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范式与跨国并购之动因

合集下载

OLI范式与跨国并购之动因

OLI范式与跨国并购之动因

?C 不 完 全 竞 争 和 市 场 寡 占 。 第一 ?@B" 年美国学者海默( DE7,+ )
国际经济合作 !""! 年第 # 期
工! " #
我们理解跨国公司以及他们的国际 生产活动,然而这些理论都是部分 的、 不全面的, 每种理论都倾向于解 释跨国公司活动的一个特殊方面。 英国里丁大学的著名跨国公司理论 专家邓宁尝试着将不同的对外直接 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 更为一般和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 即著名的折衷理论, 也称为 &+! 范 式。邓宁的 &+! 范式讨论了与 ,-! 有关的三个问题。 —什么样的企业进行 —— ,-!? 邓宁认为, 进行 ,-! 的 企 业 必 须拥有特殊的所有权( 优势。这 &) 种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专有的技 术、 商标、 获得某种要素市场或产品 市场的特许权、 规模, 以及组织管理 能力等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企业 的市场垄断力量,可以使企业克服 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额外的经营 成本。形成这些优势的成本是很高 的,但能以较低的成本转移到新的 区位当中去。企业利用这些优势得 以到国外投资,国际扩展又能反过 来为企业提供新的优势 ( 进入资本 市场、 获得信息、 分散风险等) 。 在资 产寻求型的 ,-! 中, 企业可以补充 或提高它们现有的“ 优势, 在它 &” 们自己的与国外其他企业的优势之 间, 寻求协同作用。 对所有权的分析 吸收了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 论、 进化论和管理理论的成果。 —— —企业选择在国外的哪个区 位进行 ,-!? 通常,企业所选择的区位要具 有与他们的“ 资产优势形成最佳 &” 搭配的区位优势( 。这一优势主 +) 要包括要素成本和运输成本、市场 规模和特征、 政府政策( 如稳定性、 可预见性、 关税、 税收、 以 ,-! 规则) ・2* ・

跨国并购的动因和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

跨国并购的动因和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

跨国并购的动因和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跨国并购的动因和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跨国并购是指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对其他企业进行收购或兼并的行为。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业务规模、打开全球市场、获取核心技术和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动因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探究跨国并购的相关问题。

动因1.市场扩张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是扩大市场份额和进军新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国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通过现有的市场平台进入新市场,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发展。

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或兼并获得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专利和人才。

同时也可以获得对方的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并将其整合入自身的生产、销售和供应链体系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降低成本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减少重复建设和投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

同时也可以实现产能已经不足或技术已经过时的企业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风险控制1.文化冲突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带来沟通困难和冲突。

因此,企业应重视文化融合,制定有效的文化融合策略,加强团队管理和文化培训,提高员工意识,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法律法规风险跨国并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复杂,企业需要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确保自身合法地收购目标企业。

同时,在并购过程中,应审查企业文化、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等信息,避免影响商誉和合法权益。

3.经济环境风险跨国并购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环境风险,例如货币汇率波动、政府政策变化、市场情况不稳定、物流环节等。

这些风险都会对企业带来影响,企业应制定风险防范计划,及时应对不同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总的来说,跨国并购无疑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降低成本的好选择,然而风险也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需要有一系列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从文化、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避。

跨国并购的能力整合与OIL范式

跨国并购的能力整合与OIL范式

的某些“ 一揽子要素 ” 乃至整个分支机构打包后
出售, 以此强化公 司的竞争优势 , 这是一种逆内 部化( 外部 化 ) 过程 , 称为逆 向并 购。对跨 国公 司而言 , 正向并购和逆 向并购是“ 一枚硬币的两 面” 当一个公司进行正向并购时 , ; 对另一公 司而 言则可能是逆向并购 。 最后, 从交易的转换功能看 , 随着“ 一揽子要 素” 交易的进行 , 国公司为加强动态适应能力 , 跨 不断地在内部要 素市 场和外部产 品市场之间进 行替代 和转换。一方 面 , 作为对 外部市 场 的替 代 , 国公司内部还存在一个交易市场 , 跨 主要产 品、 原材料 、 技术 、 服务等要素在每一个国家专业 化生产 , 又通过 内部贸易把这些生产活动联系起 来。以跨国公司的公司内部贸易规模来衡量 , 公 司内交易的重要性是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 , 技 术进步带来了跨 国公 司在特定领域 内的交易费
球范围内不同区位优势因素的变化 , 通过要素的 交易行为不断改变其全球生产体 系的“ ” L 组合 。 跨 国公 司基于并 购的 “ 一揽 子要素 ” 易行为 , 交 对其以 OL I 结构 为基础 的竞争优势可产生整合 效应 , 可使各优势因素具有动态性 , 使得跨 国公
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在 OL三优势 的基础上具有 I 了动态优势。现在将跨 国公司基 于并购 的能力 要素交易整合优势 ( ) 定义为公 司通过 “ K , 一揽 子要素” 交易来获取 动态竞争优 势 的能力 。其
产 的能 力及 效率 。
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接管一 家规模较小或实力较
弱的企业 , 通过收购可 以迅速获得后者 的“ 所有
表1
类型 横 向跨国并购
O L范式与跨国并购 I
纵 向跨国并购 混合 跨国并购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动因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动因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的动因、效应以及绩效分析一、邓宁OLI范式介绍20世纪70年代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综合垄断优势理论、区位理论和内部化理论提出0LI。

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即投资商拥有有形与无形技术、专利、商标、管理与协调技巧等方面的特有资源和能力。

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如土地取得困难、工资上涨、严格的环境规制等),导致企业在国内生产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而选择对外投资。

流入国则需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原料容易获得且便宜、土地易于取得、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即投资商有能力结合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并将其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

二、沃尔玛简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1970年沃尔玛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镇成立了公司总部和第一家配送中心,两年后公司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199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

2009年5月在全球16个国家开办了沃尔玛商店(或商场)7 899家,员工总数达290多万人,是世界上人数第三的组织。

目前,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2011财政年度(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销售额达4190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4%。

2011财年,沃尔玛公司和沃尔玛基金会慈善捐赠资金累计3.19 亿美元、物资累计超过4.8亿美元。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如果把沃尔玛喻作一个经济体,它的收入介于乌克兰与哥伦比亚之间,可列为世界第32位。

与在世界其它地方一样,沃尔玛在中国始终坚持“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开好每一家店,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履行公司的核心使命——“帮助顾客省钱,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以不断地为我们的顾客、会员和员工创造非凡。

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及其动因和影响因素

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及其动因和影响因素

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及其动因和影响因素摘要:近年来跨国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跨国并购向第三产业集中;跨国并购实施的行为主体发生变化。

对跨国并购动因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包括速度经济性理论和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等。

影响跨国并购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和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

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贸易、税收与会计等政策差异等因素。

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壁垒和市场结构等因素。

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资产多样化和分散风险等因素。

关键词: 跨国并购;横向并购;市场结构;资产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并购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

巨额资金的大规模收购、兼并和重组活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5.1%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9年,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国际直接投资更是占到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3%,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在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跨国并购中呈现出的新特点、跨国并购行为发生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并构的新特点跨国并购是在国内并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跨国收购或兼并的形式来控制东道国的企业的投资行为,是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跨国并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与前些年相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间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明显标志进行横向并购,以降低成本达到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种横向并购在银行、保险、航空、通信、汽车、医药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如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公司克莱斯勒公司达成合并协议,涉及市场金额高达920亿美元;1999年英国沃达丰公司以2000亿美元收购德国曼内曼斯;美国在线公司以1600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公司等。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OLI动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OLI动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OLI动因分析河叫唰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OLI动因分析·金满清(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世大规模退出,加之国家政策限制的放基本的解瘾。

它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面临不同的松,民营企业发展加快,数量不断增直接投资活动是由OU 模型中的三种东道国、行业和目标公司,具体实施并加,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经优势共同决定的,NP所有权(Ownership)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存在较大差别,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民营企业优势,区位优势(1..0ωtion);内部化。

n-跨国并购往往是多动因综合椎动的动实现跨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海temalization)优势,只有同时具备这三态乎衡的结果。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外并购。

传统增长模式已使我国民营种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购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带有很强企业饱受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之争。

资。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针对的探索性,分析其并购的具体动因,在联想、等民营企业在并购上的国际化突新涌现出的一系列特定投资活动和现.于寻求更大范围地椎广运用,改善海破,实质上反映了它们急于摆脱全球象,如跨国并购及战略联盟的兴起、发外投资结构,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国并竞争弱势地位的心态,意味着从单纯展中国家之间的大量相互投资(平行购和海外投资,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依靠劳动力成本向技术、品牌竞争力投资)、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发达国家的购j 主入更强的活力和效率。

的转型.而这正是提升民营企业竞争投资等,促进了折衷理论的动态化发关键词:民营企业;跨国并购;OLl力的必由之路。

跨国并购既是企业对展,使折衷理论适用于解释民营企业中图分类号:F830.92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也是企业并购跨的跨国并购行为。

文献标识码:A越同界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国内企业传统的;0优势是一种静态的比文章编号:1∞6-6373 (2011)06-并购的延伸,即跨越国界,涉及到两个较优势,指在特定时间企业拥有和控∞63-03 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制的能为其带来收益的资源和能力。

基于OLI折衷范式的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基于OLI折衷范式的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基于OLI折衷范式的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摘要:本文以OLI为基础,提出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其中核心竞争力优势是根本动因,并针对印度制药企业具体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核心竞争力1 OLI折衷范式的提出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在其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地区中欧洲所占份额超过50%,北美地区所占份额为28%,其次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1]。

本文在OLI 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核心竞争力优势是印度制药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根本动因。

图1即是四大优势[2]的关系图。

2 以OLI折衷范式为基础对印度制药企业并购动因进行分析2.1 所有权优势即使并购对象本身具有很强的所有权优势,并购亦有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只有自身同样具有所有权优势才会对并购对象产生吸引力,并购双方都会考虑自身所有权优势在并购后能否得到更好的利用,能否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印度制药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相对于被并购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所有权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印度制药企业仿制药的生产技术能力及价格竞争优势;二是印度制药企业高质量的管理体系[3],它们一向追求严格的采买,严格的核算,对所有环节都希望清晰地了解并掌握;三是印度制药业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技术劳动力。

与此同时,印度制药企业海外并购不仅有融合并购双方所有权的优势,亦有印度制药企业对新所有权优势的寻求。

第一,寻求新药研发创新技术。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频繁,各家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力度进行海外并购。

这些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又伴随着哪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进行深入探讨。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1. 拓展市场我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十分成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机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收购海外公司,可以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避免从头开始建立品牌和用户基础,节省时间和精力。

2. 获取技术和人才随着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技术和人才的稀缺性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为了获得先进的技术和高端人才,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

3. 规避风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受到各种市场、政治和法律法规的制约和影响。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分散风险,降低单一市场的依赖性。

1. 文化差异跨国并购往往会面临严重的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如何处理好文化差异,确保企业合并后能够顺利融合,是跨国并购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有时甚至相互冲突。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法律纠纷而导致合并失败或者产生不良后果。

3. 人才流失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由于管理团队的变动和业务整合,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人才流失。

如何留住关键人才,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是跨国并购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4. 经营风险跨国并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对方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可能会遇到市场萎缩、产品无法适应当地需求等问题,导致经营困难甚至亏损。

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结语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具有一定的动力和潜在的问题。

跨国并购能够拓展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规避风险,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人才流失和经营风险等问题。

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一.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1.首要动因是为了生存。

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跨国公司普遍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而随着跨国公司把更多的制造和部分研发业务放到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成本优势日渐削弱,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劣势却日益明显。

在此情形下,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国内,单一市场不足以支撑他们进步长大,也难以进一步抗衡跨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2.在于收购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市场渠道。

并购接管一家公司可以立即利用现成的当地供应商与顾客网络,并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可以在不增加行业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达到临界规模。

例如海尔如果成功并购美泰克,将会获得美国家电市场16%的市场份额,这是任何一家新公司在短期之内无法完成的再次,公司进行并购主要是因为通过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典型的就是在短时期内发挥规模效应。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于那种企业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企业获得这种知识和资源的惟一途径。

例如联想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就属于这种情况。

3.最后是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出口产品经常会受限,并购一个国外企业,在国外办厂会避免这种情况。

例如TCL公司,通过并购,在中国、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战略OEM五大业务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全球产业资源及格局的整合,有效避开了贸易壁垒。

它在墨西哥建立了工厂,规避了美国的反倾销政策等二.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1、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是新技术推动的结果。

在技术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

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日益呈现出产品周期缩短研究开发成本与风险增加,技术边界模糊,规模收益递增等特征。

由于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的积累和与其它领域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并承担开发风险与同行模仿跟进的风险对单个企业来说,常常是不能胜任的。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全资控制方式,获得另一个国家企业的产权或控制权。

一般来说,跨国并购有三种主要的动因: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机会利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跨国并购的本质以及动因。

首先,市场扩张是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通过并购,企业能够迅速进入新市场,提高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

当市场饱和或竞争激烈时,企业可能会通过并购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外,跨国并购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新的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以加速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通过市场扩张,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资源整合也是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因素。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其他公司的生产设备、技术资源、人才和品牌价值等。

通过整合资源,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通过并购,企业还可以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资源整合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机会利用是跨国并购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企业可能会利用并购来抓住市场机会或应对市场变化。

例如,在某些行业中,由于技术进步、政策变化或市场趋势的改变,一些企业面临困境,这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并购的机会。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增长和市场进入。

此外,跨国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或实现多元化发展,以应对竞争和风险。

综上所述,跨国并购的本质是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全资控制方式,获得其他国家企业的产权或控制权。

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机会利用是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进入新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利用机会,应对市场变化和抓住商机。

跨国并购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增长、发展和盈利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市场和机会的过程。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问题探析互联网行业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领域,而跨国并购在互联网行业内更是充满了活力和催化作用。

本文将探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1.扩大市场份额跨国并购是企业跨越国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逐渐成熟,市场饱和,通过跨境并购可以进入新的市场,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跨国并购可以获得跨国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企业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3.降低成本跨国并购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优化和降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提高品牌知名度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拓展其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二、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1.文化冲突不同国家的企业在文化背景、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

2.监管不当跨国并购需要面对不同的国家、地区的监管机构,政策和法律环境也有所不同。

如果不能掌握并妥善处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企业就有可能遭受监管不当的风险。

3.经营不稳定跨国并购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甚至是失败。

4.交易风险跨国并购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市场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交易一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交易风险大。

5.协调管理难度大符合两国不同的法律、文化等的企业管理是非常复杂的。

协调跨国并购的管理团队需要关注两个不同法系的法律和文化背景,进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需要注意若干的要素,包括风险管理和沟通。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前提是要对跨国并购所遇到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并在各方面备足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以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实现跨涉国际之蓝图的美好愿景。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投资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投资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投资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按照贸易与发展会议对跨国并购的定义,跨国并购包括跨国并购和跨国收购,其中跨国并购是指在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成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跨国收购是指收购一家现有的当地企业或外国子公司的控股股份,即10%以上的股权。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国并购与一般并购的根本区别在于并购方和目标企业位于不同的国家/地区。

由于跨国并购还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无法简单的将跨国并购看作国内并购在地理上的扩展,从而直接把基于国内并购发展出来的并购理论直接用来解释跨国并购。

特别是考虑到跨国并购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完全有必要分析并购企业选择跨国并购而不是国内并购的原因。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但既然跨国并购同时被视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模式,那么显然不能简单地将宏观因素作为外部变量。

Rossi Volpin(2004)在研究跨国并购的决定因素时就侧重于国家之间在法律和执法上的差异。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投资者保障越好的国家发起跨国并购的交易数量越多。

这一结果表明,跨国并购通常是从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到收购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的并购,起到了对世界各地企业管制制度衔接的作用。

在分析了拉美地区1998-2004 年868 例并购活动的基础上,Pablo(2009)发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投资者的保障条件会影响企业发起跨国并购交易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认为,目标企业所在的国家有更好的经济和营商环境或资金成本比较高,会加大跨国并购的可能性;收购企业国家产权保护水平较低则会对跨国并购的可能性产生负面影响。

Hyun Kim(2010)则针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达国家对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交易进行研究,发现资本市场规模、贸易额、共同的语言和距离是跨国并购的显着动因。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动因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动因

运用邓宁OLI范式对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的动因、效应以及绩效分析一、邓宁OLI范式介绍20世纪70年代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综合垄断优势理论、区位理论和内部化理论提出0LI。

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即投资商拥有有形与无形技术、专利、商标、管理与协调技巧等方面的特有资源和能力。

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如土地取得困难、工资上涨、严格的环境规制等),导致企业在国内生产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而选择对外投资。

流入国则需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原料容易获得且便宜、土地易于取得、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即投资商有能力结合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并将其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

二、沃尔玛简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1970年沃尔玛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镇成立了公司总部和第一家配送中心,两年后公司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199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

2009年5月在全球16个国家开办了沃尔玛商店(或商场)7 899家,员工总数达290多万人,是世界上人数第三的组织。

目前,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2011财政年度(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销售额达4190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4%。

2011财年,沃尔玛公司和沃尔玛基金会慈善捐赠资金累计3.19 亿美元、物资累计超过4.8亿美元。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如果把沃尔玛喻作一个经济体,它的收入介于乌克兰与哥伦比亚之间,可列为世界第32位。

与在世界其它地方一样,沃尔玛在中国始终坚持“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开好每一家店,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履行公司的核心使命——“帮助顾客省钱,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以不断地为我们的顾客、会员和员工创造非凡。

联想企业oli范式分析

联想企业oli范式分析
a. 联想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建 立了有利于联想长远发展的产 权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将西 方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 业实践相结合,总结并提出了 著名的“企业管理屋顶图理论” 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形 成了系统的以“建班子、定战 略、带队伍”为理论核心的联 想管理体系,并逐步依靠核心 竞争力发挥了竞争优势,形成 了自己的企业管理特色。 联想通过到东道国建立子公司 和生产基地的方式绕过贸易壁 垒,这也是联系对外投资的动 因之一;对于后者,为了解决 在东道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联想采用内部化经营,一定程 度上抑制这一弊端,而在那些 市场较为完善的东道国则采取 外包的形式,但是牢牢控制核 心业务的经营权。
THANKS FOR YOU
1804partfour联想企业的协同效应联想企业的协同效应19联想集团的协同效应分析2001030204实现pc机从高端到低端的整个产业链整合整合ibm国外的销售渠道将国内销售渠道同国外销售渠道合并在一起实现整个市场的销售渠道一体化运行国际国内市场上最知名的两个品牌的融合和协同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协同联想企业的协同效应21首先联想作为一家涉足企业级业务多年的it设备厂商在技术人才和市场渠道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优势
由于熟悉市场和业务,联 想对不同客户交付的产品 更有针对性,发生问题后 响应及时,甚至能做到将 潜在问题提前解决,保证 客户使用效率与稳定,并 降低运维成本。
最后,联想内部十分 重视超融合架构的发 展,这有利于超融合 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推 广,从而在市场发展 和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22
PART FOUR
18
PART FOUR
04
联想企业的 协同效应
19
联想集团的协同效应分析
20
联想企业的协同效应
01

医疗行业跨国并购的动态OLI分析

医疗行业跨国并购的动态OLI分析

医疗行业跨国并购的动态OLI分析刘大源【摘要】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论(OLI范式)是研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动机的常用分析方法,然而其较为静态,不涉及企业获得OLI优势的方法。

本文尝试将国际生产折衷论动态化,并探究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得出企业取得优势的可能途径。

希望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及未来潜在的对外投资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生产折衷论动态分析医疗行业技术型并购绪论(一)研究背景医疗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医疗质量、医疗可及度的需求。

医疗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及资本密集型行业,顶尖药企、器械厂商都将研发视为公司盈利的推动器。

[1]企业一旦研发出一个新的专利,就可以借助长达二十年的专利保护期,垄断这个细分市场。

然而,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资源及资金支持,小型企业难以承担这些成本。

(二)理论简介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于1977年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原始理论包含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部分。

其他学者认为国际生产折衷论过于静态,它只能解释跨国公司出现的原因,而不能够解释其所拥有的OLI优势的成因。

本文将对这一点进行尝试性的补充解释,尝试追根溯源,挖掘成功进行FDI的企业所拥有的OLI优势是如何产生的。

二、医疗行业并购活动OLI分析——以赛诺菲为例(一)基于国际生产折衷论的静态分析赛诺菲[2]是一家成立于法国的跨国制药企业。

2018年,赛诺菲以1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Bioverativ(下称B公司),本文将在这次收购的时间节点上进行公司层面的OLI范式分析。

1.所有权优势分析。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分为以下三种:资产所有权优势(Oa),它主要包括有形的资产,如产品、工厂及资金等,是企业中有形资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或产品的垄断优势共同构成的优势。

交易型所有权优势(Ot)是跨国企业拥有的可以简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制度相关优势(Oi)中,“制度”二字讨论的是公司内部的制度,是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

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理论回顾及研究新进展

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理论回顾及研究新进展

作者: 姚战琪[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页码: 40-4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跨国并购;直接投资;新建投资;金融资本
摘要:运用国际经济理论、国际商务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对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可以看出,从上世纪后期开始,跨国并购和直接投资领域发生的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有融合交叉的趋势,金融资本在直接投资领域表现出比产业资本更积极、更活跃的特点。

以邓宁的OLI分析范式为代表的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对金融市场中跨国并购的动机和特性的解释力较差。

在展现跨国并购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从新角度和不同侧面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金融市场中跨国并购的动机和特性进行解释,更具实际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 " #
有实力或资本化更强的企业接管规 模较小或实力更弱一些的企业, 通 过收购可以迅速获得后者的所有权 资产和区位资产,并将这些资产通 过内部化整合到收购企业中去。如 果跨国收购是被目标企业的无形资 产所驱动,那么这里的内部化就不 是 $%& 范式中通常的内部化解释, 而是一种“ 反向内部化” 。 跨国并购及其特点要求对传统 分析加以改进。跨国并购活动迅速 增长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跨国 并购允许投资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 被并购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或提供新 的所有权优势,而不只是利用投资 企业现存的优势。跨国并购的内部 化因素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存在 着联合内部化和反向内部化。传统 的区位优势分析仍然能够适用于领 先企业对较弱企业的收购,或者是
?C 不 完 全 竞 争 和 市 场 寡 占 。 第一 ?@B" 年美国学者海默( DE7,+ )
国际经济合作 !""! 年第 # 期
工! " #
我们理解跨国公司以及他们的国际 生产活动,然而这些理论都是部分 的、 不全面的, 每种理论都倾向于解 释跨国公司活动的一个特殊方面。 英国里丁大学的著名跨国公司理论 专家邓宁尝试着将不同的对外直接 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 更为一般和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 即著名的折衷理论, 也称为 &+! 范 式。邓宁的 &+! 范式讨论了与 ,-! 有关的三个问题。 —什么样的企业进行 —— ,-!? 邓宁认为, 进行 ,-! 的 企 业 必 须拥有特殊的所有权( 优势。这 &) 种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专有的技 术、 商标、 获得某种要素市场或产品 市场的特许权、 规模, 以及组织管理 能力等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企业 的市场垄断力量,可以使企业克服 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额外的经营 成本。形成这些优势的成本是很高 的,但能以较低的成本转移到新的 区位当中去。企业利用这些优势得 以到国外投资,国际扩展又能反过 来为企业提供新的优势 ( 进入资本 市场、 获得信息、 分散风险等) 。 在资 产寻求型的 ,-! 中, 企业可以补充 或提高它们现有的“ 优势, 在它 &” 们自己的与国外其他企业的优势之 间, 寻求协同作用。 对所有权的分析 吸收了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 论、 进化论和管理理论的成果。 —— —企业选择在国外的哪个区 位进行 ,-!? 通常,企业所选择的区位要具 有与他们的“ 资产优势形成最佳 &” 搭配的区位优势( 。这一优势主 +) 要包括要素成本和运输成本、市场 规模和特征、 政府政策( 如稳定性、 可预见性、 关税、 税收、 以 ,-! 规则) ・2* ・
工! " #
$%& 范 式 与 跨 国 并 购 之 动 因
王海平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对外直接 投 资 ( 有两种方 ()&) 式:新建投资 ( *+,,-./,012 /-3,456 7,-5 ) 与 跨 国 并 购 ( 8+9446:9+1,+2 。从 !" 世纪 >" 年代中期开 ;<= ) 始, 跨国并购逐渐取代新建投资, 成 为 ()& 的主要方式。到 ?@@@ 年, 国 际 生 产 增 长 的 >"A 都 是 通 过 跨 国 并购来实现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 使 跨 国 公 司 在 进 行 ()& 时 越 来 越 多地选择跨国并购呢? 对外 直 接 投 资 理 论 从 !" 世 纪
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为什么一个 国家的企业能够比外国本土企业更 好地渗透到当地市场中去?为什么 这些企业希望到国外去控制增值活 动?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 其根本原因 就是市场中垄断结构和不完全竞争 的存在, 这些因素决定了具有成本、 创新、规模经济和异质性等特定优 势( 垄断优势) 的企业能够把他们的 经济活动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寻求 更大的利益。 后来, 美国学者尼克尔 博克进一步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 认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出现 “ 跟随效应” 。当寡占企业率先在国 外进行投资时,同行业的竞争者为 了缩小差距、降低风险并保持双方 力量的均衡,会纷纷跟随其后向同 一地区投资,导致相关部门中普遍 的国际化。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强调 了世界范围的寡头为赢得市场份额 所做的努力,并因此形成国际生产 和销售的增长。
一是通过选择靠近最终消费者或能 使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的区位,实现 市场准入;二是获得较低的生产成 本和技术技能方面的资源。企业因 此在世界不同的国家进行投资活 动, 以获得不同的比较优势。 这种理 论分析主要强调了企业活动中不同 阶段的国际分配, 如生产、 研发和销 售。
FC 内部化。巴克利和卡森等人
Hale Waihona Puke 注: 目前全球的跨国并购中有三分之二是横向并购。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动态发展
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不断变 化 , 邓 宁 已 经 认 识 到 将 $%& 范 式 进行修正和扩展以适应新形势需 要的必要性。在最近的一些研究 中,邓宁分析了近 !" 年来对外直 接投资三种决定因素的动态化发 展。
企业双方在不相关的领域 合并企业双方寻求更大 主要是市场规模、增长 域中,或许有范围经济, 的资本基础或范围经 或资本增值的前景, 不 混 合并 但没有技术上的补充。合 济,而不是内部化它 是 "!# 意 义 上 的 区 位 优 合 并可能仅仅涉及到获得融 们的 " 资产来降低交易 势。 并 成本。 资渠道,而不是基于通常 都具有 " 优势, 在这些领 购 意义上的 " 优势。 收购方有较强的财务或管 主 要 是 市 场 规 模 和 增 长 收 购 方 寻 求 多 样 化 或 收购 理资源,但没有通常意义 以 及 资 本 增 值 的 预 期 ,范 围 经 济 , 但 不 是 $%& 上的 " 优势。 没有区位优势。 意义上的内部化。
’(& 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转
轨经济国家的流动,然而对解释跨 国公司之间的巨型合并并不是特别 相关。这些巨型合并不仅仅集中了 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也集中了 它们世界范围的生产网络的全球区 位优势。另外, 传统的 $%& 模型并 没有考虑到非经济因素的解释, 如 经理人的个人动机和战略性相互依 赖下公司的反应等。
把跨国公司视为一个集团控制组 织, 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 中间 产品在外部市场转移时会遇到较高 的交易成本, 因此, 跨国公司选择将 这些中间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进行 内部化转移。内部化理论是在发展 了现代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 的。这种理论注重解释个体企业的 行为,并吸收了国内企业的理论来 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和成长。这一 理论吸引了不少学者, 凯夫斯、 拉格 曼、海纳特等人均从不同角度研究 过企业的内部化机制。在解释跨国 公司的经济活动时,这种分析方法 注重于在不同形式的国际活动中作 出选择: 创建外国子公司, 直接出口 给最终消费者,纵向一体化以及转 包合同等。 以上每一方面的理论都有助于 ・ F@・
B" 年 代 海 默 的 垄 断 优 势 理 论 到 邓 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 范
式) , 在产业组织理论、 交易费用理 论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 成熟的理论。 然而, 跨国并购作为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趋势, 对 外直接投资理论是不是能充分解释 这种现象呢? 本文将评析这一领 域 最 著 名 的 $%& 范 式 对 跨 国 并 购 分析的适应性,并探讨这一理论在 分析跨国并购动因方面的新进展。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历史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了企业的对 外直接投资活动:
!C 比较优势。小岛清从宏观的
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要进行 对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认为, 当生产 资本可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时,
()& 与国际贸易是一致的,都应遵
循比较优势原则。投资企业的区位 选择, 基本上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形:
及文化差异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 了投资企业在国外利用其所有权优 势的比较成本。资产寻求型 ,-! 通 常被吸引到那些在技术、创新以及 教育等方面活跃的区位。区位优势 的分析吸收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 的成果。 —— 业 为 什 么 通 过 ,-! 方 —企 式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利用, 而不是把这些优势出售给其他企 业? 考虑到通过契约方式将这些无 形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的可行性和 收益, 内部化分析( 认为最有价值 !) 的和新的优势倾向于内部化,因为 这些资产难以随着时间变化而确定 价格并订立契约。而比较成熟的无 形资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定价容 易, 对所有者来说价值比较低, 更可 能通过许可证方式转让出去。跨国 公 司 也 能 够 通 过 纵 向 的 ,-! 把 其 特殊的工艺或职能安排到国外, 服 务于它的整个生产体系,而不是转 包给独立的供应商。尤其是在技术 密集型或战略性活动中,企业更倾 向于通过内部化安排来进行国际生 产活动,因为通过契约安排把这些 活动和职能交给其他独立的企业成 本是非常高的。这种内部化分析来 自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邓 宁 的 &+! 模 型 简 单 来 说 就 是: 所有权优势、 区位优势和内部化 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 力。该范式容纳了国际生产领域的 的大多数不完全的微观和宏观理 论,曾经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通 用理论。 然而, 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 变化, &+!. 范 式 对 一 些 国 际 生 产 活 动中一些新现象的分析也显示出了 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 范式在跨国并购 分析中的局限性
实际上, 目 前 普 遍 接 受 的 &+! 范 式 并 没 有 明 确 区 分 不 同 的 ,-! 进入模式, 而且此范式当初主要是 针对新建投资而不是跨国并购提 出来的。在所有权优势方面, 该范 式所依据的最初的理论是海默的 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是利用产业组 织方面的分析, 解释了美国企业为 了突破外国进入壁垒而在国外建 立新生产设施的动因。随后, 又扩 展到对多工厂经营的解释, 但也是 从企业建立新工厂的角度来分析 的。内部化分析是基于科斯的交易 成本学说, 通过对企业资产的集团 控制成本( 内部化) 和市场控制成 本( 外部化) 的比较来解释企业的 边界如何确定。这里所隐含的假定 是指企业通过建造新工厂使其所 有权资产内部化, 而不是通过并购 企业双方资产的联合内部化来达 到扩张的目的。 因此,为分析跨国并购的决定 因素,就需要考虑并购特定的 &+! 要素,并将合并与收购及其各自的 三种方式分开考虑( 参见表一) 。合 并发生在规模与能力大致相当的企 业之间,企业双方将它们的所有权 优势联合内部化, 以获得协同经济、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里的联合 内 部 化 与 &+! 范 式 中 的 内 部 化 是 不同的, &+! 范 式 中 的 内 部 化 是 所 有权优势从投资企业流向新建外国 子公司,而联合内部化是合并双方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同时流向合并后 的联合企业。 然而, 两种内部化的决 定因素是相同的,在某种意义上都 是交易成本。 收购是指规模较大、 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