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外力破坏方案

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外力破坏方案

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外力破坏方案1、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线路风偏故障指线路的导线(包括耐张塔跳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对杆塔或邻近线路的各种物体(如树木、房屋或其他电力线路等)发生放电造成或线路接地的现象。

线路发生风偏故障,如果风力在一定时段内变化不大,将会造成线路长时间接地,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

一.HO输电线路设计采取的最大设计风速一般不应低于30m∕s o校验杆塔电气间隙选取的风压不均匀系数α,当档距超过200m时Q=0.61(设计风速v220m∕s);对耐张塔跳线或档距不超过200m时α=I o此外,杆塔电气间隙还应考虑风雨共同作用(湿闪)的情况,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二.加强对线路所经区域的气象及导线风偏的观测,记录、搜集有关气象资料(特别是瞬时风及飓线风的数据)以及导线发生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取得资料的汇总、分析并结合运行经验,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现时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a.在容易发生风偏故障的地段,导线宜采用V型绝缘子串悬挂;b.对耐张塔跳线没有安装跳线串的,应考虑加装跳线串(跳线串不宜采用复合绝缘子,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装重锤);c.对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可考虑在导线下方加装重锤。

d.加强线路走廊障碍物的检查清理,校验导线对树木、边坡等在风偏情况下的净空距离,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处理。

三.对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应做好线路故障的分析并填写《输电线路故障(一类障碍、事故)技术调查分析表》,同时应单独建立技术档案、记录等。

线路风偏故障过后,应仔细检查导线、金具、铁塔等受损情况,及时消除缺陷。

四.开展导线风偏的试验与研究(-)开展强风作用下有雨和无雨时的空气间隙工频放电对比试验,找出规律,为线路设计提供依据;(二)研究观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的在线监测系统,为线路设计考虑绝缘子串及导线风偏时,风速及风压不均匀系数的选取提供依据;(三)对杆塔设计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气象条件组合,特别是在导线发生风偏时的气象条件的选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为今后完善设计理论提供帮助。

输电线路季节性风偏跳闸与预防

输电线路季节性风偏跳闸与预防

输电线路季节性风偏跳闸与预防摘要:近年来,灾害性大风一直威胁着阿克苏电网输电线路的安全,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也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鸟害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较低,因强风和沙尘暴造成的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塔身放电、耐张塔跳引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等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风偏跳闸,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特别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一旦发生风偏闪络事故;将对电网造成很大影响,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对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引起的故障及事故跳闸进行分析,研究并制订相关防治措施,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风害类型风偏故障原因预防措施1.风害类型分偏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风害类型,主要是指导线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偏摆后由于电气间隙不足导致放电跳闸。

风偏跳闸是在工作电压下发生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若同一条线路输电通道内多条线路同时发生风偏跳闸,则会破坏系统稳定性,严重时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除跳闸和停运外,导线风偏还会对金具和导线产生损伤,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从放电路径来看,风偏跳闸的主要类型有: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导地线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三种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导线或导线金具烧伤痕迹明显,绝缘子不被烧伤或仅导线侧1至2片绝缘子轻微烧伤:杆塔放电电多有明显电弧烧痕,放电路径清晰。

当直线塔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是,导线上放电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导线附近塔材上一般可见明显放电点,且多在脚钉、角钢端等突出位置。

1.1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

直线塔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早期线路设计标准低,存在直线塔在大风条件下摇摆角不足,造成导线对塔身或拉线放电。

当直线塔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是,导线上放电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导线附近塔材上一般可见明显放电点,且多在脚钉、角钢端等突出位置。

1.2耐张塔引流线对杆塔构件放电。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摘要: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较大。

本文对110kV线路一起风偏造成的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字:风偏;闪络;跳闸;对策措施0 引言对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引起的故障及事故分析原因,进行调查统计,研究并制订相关防治措施,对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很有意义。

经统计,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按放电形式分,对杆塔放电的比例最大;按塔型分,耐张的比例最大。

本文将对此类故障试作分析。

1 故障情况2006年7月1日11:45分盘钢#1线751保护Z01、I01动作,重合不成(B 相,测距4.8kM),南钢一总降110kV备自投成功。

随即组织线路班进行带电查线,查到盘城变附近时,当地居民告知暴风雷雨时前方铁塔有冒火声响。

15:54分发现盘钢#1线751 #4塔B相搭头引流线遭雷击弧闪痕迹,并发现盘钢#1线#4塔有放电痕迹,暂不影响运行,向调度汇报要求试送一次。

16:20送电线路运行正常。

2 现场情况检查经现场调查,该塔为耐张塔,杆塔周边为平地,#4塔B相搭头引流线对塔身放电,塔身主材和引流线上均有放电痕迹,未安装跳线绝缘子串,两侧耐张串等高。

附近居民反映放电故障发生时段有大风、暴雨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图一引流线有明显放电痕迹图二塔身亦有明显放电痕迹3 原因分析3.1 气候条件发生风偏闪络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在外界各种不利条件下造成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距离减小,当此间隙距离的电气强度不能耐受系统运行电压时便会发生击穿放电。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多发生于恶劣气候条件下,发生区域均有强风出现,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大暴雨或冰雹。

此次跳闸故障的气象环境就是强风和大暴雨。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由于近年来石嘴山地区大风天气较多,该地区110-220kV线路发生多次大风跳闸故障。

针对故障原因,笔者对大风天气与地区线路运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地区电网防风偏治理的方案。

标签:线路;风偏故障;防范1风偏故障类型及特点1.1 风偏故障类型及故障统计风偏故障是输电线路在大风天气下导线(带电体)与杆塔、拉线、树、竹、建筑物等(地电位体)之间或其他相导线的空气间隙小于大气击穿电压而造成的跳闸故障。

风偏故障不能消除或发生相间短路时,会扩大事故范围。

风偏故障主要类型有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或拉线放电,耐张杆塔跳线引流对塔身放电,导线对通道两侧建(构)筑物或边坡、树竹木等放电现象。

以石嘴山地区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例,2009-2011年输电线路间共发生风偏故障17次,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主要为110-220kV线路,其中220kV线路风偏故障11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64.7%,110kV线路风偏故障6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35.3%。

由于近年来大风天气持续增多、微气候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不断发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对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特点1.2.1 气象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石嘴山地区电网2001年-2011年间110-220kV线路风偏跳闸数据,可以知道2001年-2009年间110-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较少,而2010-2011年间该地区风偏故障次数显著增加,调查气象资料,2001年-2009年地区最大风速为21m/s,而2010-2011年间地区瞬时最大风速为30m/s,地区瞬时最大风速有所增强。

1.2.2 风偏跳闸时间具有规律性。

石嘴山地区发生风偏跳闸故障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该时间段为西北地区大风季节。

此外,该地区电网110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并非每年都会发生。

某些年份的线路风偏故障往往非常严重。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25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25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电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网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输电线路运行与安全保护性能不断增强。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是线路在强风扰动下,线路放电间隙减小形成的放电问题,较高的放电水平会对线路形成一定的损害,造成风偏跳闸等系列问题,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

本文探讨了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的相关问题,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防范1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分析1.1设计裕度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在新的输电线路建设指导规范中,相应的抗风性能设计裕度为30、50a,而原有旧的规范中相应的设计裕度仅为15、30a一遇。

同时,原有规范对于抗风性能的设计是依据最大设计风速来进行的,而新的规范则要求根据基本风速来计算,就二者的计算结果来看,采用基本风速来计算更贴近实际情况,线路整体抗风性能裕度要高出5%。

另外,针对风压的计算新规范也将原有规范的不均匀风压系数设置为0.75,同样也更贴近实际风力效果。

相关线路运行实际效果统计表明,部分按照旧规范设计的输电线路裕度过小,输电线路在面临风力侵扰的情况下,相应的抗风能力相对不足。

1.2强风天气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强风天气对线路造成的侵扰是形成闪络故障的直接诱因,在风力作用下输电线路的抖动或波动造成线路间隔变化,同时绝缘子与导线塔头间的绝缘效果将收到一定破坏,进而在特定位置形成相应的闪络放电现象。

在风偏闪络放电能量较小的情况下,将会对放电位置的导线或金属夹具造成损坏,在能量较大的情况下,则会形成风偏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等系列严重事故的产生。

另外,一般强风天气与暴雨等气候条件共同出现的,这时雨水将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水线,在水线流动与闪络同向的情况下,将会降低线路空隙放电电压,诱发出一系列风偏故障。

1.3微地形环境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微地形环境指的是在输电线路架设区域局部位置山体、河流、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地形环境,这种局部地形环境中的风力条件也是导致风偏闪络故障的重要因素。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其防治对策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其防治对策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其防治对策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发展迅速,220kv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大部分输电线路建设在地形复杂地区,地形复杂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给输电线路建设带来严峻考验。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尤其在强风地区,输电线路在强风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偏移或位移现象,产生风偏故障,降低输电线路安全性与稳定性。

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需分析风偏故障的具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防治对策1、风偏故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国由于风偏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较多。

例如,2018年,福建省遭受强力台风,导致输电线路出现异常,220kv福中Ⅰ线路C相故障跳闸,出现明显的闪络现象;2019年,河南出现风偏跳闸;2020年,福建省厦门市受到强风影响出现风偏跳闸。

风偏故障会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系统带来极大影响,其涉及地区较广,容易造成严重事故。

例如,2015年,某线路出现跳闸后,重合闸失败,与之并列的线路受到高双频影响,杆塔受到强风破坏,因此拉线出现放电问题。

风偏跳闸容易出现在每年的夏季,这时天气变化复杂,容易出现风偏闪络现象。

2、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2.1外因目前,我国在对220kv输电线路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其中指出,如果220kv输电线路需要在拥有500~1000m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构建,最小空气间隙在工频电压下应高于1.3m;如果220kv输电线路在不高于500m的海拔地区进行建立,那么最小空气间隙在工频电压下应高于1.2m。

220kv输电线路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运行时,位移以及偏转的现象很容易在杆塔中产生,那么将减小空气间隙,其无法满足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同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工频电压在线路、杆塔间隙中将会降低。

2.2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主要受暴雨及冰雹影响,当线路出现放电时,导线风偏角加大,导线与杆塔之间的空气间隙明显缩小,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策略分析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策略分析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策略分析摘要: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台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跳闸;跳闸机理;治理措施引言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能够将发电站、变电站以及负荷点连接在一起,是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由于输电线路大部分处于野外环境中,经常会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包括雷击、覆冰以及台风等,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必须对输电线路灾害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这些灾害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风偏案例分析某地区110kV线路在一次强风暴雨天气中出现事故,其光纤纵联保护动作跳闸,重合闸的动作失败,而且与其并列的线路收到了双高频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失败。

光纤和高频零序保护动作先后出现了三相跳闸的问题,重合闸没有任何反应。

运行人员对两条线路进行了检查,发现塔身出现了放电,引起跳闸的原因为杆塔的导线受到了强风破坏,导致塔身拉线出现发电。

故障发生地点距离档距500m,杆塔导线的挂点高为50m。

对输电线路所在区域的气温、湿度、风速等问题进行分析。

按照当时的气象数据分析,属于最大风时,大风方向与导线垂直。

此时,导线的位移是19.34m。

在对风偏情况进行分析时,导线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应该在5m以上,但是,其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

所以输电线路事故原因是导线与杆塔的距离过近,导致强风天气时导线和杆塔接触。

2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特点从风偏跳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强风,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运输技术已经能够抵抗一定的风力作用,所以出现风偏跳闸的地区大部分都是气候复杂多变且存在强风天气的地区。

风偏跳闸发生的原理就是因为风力过于强劲使得输电线路杆发生错位从而导致输电设施的间距变小。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摘要:风偏故障是高压输电线路面临的故障问题,在高风速的影响下,输电线路导线容易发生风偏跳闸现象,影响线路的持续运转,中断电力的持续供应,甚至会引发供电系统的安全故障问题。

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1 输电线路概况与故障四周环境输电线路的风力影响风力、风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导线的风偏,而且风偏会随着风速的加大而严重,风速达到5~25米/秒时,输电线路会出现跳跃,阵风会使导线随风摇摆,甚至对周围物体、杆塔等进行放电,遇到微气象、微地区时,如果垂直的导线和风向之间成角在45度以上,则可能形成摆动,造成风偏故障。

根据该220kV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因为其处于山地地形、地势较高,一边山岭遍布,气象容易发生变化,输电线路走向同风向之间夹角近90度,此区域的风速会越发变大。

同时,根据相关部门的监测,以及后期的风速值计算,能够得出故障点的风速势必超出30米/秒,线轴同风向之间的夹角也大于45度。

在强风力作用下,输电线路承受过大的载荷,导致塔头空气间隙逐渐变小,形成对塔身的放电闪络问题,导致故障的出现。

风速、风向与风偏跳闸的关系输电线路实际工作时,风速与风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偏放电,特别是当风向和线路方向相垂直时,会加剧导线风偏放电问题。

其中线路风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Wx=1/2αρV2μzμscdLpsin2θ式中:V代表风速,通过观察公式能够得出:导线风压同风速平方之间呈现正相关,这就意味着随着风速的上升与增大,线路更易于出现风偏故障,从而造成巨大的故障问题。

一般来说,线路的风偏故障的发生是由于风向与导线方向垂直时的瞬时风力所导致的,风速急剧上升,对应的风向会不断变化,也不易引发风偏故障。

一旦风向与导线方向垂直,风速已经远远超越杆塔自身的承受力,则会造成杆塔倒塌,引发风偏跳闸。

图220kV纺织尔线269号塔塔头的图示要想计算出风偏需要参照杆塔结构、线路参数、风速等一系列数据,对应得出摇摆角θ、校核间隙距离d,该塔为自立直线塔,塔型号为2D-ZMC3-30。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控措施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控措施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控措施摘要: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都因天气问题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最为典型的电力系统的建设。

众所周知,220kV输电线路通常都是设置在户外的,一旦天气比较恶劣时,特别是大风天气时,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出现风偏故障,严重地影响220kV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从而造成电弧烧伤及线路短路等现象。

如果出现风偏故障,很有可能导致输电线路中断,从而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使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改造1.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类型1.1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规律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特别是大风天气环境下,很容易出现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并且强风往往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是相互依存的。

一旦在局部区域内出现强风天气,由于其风力比较强劲,风速也比较快,再加上其阵发性比较强,往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很容易造成220kV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故障。

同时220kV输电线路的输电塔会因强风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角度偏移及位移改变,在空气放电间距减小时,与强风相依存的冰雹和暴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杆塔与输电线路之间的间距,使其出现频繁放电现象,如此一来,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220kV输电线路极易出现风偏故障,从而严重影响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

1.2 风偏的放电路径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放电路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输电线路对周围物体放电;②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放电;③耐张杆塔引流线对塔身放电[1]。

此三种风偏故障的放电路径存在着一个共同之处,即输电线上会出现明显的烧伤痕迹,可能很显然地发现风偏故障给输电线路造成的损伤。

输电线对周围物体的放电往往会出现至少100cm的烧伤长度,而且周围物体会出现明显的烧伤痕迹,可以发现周围物体的焦黑程度比较明显。

通常在地形比较繁杂且存在较大档距的地方或者地质条件比较独特的区域才会出现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放电,此种风偏故障往往会出现比较长的放电痕迹,而且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距离比较高,在监控上往往不太突出。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一篇: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关于风偏引起线路跳闸的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摘要: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与雷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跳闸相比,风偏跳闸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一旦发生风偏跳闸,造成线路停运的几率较大。

本文对110kV线路一起风偏造成的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字:风偏;闪络;跳闸;对策措施0 引言对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引起的故障及事故分析原因,进行调查统计,研究并制订相关防治措施,对降低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很有意义。

经统计,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按放电形式分,对杆塔放电的比例最大;按塔型分,耐张的比例最大。

本文将对此类故障试作分析。

故障情况2006年7月1日11:45分盘钢#1线751保护Z01、I01动作,重合不成(B相,测距4.8kM),南钢一总降110kV备自投成功。

随即组织线路班进行带电查线,查到盘城变附近时,当地居民告知暴风雷雨时前方铁塔有冒火声响。

15:54分发现盘钢#1线751 #4塔B相搭头引流线遭雷击弧闪痕迹,并发现盘钢#1线#4塔有放电痕迹,暂不影响运行,向调度汇报要求试送一次。

16:20送电线路运行正常。

现场情况检查经现场调查,该塔为耐张塔,杆塔周边为平地,#4塔B相搭头引流线对塔身放电,塔身主材和引流线上均有放电痕迹,未安装跳线绝缘子串,两侧耐张串等高。

附近居民反映放电故障发生时段有大风、暴雨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图一引流线有明显放电痕迹图二塔身亦有明显放电痕迹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发生风偏闪络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在外界各种不利条件下造成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距离减小,当此间隙距离的电气强度不能耐受系统运行电压时便会发生击穿放电。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多发生于恶劣气候条件下,发生区域均有强风出现,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随有大暴雨或冰雹。

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电力在地区之间的传输和运送都要依靠输电线路来进行,输电线路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于此,作者将在下文中对输电线路跳闸状况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防范输电出现跳闸状况的具体措施,希望对输电线路日后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标签:输电线路;跳闸;措施1 现阶段预防输电线路跳闸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外力破坏(1)电力系统内部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组织系统不健全,基本上处于无主管领导、无组织系统、无规章、无分工的“四无”状态。

(2)输电线路的外力隐患主要是输电线路走廊及防护区周围的树木、房屋、各类施工以及人为的蓄意破坏。

(3)输电线路巡视通道被侵占,违章建房、建院、堆物、取土等现场屡禁不止。

(4)新建和在建的输电线路大量跨房、跨树木,给运行巡视和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于基建前期协调工作不到位,与当地老百姓的矛盾未得到解决,一些违章建筑和线下树木在线路投入运行前得不到拆除和处理。

1.2 雷击在对记录在案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可知导致输电线路发生雷击跳闸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现在使用的输电线路一般是早期投资建设的,那时的输电线路建设因为经费因素往往对雷击问题考虑不周,导致线路在避雷问题上出现问题。

其次,输电线路的安装环境越来越糟糕,许多输电线路塔因为社会环境因素而被迫建在山坡地区,极大的增加了雷击事件的发生率。

其次,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当前输电线路的平均高度高于过去的输电线路,增加了雷击事件的发生概率。

最后,复合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上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其雷电冲击耐受电压通常比同电压等级的普通盘形绝缘子串要低一些,致使复合绝缘子的输电线路绝缘水平较低,雷击跳闸率较高。

2 输电线路跳闸防范措施2.1 防范线路跳闸的管理措施第一,要重视对输电线路跳闸状况的分析,积极寻找状况出现的原因并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下次输电线路维护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强对流天气频发,引起电网输电线路发生风偏跳闸,对电网安全供电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放电机理,并介绍了风偏校核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线路风偏闪络故障。

关键词:风偏;跳闸;原因;防范措施近年来,110~500 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事故频繁发生。

据统计,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线路共发生风偏跳闸151次,其中220kV电压等级以上(含330kV)线路39次,220 kV线路112次,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

广东电网线路跳闸率在全国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有广东面临南部沿海,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每年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经常发生台风、暴风,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引流跳线在大风影响下极易发生风偏闪络,造成线路跳闸,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亟需提出能有效解决跳线风偏闪络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文对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风偏跳闸原理1.1风速、风向与风偏跳闸的关系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对风偏放电起决定作用的是风速和风向,与线路走向垂直或垂直分量大的风易引起导线风偏放电。

导、地线风压计算公式为:W=;其中V为风速,从式中可以看出,风压与风速平方成正比,这也就是风速越大,输电线路越容易发生风偏故障的主要原因。

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110~330kV输电线路的设计风速为23.5m/s。

2011年7~8月份风偏放电故障中,局部风力均达到9级(24.4m/s)以上,高于23.5m/s。

由于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是由短时稳定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大风引起的。

风速太大,风向往往是紊乱的,不会发生风偏放电。

风速垂直于导线方向分量虽未超过导线设计风速,但风速值超过杆塔承受风荷载的极限,将直接导致倒塔故障。

一起典型的线路风偏跳闸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起典型的线路风偏跳闸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起典型的线路风偏跳闸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风偏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风害类型,只要是指导线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偏摆后由于电气间隙距离不足导致放电跳闸。

风偏跳闸一般是在工作电压下发生的,重合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若同一输电通道内多条线路同时发生风偏跳闸,则会破坏系统稳定性,严重时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除跳闸和停运外,导线风偏还会对金具和导线产生损伤,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文章对一起典型的110千伏线路风偏故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说明故障发生原理,同时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对于降低风偏跳闸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风偏、跳闸、电气间隙、供电可靠性0引言从放电路径来看,风偏跳闸的主要类型有:导线对杆塔构件放电、导地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三中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导线或导线金具烧伤痕迹明显,绝缘子不被烧伤或仅导线侧1-2片绝缘子轻微烧伤;杆塔放电点多有明显电弧烧痕,放电路径清晰。

本文将就第一种类型的风偏跳闸故障进行典型的故障实例分析。

1故障简况2017年03月18日23时19分,国网哈密供电公司110千伏银泽线故障跳闸,选相B相,重合成功。

220千伏银河路变侧:110千伏银泽线1323断路器距离I段、零序I段保护动作跳闸,选相B相,银河路变侧测距10.3千米。

110千伏银泽线线路全长51.308公里,杆塔248基,投运日期为2011年05月24日,导线型号:LGJ-185/30;绝缘子型号:FXBW-110/100。

设计风速30m/s,故障时段天气:大风沙尘暴,风速30.8m/s(通过气象局监测站测算到导线挂点22.8米),能见度不足10米,故障区段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

故障杆塔号54#,塔型7722-21,53#-54#号档距为335米,54#-55#档距为243米。

2原因分析(1)巡视情况及初步分析3月18日23时19分,接到调度通知110千伏银泽线跳闸信息后,国网哈密供电公司立即组织输电运维人员部署故障巡视工作,结合线路跳闸保护信息分析,初步判断故障区段为51-55#。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电网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在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为电网工程带来了更大的电力运输压力,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电网工程的建设投入,电网的覆盖面积逐步扩大。

应供电服务需求,部分电网被建设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内,因生态恶化产生的强对流天气严重威胁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常见表现为出现风偏跳闸现象。

为能改善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下文重点分析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机理,此后提出几点治理措施。

关键词: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强对流天气电网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外,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导线风偏现象较为常见,致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构成直接影响。

在现代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中,对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果经常发生跳闸问题,则会为相关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且降低人们的用电体验。

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的风偏跳闸成因加以明确,并探索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争取从源头上降低风偏跳闸问题的发生率,保障电网运行质量。

1.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结合以往的输电线路风偏问题来看,集中发生在强风多发的地区内,部分输电线路会在强风的影响下产生输电线路路杆移位的问题,且设施之间的间隙不断缩小。

此外,也有部分表现为输电线路设施之间的空间场增大,引发导线顶端的放电现象。

在对风偏跳闸的现象表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因输电线路的间隙距离缩小,严重影响空气绝缘的强度,致使产生风偏跳闸问题。

因此,可以认为风偏跳闸与所处地区的地形以及天气状况存在密切的联系。

综合分析风偏跳闸问题,其跳闸机理如下:1.1受气候条件影响在现阶段的电网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已经关注到了气候因素对输电线路运行质量的重要影响,且会基于当地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对当其气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输电线路设计,使其具备较好的抗风能力。

但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只考虑了区域整体气候状况,并未对局部微气象数据进行监测,导致局部强对流天气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和治理措施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和治理措施

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和治理措施摘要:电网输电线路是保障我国电力流通的必要条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大了电力运输中的压力,加大了我国输电线路中的工作量。

现阶段下,由于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加大了强对流天气出现概率,进而致使输电线路中跳闸现象频发,为电网供电安全埋下隐患。

本文对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和治理措施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当前现状进行改变,进而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网输电电路;风偏跳闸机理;治理措施一般情况下,我国的输电线路都处于较为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导致影响输电线路作用的外界因素不断增多,其中,导线风偏是直接威胁输电线路是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1]。

在大风、暴雨等天气情况下,输电线路极易发生风偏跳闸的现象,进而阻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所以,要想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就必须对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机理进行探究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

1.导致风偏跳闸的因素1.1线路建设不过关在线路建设过程中,由于线路建设过程极为繁杂,如果不加以注意,极易导致出现线路建设不合格现象。

一般情况下,我国大部分电路都是依照国家初期建设时的标准来设计的。

但随着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线路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逐渐对相关电路进行了改造,但由于改造过于局部化,对当前整体输电线路的质量水平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且在线路基础设施中,依然按照以往的风速及建设条件进行施工,进而导致现阶段下大多数输电线路对诸多因素的防御程度较低[2]。

由于输电线路过于老旧是导致大部分地区线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2自然环境在线路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整体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及天气情况有所不同,且部分地区天气变化频率较快,导致有关部门提出的气象有极大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所以,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气象数据已不能作为预测该地区天气的主要标准,导致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得不到实际保障。

浅谈输电线路防风偏的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防风偏的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防风偏的措施摘要:现如今,在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的过程里需要经历越来越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条件。

因为自然环境条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输电线路发生风偏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到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导线对铁塔部件放电,导线对周围物体发生放电。

通过对输电线路走廊进行有效地清理,可以降低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情况的发生几率。

导线向杆塔构件放电比较的常见,有必要采取针对性地防范措施。

因为在多风区域中风的持续时间通常很长,所以在线路发生风偏故障的重新闭合操作期间的放电间隙仍然小于安全的距离。

另外,当执行重合闸时,系统激活过电压并可能再次发生间隙放电。

所以,如果在线路上发生由风引起的事故,则重合闸的成功率低,这会对线路的可靠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输电线路;放电;防风偏引言在强大风力的影响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会偏离自身的标准位置,并在绝缘子串与塔头之间距离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出现空间场强激增的情况,最终导致局部高场强的问题在导线金具与塔身尖端的位置发生,并产生放电,因此需根据输电线路自身特点来进行优化以提升其防风能力。

1输电线路风偏1.1输电线路风偏发生的原因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风偏跳闸事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线路风偏闪络主要是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外因是自然界发生的强风和暴雨天气,造成输电线路空气间隙减小,当间隙的电气强度不能承受系统运行电压时就会发生击穿放电;内因是线路设计时,对恶劣气象条件的估计不足,线路风偏角安全裕度偏小,导致输电线路抵御强风的能力不强。

1.2输电线路风偏发生规律和特点1.2.1风偏闪络多发生在恶劣气象条件下通过对历年来各地区输电线路风偏跳闸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当线路发生风偏跳闸时,该区域均有强风出现,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有大暴雨或冰雹等局部强对流天气。

这样一方面,在强风作用下,导线向塔身出现一定的位移和偏转,使得空气放电间隙减小;另一方面,降雨或冰雹降低了导线与杆塔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线路发生风偏跳闸。

探讨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风偏措施

探讨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风偏措施
2.3导线对周围物体放电治理方法
探讨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风偏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步伐不断的加快,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引发输电线路故障的因素大幅增加,其中输电线路风偏现象频繁,在电力安全事故总数中占据近55%的比例,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做好输电线路风偏排查和治理工作,成为整个输电线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特点以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效防范风偏故障的有效路径,为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提供有力条件,以确保社会和百姓用电无虞。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风偏故障;防风偏措施
1对风偏故障的系统分析
1.1风偏故障的特点
1.1.1风偏故障常伴随恶劣天气状况
当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产生风偏故障,出现强风天气的可能性高达89%,其中极端天气,如暴雨或者冰雹伴随其中,风偏故障所发生的区域与地质条件和地貌特征无直接关系,当产生遇疾风天气时,风速最强时可达到30m/s,故障阵发性、持续性、连续性较强。一旦风力加大,输电线路整体产生统一方向性的偏移,且冰雹或者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无形中降低了线路的工频放电电压,面对暴风及暴雨双重机制的压迫之下,易于引发输电线路风偏故障。
1.2.2设计短板
第一,对周边环境关注度不足。在对架空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导线边线间距离占地和铁塔基础占地,同时还要将导线对地面、树木、公路、建筑物以及其他架空线路距离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当导线所预留距离脱离标准时,使跨越物之间距离缩小,极易引发风偏故障,例如,导地线间放电、导线对周边物体放电等等。
2.1风偏故障易发线路排查
通常情况下,对于正处于运行状态下的输电线路而言,相关运行监测部门可将以往线路运行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相结合,通过近期所监测到的风区整体布置图,对输电线路整体运行参数以及输电线路设计参数等进行有效的收集与整理,运行参数的收集主要包括:杆塔运行条件、平断面图、气象条件以及导地线型号等等;而对于设计参数的收集主要包括:风速不均匀系数、最大设计风速以及风速高度换算系数等等,通过相关数据支持,进而对容易产生风偏故障的线路、风险区段进行全面排查,对风偏故障隐患杆塔进行精确的定位分析,从而全面实现对高风险风偏故障输电线路的准确识别和掌握。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12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12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在强风特别伴有降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风偏故障,造成线路故障跳闸。

本文针对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产生的原因、风偏故障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风偏故障的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解决措施;引言风自然界影响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维整个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对于防止风偏故障的发生,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一直付出巨大的努力。

风偏故障发生后会导致线路跳闸、电弧烧伤、断线等故障,且风偏故障发生后线路自动重合闸多数不能重合成功,造成线路停运[1, 2]。

近年来500kV交流和直流线路在强风作用下发生风偏闪络的次数仍然很频繁[3]。

发生风偏故障的输电线路通常以山区为主,大风天气多。

一方面在设计时未对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深入剖析,导致杆塔头部尺寸与标准要求存在不符之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恶劣气象条件估计不足,在极端天气及微气象条件下,瞬时风速超过了设计值,导致风偏故障发生[4]。

1 风偏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导线及绝缘子串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比值的变化,引起绝缘子串及导线产生风偏角,使得绝缘子串及导线与塔头的空气间隙发生变化。

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时所采用的最大风速,为30年一遇在距地10米高处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

而由于存在瞬时风速和杆塔高度的影响,实际运行中遭受的强风会大于设计值,导线及绝缘子串的水平荷载大到一定程度时,导线及绝缘子串与塔头的空气间隙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空气被击穿而发生闪络。

目前所发生的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与极端气象条件具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大风伴有降雨时,更易导致风偏闪络故障的发生。

这是由于落在导线上的雨水会随风向形成定向的间断型水线,一旦其与放电闪络路径处于相同方向,将导致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下降,从引发风偏故障[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风偏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强对流天气频发,引起电网输电线路发生风偏跳闸,对电网安全供电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放电机理,并介绍了风偏校核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线路风偏闪络故障。

关键词:风偏;跳闸;原因;防范措施
近年来,110~500 kV输电线路风偏闪络事故频繁发生。

据统计,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线路共发生风偏跳闸151次,其中220kV电压等级以上(含330kV)线路39次,220 kV线路112次,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

广东电网线路跳闸率在全国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有广东面临南部沿海,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每年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经常发生台风、暴风,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引流跳线在大风影响下极易发生风偏闪络,造成线路跳闸,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亟需提出能有效解决跳线风偏闪络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文对电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风偏跳闸原理
1.1风速、风向与风偏跳闸的关系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对风偏放电起决定作用的是风速和风向,与线路走向垂直或垂直分量大的风易引起导线风偏放电。

导、地线风压计算公式为:W=;其中V为风速,从式中可以看出,风压与风速平方成正比,这也就是风速越大,输电线路越容易发生风偏故障的主要原因。

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110~330kV输电线路的设计风速为23.5m/s。

2011年7~8月份风偏放电故障中,局部风力均达到9级(24.4m/s)以上,高于23.5m/s。

由于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是由短时稳定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大风引起的。

风速太大,风向往往是紊乱的,不会发生风偏放电。

风速垂直于导线方向分量虽未超过导线设计风速,但风速值超过杆塔承受风荷载的极限,将直接导致倒塔故障。

所以,7月份襄阳地区区域性大风气候时(当时风速≥31 m/s),发生了倒塔故障,但没有发生风偏跳闸。

1.2最小放电间隙与风偏跳闸的关系
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工频电压下,220 kV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为0.55m。

2011年7~8月份湖北电网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均在雷雨大风气候下发生,雷雨气候易形成短时稳定强风,而且空气湿度越大,间隙的放电电压就越低,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间隙即使稍大于0.55 m,也可能放电。

风偏跳闸计算
以8月1日某220kV输电线路6号塔风偏故障为例,进行风偏摇摆角的计算和校验,分析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原因。

图l为某输电线路6号塔塔头结构图,风偏计算就是要根据杆塔结构、线路参数和风速等数据,计算出摇摆角曰,校核间隙距离d是否满足规程规定。

图1 M2塔结构尺寸图
6号塔为M2—33型自立直线塔,导线型号为2×LGJ一300/25,绝缘子串型号为FXBW4—220/100,采用独立双挂点安装。

根据气象部门资料,当时局部风速达到28.1m/s。

绝缘子、导线、杆塔等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直线猫头塔风偏角计算参数表
2.1导线比载计算
导线自重比载为:
(1)
式中:为导线自重比载(N/m·mm2);Wo为导线自重,kg/km;g为重力加速度g=9.80665N/kg;S为电线截面,mm2。

导线风比载见式(2):
(2)
式中:为导线风比载(N/m·mm2);V为风速,取28.1m/s;D为导线外径(mm);为风压不均匀系数;K为电线体型系数。

2.2绝缘子风压计算
绝缘子水平风压见式(3):
(3)
式中:A为绝缘子受风面积,m2。

2.3绝缘子风偏摇摆角计算
绝缘子风偏摇摆角见式(4):
(4)
式中:G为绝缘子自重,N;n为绝缘子串数;为水平档距,m;为垂直档距,m。

2.4绝缘子风偏校核
合成绝缘子FXBW4—220/100长度为2240mm,加上U型挂环、球头挂环、悬垂线夹等金具的长度,绝缘子串长取2618mm。

按图1所标示尺寸,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风偏摇摆角大小和绝缘子串长可求出C点坐标。

图中各点坐标为A(4550,3000)、B(4550,482)、C(2588.
8,1265.8)、D(900,0)、E(3560,3555)。

直线DE的方程为:
间隙距离d即为C点到直线DE的距离,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求出d=593.2mm。

理论计算这个值已接近规程规定的550mm,实际可能更小;由于雷雨天气间隙放电电压下降,极容易发生导线对塔材风偏放电。

3、风偏跳闸分析
风偏跳闸均发生在雷雨大风气候,因为这种气候极易形成短时稳定强风;
杆塔和导线(或金具)上有明显电弧烧痕,放电路径明晰;
重合闸成功率低,重合成功率仅为33.3%,这是因为相对于重合闸时间,导线(跳线)风偏运动缓慢。

惯性时间长。

3.1导线对塔身风偏跳闸特点
(1)风偏放电线路跳闸后,重合闸都不成功;
(2)发生风偏故障的杆塔都位于平原,相比于山区,平原风向更稳定且风速均超过设计值;
(3)发生风偏放电的塔型均为直线猫头塔,都是边相导线对塔身放电。

这是因为猫头型塔窗H尺寸小,容易发生风偏放电;
(4)绝缘子都均为合成绝缘子,串长2.24m。

相比于瓷质和玻璃绝缘子,合成绝缘子整体结构上对风偏无缓冲和抑制作用,更容易引起导线风偏对
塔材放电;
发生风偏故障杆塔垂直档距均在300~400m左右,大档距导线受风面积大,承受的风压大,发生风偏的幅度大。

3.2跳线对塔身(绝缘子)风偏跳闸特点
(1)耐张塔的跳线到杆塔侧第l片绝缘子距离应在2.15~2.35m之间,如果施工时对跳线长度控制不严,预留跳线过长,造成驰度过大,跳线就可能风偏摆动放电;
(2)终端换相塔相间跳线设计不规范,弧垂过大,在强风下发生风偏。

4、典型案例分析
4.1 某220kV线路导线对塔身风偏跳闸
8月1日某220kV线路C相故障,重合不成功。

经检查发现6号塔C相左子导线上有大面积放电痕迹,C相侧塔身颈部有放电痕迹。

根据气象资料:8月1日晚6号塔附近发生局部强对流天气,瞬时最大风力达8~lO级,风速26m/s,周边大片树木被风吹倒。

故障原因为恶劣天气产生的导线风偏,引起线路跳闸。

拟采用的防范措施是把该处合成绝缘子更换为玻璃绝缘子,并校核防风偏能力。

4.2某220kV线路跳线对绝缘子风偏跳闸
8月1日某220kV线路B相跳闸,重合成功。

经检查发现162号B相玻璃绝缘子、跳线、联结金具均有明显放电痕迹。

故障杆塔162号塔处于农田内,周围地势平坦、开阔。

故障时162号塔附近
为雷雨大风天气,162号跳线有明显放电痕迹,杆塔侧第1片绝缘子有明显放电痕迹,其余绝缘子没有发现放电痕迹。

经分析故障原因为施工时预留跳线过长,造成跳线驰度过大,恶劣天气下跳线风偏引起线路跳闸。

拟采用的防范措施是对跳线过长进行整改,提高防风偏能力,并对同型号杆塔进行风偏校核。

5、结论和建议
(1)7~8月份风偏事故证明输电线路风偏的主要原因是由设计和施工造成;
(2)根据运行经验,各供电公司应收集输电线路发生风偏的微地形、微气象区域,确定风偏多发区;
(3)对位于平原的风偏多发区、档距大于300m,特别是采用合成绝缘子的猫头塔,应进行校核风偏;
(4)对位于风偏多发区内,跳线驰度过大的耐张塔应校核风偏。

参考文献
[1]张鸣,周荣斌,张文亮.110kV康大线风偏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8,3(10):40-42.
[2]陈浩,郝福忠,姜国庆等.220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风偏事故分析【J】.河南电力,2006,(3):34—37.
[3]陈勉,张鸣.对采用重锤来改善直线杆塔绝缘子串风偏的看法.广东电力,2000,13(06):1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