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及答案.doc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ee24db0b1c59eef9c7b479.png)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2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胶塞少许C.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D.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A.木炭 B.硫C.红磷 D.铁丝【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镁条 C.红磷 D.铁丝【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D.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7.下列变化后的物质中氧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的是()A.氧气液化B.氢气燃烧 C.双氧水分解 D.水通电【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9.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B.硫磺 C.红磷 D.铁丝【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0.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1.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2.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二、填空题(共6题)1.实验室常采用分解________、加热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些制取氧气的方法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
【同步练习】《性质活泼的氧气》(上教版)
![【同步练习】《性质活泼的氧气》(上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fdd5de680203d8ce2f2474.png)
《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练习1、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采用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是氧气C.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1的是氧气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4、下列关于物质跟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B.都需加热C.都发生燃烧现象D.都是氧化反应5、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C.发出蓝紫色火焰D.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铁钉生锈8、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9、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10、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B C D11、请结合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在实验室可以选择A、D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利用以上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
2022-2023学年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练习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带讲解
![2022-2023学年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练习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82d275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3.png)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救护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助燃剂,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救护,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氧气的性质、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生成物等即可分析解答。
2.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C【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这是得到的结论,而不是描述现象,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呈现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B.食物腐败C.硫粉燃烧D.钢铁生锈【答案】C【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
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
【详解】A、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选项错误;C、硫粉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铁的生锈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选项错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练习 (含答案 解析)【精品】.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练习 (含答案 解析)【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af4a79ed630b1c59eeb59c.png)
性质活泼的氧气1.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
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B.石蜡C.烧碱D.乙醇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B.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C.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D.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7.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①S+O 2 点燃 SO 2 ②4P+5O 2 点燃 2P 2O 5 ③3Fe+2O 2 点燃 F e 3O 4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需要点燃B.都生成氧化物C.都是固体与氧气的反应D.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9.如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燃烧更旺。
初中化学2.1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2.1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带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b232369f2f60ddccdb38a01a.png)
初中化学2.1 性质活泼的氧气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评卷人得分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答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A描述错误;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描述错误;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描述错误;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答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的现象解答;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解答.C、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D、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故正确.C、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正确;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与人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B.升高铁丝的温度C.增加可燃物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火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给铁丝预热,提高铁丝温度,利于铁丝燃烧,火柴杆起引燃作用.据此分析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的着火点是铁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错误;B、火柴燃烧的作用是升高细铁丝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故正确;C、增加可燃物,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故错误;D、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对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小细节决定实验是否能够成功.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答案】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解答;B、根据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解答;C、根据稀盐酸能和铁锈反应解答;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解答.解答: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错;B、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对;C、稀盐酸能和铁锈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故对;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对.答案: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5.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呼吸作用可知,人类生存需要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来解答.解答:解: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学生应明确呼吸作用,并认识氧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6.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B、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正确.C、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稀有气体,故选项错误.D、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重要用途、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C.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8.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电解水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物质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铜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解答: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红色固体,且生成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0.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A.黄色B.淡蓝色C.蓝紫色D.砖红色【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黄色火焰,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砖红色火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蓝紫色和淡蓝色、烟和雾等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1.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难度:基础知识点:氧气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 D.红磷【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生成水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将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可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二、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2)若选择①与⑤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再停止加热.(3)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下列组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可多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4)选择装置②制氧气,分液漏斗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4)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解:(1)a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b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2)若选择①与⑤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由于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3)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可以用①制取氧气,用③干燥氧气,用④收集干燥的氧气;可以用②制取氧气,用③干燥氧气,用④收集干燥的氧气;因为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因此不能用⑤收集氧气,因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下列组合可行的是AB;(4)选择装置②制氧气,分液漏斗盛装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故填:试管;集气瓶;2KClO32KCl+3O2↑;把导管移出水面;AB;过氧化氢溶液.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解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回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为酒精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液常温型的乙装置;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干燥时长进短出,气体应从a进.答案:(1)酒精灯(2)乙浓硫酸 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及气体的检验、干燥和除杂,综合性比较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并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再移开酒精灯.(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据此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结合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应选用发生装置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了氧气.故答案为:(1)A;把导管移出水面;(2)正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4.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氧气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氧气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8814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8.png)
初三氧气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氧气C. 河水D. 二氧化碳答案:B2.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氧气能供给呼吸D. 氧气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反应3. 氧气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的是()A. 供给呼吸B. 炼钢C. 气焊D. 液氧炸药答案:C4.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用排水法收集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6.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氧气能供给呼吸D. 氧气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答案:D7. 氧气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的是()A. 供给呼吸B. 炼钢C. 气焊D. 液氧炸药答案:C8.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用排水法收集答案:D9.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10.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氧气能供给呼吸D. 氧气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氧化性。
氧气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的是:______。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99cf3d08a1284ac950434d.png)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1.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__________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答案】另一种物质氧【解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是氧气或含氧化合物。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点评:应熟悉初中化学中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分类的依据,抓住判断分析反应类型的关键。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解析】解答本题要熟记红磷燃烧的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
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本题考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红磷燃烧的现象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知道文字表达式的写法,由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
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答案】B【解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需要设置的条件不一样,如点燃的方式,伸入集气瓶的快慢,集气瓶中是否要放东西等。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必须铺上细沙或水,否则会炸裂集气瓶。
【考点】本题考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点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故生成物的温度有时会很高。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分层练习)(原卷版)_1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分层练习)(原卷版)_1](https://img.taocdn.com/s3/m/a0a044c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2.png)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1.(2024·江苏南京·二模)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成液体,液氧的颜色为()A.无色B.黑色C.黄绿色D.淡蓝色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大C.能支持燃烧D.能供给呼吸3.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产生氧气B.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通过发生物理变化实现的C.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大气含氧量D.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4.(2024·广西·中考真题)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A.蜡烛B.红磷C.木炭D.铁丝5.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C.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酿酒B.钢铁生锈C.木炭燃烧D.食物腐败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加热汞+氧气B.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8.(2024·河南周口·二模)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极易溶于水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C.氧气能供给呼吸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9.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表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B.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D.实验时为节省时间,点燃火柴后应立即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10.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解析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d1116a700abb68a882fb6c.png)
2019-201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 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航天员在太空呼吸所用的人造空气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 O2B. H2C. CO2D. 天然气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太空气法制取氧气B. 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 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3.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元素B.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D.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4.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铁丝B. 红磷C. 酒精D. 木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由几种元素混合而成的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 空气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会发生变化6.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D.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7.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瓶底铺一薄层细沙的原因是()A. 降低反应温度B. 防止火星炸裂集气瓶C. 收集生成的四氧化三铁D. 提高氧气浓度8.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A.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 所需仪器相同C. 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都利用混合物分解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B.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 液氧和氧气性质相同D. 氧气极易溶于水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二、填空题11.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________ 作用.(4)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12.写出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4)实验室用纯净物加热制氧气________ .13.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________ (填现象).(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14.收集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是因为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需验满,看到瓶口气泡向外冒,表示氧气已收集满;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是因为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收集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ec59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6.png)
第2单元开启化学之门2.1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氧气可供给呼吸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 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答案】B【解析】A. 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故错误,符合题意;C. 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故正确,不符合题意,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 空气中各成分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 氮气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起到防腐作用【答案】D【解析】【解答】A.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空气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空气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反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氮气无毒,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起到防腐作用,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7【答案】C【解析】A. 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根据题目中的图可知,反应后,甲、乙的质量减少。
人教版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卷
![人教版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117f1ad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f.png)
性质开朗的氧气练习卷的是1.以下对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A . O2能够支持焚烧B. O2可用排水法采集C. O2可用于医疗抢救D.细铁丝在O2中焚烧生成Fe2 O3【答案】D2.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为液氧,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液氧是一种氧化物B .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C.加压使分子间空隙减小D.氧气和液氧由不一样种分子组成【答案】C3. O2和 CO2总与我们形影不离,以下对于他们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 O2 拥有助燃性,而CO2 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O2 过多无害,而CO2 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 D .自然界里它们可经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相转变【答案】 B4.在氧气中焚烧,发出刺眼的白光且有白烟产生的是A .木炭B.镁C.铁D.硫【答案】 B5.以下相关实验现象的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B.细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焚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D.向少许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渐渐消逝,溶液变蓝【答案】 A6.以下相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化学反响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响速率C.在化学反响后其质量增添D.在化学反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 B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硬铝质轻、坚硬且耐腐化,可用作建筑资料B.氧气拥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C.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响,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答案】 B8.以下图像正确反响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A .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 2的状况下加热产生氯气B.加水稀释浓盐酸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淆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D.将足量的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响【答案】 C9.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焚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绘与事实不符的是A .红磷:产生大批白雾B .硫:发出光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发出刺眼白光 D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 A10.以下对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氧气能支持焚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红磷在氧气中焚烧,产牛浓重的白烟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凑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答案】 A11.以下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选项是()A.硫在空气中焚烧:发出光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B.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响:固体渐渐减少至消逝,表面有气泡产生C.细铁丝在氧气中焚烧:强烈焚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无色气体D.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答案】 D12.以下变化中,与迟缓氧化没关的是()A .钢铁生锈B .食品腐化C.冰雪消融D.白磷自燃【答案】 C13.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焚烧,能产生大批白烟的是A .硫粉B.细铁丝C.木炭D.红磷【答案】 D14.以下实验现象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木炭在空气中焚烧,生成白色气体,放出热量B.铁丝在空气中强烈焚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蜡烛在氧气中焚烧比在空气中焚烧更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但不焚烧【答案】 D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工业上用分别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属于分解反响B.用排水法采集氧气时,看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水面,就立刻采集C.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用排水法采集氧气D.若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氧气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凑近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e2c56d97375a417876f8f0a.png)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二)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都有气体产生B。
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C。
都放出热量D。
都有二氧化碳生成2.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钢铁生锈B。
食物腐烂C。
冰雪融化D。
白磷自燃3.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氧化汞——→汞+氧气C.水——→氧气+氢气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都需要加热B。
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朝下B。
朝上C。
略向下倾斜D。
略向上倾斜6.实验室采纳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加热固体药品前B。
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
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D。
粗盐提纯8.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B。
加热高锰酸钾C。
加热双氧水D。
加热二氧化锰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10.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氧化钙+ 水—→氢氧化钙B。
)镁+ 氧气——→氧化镁C.过氧化氢———→水+ 氧气D。
氯化氢+ 氨气—→氯化铵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各物质下面写出其化学式:(1)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用主要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有(3)以上两个反应中都有的固体物质是,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用不一样,在双氧水分解中它是,在高锰酸钾分解中它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dd102f28ea81c759f57851.png)
性質活潑的氧氣練習題姓名-------年級----- 一.選擇題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敘述不正確的是()A.無色、無味的氣體 B.不易溶於水C.密度比空氣略大 D.液態氧、固態氧也都是無色的2.硫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是()A.發光 B.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C.發熱 D.硫減少了3.下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火星四射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 D.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白色煙霧4.要除去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並不混入其他氣體,在其中可以燃燒的可燃物應選()A.蠟燭 B.木炭 C.紅磷 D.鐵絲5.實驗室收集氧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的原因是()①氧氣不易溶於水②氧氣易溶於水③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⑤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小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6.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必須用到的一組儀器是()A.鐵架臺、試管、集氣瓶、酒精燈 B.試管、導氣管、酒精燈、膠頭滴管C.鐵架臺、燒杯、酒精燈、導氣管 D.試管、漏斗、集氣瓶、水槽二.非選擇題7.自然界中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消耗氧氣的主要途徑有和。
白天公園裏氧氣含量高的原因是。
8.實驗室裏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時,待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應待時,再收集。
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後熄滅,原因是;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放在桌上並蓋上玻璃片。
9.檢驗集氣瓶中的氣體是不是氧氣時,應,檢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氧氣時,應。
10.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製備氧氣,在蒸發液態空氣時,的沸點較低,先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是,這個過程屬於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11.動植物的呼吸和食物的腐敗都屬於氧化。
這類變化和燃燒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 _ ____。
12.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運算式並回答問題:(1)加熱紫黑色晶體制氧氣(2)鐵絲燃燒。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8efde4a76e58fafbb00375.png)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强光B.生成白色固体.C.放出大量热量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答案】D【解析】根据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正确;B.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正确;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白色固体,没有气体产生,错误。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2.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铁钉生锈【答案】B【解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反应时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A、食物腐烂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不合题意;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太阳光下,把二氧化碳、水转化成淀粉和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此项符合题意;C、呼吸作用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不合题意;D、铁钉生锈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不合题意。
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支持生物的呼吸,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氧气用于①气焊、⑤宇航中的发射火箭,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化学性质;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中的宇航员呼吸等都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06f15aa00b52acec7ca07.png)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名师导航知识梳理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稍_______空气,氧气_______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 L水中能溶解30 mL氧气。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时,氧气可变成_________色的液体,甚至可变成雪花状________色的固体。
答案:无色无味大于难淡蓝淡蓝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_____的气体,许多物质可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剧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变化过程都包含有_____作用。
答案:呼吸燃烧分离液态空气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______。
2.支持_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工业上采用______的方法获得。
答案:呼吸 燃烧 分离液态空气 三、实验室制氧气在试验室里可用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不复燃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Ⅱ加热上述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气泡冒出,木条复燃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 Ⅲ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质量改变_______。
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答案:氧气 水 没有 质量 性质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_______是,二氧化锰是________,且反应不需要______,故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8d5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6.png)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在初三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化学练习呢?别走开,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吹灭蜡烛后看到的白烟是( )A.石蜡固体颗粒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分析】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吹灭蜡烛时,在蜡烛的上方会出现少量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固体(白烟),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吹灭蜡烛时,在蜡烛的上方会出现少量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固体(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A、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故选项正确.B、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不是氧气,故选项错误.C、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不是水蒸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理解烟和气体的区别,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把O2,CO2,N2,Cl2关在一个房子里,(假设房子里无任何气体,且绝对密闭),然后打开房顶的烟囱,谁能够先全身而退( )A.O2B.CO2C.N2D.Cl2【分析】O2,CO2,N2,Cl2关在一个房子里,然后打开房顶的烟囱,谁能够先全身而退,说明该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和氯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聚集在底部,所以氮气先出来.【解答】解:O2,CO2,N2,Cl2关在一个房子里,然后打开房顶的烟囱,谁能够先全身而退,说明该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和氯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聚集在底部,所以氮气先从烟囱跑掉.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不必要的操作是( )A.用砂纸将铁锈擦掉B.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的水C.在试验台上垫上石棉网D.在细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梗【分析】根据铁丝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使实验成功:A、用砂纸将铁锈擦掉,能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故此说法正确;B、为防止固体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的水,故此说法正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在集气瓶内进行,和在是实验台垫上石棉网无关,故此说法错误;D、在细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梗,为了引燃铁丝,故此说法正确;答案:C【点评】掌握物质燃烧时的现象,问题迎刃而解.4.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分析】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和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判断,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据此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关于三个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气体C.都要发光、发热D.硫和木炭在氧气中实验,瓶内放水的目的不一样【分析】对比分析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特点、生成物的状态等,找出不正确的选择项.【解答】解:A、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B、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生成物都是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生成物是固体,故B说法错误;C、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都要发光、发热木,故C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实验,瓶内不需要放水.故D说法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硫、木炭、铁丝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化合反应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氧气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的是( )A.气焊B.潜水C.医疗急救D.动植物呼吸【分析】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其性质考虑本题.【解答】解:A、气焊是利用可燃物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对金属进行焊接,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B、潜水是利用氧气供给潜水员呼吸;C、医疗是利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D、动植物的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支持燃烧方面:气焊气割、富氧炼钢、飞船发射等,供给呼吸:医疗、潜水、登山等.7.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面浑浊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面浑浊的气体【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面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面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下列物质燃烧时,既能发出白光,又有明亮的火焰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没有明亮的火焰,故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明亮的火焰,故选项错误.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白光,又有明亮的火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9.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火星四射﹣﹣化合反应B.碳﹣﹣发出红光﹣﹣氧化反应C.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分析】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但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下列有关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根据各种物质在氧气燃烧的正确现象判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氢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白光,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正确.不合题意;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黄色火焰.此项正确;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色火焰,现象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能准确的识记不同物质燃烧时现象的区别,如火焰的颜色,烟和雾的不同等.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无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分析】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据此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溶液变成红色,故A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B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属于实验结论,故C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反应的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D.铝在氧气中加热没有明显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铜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铝在氧气中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表面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D、铝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失去金属光泽,表面变暗,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水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生成黑色固体【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且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不是生成水,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下列现象不属于镁带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产生一小股白烟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分析】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固体)分析.【解答】解:镁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固体),生成黑色固体不是镁燃烧的现象.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验现象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溅,最后生成黑色固体C.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火焰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分析】A、根据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分解反应B.自来水可以养鱼是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因为两种药品中都含有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大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分析】A、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鱼呼吸需要氧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鱼呼吸需要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自来水可以养鱼是因为水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因为两种药品中都含有氧元素,而不是都含有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大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是即可放出B.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D.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定要用到的仪器是集气瓶【分析】A、根据氯酸钾的组成判断;B、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判断;C、根据气体液化的原理判断;D、根据收集气体要用到的仪器判断.【解答】解:A、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此项错误;B、分离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分解反应是针对化学变化来说的,此项错误;C、氧气制成液氧是通过降温加压的方法,不是溶于水,此项错误;D、实验室收集氧气要用到集气瓶,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从多方面考查了氧气的制取的有关知识,涉及面广,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20.实验室一般不能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这是因为在实验室很难实现( )A.很低的温度和很小的压强B.很高的温度和很小的压强C.很低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D.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分析】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由上述分析,实验室一般不能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这是因为在实验室很难实现很低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即可制取解答本题.。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精练精析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精练精析考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88a5af6edb6f1afe001f72.png)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精练精析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题)1.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解析】选C 。
本题考查空气的组成。
解答本题需明确两点:(1)知道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含量;(2)明确各成分的用途及来源。
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可燃,故C 错误。
难度:基础 知识点:空气2.下列氧气的用途中,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选B 。
氧气主要是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登山、潜水,以及支持燃烧如气焊、宇宙航行,这些都是利用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难度:容易 知识点:氧气3.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成分的气体。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B.石蜡C.红磷D.铁丝【答案】.【解析】选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成分的气体;石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成分的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氧气,又没有增加其他成分的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难度:容易 知识点:氧气4.对于木炭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发光B.都剧烈反应并产生热量C.都是氧化反应D.都需要点燃【答案】【解析】选C 。
木炭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而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两者都有氧气参与,故均属氧化反应,并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中的热量逐渐放出,不发光;木炭燃烧需要点燃,而食物腐烂在常温下就能进行。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f2b095b84ae45c3a358cda.png)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氧气液化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物质变化过程和本质。
酒精挥发,由液体变成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氧气液化,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状态变化;矿石粉碎,属于物质形状变化;钢铁生锈,则由铁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解析】解答本题要熟记红磷燃烧的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
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本题考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红磷燃烧的现象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知道文字表达式的写法,由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液氧是淡蓝色的,固氧也是淡蓝色的。
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点评:熟练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二)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A.都有气体产生B。
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
C。
都放出热量D。
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2.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A。
钢铁生锈B。
食物腐烂C。
冰雪融化D。
白磷自燃
3.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汞+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A.都需要加热B。
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B。
朝上C。
略向下倾斜D。
略向上倾斜
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
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
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D。
粗盐提纯
8.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B。
加热高锰酸钾C。
加热双氧水D。
加热二氧化锰
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10.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 水—→氢氧化钙B。
)镁+ 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 氧气D。
氯化氢+ 氨气—→氯化铵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各物质下面写出其化学式:
(1)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用主要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有。
(3)以上两个反应中都有的固体物质是,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用不一样,在双氧水分解中它是,在高锰酸钾分解中它是。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B.倒放在桌上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
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③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
④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拓展提高
三、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15.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加热铜绿粉末
1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四、填空题:
17.下面是某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管破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给高锰酸钾加热时灯芯跟试管底部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右图是小涵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图中错在哪里、错误的后果及改正方法。
(可不填满)
错误后果改正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10 C C D C C D B A C B
二、填空题
11.(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12.(1)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带橡皮塞)集气瓶及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2)锰酸钾和二氧化锰(3)二氧化锰催化剂生成物
13.(1)bcadfe (2)F D A E
拓展提高
三、选择题
14-16 AC BD D
四、填空题
17.(1)试管口没有放棉花球(2)未在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3)管壁有水或管口未向下倾斜或结束时先灭酒精灯后去导管等(4)试管破裂(5)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18.
错误后果改正
管口未向下倾斜试管可能会炸裂管口稍向下倾斜
导管伸入试管过长管中空气和氧气不能全部排出导管伸入试管少许
酒精灯火焰未对准药品加热药品受热不充分火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氧气会从瓶中逸出集气瓶要正放在桌上
未在管口加棉花球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水槽在管口加一个小棉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