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与改善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与改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与改善。
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和改善方面进行探讨。
大学生就业观念在变革方面的一大特点是,从过去注重“铁饭碗”和“稳定性”转变为注重“自主创业”和“个人发展”。
以往,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来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空间。
然而,近年来,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创意思维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发展和自主创业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和财务上的独立。
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善也体现在对职业发展的追求上。
过去,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关注的是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而对于个人兴趣和职业价值的认同较少关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发展已成为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所在,并将其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和追求,希望能够从事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实现个人和职业的良性发展。
另外,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还表现在对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上。
过去,很多大学生认为拥有一纸毕业证书就能够轻松找到好工作。
然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仅有学历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开始认识到,除了学历外,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观念,一方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进步和提升。
大学生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积极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
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拓宽职业发展的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观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观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迁:
1. 从“铁饭碗”到市场就业: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就业主要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的,人们通常认为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拥有了“铁饭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市场需求,就业观念也逐渐从“铁饭碗”转向市场就业。
2. 从单一职业到多元化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职业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追求单一的职业,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前景,选择更加多元化的职业。
3. 从追求稳定到追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稳定的工作,而是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4. 从重视学历到重视能力:在过去,学历是就业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现在,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而不是仅仅看重学历。
5. 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就业进行统一分配,人们的就业选择相对较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
加自主地选择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就业观转向市场经济就业观,从追求稳定到追求发展,从重视学历到重视能力,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对就业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
浅谈大学生择业观
浅谈大学生择业观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
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嬗变;社会因素;影响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
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
2.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1. 传统就业观的特点传统就业观主要强调稳定性和安全感。
在过去,大学生普遍选择稳定的单位或事业编制,追求长期稳定的工作,以获得经济上的保障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2.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
3. 新兴就业观的特点新兴就业观突出了个人兴趣和激情,倡导创新创业和自由职业。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愿意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并积极寻找独特的就业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影响因素1.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竞争加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2.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也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后,注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促使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
3. 媒体与信息技术发展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工作机会和职业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拓展空间。
同时,互联网创造了很多个人创业机会,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4.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需关系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需关系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市场竞争相对减少,给予了大学生更多创新创业以及选择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演变对就业市场的影响1. 学科结构调整随着大学生就业观演变,对于传统热门专业需求下降,而对新兴领域人才需求增加。
这促使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毕业论文范文:影响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政策_毕业论文范文_
毕业论文范文:影响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政策摘要:大学生就业观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变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其受到主体、家庭、学校、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制约。
在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诸多因素中,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又至关重要。
因而本文拟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政治经济因素,作一些宏观的梳理和初步思考。
一、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各种就业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或“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1、计划分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学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在这一时期,国家采用统包统分的政策分配人才,大学生按照国家政策,一般说来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工作,所以很少有自主选择的就业观念。
毕业后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去工作的直接分配方式,让他们基本上也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服从分配的就业观点和统分统包的就业政策,决定了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普遍有:择业倾向上不主动,择业标准上偏政治化,择业意向上重政工而轻农商的特点。
政策引导下的这种“等、靠、要”的想法,与后来市场导向下的自主择业观截然不同。
2、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政策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开始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由“统分统包”向“双向选择”改革。
具体来说,1983年-1993年这一阶段,国家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山东海洋学院等院校作为试点,在调配工作中进行了“供需见面”相互选择的就业办法。
至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标志着竞争开始引入大学生就业,实现了由“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向“自主择业”的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321所谓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或就业过程中,对用人单位各个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用人单位的性质、单位地址、工作环境、社会声誉、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己进入单位后的工资待遇、提升空间等方面的评估与判断,重点是对自身岗位的经济收入、所在岗位的个人价值以及所做工作的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希望能够到工作相对稳定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是发展前景好的国有大企业工作,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集体企业或私营企业即便大有发展空间,也普遍不被看好。
好在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逐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服从分配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毅然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壮举,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和大环境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带有相当大的经济体制特征,仍然是一种与制度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
当时的大学生深受欢迎,全国统一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大学一旦毕业就是鲤鱼跳龙门,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这一时期,就业制度简单纯粹,招聘制度保守僵化,全国上下的就业主旋律就是一切都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就业更要服从集体的安排,要服从国家的分配。
他们在就业时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根本没有任何的选择权,完全不能作出任何的期待和评判,只有百分之百的服从。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并没有太高的期望,甚至不会有任何的期望,因为从他们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命运是由组织来安排的,所以不管最终被安排到了什么单位和岗位,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满意的、知足的。
特别是当时大学生的人数普遍较少,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机会上大学,高等教育也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完全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现象,甚至是非常吃香的,他们不管被分配到什么单位工作,通常都是在该单位的重要岗位,甚至是骨干和要害岗位。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调整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变和调整。
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渐被打破,年轻人开始更加注重个人发展、自主创业和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
一、多元化的就业选择过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主要集中在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追求安全感和稳定性。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生有了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他们开始关注自身兴趣和潜力,寻找与个人价值观更为契合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创业意识的崛起随着创业风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追求自主创业。
相比于传统的稳定薪资和职业发展路径,创业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机会。
大学生们愿意承担起创新风险,追求个人梦想,并且希望通过创业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社会价值。
三、追求个人发展与以往注重物质收益的就业观念不同,现代大学生开始更加注重个人发展。
他们渴望培养个人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
通过实习、培训和进修,他们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场需求。
四、社会责任的承担年轻一代大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纷纷走进公益组织或者加入社会企业。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来影响和改变社会,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五、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们也开始看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人脉的拓展,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职场发展和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六、就业观念转变的障碍与挑战尽管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但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社会就业压力、人才需求不匹配、创业资金缺乏以及心态转变等。
如何跨越这些困难,实现良好的就业观念转变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改革。
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调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他们追求个人发展、创业梦想和社会责任,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并适应社会变革,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渐被新时代的思维所取代,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创业和自主权。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原因、转变后的特点以及转变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
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追求学历并不等同于就业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2. 就业形势的变化: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新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从传统就业观念中意识到,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
3. 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创新意识、团体协作和自主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就业模式可能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转变了就业观念。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后的特点1. 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发展,通过参加社团、志愿者活动、实习等方式,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他们深知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创业精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追求梦想和个人发展的自主权。
他们不再囿于传统的就业观念,而是勇于承担风险,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创业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激发潜力。
3. 追求职业梦想:与过去只追求稳定工作的观念不同,大学生们更加追求与自己专业和兴趣相符的工作。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结合,通过自我成长和个人兴趣的追求实现职业梦想。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1. 激发个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实践和创业活动,不断挖掘和发展潜力,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发展与调整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发展与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调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发展与调整,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就业观念的演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从过去追求“铁饭碗”的就业观念逐渐转变为注重自主创业和追求个人发展的就业观念。
这种转变既是时代的发展,也是大学教育的改革所推动的结果。
1. 由稳定就业到自主创业过去大学生普遍认为稳定的工作才是就业的最终目标,追求“铁饭碗”成为他们的主要意愿。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创业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转变思维,选择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出路。
这种转变源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和个人发展的追求。
2. 由物质追求到综合发展传统观念中,大学生将物质条件作为衡量就业满意度的主要标准。
但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逐渐升级,他们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追求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相比于高薪工作,他们更关注自己是否能从事自己热爱且有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的自身变化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调整方向:1. 强调专业与实践结合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增加,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需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大学不仅应该强化专业知识的培养,还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只有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2. 倡导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也需要倡导多元化的发展思维。
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上,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
3.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随着创新创业的提倡和社会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变化课件
0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公开招聘,通过
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
劳动合同制度
02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
义务。
职业发展
03
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自主选择适合
自己的职业路径。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01
02
03
多元化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 学生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 ,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和 事业单位。
社会观念的变化的影响
传统就业观念的转变
社会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不再局限 于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
职业选择的变化
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更加务实,不再单纯追求稳定和高薪,更加注 重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
创业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创业氛围的浓厚,大学生创业意识逐渐增强 ,创业成为了一种新的就业方式。
越激烈。
结构性矛盾突出
不同专业、地区、学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 ,而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则供
不应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化合 作等,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
展机会。
02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自主择业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开始自主择业,推崇“奋斗改变命运” 的观念,更多人选择到企业、私营机构等单位就业。
灵活就业观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开始更加注 重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选择自由职业、创业等多样化就业方式。
从“一元化”到多元化、差异化就业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30年变迁-2019年精选文档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30年变迁-2019年精选文档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30年变迁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对于未来将要从事职业、工作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与毕业生个体的价值观、政府的就业政策和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息息相关。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各不相同,它既源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又对社会的未来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快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改变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环境,又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既改变了高校毕业的择业行为,又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
反思30年来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发展历程,无论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未来建设,还是对于毕业生本人的职业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依据中国近30年就业环境的变化,在借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30年变迁划分的基础上,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凸现被动的、服从安排的就业观念(1978-1985年)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但是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计划分配(指导性计划分配)的就业政策、服从社会需要的个人价值取向仍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使得这一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凸现被动性。
首先,在择业动机上,毕业生就业主动性不强,接受被动就业。
由于当时国家百业待兴,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旺盛,各地区各行业人才都十分缺乏,“如一九八三年上海市四十九所高等院校有毕业生一万九千多人,其中按国家计划分配给本市的有一万一千多,但各单位申请需要逾四万人,只能满足百分之十七左右”。
这样的现实不仅使得高校毕业生不用过多考虑毕业后的工作问题,更是使“考上大学就等于拿到铁饭碗”的说法成为可能。
同时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实行按计划分配,当时“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国家计委、教育部统一制定分配计划和调配计划,然后向各部委和地方计划、调配部门层层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2019年精选文档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回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演变过程及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基本过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历程与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相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毕业生就业方式是“统包统分”;当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方式又转变为“供需见面”,继而最终走向“双向选择”。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与就业制度改革进程,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1、1978年-1985年――“统包统分”阶段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对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学员采取的是“当普通工人,当普通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方针,学员安排基本上是“社来社去”。
到了79年国家对“社来社去”的毕业生又提出“统筹考虑,择优录用”的办法,把大学生充实到国家急需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81年,由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恢复和调整阶段,国家提出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是“统筹考虑,合理分配,加强重点,兼顾一般”。
但在85年以前,国家虽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具体办法有所调整,不断改进,但“统包统分”这一根本的分配制度始终没有变化。
2、1985年-1993年――“供需见面”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变,大学生就业方式改革也开始起步。
1983年,教育部提出了“产销见面”的主张。
其基本点是:给学校以推荐毕业生的责任和权利;给用人单位以选人的责任和权利;给学生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工作自由。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2019年精选文档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回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演变过程及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基本过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历程与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相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毕业生就业方式是“统包统分”;当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方式又转变为“供需见面”,继而最终走向“双向选择”。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与就业制度改革进程,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1、1978年-1985年——统包统分”阶段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对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学员采取的是“当普通工人,当普通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方针,学员安排基本上是“社来社去”。
到了79 年国家对“社来社去”的毕业生又提出“统筹考虑,择优录用”的办法,把大学生充实到国家急需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81 年,由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恢复和调整阶段,国家提出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是“统筹考虑,合理分配,加强重点,兼顾一般”。
但在85 年以前,国家虽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具体办法有所调整,不断改进,但“统包统分”这一根本的分配制度始终没有变化。
2、1985年-1993年一一供需见面”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变,大学生就业方式改革也开始起步。
1 983年,教育部提出了“产销见面”的主张。
其基本点是:给学校以推荐毕业生的责任和权利;给用人单位以选人的责任和权利;给学生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工作自由。
纵观改革30年: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变迁
纵观改革30年: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变迁■纵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的变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化——主体性越来越强;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面越来越宽。
服从分配——计划体制遗留阶段:1978-1980年代中期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下,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
该阶段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
■择业倾向上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社会就业制度、招聘制度比较硬性和僵化,强调一切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择业标准偏向政治化。
1984年“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
■择业意向:重政工而轻农商。
当时青年就业最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今天仍然流行的知青“诉苦”文本依旧在展示“上山下乡”是难以抹去的“伤痕“。
大学生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但是,中国已酝酿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将改变众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方式。
走向开放:1980 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城镇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身上,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
由此,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变化是“经济地位”成为择业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超过了执牛耳多年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成为首选标准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希望到特区和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或“三资”企业工作。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与形成有助于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理想的结合点的科学就业观,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就业观转变、转变原因及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两大转变”1.择业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
紧随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观经历了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的纵向转变。
等待就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消极”的就业观念.国家提供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为顺利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优厚的待遇,安排恰当的工作。
大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就等于“端到了铁饭碗",就能够有个较稳定的工作,受到政府政策的照顾,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由此当时的大学生大多安于现状,等待着国家政府安排就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时的大学生缺乏就业压力感,挫伤了就业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各种政策,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当代大学生已深刻意识到“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
“铁饭碗”已不再适用于当今形势,“主动择业"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主流。
选择用新的就业观念去迎接明天的严峻的就业考验,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选择的基础上,主动推销自己,充分表现出自我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工作能力。
这样的择业方式才能在激烈的环境当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2.择业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
随着社会就业制度的变迁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的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体现出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类型上。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范围增加,从以往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如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或参军入伍等。
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就业观念的关键是要走出“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到了实际找工作时,由于不愿意下基层,对职位、工资水平要求过高等心态导致的人才供需借位,仍是阻碍大学毕业生正常就业的主要原因。
为此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择业过程中急功近利,就业时向往东部和沿海的大城市,不愿到小城镇、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对工商、税务、金融等职业趋之若鹜;对待工资及住房条件更是越高越好。
这些传统的就业观念还在当代大学生中影响很大,很多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单位在地域、待遇、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过高期望,而这些恰恰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录用人才。
因此,这些就业观念必须及时改变,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二、先就业,后择业,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时只要有单位接收,就应该先就业,首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
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可以重新选择职业。
有了工作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时机和条件到来时,完全可以大显身手。
三、勇于创业,由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敢于和愿意自我创业的人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为学生自我创业创造机会和自我创业能力的机制,我们的社会还缺乏鼓励学生自己创业,独立发展的制度,但恐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毕业生缺乏自我创业的观念,从进入高校求学,选专业,到就学,形成知识和能力。
最后到谋业,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自我创业,自己给自己造饱碗的可能性、必要性,更没有去考虑自我创业的可能操作性。
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们有必要在高等教育中向学生灌输自我创业的观念、方法、技能,提供这样的途径和鼓励机制,让毕业生在进入市场时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意愿。
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与个体选择
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与个体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过去,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稳定的工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兴趣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探讨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个体选择的影响。
首先,回顾过去,许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加注重的是“饭碗稳定”。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提供稳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这种观念源于过去社会结构的稳定,以及对工作安全和经济稳定性的需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渐松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潜力的发掘。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和发展机会的行业和企业。
这可能涉及创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选择自主职业等。
这种变化表明,大学生对于工作的追求已经从仅仅满足物质需求转变为追求内在价值和成就感。
此外,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就业观念变迁的重要因素。
例如,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创新和创业的机会。
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
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涌入,使得大学生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
然而,虽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但个体选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
首先,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使得大学生不得不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其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需要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相匹配。
他们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和职业规划。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
同时,他们也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进修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预案。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与发展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在经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生普遍追求稳定的工作,希望能够进入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享受稳定的收入和福利。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
首先,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从“铁饭碗”向多元化发展。
过去的就业观念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单位通常提供稳定的工作、较高的福利待遇和相对安全的职业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私营企业的崛起和创业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个体创业和市场竞争的潜力。
他们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相信自主创业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发展前景。
其次,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从“功利性”转向“价值追求”。
在过去,大学生往往以就业单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作为衡量就业成功的主要标准。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开始思考自身的兴趣和价值观,并将其纳入到就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职业,而不仅仅满足于稳定的薪水和福利。
第三,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从“求职”转变为“自主择业”。
过去,大学生普遍通过参加宣讲会、求职网站等方式来寻找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和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招聘平台等途径了解职位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提交简历和申请工作。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自主创业,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以吸引高质量的工作机会。
第四,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从“个人发展”转变为“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大学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将其纳入到就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从事与环保、公益慈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原因与特点及应对策略探析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原因与特点及应对策略探析摘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从而引起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对其原因和特点进行阐述;在计量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导致的个人收入和国民经济的损失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教育体制;择业观;市场机制;奥肯定理一、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历史及现实原因的分析(一)不同时期分配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就业现状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发布了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文件,即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2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在前一个文件中提出了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其中的就业制度虽然仍以国家计划为主,但已出现了双向选择的雏形,通过选报志愿和择优录用的方式明确了双方的权益,这相对于“统包统分”的制度是一大进步;对自费生可自谋职业的规定则已出现了市场化的趋向。
而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一定范围内的国家安排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委托和定向培养的学生按合同就业,自费生自主择业;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方法;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很明显的,后一文件比前一文件在就业的市场化程度、政策的开放程度、权益的保护程度、供需的自由程度均有了很大提高。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文件的颁布处于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背景;前者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而后者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进行的,教育产品作为既有公益性质又有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进入市场也就在所难免,以实现其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
(二)收费制度改革和招生并轨制度的实施是其诱因。
1988年以前在我国上大学基本上是免费教育;1989年开始象征性地收费;1990年,有计划地招收一定量的自费生;1992年6月,全国高等教育开始较大范围地推行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1993年,部分高校尝试招生并轨和自费上学;1996年,全国高校试行招生并轨,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与思考朱丽丽1,2韩静2(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历经4个发展阶段,从计划经济转型期择业主体意识唤醒,到市场经济确立期择业功利色彩弥漫,再到市场竞争重压期择业理性务实回归,最后到互联网+创新期择业灵活多样突显。
在择业观变迁的历程中蕴含着3个推动因素,社会变革是择业观嬗变的根本所在、价值取向是择业观嬗变的内驱动力、就业政策是择业观嬗变的外部诱因。
在此基础上思考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发现存在择业道德素养与主流价值取向不相容、择业教育水平与时代变革需求不同步、择业心态定位与国家政策导向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并就此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择业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9)05-0040-06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9.05.008收稿日期:2019-01-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思想逻辑及其理论贡献研究”(14@ZH031)阶段性成果;2017年天津科技大学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项目“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2017ZX019)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朱丽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天津科技大学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韩静天津科技大学讲师,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转型必然引起原有观念变化。
大学生择业观嬗变轨迹恰似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变革的敏感折射,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
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变迁历程,从中探析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推动因素,对改进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现实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明显的嬗变:择业方式更趋向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择业首选标准开始看重未来发展前景,从职业选择、职业期望以及职业选择地域等方面来看,都更趋理性化,更加符合时代的实际。
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和大学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市场化改革以及社会的转型有密切的联系。
[关链词]改革开放;大学生;择业观;择业标准;社会价值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
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
[1]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_主择业”的嬗变过程。
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
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
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
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 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己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
[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
[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
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2.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
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
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 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耍的位置。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
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
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3.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
[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
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
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44.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18.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
[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耍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南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
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
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
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
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
[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14.0%、25.9%、46.1%、8.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6.2%、6.8%、49.2%、11.7%、5.2%。
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
[8]加人^0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
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夕卜资企业(23%)、其他(12%)。
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4.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
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
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 — 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
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
[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己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
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5.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
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
1997年上海市1.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 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 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
[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
[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
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 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6.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
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
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
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