颌手法(Class IIa), 下颏前冲手法因不易学习与实施(不能有效开放 气道且可能引起脊柱移动)而不推荐(Class IIb)
(二)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 • 深吸气 • 捏紧病人鼻孔 • 双唇贴紧病人口部、用力吹气 • 病人胸部隆起、放松病人鼻 • 14-16次/分
大脑
4-6 min
小脑
10-15 min
延髓
20-30 min
心肌、肾小管
30 min
肝
1-2 h
表 心脏骤停抢救开始时间与抢救成活率的关系
基础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停搏后)0-4min (心停搏后)0-8min
0-4
16+
8-12
0-16
8-12
16+
12+
12+
生存率
48% 10%
6% 0 0
抢救成功率与时间关系
每耽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10% 在5分钟时,其成功率为48%
成功率%
时间(分钟) 5
黄金抢救时间在4分钟内,6分钟为极限
◆国内:在全部院外急诊病例中,心 搏骤停病例约占10%,且87.8%在家 庭中发生。 ◆美国:每天死于心搏骤停者1200人, 其中2/3在发病1小时死于院外。
二、心搏骤停的类型
•心室颤动(室颤) •心电-机械分离 •心室停顿(心室静止)
18% 11%
心室颤动 心电-机械分离 心室静止
71%
心血管疾病 不明原因 其他原因
三、心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冠心、心肌病、主动脉病
变
•非心源性:
造成心搏骤停的非心源性原因
1、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或过敏 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 6、其他
(三)胸外心脏按压要点
• 硬板床 • 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手法:手掌根、双手重叠、垂直向下 • 按压力量:胸骨下陷4-5cm、放松 • 按压频率:80-100次/分 • 成人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 双人操作30:2 • 单人操作30:2 • 双人抢救婴幼儿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15:2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