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研究报告进展
外贸研究客户需求分析报告
![外贸研究客户需求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0361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8.png)
外贸研究客户需求分析报告标题:外贸研究客户需求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外贸行业中客户的需求情况,以帮助企业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手段,本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客户需求多样化,注重质量、价值和服务,同时还要求更高效的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背景分析外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客户需求特点1.质量:客户非常关注产品质量,在选择供应商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价值:客户要求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他们更愿意与能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的供应商合作。
3.服务:客户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加,包括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快速响应等。
服务质量不仅涉及到客户满意度,还影响着客户的忠诚度和口碑。
4.供应链管理:客户要求供应商能提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准时交货、库存控制和物流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供应链中的风险和浪费。
5.可持续发展: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他们希望与有环保意识、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合作。
三、满足客户需求的措施1.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达到或超过客户的质量要求。
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2.优化产品定价:企业需要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并灵活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以满足客户对价值的需求。
3.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通过客户满意度调研和改善措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4.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合作,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效率。
5.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管理,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以满足客户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239b4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a.png)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也使得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社交网络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参考,还能为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方面的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
1. 国内研究动态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国内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国内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探讨了社交网络用户使用的动机,发现了社交需求、信息获取、个人表达等因素对于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
(2)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模式:国内学者通过对社交网络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不同群体的社交网络使用行为模式,如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对于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影响。
(3)社交网络传播效应:国内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社交网络对于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影响上,研究了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对于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国外,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也是备受关注。
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社交网络与心理健康:国外学者通过对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了社交网络使用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社交网络使用场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社交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微博、QQ等,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交网络应用,如抖音、快手、TikTok等。
这些新兴的社交网络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的社交网络使用场景,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2. 个性化的社交网络服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开始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
社交网络平台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推荐,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酒店管理行销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现状
![酒店管理行销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3edc2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6.png)
酒店管理行销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现状国内外对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现状(一)国外的研究现状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消费心理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使用研究阶段,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计量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而顾客满意度理论的真正研究是源于70年代Hirschman提出的推出和抱怨的理论。
Hirschman认为顾客对产品及服务的的不满意一般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时退出,不再购买和消费该产品的服务,而投向其竞争对手: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抱怨,如像相关的部门进行投诉,向身边的朋友,家人诉说自己的不满。
对抱怨的顾客,如果公司处理妥当的话,这部分顾客可能会继续光临,甚至会成为忠诚顾客,如果公司处理不当的话,顾客只会选择退出。
所以说顾客的满意度的增加直接好处就是带来顾客抱怨的减少和顾客忠诚的增加。
1989年,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费耐尔博士总结了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把顾客期望,购买后的感知,购买价格等方面因素组成了一个计量经济学的逻辑模型,即费耐尔模型。
费耐尔以此模型运用偏微分最小的二次方程求解所得出的指数,定义为顾客满意度指数(CSI)。
费耐尔博士的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和最广泛运用的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
80年代至90年代,很多的学者又从心理学,管理学的的角度对这个理论的模型做出了进一步的扩展和补充。
费耐尔模型的主要缺点是忽视了需求等其他的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而仅仅关注期望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
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Olshavs和Mackenzie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提出的顾客满意模型。
所为顾客满意模型是指,当顾客把我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期望值相对比时,就能决定满意是否会产生。
该模型与费耐尔模型相比,不仅在顾客满意度研究中导入了愿望因素,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满意因素。
顾客满意模型要求企业与顾客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应准确的传递信息,否则会影响顾客满意的形成。
国外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
![国外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7b26ec3ff00bed5b8f31d47.png)
国外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专家学者对顾客满意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其研究可归纳如下: Cardozo(1965)发表论文对顾客满意进行研究,提出了顾客满意的概念,首次将客户满意度引入营销学[1] .Howard and Sheth(1969)将客户满意定义为顾客将自己收益的合理性感受与自己的代价相比较的一种心理感觉状态[2] .Oliver and Linda(1981)年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情感状态,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与原来期望相吻合时的一种心理状态[3] .Tse and Wilton(l988)在对顾客满意的形成的研究中将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在购买行为发生前对产品所形成的期望质量与消费后所感知的质量之间所存在差异的评价” [4] .Oliver(1997)将客户满意定义为顾客在消费经历中对需求的满足程度一种感知状态[5] .Athanassopoulos(2000)将顾客分为个体顾客和商业顾客,分别对两种类型的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顾客模型的检验,显示了消费者对不同因素的敏感程度的区别[6] .Berry(2000)通过对14家高绩效服务企业研究表明企业形象是服务性企业成功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品牌资产模型[7] .Kotler(2001)认为客户满意是顾客期望与感知效果之间的差异函数,是对这两者相比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Youngahl等(2003)把文化分为5个维度:阶级成分、不确定性规避度、个人主义、性别取向和时间观念。
从这这5个维度分析表明文化对顾客满意度的驱动因素没有显著影响.2国内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转帖于毕业论文网国内顾客满意度研究开始的比较晚,从1998年起顾客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开始被我国专家引入,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及服务质量的测评等一些工作,具体可归纳如下:王永清、严浩仁(2000)在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上主要对如何进行客户的满意度测评进行研究,并构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测评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8] .刘宇(2001)在Fornell顾客满意模型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顾客满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bfc2d0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酒店服务质量是旅游业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国外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培训和管理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1. 客户满意度的研究客户满意度一直是衡量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外学者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质量模型:通过构建服务质量模型,分析酒店各个环节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例如,SERVQUAL模型将服务质量分为可靠性、响应能力、保证能力、同理心和经济因素等维度,帮助酒店了解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2)客户满意度测量工具:研究者通过开展实证研究,发展和验证了多种客户满意度测量工具,例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
这些工具有助于酒店了解客户的期望和满意度水平,从而改进服务。
2. 员工培训和管理的研究员工是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石。
国外学者对酒店员工培训和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内容和方法: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培训内容和方法对酒店员工绩效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例如,沉浸式培训、模拟训练和移动学习等新兴培训方法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2)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研究者关注员工参与培训和工作的意愿和满意度,以及这些因素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激励机制对酒店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二、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展望1. 强化客户体验管理过去,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主要关注客户满意度,但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管理可以帮助酒店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并通过创新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满意度。
2. 利用新技术改善服务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对酒店服务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智能客房系统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改进酒店运营和管理。
国内外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满意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08fc8c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8.png)
国内外满意度研究综述
满意度是指个体对某个产品、服务或体验的感受和评价程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满意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 国内满意度研究
国内满意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企业对客户满意度意识的逐渐提高,满意度研究逐渐成为了国内企业重要的市场研究工具。
当前,国内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满意度研究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许多大型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满意度调查体系。
2. 国外满意度研究
国外满意度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目前,国外满意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学科领域,涉及了众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在国外,满意度研究不仅是商业领域的重要工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政府等公共服务领域。
3. 满意度研究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满意度研究也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在线调查、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和渠道进行满意度研究。
此外,满意度研究也逐渐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既注重统计分析,又注重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
综上所述,满意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无论是在
国内还是国外,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满意度研究将在未来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60f6e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b.png)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1. 引言1.1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客户满意度研究一直是企业管理和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深入研究客户满意度,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旨在综合总结和分析当前国内外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现状,探讨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测量方法,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和启示。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本地市场的客户满意度,还需要考虑国际市场的特点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各种客户需求。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还能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2. 正文2.1 客户满意度的定义和重要性客户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和评价程度,是衡量企业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客户满意度不仅仅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更是对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评价。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唯有保持顾客满意度,才能获得顾客的长期忠诚与支持。
提高客户满意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客户满意度除了包括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外,还涵盖了顾客的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
当顾客的期望与实际体验接近或达到时,顾客会感到满意;反之,则会感到不满意。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顾客体验,以实现顾客期望与实际体验的一致,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提升客户忠诚度。
满意的顾客更有可能成为忠诚顾客,持续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销售收入。
其次是口碑效应。
满意的顾客会向其他人推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带动更多潜在顾客的选择。
客户满意度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提高顾客的复购率,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客户满意度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
2.2 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现状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
国外网络现状分析报告
![国外网络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e480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2.png)
国外网络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国外的网络现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份分析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国外网络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网络普及率、网络速度、网络监管和网络安全等。
首先,网络普及率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在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实现了广泛的网络普及,特别是发达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网络普及率已经超过80%。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网络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许多人无法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和机会,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鸿沟的存在。
其次,网络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网络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的网络速度普遍较快,可以满足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高带宽需求。
然而,在一些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网络速度相对较慢。
这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情况。
一些国家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以提高网络速度和质量。
此外,网络监管是确保网络环境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方面。
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然而,在一些国家,网络监管和审查程度相对较高,限制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言论自由。
这也导致了一些争议和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分歧。
最后,网络安全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虽然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网络安全和打击网络犯罪,但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仍然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成为网络攻击者的主要目标。
因此,建设强大的网络安全体系和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国外的网络现状在普及率、速度、监管和安全等方面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在网络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然而,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速度和质量、加强网络监管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外网络的发展水平。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3560f8c50e2524de5187e9a.png)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作者:郭明莉郦瞻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05期摘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视角较小,涉及跨境网购平台客户满意度的研究较少。
关键词:客户满意度;内涵;现状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5-0056-02一、客户满意度内涵的界定客户满意度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欧美国家,自1965年Cardozo首次提出客户满意以来,很多学者都对客户满意进行了研究。
Cardozo认为满意是客户预期的结果,而预期是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会让客户产生再次购物的行为,而且不会转换到其它产品或服务。
Hunt 提出客户满意就是客户在“一种经由经验与评估而产生的过程”。
O1iver.&Linda认为客户满意是客户根据自己的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Philip Kotler认为,客户满意是指一个人把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效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后,所产生的高兴或失望的感觉。
这种心理状态与客户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相对应,就是客户满意度。
Anderson&Lehmann 指出,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对企业服务质量的直接反应,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的业绩和盈利能力,他认为客户满意可以分为累积性和特定交易型两种,其中特定交易型客户满意是指客户对于某一件产品或某一次服务经历的特定满意。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才开始将客户满意度的理论引入国内。
1995年,赵平首次提及客户满意度,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他认为客户满意度与企业的声誉密切相关,当客户满意度较低时,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好的印象,极有可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身边人,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
马义华、叶祥凤对大型超市的客户满意度进行研究时指出,当一个客户对产品或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时,他的购买意愿比一般满意的客户高六倍,并且极有可能成为忠诚客户。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9a946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b.png)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引言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长期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和理论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和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国内顾客满意度理论1. CCSIC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由于适应了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
CCSI通过测量顾客感知,期望和重要性对多个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具体的满意度指数。
该模型在国内企业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用于指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2. SERVQUALSERVQUAL是国外著名的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它通过测量实际体验和期望之间的差距来评估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SERVQUAL模型包括五个维度:可靠性、可响应性、保证性、共情性和实施能力。
这些维度有助于企业了解顾客对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1. Kano模型Kano模型是日本学者Kano Noriaki在1984年提出的一种顾客需求分析模型。
该模型将顾客需求分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感动需求三个层次,并通过对这三个层次的需求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
Kano模型被认为是理解顾客满意度和需求的重要工具,并在国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NPSNPS(Net Promoter Score)是一种衡量顾客满意度的指标,通过评估顾客对企业推荐意愿的程度来判断其满意度。
NPS将顾客分为三类:推荐者、中立者和批评者,并根据推荐者的比例来计算满意度得分。
NPS模型在国外企业中广泛应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衡量顾客满意度的方式。
国内外顾客满意度现状1. 国内顾客满意度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顾客满意度。
一些大型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邮政等,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并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cb88a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d.png)
顾客满意度理论国内外现状概述顾客满意度是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来探讨顾客满意度理论,并分析目前的现状。
国内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国内,顾客满意度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国内常见的顾客满意度理论:1. SERVQUAL模型SERVQUAL模型是由巴布·贺赛尔(Parasuraman)等人于198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测量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通过比较顾客的期望和实际体验,来评估服务的质量。
SERVQUAL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餐饮、旅游、金融等服务行业。
2. Kano模型Kano模型是由日本学者狩野纯提出的,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特征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该模型将产品或服务特征分为基本要素、期望要素、意外要素和无关要素四个类别,并根据顾客对这些要素的反应,来确定满意度。
3. TCSI模型TCSI模型是由中国学者范晓义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用于评估企业综合竞争力。
该模型将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并通过评估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来确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的研究历史较长,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模型。
以下是国外常见的顾客满意度理论:1. 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模型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模型是由Oliver于1981年提出的。
该模型认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是通过比较其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当实际体验超出期望时,顾客会感到满意;相反,当实际体验低于期望时,顾客会感到不满。
2. 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模型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模型是由Day于1984年提出的,是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模型的一个变种。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40d0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2.png)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引言:客户满意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概况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等。
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客户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客户满意度与企业绩效存在密切关系,满意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
二、国外客户满意度研究概况国外客户满意度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较为广泛。
除了传统行业外,还包括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服务行业。
国外研究更注重客户体验和情感方面的研究,如通过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感受和情感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客户满意度与企业品牌忠诚度和口碑传播密切相关。
三、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比较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在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研究方法相对简单,着重于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测量,而国外研究方法较为多样化,可以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期望和情感反应。
研究内容上,国内研究更关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国外研究更注重客户体验和情感方面的研究。
四、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客户满意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都在不断发展。
国内研究逐渐引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国外研究更加注重客户情感和体验方面的研究,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融合,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全面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7e399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UE)已成为产品设计、开发、运营和优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优秀的用户体验不仅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长。
因此,对用户体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同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用户体验的定义、内涵和评估方法进行介绍,为后续的研究综述奠定基础。
然后,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出发,分别梳理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不同领域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揭示用户体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本文还将对用户体验研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用户体验研究视角,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国内用户体验研究现状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产品竞争的加剧,用户体验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设计、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对用户体验的定义、构成要素、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用户体验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内企业开始重视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中的作用。
许多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用户体验团队,通过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用户测试等手段,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同时,一些企业还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基于用户体验的定制化服务、个性化推荐等,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开设用户体验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和研究人员。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开展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开展研究思路、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68811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0.png)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开展研究思路、方法、步骤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涌现。
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探讨拟开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一、国外研究现状1. 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者在分析数据时,常借助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和数据科学等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2. 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交网络结构的方法,可以揭示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弧度、密度、中心性等信息。
3. 跨学科研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跨学科研究也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
如社会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可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交网络。
二、国内研究现状1. 研究主题:国内研究主题涵盖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消费行为、品牌营销等领域。
2. 研究方法:国内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实验为主,同时也包括数据挖掘、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3. 实践应用:国内研究除了学术研究外,也广泛应用于企业营销、政府网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等实践领域。
三、拟开展研究思路、方法、步骤1. 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如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品牌营销等。
2. 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如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品牌、信息等。
3. 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网络分析等。
4. 数据收集:采用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如在线调查、大数据挖掘等。
5.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
6. 结果解释: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得出结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涵盖了多种研究方法和领域,未来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探索更多的研究问题,并将实践结果反馈到学术研究中,不断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3241e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6.png)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客户满意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比较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并探讨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
发现国内研究偏重于定量分析,国外研究更注重客户体验和情感因素。
结合两者优势,在未来研究中应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个性化服务和情感体验,同时加强跨文化研究,提高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深度。
目前研究仍存在样本局限性和方法单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
本文旨在为未来客户满意度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客户满意度、国内、国外、研究、综述、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不足、未来研究、总结、客户关系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客户满意度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密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内外客户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客户满意度的概念、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和特点等方面。
通过对比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不同,可以发现各国在对待客户满意度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差异,这也为业界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客户满意度,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策略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和评价,以及他们的满意程度。
通过研究客户满意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忠诚度,提升竞争力。
客户满意度研究还可以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改进客户关系管理和提升品牌形象提供重要参考。
我们进行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分析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特点,探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差异与共性,为企业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促进客户满意度理论的深入发展,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法。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3a604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5.png)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引言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通过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虚拟社交空间中的互动和沟通方式,揭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并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国内外学者们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涉及到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社交影响力、用户态度和偏好等方面。
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研究者们不仅能够发现用户群体的特点和规律,还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营销方案。
本文将从研究成果、跨国比较、新兴趋势、用户习惯和行为分析等方面入手,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研究画面。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的发展脉络,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研究成果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社交网络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微博平台上,用户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情绪,而在微信朋友圈上,用户更注重社交互动和分享有趣的内容。
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用户发布内容的类型上,还可以从用户的互动方式、社交圈子结构等方面得到印证。
研究发现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特质、社交环境、信息传播方式等。
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路径和规律也对用户的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用户行为的新视角和方法。
研究还发现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时间序列特征。
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规律、社交事件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等。
wish调研分析报告
![wish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796e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3.png)
wish调研分析报告【调研分析报告:Wish网站市场调研】一、引言Wish网站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它通过连接商家和买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购买定价低廉商品的平台。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Wish网站进行调研,分析其市场情况和竞争优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在线问卷调查、用户访谈以及与平台商家的交流。
共收集了100份问卷和20次用户访谈,并与5家Wish网站的商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用户画像调研结果显示,Wish网站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年轻人群。
他们对于购物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在Wish网站上找到独特和具有性价比的商品。
2. 竞争优势调研数据显示,Wish网站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低廉和商品种类繁多上。
用户普遍认为,在Wish网站上购物比在其他电商平台上更能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此外,Wish网站上的商品种类丰富,几乎能满足用户对各类商品的需求。
3. 用户满意度通过用户访谈,我们了解到用户对Wish网站的满意度较高。
用户认为Wish网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在线购物体验,特别是在寻找特殊商品和礼物时。
同时,用户也希望Wish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物流速度。
4. 市场前景据调研数据显示,Wish网站在市场上的前景仍然较好。
用户对Wish网站的认知度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这表明Wish网站在市场上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四、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优化产品质量和物流速度。
用户对产品质量和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Wish网站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2. 加强与商家的合作与沟通。
与商家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Wish网站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
3.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虽然Wish网站的用户认知度和使用频率在增加,但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Wish网站应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1969f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5.png)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Instagram、WeChat、微博、知乎等,这些平台允许用户创建个人资料、分享图片、视频、消息、连接到其他用户等。
社交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还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特点和趋势在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动态在中国,研究人员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以下就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1.社交网络使用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使用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呈现U型回归模式。
也就是说,社交网络使用过多和使用过少都会影响幸福感。
研究还表明,社交网络使用时间的增加与幸福感的降低呈正比例关系。
2.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包括网络外部环境因素和网络内部因素。
网络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新闻媒体、政府、民间社会组织、网络公司等;而网络内部因素包括虚假内容发布者、内容传播路径、接受者等。
3.互联网巨头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定价策略研究表明,互联网巨头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定价策略方面的选择与其品牌效应有关。
互联网巨头通过质量、数量、时效性等方式来增强品牌影响力,进而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使用可对健康有积极影响,例如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行为、增强社交支持和减轻压力等。
但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使用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的问题,包括眼部疲劳、失眠、抑郁、社交孤立等。
研究表明,虚假信息的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更容易受到误导,而且动机复杂。
此外,研究还表明,信息一旦被广泛传播,那么即使证实虚假,在知情人士中被广泛认为是真实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国内外用户画像研究综述
![国内外用户画像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16222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d.png)
国内外用户画像研究综述国内外用户画像研究综述用户画像是指通过深入挖掘用户数据和行为,对用户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普及应用,用户画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用户画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用户画像研究现状国内用户画像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国内研究者主要通过对社交网络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统计,构建用户画像。
1. 数据来源国内用户画像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数据来构建。
这些数据包括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关注和粉丝关系、用户在电商平台上的搜索和购买行为、用户在移动应用中的使用行为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用户的兴趣和偏好。
2. 研究方法国内用户画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在数据挖掘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社交网络分析、文本挖掘和网络推荐等。
在机器学习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算法和预测模型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等。
3. 应用领域国内用户画像主要应用于广告投放、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等方面。
通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
目前,用户画像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商、互联网金融、社交媒体等行业。
二、国外用户画像研究现状国外用户画像研究比国内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国外研究者主要通过对用户数据和行为的分析,构建用户画像并进行相关应用。
1. 数据来源国外用户画像主要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搜索引擎和移动应用等获取用户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用户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行为、用户在移动应用中的浏览和使用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
2. 研究方法国外用户画像研究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国外研究者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构建用户画像。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94e7ef376baf1ffd4fad2a.png)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目录第1章CRM理论及其研究 (1)1.1 CRM的概念 (1)1.2 CRM的内涵 (2)第2章相关理论 (3)2.1 国外研究现状 (3)2.2 国内研究现状 (4)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第3章CRM的发展趋势 (7)3.1 社交型CRM势不可挡 (7)3.2 基于云的CRM服务将继续获得进一步发展 (8)3.3 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流程改进顺序 (8)3.4 CRM将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 (8)3.5 CRM将成为信息的汇聚地 (9)I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第1章CRM理论及其研究1.1CRM的概念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在美国最早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在1980年初便有所谓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使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90年则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
1999年,Gartner Group公司最先提出了CRM概念。
对于CRM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都有不同的表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Gartner Group公司认为CRM是代表增进利益、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
其强调CRM是一种商业战略而不是一套系统。
Carlson Marketing Group则认为CRM是通过培养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经销商或客户对该企业更积极的偏爱或爱好,留住他们以此提高企业的业绩的一种营销策略。
对此,Hurwitz Group提出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领域的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研究进展曹树金杨涛2012-12-27 16:58:23 来源:《图书馆论坛》()2006年6期作者简介:曹树金,男,XX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
XX大学资讯管理系,XXXX510275;杨涛华南师X大学图书馆,XXXX510631内容提要:从特定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结构和模型,信息需求影响因素,信息需求研究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外信息需求研究进展;从用户对信息检索系统的满意,对图书馆的满意等方面归纳了国外用户信息满意研究成果。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信息满意1 引言尽可能地满足用户(读者)的信息需求应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总目标。
因此,了解用户信息需求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国外非常重视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方面的研究,试图为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据估计研究信息需求和信息使用的文献大约占图书馆学情报学全部研究文献的8%[1]。
国内对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水平离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本文将对国外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研究作一回顾和总结,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用户信息需求研究2.1特定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研究不同领域学者和学生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是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Bates[2]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科学家和工程师,20世纪70年代是社会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人文主义者。
Majid等人[3]对马来西亚农业科学家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表明,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期刊和评论文章。
同行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也是交换最新研究信息的重要途径。
Folsterl[4]描述了社会科学家的信息需求特征,他指出社会科学家比较倚重期刊文献,习惯通过引文追踪来获得所需的大部分信息;他们也依靠同事等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过多地寻求目录、索引和图书馆员的帮助。
Seggern[5]发现社会科学家主要依靠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和个人收藏而不是图书馆馆藏或者图书馆员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Ellis等人[6]对化学家的主要信息来源进行了研究,得出化学家主要依靠期刊的结论。
Tyler和Switzer[7]所在的印第安纳大学医学图书馆设计了护理研究的教育训练课程去满足护理专业新生独特的信息需求和图书馆需求,但是发现这些新生缺乏基本的图书馆使用技巧,有的甚至对使用图书馆感到焦虑;很少学生之前有使用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基本的图书馆使用技巧、图书馆的支持与友善的环境,以及尽早的图书馆参观活动与信息查寻的实践对于护理系的新生来说是最好的做法。
Lee[8]通过个人访谈对加拿大土著大学生的学术信息需求和图书馆使用进行研究,发现在图书馆系统中土著资源不足;缺乏涉及到土著议题的研究;对为土著学生服务的价值认识不够。
医生、律师、工程师、农民、国会议员等各职业人员的信息需求也是信息需求研究的热点[9-12]。
Swinglehurst[13]研究了英国基础保健医生的信息需求,指出他们与其他医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需要面对任何病人呈现的任何问题,对基础保健医生成功的信息服务需要注意到他们的学术视野和服务视野,需要培育医生与信息工作者更紧密的关系。
Helena[14]调查了临床研究者的信息需求,发现参与调查的94%用户将因特网作为主要信息来源;67%的用户需要临床研究信息,38%的用户需要药物信息,29%的用户需要教育资料,28%的用户需要职业发展信息;在信息的载体上,48%的用户喜欢录像,24%的用户喜欢图书,10%的喜欢简报;都希望是英文语种的信息;45%的用户希望是全球X围的信息。
Lappa[15]对希腊急诊医生的信息需求研究表明,所有的急诊医生在诊治病人时都会产生信息需求,但是他们的信息需求无法被传统的医院图书馆满足。
医生图书馆员的模式可以及时地向急诊病人提供特定信息,从而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Dorsch和AHIP[16]通过对边远地区医务工作者信息需求研究的文献调查,发现他们与城市的同行一样对于医疗信息有着同样的基本需求,都依赖同事和个人收藏作为主要信息来源。
边远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受到地理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期刊和联机数据库相对少些。
Otike[17],Otike和Matthews[18]分别调查了英国和肯尼亚律师的信息需求,发现律师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印刷型媒体。
Hendriks[19]等研究了怎么样满足南非某个地区农民的印刷型农业信息的需求,研究表明急需调整送达农民的农业信息,向农民提供信息的中介组织可以让农民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资源。
Marcell等[20]调查了欧洲议会中英国代表的信息需求,他们发现,英国代表有选民、政党、欧洲议会和国际四个层次的信息需求,这四个层次上都存在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格式;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为非官方、非正式的接触,其次为议员自己的文件,再次为欧洲联盟图书馆服务和政党办公室;官方的欧洲资源使用的最少;在利用信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息超载问题。
类似的研究有Mostert和Ocholla对南非议员[21],Thapisa对博茨瓦纳本土议员[22],Serema[23]对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的信息需求研究等。
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到普通大众和社会弱势群体。
Chaplan和Hertenstein[24]通过问卷调查了美国中西部州的本地工会领导的信息需求。
结果发现,在工会中担任不同角色的人,他们的信息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信息需求的种类决定使用的信息来源,工会角色决定使用的信息来源;培训对使用信息来源的数量和正式来源的数量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不管工会角色如何,用户都偏向于使用非正式的信息来源。
Judd[25]研究了视觉障碍学生的图书馆和信息需求,分析认为图书馆在为视觉障碍学生服务的政策上存在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
Moahi和Monau[26]报告了博茨瓦纳国家图书馆1991年进行的残障人士的图书馆和信息需求调查的结果,推荐了对这些用户实施图书馆服务的方法。
Anwar和Supaat[27]对马来群岛边远地区三个没有图书馆的村庄居民的信息需求通过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他们排在前五位的信息需求是XX信息、家庭债券、时事信息、健康信息和教育信息;排在前五位的信息需求目的是实现知情权、解决问题、自我发展、改善家庭、完成工作目标;排在前五位的信息来源是广播/电视、朋友/邻居、印刷型材料、城市里的亲戚、学校(图书馆)。
Busch[28]通过问卷调查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德国移民的阅读兴趣和信息需求,从调查文件的回应者和负责提供德语材料的馆员两个角度探讨了德国移民的公共图书馆使用层次,试图从社会经济背景去解释用户的使用模式。
Hersberger[29]指出无家可归者的日常信息需求包括:财务信息、人际关系信息、儿童保健信息、住房信息、健康和健康护理信息、就业信息、教育信息、交通信息、公共援助信息。
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态度是做好此项服务的关键。
公共图书馆的用户群体中,研究较多的是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信息需求[30-34]。
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是分析这些对象的特定信息需求以及图书馆的相应服务对策。
总之,国外有关特定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需求的信息类型包括学术性信息、决策性信息、娱乐性信息、日常生活信息等,并且人群划分得越来越细,如对医生的信息需求研究中,有对家庭医生的信息需求研究,有对外科医生的信息需求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社会弱势群体,体现了图书馆人及相关研究者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特定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研究中,绝大部分都会提及根据信息需求的研究结果怎么样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2.2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研究主要是有关用户对某个或者某种类型图书馆的信息需求。
Line[35-36]研究了国家图书馆与信息需求。
他指出不应该假设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国家图书馆或者已经存在的国家图书馆都应该根据特定的模式发展,而应该首先研究应在国家层次上得到满足的图书馆和信息需求,以及可以替代的途径。
国家图书馆很多情况下是满足国家层次信息需求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Siegel[37]讨论了用户对美国石油协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论述了给美国石油协会提供信息服务时该图书馆当前和将来的角色。
Rizio和Mamtora[38]描述了南太平洋大学图书馆在满足南太平洋地区图书馆和信息需求中扮演的角色。
Zhang[39]对Olin图书馆用户进行了随机调查,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期望和服务质量。
调查发现,尽管大多数图书馆用户对于他们的图书馆使用能力非常自信,但是他们在检索中仍然需要专业帮助。
Barclay和Camille[40]描述了为满足学生和专业人士的信息需求,创建得克萨斯医学中心图书馆健康信息教育中心的背景,以及为提高学生和教员获取各种形式的电子资源所做的工作。
Hiller[41]报告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每三年一次图书馆用户调查的结果,发现不同学科领域在图书馆/信息需求和使用上存在显著区别。
Liu[42]调查了一个城市大学研究生对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感知、喜好和使用情况,发现阅读倾向、使用纸质和电子资源的情况因学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生希望能够混合使用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Jankowska[43]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爱达华大学教员的信息需求,参与调查的用户表现出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服务的偏好。
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研究文献中,大多是用户对学术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与特定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研究重在研究特定群体不同的是,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的信息需求重点研究特定图书馆,很多内容也同时涉及了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满意情况。
2.3信息需求的结构和模型研究信息需求的结构和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信息需求的本质。
[44]总结了俄罗斯和立陶宛1965年至2003年信息需求研究的情况,他概述了Bernshtein,Kandens和Shekhurn等人提出的信息需求结构。
Bernshtein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信息需求的结构(如图1所示)。
Kandens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模型(见图2)。
它包括不明确的需求,形成的需求和要满足的需求。
开始阶段出现的信息需求是不明确的需求,需要直觉或者实践经验才能感知到。
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不明确的需求能够巩固并能被精确的表达。
最后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从信息服务机构中获得满足。
Shekhurn提出了由个人信息需求、群组信息需求、社会信息需求和通用信息需求组成的信息需求结构。
他试图统一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并且解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