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穴位对应器官图
中医耳穴-ppt课件
2、神经体液学说 耳廓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
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的分支、交感神经的分支。 体液中神经乙酰胆碱、17羟皮质类固醇、三 磷酸腺苷、儿茶酚胺、内源性吗啡物质等对 全身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耳神经血管分布图
3、全息理论 内蒙古的张颖清氏在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发 现DNA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提出 了著名的生物全息论。
耳穴视诊法
变色(约50%):红色反应、白色反应、暗 灰色反应、深褐色反应。 变形(约20%):隆起、凹陷、点状、片状、 隆起伴有点片状凹陷或不规则凹陷。 耳穴皮肤粗糙不平增厚或是皱褶 丘疹(约15%) :常见点状丘疹或水炮样丘 疹 脱屑(约10%):白色糠皮样或鳞状脱屑 血管变化(15%):血管扩张、扭曲、网状、 血管中断。
(一)耳穴治病机理
1、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身体脏腑,皮肤孔窍,四肢百骸通过经络 与耳廓紧密联系,故有"耳为宗脉之所聚"。
中医认为疾病的途径:病邪-→经络口-→络脉-→节 --经脉-→脏腑。"有诸内必有诸外",脏腑有病也会 反映到经络口来,耳廓面积小,病经口更容易找。 当人体生病时,在相应耳廓上有反应点,刺激穴位 达到宣通经络、疏通气血、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 功效。
(三)耳廓的分区
1.耳轮分区:共分为12区 2.耳舟分区:共分为6区 3.对耳轮分区:共分为13区 4.三角窝分区:共分为5区 5.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人体耳穴图
人体耳穴图耳穴在耳部得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得穴位在耳廓得分布象一个倒置得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得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得穴位在耳舟;与躯干与下肢相应得穴位在对耳轮与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得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与耳甲腔、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得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得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得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得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得内侧,与耳轮相对得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得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得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得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得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得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得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得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得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得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得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得孔窍。
常用耳穴1、耳中(膈) HX1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得皮肤疾患,顽固性得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得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定位:耳廓向前对折得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风溪 SF1、Zi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定位:耳轮下脚得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 TF2定位:在三角窝前1/3得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中医耳穴压豆课件ppt课件
遗尿
取膀胱、枕、遗尿点;肝经湿热加肝、胰胆、耳 尖肝阳放血,脾肺气虚加脾、肺、兴奋点、脑点, 肾气不足加皮质下、肾、心。
随症:大脑发育不全:额;痰多困睡:三焦、胰 胆;睡眠过深:缘中、耳尖;外阴受刺激:外生 殖器;尿频:尿道;有家族史:耳尖、枕、缘中; 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脾、膀胱;脊髓损伤:腰 骶椎;尿路感染:内分泌;久治不效:缘中、耳 背肾。
耳鸣耳聋
取内耳、肾、耳聋点;风寒闭络加肺、三 焦,风热上雍加胰胆、耳尖,肝胆火旺加 耳尖、肝阳(耳尖、三焦、肝阳点刺放 血)。阴虚火旺、脾肾两虚加神门、心、 脾、兴奋点。
随症:高音调耳鸣:颞、肝;低音调耳鸣: 咽喉、耳中;神经衰弱引起:神门、肾; 受惊恐而发:神门、枕;老年者:耳聋穴; 链霉素中毒:肝、肾、皮质下。
失眠
实证、虚证均取心、皮质下、小肠;肝气 郁结加肝、肝阳、交感、耳尖,胃失和降 加胃、胰胆、三焦;心脾血虚加脾、垂前、 神经衰弱区,心胆气虚加枕、胰胆、失眠, 心肾阴虚加肾、神门、内生殖器。
随症:1记忆力减退:兴奋点、额2入睡难 而早醒:重用垂前3心跳加快:十二指肠、 小肠、耳迷根。
更年期综合症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四、耳针的临床应用
良。 胰胆(肝肾之间):消化不良、胆道疾患。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 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
耳部穴位反射图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之马矢奏春创作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把耳廓比如为缩小的人体身形, 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安慰点, 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 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动和反应, 因此当安慰某个耳穴时, 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动, 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中医认为“肾主芷精, 开窍于耳”, 耳是“肾”的外部暗示, “耳坚者肾坚, 耳薄不坚者肾脆”, 耳廓较长, 耳垂组织丰满, 在一定水平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 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推拿, 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安慰耳穴,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把持简便, 奏效迅速等特点.(一)耳廓概况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份.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份.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 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 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 又称耳珠.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13.耳垂:耳手下部无软骨之皮垂.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份, 又称耳甲窝.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份, 又称耳甲窝.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 为耳屏所遮盖处.(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例律, 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颠倒的胎儿.一般说来, 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 82).图10-81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图10-82经常使用耳穴示意图(三)经常使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表10-20)(四)耳针的应用耳针除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 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表10-21)1.选穴处方原则(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年夜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 因“心与小肠相内外”;偏头痛选胆穴, 是因胆经循行时, “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 是因“肝开窍于目”等.(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以上方法可独自使用, 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 力求少而精, 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 多用同侧, 亦可取对侧或双侧.表10-22 经常使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解剖分部穴名定位主治耳轮脚膈在耳轮脚上呃逆、黄疸耳轮部直肠下段在与年夜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便秘、脱肛、里急后重尿道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尿频、尿急、遗尿外生殖器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耳尖将耳轮向耳屏半数时, 耳廓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上面的尖端处耳舟部指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相应部位疾病腕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肩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肘与腕与肩穴之间锁骨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肩关节在肩与锁骨穴之间对上耳脚轮部趾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相应部位疾病踝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膝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对下耳脚轮部臀坐骨对耳轮下脚外1/2处对耳轮下脚内1/2处相应部位疾病交感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消化、循环系统疾病对耳轮部腹在对耳轮上, 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痛经等.胸在对耳轮上,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胸、胁部病症颈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落枕、颈部扭伤、瘿气脊椎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 在直肠下段和肩关节同水平处罚别作两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 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和颈相应部位疾病椎.三角窝子宫(精宫)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神门在三角窝内, 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失眠、多梦、烦躁盆腔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盆腔炎、腰痛耳屏部外鼻在耳屏外侧的中央鼻疗、鼻渊咽喉在耳屏内正面, 与外耳道口相对处咽喉肿痛内鼻在耳屏内正面, 咽喉的下方鼻渊、感冒屏尖在耳屏上部外侧缘炎症、痛症肾上腺在耳屏下部外侧缘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咳嗽、气喘高血压点在肾上腺与目穴中点稍前高血压屏轮切迹脑干在屏轮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对耳屏部平喘(腮腺)在对耳屏的尖端哮喘、咳嗽、痄腮脑点在对耳屏上缘, 脑干与平喘穴连线的中点遗尿、崩漏、失眠皮质下在对耳屏内正面失眠、多梦、炎症、痛症睾丸(卵巢)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 是皮质下穴的一部份生殖系统疾病枕在对耳屏外正面的后上方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厥额在对耳屏外正面的前下方头痛、头昏太阳在对耳屏外正面, 枕与额穴之间偏头痛耳轮脚周围食道在耳轮脚下方内2/3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处1/3处恶心、呕吐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处1/3处胃痛、呕吐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消化道病、心悸年夜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痢疾、腹泻、便秘阑尾在年夜肠与小肠之间肠痈屏间切迹目1 在屏间切迹前下方青光眼目2 在屏间切迹后下方近视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底部生殖系统病妇科病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 年夜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 小肠穴直上方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胰(胆)在肝、肾穴之间, 左耳为胰, 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肝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眼病、胁痛脾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脾胃病、血症耳甲腔部口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面瘫、口腔溃疡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心悸、癔病等肺心穴的上下外三面肺系病、皮肤病气管在口与心穴之间咳喘三焦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便秘、浮肿耳垂部牙痛点1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牙痛、拔牙止痛牙痛点2在耳垂4区的中央上颌在耳垂3区正中处牙痛、下颌关节痛下颌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心眼在耳垂5区的中央眼病面颊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耳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方耳鸣、耳、听力减退扁桃体在耳垂8区正中乳蛾耳廓反面降压沟在耻廓反面, 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高血压上耳背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中耳背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下耳背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耳背部耳迷根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2.把持方法(1)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 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 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 其皮肤电阻降低, 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 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2)消毒:用75%酒精, 或先用2%碘酒, 后用75%酒精脱碘.(3)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 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龙脑、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安慰.大都病人针刺后, 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 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 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 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 防止出血.需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 预防感染.(6)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 连续10次为一疗程, 休息几天后, 再行下一疗程.摘录者按:可用火柴或小木棒取代针.3.注意事项:(1)严密消毒, 预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见针眼发红, 病人又觉耳部胀痛, 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 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 或口服消炎药.(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 需注意预防处置.(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 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 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 或在患部推拿、加灸等, 可增加疗效.治疗作用穴位备用穴镇静, 安神神门, 肾, 额, 枕心, 皮质下镇痛神门, 耳尖, 枕, 皮质下, 交感, 相应部位, 患地方主之脏腑(如齿痛取胃)外生殖器止惊肝, 神门, 心, 皮质下胆, 脾,肾, 枕中枢兴奋心皮质下, 交感, 肾上腺肝强心心皮质下, 交感, 肺, 肾上腺小肠高速心律心, 皮质下, 肺, 小肠神门升血压心皮质下, 肺, 肾上腺肝, 脾降血压神门, 降压沟, 心, 耳尖, 皮质下降压点, 交感, 耳背静脉放血抗利尿内分泌, 肾, 交感神门, 皮质下止泻神门, 小肠, 交感, 肾脾, 肺通便三焦, 年夜所, 直肠皮质下制酸交感, 内分泌, 肝神门, 皮质下, 耳尖(禁刺胃)助消化胃, 脾, 小肠右肾, 三焦, 胰, 胆止吐神门, 交感, 胃晕点, 枕解平滑肌痉挛交感, 神门, 相应脏器平喘, 肾上腺解膈肌痉挛膈, 肝, 神门枕, 皮质下镇咳、祛痰神门, 肺, 肾上腺, 咽喉, 枕内分泌止喘神门, 肾上腺, 肺, 症喘肾, 枕抗过敏神门, 内分泌, 肾上腺, 皮质下平喘, 肺, 年夜肠消炎枕, 内分泌, 肾上腺, 皮质下耳尖解热皮质下, 年夜肠, 耳尖, 肝,肾上腺耳尖, 神门, 肾上腺放血抗眩晕晕点, 肾, 神门枕, 肝止痒神门, 内分泌, 肾上腺, 肝枕, 肺, 相应部位明目肝, 眼, 肾, 枕目1、目2新眠调经子宫, 内分泌, 卵巢肾调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交感, 皮质下, 睾丸(卵巢)肾, 外生殖器解毒肝, 肾, 肾上腺, 三焦解颠茄类毒神门, 心, 肾, 肝, 交感, 皮质下咽喉*晕点在颈、平喘穴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耳穴图 耳穴图 (耳朵人体全息图)(学习相关)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1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穴图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标准耳穴图
标准耳穴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 [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 [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
耳穴图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 现反映。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卷、平、凸、凹〞 四种状态和“1、2按、3、4〞十个板块。
1个“卷〞: 指卷曲的耳轮。对应膈肌, 含有膈肌信息,可调节膈肌。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肛门、耳尖、结节、以及、 轮1、轮2、轮3、轮4 共11个穴位〕
耳甲艇对应腹部〔肝、胰胆、肾、膀胱、输尿管、艇中、 艇角〕;
三角窝对应盆腔〔神门、盆腔、内生殖器、角窝中、角窝 中〕;
耳舟对应上肢〔指、腕、风溪、肘、肩、锁骨共6个穴位〕。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
1
肺〔止皮肤痛〕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肾上腺、风溪。
头痛为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症。多由外感邪气、或由内伤七 情、饮食不节、房劳无度所致。常根据经络理论进行辨证, 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头颅两侧头痛为少阳头痛;枕部头 痛为太阳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
治那么: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1、取穴:神门、皮质下、耳 尖、枕。
2、配穴:阳明头痛者加额; 少阳头痛者加颞;太阳头痛者 加膀胱;厥阴头痛者加肝;痰 浊头痛者加脾、胃;肾虚头痛 者加肾;肝阳上亢者加肝;气 血亏虚者加脾、心。
一、耳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 织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这些 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 种信息区为“穴位〞。
耳穴定位图与作用课件
包括心、肺、脾等,用于治疗心悸、咳嗽、消化不良等 症状。
耳穴的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镇痛作用
耳穴疗法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 镇痛物质分泌,缓解疼痛症状
。
调节身体功能
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调 节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如调节
内分泌、免疫等。
改善心理状态
耳穴疗法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 递质分泌,缓解焦虑、抑郁等
04
耳穴治疗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耳穴定位的准确性
刺激强度的掌握
在进行耳穴治疗时,必须确保穴位定位的 准确性。正确的穴位定位是保证治疗效果 的前提。
治疗过程中,应掌握适当的刺激强度。过 轻或过重的刺激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 可能带来不适。
患者的反应
治疗后的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在接受刺激时感到明显的不适或 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
。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 和安全,避免过度刺激
和损伤耳廓。
耳穴治疗的效果评估
观察指标
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程度、生 理指标改善等。
评估标准
根据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 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治疗 效果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评估时应客观、准确,避免主观偏见和误判 。
心理状态。
预防保健作用
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增 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03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
头痛的耳穴治疗
总结词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减轻疼痛感。
详细描述
头痛时,可以选择刺激耳穴中的神门 、额、枕等穴位,这些穴位对应于头 部和颈部的神经节段,通过刺激可以 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头痛症状。
耳部穴位反射图
耳部反射图 +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和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尖神门角窝中角窝中愉尿管邓奚阑尾轮、艇中胰胆内生殖器肛门外生Jfi器交感坐汙神经轮丄——:忖十二指肠E F *食管亠厶務颈轮「月肝・枕•颌.内耳・皮质下•(在内侧)ear艇尿大EL外上(内侧为咽喉)】屏尖、外舅、下屏、(内侧为内园)F肾3 r屏间前入二隹- ■■ IM∙ 1\内分泌、垂前一屛间后一对屏尖腰證椎小肠锁骨一颈椎L i f∣•眼芦角窝中 7 #肛门占一角窝上 活鶉‰交感≡≡fλs8ft砂、阑尾 二外耳 競二指肠q閤上腺 輕壬对屏尖 斗内分泌屏间后 \炳内耳P面颊壬扁桃体结节腰紙!间前垂前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 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和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和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耳穴定位图与作用
Slide 2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3
1、指 【曾用名】阑尾1。 【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自
上而下,第一等分即为本穴。 【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
木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5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6
1、跟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前上方,
近三角窝上部。 【主治】足跟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7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8
Slide 80
4、胃 【曾用名】幽门、下垂点。 【位置】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
、失眠、牙痛、消化不良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8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82
5、十二指肠 【位置】耳轮脚下方后部。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
Slide 4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2
4、膝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 【主治】膝关节肿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3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4
5、髋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
耳部穴位反射图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耳穴-修改版
咽炎、鼻炎(bí yán)、感冒、咽喉肿痛, 另外可用 于戒烟、戒酒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基础(jīchǔ)手法:渔舟唱晚
方法 以食指按住耳屏外侧面(cèmiàn),拇指 自下
而上按摩耳屏内侧面;再 以拇指按住耳屏内 侧面,以食 指自下而上按摩耳屏外侧面, 各 20-30下 功效
肘: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肩部疼痛。
肩:主治肩周炎、肩部疼痛。
锁骨(suǒgǔ):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对耳轮(ěr lún)
跟、趾、踝、膝、髋、坐 骨神经、交感、臀、腹、 腰骶椎(dǐ zhuī)、胸、胸椎、颈、 颈椎。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三角 窝 (sānjiǎo)
•角窝上:主治高血压。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耳与经络 脏腑的联系 (jīngluò)
• 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并入而后,阴维脉循头入耳。 • 《灵枢(línɡ shū)·口问》:耳为宗筋之所聚。 • 《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 《厘正按摩要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
肺,耳背玉楼属肝
• ……
基础(jīchǔ)手法:金龟拜寿
方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轻夹耳轮部, 沿耳轮从下 向上推摩,直至(zhízhì)耳轮充血发热。
功效 肩周炎、颈椎病, 手足不温,微循环障碍, 免疫力
低下,体弱多病。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基础手法(shǒufǎ):黄蜂入洞
方法 以双手食指插入外耳道口,指腹 向前、向下、向
耳穴 (ěr xué)
倾听来自(lái zì)身体内部的声音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标准耳穴
标准耳穴图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标准耳穴图 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标准耳穴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标准耳穴图
标准耳穴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
耳部穴位图-耳部全息反射区图-人体穴位图
耳部穴位图-耳部全息反射区图-人体穴位图
轻抚耳朵穴位图中所示经穴周围的皮肤,如此将可发觉在
其附近,有肤质粗糙、肤色苍白、偶尔带有红色或有灼热感的异样部位,正是反应力强的经穴所在。
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
再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
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注:本站耳朵反射区图,并非表示固定经穴部位,而仅表示大概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朵穴位对应器官图
耳朵穴位对应器官图,没有给大家找太过于复杂的图片,这些就基本够用了. 图片 1 人的耳朵确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连起来,其形状恰似倒置于子宫中的胎儿。
而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
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耳穴按摩分二类,一为自身耳廓穴位保健按摩,一为术者耳廓穴位治疗按摩。
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搓、捏、点、掐等。
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按摩脾经和胃经,经常用艾灸气海或关元或足三里,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脸发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或经常心慌心跳或眼睛干涩,
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您可能是有血虚,需要补血了。
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引起的血虚,这时补血为主。
耳穴按摩:可以按压耳穴胃、胰胆、肝、十二指肠、心反射区。
经络按摩:可以经常按摩脾、肾、胃、胆经,穴位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手脚凉,爱感冒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衣服穿得比一般人或同龄人多、怕冷尿频、容易感冒、怕吃凉的或喝凉的食物或饮料,这时您可能是阳虚了。
耳穴按摩:耳穴按压心、肾、胃、肾上腺反射区。
经络按摩:艾灸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肚脐)、足三里。
大便干,手心热按压2个耳穴
如果您感觉手心或脚心发热、身上或脸上发热、眼睛干涩、口唇红或脸颊红、便秘或大便干燥,可是阴虚了,中医调理的原则是滋阴。
耳穴按摩:可选耳朵的肾、膀胱反射区按压。
经络按摩: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可以经常按摩足底、按摩三阴交、阴陵泉、照海、太溪等穴位。
爱发火,脾气坏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常常发火,脾气坏,那可能会有肝郁或气郁,这时要以疏通全身气机为调理的原则。
耳穴按摩:耳穴按压肝、胆、胃、三焦、内分泌反射区。
经络按摩:可以按摩胆经与肝经。
肚子胀,痰多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胸闷或腹部胀满、平时痰多或总觉得有痰堵在嗓子里、嘴里黏黏的感觉、身体经常感觉沉重不轻松等症状,这可能是痰湿慢慢侵入您身体了,痰湿体质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而且是众多慢性病最好的温床。
化痰利湿的易行方法很简单就是多运动少静坐。
耳穴按摩:耳穴按压肝、胰胆、三焦、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重点按摩拍打脾经肝经与肺经。
掉发多,白发生按压4个耳穴
脱发与肾精不足、肾气失于固摄有关;而白发往往与血虚或血热有关,因此,脱发的保健重点在补肾精补元气,固摄肾气,而白发早生的保健应是清血热或补血为主。
耳穴按摩:肝、胆、心、三焦反射区。
经络按摩:经常按摩肝经肾经、太溪、涌泉、
阳陵泉、弹拨肝经肾经在大腿内侧的经筋(或经常压腿也可以起到异曲同工之效);艾灸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位。
除了上述好处,它还能起到强壮内脏的效果,特别是坚持下去可以补肾、固肾及治疗气虚,对肾虚、尿频、夜尿多、前列腺炎及阳痿的人有明显的效果。
对遗尿、哮喘及体弱多病的人,每天睡觉前按摩双耳5分钟,就可以根治这些疾病和增强人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