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探析

摘要:本文就尝试从高校教材的规划、出版、征订、选用、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能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高校教材建设供应体系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教育教材改革

在各种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的教学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教材的供应流程和方式来看,传统教材供应方式和流程存在弊端,难以适应教材出版趋势和教育发展现状。

①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培养人才规格层次的教学计划变更,使得合适的教材出版和供应明显滞后。

②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其它教学管理制度的一并实施,使教学计划不再成为预定教材科目、数量的可靠依据。

③高校招生办法的改革使教材供应内容、数量不确定性增加。出现了部分教材积压,部分教材供应不足,加剧了教材供应的不确定性。

④学生自由购买教材的意愿和要求使教材供应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导致教材征订难度增加,出版社教材出版无所适从。

(2)从教材出版的方向来看,基础类课程教材重复出版现象严重、管理混乱,而特色教材(小学科)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①出版单位经营模式影响特色教材的出版,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单位削弱了对特色教材的支持力度。发行量、定价、利润总额等因素,无疑是一个特色教材难以逾越的障碍。

②目前特色(小学科)教材的出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资助出版。一方面由学校出面组织设立出版基金以全额或部分额度给予资助;另一种方式是作者自费出版。其中,部分教师自筹资金兼顾评职称等自费出版的特色教材,由于受出版经费的制约,及作者水平、经验等不同,同时也缺乏学科专家必要的把关,故此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特色(小学科)教材的出版形象。

(3)从教材编写流程来看,部分高校片面追求自编率,一味低端重复建设,难以保证教材质量。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专业的进一步调整,各高校自编专业教材的数量迅速增加。一些高校为了评比和评定,片面追求本校教材自编率,一味追求数量,轻视质量,导致内容大同小异。其结果是各院校之间互相排斥,形成单位或地方保护主义,助长了相互抄袭的不良风气,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有发生,精品教材缺乏,教材的生命力短暂。

同时,由于人力和财力有限,部分教材一旦写完不再修订或修订的幅度、程度都很有限,教材内容与教学发展不同步。高校的自我封闭、内部循环现象,也加剧了高校教材片面追求自编率现象的发生。

此外,高校教材选用时,搞所谓的自成体系,不论自编教材的质量如何,只要有自编教材几乎不选用其他教材。这些做法难以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还会影响高质量教材的推广和使用。

(4)从教材选择流程来看,高校选用信息不够顺畅,选用范围不广,缺乏科学的教材选择论证体系和评价体系。

教师对教材的选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有关教材征

订目录选择,仅能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缺乏实物的理性认识;另一种是根据已有或阅后的教材实物来征订,虽有总体性认识,但也存在

一定的片面性或偶然性。

同时,教材选用随意,缺乏对教材的论证和评价体系。部分高校任课教师是教材第一选用人,仅凭个人喜好选定版本,不经教研室集

体研究。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图备课方便,不更换新、优教材,导致反映新的科技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还有高校只关注教材的到货率,而忽视了使用教师、学生的意见反馈,缺乏对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

(5)从出版单位来看,改制转制工作趋于尾声,迫于生存发展压力,恶性竞争手段凸显,对高校教材推广、服务缺乏创新。

从高校教材市场的营销整体来看,推广、服务手段依然呈现粗放型的特色,营销缺乏创新。出版单位常规营销方式有五项:一是教材出版信息的发布;二是教材与教师见面;三是借助会议营销;四是渠道营销;五是学术增值服务。这五项常规营销活动每年都在推广旺

季被出版社所集中轮番实施,而一线教师对这些服务从接受到厌烦,从厌烦到排斥,传统推介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熟悉,难以给他们带

来新的感受和新的服务,导致营销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很多出版单位不惜在法律许可和商业行为之间打起了擦边球,通过利益营销,变相的通过利

益回报来促使教师选用本社教材。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解决高校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对高校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与管理,

逐步形成了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教材建设体系。

高校教材建设必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在教育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组建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材体系。

高校教材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着力点,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2)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必须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的教材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材选用质量。

对教材质量进行评估是加强教材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建立权威性的高校教材选用、评价体系,规范的教材选定流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选优、用优”的原则。坚持优选国家级与省级获奖教材、优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选用师资力量雄厚和特色鲜明的特色专业自编教材。建立起任课老师推荐,教研室、专家组讨论,院系审核,学生反馈的质量跟踪与反馈制度;另一方面,出版社要严把质量关,在教材内容、编写体例、编校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出版社与学校供需之间的契合程度。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特色教材编写体系、评估体系、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一些特色教材专业面窄、印量少、出版社经营亏损的情况,应当构建起以高校特色教材出版基金为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入为辅的资金支持体系。鼓励高校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跨校、跨区域联合编写教材;鼓励编写适应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特色教材;鼓励编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教材,填补空白。并将高校特色教材编写规划逐年列入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以确保特色教材的顺利出版。对于列入学校特色教材出版规划的教材要在教材采购中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予以采购。

(4)紧跟教育发展现状,关注网络环境下高校教材建设,为高校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