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深刻
高考议论文深刻四法
高考议论文深刻四法我们每一位学子都期盼能够写出一篇深刻的考场作文。
众所周知,文章的深刻来源于思想的深刻。
思想的深刻固然在于学生平时识见的积累和生活的历练,还在于学生是否掌握高品质的思维方法。
高品质的思维方法能够使学生目光敏锐,迅速透过表象把握本质。
下面,作者介绍几种思维方法,能够协助学生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一、执果索因法执果索因法就是抓住结果、思考原因的方法。
这样就使文章具有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理性魅力,透彻而又深刻。
如《打开心灵的牢笼》一文片段:于是,我们不禁会问:到底是什么束缚了我们的奔跑?是什么使我们收回飞翔的翅膀?当我们心中有一个彩色的梦想,又是什么防碍了我们的追求?那就是我们自身的顾虑。
是顾虑让我们不敢前行。
仔细想想看,生活中有多少次因为畏惧一些“可能”我们退缩,当事实证明那些“可能”全都“不可能”时,我们又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往往让我们一事无成,原地徘徊。
心里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思前想后却没有行动,金子般宝贵的梦想与激情也如流星般一闪而过。
作者抓住结果,思考束缚我们奔跑、收回飞翔翅膀、防碍我们追求的原因,就是“我们自身的顾忌”,然后详细论述,使得文章有了深度。
二、极端质疑法极端质疑法就是对论题加以质疑,把论题推到极端,自然能引出思考,写出深度来。
这样的文章具有一种辩证的魅力。
如《谈坚持》后半部分: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
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
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
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此段用的就是极端质疑法。
对“坚持”实行极端质疑: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味的坚持吗?很显然不是,对你不该坚持的东西你还坚持,那就是固守,就是画地为牢。
文到真处自然深——例谈高考议论文之“深刻”
述 自己 的见解 和 爱 憎 , 此种 毫 不掩 饰 、 真 实 不 让人反 思 , 我们 的议 论文 写作 教学是 否太 过 于急 讳地 说 出 自己想 说 的话 , 亮 出 自己不 囿于世 俗 功近利 ? 我们 的议论 文写 作教学 是否还 得返璞 归 而 勇于独 立思考 的真实 观点 , 充 分施展 个性 的 真 , 在“ 真” 字上 狠下功 夫? 率直 , 是 十分可 贵 的。 因此 , 鼓励 学 生 自由的表
一
、真 知灼ຫໍສະໝຸດ 。 横看成 岭侧成 峰 达、 有个性 的表 达 、 有 创意 的表达 , 在 写作 中体
环, 成 为 当前 中学 生作文 的一 个趋 势 。所 以
倡 导 以“ 真” 为师 , 倡 导 真实 写作 , 首 先得 有
相、 特 点 规律 和 意义 等 ; 也 能 内察 自己对 事物 最 才 是要有好 手段 , 即表达技 巧 问题 。这 就从 根本 上 与“ 假作 文 ” “ 假议 论文 ” 分道扬 镳 了。 ・ 以“ 真” 为师 , 在 外 观 与 内察 统 一 的基 础 上 , 从 繁多 的思绪是 提炼 出最想 表达 的观 点 , 才 有可 能 在作文 中真切 地表达 , 清 晰地表 达 和完整 的表 达。 反之 , 还 没有 想 明白 , 就琢 磨着 怎样 的立意才 深刻, 为 了深刻 而深刻 , 便在 立意上 投机 取巧 , 故 意 往人 生 、 文化 、 历史 、 精 神上 硬靠 , 一定 会 有贴
例谈 高考 议论 文之“ 深刻”
◎ 向 晓 华
向晓华 , 湖 北省 宜城 市小, - r 中学教师 。
策略:“如何让议论文深刻”的作文升格指导(新)
策略:如何让议论文深刻的作文升格指导(新) 让思想充满张力——如何让议论文深刻的作文升格指导【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东方学家及翻译家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季羡林先生的话,最关键的是结论句,即不完满才是人生,由此可引发基本的写作思路:完满指完整圆满,无欠缺。
于人生来说,没有完满的。
人有缺陷、不幸与苦难,人生有挫折、打击甚至迫害。
可是这并不影响着人们追求完满,家庭的完满、事业的完满、人格的完满……正如朱光潜先生说过: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为什么,这与人类的心理意识与价值取向有关,与人类的坚韧,不服输的个性有关。
【原文再现】不完满才是人生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逐,努力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追求那梦寐以求的完美人生,岂料,不完满才是人生。
(开篇反思人类现象,迅速入题。
岂料一词用得妙)不完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是没有的。
霍金先生的事例大家耳熟能详,一个罕见的天才,发现了黑洞,撰写了《时间简史》,在科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然而他的人生就是完满的吗?不,即使在科学界拥有很高地位,倍受人们景仰,可他毕竟要过的是轮椅人生。
这就见出他的人生并不完满,而也正是病魔对他的骚扰才更确定了霍金是人,不是神,才更加剧了他人生的真实性。
所以,不完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全段总分总,层次分明;抓住真实,用霍金的材料证明分论点)不完满的人生利于我们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人生就像一出折子戏,正是多了一份残缺不完的伤感,才会让人们奋力去追逐。
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的有深度(方法)
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的有深度(方法)高考作文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深刻”是其中之一。
议论文需要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但是,高考作文要求我们在特定的场合时间进行写作,考场的气氛、时间以及题目的限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挥。
这对考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分秒必争的心态有很大要求。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深度,并不容易。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一般喜欢用“深刻”去评判考生作文的价值,所以,写出有深度的高考作文,是我们获取高分作文的一个主要途径。
高考《考纲》中对考生作文的立意深刻有三个要求:第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第三、观点具有启发性。
但考试在写作中却没办法很好地贯彻这三个要求,这种“考生现状”与“考纲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学生考场作文分值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总结了几个方法,可供考生写作时参考。
首先是在考场之中: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中心观点表达出来,并且做到立意深刻。
在写作中我们要自觉遵守写作的规律,并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来熟练地、巧妙地、独具匠心地表达客观世界和我们的内心情感。
1.找准切入点,集中论证考场留给作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内要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议论文,我们的思维需要高度敏捷。
首先在审题时,我们要对题目准确地理解判断,并且围绕高考作文的材料与要求,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去进行集中论证,巧妙为文。
2.分析观点,深入追问在论述中引用材料,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认识上,要进一步地去追问原因、结果。
学会不断地追问、思考。
从而一层一层深入地去分析问题,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使我们的文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探向事物的本质。
这不仅仅是情感的递进,更是思维与现实事理的递进。
只有随着文章观点的逐步深化,并且逐渐推向文章的总论点,整篇文章才会变得有深度。
3.扩展联想。
多角度论证在文章运用事例来分析论点时,如果我们掌握了联想迁移能力,我们对文章的论证能够更得心应手,不管是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还是类比联想,都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找到文章的论据,进行多角度地论证,从而使我们的论证变得更有深度。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文中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思考和见解,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要做到议论文的观点深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所谓“化大为小”,就是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
也就是抓住大范围中的某一小方面去写作,不求面面俱到。
“小中见大”的“小”是指一人、事、一物、细节等,“大”是指这一人、一事、物、细节等所代表的某种典型的、普遍的社会象征意义。
如“生命的底色”这个话题,写作的范围就比较宽泛。
也就是说,这里的“底色”包含多种色彩:我们可以让生命的底色是充满希望的嫩绿色,是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是果实累累的金黄色,是冰清玉洁的白色。
这时要想立意深刻,避免泛泛而谈,就可采用“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法。
我们可从这四种生命底色中,只选择其中某一种进行深入挖掘来写。
比如,我们选择“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来作为我们作文的中心,据此可以提炼出“红色昭示着一种生命的热情,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心系苍生的宽阔胸襟”等这样一些小中见大”的、较有深度的观点。
、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表”就是表面的,浮于生活现象之上的,我们一一看即知的;“里”就是本质的。
我们在确立观点时,就要通过分析,从现象的背后挖掘到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本质。
由表及里”就是让我们在初步认识到一些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视角揭示出深刻的本质,这个本质可以是一种认识,也可以是一种理趣或情感等。
如文题“倾听潮声” ,按一般的思维,如果提炼出“倾听潮声,让自己的胸怀更加宽广”之类的观点,那就太表层化了。
其实,我们可以由“潮声”的表层义出发去探究它深潮”“时代之潮”,等等,这些都有较深刻的内涵。
比如我们可以写“历史风潮人物” ,据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层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思想之潮”文化之潮” “改革之倾听潮声,感受历史风潮人物不一样的人生,引领我们前进”。
怎样把议论文写深刻
议论文写深刻之法不落俗套,立意才能深远。
要想做到立意深刻,笔者结合语文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不落俗套,立意深远,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切入点。
问题虽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
问题意识不仅表现了个体思维品质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法国著名作家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的绚丽多彩,需要有心人去发现,去体味。
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
科学上有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都是由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开始的。
作文有新意,立意要深远,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出美与丑。
深刻的哲理,来源于生活的提炼与洞察。
只有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热爱生活。
只有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只有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肤浅的问题,才能让自己的见解深刻,从而写出的文章也让人耳目一新。
2.作文时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做到深刻,也就是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文章的观点对别人有启发作用,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善于思考,善于朝大处想,朝深处想,朝远处想,朝不同方向去想。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表及里”就是防止事理分离,情理不合,罗列现象,文章平平。
要善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首先要学会把握现象,分析现象,甚至还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搜集相同的现象,帮助你准确定位,抓住本质,深入本质。
就某一个问题而言,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导致某一事情结果的原因找准了,分析了,无须再用过多的语言旁证,见解往往高人一筹。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个结果往往是由许多原因引发的,一个原因也会产生多方面的结果,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何让议论文说理更加深刻
在 行 文 时 才 能 够 从 冲 突 点着 手 来 发 现 观 点 的 对 立 点 。 这 样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人角度评判,彰显思辨魅力
以退 为进 的方式 可 以使整个 议论文在行 文冲突 中升值 ,然
对 于 大 多 数 高 中 生 来 说 , 议 论 文 最 常 用 的 行 文 就 是 后 不 断 的 追 问 自己 的 思 维 模 式 是 否 正 确 ,进 而 将 所 有 的 冲 先 提 出 整 个 议 论 文 的 论 点 ,然 后 围 绕 着 这 个 论 点 来 找 寻 有 突 点 都 转 化 成 有 效 的 论 据 , 突 破 传 统 的 思 维 ,用 这 种 反 向 0 1 4 年 的江 苏 高 利 于 支 持 这 个 论 点 正 确 的 论 据 ,但 这 种 行 文 方 式 在 很 多 情 的 思 维 方 式 来 发 现 议 论 文 论 述 的 新 角 度 。2 青 春 ”和 “ 不 朽 ” 的 争 议 , 这 个 况 下 反 而 会 使 学 生 不 仅 没 有 讲 清 道 理 ,还 使 论 点 无 法 站 稳 考 作 文 题 目 中 引发 了 对 “ 脚 跟 。 议 论 文 虽 然 只 是六 种 文 体 中 的 一 种 , 但 它 的表 现 形 议 论 文 的 题 目要 求 可 以通 过 多 种 方 式 进 行 分 析 和 立 论 , 可 式 也 可 以是 多 种 多 样 的 , 就 单 针 对 议 论 文 的 说 理 部 分 : 它 以通 过 最 直 接 的 方 式 从 中抓 取 关 键 词 和 关 键 句 来 进 行 立 没 有 什 么 是 不 朽 的 , 只有 青 春 是 不 朽 的 ”或 者 “ 年 有 时候就像是 一场辩论 ,不过在这 场辩论 中对手是作者 自 论, “ 己 , 你 只 有 真 正 的 将 自己 说 服 ,才 有 说 服 别 人 的 可 能 , 如 轻 人 不 相 信 有 一 天 会 老 去 ”或 者 “ 这 种 想 法 是 天 真 的 ” 这 果 连 自 己都 觉 得 牵 强 就 更 是 没 有 办 法 去 说 服 别 人 了 ; 它 有 三 个 角 度 中 的 任 选 其 一 ,但 这 样 的 方 式 基 本 上 只 能 从 一 方 时 候 也 像 是 一 场 亡 羊 补 牢 的 游 戏 , 当 一 篇 议 论 文 出现 漏 洞 面 进 行 论 证 , 缺 乏 论 证 说 理 的深 刻 性 ,针 对 这 个 题 目,我 的 时 候 , 你 只 有 在 下 一 个 漏 洞 出现 可 能 将 整 篇 议 论 文 击 垮 们 可 以看 到 其 中存 在 的 两 个 冲 突 点 ,一 方 面 是 不 相 信 会 老 之 前 自己 先 将 漏 洞 填 补 好 才 能 获 胜 。2 O l 5 年 江 苏 高 考 作 文 去 , 另 一 方 面 认 为 这 种 想 法 是 自欺 欺 人 的 ,那 么 到 底 青 春 是以 “ 智 慧 ” 为 核 心 进 行 立 论 和 论 据 阐 述 。 智 慧 可 以是 经 是否也会老 去呢 ?这两 个冲突 点的存在就可 以使我们产 生 验 、 能 力 、 境 界等 等 中 的任 何 一 种 , 但 是 不 论 选 择 哪 一 点
议论文怎样说理才深刻
四、联系实际。议论文说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能进一步揭示某一事物意 义,分析其思想实质,能使说理具有针对性,增强深刻性。如《当说不说》一文, 在剖析“好好先生”的本质是“利己主义”之后,进一步写道:“其实,‘好好 先生’也并非像金人那样三缄其口……莫看‘好好先生’对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泰然处之,但一遇到对己不利的事,便四处奔走,多方游说,吵吵闹闹,劲头十 足!现在就有那么一股‘说情风’,当组织上对违法乱纪的人进行处理时,便有 ‘好好先生’跑出来说情,他们哪里是增长了奉行‘少说为佳’的原则呢?”这 些语段和盘托出了“好好先生”的行动和思想,使其“庐山真面目”暴露无遗。 由于对其所作所为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因而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好好先生”的 思想本质,说理颇有力度。
五、辩证分析。我们要养成辩证思考的习惯,也就是既要善于对事物的正面 和反面、历史和现状、内部和外部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综合分析。有一道作文题 《保护与冒险》,就一般分析,反对抱残守缺的保险思想,提倡积极进取的冒险 精神,这样说理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互相转化。因此的危险性,既反对走简单蛮干式的冒险歧途,也应提倡走尊重科学的保险之路。 经过这样的辩证分析,说起道理来自然就会透彻、严密。 要使说理深刻还可以采取侧面比照、由点到面,有特殊到一般等方法,这里 不一一尽举,我们作文时若根据论述的需要适当运用深化的艺术,道理会更加令 人信服。若文章说理深刻,怎会不取得考场作文的高分呢?
议论文怎样说理才深刻
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文体,说理既要中肯,还要深刻,如果只是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就没有说服力,难 于打动读者。下面就这个问题略说管见,以抛砖引玉。 一、理性渗透。议论文说理,仅止于对于现象的分析和感性的论述就显得肤浅,应当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高度予以分析。这里说的理性,包括马列主义观点、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党的方针政策及科学原 理等等,论述是结合有关方面的理性,必能深化论证。有这么一段文字:“一刀一刀地刻,一块一块地 雕,这似乎仅是次数上的重复,数量上的增加,然而正是这“量”的积累,才带来了“质”的飞跃。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 检验,才能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这样多次地循环往复,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作出不懈的努力,任何 侥幸取胜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无济于事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者在分析反复实践的重 要时渗透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科学见解,使论述显得深刻有力。 二、纵横阐发。这指的是对论述的道理作纵横分析阐发,以把道理说透。“纵”,就要把握事物的内 在结构,钻探事物的深层底蕴。由因溯果,由表及里,使思维不断深化,层层深入地揭示事物本质。 “横”,就要全面认识一种事理,把握事物间的横向联系,点面结合,多面截取,以把理说透。例如, 大家熟知的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可以从老师和爱因斯坦两个方面进行 纵横分析,既看到爱因斯坦与别人相比的差距,又看到爱因斯坦本身与过去相比的进步,尤其要看到制 作小板凳与爱因斯坦以后成为伟大科学家之间的关系,这就更深入地抓住了道理的实质:在学术上,任 何有成就的人都是人生刻苦的结果。 三、剖析根源。分析说理必须由表及里,从现象揭示本质,才能鞭辟入里,说理深刻。例如《如何用 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一文,在分析“不正之风”后指出:“我们党的绝大多数人是从小 生产者出身的,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内存在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农村的、城市的小生产者,在民主革命 时期,却有革命性,轻视这种革命性是错误的。但也却有弱点,比如自私、保守、狭隘等。所以毛泽东 同志、刘少奇同志在他们的著作中,反复强调在党内要克服小生产者的思想……”这个语段,是对产生种 种“不正之风”的深入分析,剖析了产生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从根本上提出了问题的实质, 使说理更深刻。
议论文说理 更深刻全面
本文开头从一句民间邂逅语“骑驴 看唱本——走着瞧”引出“走着瞧” 这类人来,并用白描的手法对这类人 做几笔粗线条勾勒,活画出这种人保 守僵化的丑态,作者通过形象描绘把 自己对这类人贬斥否定的思想感情寄 于其中。
6、假设说理
“为什么在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在钝 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假如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直角,那么两个直 角的和就是180°,再加上第三个角就大于 180°,而三角形三内角的和只能是180° 所以直角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这段话用一串简明事例阐述了感情 认知的观点,酣畅淋漓,大气磅礴, 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 具感染力。
4、类比式说理。
这是一种推理议论的方法,根据两 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点,类推 出它们相似的结论。如佳作《探知的 阻碍》就用了类比议论的方法: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 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 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时因为前两 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 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 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 碍,用澄净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 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 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识的真谛。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对 你哭;你笑,它就对你笑。人就是一 台多频道的电视机,把自己调到喜剧, 就播放喜剧,调到悲剧,就播放悲剧。 这段贴切形象的比喻折射出耐人 寻味的人生哲理:生活快乐与否完全 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3、叙议一体式说理。
这种议论很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 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 了作者思想感情,这种议论性叙述往 往由几个典型事例概括构成,常采用 排比句式。如:
信念犹如光焰,当阴霾满天时,它 像太阳,指给你光明的前程;当冰凌 满谷时,它像温泉,冲满身心,暖意 融融;当你向险峰攀登时,它像葛藤, 引你缘级而上。当你伫立科学迷宫之 时,它像金钥匙,助你撷取皇冠上的 明珠。
高中议论文写作——立意深刻
如何才能议论深刻?“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议论性文章指的深刻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首先对命题要有独到,深层的认识,就得多角度、立体式的思考命题。
思考角度越多,越有价值,就越有深度。
切入点尽量要小,切入的小,论证就透,这是发散思考的结果。
围绕作文题目的中心思考问题,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但我们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提问。
我们要做的是选取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及答案,作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或一个拓展段落的中心,然后再充实表达。
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命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比如全国卷作文,以“扬长避短”为论点,我们采取关键词提问法——“特长”是什么,找到答案后扩充一说理段:特长是什么?特长就是我们身陷深渊时垂下的一根青藤,我们要学会攀着青藤成长。
(解释概念——说理段)对“特长”的阐释形象到位,并且新颖。
又如金开诚的《漫话清高》第一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
清高的"清",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高"的含义,则似乎不同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是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
通过概念的分析,对“清高”一词做了到位的阐释,作者的理解全面而到位,对概念的到位阐释,也便是深刻的一个体现。
二、“为什么”这体现了思维深度之因果分析。
比如湖南卷“踮起脚尖”,立意时,应思考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找到了答案也就透过命题的结论深入挖掘其原因。
比如全国卷立意“扬长避短”,立意时,发问“为什么要扬长避短?”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认知思考,写出一段:哲学家说,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之外,别人无法走的路。
诚然,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分析原因——说理段)该生用引用的手法,分析了“扬长避短”的原因,非常有哲理韵味。
如何使议论文论证深刻
如何将议论文写得深刻一、写作现状作文立意也正确,也有一定的材料,展开结构也有或并列或对照的样式,但作文分数总是在45分左右徘徊,鲜有48分甚至50分以上的高分,相信这是是令很多同学苦恼困惑的问题。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4、材料丰富5、形象丰满6、意境深远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意蕴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摘要:在考场作文中,由于时间紧、压力大,很多考生论证某个观点更多地只会论点加论据,两者纯粹地叠加。
而议论文论证是否深刻一直是高考评价考生作文是否高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此,从找准切入点、深入追问、扩展联想、紧扣现实、关注社会、材料剪裁等方面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来阐述考场议论文如何做到论证深刻。
关键词:考场议论文;有的放矢;追问;剪裁“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议论文要求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然而,高考“考场作文”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要求下写作,考场的紧张气氛、为数不多的时间以及作文题目的限制,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发挥。
这就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有分秒必争的心态。
要把文章写得有深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高分甚至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往往偏好用“深刻”去衡量考生作文的价值,因而,写出较为深刻的考场作文,是获取高分甚至满分作文的主要途径之一。
高考《考纲》中关于考生作文是否达到立意深刻,具体表现为三个要求:(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
而学生在写作中却不能贯彻这三条标准,这种“现状”与“考纲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直接影响学生考场作文分值不高的主要因素。
笔者针对议论文要求论证深刻的特点,总结了几条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可供考生写作时参考。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一、怎样议论深刻透彻深刻是考纲中“发展等级”对作文的要求,考纲原文对“深刻”是这样进行阐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作为议论文,怎样议论深刻透彻?其实,大而言之,考纲所说的三点要求就是议论深刻透彻的三种技巧,下面就这三种技巧分别进行阐释说明。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
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
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
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 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要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
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 掌握揭示本质的一些方法第一,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
第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第三,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第四,在探究事物本质特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也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3.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
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如何让议论文说理生动深刻
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理 性的展示是对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 求。
回顾: 议论文的特征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运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使 读者接受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3、议论文的结构分为并列式、对照式、 层进式和总分式四种。 4、常见的说理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 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等。
引言证理
例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 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 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 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 让浮云遮望眼!”(福建考生《莫让浮云遮 望眼》)
1、类比说理 示例:相信自己的价值(论点)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 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 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 草的翠绿!(类比)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伟 人,但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观点)
论述上要注意:
1.由表及里。就是不要搞“观点加例子等于结 论”简单推理,而要对例子进行具体分析,揭 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 2.由此及彼就是说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 就事论事,而要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理、现 象扯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说理深 透。 3.由正及反就是说不要只从正面谈几点就完事 了,还要注意由正面转入反面、以反面突出正 面的论述。正反结合的论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 的辩证规律,可以使说理全面、深刻。
类喻明理
例文: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 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 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 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 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 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静 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 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 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湖南考生《探知的 阻碍》)
议论文说理深刻
承担对他人的责任,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 深刻记得“勇往直前”这个节目,记得参加者的那份拼搏, 那份勇敢。他们为了能为山区孩子们建希望小学,希望山 区孩子们也能接受教育,再危险的挑战他们都迈出脚步, 勇往直前。那是为什么呢?那是责任感的驱动,那是责任 感的力量。因为拥有责任感,所以他们看到的不只是他们 自己,还有那些贫困的山区孩子。因为拥有责任感,他们 毫不犹豫地为山区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被 问到是否愿意再参加“勇往直前”这个节目时,大家都不 约而同地答道:“会。”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节目增强了 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到了自己对这些孩子肩负的责任, 感到了自己为他们出力的时候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感 到了自己因此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一年有太多难忘的事件了。“雪灾”带着他巨大 的身体向我们走来。但“雪虽冷,人心却不冷”。这场 “雪灾”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责任感。电力 工人尽忠职守,面对狂风暴雪,仍然为了保障人民的正 常用电,不畏牺牲,往前线抢修电缆。艺人们也尽自己 的一份力量,为雪灾地区筹集善款。国家领导人更是前 赴雪灾地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亲自派送救灾物品。普 是对社会的那份责任,使全体人民都 为救灾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强全民族的凝聚 力,最终克服了这场雪灾,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广州一模个别考生结尾段(升华?):
1、多走一步,可以通往成功,也可能掉下深 渊。而我们,要走通向成功的那一步。
2、是不是多走一步就能成功呢?这并不一定。 但如果少了这一步,也决不能成功。 3、有人多走一步拥有成功,有人多走一步却 毁掉自己,人生的步伐还会一步一步走下去,而 每个人在走的同时也希望多走一步是星光大道。
议论文说理“深刻”升格训 练
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 “深刻”的含
议论文说理“深刻”升格训练课件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总结词
在论证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能够使论 证更加全面、有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VS
详细描述
在论证过程中,除了常用的因果论证、举 例论证等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反证法、类 比论证等方法。反证法是通过否定反面论 点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能够有效 地反驳对立观点。类比论证则是通过比较 两个相似的事物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 种方法能够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 解。
04
优秀议论文说理“深刻”的案例 分析
优秀议论文说理“深刻”的特点
逻辑严密
优秀议论文的论点、论 据和论证过程之间逻辑 严密,环环相扣,无懈
可击。
观点独到
优秀议论文能够提出新 颖、独到的观点,不落 俗套,让人耳目一新。
分析深入
优秀议论文能够对论题 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 深层次含义,让人深受
启发。
引经据典
增强说服力
在议论文中,说理“深刻 ”能够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让读者信服并产生共鸣 。
提升写作水平
通过训练议论文说理“深 刻”,学生可以提升自己 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议论文说理“深刻”的表现
深入挖掘论点
在阐述论点时,不仅要解 释其表面含义,还要进一 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 响和意义。
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观点、事实 或数据,揭示论点的优劣 、是非曲直,使论点更加 鲜明有力。
论证过程过于简单
总结词
论证过程过于简单是议论文说理不深刻的另 一个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论证过程过于简 略、缺乏层次和逻辑性。
详细描述
论证过程是议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 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持来证明论点的正确 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作者需要深入分析论 证过程,确保论证过程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 。同时,作者还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包括事实、数据、事例等,以增强论证的说 服力。
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之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之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技法梳理】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
所谓深刻,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能从社会生活和文章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如何使文章写得深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章中所论述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观点具有启发性,即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
也就是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较为辩证,使人读后能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能够派生出对其他方面的思考,从而拓展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观点引发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这一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等等。
如2010 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白昼与黑夜》,文章开篇就把生活的世界按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白天与黑夜组成,在昼与夜的不断交替中,我们的生活如穿梭”,既符合实际(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包含白天与黑夜的)紧扣话题“我生活的世界” ,又似另有所指。
接着从真实的白天黑夜写到人生的白天黑夜,这是第一层;然后以“曾经的我,只喜欢白天,却害怕黑夜”点明黑夜的意蕴,即代表着失败、迷惘等。
当战胜了黑夜,驾驭了黑夜之后,自信便回来了,这是第二层;接着递进到更深的一层,“驾驭了黑夜,让我重新审视黑夜” ,体现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思考也更深了一层,这是第三层;结尾再以“我依然穿梭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因为这本是我生活的世界,但我已经不再迷惘与沉睡”,收束全文,细腻真切地揭示了一个从惧怕黑夜到战胜黑夜,最终重新认识黑夜的人的内心世界。
文章逐层深入,做到了分析深刻而立意深远,观点颇具启发性。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等级,需要在议论中点亮哲思。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看世界、辨事理。
也就是说,要增强以下几方面的意识:1.从道德、精神层面思考生活的意识。
人生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
例谈议论文论证如何深刻
作文教学74㊀2018 5思呢?这个词更应该侧重外部环境的描绘ꎬ如写环境的静㊁宁静㊁寂静等ꎮ而在这个材料中ꎬ 沉静 应该侧重于内心世界ꎬ是与外部浮躁的环境相对应的部分ꎬ这才是材料的题旨ꎬ材料本身有明确的指向性ꎮ所以这位学生对 沉静 一词的理解不够深入ꎬ未能结合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深入把握 沉静 一词的深刻内涵ꎬ只是就这个词语的表象进行了阐释ꎬ这是远远不够的ꎬ也完全偏离了此次作文的原本意思ꎮ除此之外ꎬ这个概念的后半句 是为之后那经久不息而作准备 又是不知所云ꎬ完全看不懂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ꎬ 沉静 又怎么为 经久不息 做 准备 了ꎬ要做什么样的 准备 ?让阅卷者一头雾水ꎬ始终在云里雾里就是看不清 前方 ꎮ四㊁游离概念本义游离概念的本义是指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是贴标签式的界定ꎮ有一位学生写道: 沉静ꎬ沉ꎬ深沉ꎬ宁ꎬ宁静ꎬ就是所谓的深沉而又宁静ꎬ是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ꎮ 在这个概念的界定中ꎬ学生指出了沉静的两个方面ꎬ即 宁静 深沉 ꎮ这两个方面似乎没有什么错误ꎬ但是材料的指向性要求我们侧重内在心理ꎬ学生两方面并没有侧重ꎬ导致行文游离ꎬ弄不清楚到底写哪个方面ꎮ而后半部分 是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更是胡诌一通ꎬ属于画蛇添足ꎮ概念界定最怕游离于 表义 与 本义 之间ꎬ这样的游离必然会使行文混乱㊁无序ꎬ脱离主题ꎮ概念界定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关键点ꎬ教师教学与学生写作都不能忽视ꎮ假若能很好地界定概念ꎬ就确定了中心ꎬ让阅卷者一目了然ꎬ弄懂你所要写的主题ꎮ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ꎬ我们要注意概念界定的基本常识ꎬ如概念界定的一些基本方法ꎬ语言表达的逻辑性㊁层次性ꎬ深入本质的内涵解说和相应的外延阐述ꎬ等等ꎮ学生在界定概念时若能处理好这些关系ꎬ我相信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概念界定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ꎬ从而提升作文的水准ꎮ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例谈议论文论证如何深刻高㊀梅㊀㊀有人认为ꎬ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ꎬ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ꎮ你对上述观点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ꎬ自拟题目ꎬ联系实际ꎬ写一篇文章ꎮ对于这样一篇议论文ꎬ学生的整体写作情况不容乐观ꎬ除了审题偏差之外ꎬ最重要的原因是议论流于浅表ꎮ议论不深刻ꎬ这是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ꎮ而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ꎬ最高发展等级之一便是深刻 ꎬ可见ꎬ优秀的议论文一定要鞭辟入里ꎬ入木三分ꎮ那么ꎬ如何做到深刻?以本则材料为例ꎬ不妨采用以下几种可行的办法ꎮ一㊁找准角度ꎬ有的放矢对本则材料而言ꎬ角度很多ꎬ既可肯定又可否定.从正面立意:走在最前(最后)最痛苦ꎮ从反面立意:走在最前(最后)未必最痛苦ꎮ但角度多并不意味着所有角度都可在文中涉及ꎬ而应找准其一ꎬ巧妙为文ꎮ此即为鲁迅先生所倡言:开口要小ꎮ如此ꎬ本文不妨如此立意:先行何畏苦?走在最后ꎬ何其苦也?乐莫乐兮先行ꎻ焉知先行不乐?选择一个着力点ꎬ方能重拳出击ꎮ二㊁追问原因ꎬ发掘要深议论文的论证要对论题进行深入追问ꎬ通作文教学75㊀20185常思路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ꎮ而在这其中ꎬ多问几个 为什么 是使文章议论深刻的最重要的方法ꎮ以本则材料为例ꎬ在探究原因过程中ꎬ能挖掘出哪些原因呢?走在最前面的人 为什么是最痛苦的?1.主观方面(1)因为走在前面的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痛苦摸索ꎮ(2)因为前途艰险ꎬ情况难料ꎬ一路前行意味着冒险ꎬ遭遇失败甚至牺牲自我ꎮ(3)因为要走在最前面ꎬ只有不断挑战自我㊁超越自我ꎬ不能有半点松懈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ꎮ(4)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往往有敏锐的洞察力ꎬ超出常人的感受力ꎬ所以容易见着社会的烂朽㊁人性的丑陋等阴暗面ꎬ导致痛苦ꎮ2.客观方面(1)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不被人理解ꎬ往往被认为是异类ꎬ受人冷落ꎬ孤独寂寞ꎮ(2)因为这一路难免会有后进者㊁旁观者的羡慕嫉妒恨ꎬ流言中伤ꎬ诽谤侵袭ꎬ身心俱疲ꎮ任选其中的两三个原因ꎬ渐渐探向问题的本质ꎬ并以由浅入深㊁从主观到客观的顺序逐层深化式地呈现ꎬ一环扣一环ꎬ步步推向文章总论点.这样ꎬ文章才会在议论上显得深刻ꎬ此即为鲁迅先生所提倡的 发掘要深 ꎮ三㊁打开思路ꎬ多维论证不少学生仅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论证ꎬ陈述两个原因ꎮ一位学生的作文立意为:走在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ꎮ他的构思为:开头引出论点ꎬ中间主体部分拟立两个分论点:①走在最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ꎬ因为他们能开拓未知领域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发明ꎬ实现自我价值ꎻ②走在最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ꎬ因为他们看见了前方的真理之光ꎬ带领世人脱离蒙昧ꎬ开启时代的新纪元ꎮ然后结尾重申主旨ꎮ这样的结构观点没有问题ꎬ分论点也能成立ꎬ但文章整体势薄ꎬ没有足够的说服力ꎮ究其原因:论证单一ꎮ思维打不开ꎬ文章必然显得单薄无力ꎬ何来深刻?怎样打开论证的思路?除了从 为什么 这个角度展开ꎬ还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论述:①走在最前面的人所承受的痛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②自然界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如 木秀于林ꎬ风必摧之 ꎬ进行相关迁移论证ꎮ③走在最前面的人承受痛苦的意义是什么?④走在最前面的人虽承受痛苦但意义非凡ꎬ与诸多众人虽不痛苦却泯然无成进行对比论述ꎮ⑤走在前面的人最痛苦ꎬ为此ꎬ走在前面的人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痛苦?要做怎样的精神㊁心理准备?议论中若能打开思路ꎬ会让文章内容丰富ꎬ结构跌宕多姿ꎬ而不是在一个面上单调展开ꎬ无法深入ꎮ这种思路往往通过相似相关㊁相反对比㊁类比联想来打开ꎬ进行多维论证ꎬ从而达到论证深刻的效果ꎮ四㊁指向现实ꎬ彰显深度所有的议论文都不应该脱离现实空发议论ꎬ它应该能够明示褒贬ꎬ确切地指向现实生活ꎬ解决当下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ꎮ下面这段文字就值得借鉴:而今观乎世界ꎬ人们高唱着 几人赴沧海ꎬ几人归田园 ꎬ乐得缩头缩脑ꎬ甘心做那 归田园 的 隐人 ꎮ我们并不缺少基础支持ꎬ只是萎靡的风气实在太坏ꎮ科研ꎬ有科学家ꎻ著书ꎬ有网络连载ꎻ社会不文明ꎬ有国家裁判ꎮ是否就乐得清闲逍遥ꎬ过那不问世事的缩壳生活了?天下之大ꎬ人心却小ꎬ小得只容下一个自己ꎮ他们记住了 痛兮冲锋 ꎬ却忘记了 乐兮先锋 ꎬ他们就是时代后方的茫茫大军ꎬ这种人因脱节㊁愚昧ꎬ一旦产生一点波折ꎬ便更痛苦ꎬ更要缩壳ꎬ更向后退ꎮ这段文字处于文章倒数第二段ꎬ作者将触角指向现实ꎬ直陈某些人不敢向前甘居后方的萎靡流弊ꎬ掷地有声ꎬ铿锵有力ꎬ将文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ꎬ使文章显得深刻独到ꎬ发人深省ꎬ也让我们从中看出作者对人生㊁对生活的高度关注及辩证思考能力ꎬ体现出作者较高的综合素养ꎮ这样的论证ꎬ怎不让人拍案叫绝?当然ꎬ若想议论文论证深刻ꎬ离不开平时的广阅读㊁多积累㊁勤思考㊁常练笔ꎮ毕竟ꎬ厚积方能薄发ꎮ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211900)。
议论如何做到深刻透彻指导
议论能力写作指导议论文要求议论深刻,说理透彻,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深刻”一直是高考评价考生作文的重要标准。
评分标准有关“深刻”的表述共有三点: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写论述文,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确立自己的观点。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善于追溯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要有启发性。
所持观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技法指导】议论深刻“四法”1.朝深处想,揭示深层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
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多果、一因一果、同因异果、多因一果、异因同果。
在作文中运用因果思维,可以使文章构思较常规思维更有优势,更有逻辑性。
如:知人善任,是齐桓公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有领路人,但更要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各尽其职。
齐桓公通过鲍叔的介绍,了解到管仲的才华,与管仲探讨称霸之术后,任用管仲,尽显其能。
可以说,齐桓公做到了知人善任。
同样,汉高祖刘邦也有知人善任的优秀品质。
刘邦在总结他能夺取天下的原因时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如果不懂得知人善任,也就不可能战胜项羽。
他做到了知人善任,成就伟业便有了保障。
(2020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汇集英才,成就伟业》) 这段议论深刻的文字,采用了因果分析的论证手法,分析了齐桓公、刘邦成就伟业的原因在于知人善任。
2.朝广处想,丰富作文内容比较分析,就是由文章的材料、观点扩展开去,联系更大范围的现象展开分析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意明确: 1、重在写守住自我,以防随波逐流,但不忘改变自我 然后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重在写要适时改变自我,提升价值,但也要守住 自我,然后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3、两者并重写,并辨明关系。
怎样使文章议论深刻?
1、透过事例,揭示本质。
2、通过事理,揭示因果。
3、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4、语言精警,具有启发性。
2006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性。
作文材料: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 自我,又有何意?”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 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 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 另一个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 他告诉我们,要打开心灵的堤坝,融入江海,改变自我, 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 呢?
2、通过事理,揭示因果。
例1 : (为什么要守住自己?)
社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染缸,我们不能抱着“常 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箴言而 腐化堕落,这样我们将会被扭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拜 金主义者,到最终免不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叹。 为此,我们应该要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节操,像庄子 一样于名誉、利益、地位面前“持竿不顾”,惟有此才 能品得“曳尾于途中”的快乐,才能尝得无名利羁绊的 “逍遥”境界和“乘风而起、御风而行”的洒脱与不羁, 也惟有此才能于纷繁的世间守住一片心灵的原野,持有 一块精神的乐土。 因此,于世间的复杂多变之中,我已准备好,我会 像庄子一样做一棵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守住一方净土。
4、语言精警,具有启发性。
例 1: 改变自己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敞开心窗, 吸取别人的精华;守住自己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而是拥有主见,拥有自己的方向,坚守属于自己的一方 晴空。 例 2:
守住自我,不是一味守旧,是一种对精神家园纯净 的坚持;改变自我,不是随波逐流,是对自我的修改与 完善。沉稳、灵动不可偏激。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 追求中,寻找两者的平衡点,让山之沉稳与水之灵动相 映成辉,相映成趣。
请以“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 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的 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话题: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
审题准确: 1、守住改进、改善、变化
自我:自身区别于他人的性格、心理、思想、品质、 观点、习惯、行为、做法、手段、方法、气节 2、守住自我是守住积极的、正面的东西; 改变自我是改变消极的、负面的东西。 3、守住自我、改变自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综合 论述,阐明关系、作用;也可以分开论述,阐明关 系、作用;还可以侧重一方,但必须涉及另一方, 否则判为偏题。
例 2: 坚守住精神核心,生命就会像腊梅傲雪般坚韧;相 反,若是精神土壤“水土流失”,那么,思想就会贫瘠, 生长出的躯壳也不会健康。手持牧羊之节,苏武在茫茫 荒漠上把国格坚守;身处幽暗,司马迁用铿锵之笔坚守 内心的理想;周身奸邪,屈原用〈离骚〉坚守生命的高 洁……无数的历史名人用坚守为我们筑起了精神的宫殿, 我们精神的天空也因此而星光闪耀。 学会坚守,坚守你的理想,不要因为道路上的荆棘 或路旁的鲜花而停止你的脚步;坚守你的真诚,不要因 为被人误解或毫无回报而怀疑自己的真心。放弃坚守是 可怕的,当利欲如子弹般呼啸而来时,先倒下的不是你 的躯体,而是你的灵魂;勇于坚守是明智的,不论遇到 什么,你将如莲花一般在各色泥土中保持清洁。
例2:
(为什么要改变自我?)
我们要进步,离不开与人、与社会的交流。 在交流中改善自己,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发展 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改变自我,就是 要不断地去适应、去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方 法,让自己的思想追随历史江河奔腾向前的潮流,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历史所抛弃,被时代所 抛弃。改变自己,就是蛹冲破茧的束缚,历经磨 难化蝶的过程;是溪流面对高山的阻隔,改变方 向,放弃无谓的攀缘的明智。时移世易,当人生 走到一定时期,我们必须适时改变自己,让人生 升华。
3、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1、人生:
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 为人处世的准则。
2、社会:
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时代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力、与时俱进 新时代意识:环境保护、和谐相处
个人
单位
国家、民族、世界
例: 人如此,我们这个在新世纪的国家更要如此。面 对西方的种种文化,面对西方的种种思想,我们必然 要先守住自己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再有选择的吸 取、改变,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并能融 入世界潮流的有竞争力的国家。 “每一块木头都是一座佛,如果肯去掉多余的部 分;每一个人都可以完美,如果肯去掉缺点和瑕疵。”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如是说。要成为一座佛,要完美, 前提必须是,它是一块木头,一个人。因此,我们要 在守住自我的前提下改变自我,牢记:半杯水才是最 满。
如何使议论文深刻
• ——例谈文意开掘策略
出现的主要问题:
1、事例臃肿,道理疏于论证,文章苍白无力。 2、论证简单,观点+事例=议论文。
3、时代感不强。
总之,不深刻。
向“深刻”要分数
学习目标:1、强化准确审题,明确立意。
2、强化议论深刻的方法
教学重点:强化议论深刻的方法
发展等级:
1、深刻: 2005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1、透过事例(现象),揭示本质。 例 1: 每个人都应当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它是我们应 对外物的基础。没有了这个核心,一味听从于别人, 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古往今来,有不少人能够坚守住 自己的精神核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开荒 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李白不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游历于山水之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雄奇的诗 篇。文天祥誓死不屈,保持气节,最终“留取丹心照 汗青”,朱自清宁肯忍受病痛与饥饿,不接受美国救 济粮,更显示了一个民族的不屈。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 品质吧。这是 一种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它支撑 起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