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合集下载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解说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外景拍摄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外景拍摄中,布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它决定了画面的呈现效果和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感知。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的基本技巧。

首先要注意的是,光线的来源和光线的质量对拍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拍摄外景时,自然光是最常用的光源,但往往无法完全控制。

所以,摄像师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间以及使用辅助灯光来调整光线的质量和方向。

要根据拍摄场景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光源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

在拍摄大型室外活动时,可以选择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然后通过布设反光板或反光纱来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而在室内拍摄时,则可以通过使用聚光灯、柔光灯等灯具来提供合适的光线。

要注意光线的均匀与过渡。

特别是在拍摄新闻主持人或采访对象时,需要保证光线在他们的面部均匀分布,不出现过于强烈或过于阴暗的局部。

可以通过调整灯具的角度和强度,以及使用补光灯等辅助手段来实现。

第四,要充分利用背景环境的光线。

有时候,拍摄地点的环境光线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效果,如日落时的柔和光线、城市夜景的灯光等等。

摄像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拍摄要求,合理运用这些光线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要根据新闻节目的主题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

不同的新闻事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光线处理,如重大新闻可以使用较为正式和庄重的光线效果,暖情新闻可以使用柔和而温馨的光线效果等等。

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是一项关键的技巧,它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体验。

合理选择光源角度和光线强度,注意光线均匀和过渡,充分利用背景环境光线,以及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光线效果,都是在外景拍摄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摄像师可以拍摄出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的新闻节目。

微电影拍摄时怎么布光

微电影拍摄时怎么布光

微电影拍摄时怎么布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微电影和小型大电影拍摄是该怎么布光。

放置第一个灯具跟策划照明不同,我们必须明白照明过程:既指物理过程,也指照明人员心中的过程。

为某个布景照明从来就不是一个清晰调理的机械过程,虽然在旁观者看来可能如此。

照明包含着细节、美感和一种强烈的观念,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件灯具挂在那里然后打开就行的简单问题。

它是各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方面、演员、氛围和某个场景的特点。

每个灯具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灯具都必须能够融入整个镜头,每个灯具都要与其他灯具和情节相配合。

它们在一张精细复杂的网络中共同起作用,无法用一张图表进行预测。

照明的过程就像建筑的过程。

每次都加上一个灯具或几个灯具,观察、测量并评价积累的效果,然后再做出调整并加入其他的灯具。

建筑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灯具实际上也可以一次性地被带到布景或者被粗略排入,然后打开进行单个调整。

显然日程和预算与如何开展这个环节有很大关联。

这个过程是个非常动态的过程,每个情境几乎都不相同,但是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你在什么地方开始与你在什么地方结束有很大联系。

安排第一个灯具思路:1. 根据布景已有的线索:工作灯、窗户、门、天光、炉火,等等。

从实用的角度讲,这意味着先安排布景照明。

比如说,安排第一个灯具的时候,最经常的选择之一就是通过窗户的一束阳光,不管这束光来自一个HMI灯、Tenner灯、5K灯,还是来自强光灯反射进泡沫塑料芯的柔和光线。

这位场景提供大量的环境光,能够马上显示这种照明的效果以及需要处理的事情。

这种光线经常会同时作为演员的主光,至少对于场景的一部分是这样。

2. 首先安排演员的主光灯。

当某个场景是特写的时候,或者场景主要围绕某个演员进行特写的时候,或者布景提供的线索很少的时候,通常使用这种方法。

3. 设置整体环境基调。

它可以通过置顶丝绸的强光灯、一对射向白色天花板的开面灯具或者其他类似照明技巧获得。

这种技巧显然是总体环境照明类型的出发点。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外景拍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一个摄像师来说,如何在不同的景点中掌握好拍摄的角度和光线,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光线来营造出现场的氛围,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总结的问题。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中常用的布光技巧。

一、光线方向的选择在外景拍摄中,摄像师需要根据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

通常来说,太阳的光线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它的光线比较柔和,色温较高,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是在拍摄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直射的阳光或者强光的反射照射到受访者的脸上,否则容易造成拍摄画面的明暗不均,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曝的情况。

因此,在拍摄中需要根据阳光强度和角度的变化,调整景物和人物的位置,以便是画面更加美观。

二、利用补光灯补光灯是外景拍摄常用的光源之一,它可以在光线较弱或光线方向不佳时,为受访者提供充足的光源。

在使用补光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源的强度和角度:根据拍摄的场景和光线,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和角度。

太弱的光源容易造成明暗不均,太强的光源则可能造成过曝,而太远或太近的光源则不利于营造出现场感。

2、位置的选择:使用补光灯时,摄像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源的位置。

通常来说,为了营造一种自然的感觉,不建议光源直接对着受访者,而是应该让光线斜射向受访者,以便制造出光影效果。

3、光源的颜色温度:为了确保拍摄画面的色彩准确度,摄像师需要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调整白平衡值。

通常来说,光源的颜色温度较高,白平衡值需要调低;而光源的颜色温度较低,则需要调高白平衡值。

三、景深的控制在拍摄外景时,景深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景深可以帮助摄像师清晰地表现出画面中的主体内容,同时也能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为了实现良好的景深控制,摄像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圈的选择:在相机的手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下,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

通常来说,光圈越大,景深就越短,相对来说拍摄的内容会比较模糊;而光圈越小,景深就越长,相对来说拍摄的内容会比较清晰。

摄影照明掌握照明技巧与效果

摄影照明掌握照明技巧与效果

摄影照明掌握照明技巧与效果摄影是一门艺术,而照明则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照明技巧的掌握不仅可以为摄影作品增添层次感和艺术性,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本文将探讨摄影照明的基本原理、常用照明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照明效果来提升摄影作品的真实感和表达力。

一、照明原理在了解照明技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照明的基本原理。

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颜色都会影响摄影作品的效果。

通过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线来创作照片。

1. 光线强度:光线的强弱会影响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

较强的光线可以突出被摄体的轮廓和细节,而较弱的光线则可以营造柔和的氛围。

2. 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会决定照片的阴影效果。

正面光会使被摄体整体明亮,而侧面光则会形成明暗分明的阴影。

3. 光线颜色: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也会对照片的效果产生影响。

日光的颜色呈现为冷色调,而黄昏时分的光线则更倾向于暖色调。

二、常用照明技巧1. 主灯照明:主灯是照亮被摄体的主要光源,通常放置在被摄体的正面或略偏向侧面。

适当调整主灯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突出被摄体的细节,并营造出立体感。

2. 补光灯照明:补光灯通常用于补充主灯无法照亮的区域。

通过放置在主灯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补光灯可以减少或消除主灯的阴影,使整个画面更加均衡。

3. 背光照明:背光是从被摄体背后照射的光线,它可以用来营造出背景的明亮效果,同时形成被摄体的轮廓线。

背光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散射光照明:将光线经过散射板或软光罩的处理,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

这种照明技巧常用于人像摄影和特定场景的拍摄,能够使被摄体显得更加柔和和自然。

三、照明效果的运用照明技巧的掌握不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摄影效果,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题材中展现出照片的真实感和表达力。

1. 高对比度的照明效果:通过运用强烈的主灯照明和背光照明,可以产生明暗对比强烈的照片效果。

这种效果通常适用于黑白摄影和需要突出主题的照片。

2. 柔和的照明效果:散射光和适度的主灯照明可以使照片呈现柔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人像摄影和需要营造温馨氛围的场景。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电视新闻节目的外景拍摄布光是制作一个成功的新闻节目的关键之一。

正确的布光技巧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生动,增加观众的观看体验。

下面是一些关于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的技巧:1. 使用合适的灯光设备:外景拍摄通常需要额外的灯光设备来增强画面的亮度和色彩。

常见的灯光设备包括补光灯、反光板和软光箱。

根据实际拍摄情况选择合适的灯光设备。

2. 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要拍摄清晰明亮的画面,需要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光线方向对于画面的效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方向。

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灯光的亮度和强度,以确保画面的亮度均衡。

3. 调整色温和对比度:正确的色温和对比度可以让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在拍摄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灯光和滤色片来调整画面的色温。

还可以通过调整摄像机的对比度设置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对比度。

4. 注意光线的均衡和柔和:要创建一个自然而柔和的光线效果,可以使用软光箱等设备来增添光线的柔和度。

还需要确保光线在拍摄区域内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5. 针对不同拍摄场景进行调整: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布光方式。

在户外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或灯光设备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室内灯光和摄影棚设备来打造理想的光线效果。

6. 根据镜头效果调整灯光:不同的镜头效果需要不同的灯光设计。

对于远景镜头,可以使用强光源来增加距离感;对于特写镜头,可以使用柔光源来突出主体。

根据不同的镜头效果调整灯光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断实践和改进。

通过选择合适的灯光设备、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控制色温和对比度、注意光线的均衡和柔和,以及根据镜头效果进行灯光调整,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清晰、生动的画面,为观众呈现一个完美的电视新闻节目。

拍摄灯光指导方案

拍摄灯光指导方案

拍摄灯光指导方案在影视制作中,灯光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决定一个场景的气氛和质感,对于影片的质量和观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拍摄灯光指导方案,帮助拍摄人员在影视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灯光。

常见的拍摄灯光类型1. 环境灯环境灯是指用于照亮整个场景的灯源。

它包括常见的天花板灯、落地灯、墙洞灯等。

环境灯主要起到均匀照明的作用,使场景呈现出自然、明亮的感觉。

2. 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是在环境灯的基础上,提供更明确、更强烈的照明效果。

它通常用于照亮主角或者特定的物体,突出主体内容。

常见的补光灯有摆放在一个角度的追光灯、光斑亮度较小的精灵灯和能够做到局部调整光圈大小的凝光灯等。

3. 色温灯色温灯是用于调整画面色调的一种灯光类型,不同的颜色温度能够实现不同的氛围。

一般而言,色温越低画面越暖色调,色温越高则画面呈现冷色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色彩校正,尽可能避免出现色彩失真问题。

4. 特殊灯特殊灯是指用于营造特殊氛围的一种灯光类型,例如:模拟夜景的蓝色灯光、红色死亡闪光灯等。

该类型的灯光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需要,进行创意和个性化处理。

灯光的设置方法1. 灯光的数量在拍摄过程中,人们常常犯“灯光越多越好”的错误。

其实,灯光的数量应该根据具体拍摄场景来决定。

如果灯光过多,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可能破坏画面整体效果。

因此,在设置灯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控制灯光数量。

2. 灯光的角度和方向在定位灯光的角度和方向时,需要考虑场景主体的位置以及景深的大小。

如果拍摄的主体位于最前方或中央区域,需要设置正前方补光灯,使主体明显突出,亦或是从侧面角度补光。

在拍摄背景时,需要注意灯光角度,避免过于刺眼。

3. 灯光的强度和颜色调节灯光的颜色、亮度、色温的调整都需要在摄像机运行前完成。

当拍摄条件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调整灯光设置,确保画面的色彩和氛围达到最佳状态。

灯光的运用场景1. 室内拍摄在室内拍摄时,需要重视室内的光源以及补光灯的设置。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现实主题为基础,通过记录和呈现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共鸣的电影形式。

在纪录片制作中,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乐设计和灯光设置,以确保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

一、音乐设计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加强情感的表达,增强观众对内容的共鸣,同时也是影片节奏和情绪转变的重要助力。

以下是导演进行纪录片音乐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1. 理解主题和情感表达:首先,导演需要深入了解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求。

通过与编剧、制片人和音乐人的沟通,确保对纪录片整体的理解一致。

2. 找到适合的音乐类型: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类型,如配乐、原创音乐或授权音乐。

导演可以参考同类型的纪录片,寻找灵感和参考。

3. 编排音乐剪辑:与音乐编辑合作,根据影片的节奏和情感需要,编排音乐剪辑。

音乐的起伏、高潮和转折应与影片内容相呼应,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4. 保持平衡:导演还需要注意音乐和其他声音元素之间的平衡。

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时,不应过于显眼,以免掩盖对话和环境声音。

二、灯光设置灯光设计在纪录片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导演进行纪录片灯光设置的几个关键步骤:1. 规划灯光布局:导演需要考虑对每个场景的灯光需求,并制定灯光布局的计划。

灯光的明暗、色彩和角度都需要与场景氛围相匹配。

2. 选择合适的灯光工具:根据场景需求,选择适合的灯光工具,如主灯、补光灯、背景灯等。

不同类型的灯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导演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

3. 充分利用自然光:在纪录片拍摄中,自然光往往是最真实和有效的灯光来源。

导演应该善于利用自然光,调整拍摄角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4. 调整灯光设置:在拍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导演可能需要进行灯光的微调和调整。

通过观察拍摄画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确保画面的清晰和艺术感。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外景拍摄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在外景拍摄中,良好的布光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和观赏效果。

本文将就电视新闻节目外景拍摄布光技巧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了解拍摄场地的光线情况在进行外景拍摄之前,首先要了解拍摄场地的光线情况。

光线的亮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是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进行拍摄,可能会遇到强烈的逆光情况,这时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光措施来解决画面中的光比问题。

如果是在阴天或夜晚进行拍摄,可能会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这时需要使用补光灯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二、合理利用天然光线在外景拍摄中,天然光线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要合理利用。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光线柔和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拍摄,这时的光线更加柔和和温暖,有利于营造出舒适的氛围,而且在这个时间拍摄,避免了中午强烈阳光造成的逆光问题。

如果遇到强烈的逆光情况,可以利用反光板来进行反射补光,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逆光的影响,使得主体在画面中更加清晰。

三、使用合适的补光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补光灯来增强画面的亮度。

在选择补光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例如拍摄场地的大小、主体的大小和拍摄的距离等。

一般来说,LED补光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选择,它具有高亮度、低能耗和色温可调节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外景拍摄。

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软光罩、反光伞等辅助器材,来调节补光灯的光线效果,使得画面更加柔和和自然。

四、注意主体的光影效果在进行外景拍摄时,除了考虑整体的光线效果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主体的光影效果。

合理的光线布置可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细节,使得主体更加生动和立体。

一般在进行拍摄时,可以采取主光源+辅助光源的布光方式,通过调节主光源的角度和强度,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表情,再通过辅助光源来填补阴影部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均衡和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作者:暂无
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0年第7期
影像本身就是光影与构图的创作,据悉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到国内拍摄《卧虎藏龙》时,曾经和业内人士探讨,说
中国大陆不缺先进的拍摄设备,甚至不缺少有才华的导演和摄影师,缺少的可能就是经验丰富的灯光师。

灯光可能是
很多拍摄者都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和读者一起探讨拍摄过程的用光技术。

人物拍摄的用光技巧
大多数人都是群聚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同样拍摄纪录片时人也是我们主要
的表现对象。

实际上拍摄人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和静物照明完全不同,因为人是活动的,是有思想的,是不
可预知的,尤其每个人的身份、阅历、穿着、表情和习惯的不同都给室内人物照明增加了困难,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一
般来说以人的近景为主,以采访为主。

先前往往照明师会得到一份导演提供的采访提纲,阅读采访提纲是照明师必做
的功课,不要认为这些内容和自己工作无关,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一环节,只有前期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高矮、胖瘦,以及对拍摄场地的大小、环境颜色、电源插座和光源的位置等等都是必
须事先要熟悉的,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在照明布光的设计上才会有先知先觉,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照明
的创作过程中,因为在现场照明师有足够的时间拉线布灯。

如果是室内大全景需要大面积的灯光布置那可能就不是纪
录片照明的事情了,实际在拍摄工作中,拍摄人物往往和影片人物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室内照明举足轻重。

室内人物照明实际上是最传统的照明方式,我们讲五光俱全,五点照明,主要指的主光、副光、轮廓光、修饰光
和背景光,如果可能的话再加入眼神光,这些都是在可能有的条件下比如演播室来实现和完成的工作,因为演播室有
足够的灯光设备、附件及电源来满足照明师的任何要求,加上外接监视器对布光的监看,每个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
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里要提示的是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工厂拍摄,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快速准确
的完成照明的布光任务,是非常的关键,也是我们常常遇到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室内的光源,是自然光还是室
内灯光,光的方向,光的强弱,这样照明师可以较好的配合摄影师把人物尽可能的安排在有光区的位置,一般来说室
外来的光都比较强,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强大的自然光,配合带来的人工光“混搭”,是纪录片照明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之一,如何“混搭”,般来说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外出拍摄很少带太多的灯光器材,而且国内一般都是以“红头”3200K的低色温灯较多,这时候准备足够的蓝纸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就是要把3200K的色温提高到5600K,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和拍摄人物颜色的准确性,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际拍摄过程中拍摄出来的画面颜色还
是不够准确,我想可能是使用蓝纸的标号不对,所以选择正确的蓝色纸它是还原人物色彩的关键,另外可能还忽略由
于室内环境对色温的影响,譬如红色的墙,绿色的布,金色的装饰以及小小的台灯等等都有可能对室外5600K的色温
产生影响。

另外我发现很多照明忽略了光的来源和方向,可能只是一味的追求光线的漂亮和画面的美丽,而忽略了光源的合
理性,从而失去了影片的真实性,一般来说任何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主要光源的存在,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注意罢了。

我曾经观摩过一部影片,当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用光案例。

早晨10点钟的一堂教学课,应该说太阳光是从教室侧面
的一个方向照射到教室,可能摄影感觉室内光反差大而且教室光线还不够亮,所以又在老师的两边和窗户的外边分别
又加了五盏灯,其中老师在黑板前的画面我看到有无数个影子在黑板上晃动,这时学生可能迷惑了,平常习惯的太阳
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和平时的教室的光线怎么不一样,实际上我们也迷惑,有意无意间给教室增加了无数个太阳光,一盏灯就会出现一个影子,黑板上起码有五六个灯影随着老师的移动也在不停的晃动,这就是摄影照明经常所说的“鬼影”。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之所以人眼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景象,因为人的眼睛宽容度非常大,
眼睛能够在极广泛的亮度范围内活动,从10,000烛光的强烈阳光到0 01烛光以下的人工光之间的各种不同情况都可
适应。

一般人也不关心实物明暗的变化,只有摄影师和照明师才用锐利的眼睛来洞察世界。

选择正确的光比很重要,
需要摄影师、照明师的经验和判断,比如一个人坐在室内的窗户边,毫无疑问室外照射进入到屋内的光一般都比较强,这时人物基本上是以个剪影的方式出现,如果我们看到的室外光不至于“毛”掉,亮的塌糊涂(亮出一挡光圈是允许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人物避开窗户或者摄影师取景时尽量少带窗户,另一个就是要加大背光(阴影)部分的照明,往往阴
影的部分要提高很多,根据室外的亮度尽可能的收小光圈,才能把室外的光的亮度给压下来,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