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之在句子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古汉语“之”在句子中的作用

【作者】谭莉蓉

【关键词】“之”作用词类界定

【指导老师】戴伟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第一部分虚词来源概说

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乘,判于燕越,柳柳州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刘淇《助字辨略?自序》)可见文章由实词和虚词构成,实词固然重要,虚词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清代阮元谈到:“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王引之《经传释词?阮序》)古书之所以难读,一则因为有古字,有古义;一则因为虚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一个虚词通常不止一个用法,用法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对古书中的虚词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周祖谟《文言虚词诠释?序》)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有的过于繁杂,有的又过于简单,而且各家之说又有差异,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不便,因此,本文将博采众家之长,本着简明的原则,对“之”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进行系统归纳。首先要从虚词的来源说起,虚词通常有三个来源:

第一,本字本义:“哉、兮、乎、矣”。《说文》的解释就是虚词,这种情况为数很少。

第二,实词虚化:以:由名词、动词虚化为介词,再虚化为连词。

既:刚吃完饭,头已调开,“尽、完”,虚化为“已经”。

即:本义是就食(走近饭器吃东西),扩大为“就,靠近”,后虚化为副词“就”,再虚化为连词“假若”、“则”的意思。第三,实词假借:而:本义是胡须,名词,假借为连词。

然,本义是燃烧,动词,假借为代词、语气词。

之,本义是出发,往,动词,假借为代词、助词。

可见,“之”字虚词的词性由实词假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众多词类,本文将在第二部分对“之”字在句子中的五个用法作出分析。

第二部分“之”字用法分类

《说文解字新订》:“之:,出也,象过,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

因此,“有所之”一句可见,“之”字原来为动词,引申为“至”,体现了介词作用;“之”假借用为代词后,发展为助词,再发展为连词。

按着这样的脉络,笔者将在这个部分对“之”字依次从动词、介词、代词、助词、连词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动词

从“之”的字形去分析,“之”的本义当为动词,,,往也,从一处出发。

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孟子?滕文公上》)——马建忠“‘之’者,到也,亦内动字也,其从来之处,‘楚’也,故介以‘自’字”。

②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

“之”作动词时,是“到、往”的意思,后直接地名,不用加上代词“于”等。二介词

(一)“到,至”

① 之死矢靡它。(《诗经?鄘风?柏舟》)——我发誓到死都不心怀他意。

② 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史记?项羽本纪》——汉军驻军在荥阳,修筑一条甬道连接到黄河,以运输敖仓的粮食。

(二)引介时间或处所,“在”。

① 肖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史记?高祖本纪》)——肖何是县里的主吏,管收贺礼,对客人们宣布说:“贺礼不满千钱的,坐在堂下。”

② 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史记?封禅书》)——汉高祖在微贱的时候,曾经杀过大蛇。

(三)“对,对于”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荀子?劝学》)——等到那达到最喜好的时候,就象眼睛对于五色的喜好,耳朵对于五声的喜好,口对于五味的喜好。

(四)“用,把”。

有时相当于“以(用、拿)……方式(身份、名义、资格等)”。

①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之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据有齐国的旧疆,占有胶泗流域的土地,用德惠来安抚诸侯,内聚实力而外行谦让,那么天下的国君王侯都要来向齐国朝觐了。

②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把榛树、栗树、梧桐、白桐、梓树、漆树栽(在宫里),将来好砍作琴、瑟。

(五)“由于,因为”。

①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汉书?赵充国传》)——由于毫厘的失误,导致千里的差错。

② 吴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猨狖之捷来措。(《淮南子?缪称》)——钟铎因为声音悦耳而自招毁坏,腊烛因为能照明而被消灭,虎豹因为身有文采而招来射杀,猿猴因为活泼敏捷而引来拘捕。

(六)介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引介比较的对象,译为“比”。

惠子闻之:“不然。使三军饥而居鼎旁,适为之甑,则莫宣之此鼎矣。”(《吕氏春秋?应言》)——惠子听到这言论,说:“不这样。假如众多的军队很饥饿而住在大鼎旁边,正好要给他们用甑作饭,那么,没有什么比这个鼎更适宜的了。”(七)“若”。王引之《经传释词》:“‘之’,犹‘若’也。”

① 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左传?宣公十二年》)

② 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左传?成公二年》)——上言“之”而下言“若”,“之”,亦“若”也,互文耳。(王引之《经传释词》)三代词

按段德森在《实用古汉语虚词》中“‘之’在甲骨文里就用作指示代词”的说法,“之”原为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其中,“之”的代词用法又有好几种,“之”一般用为宾语,但也有例外。而且“之”还有帮助宾语前置的作用。下面分别列举“之”字的这些代词用法。

(一)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译为“这、这样、这些、这里、这(件事)、这个(东西)”等。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操蛇的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他们不停止,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事。

②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2)远指代词。译为“那、那样、那些、那里、那(种事)”等等。

①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荀子?王霸》)——那些和他从事政治的,那些人则都是信义之士。

②请京,使居之。(《左传?隐公无年》)——(姜氏)要求分封到京城,郑庄公便让共叔段居住(在)那里。

(二)人称代词。

(1)他称代词。

译为“他(们)、它(们)”,常用作句中的宾语,有时也用作定语或主谓词组中的主语。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他。

②曰:“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三国志?先主传》)——刘备说:“根据什么知道他们不是青州、徐州的军队呢?”

(2)活用为己称代词,译为“自己”。

①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与其坐等亡,不如奋起拯救自己。

②取天下者,非负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一人而已矣。(《荀子?王霸》)——取得天下,不是说别人背负土地来归顺自己,而是说治国之道足以统一人民罢了。

(3)活用为自称代词,译为“我”。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你将可怜(我)而使我活下去么?

②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到真州,把我驱赶在城门外,几乎彷徨而死。

(4)活用为对称代词“你”。

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劝说如果不采纳,就没有谁接替你了。

②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商君书?更法》)——你赶快下定变法的决心吧,就不要顾忌天下的愚顽议论你啦。

(三) “之”字代词的其他用法

1.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一般位于动词前面,帮助宾语前置,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

(1)否定句中:

①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国语?晋语三》)

②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

(2)疑问句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