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时事热点新闻传播的分析与解读
时事热点新闻传播的分析与解读作者:薛滨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时事热点新闻的传播平台更加多样化,极易引起社会公众对新闻事件的高度关注。
新闻媒体要做好时事热点新闻报道工作,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遵循真实、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传播新闻事件,从而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本文对时事热点新闻的内涵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所帮助。
关键词:时事热点新闻新闻传播网络多媒体一、时事热点新闻的内涵时事热点新闻包括以下七种类型的新闻事件:一是时政新闻,是指国家最近发生的政治事件、党务政务活动、最新政策、政府措施等新闻,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带有较强的严肃性;二是涉社会舆论新闻,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出现的执法不公、权利不明事件,该类事件易引起社会舆论抨击;三是重大事故灾害新闻,是指因人为因素酿成的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因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新闻,此类新闻事件易牵动人心,引起人们对事故灾害救援情况的关注;四是消费类新闻,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民生的食品安全、购物等新闻,这类新闻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易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五是道德素养新闻,是指社会上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践行,以及反映公民文明素养的新闻事件,如老人摔倒扶不扶、游客随意刻画、婚外情等新闻;六是人文关怀新闻,是指社会上自愿发起的慈善活动类新闻,易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传递社会正能量;七是娱乐新闻,是指综艺、影视、演艺等休闲娱乐方面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新闻。
时事热点新闻虽然涵盖面比较广泛,但是不论何种类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客观性、公正性、真实性的原则,始终保持新闻媒体的中立态度,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全面报道,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引导社会舆论导向,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不能强加自己的观点于公众,从而产生误导、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正确判断。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反转的受众心理分析--以“小凤雅事件”为例
理念 (Personalbelief) 可能比客观事实更加有效”[2]。 纵观“小凤雅事件”的经过,可 以看 到:在 后真 相时 代,公众对社会公共议题的热情和注意力被消解,占 用社会公共资源。主流媒体在事件初期没有对公众情 绪进行及时引导,导致公众被缺乏媒介素养的自媒体 绕得团团转。
(二) 网络传播中的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的 螺 旋 ”理 论 指 出, 舆 论 的 形 成 不 是 社 会 “理性讨 论”的 结 果,而 是 趋 同 行 为 。 [3] “小 凤 雅 事 件”的受 众 心 理 成 因 与 沉 默 的 螺 旋 理 论 有 密 切 关 系。 虽然在虚拟网络中进行交流的人们没有与其他个体在 物理空间中有所接触,但来自社交媒体的观点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心理。
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三个命题[3]:1.个人意见的表 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当网友在发表己见前,会观 察舆论环境,若自己的观点属于 “优势意见”时会大 胆发表,而当自己的 意见处 于 “劣 势”时,便 屈于环 境压力选择沉默。微信公众号“有槽”的 《小凤雅小 朋友之死》 一文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大量网友的情 绪化激进表达在朋友圈中宣泄,即使对该事件保持观 望状态的网 友 想 要 发 表 相 反 意 见,但 迫 于 众 多 “诈 捐”观点的心理 压 迫, 便 选 择 沉 默 或 表 达 与 自 己 心 理 意愿相悖观点;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 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如果众多持中立或反对观点的 网友保持沉默,会 造 成 “劣 势 ”意 见 的 消 亡, “优 势 ” 意见的增强,趋于强大害怕被孤立心理压力之下,会 有更多持 不 同 意 见 者 转 向 沉 默。 “优 势 ”观 点 不 断 滋 生,助长 谣 言 传 播。这 些 言 论 如 同 滚 雪 球 般 越 滚 越 多。例如,有 网 友 认 为 “98% 治 愈 率”与 事 实 不 符, 但微博的口诛笔伐和谩骂使部分网友的交流沟通心理 诉求下降,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不愿多说,导致舆论 一边倒的现 象 出 现;3.大 众 传 播 通 过 营 造 “意 见 环 境”来影 响 和 制 约 舆 论。 大 众 传 媒 作 为 “公 共 领 域 ”, 具有广泛的公开性和公共性,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 平台的言论也更容易被人们视为多数意见来认知。
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情特征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0.06据CNNIC 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超过总人口一半。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元,社交软件为活跃用户应用领域TOP1。
网络社交平台移动性、互动性、碎片化、发布便捷的产品特征,恰好契合当今用户的偏好和接收方式,满足自媒体时代下广大网民的互联网社交和内容消费需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民意,使舆论迅速发酵,微博逐渐成为公众叙事、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研究当前微博舆情的特征,对于把控我国舆论格局、社交平台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舆情是指民意的状况,即民众对于公共生活中各种热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见或情绪,这种情绪既可能是公开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潜藏在心底的。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传播其情绪或意见的总体状况。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交流互动的共享性、时间空间的开放性等。
网络舆情有利有弊,既能拓宽公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又因其匿名性、突发性的特点易导致舆情危机。
把握网络舆情能全面获知公众意愿及诉求,反映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回顾及产生原因(一)2019年国内微博平台社会热点事件回顾根据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所针对的问题,可以将其分类为曝光型、抗争型、公共安全型、娱乐型,如表所示。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原因1.片面信息容易导致舆情反转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所以微博发布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事件琐碎的细节或片段,每条微博表达信息是有限的,但每个事件都在动态地向前发展、变化,后续的演变、结果能否被及时发布、告知受众,都不能被保证,因此受众往往只能接受到部分事实,断章取义和片面信息被广泛传播便成为了可能。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探析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探析作者:李洁琼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获取资讯、交流沟通提供了媒介,也为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创建平台。
大学生是参与网络的特殊群体,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网络舆情中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非理性情绪蔓延,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滋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
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原因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118-02一、网络舆情的内涵所谓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载体对社会事件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进行交流或评价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态度或看法的总和。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指的就是持有特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大学生个体对自己所接触的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选择、判断、分析和反馈,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到网络平台,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就是大学生网络舆情。
大学生网络舆情有三大要素,第一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由于其时间较自由和集中,是网络参与者的主体;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媒体开发应用的各种交流平台有着猎奇心理,他们能熟练运用新媒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工具出现,必然有其不完善性,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舆情的积极方面能有利于大学生为社会建言献策,表达心声,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舆情的消极方面容易引发网络动荡、社会危机,由于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还处于薄弱状态,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谣言、虚假信息迷惑,跟随大流,成为网络舆情消极影响的助推器。
第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是指大学生关注的内容,分别是有关国家大事、政策方针、外交方略等国内外重大事件,例如法国,韩国的总统换届选举、“难民问题”等;有社会爆发的有关民生、医疗、卫生、安全等的热点事件,例如“绿城保姆纵火案”、医疗改革等;有关学生利益的事件,例如撤销部分高校部分硕士点,部分高校学生、老师学术不端事件等。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消解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84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消解张镱耀(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 441000)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小,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自由,这也是造成谣言传播的范围和影响比以往更大的原因之一。
想要消解网络谣言必须掌握其产生的缘由,用新媒体搭建起消解谣言的平台;传统媒体加以舆论引导;增强个人新媒介素养等多种方式并用,才能从源头治理网络谣言。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谣言;传播;消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以微博、论坛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工具正以庞大的用户群和频繁广泛的使用成为网络媒介的代表,而网络谣言也随着这些工具的流行而变得更活跃。
网络谣言是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类谣言的 统称,其与一般谣言具有同质性,对谣言(rumor)的定义从 过程维度考量,以《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的解释 为根据,认为是一种缺乏真实依据,或未经证实, 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1]。
一、新媒体时代谣言产生的原因(一)民众对事件真相的不确定性是谣言产生的根源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里,无法亲眼看见在遥远地方发生的事件,只能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查看。
这是由于空间上的阻碍使我们无法完全断定所接受到的信息是否为真实信息。
其次,事件发生时具有偶然性,而偶然因素恰恰是最让人产生怀疑的地方,例如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但今天天气很好,那你就会怀疑明天是否会下雨。
除此之外,事件发生后具有发展性,当事件传播到我们这时,往往已经不是当时的事件状况了。
就像当初的“抢盐”事件,卫生部门将辟谣的信息传达给其他人并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对事件的认识还是碘盐能够防核辐射。
这是由于时间上的不对等,造成了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结果。
总的来说事件的不确定性源于空间上的阻碍和时间上的不对等,而这两点又恰恰是人们无法亲眼看见事件整个发生过程的源头。
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
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舆情监测的意义和应对具体措施虽说,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但网络上也有非理性或者虚假声音,甚至对政府部门地震预测失职以及地震部门处理不到位等负面舆情。
基于现在舆情高发性,各相关机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当需加强涉地震舆情监测,提升舆情应对水平。
涉震舆情事件分析:近年来,一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总有谣言流传,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相关部门要面对的是两个“战场”:抗震救灾“主战场”和应对谣言“软战场”,而在互联网和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速度快,危害大,因此“软战场”更是需要关注,例如: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两小时后,各地关于地震的七大谣言便纷纷在自媒体上发酵,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再如,2018年8月13日云南通海5级地震后不久,便有网络流传称,“通海局部地区发生6.1级,同时预计凌晨04时至06时还有更大的震感”,这种传闻在群众中形成严重的恐震心里,造成不是地震甚似地震的损失。
而针对地震谣言、地震发生之后民众对地震部门处理行为的相关评论、质量反馈监测等涉震舆情监测与应对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网络舆情预测评估机制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建立舆情预警评估,做好舆论应对准备。
传统的舆情监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应对突发舆情,鹰击早发现系统对全网涉及地震部门的相关舆情实时监测,舆情预警,重要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相关负责人,能大大提高舆情监测效率。
2.舆情监测收集机制在当前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传统的人工舆情监测已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好口碑的现代科学的舆情管理体系,例如鹰击早发现系统、鹰眼速读网系统等。
这些监测系统可以对互联网上所有与地震部门相关的舆情实时定向监测,及时、全面、精准掌控互联网的舆情信息,可以解放人工,大大的提高舆情监测效率。
3.舆情分析与研判预警机制涉震舆情专门机构按职责分工落实专人对系统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跟踪,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讨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根据涉震舆情的性质、危险程度、涉及范围等分析研判突发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依照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及早通知各有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全媒体环境下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传播特征及处置对策
全媒体环境下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传播特征及处置对策作者:曹光煜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18年第3期[摘要] 在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对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的有效处置及引导,推动着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推动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及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呈现出复杂的传播态势和特点,也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处置,须尽快转变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管理理念为舆情治理理念,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做好政策解读,重视线上—线下、事件—舆情、眼前—长远双管齐下实现标本兼治,等等,以推动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 社会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全媒体传播[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近年来,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政府执政、社会治理及民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热点舆情,二是围绕社会公共事件长期积聚的舆情由微小的导火索引爆为热点舆情,三是微小的偶发事件经新媒体助推引爆舆情成为公共事件,而热点舆情又推动着社会公共事件的发展与解决。
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移动媒体等等不同媒介形态共同参与传播,进一步实现了互动化、融合化、社交化、智能化、自净化和去中心化。
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对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的有效处置及引导,推动着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推动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及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传播态势与特点纵观近几年,我国社会公共领域舆情呈现波浪状发展态势,累计发生几千起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热点舆情事件。
依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每日舆情、百度指数、清博大数据公司提供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呈现出以下规律性特点:(一)社会公共事件热点舆情呈现新旧媒体、新新媒体跨平台、融合化传播的特点从事件信息源看,新媒体成为热点事件产生的主要源头。
公关表达:漂浮的能指与滑动的所指
月公关月评公关表达:2018年5月13日下午,成都发生一起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交通事故,@成都交警在不到三个小时即发布声明,次日凌晨3:53发布警方通报。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两位机长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清醒,平安降落。
@四川航空 及时发布机长与乘客治疗后续情况,品牌提升效果显著。
2018年5月15日,锤子科技召开2018年鸟巢新品发布会,发布坚果R1旗舰手机和坚果TNT 工作站,将发布会门票收入484.85万元将捐赠给两家开源组织。
此前锤子科技创始人兼CEO 罗永浩“怼IPHONE”和“精日”言论等再次成为舆论话题,发布会口碑两极分化。
2018年5月17日,因发布“鸿茅毒药”帖子而被刑拘后取保候审的医生谭秦东发布道歉声明,希望鸿茅“予以谅解”,收获20万点赞。
2018年5月21日,一网友@菲妥妥_穆修修 疑因家人借高利贷无力偿还,在其微博直播自杀最终获救。
直播自杀当晚有两万网友接力转发挽救其生命,但随后舆论转为质疑甚至声讨。
2018年5月22日,百度在其官微发布“近期网络上有关李彦宏先生及其家人的传言纯属子虚乌有”,直接发布未加马赛克的原帖,引发公众对于百度公关的专业性置疑。
2018年5月22日,情感博主@Ayawawa 因在线下某活动中发表有关慰安妇的严重不当言论被禁言6个月。
2018年5月23日,暴走漫画联合创始人兼CEO 任剑带领团队到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就暴走漫画等发布涉嫌戏谑、侮辱英烈事迹表达道歉及检讨。
2018年5月26日,网综节目《创造101》选手王菊突然走红,粉丝转发和文化逆向生产成就明星的模式初现威力。
2018年5月27日,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对于“失控”奔驰车出示司法鉴定意见书,称车辆一切正常,即不存在失控情况。
车主在尊重鉴定结果的前提下,仍对鉴定结果有疑问。
2018年5月27日,安徽六安市部分教师因待遇发放问题集体上街维权,有人上传警方殴打的视频。
热点舆情从激愤到理性的轨迹分析——以“中国游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为例
热点舆情从激愤到理性的轨迹分析——以“中国游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为例赵贝【期刊名称】《新闻前哨》【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1页(P47)【作者】赵贝【作者单位】荆楚网【正文语种】中文据环球时报消息,9月2日凌晨,中国游客曾先生及父母抵达瑞典某旅社,因未到入住时间,曾先生提出付费在大厅椅子上休息,却被粗暴对待,深夜被当地警察拖出酒店并扔到郊区墓地。
该事件从开始到现在,舆论观点一直呈现多元化特点,剧情也一再反转,从一开始“强烈谴责瑞典警方”的群情激愤,到“文明待客应是社会共识”的理性回归,正是循着“打破单一信源”、“丰富信息渠道”和“涉事各方完整表达”这一轨迹,最终将一起扑朔迷离的敏感舆情,引导到正常的理性的轨道上来,值得分析总结。
信源单一矛头指向瑞典警察9月15日,环球时报首发《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一家三口被扔坟场,外交部严正交涉!》新闻,虽然细节丰富,但全文信源仅来自涉事中国游客,瑞典方面无论是酒店方还是警方都没有声音。
单一信源导致中国网友被带入“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的语境中。
在此过程中,针对“单一信源”的质疑声也出现了。
有知名评论员指出,信息不透明是媒体的敌人,媒体的责任是让信息对称,让信息流动,让完整的信息被更多人知情,传递每个相关方的声音。
从当时的舆论格局来看,球已经踢到瑞典警方脚下,打破信息不对称,关键是瑞典警方,还有当事旅馆。
人们在看不到当地媒体相关调查的情况下,无法像对待本地事件那样赴现场探寻,瑞典方面更有必要公开当时的执法和冲突细节,还原当时的真相,凭什么那么粗暴,凭什么那么对待老人,又凭什么把人扔到那里?各方发声舆论转场到中国人“碰瓷”“撒泼”9月16日,瑞典《晚报》援引一名当地目击者的说法称:“中国人分明是在演戏,没有人对他做什么,他就扑倒在地上。
”在自媒体对瑞典本国人的采访中,也有人说:“我看过视频,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中国游客的行为很奇怪,我感觉他们都在演戏。
舆情反转事件
2018舆情反转事件:基于十大新闻案例分析解读无反转,不新闻。
针对一些引发网络舆论高度关注的热点舆情事件,部分网民已经构建了“坐等打脸”“让新闻再飞一会儿”的理性自觉。
可以看到,这种条件反射似的期许,正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舆情反转案例照进现实。
然而,当下中国舆论场众声喧哗、瞬息万变,绝大多数网民尚不具备去伪存真的信息辨识能力。
因此,基于2018反转新闻案例,多角度分析舆情反转现象的传播路径、基本理论和形成原因,并作出批判性的反思,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在“后真相时代”仍能厘清事实真相。
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归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一、2018年十大反转新闻案例如果为2018年的网络舆论生态梳理出几大关键词,“舆情反转”必定属其中之一。
这一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件,奠定了真相如此稀缺的基调,蚁坊软件回顾了2018年十大典型反转新闻案例,以飨读者。
①男童阻止偷车被报复这是2018年第一条反转新闻。
1月16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重庆巫山8岁小男孩发现偷车贼后叫喊,被盗贼泼汽油报复,面部严重烧伤。
小孩已送医治疗,当地公安已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
这立马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
反转:当天,重庆市巫山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巫山辟谣:经重庆警方调查该男孩烧伤系自己玩火所致,因害怕父母责骂遂编撰所谓“喝止偷车贼遭泼油烧脸”情节。
②王凤雅事件5月24日,微信公众号“有槽”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称王凤雅家人把筹集的善款用于了为家中儿子治疗唇腭裂。
从4月8日开始,大树公益官微@小希望之树和微博@作家陈岚就陆续发表言论指责王凤雅家人诈捐,认为他们对善款使用不当。
为给患眼癌的女儿王凤雅治病,其母亲杨美芹曾通过水滴筹、火山小视频等平台筹款。
反转:5月25日,水滴筹声明,小凤雅家属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
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表示,王凤雅家属只收到38638元捐款,且这些钱基本用在了女儿王凤雅的治疗上,目前还结余1301元。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基于深圳光明12·20滑坡事故的研究
第9卷第9期Vol.9 No.913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基于深圳光明12·20滑坡事故的研究邱加州(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52)摘 要:本文通过对深圳光明12·20滑坡事故舆情热点的梳理,分析了该事故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显示出的网络舆情特征,即媒体高度关注、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任务繁重;舆情发酵快、瞬间引爆;媒介共振,网络舆论场持续发酵;新舆情频发;民间舆论场表现相对理性。
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深圳市政府应对此次事故舆论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舆情应对与舆论引导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媒体;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引导;深圳光明12·20滑坡事故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9-0013-02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深刻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经过长期积累,正处于凸显期,同时也进入了突发事件的多发期。
据公安部公布的资料,我国2005年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大约有7万起,至2009年超过了10万起,2009年后未再发布相关信息。
同时,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因事故灾害、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超100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约占中国GDP 的6%。
[1]据深圳舆情研究机构统计,2015年在深圳形成一定影响力的舆情事件(话题)达1400多个。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中指出,2011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件,平均每天0.96件,我国已经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加上社会治理力度的加大,比较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现阶段,我们正处于“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分析报告
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分析报告网络媒介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它在改变传统话语权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风险的传播方式。
网络媒介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构成了网络空间的舆论生态。
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必然会在网络空间中展现出来,但这种展现不一定是镜像式的映现,也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网络舆情由特定事件(议题)引发,但不是脱离人的外在之物,它是网络公共空间内围绕事件(议题)而形成的意见、态度、情绪的集合。
从网络舆情事件中不但可以看到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可以观察民众的思想及心理状况。
一 2020年河南网络舆情事件及舆情特点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也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在物理隔离期间,网络媒介几乎成为获取信息、对外交流的唯一途径,即便在解除隔离之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型社交媒体依旧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舆论的风向标。
2020年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依旧较多,与以往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网络舆情的焦点,抗疫成为贯穿全年的议题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抗疫不但是政府工作的重心,也是民众关注的议题。
与此相关的网络舆情事件较多,包括“硬核防疫”“打击假口罩”“重罚发‘疫情财’行为”“郭某某隐瞒出境看球经历”等。
河南全民“硬核防疫”在网络舆论场引发热议,河南省雷厉风行的抗疫风格受到了广泛好评,但部分基层部门的一些极端做法,比如挖路封门、禁外地车加油等也受到舆论的批评。
从舆情爆发力来看,“郭某某隐瞒出境看球经历”事件的强度和烈度最大,影响也最广泛。
郭某某被网络舆论称为“一人害一城”,其“家庭背景”也被网民编排和“揭露”,引发舆论的“鞭挞”。
这一事件的发酵与郭某某的自私行为有关,但也反映了民众对病毒的恐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人们很容易产生焦虑、慌乱等负面情绪,加上自媒体的过度渲染和随意加工,个体的焦虑很容易演变为社会恐慌,这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网络舆论的证实性偏差研究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网络舆论的证实性偏差研究作者:乔圣宸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9期乔圣宸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摘要以“王凤雅事件”为切入点,以后真相时代、证实性偏差、沉默的螺旋为视角,尝试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论偏见进行解读,形成一条新的阐释路径。
文章首先对该事件中部分微博用户的留言评论进行了态度分析,证明微博用户在社会性事件的判断中存在着证实性偏差的现象。
同时通过对微博正、负向评论与点赞数量的关联性分析,考察社交媒体中沉默的大多数意见发表的方式,论证了沉默的螺旋在社交媒体时代依然存在。
最后,对社交媒体时代重塑话语理性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证实性偏差;沉默的螺旋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015-021 后真相时代:情绪滋长影响舆论走向“王凤雅事件”成为 2018 年 5 月备受关注的舆论热点:因无法承担癌症治疗费用,王凤雅父母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并得到网友募捐。
有“爱心人士”称王凤雅父母将善款提现后并未用于给王凤雅进行治疗。
经网络传播后,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父母诈捐。
后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警方调查,募捐善款基本用于王凤雅的治疗上,不存在诈捐① 。
“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1] 。
身处这样一个后真相时代里,相较于客观事实,网民之间的情绪滋长更能够影响舆论走向。
网络的发展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但是,当信息传播里的事实让位于情感,当更多人选择依靠自媒体这一捷径去消费新闻,身处这个时代下的人,便极容易受到非理性的情绪影响做出偏差的认知反应。
根据鹰眼舆情观察室② 对此次事件的舆情分析可观察到:全网有关王凤雅事件的网民言论中,有32% 的网民言论表达了对于王凤雅家长的指责。
对此事件的社会情绪分析发现:“由于事件复杂,社会情绪随着事件发展不断变化,但总体来说社会负面情绪偏多。
2018国内外热点新闻整理
1. 兵马俑手指被偷事件介绍:“秦始皇和兵马俑展”去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让不少当地人都激动坏了……然而2018年2月15日美联社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国人对兵马俑出国后的安全担忧。
报道称,该展去年在美国费城展出时,有一名24岁的美国青年偷溜进已闭馆的博物馆中,折断了其中一个兵俑的手指,并将其藏在口袋里带走。
据悉,这尊兵马俑价值约为450万美元。
2. 中美贸易战事件简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3月22日签署对中国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备忘录后,中方随即宣布拟对约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3. 英俄间谍中毒事件引发外交危机事件说明:俄罗斯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和其女儿在英国“中毒”事件引发的外交风波持续发酵。
欧盟28个成员国之中已有19个国家宣布驱逐俄外交官,另外3个国家决定召回驻俄罗斯大使。
4. 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事件介绍:在3月份时,媒体曝光Facebook上超5000万用户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政治数据公司“剑桥分析”获取并利用,向这些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内容,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
扎克伯格对此事道歉。
但事件并没有结束。
及至4月4日脸书隐私泄露人数升至8700万,事件开始发酵。
扎克伯格先后在4月10日、11日两次参加听证会,接受国会质询。
表示脸谱公司没有在用户数据保护方面做出足够努力,导致出现了“剑桥分析”滥用用户数据事件。
5. 叙利亚化武事件事件起因:4月7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控制的东古塔地区杜马市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导致70余人丧生。
叙利亚反对派、美国、英国等第一时间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
事件经过:特朗普在10日内阁会议上表示,将在24-48小时之内做出决定是否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
俄罗斯马上在陆、海、空三方面处于“战备”状态。
随后,特朗普11日发推向俄罗斯放狠话;12日,特朗普又发推说,没说何时对叙动武;13日,特朗普下令对叙实施精确打击;14日凌晨,叙利亚就遭受了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超过100枚巡航导弹和空对地导弹的袭击。
试分析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传播的动因
试分析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传播的动因作者:缪运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5期摘要:社会化媒体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公众更多地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讨论,社会化媒体在产生舆论,形成舆情方面也发挥其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也逐渐关注到环境的变化,社会化媒体也开始传播环境相关信息。
该文试分析社会化媒体在环境舆情传播中的动因。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环境舆情传播;动因一、主体因素(一)社交媒体时代的网民我国网民呈现中、高学历、低年龄化的结构特征,这一特征的网民思想活跃、敢于挑战权威、求证意识增强等都加剧了信息的去中必化、去权威化,使得信息、知识的自上而下传播成为可能。
但是我国网民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学生成为杜交媒体的主力军,甄别信息的能力较弱,容易被煽动,进一步发展成为群体事件的推动者。
(二)网民的心理网民影响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传播的心理有自我价值心理、盲从心理、恐惧心理、共情心理等。
自我价值心理是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希望自我所做的行为会对社会和他人有所帮助而存在的一种肯定心理。
当环境问题被重视,人们希望自己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做贡献,社会化媒体正好提供了这个平台。
盲从心理和恐惧心理,人们担心自己在环境舆情事件中丧失话语权和参与感,或担心环境舆情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真的对自己有影响,而参与环境舆情的传播;共情心理是基于人类同理心的心理活动,共情心理能引爆舆论,这种心理也影响着环境风险舆情的传播。
(三)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媒介环境主要由媒介引导,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社会化媒体上关于环境信息的报道,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形成“合意”,将议题推至公众议题和决策层议题视域,进而促进事件的解决。
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他们所形成的共鸣或者溢散都存在媒体的自我议程设置。
而社交媒体下的环境风险舆情和舆论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包容,它能将社会上的积极能量和消极能量同等放大或者缩小,进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国内舆情事件的几点思考
近年国内舆情事件的几点思考作者:段青峰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期【摘要】回顾近年国内网上的舆情事件,分析舆情现阶段特点,为什么有一些事情能够发酵起来而有些事件发酵不起来。
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针对舆情要素判断下一步走势,及时做好处置应对。
【关键词】社会舆情;舆情分析;舆情要素一、近年国内发生的舆情事件特点一是突发事件的舆情呈现分化趋势。
如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5·24”南昌红谷滩杀人案等社会治安事件;非洲猪瘟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多领域突发事件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二是学校教育热点频发。
苟晶被顶替上学、深圳龙岗“小学生排队挨班长打”、甘肃14岁少年“因为一个耳机”被同学围殴致死、山西中北大二学生作弊被抓后坠亡、河北传媒学院某教师長期利用挂科威胁性侵女生等校园事件频发。
三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易引发社会热议。
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猥亵女童案、大连市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河南省许昌市女学生吸烟被老师罚写检讨跳楼等事件,发生必引发社会热议。
四是个人极端事件承载社会暴力倾向。
杭州保姆纵火案、上海杀妻藏尸案、天津男子泰国普吉岛“杀妻骗保”案、浙江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等均引发网民长期关注。
五是权力任性有损政府形象。
美女副市长姜保红坠落的权色人生、内蒙古一公安局长涉黑等事件损害当地政府形象和权威。
六是新领域问题法律还不够健全。
深网视界泄露250万人的人脸数据事件、哔哩哔哩公司后台源码泄露涉及多个用户密码事件等暂无明确的法律处罚。
二、近年网络舆情传播方式的变化一是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新媒体传播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仅局限于单向传播,而新媒体拥有可以互动的特点,使网民不再像对报纸电视一样,只能被动地阅读和观看,而是可以积极参与讨论。
此外,在新媒体格局下,社会上出现公共突发事件,网民的声音会迅速集聚,形成强大的舆论场,若事件没有及时解决,网民的知晓欲得不到满足,不满的声音会导致舆情发生转向,与该事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会得到迅速扩散,借高涨的舆情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
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2018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导读: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热情与爱心,社会越来越和谐,”泉州网友“福见寒冰”说:“社会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热情与爱心,但是,用好市民爱心,让他们的善意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相信随着像“爱衣墙”这样的爱心活动越来越多,慈善活动的运作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小小爱心会汇成慈善的洪流,带给每一个人温暖。
“吐槽医院饭菜难吃被拘”经不起法律推敲日前,河北邯郸涉县媒体报道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热情与爱心,但是,用好市民爱心,让他们的善意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相信随着像“爱衣墙”这样的爱心活动越来越多,慈善活动的运作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小小爱心会汇成慈善的洪流,带给每一个人温暖。
“吐槽医院饭菜难吃被拘”经不起法律推敲日前,河北邯郸涉县媒体报道,城关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称:有人以“涉县新医院餐厅质差、价贵、量少,还是人民的医院吗?”为题,在百度涉县贴吧、微信群等传播,对医院工作造成恶劣影响。
接警后,该所立即组织民警展开调查,于8月16日查明,信息发布者叫张某,6月初在医院就诊期间,因觉得饭菜一般,于是就在网上发布了这篇帖子。
通过多方调查取证,警方查实张某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8月20日人民网)新闻发布后,引发网友关注。
8月19日晚,邯郸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对于此事,邯郸市公安局高度关注,市局法制部门已责令涉县公安局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本案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重新审核。
如果存在执法问题,必须立即予以纠正。
吐槽食堂难吃,后果如此严重,令人意外,也引人深思。
从报道看,警方已查实“张某涉嫌虚构事实”。
不过,网友吐槽6月份饭菜质量有问题,警方两个月后接到报警予以查实,这“事实”是如何调查取证的是医院饭堂提供证据还是网友直接口供承认警方又如何认定涉事医院饭堂饭菜质量如何判断饭菜的价格合适与否网友发帖后又如何对医院工作造成恶劣影响如果这些疑问无法确切回答,警方的调查取证就可能有瑕疵,经不起推敲。
网络舆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影响
因为网络信息繁杂无序,而网络用户审核缺乏监管,任何
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信息。旅游业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 有的用户通过传播虚假信息,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特别是针对 竞争对手发布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假消息。随着旅游者权利意识的 逐步提升,当部分旅游者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们还通过网络平 台发布出一些带有负面色彩的主观信息,可以归结为过度保护自 己的权利,做出虚假信息和未经过处理的信息。在媒体掌握了信 息后,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核实,一些媒体就会对信息进 行不合理的处理,以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这些无序、复杂 的网络舆情,对旅游者的决策和旅游目的地形象都产生了严重的 影响。我们必须正视网络舆情的性质,尽管带有无序和复杂的特 点,但是可以被约束的。可以借助灵活、正确的宣传手段,构建 有利于目的地形象的健康绪论环境。因此,网络舆情危机的爆 发,对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声誉造成破坏性损害,任何旅游目的地 都应从历年的案例中汲取教训,特别避免在旅游目的地发生类似 的影响。
品,满足和引导旅游者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市场效益。 (二)利用合法信息,提升定制信用 数据信息就像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数据的收集
与使用,目的在于分析与把握个人旅游消费特点,但会有部分不 法分子借用旅游电子商务开展非法活动,使得人们对电商发展缺 乏信任,其中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针对B2C电子商务模式来 说,旅游企业的定制产品仅靠文字描述与虚拟图片展示,旅游服 务无法用具体的实际标准进行衡量,即使出现问题了也无法收集 某些无形的证据。第二,信任缺失在于对个人隐私的泄露,如个 人基本信息、旅游行程动态、各种消费记录等。对此现象,应构 建信用体系,加强电商平台后台的保障系统,使用国家标准的商 业电子信息安全认证系统,将旅游电子商务运作纳入国家管理体 系中,提升用户对定制旅游和平台使用的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蚁坊“鹰眼舆情观察室”依托“鹰眼速读网”“鹰击早发现”系统,基于学术视野和科学方法做出第三方客观深度的研究分析报告。
一方面对全网和定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贴吧、问答等平台进行监测;另一方面通过电话抽样调查、内容定性定量分析、焦点小组、专家意见等方法对舆情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
本月选取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共计十个热点事件从舆情话题、舆情热词、传播源头、时间跨度、关注人群等不同维度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报告。
一、事件概况二、舆情话题在5月份的热点舆情事件中,时政、民生、公益类话题最受关注,这三类的舆情热度最高,主要涉及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严书记女儿”事件、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等。
三、舆情热词上图是综合5月份10个热点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词频、热度权重、关联强度等因素而出,可见网民关注度更高的事件,相关词组字体显示越大,其中,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事件因网民关注度较高,故与事件相关的词语热度也较高。
四、传播源头由于网络的发达,以网民爆料为传播源头的热点事件越来越多。
在选取的10个热点舆情事件中,以网民优先关注或者爆料的热点舆情事件有4个,分别为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严书记女儿”事件、联想荣誉保卫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
其中,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事件是微信公众号“有槽”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令该事件走进公众视野,成为热议的焦点;联想荣誉保卫战事件是网民在微博、知乎、百度贴吧等社交活跃的平台进行讨论从而引发更多网民关注;“严书记女儿”事件是由朋友圈截图进行传播从而引其网民讨论;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事件是由网民当场拍下视频上传至微博而后受到网民关注。
由媒体率先报道的热点舆情事件有3个,分别是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朝韩首脑会晤。
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是由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而引发网民关注;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是经过媒体直播进行实时信息传播,从而迅速引发热议;朝韩首脑会晤是由官方媒体率先发布。
三个事件影响面都很大,可以看出媒体报道对于时政、民生等事件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媒体与新媒体的接轨融合也使得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由官方率先发布的热点舆情事件分别为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前者是官方发布一手消息,后两者皆为官方机构公布事件处理情况而受到广泛关注。
五、时间跨度从舆情源头到舆情平息之间的时间跨度,代表一个话题传播和影响的周期。
受事件性质、事件涉及单位等因素的影响,舆情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现将十个事件的舆情持续时间跨度进行整理如下:由上图可见,大部分事件的舆情持续时间都在10天左右。
而“严书记女儿”事件和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事件舆情持续时间分别达到了14天、28天。
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舆情持续时间长达28天,究其原因,事件最初发生在5月4日,王凤雅去世,但未引起较大关注,舆论量较少。
5月24日,微信公众号“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被大量转载传播,引发网民愤慨,认为王凤雅父母诈捐,随后事情的反转引发又一轮热度,因而舆情持续时间长。
而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除了本身就带有话题的引爆性外,由于近期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问题频发,所以舆情持续时间长。
而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除了本身就带有话题的引爆性外,由于近期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问题频发,所以舆情持续时间长。
事件涉及到的话题单一、争议点少或涉及他国的热点事件,舆情持续时间不长,而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舆情也会很快平息。
如朝韩首脑会晤属于他国热点事件,事件简单、话题单一、缺少争议的舆情。
河北“爱心妈妈”李丽娟被刑拘事件中,因官方直接通报对李丽娟的处理情况,网民对此事件舆论分化程度小,基本上呈一边倒趋势,因而舆情热度持续时间短。
六、关注人群6.1 博文类型在本月选取的10个热点事件中,除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两个事件外,其余8个事件转帖占比均大于评论占比,部分网民通过转发媒体官微、意见领袖的代表性言论帮助话题大规模传播,增强话题的影响效果,促使舆情热度快速升温。
在“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事件中,主要是网民关注身边人被卷入“云联惠”上当受骗的经历以及发文呼吁看清传销本质、远离传销,故该事件的评论占比较高。
在“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事件中,主要是网民关注“天津实行的人才新政”以及“人才新政所带来的影响”等内容,故该事件的评论占比较高。
在“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等重大案件、政策类事件中,官微、媒体微博及时发布消息,通过直播、小视频、现场照片等多种形式实时更新新闻动态,使得该类热点事件的原帖占比较高。
6.2 地域分析(图表中颜色标注代表事发地与关注度前三地区相关)从表格中可知,选取5月份的十个热点事件中,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联想荣誉保卫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等9个热点事件的网民关注度前三地区与事件事发地密切相关,可见网民群体对所在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
除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事件外,北京网民对9个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都位于地区关注度前三,无论是对于朝韩首脑会晤、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等时政类事件,还是对于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等事件,北京网民都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分析认为可能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各层面人群分布丰富,网民基数较大,居民的网络交互较为频繁有关。
七、重点舆情事件: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网络标签:空姐李某珠刘某华滴滴顺风车网约车二更铁血丹心(图为受害人父亲受访视频截图,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简介:2018年5月5日深夜,空姐李某珠因要回老家参加亲戚婚礼在河南郑州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5月8日,经警方证实,李某珠已遇害,凶手系滴滴司机刘某华。
由于案件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舆情量在5月11日达到顶峰。
(一)传播分析1.1 传播趋势重要节点概览:5月5日,李某珠23时50分从驻勤酒店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遇害。
5月9日,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对事件进行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5月10日,滴滴方面发布道歉声明,并悬赏百万缉拿嫌犯归案;@平安郑州发布警情通报,称已锁定嫌犯并全力展开搜捕。
5月11日,郑州运管部门约谈滴滴,滴滴被要求立即停止顺风车业务;而警察方面也辟谣称,“杀害网约车乘客嫌疑人刘某华已被抓获”等相关视频图片均为不实信息;@王大伟微博发文“四个不打:女孩乘车的4条铁律”引发网民争议,女性安全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同日晚间,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相关推文被指“吃人血馒头”“消费死者”,遭多位读者举报。
5月12日,嫌疑人尸体被打捞上岸,案件自此告破;@平安郑州通报称擅自传播空姐命案现场照片的4人被刑拘;“二更食堂”负责人被当地网信办约谈。
5月13日,二更创始人为公众号不当发文深夜道歉,称永久关停“二更食堂”。
5月16日,滴滴公布阶段整改措施,顺风车服务将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且暂停接受22点-6点出发的订单。
由趋势图可知,此事件被公众知晓是缘于河南电视台的报道,随后媒体及网民的相继报道与传播,使得事件影响力逐步扩大。
@王大伟、@局面、@良心评测等大V账号的发言使得事件讨论热度迅速攀升至顶峰,女性安全是否要靠自我防范、号召滴滴平台去掉“乘客评价”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5月12日,随着案件宣布告破,舆论关注度持续下降。
5月16日,大量网民针对“滴滴公布阶段整改措施”展开讨论,有质疑也有建议,使得事件舆情量有回升趋势。
1.2 传播平台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舆情信息中,传播量位居首位的平台为微博。
虽然在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微博并非最早爆料平台,但却为事件发酵提供了重要环境,平台内信息直接引领整个舆论场的走势,部分大V账号发言引发高度关注,比如@王大伟发文指出“女孩乘车的4条铁律”一度被转发8.82万次,@王语漩发文爆料“同事曾被嫌犯骚扰投诉无果”被转发3.23万次,@良心评测发文号召“请滴滴移除乘客评价功能”被转发2.2万次,而@平安郑州、@河南网警巡查执法等官方账号的动态回应与辟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平台内网民的关注。
新闻客户端与新闻网站分别为传播量第二、第三的平台,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媒体作为新闻的报道者与发布者,依然对点燃事件热度起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新闻客户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发文推送,推动了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1.3 涉事机构分析(注:百分比即提及相关涉事主体机构信息量占比)滴滴公司:滴滴出行自收购优步以来可谓一家独大,目前有上亿的用户,然滴滴司机和平台缺乏黏性使得纠纷事件频发,社会舆论呈现对滴滴平台积怨已久的愤怒,引发公众对滴滴“垄断”后监管安全的深思。
二更网络公司:二更网络公司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名为《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的文章,对“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进行了低俗描述,引发众怒和舆论反弹。
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公安局侦办“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案件的同时,及时公开案件进展,最大限度的辟除谣言,并对网上流传案件现场受害人遗体照片展开调查,赢得舆论普遍认可。
同时,该局警犬训导支队辅警及朋友等人擅自传播命案现场照片引发舆论谴责。
山东鲁能:山东鲁能一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足球队,于2018赛季中超联赛第10轮赛后,鲁能队员携球迷集体悼念遇难空姐引发热议。
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系遇害空姐在职公司,案发后其官微发表《关于祥鹏航空员工遇害事件的声明》表示哀悼,然舆论指出规定机组人员不能穿着制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为了“勤俭节约”选择取消机组车的制度诱发空姐使用滴滴打车,且案发后不选择配合警方的调查,而是强调禁止在朋友圈转发遇难空姐相关信息引发舆论抨击。
此外,浙江省网信办和杭州网信办联合约谈“二更食堂”公众号负责人,引发关注。
(二)倾向性分析2.1 媒体报道分析滴滴近期可谓是负面舆情不断,4月滴滴司机殴打滴滴投资人一事刚刚平息,5月6日发生的“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再次将滴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于此次空姐遇害事件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对滴滴的质疑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要声音,同时女性出行安全与网约车监管等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讨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