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教案
《不让嫉妒左右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
《不让嫉妒左右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了解嫉妒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欣赏他人,克服嫉妒心理。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嫉妒的定义及表现2. 嫉妒的危害3. 如何克服嫉妒心理4. 欣赏他人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嫉妒的危害,学会克服嫉妒心理,培养积极心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嫉妒,培养欣赏他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心情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嫉妒的概念和表现。
2. 新课导入:讲解嫉妒的定义、危害及克服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嫉妒心理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嫉妒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活动设计:组织一些培养欣赏他人的活动,如优点大搜索、赞美接力等。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不让嫉妒左右我》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见教学过程部分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嫉妒危害与克服方法的作文。
2. 让学生制作一份心情卡片,记录自己在克服嫉妒过程中的感悟和成长。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心情卡片中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嫉妒的定义、危害及克服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学会欣赏他人,克服嫉妒心理。
消除嫉妒心教案
消除嫉妒心【活动主题】消除嫉妒心【活动设计意图】嫉妒的危害很大,它不仅妨碍团结,影响进步,给同学和集体带来损失,而且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心理如果发展下去,还可以使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打击和伤害别人的事来。
小学生往往以嫉妒别人的学习成果为多。
因此,本活动通过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调控学生的心理,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嫉妒心,培养健康的心理。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了解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给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2、从活动中懂得缓解以及消除嫉妒心的办法,努力克服嫉妒心,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嫉妒,懂得消除嫉妒的办法,并努力克服嫉妒心。
难点:消除嫉妒心,不把别人的成功变成自己的烦恼【活动方式】采用观看录像、情境实践、快板、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寓辅导教育与活动之中。
【活动前准备】1、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嫉妒心理和表现形式,拍好两个关于嫉妒事例录像;2、编排快板和人手一张情境选择纸。
【活动步骤】一、观看录像揭主题1、看录像(两组),大致内容:(1)小红过去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这次期中考试,她的好朋友小兰超过了她。
她很高兴地向小兰祝贺:“咱们共同努力,互相竞争吧!”(2)小华和小英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过去都是班委,这次小华继续当选为班委,小英没有选上。
从此,小英就不理小华了,而且还在背后说,当班委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本领成绩超过我,拿张三好奖状给我瞧瞧……2、讨论:你觉得小红和小英谁得做法好?为什么?3、师小结揭题:小英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感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
这就是嫉妒心。
其实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过。
可以这样说,有一定程度的嫉妒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加以控制,越变越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
这对自己和别人都很不利。
那有了这种心理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如何消除嫉妒心。
(出示课题:消除嫉妒心)(运用观看学生录像的形式,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而且两组录像一正一反,给学生强烈反差,从而正确认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第一章:理解嫉妒心理1.1 嫉妒的定义:解释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当看到他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时,会产生不满和痛苦的感受。
1.2 嫉妒的根源:探讨嫉妒的根源,包括自我价值观的扭曲、自我认同的不足等。
1.3 嫉妒的影响:分析嫉妒对个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认识自我2.1 自我价值观的建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2 自我认同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树立自信心,减少嫉妒情绪的产生。
2.3 自我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遇到嫉妒情绪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第三章:学会欣赏他人3.1 欣赏的定义:解释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认识到并赞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就。
3.3 学会欣赏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主动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培养积极的欣赏心态。
第四章:培养同理心4.1 同理心的定义:解释同理心是一种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他人情绪的能力。
4.2 同理心的作用:探讨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包括增进理解和沟通、减少冲突等。
4.3 培养同理心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培养同理心,包括关注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等。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互相学习和成长。
5.2 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境,练习欣赏他人和培养同理心。
5.3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制定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的计划。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嫉妒心理案例:分享一些实际的嫉妒心理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深入了解嫉妒心理的表现和影响。
6.2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并从中获得启示。
6.3 案例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如何应对嫉妒心理,并从中吸取教训。
第七章:正向心理训练7.1 正向心理的定义:解释正向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提升心理素质。
克服嫉妒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活动内容: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一、活动背景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
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
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
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活动准备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邀请几名家长前来参加,讲清活动目的。
四、活动步骤1.摆现象(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
)小品《无名之火》剧情: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
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
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
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2.查根源(以问题来引发思考。
)(1)刘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2)定义“嫉妒”“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
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克服嫉妒心(教案)
克服嫉妒心(教案)教案:克服嫉妒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嫉妒的概念和特征。
2. 分析嫉妒的危害和影响。
3. 学习有效克服嫉妒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嫉妒的概念和特征。
2. 嫉妒的危害和影响。
3. 克服嫉妒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讲述一些关于嫉妒的故事,如《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哈里思想汤姆为什么感到嫉妒,或者是同学之间发生的嫉妒事件。
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注意。
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图片、PPT或者演讲的形式,向学生科学解释嫉妒的概念和特征,通过分析嫉妒的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认识到嫉妒的严重性,并介绍克服嫉妒的方法。
3. 课堂交流(30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 你在生活中有过嫉妒的经历吗?嫉妒的原因是什么?2. 嫉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3. 你认为如何克服嫉妒?4. 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克服嫉妒?4. 活动实践(30分钟)1. 给学生五分钟准备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嫉妒的对象,并思考自己嫉妒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两两配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相互交换自己的想法,互相帮助分析和解决。
2. 分组演练,让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小组内学习、探讨和分享克服嫉妒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方法,并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目的。
5. 总结回顾(15分钟)教师可以让几个小组发言,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并分享交流。
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 今天的课程让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2. 你认为最有效的克服嫉妒的方法是什么?3. 你们学到了哪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克服嫉妒?4. 完成本节课的总结,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或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创设法2. 讲解式教学法3. 课堂交流法4. 活动实践法5. 总结回顾法五、教学资源1. 课件、PPT2. 实例、 case3. 图片六、教学评价1. 通过调查问卷、小组演讲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第一章:认识嫉妒心理1.1 嫉妒的定义与特征1.2 嫉妒心理的成因与影响1.3 嫉妒心理与羡慕、比较心理的区别第二章:嫉妒心理的负面影响2.1 嫉妒心理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2.2 嫉妒心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3 嫉妒心理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第三章:识别和反思嫉妒心理3.1 识别嫉妒心理的方法3.2 反思嫉妒心理的技巧3.3 案例分析:嫉妒心理的典型表现及反思第四章:培养欣赏他人的能力4.1 欣赏他人的意义与价值4.2 培养欣赏他人的方法与技巧4.3 案例分析: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与优点第五章: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5.1 自我提升与成长5.2 调整心态,学会祝福5.3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5.4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第六章:自我情绪管理6.1 情绪管理与嫉妒心理的关系6.2 嫉妒心理时的情绪应对策略6.3 情绪调节技巧:冥想、运动、呼吸等第七章:积极心态的培养7.1 积极心态的重要性7.2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7.3 实践积极心态:每日感恩练习、成功日记等第八章:增强自信与自尊8.1 嫉妒与自尊的关系8.2 自尊的定义与重要性8.3 提升自尊的策略:自我肯定、目标设定等第九章:团队协作与支持9.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9.2 如何在团队中展现支持与鼓励9.3 团队活动设计: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实践方法第十章:嫉妒心理的预防与复发管理10.1 嫉妒心理的预防策略10.2 复发迹象的识别与处理10.3 长期维持心理健康与积极心态的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嫉妒心理难点解析:嫉妒心理的成因多样,包括个体性格、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理解这些成因对于深入认识嫉妒心理至关重要。
嫉妒心理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都有负面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嫉妒心理的负面影响难点解析:嫉妒心理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自我价值感下降,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理解嫉妒心理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高自我觉察和预防嫉妒心理的能力。
不嫉妒别人教案
不嫉妒别人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不嫉妒别人的能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嫉妒的概念,并认识到嫉妒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成就。
3. 提供学生实际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嫉妒情绪,建立自信和自尊。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嫉妒的思考,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或格言。
理解嫉妒:2. 向学生解释嫉妒的定义,并讨论嫉妒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欣赏他人的成就:3.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就。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自我认知和自信:4.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通过小组活动或个人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并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克服嫉妒情绪的方法和策略:5. 提供学生一些实际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嫉妒情绪。
这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设立个人目标并专注于自己的成长等。
巩固与评估:6.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不嫉妒别人的能力,如表扬他人的成就,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等。
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
教案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学生对嫉妒概念的理解程度。
- 学生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积极欣赏他人的成就。
- 学生在克服嫉妒情绪方面的表现。
教案扩展:-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心理学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嫉妒的认识和了解。
-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不嫉妒别人的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4告别嫉妒(教案)大象版心理健康五年级
4. 告别嫉妒(教案)大象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嫉妒情绪的产生原因,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嫉妒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2. 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
3. 欣赏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嫉妒情绪的产生原因,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嫉妒情绪,培养他们欣赏他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让学生了解嫉妒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2. 新课内容:讲解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处理嫉妒情绪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与嫉妒情绪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如何告别嫉妒,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板书设计1. 4. 告别嫉妒2. 主题: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副心理健康五年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告别嫉妒的感悟。
2. 要求:不少于300字,用词准确,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嫉妒情绪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总结: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嫉妒情绪的产生原因,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嫉妒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嫉妒心理的含义,认识到嫉妒心理对个人成长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嫉妒心理的定义与表现2. 嫉妒心理的危害3. 欣赏他人的意义4. 学会欣赏他人的方法5. 实践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嫉妒心理的含义,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克服嫉妒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嫉妒心理的定义、危害以及欣赏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嫉妒心理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嫉妒心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欣赏他人的行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嫉妒心理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嫉妒心理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嫉妒心理的定义、危害以及欣赏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
4.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欣赏他人的行为,如夸奖同桌的优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会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试着欣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理解嫉妒心理的定义和危害,能够描述欣赏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实践欣赏行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减少嫉妒心理的表现。
2. 评价方法:(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者为优秀。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发现并欣赏他人优点的学生为优秀。
(3)同学评价: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欣赏行为,表现良好者为优秀。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嫉妒心理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认识到嫉妒心理的危害。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克服嫉妒心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并欣赏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共同探讨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 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讲解嫉妒心理的形成,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2. 嫉妒心理的危害:分析嫉妒心理对个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学业等方面的影响。
3. 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他人的成就,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4. 学会欣赏他人:讲解欣赏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并欣赏他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嫉妒心理案例,引发学生对嫉妒心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危害以及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共同探讨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学会欣赏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加以践行。
六、教学活动1. 情境模拟: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嫉妒心理产生的场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嫉妒心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克服过程,增强学生对嫉妒心理的认识。
3.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减少嫉妒心理的产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嫉妒心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会尊重他人》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会尊重他人》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会尊重他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的主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
2、学习怎样在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教学的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重点:必须尊重他人及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人教学主要形式、基本策略和方法:故事法、游戏法、讨论法、互动法、情景表演法教学运用的主要手段、技术、材料: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得不到别人尊重感受最深的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排练。
3、黑板上写“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课前选好表演短剧的同学。
二、热身游戏、活跃气氛1、游戏:“指指点点”学会尊重他人2、规则:以人的五官为指点对象,教师报到其中一个器官的名称,学生就快速指向哪里。
3、采访学生游戏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交往中,由于不尊重对方,使交往受到了阻碍。
比如,你跟别人打招呼,叫“老头”或“喂”,别人就不爱听,觉得你没有礼貌可能就会不理你,使你的目的不能达到,你也感到不痛快。
应该如何尊重别人呢?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要尊重他人》。
(二)游戏明理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不尊重他人的事情或自己没有收到别人尊重的情况?1、学生举例。
请几位学生举出自己在家里、在学校、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
2、小品表演同学们,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的小品表演。
(考试完了,试卷评改好了,科代表发数学试卷,同桌生甲与生乙发生的事情。
)科代表(手拿一叠试卷):发数学试卷了,同学们!生甲(叹息):好紧张啊,要发试卷了!生乙(信心十足的):有什么好紧张的啊!科代表(走到甲跟前):给你.生甲扫了一眼分数,立刻把分数捂住.生乙(扯甲手中的试卷):哎,你多少分?让我看一下,看一下!甲乙正在拉扯,科代表走过来递试卷给乙:恭喜你,考得不错啊!生乙(展开试卷,兴奋的):啊!我九十分!我九十分!(得意地向周围的同学扬扬自己的试卷)看到了吗?我九十分!(又转向甲)你到底多少分?(终于扯到了试卷,嘲笑)啊!才六十分?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六十分?你脑袋进水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会对那位得90分的同学提什么忠告?当我们换位来思考,你希望别人对你什么态度。
修身养性,远离嫉妒,大班社会嫉妒大班教案
修身养性,远离嫉妒,大班社会嫉妒大班教案。
一、什么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顾名思义,即是要通过自我修养和提高个人品质,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水平和道德素质。
这样的修行,不仅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卓越,还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人生智慧,更好地完成人生旅程。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修身养性呢?其实,首先要做的就是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寻找个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通过不断反思和自我调整,才能真正地提高个人的修养。
二、嫉妒是如何形成的?嫉妒之所以会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常态,往往是源于人们深层次的内需要。
我们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但往往会因为内心的不平衡而产生嫉妒情绪。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和不满足,而他人却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和荣誉,就会形成嫉妒情绪。
这种情绪会使我们自怨自艾,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更为优秀,反而会让我们逐渐走向失落和绝望。
三、如何远离嫉妒?远离嫉妒,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修养。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增加自信心。
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和优点,扭转自己的内心不平衡。
2.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自己的缺陷时,才能放下嫉妒情绪。
3.做到立足当下。
过多考虑过去和未来,容易使人放大不必要的情感,从而产生嫉妒情绪。
4.关注自己的成长。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积累和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四、大班社会中的嫉妒在大班社会中,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嫉妒情绪。
特别是在学生中,许多优秀的同学会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而产生嫉妒情绪。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尝试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来缓和同学之间的压力和不平衡感。
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闪光点,有计划地进行分别指导。
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补充和成长,而不是简单地互相比较和竞争。
五、大班教案的实施由于大班社会的嫉妒问题比较普遍,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授课计划,为学生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一课嫉妒心害人害己 走出心灵的荒原-—嫉妒心理及其克服方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一课嫉妒心害人害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嫉妒的概念,了解嫉妒的危害和表现。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发现及时纠正自己的嫉妒情绪,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到尊重他人的成功和进步,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包容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嫉妒的概念和危害、分享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化解嫉妒情绪,在竞争中做到尊重他人。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嫉妒心理的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嫉妒情绪,重视分享和尊重他人。
2.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嫉妒心理的种种表现和其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体验嫉妒心理的不良影响。
(2)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感受经过克服嫉妒带来的积极影响。
(3)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嫉妒心理的认知以及分享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以“走出心灵的荒原-嫉妒心理及其克服方法”为主题的课件演示。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嫉妒的危害和化解嫉妒的方法。
3.课外作业本次课后作业为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嫉妒心理的文章,让学生表达对嫉妒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化解自己的嫉妒情绪。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案例,引发学生对嫉妒这种情绪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嫉妒的危害。
2.学习过程(1)课件演示通过ppt演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嫉妒的不良影响。
(2)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按照小组分配,并让学生选举一名组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的分享和尊重他人,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3)个人讨论教师通过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3.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意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克服嫉妒心理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展示、总结反思和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认知。
五、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通过本次授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嫉妒心理的危害和化解方法。
克服嫉妒心理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教案标题:克服嫉妒心理 -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嫉妒心理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提供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3. 嫉妒心理案例分析材料4. 小组讨论活动材料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引导学生讨论嫉妒心理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拥有的东西或成就感到不满或羡慕的情绪。
知识讲解:2. 解释嫉妒心理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例如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人际关系等。
3. 分析嫉妒心理的原因,如自卑感、不满足感等,并讨论这些原因的合理性和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4. 提供一些嫉妒心理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案例中的嫉妒心理表现和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策略分享: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分享一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每个小组需要列举出具体的方法和例子,并向全班展示。
6. 整合学生分享的策略,总结出一份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清单。
鼓励学生将这份清单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练习与巩固:7. 学生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嫉妒心理问题。
8. 小组讨论活动: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嫉妒心理案例分析材料,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随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总结与反思:9.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10. 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在课后实践这些方法时的体会和成果。
拓展活动:11. 邀请学生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并在下节课开始时分享他们的经验。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克服嫉妒心(教案)心理健康三年级
教学设计活动内容: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合理竞争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正反面,使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培养健康的个性。
2.从活动中懂得缓解以及消除嫉妒心的办法,努力克服嫉妒心,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活动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爰、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学会合理竞争。
活动准备:1.课件、彩带。
2.提前录制的有关小视频、录音。
活动过程:一,课前约定二,热身导入-初识嫉妒心1 ,老师给同学们送小礼物(彩带),引发学生嫉妒。
2 ,引入嫉妒定义,师解释。
三,小组辩论-正视嫉妒心1,回忆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嫉妒事件,在彩带上系上一个结。
(结绳记事)2,同学讲一下自己的故事。
你当时怎么处理的?(老师先讲一下自己的嫉妒别人的故事)3,嫉妒有什么危害?我们该如何面对嫉妒呢?4,分小组进行讨论,请同学们分享感受。
5,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将嫉妒心理,化为前进的力量,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也有同学认为嫉妒心对我们有很大的伤害,对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同学们,当你们想起让自己嫉妒的事情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嫉妒心呢?四,小组合作金点子-消除嫉妒心1 ,现在我们认识了嫉妒心,那你现在想如何处理那些让你系疙瘩的事件?小组讨论2,总结方法:转化法,换位法,倾诉法,发泄法,将心比心,公平竞争,接纳别人,扬长避短.... .....五,案例分析,智慧团来帮忙1,案例一老师好!您叫我sunny吧!说实话我在班里成绩还不错。
老师也比较喜欢我,但我朋友不多,我的朋友下课去找别人玩,我心里就跟不舒服。
上课举手老师没让我回答问题,我就担心老师不喜欢我,觉得老师偏袒别人孩子。
别人考试成绩超过我我就会心理很不愉快。
总之,只要别人比我强,我心理就不舒服,就容不下别人比我优秀。
最近因为这些事我上课走神,下课胡思乱想,老师,我这是怎么了,你帮帮我吧................................................. .....(1 )你想如何帮助sunny?(2)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2 ,案例二亲爱的老师:您叫我小宇吧,我一直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可自从有了弟弟,所有的一切都变了,爷爷奶奶一进门就抱起弟弟,这个小宝贝儿,那个小心肝的叫着,爸爸妈妈以前和我说话特别有耐心,特别爱我,可自从有了弟弟,他们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和弟弟说话和风细雨,和我说话就横眉冷对,嫌我不懂事,不好好学习,他们这么累,都是为了我们弟俩。
小学心理健康尊重他人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尊重他人教案尊重他人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导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身在班级和社会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的互动性。
3.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均尊重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尊重他人?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3. 尊重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短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话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2. 探究尊重他人的定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尊重他人的定义。
组间讨论结束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引导,确保每组都涵盖了以下要点:- 尊重他人是指对他人的权利、感受和意见表示理解、认同和尊重的态度和行为。
- 尊重他人是一种正面的、友善的互动方式。
- 尊重他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态度,更需要内心真诚的态度和言行一致。
3. 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尊重他人是如此重要。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我们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
- 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和他人合作和相处。
- 社会和谐:尊重他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一个充满尊重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安定。
4. 探索尊重他人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探索尊重他人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注意,教师在组织角色扮演时要确保每个角色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同时,教师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正确的尊重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5. 实践尊重他人设计班级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例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为班级不同成员(如老师、同学、家长、校长等),通过互相尊重和合作来展示班级的团结和和谐。
4告别嫉妒(教案)大象版心理健康五年级
4告别嫉妒(教案)大象版心理健康五年级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一节心理健康课程,适用于五年级学生。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往往会对人们和他人的关系造成困扰。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大象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嫉妒的危害、了解控制嫉妒情绪的方法,以及学习分享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了解嫉妒情绪的危害•掌握控制嫉妒情绪的方法•学会分享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对自己和他人的自信和尊重教学准备•大象版故事(故事中包含绘本和讲解音频)•白板、白板笔•学生手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并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嫉妒这个词。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于嫉妒情绪的了解。
2.故事阅读(10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大象版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3.讨论(10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故事中的小鼠为什么会嫉妒?–嫉妒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如何控制嫉妒情绪?4.分享(10分钟)•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比如互相鼓励、表扬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等等。
5.作业(5分钟)•老师分发学生手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控制嫉妒情绪,并记录自己的进展。
教学延伸1.嫉妒情绪的危害•嫉妒情绪会让人感到沮丧、不满足和比较低人一等,这些情绪可能会导致焦虑或抑郁。
•嫉妒情绪还会破坏人际关系,并使我们的社交生活受到影响。
2.控制嫉妒情绪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上,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感到满足和欣喜,而不是与他人比较或者羡慕他人。
•从别人身上学习,并尊重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学会分享和感恩。
•接受自己的缺点,并着手改进或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3.分享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分享和表扬别人的优点和优势,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给予别人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
•理解别人的情绪和烦恼,并通过同情心和理解来加深人际关系。
•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相互鼓励和支持。
小学嫉妒心理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嫉妒心理教育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了解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嫉妒心理。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健康、积极的个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心理的危害。
2. 教授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品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故事、图片等教学素材3. 心理测试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嫉妒别人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引入主题。
2. 教师简要介绍嫉妒心理的定义和特点。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嫉妒心理的表现和危害:a. 介绍嫉妒心理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看到别人取得成就时心生怨恨、嫉妒等。
b. 分析嫉妒心理对个人和他人造成的危害,如影响人际关系、损害身心健康等。
2. 讲解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a. 个体心理因素,如自卑、敏感、攀比等。
b. 家庭教育因素,如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导致孩子产生嫉妒心理。
c. 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3. 教授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a. 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b. 培养宽容、大度的品质,尊重他人。
c. 转移注意力,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d. 学会沟通,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
三、活动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2. 学生分享测试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测试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克服嫉妒心理的经验和感悟。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嫉妒心理的危害和克服方法。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嫉妒心理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嫉妒心理的危害,学会欣赏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
3. 案例分析:分析嫉妒心理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调整心态。
4. 小组分享:分享彼此在学习、生活中学到的欣赏他人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情景剧剧本,角色分配给学生。
2.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嫉妒心理案例,引发学生对嫉妒心理的思考。
2. 主体部分:(1)讲解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心理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嫉妒心理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调整心态,克服嫉妒心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学习、生活中学到的欣赏他人的方法和经验。
(4)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危害,以及学会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3.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4.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克服嫉妒心理,学会欣赏他人。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嫉妒心理的成因和负面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调整来克服嫉妒心理。
2.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系列嫉妒心理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嫉妒心理的成因和表现。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嫉妒心理的特点和危害。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嫉妒心理,以及如何培养欣赏他人的习惯。
大班心理健康嫉妒心理教案
大班心理健康嫉妒心理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心理健康嫉妒心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嫉妒心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嫉妒情绪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嫉妒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讨论嫉妒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响。
知识讲解:1. 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嫉妒的概念,即对他人拥有的某种东西或能力感到不满或羡慕,并试图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来减轻这种情绪。
2. 讲解嫉妒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攻击性行为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表现,并了解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情感引导:1. 通过故事、绘本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嫉妒情绪的负面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情绪。
2. 引导学生讨论积极对待他人成功的态度,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
情感训练: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的成功经历,其他组员以积极的态度向该小组成员提问、表达祝贺和鼓励的话语。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嫉妒和积极对待他人成功的场景,借此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下的感受和反应,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嫉妒情绪。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于如何处理嫉妒情绪的想法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心理专家或教育工作者来班级进行讲座或座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嫉妒心理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的培养。
2. 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或课余时间进行相关阅读,以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的认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嫉妒情绪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教案注意事项:1. 在讲解嫉妒心理时,避免给学生传递负面情绪,要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阳湖镇中心小学朱凤娟
一、教学背景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
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
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
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教学准备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讲清活动目的。
四、教学步骤
1、摆现象
(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
)
小品《无名之火》
剧情:
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
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
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
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
2、查根源
(以问题来引发思考。
)
(1)刘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
(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
(2)定义“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
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3、论危害
(观看录像,体会危害;集体讨论,分析后果。
)
(1)看录像《纵火犯》
剧情:
山东某大家有个姓唐的女大学生,从小受到妈妈的宠爱,养成了任性好嫉妒的坏毛病。
进入大学后,处处想拨尖,出人头地,因为没被选上班干部,心里很不自在。
一次,班上有两位女同学考试分数比她高,她更是妒意大发,竟把人家的课本、作业本以及其它学习用品全偷了,使人家学习不成。
她的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受到了班上同学的批评,但她不仅不改竟乘别人上课的机会溜回宿舍,把姓袁的同学价值500多元的衣物被褥统统烧光。
触犯刑律成为纵火犯。
(2)讨论“嫉妒”的危害
A “对别人的危害可能对自己的危害绝对”一个光会嫉妒别人的优点、长处、幸福、成就的人,由于他的心计全部用在如何嫉妒别人,设法算计别人,妄想把别人拉到跟自己同一水平上,甚至低于自己的水平。
结果,且不论对被妒者有无损害,首先他空耗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最终一无所成。
B 好嫉妒的人,不仅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成就,对于人际关系和友情,有害无益;而且对于自己的心境和健康也绝无一点好处。
试设想,妒人者必然是终日被自己胸中的无名妒火煎熬着、折磨着;严重时还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这种人心理卫生自然谈不上了,生理健康也往往会受到影响。
这岂不是庸人自忧、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4、制“妙方”
(以小组讨论研究、记者采访专家、家长谈论感受的形式,讨论方法,促进心理健康)
(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2)小记者采访心理辅导教师。
小记者:王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呢?
王老师:首先要看到新型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团结共进的关系。
21世纪的少年儿童无论是男是女,应该把竞争的机制引入到人际关系中去。
不过,我们的竞争,第一,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竞争;第二,竞争的目的,并非为了搞垮别人,而是为了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三,竞争的结果,自然也会有优胜劣汰的情况出现,但无论是胜者还是负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各自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相互帮助,团结前进,绝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对立局面。
其次,要树立自信心。
我们通常所说的嫉妒,一般都不是把自己抬高到被嫉妒者的位置上,现时是相反,总是企图把被嫉妒者贬低到自己相同的水平和同样的位置上,嫉妒的目的表面看来在于得到更高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是致力于“吃大锅饭”,在智力、水平、成就、地位等方面搞平均化。
总之,没有自信,才会产生嫉妒。
日本学者三木先生指出:“靠嫉妒是一事无成的。
人靠创造来造就自己,培养个性。
人越有个性就越不会去嫉妒。
”他说,“靠一个情感来控制别一个情感要比靠理性更为有力,这是普遍真理。
如果说英雄
是不会嫉妒的说法是真实的,那么实际上就是说英雄的功名心理和竞争心理等其他情感比嫉妒强,并且重要的是具有更大的持久的力量。
第三,一方面自己不去嫉妒别人,另一方面当被人嫉妒时,要正确对待,即心胸要宽广一些,不要去计较,甚至伤心备至;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给对方以能够接受的帮助。
5、总结
同学们,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常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
有的同学通过比较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他们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求进步。
还有一类同学,他们也在比较,也在找优点,寻缺点,可是得出的结果却和第一类同学大不一样。
他们比较出了别人的缺点,却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比较出了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只字不提。
这一类同学总是一味的否定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比较来比较去,只收获了一颗“嫉妒”的种子。
一个产生了嫉妒心的人如同一棵生了虫的树,如果不及时把“嫉妒”这只虫子除掉,而是上它在躯体里寄生,那么,等待这个人的命运惟有“枝枯叶黄”。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对待同学、朋友取得的成绩,化压力为动力,变嫉妒心为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