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学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9课《满井游记》精品学案
29.满井游记【美好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3.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第一课时【美好积累】一、自主学习1.走进作家作品2.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
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廿(niàn)鹄(hú)靧(huì)髻鬟(jì huán)鬣(liâ)茗(míng)罍(lãi)蹇(jiǎn)浃(jiā)曝(pù)呷(xiā)倩女(qiàn)燕地(yān)花朝节(zhāo)飞沙走砾(lì)山峦(luán)鲜妍(yán)堕事(huī)辄(zhã)3.二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4.三读课文,要求读懂内容,小组合作,结合预习与课下注释理解下面文言现象。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满井游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文意。
②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
③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手法,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通过朗读赏析美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相处,去领略自然中的情趣。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学习难点: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手法,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现在湖北公安),与其兄___________、弟__________合称“公安三袁”。
在文学创作上,他们反对厚古薄今, 主张“不拘格套,独抒性灵。
”作为文学流派,其取名的依据是他们的_______。
2.文体、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游记散文),(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3.字音、字形、词语①掌握下列字音字形:廿()鹄()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②参照注释和以前的积累,解释词语。
东风时作作:___________ 土膏微润膏:___________作则飞沙走砾飞: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________ 波色:______乍:_________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思考、交流
互动交流
巡视指导
点拨
学习内容
4
自主合作
品读优美句子
屏显: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为什么?把驻足流连的理由写在一旁。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
学生思考、批注
互动交流
老师示例:(屏显)
《满井游记》
自主学习目标
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合作学习目标
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
合作探究目标
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合作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学会初步的观赏景物的方法
合作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看材料、交流
课堂小结
归纳拓展
师引导学生小结,明确写作主旨
诵读、背诵全文
明确目标
互动交流
1、检测字词
2、课文翻译检测Biblioteka 小组合作翻译每一段,把握重点字词
巩固达标
屏显重点句子
学生翻译
学习内容
3
自主合作
1、第一段中所写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这一段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对满井早春的总印象怎样?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加以概括)
聆听
展标导学
1、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明确目标
学习内容1
展标导学
会读课文,疏通字词
自主合作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接受检测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 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满井游记》1.请为下列生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堕()2.直接填空。
①廿二日天稍和,,至满井。
②清澈见底,。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如。
④柔梢披风,。
⑤风力虽尚劲,。
⑥凡,,悠然自得,。
3.解释词语。
重点实词:①东风时作作:___________ ②土膏微润膏:___________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于时:____________ 波色:__________ 乍:_________④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新开:____________ 匣:____________⑤娟然如拭娟然:______________⑥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_________________⑦作则飞沙走砾飞: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重点虚词:①作则飞沙走砾则②山峦为晴雪所洗为③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之而之于④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虽而者⑤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而之4.翻译句子。
①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麦田浅鬣寸许。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文中准确地描写出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是:2、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3、文中写水、山的比喻句分别是:4、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6、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9、《满井游记》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某某:使用方法及说明:1、预习部分:在预习时间内,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2、合作学习部分:先独立思考,再由学习组长主持全组讨论;并确立展示人;3、展示部分:由各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4、当堂检测部分: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打出等级;5、课后练习:课后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学习过程:一、自学预习: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生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2、解释词语。
东风时作作:___________土膏微润膏:___________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于时:____________ 波色:__________ 乍:_________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新开:____________ 匣:____________娟然如拭娟然:______________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_________________作则飞沙走砾飞: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国初春景象,领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有关学过的游记,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测学生的诵读情况及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袁宏道:
(2)写作背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 、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3、试概括文章三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四、研讨交流
1.燕地初春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2.燕地初春恶劣的天气还体现在那里?
3.作者的心情如何?
4. 第一段并没有写满井,反面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5. 第二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春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
6.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吗?
8. 小结(主题)
五、达标检测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写自己游历某个地方的经历、感受,并讲给大家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满井游记》精品学案
26《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检查预习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注意以下重点字,词义作局促土膏于时乍明娟然靧面浅鬣茗蹇尚劲浃呷堕事适恶能2.一点拓展:古今词语的沟通。
东风时作:作,起。
(日出而作,)飞沙走砾:走,跑。
(东奔西走,)偕数友出东直:偕,偕同。
()适与余近:适,正好。
(适得其反,)余寒犹厉:犹,仍然,尚且。
(记忆犹新,)(二)品评佳句,感受意境美。
a.在文中勾画直接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
b.讨论一下,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课堂检测1.选出对加粗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A、冒风驰行(坐车)呷浪之鳞(吸而饮)B、麦田浅鬣寸许(左右)汗出浃背(湿透)C、泉而茗者(茶)倩女之靧面(洗)D、偕数友出东直(全、都)柔梢披风(披挂)2、选出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对偶)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D、呷浪之鳞。
(比喻)3、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然后再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语。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满井游记》精品学案
26《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检查预习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注意以下重点字,词义作局促土膏于时乍明娟然靧面浅鬣茗蹇尚劲浃呷堕事适恶能2.一点拓展:古今词语的沟通。
东风时作:作,起。
(日出而作,)飞沙走砾:走,跑。
(东奔西走,)偕数友出东直:偕,偕同。
()适与余近:适,正好。
(适得其反,)余寒犹厉:犹,仍然,尚且。
(记忆犹新,)(二)品评佳句,感受意境美。
a.在文中勾画直接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
b.讨论一下,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课堂检测1.选出对加粗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A、冒风驰行(坐车)呷浪之鳞(吸而饮)B、麦田浅鬣寸许(左右)汗出浃背(湿透)C、泉而茗者(茶)倩女之靧面(洗)D、偕数友出东直(全、都)柔梢披风(披挂)2、选出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对偶)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D、呷浪之鳞。
(比喻)3、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然后再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语。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__。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满井游记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掌握文中的生字词:鹄、匣、靧、髻、鬟、罍、呷……②重在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趣③小组探究文言实虚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相处,去领略自然中的情趣。
学习重点:重在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趣,学习难点:小组探究文言实虚词学法指导: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文体简介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2、背景资料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3、读准加横线字音燕地()廿()二月花朝节()呷()浪鲜妍()明媚堕事()恶能无纪()飞沙走砾()曝()沙之鸟浅鬣寸许()髻鬟()()靧面()红装而蹇()者脱笼之鹄()汗出浃()背罍而歌者()4、本文作者,朝文学家。
字,号,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
二、课堂学习研讨1、(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
2、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三、当堂训练巩固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燕地寒()花朝节()飞沙走砾()廿二日()波色乍明()靧面()髻鬟()罍而歌()浅鬣()2.根据拼音写汉字。
红装而jiăn()者pù()沙之鸟xiā()浪之鳞泉而míng()者wū()能无纪汗出jiá()背课堂小结1、学生小结2、教师小结:方法链接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满井游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工具书和经验疏通文意。
3、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过程和方法目标: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2、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3、给下面的字正音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4、理解字义(1)虚词:之:脱笼之鹄(助词,的)倩女之靧面(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郊田之外(限定关系,以)局促一室之内(限定关系,以)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2)一词多义①乍波色乍明(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②作冻风时作(刮起)属予作文以记之(写)③鳞鳞浪层层(名词作状语,像鱼鳞似地)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这里指鱼)④时冻风时作(时常)时而献焉(到时候) 于时冰皮始解(这时)⑤虽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虽然)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即使)⑥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才)于时冰皮始解(开始)⑦得欲出不得(能,能够)悠然自得:(得意)得道多助(施行)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通“德”,感激)(3)词类活用泉而茗.者:名词作动词煮茶;罍.而歌者:名词作动词举杯;红装而蹇.者:名词作动词骑着驴;作则飞.沙走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使.....走;麦田浅鬣.寸许:名词作状语,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案4:第29课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过程:背景资料: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课文研讨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参照注释,小组合作,直译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文中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3、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怎么理解“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找出文中拟人句,说说表达效果。
白描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稍披风”。
白描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我的收获文章表达一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 -、基础知识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茗Mng 5 髻鬟ji huan 汗出泱背jidB.偕jie 膏gdo 娟然ju.dn 飞砂走砾shooC.蹇ji石n ® hui 倩女qidn 脱笼之鹄huD.呷xid if nian 明媚mbi 羽鳞鬣li。
2.下列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B.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于时冰皮始解如倩女之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冻风时作泉而茗者,暴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E.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3.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如倩女之瞻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4.本文选自《》。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案3:第29课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通过诵读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 . 导学1、生字积累:燕地寒(yān)花朝节(zhāo)廿二日(niàn)土膏(gāo)茗(míng)脱笼之鹄(hú)鲜妍(yán)倩女(qiàn)髻鬟(jì huán)红装而蹇者( jiǎn )汗出浃背(jiā)恶能无纪(wū)2、解释课文语句中的下列字词:(1)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经常)于时冰皮始解(这时)始:冰皮始解(开始)始知郊田之外(才)未始无春(未尝)髻鬟之始掠(刚刚)乍:波色乍明(开始)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满足)然:晶晶然(---的样子)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2)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泉而茗者,(用泉水煮)(喝茶)罍而歌者,(端着酒杯)红装而蹇者(穿着艳装)(骑着驴)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沙走砾(使……飞)(使……走)(3)重点虚词:夫:夫不能以游堕事(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大概”)3.熟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课堂学习·研讨1.导入。
2、预习检查。
3、朗读指导。
4、整体感知:三、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显然,这是一篇写景记游的散文,文章描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明确:文章描写早春景色的文章你能从文中的句子里找到证明这是写早春的语句吗?(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与匣也。
(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教师点拨“微润”、“始解”、“将舒未舒”、“浅鬣”,明确本文描写的正是早春之景,并进一步提问,文章还描写了哪些早春之景?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教师点拨,这些句子那些词用得生动?语言的生动还表现在哪里?)明确:一些动词用的极为生动传神,如“洗”、“拭”、“曝”、“呷”。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9满井游记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
廿(niàn)鹄(hú)鬣(liè)罍(léi)蹇(jiǎn)髻鬟(jì)(huán)呷(xiā)妍(yán)靧(huì)浃(jiā)茗(míng)砾(lì)辄(zhé)燕(yān)曝(pù)倩(qiàn)朝(zhāo)(二)知识积累1、看课文第203页注释①,了解袁宏道。
2、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请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
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结构。
3、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写景的妙处。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朝著名家。
湖广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是“公安派”创始人。
2、解释下列词语。
土膏()娟然()倩女()罍()恶能()茗()3、翻译下面的句子。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研习课文(一)朗读感知1、请你用心听录音或教师X读课文。
听时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及感情。
2、自由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读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等。
(二)字词句过关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成两组比赛抢答。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冻风时作.()②未百步辄.返()③土膏.微润()④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⑤柔梢披.风()⑥红装而蹇.者()⑦汗出浃.背()⑧呷.浪之鳞.()()⑨夫不能以游堕.事()⑩泉.而茗者()(2)一词多义①时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②然娟然.如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乍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3)翻译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八年级语文下册29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时间:自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
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投影。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曝呷(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②髻鬟之始掠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吾欲之南海何如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吴广以为然..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
,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满井游记)学案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满井游记)学案课题:«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词汇〔基础〕。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不重,自己先默读课文,解决生字,标出拼音后通读课文,再按照讲学稿的内容积存文言词汇。
课文中的比喻是全文的一大亮点,试着画出来并做出点评。
【一】预习积存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课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做好标记,尝试独立完成........................................积存..。
.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音燕.地〔〕廿.〔〕二月花朝.〔〕节呷.〔〕浪鲜妍.〔〕明媚堕.事〔〕恶.能无纪〔〕飞沙走砾.〔〕曝.〔〕沙之鸟浅鬣.寸许〔〕髻鬟..〔〕〔〕靧.面〔〕红装而蹇.〔〕者脱笼之鹄.〔〕汗出浃.〔〕背罍.而歌者〔〕2、本文作者,朝文学家。
字,号,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派”的创始者。
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那么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
3、积存文言词汇①解释词语东风时作作:土膏微润膏: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波色:乍: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新开:匣:娟然如拭娟然:②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始:冰皮始.〔〕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髻鬟之始.〔〕掠乍: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然:晶晶然.〔〕然.〔〕徒步那么汗出浃背③、词类活用〔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④、翻译以下句子。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井游记》
学习目标:1能掌握本文的重点词语,能准确翻译重点句。
2.把握文章的脉落,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通过掌握重点词语,用直译法准确翻译并形成习惯。
学习过程:
【自学一】4分钟
学习内容:初读《满井游记》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流畅自然。
2、标注拼音,读音有问题组内解决。
3、了解作家作品。
《满井游记》作者,朝著名文学家。
湖广公安人。
与兄弟袁宗道、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
燕.()地寒花朝.()节辄.()返廿.()二日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浅鬣.()寸许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汗出浃.()背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髻.()鬟.()恶.()能无纪以游堕.()事
【自学二】7分钟学习内容:第一、二段课下注释学习。
1、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标注到课文相应词语上面。
2、红笔划出不懂的词语。
3、组内解决不懂的词语。
知者加速:熟记重点词语的意思。
【探究】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方法:各组二号同学起立,负责主译,其余同学补充纠正。
用红笔记录自己不懂之处。
【展示】每小组四号同学上小黑板展示,文内序号为组号,要求抄原文直译,书写整齐美观。
【交流】各小组展示成果评价。
家庭作业:自学第三段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自学检测:
1 、重点词解释。
堕事()适()恶能()
2、翻译第三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二、自学批注(可直接写在书本上)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段天气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天气分别是哪些句子?
2、第二段主要写什么?可以分几层,请归纳层意。
批注第二段精彩句两处并作赏析。
3、这篇游记描写早春景象,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4、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三、学生展示
四、探究本单元的几篇散文都属游记,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本文与其他散文的不同。
五、测评 1、解词
土膏()微润冻风时作()娟然()如拭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汗出浃()背呷浪之鳞()
而此地适()与余近堕事()适()恶能()
2、翻译
1、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