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解说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外景拍摄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外景拍摄中,布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它决定了画面的呈现效果和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感知。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的基本技巧。
首先要注意的是,光线的来源和光线的质量对拍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拍摄外景时,自然光是最常用的光源,但往往无法完全控制。
所以,摄像师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间以及使用辅助灯光来调整光线的质量和方向。
要根据拍摄场景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光源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
在拍摄大型室外活动时,可以选择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然后通过布设反光板或反光纱来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而在室内拍摄时,则可以通过使用聚光灯、柔光灯等灯具来提供合适的光线。
要注意光线的均匀与过渡。
特别是在拍摄新闻主持人或采访对象时,需要保证光线在他们的面部均匀分布,不出现过于强烈或过于阴暗的局部。
可以通过调整灯具的角度和强度,以及使用补光灯等辅助手段来实现。
第四,要充分利用背景环境的光线。
有时候,拍摄地点的环境光线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效果,如日落时的柔和光线、城市夜景的灯光等等。
摄像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拍摄要求,合理运用这些光线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要根据新闻节目的主题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
不同的新闻事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光线处理,如重大新闻可以使用较为正式和庄重的光线效果,暖情新闻可以使用柔和而温馨的光线效果等等。
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是一项关键的技巧,它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体验。
合理选择光源角度和光线强度,注意光线均匀和过渡,充分利用背景环境光线,以及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都是在外景拍摄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摄像师可以拍摄出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的新闻节目。
微电影拍摄时怎么布光
微电影拍摄时怎么布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微电影和小型大电影拍摄是该怎么布光。
放置第一个灯具跟策划照明不同,我们必须明白照明过程:既指物理过程,也指照明人员心中的过程。
为某个布景照明从来就不是一个清晰调理的机械过程,虽然在旁观者看来可能如此。
照明包含着细节、美感和一种强烈的观念,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件灯具挂在那里然后打开就行的简单问题。
它是各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方面、演员、氛围和某个场景的特点。
每个灯具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灯具都必须能够融入整个镜头,每个灯具都要与其他灯具和情节相配合。
它们在一张精细复杂的网络中共同起作用,无法用一张图表进行预测。
照明的过程就像建筑的过程。
每次都加上一个灯具或几个灯具,观察、测量并评价积累的效果,然后再做出调整并加入其他的灯具。
建筑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灯具实际上也可以一次性地被带到布景或者被粗略排入,然后打开进行单个调整。
显然日程和预算与如何开展这个环节有很大关联。
这个过程是个非常动态的过程,每个情境几乎都不相同,但是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你在什么地方开始与你在什么地方结束有很大联系。
安排第一个灯具思路:1. 根据布景已有的线索:工作灯、窗户、门、天光、炉火,等等。
从实用的角度讲,这意味着先安排布景照明。
比如说,安排第一个灯具的时候,最经常的选择之一就是通过窗户的一束阳光,不管这束光来自一个HMI灯、Tenner灯、5K灯,还是来自强光灯反射进泡沫塑料芯的柔和光线。
这位场景提供大量的环境光,能够马上显示这种照明的效果以及需要处理的事情。
这种光线经常会同时作为演员的主光,至少对于场景的一部分是这样。
2. 首先安排演员的主光灯。
当某个场景是特写的时候,或者场景主要围绕某个演员进行特写的时候,或者布景提供的线索很少的时候,通常使用这种方法。
3. 设置整体环境基调。
它可以通过置顶丝绸的强光灯、一对射向白色天花板的开面灯具或者其他类似照明技巧获得。
这种技巧显然是总体环境照明类型的出发点。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外景拍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一个摄像师来说,如何在不同的景点中掌握好拍摄的角度和光线,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光线来营造出现场的氛围,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总结的问题。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中常用的布光技巧。
一、光线方向的选择在外景拍摄中,摄像师需要根据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
通常来说,太阳的光线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它的光线比较柔和,色温较高,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是在拍摄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直射的阳光或者强光的反射照射到受访者的脸上,否则容易造成拍摄画面的明暗不均,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曝的情况。
因此,在拍摄中需要根据阳光强度和角度的变化,调整景物和人物的位置,以便是画面更加美观。
二、利用补光灯补光灯是外景拍摄常用的光源之一,它可以在光线较弱或光线方向不佳时,为受访者提供充足的光源。
在使用补光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源的强度和角度:根据拍摄的场景和光线,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和角度。
太弱的光源容易造成明暗不均,太强的光源则可能造成过曝,而太远或太近的光源则不利于营造出现场感。
2、位置的选择:使用补光灯时,摄像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源的位置。
通常来说,为了营造一种自然的感觉,不建议光源直接对着受访者,而是应该让光线斜射向受访者,以便制造出光影效果。
3、光源的颜色温度:为了确保拍摄画面的色彩准确度,摄像师需要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调整白平衡值。
通常来说,光源的颜色温度较高,白平衡值需要调低;而光源的颜色温度较低,则需要调高白平衡值。
三、景深的控制在拍摄外景时,景深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景深可以帮助摄像师清晰地表现出画面中的主体内容,同时也能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为了实现良好的景深控制,摄像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圈的选择:在相机的手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下,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
通常来说,光圈越大,景深就越短,相对来说拍摄的内容会比较模糊;而光圈越小,景深就越长,相对来说拍摄的内容会比较清晰。
摄影照明掌握照明技巧与效果
摄影照明掌握照明技巧与效果摄影是一门艺术,而照明则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照明技巧的掌握不仅可以为摄影作品增添层次感和艺术性,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本文将探讨摄影照明的基本原理、常用照明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照明效果来提升摄影作品的真实感和表达力。
一、照明原理在了解照明技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照明的基本原理。
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颜色都会影响摄影作品的效果。
通过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线来创作照片。
1. 光线强度:光线的强弱会影响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
较强的光线可以突出被摄体的轮廓和细节,而较弱的光线则可以营造柔和的氛围。
2. 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会决定照片的阴影效果。
正面光会使被摄体整体明亮,而侧面光则会形成明暗分明的阴影。
3. 光线颜色: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也会对照片的效果产生影响。
日光的颜色呈现为冷色调,而黄昏时分的光线则更倾向于暖色调。
二、常用照明技巧1. 主灯照明:主灯是照亮被摄体的主要光源,通常放置在被摄体的正面或略偏向侧面。
适当调整主灯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突出被摄体的细节,并营造出立体感。
2. 补光灯照明:补光灯通常用于补充主灯无法照亮的区域。
通过放置在主灯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补光灯可以减少或消除主灯的阴影,使整个画面更加均衡。
3. 背光照明:背光是从被摄体背后照射的光线,它可以用来营造出背景的明亮效果,同时形成被摄体的轮廓线。
背光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散射光照明:将光线经过散射板或软光罩的处理,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
这种照明技巧常用于人像摄影和特定场景的拍摄,能够使被摄体显得更加柔和和自然。
三、照明效果的运用照明技巧的掌握不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摄影效果,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题材中展现出照片的真实感和表达力。
1. 高对比度的照明效果:通过运用强烈的主灯照明和背光照明,可以产生明暗对比强烈的照片效果。
这种效果通常适用于黑白摄影和需要突出主题的照片。
2. 柔和的照明效果:散射光和适度的主灯照明可以使照片呈现柔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人像摄影和需要营造温馨氛围的场景。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电视新闻节目的外景拍摄布光是制作一个成功的新闻节目的关键之一。
正确的布光技巧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生动,增加观众的观看体验。
下面是一些关于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的技巧:1. 使用合适的灯光设备:外景拍摄通常需要额外的灯光设备来增强画面的亮度和色彩。
常见的灯光设备包括补光灯、反光板和软光箱。
根据实际拍摄情况选择合适的灯光设备。
2. 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要拍摄清晰明亮的画面,需要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光线方向对于画面的效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方向。
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灯光的亮度和强度,以确保画面的亮度均衡。
3. 调整色温和对比度:正确的色温和对比度可以让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在拍摄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灯光和滤色片来调整画面的色温。
还可以通过调整摄像机的对比度设置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对比度。
4. 注意光线的均衡和柔和:要创建一个自然而柔和的光线效果,可以使用软光箱等设备来增添光线的柔和度。
还需要确保光线在拍摄区域内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5. 针对不同拍摄场景进行调整: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布光方式。
在户外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或灯光设备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室内灯光和摄影棚设备来打造理想的光线效果。
6. 根据镜头效果调整灯光:不同的镜头效果需要不同的灯光设计。
对于远景镜头,可以使用强光源来增加距离感;对于特写镜头,可以使用柔光源来突出主体。
根据不同的镜头效果调整灯光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断实践和改进。
通过选择合适的灯光设备、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控制色温和对比度、注意光线的均衡和柔和,以及根据镜头效果进行灯光调整,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清晰、生动的画面,为观众呈现一个完美的电视新闻节目。
拍摄灯光指导方案
拍摄灯光指导方案在影视制作中,灯光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决定一个场景的气氛和质感,对于影片的质量和观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拍摄灯光指导方案,帮助拍摄人员在影视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灯光。
常见的拍摄灯光类型1. 环境灯环境灯是指用于照亮整个场景的灯源。
它包括常见的天花板灯、落地灯、墙洞灯等。
环境灯主要起到均匀照明的作用,使场景呈现出自然、明亮的感觉。
2. 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是在环境灯的基础上,提供更明确、更强烈的照明效果。
它通常用于照亮主角或者特定的物体,突出主体内容。
常见的补光灯有摆放在一个角度的追光灯、光斑亮度较小的精灵灯和能够做到局部调整光圈大小的凝光灯等。
3. 色温灯色温灯是用于调整画面色调的一种灯光类型,不同的颜色温度能够实现不同的氛围。
一般而言,色温越低画面越暖色调,色温越高则画面呈现冷色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色彩校正,尽可能避免出现色彩失真问题。
4. 特殊灯特殊灯是指用于营造特殊氛围的一种灯光类型,例如:模拟夜景的蓝色灯光、红色死亡闪光灯等。
该类型的灯光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需要,进行创意和个性化处理。
灯光的设置方法1. 灯光的数量在拍摄过程中,人们常常犯“灯光越多越好”的错误。
其实,灯光的数量应该根据具体拍摄场景来决定。
如果灯光过多,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可能破坏画面整体效果。
因此,在设置灯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控制灯光数量。
2. 灯光的角度和方向在定位灯光的角度和方向时,需要考虑场景主体的位置以及景深的大小。
如果拍摄的主体位于最前方或中央区域,需要设置正前方补光灯,使主体明显突出,亦或是从侧面角度补光。
在拍摄背景时,需要注意灯光角度,避免过于刺眼。
3. 灯光的强度和颜色调节灯光的颜色、亮度、色温的调整都需要在摄像机运行前完成。
当拍摄条件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调整灯光设置,确保画面的色彩和氛围达到最佳状态。
灯光的运用场景1. 室内拍摄在室内拍摄时,需要重视室内的光源以及补光灯的设置。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现实主题为基础,通过记录和呈现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共鸣的电影形式。
在纪录片制作中,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以确保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
一、音乐设计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加强情感的表达,增强观众对内容的共鸣,同时也是影片节奏和情绪转变的重要助力。
以下是导演进行纪录片音乐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1. 理解主题和情感表达:首先,导演需要深入了解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求。
通过与编剧、制片人和音乐人的沟通,确保对纪录片整体的理解一致。
2. 找到适合的音乐类型: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类型,如配乐、原创音乐或授权音乐。
导演可以参考同类型的纪录片,寻找灵感和参考。
3. 编排音乐剪辑:与音乐编辑合作,根据影片的节奏和情感需要,编排音乐剪辑。
音乐的起伏、高潮和转折应与影片内容相呼应,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4. 保持平衡:导演还需要注意音乐和其他声音元素之间的平衡。
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时,不应过于显眼,以免掩盖对话和环境声音。
二、灯光设置灯光设计在纪录片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导演进行纪录片灯光设置的几个关键步骤:1. 规划灯光布局:导演需要考虑对每个场景的灯光需求,并制定灯光布局的计划。
灯光的明暗、色彩和角度都需要与场景氛围相匹配。
2. 选择合适的灯光工具:根据场景需求,选择适合的灯光工具,如主灯、补光灯、背景灯等。
不同类型的灯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导演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
3. 充分利用自然光:在纪录片拍摄中,自然光往往是最真实和有效的灯光来源。
导演应该善于利用自然光,调整拍摄角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4. 调整灯光设置:在拍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导演可能需要进行灯光的微调和调整。
通过观察拍摄画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确保画面的清晰和艺术感。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外景拍摄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在外景拍摄中,良好的布光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和观赏效果。
本文将就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了解拍摄场地的光线情况在进行外景拍摄之前,首先要了解拍摄场地的光线情况。
光线的亮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是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进行拍摄,可能会遇到强烈的逆光情况,这时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光措施来解决画面中的光比问题。
如果是在阴天或夜晚进行拍摄,可能会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这时需要使用补光灯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二、合理利用天然光线在外景拍摄中,天然光线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要合理利用。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光线柔和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拍摄,这时的光线更加柔和和温暖,有利于营造出舒适的氛围,而且在这个时间拍摄,避免了中午强烈阳光造成的逆光问题。
如果遇到强烈的逆光情况,可以利用反光板来进行反射补光,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逆光的影响,使得主体在画面中更加清晰。
三、使用合适的补光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补光灯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在选择补光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例如拍摄场地的大小、主体的大小和拍摄的距离等。
一般来说,LED补光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选择,它具有高亮度、低能耗和色温可调节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外景拍摄。
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软光罩、反光伞等辅助器材,来调节补光灯的光线效果,使得画面更加柔和和自然。
四、注意主体的光影效果在进行外景拍摄时,除了考虑整体的光线效果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主体的光影效果。
合理的光线布置可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细节,使得主体更加生动和立体。
一般在进行拍摄时,可以采取主光源+辅助光源的布光方式,通过调节主光源的角度和强度,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表情,再通过辅助光源来填补阴影部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均衡和统一。
拍摄视频灯光的使用技巧
拍摄视频灯光的使用技巧拍摄视频时,灯光的使用技巧非常重要,它可以提升视频的画面质量,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视频灯光使用的技巧。
首先,合理使用自然光。
自然光是最常见也是最宝贵的灯光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将拍摄对象朝向窗户,让光线从侧面或背后照射进来,这样可以产生柔和、有层次的光影效果。
在室外拍摄时,可以选择早上或傍晚时分,这时阳光的角度较低,光线柔和,可以产生温暖的效果。
其次,补充附加灯光。
在一些暗光环境下,如室内拍摄时没有光线或光线不足,就需要通过补光来提升画面质量。
可以使用专业摄影灯、LED灯或手持闪光灯等来补充光线。
在使用附加灯光时,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以及避免产生过多的阴影效果,保持画面明亮且平衡。
第三,使用不同的灯光效果。
除了一般的直射光外,还可以尝试其他不同的灯光效果,如背光、侧光、补光等。
背光可以在拍摄对象与背景之间形成明暗对比,增加画面层次感;侧光可以突出拍摄对象的轮廓,使画面更加立体;补光可以在拍摄对象的光线不足时进行补充,使其更加清晰明亮。
不同的灯光效果可以根据拍摄需求和创作目的进行选择和调整。
最后,注意灯光的色温。
灯光的色温直接影响视频的色彩效果,因此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情景的需要来调整。
一般来说,较高的色温(如5500K以上)可以产生冷色调的效果,适合表现白天或室外的场景;较低的色温(如2700K以下)可以产生暖色调的效果,适合表现黄昏或室内的场景。
同时,要确保灯光色温的一致性,避免混杂使用不同色温的灯光,造成画面色彩失真和不协调。
综上所述,视频灯光的使用技巧涉及到自然光的利用、附加灯光的补充、不同灯光效果的运用以及灯光色温的调整等多个方面。
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拍摄出高质量、具有影视感的视频作品。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布光技巧。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一、了解拍摄环境
拍摄之前,要先了解拍摄环境,包括天气条件、光线情况、场地情况等,根据这些情况来选择光线方案和拍摄位置。
如果是在室外进行拍摄,要考虑天气情况,如果是阳光充足的天气,可以选择散光或者反光板来调整光线,如果是阴雨天气,可以选择使用灯光来增加明亮度。
二、合理使用光源
在进行外景拍摄时,光源非常重要,光源的明暗和光角度都会直接影响拍摄效果。
光源的选择有阳光、反光板、灯光等,不同的光源会得到不同的拍摄效果。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根据实际拍摄需求进行选择。
三、使用反光板
反光板是一种很好用的拍摄工具,它可以在光源不足或者光源角度不对的情况下改善拍摄效果。
使用反光板时,应注意反光板的颜色、位置以及角度选择。
选用不同材料的反光板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银色反光板会增加光源的明亮度,金色反光板会使人物的肤色更加鲜艳,白色反光板则比较适合调整整体光线。
在选择反光板位置和角度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取得最佳效果。
灯光的使用是在光源不足的情况下的最好选择,它可以为整个拍摄场景增加光源,提高视觉效果。
在选择灯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型号和品种。
灯光的设置也需要谨慎,要遵循“三点灯光”原则,即前灯、侧灯、背景灯的设置。
总之,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需要掌握一定的布光技巧,才能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需要了解拍摄环境、合理使用光源、使用反光板和灯光。
只有不断练习和摸索,才能掌握好这些技巧。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作者:暂无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0年第7期影像本身就是光影与构图的创作,据悉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到国内拍摄《卧虎藏龙》时,曾经和业内人士探讨,说中国大陆不缺先进的拍摄设备,甚至不缺少有才华的导演和摄影师,缺少的可能就是经验丰富的灯光师。
灯光可能是很多拍摄者都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和读者一起探讨拍摄过程的用光技术。
人物拍摄的用光技巧大多数人都是群聚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同样拍摄纪录片时人也是我们主要的表现对象。
实际上拍摄人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和静物照明完全不同,因为人是活动的,是有思想的,是不可预知的,尤其每个人的身份、阅历、穿着、表情和习惯的不同都给室内人物照明增加了困难,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一般来说以人的近景为主,以采访为主。
先前往往照明师会得到一份导演提供的采访提纲,阅读采访提纲是照明师必做的功课,不要认为这些内容和自己工作无关,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一环节,只有前期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高矮、胖瘦,以及对拍摄场地的大小、环境颜色、电源插座和光源的位置等等都是必须事先要熟悉的,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在照明布光的设计上才会有先知先觉,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照明的创作过程中,因为在现场照明师有足够的时间拉线布灯。
如果是室内大全景需要大面积的灯光布置那可能就不是纪录片照明的事情了,实际在拍摄工作中,拍摄人物往往和影片人物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室内照明举足轻重。
室内人物照明实际上是最传统的照明方式,我们讲五光俱全,五点照明,主要指的主光、副光、轮廓光、修饰光和背景光,如果可能的话再加入眼神光,这些都是在可能有的条件下比如演播室来实现和完成的工作,因为演播室有足够的灯光设备、附件及电源来满足照明师的任何要求,加上外接监视器对布光的监看,每个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里要提示的是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工厂拍摄,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快速准确的完成照明的布光任务,是非常的关键,也是我们常常遇到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室内的光源,是自然光还是室内灯光,光的方向,光的强弱,这样照明师可以较好的配合摄影师把人物尽可能的安排在有光区的位置,一般来说室外来的光都比较强,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强大的自然光,配合带来的人工光“混搭”,是纪录片照明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之一,如何“混搭”,般来说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外出拍摄很少带太多的灯光器材,而且国内一般都是以“红头”3200K的低色温灯较多,这时候准备足够的蓝纸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就是要把3200K的色温提高到5600K,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和拍摄人物颜色的准确性,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际拍摄过程中拍摄出来的画面颜色还是不够准确,我想可能是使用蓝纸的标号不对,所以选择正确的蓝色纸它是还原人物色彩的关键,另外可能还忽略由于室内环境对色温的影响,譬如红色的墙,绿色的布,金色的装饰以及小小的台灯等等都有可能对室外5600K的色温产生影响。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是什么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是什么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是什么电影摄影是记录影像在形状、体积、颜色、质地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与人眼所见的现实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那么都了解电影摄影的照明知识有哪些呢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电影摄影照明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摄影师的工作:要求摄影师根据故事情节模拟一天中的某一特定事件。
一天中有哪些不同的视觉效果? 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落日、晚上和夜里。
光的颜色怎么样?光的质感如何?光的强度如何?光的方向如何?照明:各种光的作用照明:各种光的`作用光的作用和方向5个光的基本位置和功能从位置名称可看出它的功能光的名称并不表示光的柔硬和大小基本灯光布置基本灯光布置 1. 主光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光源,用它来创造主体效果。
通常决定场景的特性和气氛。
2. 辅助光照明人物或场景的阴影区,这样影片的效果就更接近眼睛“看”到的效果。
同时描绘出环境光的表现。
建立光比…“辅助光对主光加辅助光” (2:1, 3:1, 4:1, 6:1, 等)。
还可以用来保持阴暗或是照亮阴影的方法决定场景的气氛。
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暗示一天中的时间以及场景的自然逼真。
辅助光通常是一个大的柔和光源,所以没有令人讨厌的阴影产生。
双重阴影对于好的摄影师来说是要绝对避免的。
通常,辅助光接近摄影机镜头,尽管现在常用反光板,放在主光的对面,将光反射到被摄物的阴影处。
3. 逆光任何一种逆光照明的目的都是将拍摄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
“真正的”逆光位于拍摄主体的正后方,用光勾勒出主体头顶和两侧的边缘。
边缘轮廓光放置在被摄物体后面,稍偏左或右一些。
这样可在被摄物体的表面一侧给出一道较细的轮廓线。
轮廓眼神光从摄影机的方向向被摄物脸部打光使其产生光泽。
有时代替辅助光用于照亮脸的阴影部分。
线性轮廓光基本上与轮廓眼神光相似,但灯光位置更前,不产生光泽。
辉光多来自侧面,并在阴影部分和面部产生少量辉光,但其本身不会产生阴影。
不会产生高光或轮廓光。
影视拍摄中的光线运用技巧
影视拍摄中的光线运用技巧光线是影视拍摄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烘托氛围和情绪,还可以直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感知。
在影视拍摄中,灯光师通过运用各种光线技巧来创造出理想的画面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线运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光线。
一、主光源的设置主光源是影视拍摄中最基本的光源,它通常用于照亮主体角色或物体。
在设置主光源时,需要考虑角度、强度和颜色等因素。
角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光线的投射方向和造成的阴影效果。
强度的调整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程度,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颜色的运用则可以通过使用滤色片或调节灯泡颜色来实现,例如冷色调可以表现出冷酷和冷漠的感觉,而暖色调则能够温暖和柔和画面。
二、背光的运用背光是指从被拍摄对象背后投射的光线,它能够营造出轮廓感和层次感。
通过设置适当的背光,可以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此外,背光还能够制造出一种神秘和梦幻的效果,增加观众的视觉享受。
在实际拍摄中,灯光师可以通过调整背光的强度和角度,以及使用反光板或漫射器等辅助工具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侧光的运用侧光是指从被拍摄对象侧面投射的光线,它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形状。
通过设置适当的侧光,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侧光还能够创造出一种神秘和戏剧性的氛围,增加影片的艺术感。
在运用侧光时,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以及与主光源的协调配合,避免产生过度的阴影或过曝的情况。
四、补光的运用补光是指为了弥补主光源不足而设置的辅助光源。
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主光源可能无法满足所需的照明效果。
这时,灯光师可以通过设置补光来强化画面的明亮度和清晰度。
补光可以使用反光板、补光灯等工具来实现,但需要注意与主光源的协调配合,避免产生过度的亮度和阴影。
五、特殊效果的运用除了上述常见的光线技巧,影视拍摄中还有许多特殊效果的运用。
例如,透射光可以通过设置透光物体来创造出一种柔和和浪漫的效果;反射光可以通过使用镜面或反光板来增加画面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移动光可以通过移动灯光来制造出一种动态和变幻的效果。
电影照明技巧与创作
电影照明技巧与创作
电影照明技巧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是影响电影视觉效果
与情感情绪表现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电影照明技巧与创作:
1. 坚持用自然光线拍摄。
在拍摄中,尽量使用自然光,将光线
以最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尤其是在户外取景时,可以提高画面的真
实感和立体感。
2. 把场景中的光线转变为故事情绪语言。
照明是表现情感色调
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场景中的光线,可以辅助电影故事的情感传达。
3. 在镜头前安装滤镜。
滤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和颜色,不同
的滤镜可以使画面具有不同的色彩氛围,增强电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 通过色彩搭配来表现角色状态。
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色彩和
照明的组合来表现角色的心情和状态,例如在冷色调中表现出孤独与
冷漠等情感。
5. 制造对比,增大画面的层次感。
对比是照明技巧中最常用的
手段之一,通过对画面明暗、色彩和亮度的差别处理,能使画面具有
更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总之,电影照明技巧与创作是电影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
仅可以渲染氛围,更能传达情感和表现主题,是电影制作中不可忽视
的一部分。
纪录片拍摄场景中原始灯光和创作灯光的结合和统一
纪录片拍摄场景中原始灯光和创作灯光的结合和统一灯光和音乐、美术、编剧、表演、导演等组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完整的影视拍摄,是影视场景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灯光硬件设备的发展,灯光已经不单一的只是塑造外部形象,而是用来表达和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其场景的拍摄提供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标签:拍摄场景纪录片原始灯光创作灯光场景拍摄中的灯光设备随着剧情的进展和表现人物的需要,以光色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创造出场景的空间感、时间感和电影研需要的意境,以及提供必要的特殊效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观众,展现出它特有的创造力。
一、场景拍摄灯光的表现手法归为原始灯光、创作灯光两种原始灯光,也就是体现剧情中所要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它塑造自然光的效果,表达出剧情的时间、天气、环境的变化。
创作灯光,则是为了表达一种情绪或者剧情寓意和人物情感之间的抽象的东西,所创作出来的灯光效果,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剧情中,使感受超越现实,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来。
二、原始灯光和创作灯光两种手法的结合和统一以及表现力在场景拍摄中原始灯光和创作灯光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和分开的,往往是原始中有创作,创作中有原始,原始灯光和创作灯光贯穿整个拍摄和演出,从而是整个场景拍摄更加饱满和富有感染力。
1.原始灯光的表现大多数情况下,灯光在影视拍摄中以原始灯光为主,剧情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都要靠灯光来体现,让灯光把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原始灯光和剧情结合起来,让观众体会到时间感和空间感,加上演员的演出和声效,让观众在读懂剧情的基础上感觉自己真正的身处在剧情中,增加剧情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然而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如果试图只是想用这些自然光,或者这些反射光来表现剧情的的话,可能会相对比较弱。
我们在这里说得原始光不是单独意义上的自然光或者一盏灯,如同我们在拍摄夜间场景的时候,一束月光射到房间里,如果我们单靠月光来拍摄的话,这个演出就会模糊不清,我们要在以月光为主光源的基础上,体现出室内的其他物体,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放一些其他的辅助灯光,在不掩过月光的基础上还能让观众看到室内的其他物体和场景。
光线的艺术,纪录片照明技巧纪录片中光线运用的
光线的艺术,纪录片照明技巧纪录片中光线运用的除了在前两期杂志中提到的静物拍摄中需要注意到的布光,以及色温的控制,接下来要说一下景深的控制,同样在静物拍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于“景深”这里所说的“景深”是和光线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拍摄室内静物,包括人物照明,主光一般都以聚光灯为最多,因为它可以控制聚光、散光,使得拍摄体的明暗亮度发生变化。
我们知道聚光灯有一个光心,光亮由灯心向周围减弱,这种减弱是有感觉的,它强调了主体,减少周围物体对主体在视觉上的干扰。
如果是一件立体静物的拍摄,那将产生一种物体在明暗透视中的效果感。
所以对摄影师来说,不管是用胶片电影机拍摄或者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对光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尤其是对拍摄静物的景深的把握更加严格,它不同于一般标清模拟摄像机的拍摄,那是因为电影镜头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大光圈、景深浅,小光圈、景深大,光圈的大小是和灯光的亮度有直接的关系的,灯光越亮自然我们要收光孔,从而来扩大景深。
一般来说,在我们布置静物的同时照明师可能已经把灯光布置好了,此时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照明师给多少亮就用多少光孔来拍摄,这样是被动的,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景深”,所以摄影师必须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行,也就是光圈先行。
为什么我们拍摄静物时一定要控制景深呢?当需要拍摄一个陶瓶时,如果灯光的亮度不够明亮时,大光孔拍摄景深非常的小,如果不仔细看,几乎看不清楚陶瓶的全部,很像虚掉一样,除了中间有焦点以外,前后左右模糊一片,一个完整清晰的陶瓶几乎无法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这时摄影师应该要求照明师不断地提高灯光的亮度,扩大景深,收紧光孔,直到摄影师认为合适的亮度为止,这时的光孔可能会锁定在F16或者F22,这时你会发现一个较为清晰的陶瓶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所以我们说灯光一定是为镜头的语言服务,更是为摄影师的想象力服务的,比如有的摄影师喜欢用F5.6和F8的光孔拍摄,他认为这样影调会趋于统一,如果给一个固定光圈数值5.6,剩下的就有照明师来解决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照明师要严格按照摄影师手中的曝光表的数值来增减拍摄体灯光明暗亮度,因为那是必须的。
纪录片中光线的处理技巧——以《黑苗白事》为例
纪录片中光线的处理技巧——以《黑苗白事》为例《黑苗白事》是一部关于中国苗寨文化的记录片,该片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细腻的光线处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光线作为影片中重要的视听要素之一,其处理技巧对于营造影片氛围和表达导演的意图至关重要。
以下是《黑苗白事》中光线处理的一些技巧。
首先,黑白对比是《黑苗白事》中的主要光线处理技巧之一、整个片中的光线非常明亮,以凸显苗寨的朴素生活和自然环境。
尤其是在苗寨内部,由于建筑物通常比较低矮,使得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室内。
这种明亮的光线使得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人物表情和细节。
与此同时,导演巧妙地利用了光线的角度和明暗对比,使得画面中出现了明亮和阴暗的区域,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苗寨和人物的形象,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明暗交替是《黑苗白事》中另一个光线处理的技巧。
在影片的一些镜头中,明暗交替的使用给人一种戏剧化的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
例如,当在苗寨中进行婚礼仪式的时候,明亮的阳光穿过房屋的窗户洒在仪式中的人们身上,形成了锐利的明暗对比。
这种明暗交替的应用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同时也增加了戏剧的张力。
再次,透过光线的运用是《黑苗白事》中的另一个光线处理技巧。
观众可以看到在影片中有多个镜头是通过窗户拍摄的。
导演利用窗户的透明度,使得室内外的景象相互映射,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
透过光线的运用,窗户成为画面中的一道天然的滤镜,增加了画面的柔和度,为影片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此外,光影细节的呈现也是《黑苗白事》中的一种光线处理技巧。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对光线细节的捕捉,展示了苗寨中富有质感的物体以及人物的肌肤纹理。
例如,在影片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苗族妇女手工编织的衣物纹理和细致的装饰品,这是光线处理的结果。
这种光线处理技巧的应用,使得影片的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能够更好地传达苗族文化的细腻和独特之处。
总之,《黑苗白事》通过光线的处理技巧,成功地营造出苗寨的朴素和自然之美。
掌握影剧制作中的照明技术与设备应用技巧
掌握影剧制作中的照明技术与设备应用技巧影剧制作是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以影视作品为载体,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组合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而在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过程中,照明技术和设备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对作品的制作质量与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掌握影剧制作中照明技术和设备应用技巧的重要基础。
一、照明技术的意义及应用照明技术是指利用光源、反射体、透镜、滤光片、灯具等照明设备,进行光的折射、反射、透过、散射等处理,达到准确控制光线和阴影效果的技术。
在影视制作中,照明技术不仅是一个亮度和颜色的调整工具,更是一种创意的表现手段。
通过合理的照明安排,可以打造出不同情境、气氛和特色的画面效果,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导演所表达的意图。
例如,在拍摄一个恐怖片时,黑暗、幽深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就需要运用照明技术来营造出一个阴森的场景,让观众入戏。
而在拍摄一部浪漫爱情片时,温馨、柔和的气氛是必要的,这就需要使用柔和的光线和暖色调的灯光来表现。
照明技术在影剧制作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空间感和营造氛围等。
例如,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适当的照明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轮廓,凸显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空间感的表现上,照明可以恰到好处地凸显出场景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在氛围营造上,照明可以用来调整画面的明暗和氛围,使观众更好的沉浸在故事中。
二、照明设备的种类及应用对于掌握影剧制作中照明技术和设备应用技巧的人来说,了解照明设备的种类及其用途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照明设备及其应用。
1. 摄影灯摄影灯是影视制作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照明设备,可分为半球形灯、柔光灯、反光伞灯、聚光灯等。
其主要作用是为画面提供适当的光源,调节画面色温和亮度,并为拍摄者提供柔和、定向等针对性的光照。
例如,在拍摄室内场景时,可以使用柔光灯来营造柔和的氛围;在拍摄夜景时,可以使用聚光灯来照亮清晰的对象等。
[纪录片夜景照明技巧探讨]XX年,探讨贫困的8集纪录片
[纪录片夜景照明技巧探讨]XX年,探讨贫困的8集纪录片夜景照明是特殊照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学纪录片摄影照明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夜景在一些影片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场景,一般来说可以作为影片的一个段落或结尾,或者是情节的转折点,这些都可能需要夜景照明,夜景往往能够给影片带来一种情绪、情调,并使整个影片在影调上发生变化。
对科学纪录片的导演来说他们更希望拍摄的环境是在原有的环境光的状态下进行拍摄,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工灯光来干扰自然环境本来的光影,来影响主人公的情绪,用少量的灯或者小功率的灯光,来修饰或者补充自然光的一些不足,是拍摄科学纪录片一种不错的选择。
对于纪录片的摄影师来说也并不希望像拍故事片一样动辄就用几万功率的灯光设备,用大量的人工灯光干扰原本的自然光效果,有人说:“环境光是最好的光。
”这话一点不假,它是原本存在的,是真实的,当然在此不是说科学纪录片的夜景不用灯,而是用好灯,用适量的灯。
夜景照明的“黄金时间”夜景并不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那样漆黑一片,在摄影师的眼里,即使夜晚它也会呈现五彩斑斓的内容,夜景也是有层次的,所以每次拍摄夜景时我都尽可能的把光圈开到最大(F1.6)来拍摄,也就是等到天即将黑下来的时候拍摄。
好处是能减少用灯量,使拍摄的环境周围的暗部层次在环境光的影响下尽可能的都能显现出来,暗的地方要有密度,大面积的天空不至于死黑一片,不然死黑的背景就会与人物的头发、身体或者道具上较黑的物体叠加在一起而不能区分开来,然后增加少量的灯光就能轻而易举完成布光的任务,这时的灯光在夜色的衬托下越发的明亮。
这些说起来可能容易,但是真正在现场做起来,是需要摄影师、照明师有足够的耐心,细致观察天光变化的过程,一旦天光合适立刻投入拍摄,而且拍摄的时间很短。
根据我个人经验和观察,一般冬天在15分钟左右、夏天在3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天光马上就会漆黑一片。
什么时间是我们认定的最佳拍摄时机呢?我一般拿摄像机在取景器里天空的斑马纹为标准或者以曝光表为准,当我们开大光圈,把斑马纹的开关打开,静等天光逐渐暗去,这时会发现斑马纹正在逐渐减少,当画面上最亮的部分天光最后出现斑马纹的时候,这时会发现此时监视器的天空是墨蓝色的,既不是很黑又不是很亮,周围暗部的环境都是有密度的,说明最佳的拍摄时机已经到了。
光线的艺术,纪录片照明技巧
光线的艺术,纪录片照明技巧在我多年拍摄科教纪录片中,人物拍摄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此时如何选择光线和布光,也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技巧。
根据光线的性质,可以分为软光和硬光,也可以称其为散射光和直射光,只有知道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性质的光线,才能保证人物拍摄部分不成为你片中“拖后腿”的部分。
关于“软光”光源的性质决定了光线的性质,聚光灯要想打出软光的效果稍微有点困难,软光是一种散射的无阴影的照明。
软光来自例如有阴霾的假阴天天气,或者来自摄影棚上方一排排反射下来的三基色灯,来自人工荧光灯管比如KINO(有两管和四管组成),或者被拍摄主体周围的一些漫反射材料所形成的漫反射光线。
一般来说软光都是散射光源,它能够使物体暗部的层次和细节更加细腻,一览无余。
缺点是它失去了阴影和强光部分,淹没了物体大的造型结构。
由此表面起伏的阴影和层次会大大减弱,造成平光效果,要防止这种软光线可能会散溢到周围不必要的的地方,确实有点难以处理。
这里提到的副光中无阴影的软光,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光,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光效。
我们常说“大平光亮堂堂”,因为光线较平,所以它能为我们揭示看到的一切,也是我们经常在采访和拍摄人物时最常使用的一种快速的照明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细腻的所谓造型处理。
有时它也会给观看者造成一种含糊不清的效果,因为它是和光线的反差这个定义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在室内,也只有在室内,因为受周围环境光的影响,人物的光影一般来说都是自然而柔和的软光,只有拍摄体暗部阴影的边缘略有区分。
实际的工作拍摄,一般由于室内光线较暗需要我们增加一定的亮度,增加亮度势必会与原来的环境有所不同。
弥补的方法,一种我们在原有的自然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用灯量,它的好处是不太会影响大的环境光,根据当时的环境要求照明师重新布灯,一般来说可能使用散射光或者反射光。
不管怎么说照明师制造出来的光不能太强,尽可能地减弱阴影的边缘,要符合原来的自然环境的光线,加柔光纸(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过滤”,减少光比,这时光线会变得更加柔和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作者:暂无
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0年第7期
影像本身就是光影与构图的创作,据悉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到国内拍摄《卧虎藏龙》时,曾经和业内人士探讨,说
中国大陆不缺先进的拍摄设备,甚至不缺少有才华的导演和摄影师,缺少的可能就是经验丰富的灯光师。
灯光可能是
很多拍摄者都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和读者一起探讨拍摄过程的用光技术。
人物拍摄的用光技巧
大多数人都是群聚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同样拍摄纪录片时人也是我们主要
的表现对象。
实际上拍摄人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和静物照明完全不同,因为人是活动的,是有思想的,是不
可预知的,尤其每个人的身份、阅历、穿着、表情和习惯的不同都给室内人物照明增加了困难,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一
般来说以人的近景为主,以采访为主。
先前往往照明师会得到一份导演提供的采访提纲,阅读采访提纲是照明师必做
的功课,不要认为这些内容和自己工作无关,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一环节,只有前期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高矮、胖瘦,以及对拍摄场地的大小、环境颜色、电源插座和光源的位置等等都是必
须事先要熟悉的,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在照明布光的设计上才会有先知先觉,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照明
的创作过程中,因为在现场照明师有足够的时间拉线布灯。
如果是室内大全景需要大面积的灯光布置那可能就不是纪
录片照明的事情了,实际在拍摄工作中,拍摄人物往往和影片人物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室内照明举足轻重。
室内人物照明实际上是最传统的照明方式,我们讲五光俱全,五点照明,主要指的主光、副光、轮廓光、修饰光
和背景光,如果可能的话再加入眼神光,这些都是在可能有的条件下比如演播室来实现和完成的工作,因为演播室有
足够的灯光设备、附件及电源来满足照明师的任何要求,加上外接监视器对布光的监看,每个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
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里要提示的是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工厂拍摄,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快速准确
的完成照明的布光任务,是非常的关键,也是我们常常遇到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室内的光源,是自然光还是室
内灯光,光的方向,光的强弱,这样照明师可以较好的配合摄影师把人物尽可能的安排在有光区的位置,一般来说室
外来的光都比较强,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强大的自然光,配合带来的人工光“混搭”,是纪录片照明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之一,如何“混搭”,般来说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外出拍摄很少带太多的灯光器材,而且国内一般都是以“红头”3200K的低色温灯较多,这时候准备足够的蓝纸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就是要把3200K的色温提高到5600K,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和拍摄人物颜色的准确性,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际拍摄过程中拍摄出来的画面颜色还
是不够准确,我想可能是使用蓝纸的标号不对,所以选择正确的蓝色纸它是还原人物色彩的关键,另外可能还忽略由
于室内环境对色温的影响,譬如红色的墙,绿色的布,金色的装饰以及小小的台灯等等都有可能对室外5600K的色温
产生影响。
另外我发现很多照明忽略了光的来源和方向,可能只是一味的追求光线的漂亮和画面的美丽,而忽略了光源的合
理性,从而失去了影片的真实性,一般来说任何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主要光源的存在,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注意罢了。
我曾经观摩过一部影片,当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用光案例。
早晨10点钟的一堂教学课,应该说太阳光是从教室侧面
的一个方向照射到教室,可能摄影感觉室内光反差大而且教室光线还不够亮,所以又在老师的两边和窗户的外边分别
又加了五盏灯,其中老师在黑板前的画面我看到有无数个影子在黑板上晃动,这时学生可能迷惑了,平常习惯的太阳
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和平时的教室的光线怎么不一样,实际上我们也迷惑,有意无意间给教室增加了无数个太阳光,一盏灯就会出现一个影子,黑板上起码有五六个灯影随着老师的移动也在不停的晃动,这就是摄影照明经常所说的“鬼影”。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之所以人眼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景象,因为人的眼睛宽容度非常大,
眼睛能够在极广泛的亮度范围内活动,从10,000烛光的强烈阳光到0 01烛光以下的人工光之间的各种不同情况都可
适应。
一般人也不关心实物明暗的变化,只有摄影师和照明师才用锐利的眼睛来洞察世界。
选择正确的光比很重要,
需要摄影师、照明师的经验和判断,比如一个人坐在室内的窗户边,毫无疑问室外照射进入到屋内的光一般都比较强,这时人物基本上是以个剪影的方式出现,如果我们看到的室外光不至于“毛”掉,亮的塌糊涂(亮出一挡光圈是允许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人物避开窗户或者摄影师取景时尽量少带窗户,另一个就是要加大背光(阴影)部分的照明,往往阴
影的部分要提高很多,根据室外的亮度尽可能的收小光圈,才能把室外的光的亮度给压下来,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