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选修模块。 3.体现了均衡性,重视综合素养和劳动
技能的获得。如开设艺术和技术类课程。
必修课程 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 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要求 在高一、高二的两个半学期(五个学段) 内完成教学任务,也可灵活安排。
选修课程 分国家选修课程(选修一) 和校本课程(选修二)两大块,我们预 计在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开设校本课 程,以便让学生早日修够学分,并且无 更大的高考压力。
3.备教学过程(课堂设计或预设) ①对整个教学环节要预设,提问、讨论、回 答、纠错、总结。 ②预设重点难点,简捷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发学生的思路。
③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困难,会提出什么 问题,怎样解答。
④精心组织授课过程,调节调动课堂活动, 各种教具的使用。
⑤预习程度,前后知识的连贯,方法技巧的 掌握,能力体现。
●课程结构的变化
(一)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
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 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共分为三个层次:学习领域、学科科目、 模块。
主要特点: 1。体现了基础性,强调课程整合。如
“语文与文学”包括语文和外语学科。 2.体现了选择性,突出多样化。如设置
关于人文性的认识: ①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良好的精 神品格、人生态度、美好情感、审美情趣、良好个 性等等。 ②认识到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重视语 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灵沟通,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实践的条件和要求 一、纵向:备课、授课、训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巴桑次仁(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新《课程标准》的一般常识
1。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 合作、 探 究。 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4。个性化阅读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 的感受和体验。 5。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 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能阅读多种文本,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对阅读材料 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阐发、 评价和质疑。主要目的和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 创新精神。
● 备课:学生、文本、教学过程三方面兼顾。
1.备学生 ①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状况:知识能力、性格兴趣、品 行素质等。 ②知道学生想要得到什么;自己能给学生教授什么。 ③准备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致难题,或者是刁难。 ④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大家,关心学习有阻碍的学生。 ⑤与学生的交往要有分寸感和亲切感。 ⑥在学生面前既要保持风度,又要显得谦逊和严谨。
灌;老师设置问题,并统一答案;讲读教 读课文,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新 方 式:引导启发,鼓励赞赏,探究质 疑,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合作、探讨。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学习方式:被动接受、死记
硬背、重复训练,过分依赖教师或标 准答案。
新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激趣 选择、批判质疑、有效提高,具有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预设和生成 1.充分研读文本后,就可设置教学目标及重点 难点,这是驾驭课堂和引导学生的关键。 2.在预设之外出现了新情况也是情理之中,这 就需要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教学机智来应对了。 3.课堂上新出现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激发兴趣和 热情所致,要慎重对待,既不干扰主要目标,又 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如果生成的课堂因素与本课重点干系不大, 可以委婉而坚定地阻止它发展下去,以免影响正
练拓展、习题测Biblioteka 和评价二、横向:授课的思路 设计与实施 语言
朗读课文、板书、条理、问题
●教学策略的变化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理念:以教师为主体,以学习
文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途径。 新 理 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
的需求为主,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或调整 传统方式: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满堂
2.备文本(教材)
①对教材要有整体的、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整册,初高中教 材) ②熟悉教材,翻查资料要仔细并严谨,实事求是的准备教案。 ③教案的书写应尽可能的详细而有条理。教学目标,授课方 法,导语和问题设计,解题方法,课时安排;各课时中的具体 内容的讲解与活动安排,分节的板书设计等。 ④对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辅书要谨慎对待,仅仅作为参考。 ⑤查阅工具书要尽可能的多,尽量用权威的、普遍的解释。
⑥作业布置和检查,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对 学习效果的评估。
● 授课.:知识教授,教学用语和评价语言
课堂组织,教具使用。
1.知识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化繁为简、浅易通俗。 ①注重读(范读、齐读)和写(仿、抄、创作)的技能训练。 ②注意大多数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培养复述能力,鼓励自学。 ③重在引导,提倡质疑,互动讨论,积极发言,多表扬但要指瑕。 ④用知识的威严来吸引学生、用情趣的内涵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⑤分析、讲解不宜过多,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活动和消化的时间。 ⑥课堂气氛要有张有弛,轻松活泼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态得体。
常教学任务。
准备和实施
1.教学之前必须备课,包括备文本、备学生、 备教学过程。 2.备课要有教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文本的 熟悉程度安排教案的详略。 3.教学过程可以灵活,但基本目标的实现不能 改变,包括三维目标。 4.阅读和鉴赏的教学目标还有不同,因此可以 区别对待,不要混为一谈。 5.阅读和写作两项能力不可分割,读是为了会 写,所以要及时拓展迁移。
知识与方法
1.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与学不能丢弃, 甚至随时要当作重点对待。 2.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阅读方法的梳理和 引导,但不宜过多过细。 3.朗读、背诵、默写和复述等学习方式仍 需坚持,高中重“悟”。 4.课堂提问最好设置的简单好回答些。
过程和目标
1.老师就是首席的学习者。 2.课堂掌控要科学合理,张弛有致。 3.三维目标不能断然分开,更不能分主次。 4.目标的设定以单元教学为准,各课分工合作。 5.目标的测定要有实际依据,不能凭空想象。 6.课堂用语和教学态度也十分重要。
技能的获得。如开设艺术和技术类课程。
必修课程 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 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要求 在高一、高二的两个半学期(五个学段) 内完成教学任务,也可灵活安排。
选修课程 分国家选修课程(选修一) 和校本课程(选修二)两大块,我们预 计在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开设校本课 程,以便让学生早日修够学分,并且无 更大的高考压力。
3.备教学过程(课堂设计或预设) ①对整个教学环节要预设,提问、讨论、回 答、纠错、总结。 ②预设重点难点,简捷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发学生的思路。
③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困难,会提出什么 问题,怎样解答。
④精心组织授课过程,调节调动课堂活动, 各种教具的使用。
⑤预习程度,前后知识的连贯,方法技巧的 掌握,能力体现。
●课程结构的变化
(一)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
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 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共分为三个层次:学习领域、学科科目、 模块。
主要特点: 1。体现了基础性,强调课程整合。如
“语文与文学”包括语文和外语学科。 2.体现了选择性,突出多样化。如设置
关于人文性的认识: ①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良好的精 神品格、人生态度、美好情感、审美情趣、良好个 性等等。 ②认识到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重视语 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灵沟通,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教学实践的条件和要求 一、纵向:备课、授课、训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巴桑次仁(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新《课程标准》的一般常识
1。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 合作、 探 究。 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4。个性化阅读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 的感受和体验。 5。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 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能阅读多种文本,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对阅读材料 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阐发、 评价和质疑。主要目的和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 创新精神。
● 备课:学生、文本、教学过程三方面兼顾。
1.备学生 ①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状况:知识能力、性格兴趣、品 行素质等。 ②知道学生想要得到什么;自己能给学生教授什么。 ③准备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致难题,或者是刁难。 ④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大家,关心学习有阻碍的学生。 ⑤与学生的交往要有分寸感和亲切感。 ⑥在学生面前既要保持风度,又要显得谦逊和严谨。
灌;老师设置问题,并统一答案;讲读教 读课文,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新 方 式:引导启发,鼓励赞赏,探究质 疑,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合作、探讨。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学习方式:被动接受、死记
硬背、重复训练,过分依赖教师或标 准答案。
新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激趣 选择、批判质疑、有效提高,具有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预设和生成 1.充分研读文本后,就可设置教学目标及重点 难点,这是驾驭课堂和引导学生的关键。 2.在预设之外出现了新情况也是情理之中,这 就需要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教学机智来应对了。 3.课堂上新出现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激发兴趣和 热情所致,要慎重对待,既不干扰主要目标,又 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如果生成的课堂因素与本课重点干系不大, 可以委婉而坚定地阻止它发展下去,以免影响正
练拓展、习题测Biblioteka 和评价二、横向:授课的思路 设计与实施 语言
朗读课文、板书、条理、问题
●教学策略的变化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理念:以教师为主体,以学习
文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途径。 新 理 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
的需求为主,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或调整 传统方式: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满堂
2.备文本(教材)
①对教材要有整体的、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整册,初高中教 材) ②熟悉教材,翻查资料要仔细并严谨,实事求是的准备教案。 ③教案的书写应尽可能的详细而有条理。教学目标,授课方 法,导语和问题设计,解题方法,课时安排;各课时中的具体 内容的讲解与活动安排,分节的板书设计等。 ④对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辅书要谨慎对待,仅仅作为参考。 ⑤查阅工具书要尽可能的多,尽量用权威的、普遍的解释。
⑥作业布置和检查,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对 学习效果的评估。
● 授课.:知识教授,教学用语和评价语言
课堂组织,教具使用。
1.知识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化繁为简、浅易通俗。 ①注重读(范读、齐读)和写(仿、抄、创作)的技能训练。 ②注意大多数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培养复述能力,鼓励自学。 ③重在引导,提倡质疑,互动讨论,积极发言,多表扬但要指瑕。 ④用知识的威严来吸引学生、用情趣的内涵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⑤分析、讲解不宜过多,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活动和消化的时间。 ⑥课堂气氛要有张有弛,轻松活泼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态得体。
常教学任务。
准备和实施
1.教学之前必须备课,包括备文本、备学生、 备教学过程。 2.备课要有教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文本的 熟悉程度安排教案的详略。 3.教学过程可以灵活,但基本目标的实现不能 改变,包括三维目标。 4.阅读和鉴赏的教学目标还有不同,因此可以 区别对待,不要混为一谈。 5.阅读和写作两项能力不可分割,读是为了会 写,所以要及时拓展迁移。
知识与方法
1.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与学不能丢弃, 甚至随时要当作重点对待。 2.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阅读方法的梳理和 引导,但不宜过多过细。 3.朗读、背诵、默写和复述等学习方式仍 需坚持,高中重“悟”。 4.课堂提问最好设置的简单好回答些。
过程和目标
1.老师就是首席的学习者。 2.课堂掌控要科学合理,张弛有致。 3.三维目标不能断然分开,更不能分主次。 4.目标的设定以单元教学为准,各课分工合作。 5.目标的测定要有实际依据,不能凭空想象。 6.课堂用语和教学态度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