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4-2种群数量的变化(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4-2种群数量的变化(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 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 估算的准确性。
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组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 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已有前后对照。
3、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值。
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 取怎样的措施?
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 n倍后,再用血球 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n×2.5×104,即为10mL 酵母菌液中酵母菌个数。
5、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1.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PPT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PPT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诊断反馈
3、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曲线 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 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竞 争增加( D )
A.CD段(增长速度慢) 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变化速率加快) D.FG段(速度逐渐变慢)
诊断反馈
4、以下关于“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J”型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 后 B.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 的影响 C.“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D.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斗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 环境的影响
新课讲授
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有害生物的预测 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降低环境的负荷量(K值)。如鼠害防治可通过 严密封存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老鼠的天敌等 措施来降低K值。 4、为引进外来物种提供理性的思考。
必须考虑所引入的外来物种是否会构成对原来 物种的危害,即是否会构成生物入侵。
设问寻疑
新课讲授
4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讲授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 出率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上述种群特征的因素, 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环境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
新课讲授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 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细 菌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

有哪些优缺点?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十二页,共36页。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蛋糕中 细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种群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mìdù)增加的影响
Nn=2n N代表(dàibiǎo)细菌数量,n表示第 几代
一般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hélǐ)假 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 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
第十九页,共36页。
对大草履虫种群(zhǒnɡ qún)研究的实验
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 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 据,经过反复(fǎnfù)实验,结果如下:
请你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zēngzhǎng) 曲线!
第二十页,共36页。
三、种群(zhǒnɡ qún)增长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
100”大型草曲履线虫种群(zhǒnɡ qún)
时研间究(的D实) 验1 2 3
4
5
6
种群大小 20 137 319
种群 数量
食物、空间有限
369 373 375
出生率降低,死
亡率升高
400
300
D E K值(环境容纳量)
200
C
K/2处种群增长率
100 A B
最大
0(sh1íj对iā新n2适)环/应3境天的 4 5 6 时间
6亿只以上 (yǐshàng)的 野兔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1、模型(móxíng) 假理设想:状态—— (不存在环境阻力)
食物(shíwù)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 2、害建等立。模型:
种 群 (zhǒnɡ qún) 起 始 数 量 为 N0 , 第 二 年 是 第 一 年 的 λ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的数量变化》完美课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的数量变化》完美课件
草履虫种群增长
• 草履虫分裂生殖.avi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 化》课 件(第 一课时 )(共2 2张PPT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 化》课 件(第 一课时 )(共2 2张PPT )
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实验
我们生物兴趣小 组将大草履虫培养在 适宜的培养液中,每 天定期统计一次大草 履虫的数量,并且每 天将其分装到更大的 加有新鲜培养液的容 器中,控制适宜的环 境条件,连续观察六 天。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 化》课 件(第 一课时 )(共2 2张PPT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 化》课 件(第 一课时 )(共2 2张PPT )
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实验
草履虫在营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的生长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 化》课 件(第 一课时 )(共2 2张PPT )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我们唯一能仰赖的, 只有人类自身的觉醒、即刻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 让我们在对这美好风景的期盼中,结束我们这一 课。
研究型学习
• 研究课题 • 1、湘阴县湖区水葫芦
蔓延的控制 • 2、鹤龙湖螃蟹产量的
研究
海豚湾.flv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 底世界 的喜爱 之情, 激发学 生热爱 大自然 、探索 自然奥 秘的兴 趣。

7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 用探究 式的学 习方式 ,注意 激发学 生了解 植物知 识、探 究大自 然奥秘 的兴趣 ,把向 书本学 习和向 大自然 学习结 合起来 ,引导 学生养 成留心 身边的 事物、 认真观 察的好 习惯。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讨论二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增长速度 v (个/2小时)
增长速度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酵母数
K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增长速度
8
时间
时间 t 酵母数 N
0
2
4
6
8
10
12
=50000A· B(个)
针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 化”,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某同学按下表完 成了有关实验。 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试管 编号 A B C 培养液 /mL 10 10 — 无菌水 /mL — — 10 酵母菌母 液/mL 0.1 0.1 0.1 温度 (℃) 28 5 28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 推导公式。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Nn=2n , N代表细菌数量,
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 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 验或修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 行表达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目标 理解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把握数学模型(抽象) 与种群数量的变化(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 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的任务。 情感态度 建立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生
物问题。
14
16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数量变化完美课件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数量变化完美课件

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C
3.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 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 限制使种内斗争增加
D
A.CD段(增长速度慢) 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变化速率加快)0 120 140 160 180 200
时间
生 物 人 教 版 必修三 4.2种群 的数量 变化课 件(共 22张PP T)
讨论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种群的 起始数量不是1而是以N0表示,每繁殖 一代的时间是确定的,λ表示该种群数 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生 物 人 教 版 必修三 4.2种群 的数量 变化课 件(共 22张PP T)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入率)
2、人类的活动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2、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生 物 人 教 版 必修三 4.2种群 的数量 变化课 件(共 22张PP T)
种群数量的变化
2n
讨论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 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
时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min 细菌 数量
以表格中得到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以数量 为纵轴,画出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细菌种群增长曲线
数 600 量 500
400 300 200 100
(4)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 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 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 对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请从a、b曲 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的 措施___________,降低环境___________ 量,使鼠群的___________曲线变化,转变 成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33张PPT)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种群数量变化: 在K数 量 增 长 速 率
时间
讨论1:从环境容纳量(K值)的角度思考:
(1)对濒危动物如大熊猫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 高环境容纳量。
(2)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 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 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讨论2:从增长速率的角度分析何时捕鱼、杀虫效果最好?
k/2
t0
t1
t2
(1)如何持续获得较多的生物资源:
①应设法增大环境容量K,如增加资源、空间、性状环境等 ②捕捞、采伐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以上时,剩余量应保持在K/2左 右。
(2)如何防治有害生物:
①应设法减小环境容量K ②通过引入天敌、杀虫剂等,让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⑶坐标式(曲线图、柱状图)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化》实用教学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化》实用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 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量最大 。
(3)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 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 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 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 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27
我思故我在
28
“J”型曲线
研究种群 数量变化 的意义
“S”型曲线
建构种 群增长 模型
种群数量的 波动和下降

起始数量 1天后 2天后 (个) (个) (个)
3天后 (个)
4天后 (个)
N0
N0 N02 N03 N04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用数学方法解释生
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
认真思考 小露一手
观察对象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基于数据 建立模型
得出结论
检验修正
相关数据
假定:起始量:N0, t天后数量:Nt 酵母菌的数量每天都比前一天增长 倍。
起始量 (万个 /ml)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6天后
7天后
50
200 400 700 2000 6000 11100 11150
根据以上数据,完成课堂学习案中第1题, 在坐标图上描点,然后连线,画出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12000 10000
减速期,增长缓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转折期,增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K/2 长速率最快 种群数量K/2 →K值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共48张PPT)
3、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问题: 细菌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提出假设
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 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建立数学模型
检验或修正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三第 4章第 2节 种群 数量的 变化 课 件(共 48张 PPT)
1、产生条件:
长)
环境条件有限——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 天敌增加等;
2、原因: ①种内斗争加剧
②天敌数量增加
3、实例:
自然界中的生物(如: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三第 4章第 2节 种群 数量的 变化 课 件(共 4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三第 4章第 2节 种群 数量的 变化 课 件(共 48张 PPT)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知识回顾
性别比例
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趋势 •种群密度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决定
迁移率和迁入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外界环境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本节聚焦
1、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实例:
实验室、某区域引入新物种
3、数学表达式: Nt=N0 λt
设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 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三第 4章第 2节 种群 数量的 变化 课 件(共 4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生物必 修三第 4章第 2节 种群 数量的 变化 课 件(共 48张 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42《种群的数量变化》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32张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42《种群的数量变化》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32张PPT)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种群增长两种曲线的分析
一、曲线比较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二、列表比较
项目 前提条件 种群增长率 “J”型曲线 环境资源无限 保持稳定 无 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 “S”型曲线 环境资源有限 先上升后下降 有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 多
K值的有无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10
C
无菌水/mL
酵母液/mL 温度条件 0.1 5℃ 0.1 28 ℃
10
0.1 0.1
六、实验操作 1.将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注入锥形瓶中。
2.将0.1 g活性干酵母投入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
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酵
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__,试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 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种群数量变化(公开课)(1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种群数量变化(公开课)(18张)-PPT优秀课件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
(2)说出“J”型增长模型与“S”型模 型的意义; (3)说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一、数学模型 课本P65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 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 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 或观察等,对模型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人类活动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2--种 群数量 变化(公 开课)( 共1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2--种 群数量 变化(公 开课)( 共1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存在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 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 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 低,死亡率增高.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 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例]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P67
种群经过一定 时间的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的 增长曲线,称为
“S”型曲线.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2--种 群数量 变化(公 开课)( 共1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 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2--种 群数量 变化(公 开课)( 共1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思考回答
0 20 40 60 n
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
?
1.细菌是真核生物 还是原核生物? 2.细菌的繁殖的 方式是什么? 3.细菌繁殖了n 代后的数量是多 少?
4.请在作业纸上绘制细菌增长的曲线图。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2 4 (个) 增长速度v 4-2=2 (个/20min) (4-2)/2 增长率r (个/20min个) =1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 40 60 80 100
32 16 1
64 32 1
128 256 512
4 1
8 1
64 1
128 256 1 1
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增长率稳定
Nnபைடு நூலகம்2n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 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 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时间(min)
20 40
60 8
80 16
100 120 140 160 180
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 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
有害生物的控制
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 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应该采 取哪些措施控制家鼠数量?
减少 数量
降低 繁殖率
施用避孕药 施用激素
养殖或释放 天敌 将食物储存 在安全处
机械捕杀
老鼠
药物捕杀 打扫卫生 硬化地面
增大环境阻力 降低环境容纳量
k/2
(1)问题探讨: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趋于稳定 曲线。 ②该实验中在第 2、3 天时增长率最快。
③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在环境条件 不受到破坏 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400
K值:环境容纳量
酵母数
300 200 100 0 1 2 3 4
巩固练习
D
2000年世界人口 增长曲线
我国1000~1990年 人口数量变化
来自《生物》(必修本)第二册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 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如果第一 年数量为No,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 年的λ倍,则t年以后的种群数量公 式为:
Nt=No

t
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的条件下,
种群又是怎样增长的呢
你能否预测它的变化
高斯实验:生态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 mL培 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 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上图所示的结果。从 上图可以看出,大草履虫在这个实验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种 群数量是375个,这就是该实验种群的K值。
Nt=N0×λ
180
t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 4.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
数学方程式 曲线图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 群数量的变化。
数学模型的建构步骤: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环境阻力
5 6 7 时间/天
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
(2)种群的“S”型增长到K值后不再继续 增加的原因: 内因是: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和迁出率相等
外因是: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 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
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 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
Nt=N0×λ
180
t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欧
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 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里 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 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 6 亿只以上,遍布整个大陆。
细菌数量 2 4 (个) 增长速度v 4-2=2 (个/20min) (4-2)/2 增长率r (个/20min个) =1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 40 60 80 100
32 16 1
64 32 1
128 256 512
4 1
8 1
64 1
128 256 1 1
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增长率稳定
32 64 32 128 256 512
细菌数量 2 4 8 16 (个) 增长速度v 8 (个/20min) 4-2=2 4 600 500
16
64
128 256
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400
300 200 100 20 40 60 80 100 180 时间
时间(min)
20 40
60 8
80 16
100 120 140 160 180
[思考1]:
澳大利亚野兔能指数增长的特 殊原因是什么呢? 。
①没有天敌。
②充足的食物。 ③广阔的生活空间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 国华盛顿州的一个海 岛。1937—1942年间 数量增长:
小结:
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 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 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 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