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几个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题目:本门课程是你思考了什么问题?

通过一学期来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自己在课堂上受文本或老师的启发,时不时的也会思考一些问题,有的是和自己或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有的是比较纯学术一点的问题思考,不过有很多问题在自己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做更深入和长期的思考,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一学期内影响比较深刻、并且做了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吧。

㈠首先是我无意间在书上看到几则小故事后所做的思考:

⑴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从这件事上,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生活区域,在如何对待牛这个问题上,一个哲学家不如一位农夫;

②要别人做一件事,光强逼是不行的,哪怕你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奏效。其实,我们要做的,仅是举手之劳,拿出一点生活的“青草”,给别人一点甜头和希望;

③世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别人想想,这样,人生的路反而会走得更顺畅。

⑵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了一只鹰,鹰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哲学家见了,问:“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得飞起来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只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我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一块石头,只要把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就能飞起来。

这使我想到了人,人哪怕像石头一样愚笨,只要能舍弃多余的东西,也是能够飞起来的啊!但人生的诱惑,就像一块石头多余的边边角角,如果面对诱惑,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不舍得放弃,那也不舍得放弃,人生就会成为一块沉

重的石头,永远成不了展翅高飞的鹰。

要想人生飞起来,只要放弃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行了。

⑶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涨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起来,不知把这只大葫芦派上什么用场。

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们只知道用葫芦来装水,却不知道把水装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于是我觉得把思维“闷”在葫芦里,思维将永远找不到出路;只有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善于把水装在葫芦的外面,才能巧妙地突破思维的瓶颈,发现一片新的天地,看到一片宽阔的海洋。

㈡以上是几个关系到自己现实问题的思考,下面来谈几个关于我自身问题的思考:

⑴我是什么?

我是些有机物质?还是只是一个意识?实际上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字做精辟的回答,那就是一个“元”。“我”由什么组成?①意识②思维③情绪。这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所谓的“元”应该就是指一个人的极限,也就是说所有你没有任何可能性理解以及经过的状态都不在这个“元”里,那也就是“我”的极限,绝对不可能超越的极限。比如我没有可能超越4维空间,“我”不可能理解的一切一切都是不属于我的范围的东西,而“我”可以认为是一种极限

一种个人存在的极限。

⑵我从哪里来?

按照《老子》中的说法,道来自无,但无有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呢?何况康德认为,无是不能生出有的,无应该不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而是一片混沌,一种无次序的存在,而道是一种有次序的存在,那为什么无序会产生有序,我觉得现在最好还是按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这是偶然造成的。

⑶我要到哪里去?

有序的诞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也就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都知道人最终都会死,而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存在彼岸世界,那么生存意义的问题就必须找到另一个答案,这一点,我信奉的是尼采的永恒轮回,注意,这不是佛教的那种轮回,佛教的轮回源于对生命的同情,而永恒轮回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㈢在读了庄子·《天下篇》后自己只是有一些感触,不过有的问题也会伴随而来,但我对这些问题不敢做实质性的解答,下面只写两个我想过的问题:

⑴天下篇何以名篇?天下的思想与观念如何进入到天下篇中?

⑵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百姓这个序列有何深意?它与内圣外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不过总体来说,天下篇的大旨在列叙古今道术渊源所在,最后以自己的意思结束,庄子一生是个“谜”,他的名字是个谜,籍贯是个谜,连他的著作也是个谜,有一首诗来形容庄子和他的著作:

逍遥自在九天外,

忘我忘形无所待;

渔父去矣子勉之,

天下多方何足怪?

天山明月高高照,

照古照今照来人;

人生代代无穷尽,

谁知明月照何人?

㈣关于自由问题的思考: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面对着陌生的洪荒世界,哲学家们就对自由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流传千古的理论。庄子曾为自由问题而玄想了一生,提出了著名的“观道”理论,他认为,对“道”的观照,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为了观“道”,必须做到“无己”,才能成为“至人”,才能“游心于道”,而要作到“无己”,须具备三个条件:1、外天下:排除对世事的思虑;2、外物:抛弃对自身贫富得失等各种计

较;3、外生: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这三点概括起来,庄子又提出“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具体要做到:“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庄子认为,这种“坐忘”,是人生的自由境界。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称自由问题是伟大的和最神秘的哲学问题。他指出历史的本质就在于它“表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并且只有这种统一才使历史成为可能。”他认为,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个人创造出来的,但一方面,社会史发展方向不能由个人的自由行动、个人行为的动机来决定,因为仅仅个人的自由无非是一种任意,他可以自由为善,也可以自由为恶,而且他们并不一定达到自由的目的;另一方面,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也不能是自然规律,因为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只能是一种必然性。必然性决定那些历史中应当发生的事情,而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既离不开人,也不被人所决定。谢林由此认为,必然性是“历史中的上帝”,人在历史的舞台上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或进行“自由表演”。

法国现代哲学家萨特毕生最为关注的也是人的自由问题,自由问题可以说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论题。萨特讨论自由问题时,是直接从意识出发,并立足于人的意识。也就是说,他所谓的自由,首先是指意识的自由。由此,萨特提出了“自由选择”的理论。他认为,意识本身是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纯粹的“无”;或者说,这种意识并不是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体,而是一种纯粹的活动,纯粹的主观性。正因为意识是一种纯粹的“虚无”,因而是具有否定的作用,不受任何因果律的约束。所以意识一开始是自由的。

以上列举的三位哲学家,是典型的精神自由论者,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都是认定人从本质上或本性来讲,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他们即使确信人的本性是绝对自由的,也并不意味着人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他们也不是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人受到的种种束缚,而恰恰相反,他们都对现实中人的“命运”受支配的现象深有体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们只好把“绝对自由”界定于人的精神领域;一方面他们要给精神世界以绝对自由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因此,他们最终都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在不同程度上得出宿命论的结论。庄子生活在战乱年代,他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人是很不自由的,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恰恰要用精神自由来弥补。那么,怎样对待与人的愿望相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