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全册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 一般为北方。
校园平面图
b. 辨别方向的方法 ◎确定中心点
◎以中心点为中心,画出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
位标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c. 案例分析 A点在B点的__东__北____方向, C点在B点的__东__南____方向。
平移指向标至中心点,然后 标出中心点的四个基本方向。
(2)图例
①图例的概念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②一些常用的图例
(2)图例
把下图图例补充完整。
山东省地图
省界 高速铁路
铁路 山峰 常年河、湖
(3)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中国台湾岛地图
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观察以下地图,说一说三幅地图的比例尺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任务一
读明阳小区平面图,杜鹃家在1号楼,王朋家在3号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号楼到王朋家,图上的直线距离 是多少?实地距离是多少?
图上距离约为5厘米 实地距离=5×50=250(米) (2)杜鹃家在学校的___西__北____方向, 王朋家在学校的____东__北____方向。
医院
明阳小区平面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旋转地图使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标出中心点的 四个基本方向(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
(1)方向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
a.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辨别方向的方法
◎确定中心点 ◎过中心点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按经纬 线方向标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3.2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3.2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海底地形
活动: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相关概念。
④洋 盆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 大洋底部。是指大陆边缘与大洋 中脊之间的深洋底。四周通常被 海岭包围,故把海盆底部又称为 深海平原。
马里亚纳大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也是世界最深处。
海底地形
活动: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相关概念。
⑤洋中脊
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分 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是和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海底地形,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
海底地形
活动: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相关概念。
②大陆坡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 间,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 连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 海洋。坡度很陡,表面极不平整, 而且分布着许多巨大、深邃的的 海底峡谷。
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
陆地地形
活动:读图认识世界的主地形区及其分布
☞ 2.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从大洲角度)
高大山脉分布较为广 泛,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欧洲均有分布;
平原主要分布在欧洲、 南美洲。
整体地势亚洲较高,欧 洲海拔最低。
陆地地形
总结:世界陆地地形特征
山地分布醒目,且呈条带状分布;多高大绵长山脉; 两大山脉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陆地
海洋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悬殊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岩面高程8844.43米,雪面高程8848.86米,是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全长 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
陆地地形地特形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自转优秀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自转优秀ppt

6:00
18:00
12:00
2.自转的周期: 约24小时(一天)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动一动:如何演示地球自转?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 -自转 课件(共17张PPT)
假如……地球不自转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对面的朋友
你们好吗?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② 时差
当广州是白天时,美国的华盛顿是 晚上 (白天or晚上) 下图城市中先看到日出的是(东京) “东早西晚”
地球自转使经度不同 的世界各地出现时间 差异。经度相差15°, 时间相差1小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地.2球地的球运的动运自动转-优自秀转p pt课件(共17张PPT)
潘玮柏:跟我一起反转地球!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地球的运动》
注意:地轴是一个假想概念, 不是实际存在的。
自转一周的周期约为24小时, 也就是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思考
观察讨 论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假定它是静止的,地
太 阳 光
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 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
地球的公转
观察讨论
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 是什么?方向如何?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 方向何?地轴是直立还 是倾斜的? 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 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1.方向:同地球自转.
2.周期:一年
3.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 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 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
各有什么现象?而地
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
地理现象呢?
现象一: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运动,所以产生
了昼夜更替。
晨 线
球夜 半
理解晨昏线的意义








线
昏线
现象二:地方时差
观察讨 论
在同一时刻, 姨妈和畅畅互 相问候,为什 么会有时间的 差异?
由于地球在不停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导致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 的时间。
有极昼极夜 66.50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23.50
有太阳直射00
23.50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极夜夜 有极昼极夜 66.50
900
北寒带
极昼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南ຫໍສະໝຸດ 带南极圈南寒带90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 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从赤
N
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
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以北称北纬, 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 用“S”表示
纬度的划分
75°N 90°N
60°N 45°N
2)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晨昏线




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的产生?


夜 昼
1)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 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夜晨
半 球
昏昼 线半




线夜




2)昼夜更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 断更替。
3)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 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早。






西

地球自转与地方时
太阳当头时,人们常说:现在是中午12点了,这就是该地 的“地方时”。例如,在上海,太阳当头的时候是12点。但同 一时刻,对远离上海以西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还在偏东 方向离当头还差1个小时,对该地而言只是11点钟。相反,对 上海以东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早已偏西了1个小时,它已 经是下午1点钟了。
B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课后作业

1.2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0张PPT)地球的自转(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地球的自转12:0024:006:00东西18:00地球的自转N午夜0:00日落18:00正午12:00日出6:00春/秋分日昼夜情况北极俯视图3地球的公转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其路径称为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绕日自西向东方向地球的公转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地球表面每点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同赤道地区终年高温,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每天昼夜时长相等,没有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23.5°北极星黄赤交角地轴黄道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当地球有了倾斜角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于地球是倾斜的,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冬至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23.5°N23.5°S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昼变长昼变短昼变长昼变短思考:6月1日,我国昼夜长短情况以及昼长变化情况?昼长夜短昼变长直射赤道直射南回归线直射赤道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Geographic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earth revolution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③五带的划分②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各纬度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五带。

范围气候特点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终年炎热四季变化明显终年寒冷温度带终年寒冷四季变化明显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炎热热带地球的公转气候四季分明温带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寒冷寒带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地球的公转你的家乡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4本节课堂作业本节课堂作业【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故倭国时间比中国早,地球自转带来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课件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課件
«地理»七年級 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與同學們談地理
課標解讀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運動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 現象
赤道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重點內容
1.滄海桑田 (海陸在不斷變化)——重在科學 觀念的教育
2.板塊構造學說——側重於科學史教育及科 學興趣、科學方法的培養
教學步驟:
(1)先討論大地是運動的還是穩定的 (2)展示大西洋兩岸大陸的可拼合性,並提問:它
們原來是同一塊大陸嗎?
(3)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提出大陸漂移說 (4)展示支持大陸漂移說的證據 (5)大陸為什麼會漂移----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6)板塊的劃分及地殼比較活動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帶、裂谷等來證明
北 西北
東北
西北 西
北西
東北
西南 東南
西南 南
東南

東南
在一般地圖上確定方 向的方法: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 十字座標,按自然方位 標注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 方向關係。

某中學平面圖
後操場
南 門
教 學 樓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
辦公樓
上確定方向:
實驗樓
階梯教室 西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
說明:“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一項,旨在通過該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受到 有關的科學史教育。
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 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课件31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课件31PPT

乙 (20º N,10º W)
读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分 别所属半球
丙(20ºN,100º W) 丁 (60ºN,100º W) N N N N
W
W
W
E
例 4:
(45ºN,135º E) 甲 ,45º E) 乙 (0º
读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分 (7OºN,90º W) 别所属半球 丙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 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 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 一个正圆球体。
2 基本的点线圈概念:
北极星 北极点
地心
南极点
3 经线和纬线
经线又称子午线
N 概念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概 念 长度 指示 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
S
北极点
形状
半圆形;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 经线圈(相加为180ํํํ°), 每个经线圈平分地球
60oN
o 75oN 90 N
纬 度 的 划 分
45oN
北 纬
30oN
15oN 0o 15oS 30oS 45oS 60oS
南 纬
N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S
75oN 90oS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90o
30o
20o 10o 0o

线 度
赤道
北 纬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南 纬
( ) ( )
B (38º N ,77º W) N ,105º E)35º W) B(60ºS,135º W) C (60º S,45º E) D (60ºS,135º E) E
读出A、 B、 C、 D 四点的地理坐标并 说出分别所属半球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城镇与乡村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城镇与乡村
般从农事村耕→作种、植放业牧、捕鱼等生牧产村活→动畜。牧业
林场→林业
渔村→渔业
乡村生活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 作。
工业生产



购物

旅游


在外就餐
听音乐会
任务一 城镇和乡村在规模大小、人口分布、交通特点、建筑和
居住条件、生产活动等方面有何不同?
类型
乡村
城镇
规模大小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村落
西递
西递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保持了皖南传统的古村落面貌。 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 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 园风光融为一体。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镇
乔治城
乔治城位于马来西亚西北 沿海,是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 城。城内15至18世纪的民居与 商用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东 西方文化特色。
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干扰。2007年丽江古城因原住民流失、过度商业化而遭到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批评。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 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丽江古城具有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完 整的水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水源充足
其他
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有利条件示意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图中明亮处为人 口、城镇密集区
世界灯光影像图(2020年)
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 平原地区或沿海地区
世界局部地形示意
在一中些国河城市流群中空下间游分的布示平意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中,国地工形农的业分生布产比较发达, 乡村或城镇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乡村或城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增北纬
15°

15° 30°
向南增大为 南纬,用“S” 表示
45°
南增南纬
60°~90°之间为高纬度 90°
60° 75°
经纬线表格:
项目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自成纬线圈
半圆
长度分布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成为点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
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纬度
经度
课标解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 现象
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 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标度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0°~90°
0°~180°
赤道向两极增大 本初子午线向东、
西增大
度数判断
“北大北纬,南 “东大东经,西大
大南纬”
西经”
相同度数的区分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南北半球)20°W,160°E (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无数
无数
北极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
插入活动1, 佐证“很多现 象”。
己想像成 古人。
设问:凭借这 些证据 ,能不
能肯定地球是
可补充 我国神
球形?为什么 ?
五、神
六有关 情况
结合“ 阅读材 料”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飞机飞行50小时(800km/h)的航程; 人24小时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 相当于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的8倍多。
赤道以南称南 纬,用“S”表 示
90° 75° 60°
45°
30°
赤道
15° 0° 15°
90°
30°
45° 60° 75°
90° 60°~90°之间为高纬度
75°

30°~60°之间为中纬度





0°~30°之间
为低纬度






30°~60°之间为中纬度
60° 45° 30°
向北增大为 北纬,用“N” 表示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是我国陆地面积的53倍。
杨利伟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 貌,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 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引出地球仪的教学
纬线和经线
教(学)具准备:地球仪(最好学生也能人手一个)
探究: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 图1.7、图1.10、图1.11都是重点例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内容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 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框释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的划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来 定位
4.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 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按图1.1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猜测推理——事实论证——科学证明
——落实到地球仪上
课件补充 通过表格总结
图1.12、图1.13半球划分:界线——可理解掌握 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找规律,练习巩固
东半球:东经度数<东经160°;西经度数<西经20° 西半球:东经度数>东经160°;西经度数>西经20°
利用经纬网定位
P8活动题——重视,多练习(同桌指图练习、小竞赛)
向西划分180° 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
165° 180° 165°
150°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105°
90°
北极
90°
75°
75°
60°
60°
45°
45°
西增西经
30°
30°
15° 0° 15°
东增东经
纬线划分:
以赤道为起点,向 北向南各分90°
赤道以北称北 纬,用“N”表 示
«地理»七年级 上册
目录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会思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会探究)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会归纳)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会比较)
与同学们谈地理
重点内容
1.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66.50
900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 圈 900
66.50
五 带 23.50 的 00 划 23.50 分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E” 表示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90°105°120° 145° 160° 180° 160° 145° 120°105° 9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180°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180°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能读出经纬度——知道怎么标注 区分经纬线——剧院、教室座位联想
“横纬竖经”
活动课:学生到操场上演示. 课件:四川老师的CAI
经线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西、向东各分18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90° 60° 45° 30° 15° 0° 15° 30° 45° 60° 90°
本 初 子 午 线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W” 表示
90°
30°
E 45°
60° 75°
说出上图A、B、C、D、E、F、G地的经度和 纬度,并由此说明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重点内容
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
表格总结
课件辅助教学
66.50
五 带 23.50 的 00 划 23.50 分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西
半 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160°E 180°
90° 75° 60°
45°
30°
A
90°
C
75° 60°
D 45°
30°
15 °
150°120° 90°
G
60°
15
°
B
30°
45° 60° 75°
90°
30° 0° 30°
15°
60°
F
90° 120° 150° 15°
(1)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整体性)
(2)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域性)

(3) 综合地分析问题(方法论)

(4) 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发展观念)
3.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逻辑联系
– 感性
理性
– 无意识
有意识
学习方式:从现实生活引入 “谈话”、“聊天”
“头脑风暴”——由“地理”一词能联想到什么 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