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精神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教育 2019年03月新教育时代116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汪光建(四川省广安观阁职业中学校 四川广安 638020)摘 要: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初中历史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所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持这一理念,注重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加强创造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创新能力对于初中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人没有创新力,想成为人才便是空谈。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而建设国家需要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力的人才。

培养人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自小树立正确三观,并在努力成长为人才的道路上,需要良师益友陪伴前行。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太多人情世故尽在史书中,因此历史书便是人类最好的益友。

可以通过读史培养初中生正确三观,同时为初中生树立人生目标。

而历史作为初中必修课目之一,学习该科目的意义不仅仅是知道过去的故事,更是要明白一个国家在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通过经验教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然而,老师在历史课上便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主动思考、探索,解决自身疑惑,探索正确答案,整个思考过程便是创新力的应用。

学生通过使用创新力可以达成正确分析自我,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缺点的目标。

因此初中生学习历史时创新能力的意义,就是可以让初中生在初中时期明确人生目标,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同时明确自身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

为此,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1 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历史课中,有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他们的崇高声望,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

2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

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后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原因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应当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

“要相信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主张。

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寻食一样去追求知识。

而且,他们不只满足于课堂上质疑、解疑,还会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外去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例如: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先问“什么叫民族融合?北魏民族融合的重点是什么?”再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怎样?有哪些主要内容?改革有何重大的意义广最后要求列出简表与商鞅变法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印象。

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文_教育教学111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新环境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教学工作存在的弊端,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文章主要针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改革;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接受一些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才能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

不断对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造能力通常来说,历史教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教师只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学习中,并且还能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法或者启发式教学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九一八事变”这一章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网络是上寻找一些相关的内容,将其融合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中。

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和“九一八事变”相关的视频短片或者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此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相关内容,在视频观看结束以后,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观看完成以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些开发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该多次向学生提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看学生是否有新的见解。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初中的历史课同样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探索和发现,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历史史实,更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创新的意义,形成科学的创新观念,并逐步在教学中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创新能力;激发兴趣;积极性;思维能力一、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要在系统的知识联系中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使之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有利于学生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基础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深入挖掘和把握历史过程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勇于突破教材,对教材重新整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历史事物,以纵横联系的方法,构建一个大系统。

其次,在系统学习中,帮助学生对历史实进行分析、理解、比较、评价,发现其规律,让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解决以后遇到的问题,这就是迁移性,只有深入理解教材,善于把握内联系,找准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迁移。

例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分散于课本的多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总体结构。

由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开始到进一步加深,再到大大加深,最后完全形成。

从中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其变化的过程和特殊规律:社会性质的变化是列强侵华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前期的一个最根本的变化。

这一切又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着。

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抓住这一原理去解释其他问题。

二、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要在历史问题中进行培养历史问题必须围绕历史课题展开,问题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每一问题都是历史问题教学中的一环,形成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教学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对历史事件有感性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_江迎春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_江迎春

江西教育科研!""!年第"#期教学经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通过历史教学引导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某些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价!或者对史学界尚有争议的结论进行论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立见解的能力#具体地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效$一!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任重道远$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中学历史教师要从成为复合型教师的高度要求自己$首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实际问题的了解!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和科技&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此外还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要通晓现代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它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并通过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等等!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只是文化的被动传播者和普及者!而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老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虽起着重要作用!但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演变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实现由’传授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应该广泛涉猎史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仅仅是对教科书照本宣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教改课题的研究!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并能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较有成效的指导#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重视课堂教学的’角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重视’角度创新(!即历史教师先对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然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从培养质疑精神的角度重视’理论创新(!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重视课堂外教学的方法创新#课堂外教学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为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目前要充分发挥以下几种课堂外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的主要特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围绕一个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的小题目!精心安排!全面搜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紊乱!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二是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和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其目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三是撰写小论文#根据所学的内容!教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江迎春!&江西教育科研!""!年第"#期师可以指定一个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或小论文式的作业!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的性质!但对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教师可以在笔法"写法"结构"史料分析上予以点拨指导#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把握好几个原则"$培养创新思维要坚持以史实为依据$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叙述对象具有真实性!因此!创新思维培养可以%不惟书&!但绝不能%不惟史&$历史是不可能假设的!脱离史实基础的思维必然缺乏科学性而不足以使人信服!尽管我们常说%如果事情那样发生!历史就不会如此&!但是这种%如果发生&的事情!是不能称之为%历史&的!因而以非历史的假设为前提的思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要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重$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因此!历史教学改革要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把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放在基础的地位$&$培养创新精神要坚持适度性和适用性$中学生接触到课外的历史知识较少!历史教师也因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将大量的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因此教学中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是不现实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建立在学生能根据教材涉及的史实并结合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再论证的基础上!要在他们可以达到的能力范围内!既不能过于要求%言史必谈创新&!也不能过于要求%创新必求讲深"讲全&!即要坚持适度性与适用性$总之!中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尚处于起始阶段!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在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去培养$作者单位!河南省清丰县教育局责任编辑!韦民教学经纬!!。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们在教科书里学到的又是什么呢?诸如此类的质疑还表现
在对 曾国藩 、 裒世 凯 、 慈禧 等 的评 价 上。当学 生对这 些 问题 进行质 疑时 , 本身就说 明学生在思 考 问题 了。面对这种 可喜
足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 烈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其 自觉地在历史园地 中
对照” 教材 、 前” 考 死背 ” 材 , 教 考完 ” 扔掉 ” 材 。这种 学 习 教
方式不仅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长期限制了学
生思维的发展 , 重制约 了学生思维 的主动性 、 严 新颖性 、 散 发
性、 变异 性和流畅性 。 对历史的认知 , 形成于历史学 习过程之 中之后 。走进 历
了资料 , 在辩论赛上 , 大家在为辩手们 的精 彩表现喝彩之 余 。
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 的例 子 , 而 比较前 面地 了 从
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 , 而且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合作学习的
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 。
二、 追溯 历史 。 培养 学生联 系实际能力
史, 发现问题 , 有效 信息 进行 分析 、 对 比较 、 别 、 辨 论证 , 到 得 答案 , 这是现代 历史学 习的一般程 序。然而反 思我 国的中学
进行“ 追本溯源” 。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 台独” 和台湾
作者简介: 陈丽红(99 , 河北固安人 , 16 一)女, 史学学士, 张家口市第一职业中学历史一级教师。
拓垦。

的现象 , 为还历史以本来面 目, 也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
真实 的历史事件 和历史 人物 。我设计 了很 多辩论 题 目: 李 ”
鸿章, 爱国者或卖国贼? ;现代世界是否需要联合国” “ ”“ ; 辛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摘要: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来说,讲的都是以往发生的历史事实,好像与探索无关。

其实恰恰相反,初中历史教学在现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需要从学科特点出发,融入创新意识,进行教学;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的角度试析创新思维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创新思维系统实践中学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

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

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从创造思维内容来看,它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扩散思维,即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的思维。

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就能得出6种结论:a.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b.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c.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d.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e.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f.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18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李艳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始注重“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应用其中。

并且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再单单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历史知识进一步丰富,树立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

本文首先对历史思维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历史思维能力,最后给出了一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学习历史可以使得学生联系古今中外,进一步的使得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分类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历史思维呢?简单的说历史思维就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历史学习的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育特点,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师极为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历史思维能力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阐述一下:1、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历史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讲究还原以及论证历史事实。

基于此特点,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剧以及历史小说,这些电视剧以及小说中所涵盖的历史内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前提条件的,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不能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

因此,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当代课堂中,不能不探讨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应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主体性特征人的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能力也是分层次的。

中学生的能力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中阶段,以思维的直觉感知为主;高中一、二年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增强;高三阶段,阐释问题的能力趋于成熟。

因此,高一、二年级是进行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应注意:1、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应具有此年级阶段特征的可思维性。

例如:在学习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可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个问题:①试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

②结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这段话,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

③试评价新经济政策。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若干要点,然后将各个部分综合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时,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和他们交流、讨论,疏通他们的思路,促成其主体性的良性发展。

二、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应遵循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原则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历史思维能力是建立在人类对社会历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认识的思考。

因此,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导”和给予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 0 00 1 5 重庆 3 0中学 胡 贤

江泽 民总书记 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 出: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田,开阡陌 ”,动摇 了奴 隶制 的经 济基础; “ 废 除奴隶主贵族 的特权 ”、 “ 建
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 新,一个国家 ,一个 民族是没有任何 希 望的。2 1 世纪 是知识经济 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作为中学教师,本 文拟就在中学历史教学 中如何 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合 自己在 历史课堂中的 教学 实践 ,谈 几点看法和 体会,不足 之处,尚请斧正。 中学历史 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思维是大脑地 客观事物 间间接概括 的反映,创新 思维不仅 能揭示客观 事 物 的本质和 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 生出新 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对 中 学生来说 ,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 ,展现书本 知识 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就是创 新思维 的培养 过程。在 目前 中学历史教学 中仍存 在注入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 学 中只注重学 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 。学生缺 少 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 , 就很难谈得上创 新思维的培养 。要真正培养学生 的创 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 中就要重视 设计 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以相应 的创 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 的 创新意识 。学生 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在 自主探索 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 培养 ,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求知 、富于创造,成为具有创新 、 开拓精神的人才 ,而创 新教育是从培养想象力开始 的,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 膀,想象力正是创造 能力 的核心。历史课应顺应思维发展 的规律 的要求。 “ 以 史为鉴”加强对学 生创新 思维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 师要克服传统 文化教育的消极影 响,更 新教育观念。传统 的观念 ,崇 尚经验 ,反对创新;崇 尚权 威,反对怀疑 崇 尚跟 随,反对超 越;崇尚持平 ,反对 冒尖 。培养 出来的 人 只能是循 规蹈矩、按部就班 、谨小慎微 、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的 “ 小绵羊”, 而 不会是独立 自主 ,驰骋疆场 的 “ 千 里马 ”。教师要培养 学生 高尚的情操,执 着 的追 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 的精 神和虚 心好学的态度 ,使学生养成 推崇创 新和 以创新 为荣的意识。 = 、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教 法与学法 说到底 是思维方法 的指导 。教 育的职责 不在于 “ 教 ”,而 在 于 “ 导 ”。不能满足于学生 “ 学会”,更要 引导他们 “ 会学 ”,教是为 了不教 教师要 学会运 用十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即分析和综合、 比较和分类 、抽象和概 括 、系 统化和 具体休、归纳和演绎 。教师 掌握它们,就可 以少走弯路 ,大大提 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运用系统的观点 ,精心设计 出一整套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 法的最佳实施方案 。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 图画、地 图、表格、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胡仙儿
【期刊名称】《成功:教育》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 ,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历史课堂是主渠道;历史课外活动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总页数】1页(P250-250)
【作者】胡仙儿
【作者单位】[1]诸暨市荣怀学校,浙江诸暨31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用历史的积淀,荡起学生智慧的涟漪——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探析
4.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5.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赵登明

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赵登明

第22卷第1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月V ol.22 N o.1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llege M a r 2003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赵登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 130021)[摘 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学生的刻苦学习与兴趣学习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3)01-0122-03 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施创新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世纪赋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历史教学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系 当前中学历史有三个方面的实际功能:第一,人类社会对“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现代社会和个人都不能没有历史知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离不开历史知识。

同时,学习历史能使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第二,各类考试,特别是文科高考中的历史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又决定了历史教学核心的一方面内容。

第三,历史教学与联系现实社会。

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和未来。

我们进行历史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意义,是要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把握历史发展线索与方向,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如何培养初中生历史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初中生历史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初中生历史创新精神摘要:历史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其相对特殊的价值,同时也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后人对先辈的总结,又是启迪我们正确思维的一盏航灯,所以学好历史意义重大。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记忆质量,是历史教师应不懈探索的事。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益加完善。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一、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1、改变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意识的需要。

受应试教育、社会因素等影响,在农村中学虽然开足了历史课,但是由于在中考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少。

所以不少的学校平时不重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尤其是在七、八年级。

造成了任课教师的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仍然是灌输式、教条式等,把知识点划划,让学生抄抄记记。

当然由于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

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选择、识图、材料解析等),几乎没有实践活动的考查;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少。

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就得”死记硬背”,形成厌烦心理,由此产生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尤其是学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学生的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更无从实现。

为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行为。

2、身心健康学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学生14-15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求,乐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仍视自己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不到挖掘,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任肖平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年第08期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道德情操、生存发展教育的重任。

这要求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的传授、基本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熏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构建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兴趣青少年应该具有不墨守成规,不囿于现有历史结论的探索积极性,但探索是有风险的,也不是可以任意而为的。

作为学生,因循守旧,死读教材,固然会获得较好的成绩,而标新立异则有可能成绩暂不如人。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创新精神,不让他们在平时的考试分数上“吃亏”,学校和教师应创建一种激励机制来调动、激发、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宜对下列情况予以表扬鼓励。

1.对课堂上积极思考、创造性回答老师提问的同学予以表扬鼓励,并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表》中,作为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可出一些带有创新思维的试题,拟定答案时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评卷时对那些有特色、有创新的答卷予以奖分。

3.对在学生社会调查、历史小论文征文、向报纸杂志社投稿中取得成绩的学生公开表扬奖励。

4.设立各科“创新标兵”、“创新能手”等称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5.建立学生创新档案,如实记录他们在中学时代的创新成果,做为向上一级学校和社会推荐的重要材料。

二、注重课堂教学,搞好创新教育历史创新教育可以延展到社会各个层面,但关键在于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改进教学模式,引进创新活动。

为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尽力创设创新情境,设立创新问题,引入创新手段,充分运用历史文物资料、历史题材文本、多媒体课件等辅助资料,让学生在学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

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如今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为响应国家号召,本文便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效学习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

中学生作为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一个团体,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这一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然而,很多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感到束手无策。

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借鉴。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真正的历史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引人入胜。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学习历史,是因为很多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得学生们对相应的历史学习缺乏相应的兴趣,或是对相关历史细节不了解。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相关史料,结合相关史料,讲述事件细节,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述《秦汉大一统》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通过课本可以大致得知秦始皇或者汉武帝的生平。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就会显得历史人物过于扁平,也会使学生觉得枯燥。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史料,比如《史记》,我们可以借助武帝本纪或者始皇本纪的一些历史细节告诉学生,以此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也可以通过史料,比较详细的讲述汉武帝的生平,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以及改称尧母宫,同时还可以讲解大汉双璧,卫青霍去病,告知学生:“李靖曾经评价,自古论兵,孙吴白韩为首,颇牧卫霍次之。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探求、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解决办法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授课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性讲述、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法,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和思考。

二、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授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过分指导学生的学习,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历史课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独立完成的研究报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组织创新活动和项目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和项目。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主题的展览、论坛或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让学生从源头上获取历史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创新观点。

五、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笔头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歌曲创作、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求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中学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

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

那么,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老师主动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

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结果和结论就是他们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

因而,在课堂上本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现在的课堂即已经演变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在讲台下总是沉默不语、毫无生气也毫无学习的兴趣。

这就导致学生的思路变得愈来愈窄,而对书上讲的一切知识内容都想当然,甚至连质疑的意识都变得淡薄了,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也在无形之中被约束了。

虽然学生在历史考试中能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事实上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和掌握历史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内容,考完试便转瞬即忘。

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过程的行动者,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可以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逐步引导其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即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将“苦学”变为“乐学”,从而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摘要: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界目前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创新思维精神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浅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精神;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67-01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是对既成事实在不同时期,从不同阶级、不同立场、不同理念和不同角度出发的重新审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一味依据教材结构和教材已吸纳的观点,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因为这样做能把鲜活的历史知识在教学的磨堂里磨碎,根本无法实现新的消化吸收。

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批判性,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被思维定势所困惑,而是要突破陈规,对已有的知识、材料进行充分发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重新的审视,创造出全新的情境,从而把握历史真正的内涵,使之变得鲜活。

二、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我想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

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
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

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
的初衷。

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第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在这里,教师不仅要具备批判精神,更要有批判能力,要对现行教材已吸纳的观点,用与时俱进的观念认真审视。

甚至要批判性地分析和探究,以便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维而活跃,培养学生更敏锐的思想理念。

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

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

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

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
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批判性的理解并接受。

批判性应用于课堂当中,既可合理利用已有知识和材料,又可合理分析已有结论。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思维,也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领略历史学科真正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开拓创新思维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充实课堂,让学生得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再得到一些学科能力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基。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教师应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发表历史见解和心得体会,绝不等同于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胡侃,或者鼓励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的”一家之言”,归根结底,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并给予表扬,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解,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不但要对学生的发言做一个细致的总结,而且要使学生认识到,总结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终结,而是继续深入思考的开始。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地位,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

然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过程,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
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