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窖底泥中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6 序[ 。
2 结果
2 1 丁酸梭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实验通过 2 1 1 酒窖底泥中丁酸梭菌的分离培养: 稀释涂平板法分离培养后共挑取 1 株单菌落, 其培 4 养特征和显微形态见表 1 。根据《 伯杰细菌鉴定手 册》 , 丁酸梭菌为严格厌氧杆菌, 内生孢子卵圆, 偏心
] 7 ~ 9 行活菌计数, 计算存活率[ 。
致病菌的单独培 1 2 9 肠道致病菌体外拮抗实验: 养: 将0 活化好的致病菌菌悬液转接入 9 1m L 9m L 置3 分别在 0 、 、 R C M液体培养基, 7℃静止培养, h 4 h 、 、 、 、 、 、 8 h 1 2 h 1 6 h 2 0 h 2 4 h 3 6 h 4 8 h取 菌 液 测 活 菌 数 和 p H值。 丁酸梭菌和致病菌混合培养: 活化好的丁酸梭
4 5 菌和致病菌菌液均稀释到 1 , 各 0 c f u ? m L ~ 1 0 c f u ? m L
明胶液化试 1 2 2 分离菌株生理生化实验鉴定: 验、 密二糖、 松三糖、 淀粉水解试验和石蕊牛乳试验
[ ] 3 参照《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和《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 [ ] 4 进行。 手册》
提取纯 1 2 3 分离菌株 1 6 Sr D N A序列分析鉴定: , 设计 P : 化细 菌 总 D N A C R 引 物 分 别 为: P 0 5 ′ , G A G T T T G A T C M T G G C T C A G 3 ′ : P C 3 5 ′ 。P C R程序为: 9 5℃ 5 C T A H A G G G T A T C T A A T C C T 3 ′ , , , , 个循环 9 4℃ 1m i n 5 0℃ 1m i n 7 2℃ 1m i n 3 0 m i n 后7 。P 2℃ 延 伸 1 0m i n C R产 物 的 回 收 纯 化 并 测

由于耐药性问题, 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受到严 格的限制, 动物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取代抗生素最 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丁酸梭菌产生内生芽孢, 在生 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优势明显,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
] 2 用前景非常诱人[ 。近年来国内对丁酸梭菌的研究
多集中在医学方面, 饲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升温, 菌 种多分离自人和动物肠道, 许多其它环境的潜在优 良菌株还有待发现。本研究中, 作者从酒窖底泥中
[ ] 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 1 6 Sr D N A序列分析鉴定 5~6 。
耐胆汁实验: 取0 1 2 8 2m L离心洗涤菌悬液接种 于含 0 1 %、 0 3 %、 0 5 %猪胆盐的 2 m LR C M液体培 养基中。置 3 分别于 0 、 、 、 进 7℃培养箱中, h 1 h 2 h 3 h
S t u d yo nI s o l a t i o no f C l o s t r i d i u mB u t y r i c u mf o r mP i t s S l u d g e a n d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X I ES h u G u iD A I Q i n g Z H A OS h u M i a o L I A N GY u n X i a n g
[ ] 1 ~ 2
分离得到性状优良的丁酸梭菌, 并在体外研究了其 耐酸、 耐胆盐、 耐抗生素和拮抗致病菌特性, 为丁酸 梭菌的分离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湖北省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刘仁八 1 1 1 样品采集: 镇基酒基地酒窖底泥 猪大肠杆菌( ) 和肠 1 1 2 菌种: E s c h e t i c h i ac o l i K 8 8 炎沙门氏菌( ) 由华中农业 S a l m o n e l l aE n t e r i t i d i s O 4 H i 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梭菌增殖培养基( : 酵 1 1 3 培养基: R C M 培养基) 母浸膏 3g 、 牛肉浸膏 1 、 胰蛋白胨 1 、 葡萄糖 5 0g 0g 、 可溶性淀粉 1g 、 氯化钠 5g 、 三水合乙酸钠 3g 、 半 g 胱氨酸盐酸盐 0 、 、 琼脂 1 5g 0 5 %美蓝 0 2m L 5g ( 固体培养基时用) 、 蒸馏水 1 ; 调节 p 0 0 0m L H7 1 ± , 灭菌备用。 0 1 1 1 5℃, 2 0m i n
·2 · 0
微生物学通报
年3 ( ) 2 0 0 7 4 6
梭菌选择性培养基( : 胰蛋白胨 1 T S N培养基) 5 、 酵母浸粉 1 、 亚硫酸钠 1 、 枸橼酸铁 0 、 新生 g 0 g g 5 g 、 多粘菌素 0 、 琼脂 0 ( 配固体培 霉素 0 0 2g 0 5g 5g 养基时用) , , , 灭菌备用。 p H7 2 1 × 1 0P a 2 0m i n 产酸指示培养基基、 明胶液化试验、 密二糖、 松 三糖、 淀粉水解试验和石蕊牛乳试验培养基参照《 伯
] 7 ~ 9 、 、 进行活菌计数, 计算存活率[ 。 1 h 2 h 3 h
1 2 实验方法 分离培养方法: 本实验中, 运用 8 1 2 1 2 5 A型厌氧 菌培养罐(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生产) 来进行厌氧菌 液体培养、 分离和稀释平板计数。丁酸梭菌的分离: ) 取酒窖窖泥样品 1 , 加入到 9 置 1 0g 0m L无菌水中, , 杀死非芽孢菌, 转入梭菌增殖液 8 0℃水浴 1 0m i n 体培养基, 。2 ) 将上述培养液置 3 7℃厌氧培养 4 8 h , 转入梭菌选择性液体培养基, 8 0℃水浴 1 0m i n 3 7 。3 ) 梯度稀释培养液, ℃厌氧选择性富集培养 4 8 h 涂布梭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 置入厌氧培养罐, 3 7 。4 ) 影印好养和厌氧培养, 除去好氧和 ℃培养 4 8 h 兼性厌氧菌, 得到严格厌氧菌。5 ) 选取培养特征、 菌 落形态和显微形态均符合丁酸梭菌培养特征的菌株
取0 接种到 9 置3 1m L 8m LR C M液体培养基中, 7 、 、 、 、 、 、 、 h 4 h 8 h 1 2 h 1 6 h 2 0 h 2 4 h ℃静止培养。分别在 0 、 取样测活菌数和 p 并与单独培养相比 3 6 h 4 8 h H值,
] 1 0 ~ 1 1 较[ 。
[ ] 3 杰细菌鉴定手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配 ] 4 制[ 。 5
性试验, 参照 G B1 5 1 9 3 3 2 0 0 3最 大 耐 受 剂 量 法 进 行。取体重在 1 的小鼠雌雄各 1 只, 观察 8g ~ 2 2g 5 后, 一日内分 3次经口给予 0 3 d 2 5g ? m L菌液 0 4 ( 相当于 1 体重) , 连续 1 观察小鼠是 m L 5 0 0 0m g ? k g 4 d 否有中毒和死亡现象。 接种 1 1 2 6 耐药性实验: %菌液于常用浓度抗生 置3 , 观察生长 素R C M培养基中, 7℃厌氧培养 2 4 h 情况。 取0 1 2 7 耐酸性实验: 2m L离心洗涤菌悬液接 种于含有 2m 、 、 L无菌磷酸缓冲液的 p H1 0 p H2 0 厌氧试管中, 置3 分别于 0 、 p H3 0 7℃培养箱中, h
年3 ( ) 2 0 0 7 4 6
微生物学通报
·1 · 9
酒窖底泥中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谢树贵 戴 青 赵述淼 梁运祥
(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 ) 4 3 0 0 7 0
摘要: 通过厌氧培养法从酒窖底泥中分离得到 1 个菌株, 生理生化实验和 1 株丁酸梭 4 6 Sr D N A序列分析鉴定出 2 菌。选取丁酸梭菌菌株 B 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和安全性, 体外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耐酸、 耐胆汁和耐抗生素能 1 力, 并能显著抑制常见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具有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分离, 鉴定, 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 Q 9 3 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 0 2 5 3 2 6 5 4 2 0 0 7 0 6 0 0 0
( ,C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z h o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W u h a n 4 3 0 0 7 0 : ,t A b s t r a c t 1 4s t r a i n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f r o mp i t s s l u d g eb ya n a e r o b i cc u l t i v a t i o n w oC l o s t r i d i u mb u t y r i c u ms t r a i n s w e r ei d e n t i f i e db y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 i c a l e x p e r i m e n t s a n dt h es e q u e n c ea n a l y s i so f 1 6 Sr D N A .T h e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s e c u r i t yo fC l o s t r i d i u mb u t y r i c u mB 1w a s ,i ,b s t u d i e d nv i t r or e s e a r c hi n d i c a t e di t w a s t o l e r a n t a g a i n s t l o wp H i l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a n t i b i o t i c s a n dh a s a n t a g o n i s me f f e c t s a g a i n s t p a t h o g e n s . : ,I ,I ,P K e yw o r d s C l o s t r i d i u mb u t i r i c u m s o l a t i o n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r o b i o t i c s
丁酸梭菌, 即酪酸梭菌, 是1 9 3 3年由日本千叶 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 因此又 名宫入菌。日本最初将其用作整肠剂, 广泛用于肠 道菌群失调, 急慢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症, 抗生素相 关性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现也将其用于畜禽饲料添 加剂替代抗生素, 发挥防病促长的作用。丁酸梭菌 形成内生芽孢, 具有耐高温、 耐酸、 耐胆盐、 耐部分抗 生素等特性,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与非芽孢类 活菌制剂相比, 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计划编号: ) 2 0 0 4 C 1 2 6 1 0 通讯作者
: , : T e l 0 2 7 8 7 2 8 1 0 4 0 E m a i l f a l y x @1 6 3 c o m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2 0 0 7 0 2 1 2 2 0 0 7 0 4 2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