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概论
毛概
《毛特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呢?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0毛特概论各章小结及复习提纲
第一章小结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延续。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
第二章小结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族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这条思想路线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一度被偏离,使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条思想路线不仅被重新确立,而且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是要善于自己走自己的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
毛特概论第1--7章练习题及答案毛特概论第1、3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 D、四项基本原则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8.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是()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革命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10、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时间是()A、辛亥革命以后B、1917俄国十月革命以后C、1919年五四运动D、1921年共产党成立之后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毛特论提纲完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1)两次飞跃:第一,毛泽东思想(1945年七大);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后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和科学体系及灵魂。
(简答题)答案:科学内涵: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活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
1945年七大上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简答题)答案:邓小平理论产生的:1)时代背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2)历史前提: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3)实践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提出理论命题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构建理论轮廓阶段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形成理论体系第四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是丰富理论阶段最后在十五大上提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毛特概论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182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是()A.傅立叶B.欧文C.魏特林D.圣西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民主政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社会和谐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走共同富裕道路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5.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A.发展B.党的领导C.制度D.发展社会事业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加强建设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教育B.民生C.创业 D.改革9.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A.最低生活保障B.教育公平 C.考试制度 D.社会保障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经济发展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共同富裕D.增强社会活力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发表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A.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态平衡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7、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要形成相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即( )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E.法治保障8、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完整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考研政治毛特课程概述及六大知识框架体系
考研政治毛特课程概述及六大知识框架体系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概述及六大知识框架体系。
欢迎进入:考研课程免费试听更多信息请访问:考研论坛
一、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概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持续向前推进;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5、我国改革开放时,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认识到()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两次重大突破有()A.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B.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C.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D.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要自身的缺陷和不足C.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经济关系市场化B.企业行为自主化C.宏观调控间接化D.经济运行法制化E.保障制度社会化4、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正确的是()A.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B.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C.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它的内在要求D.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共同点5、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毛概概括全书内容
毛概概括全书内容前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简称毛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也是中国高校普通教育必修的一门课程。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理论总结,对于广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和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毛概概括全书内容为标题,将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中国革命实践为发展的理论体系。
本章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发展、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
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地解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
本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点。
第四章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
本章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与精髓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
本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政治建设的总体布局、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
毛特概论第十三章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十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 )a. 和平与发展b. 改革和开放c. 竞争和协调d.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2.( )决定了我国不仅自己永远不称霸, 而且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世界格局b.综合国力c.地缘政治d.社会主义性质3.邓小平提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b )基础原则的基础上.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平等友好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判断,认为( )a.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b.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c. 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世界大战是不可能避免的5.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a.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独立自主c. 互相尊重d. 完全平等6.和平与发展反映了( )a.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b.世界形势发展的趋势,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c.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迫切要求7.邓小平说: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欧日大国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 )国家a. 独立自主b. 社会主义c.人口第一d.热爱和平8.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地区冲突b. 霸权主义c. 单极世界d. 社会制度9.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 国际恐怖主义c. 核军备竞赛d. 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10.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 和平问题b. 发展问题c. 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d. 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命运11.两极格极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 )a. 多极化方向发展b. 超级大国主宰的单极化方向发展c. 和平方向发展d. 大国集团主宰的方向发展12.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a. 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上b.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c. 充分发挥联合国重要作用的基础上d. 世界各国的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13.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 )a. 性质决定的b.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c. 国际环境决定的d.政策决定的14.国际竞争的重点正在转向( )a. 科技的发展b.经济力量的发展c.军事力量的发展d. 综合国力的发展15.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干涉内部事务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1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 独立自主b.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c. 坚持和平共处原则d.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17.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 )a.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b. 不参与地区论坛c. 不参加任何国际性文化论坛d.不参加任何国际性经济组织18.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 )a.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19.发展中国家要走自立更生之路,就要( )a.反对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掠夺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动南北对话d.加强南南合作20. 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起步b.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c.中国首次制定和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d.欧盟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二.多项选择题1. 1984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a.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一句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c.一句是我们不与任何国家结盟d.一句是我们的对外政策是既定的e.一句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冷战结束之后,大国关系有了深刻的调整,大国之间今年纷纷建立“伙伴关系”,这中关系( )a.是一种既非对立,也非结盟的关系b.是一中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发展友好、互不对抗的关系c.是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国家关系d.总体上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和平合法展e.是以防第三国为目的的,从长远看,将加剧国际局势动荡,使大国之间的对抗呈集团化3.我国对外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其好处在于( )a.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b.我们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c.说公道话,办公道事d.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谁e.可取得最大利益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时,邓小平提出对与国际局势要( )a.冷静观察b.稳住阵脚c.不要惊慌d.沉着应对e.决不当头5.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兄弟党关系的重要原则是( )a. 独立自主b. 完全平等c.互相尊重d.互不干涉内政e. 坚持马克思主义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a.彼此了解,相互了解b. 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全提c.发展经济是维护经济的基础d.和平和发展两个问题是当代世界主题7.国际形势总的趋势( )a.由紧张趋向缓和b.由对抗转向对话c.由缓和转向紧张d.复杂多变,动荡不安8.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我国的国情决定的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a.一个有机的整体b.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c.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d.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0.“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a.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b.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c.美国偏袒以色列d.伊拉克战争的爆发e.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三.简答题1.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四.论述题1.结合我国实际和国际形势,阐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2.论述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五.材料分析题材料1:两个小时前,盟国空军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持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
毛特课程六大知识框架体系.
毛特课程六大知识框架体系一、课程概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 ,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 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概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持续向前推进;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二、框架体系《概论》由 15章组成,可以划分为六大块。
第一块, 总论, 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现实经验和实践意义。
第二块, 精髓论, 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阐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以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块, 毛泽东思想概论, 包括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毛特概论》复习提纲
《毛特概论》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方法是什么?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什么?4.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什么?5.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什么?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全面改革的重点是什么?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什么?1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1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科学概括是什么?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13.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14.什么是全方位开放?1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17.如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18.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是什么?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问题?20.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1.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是什么?22.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什么?2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什么?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主要内容是什么?2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不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如何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28.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是什么?30.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认识改革是是一场新的革命?课后作业:要求:1、二选一作答;2、要求800--1000字,可打印,但不要全盘COPY网上的资料,需要同学自己签名,6月30日交到班长处。
毛特概论 文章关键点标记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大作风: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
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
共产主义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中国的现实国情: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毛特概论考研知识点
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 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 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BC)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 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 发展模式 关键词:马克西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一章)
2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 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 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BCD)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条件(九章)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 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 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 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 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 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你人 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 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 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毛特概论》
《毛特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C )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 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D ) A. 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活的灵魂是( A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统一战线D.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6.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命题是( C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以人为本D.全面协调发展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非题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B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A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B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辨证的统一体。
A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可持续发展。
B一、单项选择题11.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 A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C )A 理论联系实际B 理论创新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5.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A )A.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B. 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C.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D. 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特概论》第8--15章应重点复习的问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特征?答:内涵: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中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质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吗,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改革的原因、确立的根据、应坚持的两项原则)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的原因:①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②社会主义建设时间的经验与教训是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确立的根据: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应坚持的两项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阴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由什么决定、两方面的各自含义意义,二者结合的意义)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它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
只有承认这种车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其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4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①坚持当的领到、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加深政治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⑤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5.依法治国及其意义?答: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官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先发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失误,管理经济文化是也,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意义: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到;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热敏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答:社会注意法师是人民按照自己的一直,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①“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②“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③“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④“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根本任务和意义?答: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答: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④坚持立足当代又集成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有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答: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②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构建的原则?答:含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④必须坚持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到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答: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试试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劳动就业;③神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答: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怎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重要意义: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持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显示可能的策略灵活性;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先帝话建设是也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3.党和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基本方针的历史演变?答:14.中国坚持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含义、为什么)答:含义:①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②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用于参与经济全球话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Why: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答: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原则: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③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结合的原则;④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6.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答: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校区。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问题与剥削制度下的民族问题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因此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也必然不同。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同意,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个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名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7.怎样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答: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东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长期存在。
争取为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必须尊重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机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8.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怎样?答: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也的根本力量a)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b)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c)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中的的社会责任;②信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人民解放据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9.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