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讲义进展与发展史创新
2024年《外科学》教案
《外科学》教案教案《外科学》教案概述:《外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外科临床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总论:介绍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外科疾病的特点、外科治疗原则、围手术期处理、外科营养、外科感染、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2.各论:按照人体部位和系统,分别介绍各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如无菌技术、缝合、拆线等,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针对临床病例或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1.学时分配:本课程共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
2.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外科学教材,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文献和资料: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外科学专著、期刊论文、临床指南等,拓宽知识面。
外科学的发展史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从中医外科学的开展史看继承与创新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9-12 17:33:00 ] 唐汉钧编辑:studa20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摘要]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如何开展中医外科学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我们今天开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中医外科学开展的永恒主题。
在重视历代文献开掘整理工作的根底上,先继承好中医外科学的传统学术思想和理论,然后才能开展创新,使中医外科学在新世纪到达崭新境界。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 医学史;医学,中国传统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odern medicine, how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s a question. The tremendous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he springhea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CM.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is an eternal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we should explore traditional medical literature, and carry forward the theor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KEY WORDS surgery,TCM; medicine, hist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在现代西方医学高度开展的今天,中医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医外科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一支,它的开展将何去何从发人深思,笔者在总结中医外科学开展史的根底上,提出了一些中医外科学开展的思路,供同道共勉。
外科学的发展史
外科学的发展史KEY WORDS surgery,TCM; medicine, hist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1 秉承传统是进展创新的基础此外,明清时期尚有其他一些杰出的外科学家与著名论著。
明代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
清陈士铎《外科秘录》、顾世澄《疡医大全》等有丰富的内容。
吴师机的《理骈文》专述药物的外治法,总汇了我国清末往常的外治诸法。
2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进展与创新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我国治疗烧伤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抢救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例的成功,表达了中医中药的巨大优势。
中医药在操纵烧伤感染、减轻中毒症状、降低败血症发生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维持有效血循环与微循环、改善与恢复心肾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抗休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安全渡过休克、败血症期,从而降低了病死率。
烧伤恢复期应用益气健脾、扶正养胃中药,对促进体质复原,加速创面愈合,亦有重要的作用。
对中小面积烧伤的治疗,国内各地运用了许多不一致构成、不一致剂型的中草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药外敷治疗烧伤创面的特点是湿润暴露疗法,不仅具抗感染、减少渗出、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由于外敷药形成屏障,有防止创面再感染的作用,更有促进创面愈合、促进上皮再生、减少疤痕的作用。
烧伤后疤痕增生,应用中药内外治疗后,血运改善,凸出的疤痕可逐步软化与平复。
在烧伤防治的实验研究方面,成绩亦是显著的,在理论研究上,湿润暴露疗法打破了西医学传统的、保持创面干燥成痂的概念。
湿润疗法这一理论,是结合中医“创伤、溃疡”论治思想与现代烧伤局部微循环研究理论提出的一种新概念,这是建立在传统的中医药外敷治疗烧伤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的。
相信不久,湿润疗法的理论将更臻完善,随着这一理论的完善与实施,将为进一步发掘传统的中医药、单方、验方、祖传秘方开拓广阔的道路,烧伤后疤痕的防治亦将取得新的突破[4~7]。
外科学发展简史
18世纪医学界的大事之一是意大利解剖学家 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在1761年出版了不朽之作 《疾病之定位与起因》(on the Seats and causes of diseas),他坚持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相结合,极大地提 高了对临床外科基础的认识。但最具影响的应是John Hunter,他对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称为 现代外科学的奠基者。 Hunter1728年生于英格兰, 由于 他对解剖学的特殊兴趣,使他潜心于外科学的研究中,成 为一名解剖学家、实验外科学家,他强调外科学中解剖学、 生理学和病理学三者结合的作用。他对炎症的认识被认为 是“外科的第一个原则”,他还通过实验解决外科临床中的 问题,是实验外科的开拓者。他的成就正如医学史学家 Fielding H.Gamson在其墓碑上写:“J.Hunter的降临使外 科不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而开始立足于生理学和病理 学,成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课件
⑴ 公元前1324年左右,甲骨文上有 “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 足、疾止(指或趾)疥、等记载。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⑵《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 石。”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砭针是切 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
⑶ 《周礼》中有疡医的记载,主治肿疡、 溃疡、金创和折疡。如说:“疡医下士八人,掌 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祝药即敷药, 劀是刮去脓血,杀是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 齐是疮面平复)
⑶ 王肯堂的《疡科准绳》、申斗垣的 《外科启玄》、陈文治的《疡科选粹》、 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等均很有特色。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⑷ 陈司成的《 疮秘录》是我国第一 部梅毒专著。
⑸ 当时外科学术流派有“正宗派”, 以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⑹ “全生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 生集》为代表[特点]。汪机的《外科理 例》,许克昌的《外科证治全书》有类似特 点。
⑸ 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 种,是外科方药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⑹ 宋代外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病机 分析上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治疗上注 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内外治相结合。 《圣济总录》提出“五善七恶”。《太平 圣惠方》提出应鉴别“五善七恶”,同时 总结了内消、托里等内治方法。[其他]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⑾ 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震亨的《外 科精要发挥》,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等。齐德之著的《外科精义》总结元以前 各种方书的经验,从整体出发,指出外科 病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治疗疮疡 应辨别阴阳虚实,提倡采取内外治相结合 的方法,批评“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 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外科学总论课件
手术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手术切口的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长度, 尽量减少创伤。
组织分离技巧
根据组织类型和层次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止血技巧
掌握常用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结扎止 血和电凝止血等。
缝合技巧
掌握缝合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注意缝合的松 紧度和美观度。
手术室管理规范与安全防护
1 2
外科学与内科的联系
内外科学在疾病的治疗上相互补充,内科治疗内 部疾病,外科治疗需要通过手术处理的疾病。
外科学与影像学的联系
影像学为外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如X线、超声、MRI等。
3
外科学与麻醉学的联系
麻醉学为外科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麻醉和镇痛手段 ,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02
外科学基础知识
外科学常见疾病 创伤与感染
详细描述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 化疗等。畸形则是指器官或组织 的异常发育,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矫正、药物治疗等。
总结词
内脏疾病与外科治疗是外科学中 的重要内容,涉及多个器官和系 统的疾病。
详细描述
内脏器官的疾病包括炎症、肿瘤 、缺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外科治疗是针 对内脏器官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干细胞治疗与组织工程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移植和分化能 力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干细胞治疗已 经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如糖尿病、帕金 森病、心肌梗死等,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 治疗希望。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构建人 体组织的工程技术。通过组织工程,可以构 建出与人体器官和组织相似的结构,用于疾 病的治疗和器官移植。
外科学PPT课件
手术剪
用于分离和剪断组织。
手术针和线
用于缝合伤口。
手术镊
用于夹持和提起组织或器官。
手术技术和方法
开放手术
通过切口进入体腔或组织,适用于较大的病 变或器官切除。
移植手术
将器官或组织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 。
微创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使用内镜进行手术,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的优点。
显微手术
03
外科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
总结词
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类,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这 些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病灶切除等。
肿瘤性疾病
总结词
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VS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疾病也是外科疾病中的重要一类,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良性肿 瘤有脂肪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肺癌 、胃癌、肝癌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性 疾病的重要手段。
外科学的重要性
外科学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治疗疾病 和恢复器官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外科学的历史
外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外科手术方法 来治疗创伤和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 发展,外科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医 学学科。
外科学的发展
外科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外科学概述 • 人体解剖学基础 • 外科疾病概述 • 外科手术基础 • 外科疾病的治疗 • 外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01
外科学概述
外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外科学的定义
外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ppt课件
第五阶段——现代医学与现代外科的发展阶 段,此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半 个世纪。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现代西医与传统中 医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成为 一支极具活力的新兴学科,活跃于世界医学舞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烧伤、骨伤科疾病等, 对世界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 西医外科学的历史梗概
外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 中国外科学的历史梗概:
中国外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属于我国医学发 展史中的一部分,大致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学及外科学的萌芽时期,其 起自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止于公元前22世纪。没 有文字和书本,因而医药卫生经验和知识的传授, 是以简单的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神农尝百草 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砭,以石刺病也,砭针, 治痈肿者”。(青铜器时代则以青铜砭针取代) 表述了我们祖先最为的原始的外科治疗理念。
广义的外科应当包括所有应用手术方 法治疗各类疾病的学科,如:妇产科、眼 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四 微创医学与21世纪外科学
1987年3月,法国里昂的Philipe Mouret 医生在进行妇科手术的同时,应用腹腔镜成 功地切除了患者病变的胆囊,完成了世界医 学史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这一划时代外科技 术的革命发生年代,其与一代宗师,德国医 生Langenbuch 完成世界首例胆囊切除术的 1882年相距105年。
外科一词,英文为Surgery,来自拉丁 文Chirurgia,由希腊文 cheir(手)和 ergon(工作)组合而成。由此可见,当时 的外科强调通过动手(换药、手术和手法) 来治疗伤病,以区别通过药物治疗疾病的 内科。
最新外科学绪论专题知识讲座主题讲座课件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挑战
01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概述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影像分析、基因测序、药
物研发等。
0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的优势
阐述人工智能在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优势,
如提高诊断准确率、缩短治疗时间等。
03
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挑战与前景
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伦理问题等,
诊疗范围
外科学涉及人体各个部位和器官的病 变,通过手术等方法治疗创伤、感染、 肿瘤、畸形等疾病,保障人类健康。
本次讲座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知识普及
通过本次讲座,普及外科 学基础知识,提高听众对 外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学术交流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 外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和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
手术中麻醉管理及疼痛控制方法
• 麻醉监测: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麻醉管理及疼痛控制方法
多模式镇痛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提高镇痛效果。
个体化镇痛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耐受性,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
非药物镇痛
采用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非药物方法,辅助镇痛治 疗。
确保手术室空气洁净,减少污 染。
手术器械消毒
采用高压蒸汽、化学浸泡等方 法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手术人员准备
手术医护人员需进行无菌技术 操作培训,确保手术过程中无 菌操作。
手术中麻醉管理及疼痛控制方法
麻醉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选择合适 的麻醉方式。
麻醉实施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 剂量,确保患者安全。
外科学的发展
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简史外科学和整个医学一样,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进展则是由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决定的。
我国医学史上外科开始很早,公元前14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疮”等字的记载。
在周代(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249年),外科已独立成为一门,外科医生称为“疡医”。
秦汉时代的医学名著《内经》已有“痈疽篇”的外科专章。
汉末,杰出的医学家华佗(141^203年)擅长外科技术,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483年)是中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其中有金疡专论,反映当时处理创伤的情况。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610年)中,叙及断肠缝连、腹庙脱出等手术采用丝线结扎血管;对炭疽的感染途径已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所得病;并指出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与地区的水质有关。
唐代,孙思邀著《千金要方》(652 年)中,应用手法整复下领关节脱位,与现代医学采用的手法相类似。
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992年)记载用砒剂治疗痔核。
金元时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1337年)已有正骨经验,如在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前用乌头、曼陀罗等药物先行麻醉;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明代是我国中医外科学的兴旺时代,精通外科的医生如薛己、汪机、王肯堂、申斗垣、陈实功和孙志宏等,遗留下不少著作。
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中,记述勿U颈切断气管应急用丝线缝合刀口;对于急性乳房炎(孚L痈)和乳癌(乳岩)也有较确切的描述。
孙志宏著的《简明医殷》中,已载有先天性肛管闭锁的治疗方法。
清初设有专治骨折和脱臼者;《医宗金鉴》内的“正骨心法”专篇,总结了传统的正骨疗法。
清末高文晋著《外科图说》(1856年),是一本以图释为主的中医外科学。
以上简短的叙述足以说明中医外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外科学》教案第一章第二章
营养支持方法
03
肠内营养支持:通过口服
02
或鼻饲等方式提供营养物
质。
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
04
输液等方式提供营养物质
。
05
外科感染与创伤处理
外科感染概述和分类
外科感染定义
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 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在外科领域 中最常见,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 1/3—1/2。
外科感染分类
了解外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学习要求
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
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常见 外科手术操作。
02
外科基本问题
无菌术
01 无菌术的概念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 列预防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 规则及管理制度。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使脊神经根麻醉。适 用于下肢及下腹部手术。
02
硬膜外间隙阻滞
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使脊神经根麻醉。适 用于胸、腹及下肢手术,也可用于术后镇痛。
全身麻醉方法及应用
吸入麻醉
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维持麻醉状态。适用于各种手术和 检查操作。
静脉麻醉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状态。适用于短小手术和检查操作 ,也可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
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指征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 疼痛管理: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缓解术后疼痛。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出血
外科学-完整课件讲义全套
一、外科学的范畴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外科范畴是整 个医学历史发展中逐步形 成的,并且不断更新变化。
1、外科学的分类
(1)损伤:各种机械或者暴力原因引起机体 破坏伤,如机体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内 脏破裂、骨折、血气胸、出血性休克等。此类 伤多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达到功能恢复。 物理、化学烧伤(电流、高热、化学物质 等) 冷冻伤:过度的低温造成。 兽类、爬虫的叮咬伤。
接诊病人-询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拟定治疗 计划-实施目前方案-治疗后随诊及总结经验。
⑴、检查诊断:
A、了解病史,查明体征是诊断的基本条件,有 些病人如化脓感染、甲状腺等一检查能确诊; 有些需辅助检查如甲亢、先心肿瘤等。
B、辅助检查:包括化验、X 线、超声、细胞学、 内镜、MRI、CT等,下列情况需进行:
证和禁忌证,掌握手术方式、方法,掌 握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2、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掌握好理论基础,外科学的每一进展都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胃 大部切除。外科的灵活性运用,不能完 全照搬理论、固定的观念,必须靠自己 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不断进行技术 创新。
3、必须重视三基的学习
原因 1过敏病人对血中蛋白类过敏,或供血者血中某 种抗体 此反应抗体为IgE 2病人因多次输血浆,体内 产生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抗IgA抗体为主。
治疗 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可继续输血,给 于抗组织胺物。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1000 0.5-1ml)和静脉给糖皮质激素,必要时 气管插管切开。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包括基础治疗和其它各学科相关知 识,如解剖、生理、病理、糖尿病、感染、肿 瘤淋巴结转移途径。
外科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外科所属分科 根据工作对象和性质:实验外科和临床
外科 临床外科:人体系统、部位、年龄、手
术方式、疾病性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节 学习外科学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自动化、程序化、非标记物化和多病种化 (2) 基因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章 无菌术
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 括:
1、 无菌术:将全部活的微生物消灭的 方法,物理方法
2、 抗菌术:(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 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化学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紫外线:多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3、 电离辐射:用于药物、塑料注射器、
丝线等 4、气体灭菌法:多用于不耐热物品和精
密器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抗菌法
一、基因诊断 直接检查基因的存在状态或缺陷,从转
录或翻译水平分析基因的功能,从而对 人体状态与疾病作出诊断 二、基因治疗 用正常或者野生型基因置换致病基因, 纠正基因功能异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临床应用前景 1、 探讨病因和发生机制 2、 诊断 3、 治疗 1 基因治疗 2 药物设计 3 器官移植 4、 预防 5、 问题与展望 (1) 基因诊断属于体外,无危害,发展趋势是
第三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外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目前,以内镜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已 拓展到传统外科的各个专业,可谓是无孔 不入、有腔必达。
如: 普外科的腹腔镜、胆道镜、乳腺导管内窥镜等; 胸外科的胸腔镜; 骨外科的关节镜; 脑外科的颅腔镜; 妇产科的腹腔镜和宫腔镜; 泌尿科的膀胱镜; 耳鼻喉科的鼻腔内窥镜、支撑喉镜和耳内窥镜等。
在今天,许多微创外科手术已成为成 熟型的定型手术,如普外科的腹腔镜LC手 熟型的定型手术,如普外科的腹腔镜LC手 术已成为胆囊良性疾患治疗的金标准。微 创外科的手术种类和领域不断拓宽,仅就 腹腔镜而言,其手术领域几乎覆盖所有腹 腔和盆腔手术。
第三阶段——传统医学教育及中医外科学的 第三阶段——传统医学教育及中医外科学的 发展阶段,其起始于南北朝,形成和完善于隋唐 发展阶段,其起始于南北朝,形成和完善于隋唐 时期,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唐朝的孙思邈、 时期,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唐朝的孙思邈、 明朝的李时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一 阶段的主要成果是医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医学校 的产生,中国的医学影响远及亚太地区,如日本、 朝鲜、越南等国,其影响力直至今天。
显微化、替代化、局限化是未来外科 的发展趋势,而微创外科即是代表这一趋 势的新兴学科。在21世纪,可以说,任何 势的新兴学科。在21世纪,可以说,任何 一家医院如要跻身于国际外科水准的必备条件是:
1)能否连续、成功地完成多种器官移植手术; 2)能否成功地实施组织工程、器官再造与功能 重建的现代外科技术; 3)能否开展各种微创手术及具备多种微创诊疗 技能; 技能; 4)能否具有将传统的外科技术和内镜技术与现 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现 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地加以融合的 技能。
三 外科学的范畴
外科一词,英文为Surgery,来自拉丁 外科一词,英文为Surgery,来自拉丁 文Chirurgia,由希腊文 cheir(手)和 Chirurgia,由希腊文 cheir(手)和 ergon(工作)组合而成。由此可见,当时 ergon(工作)组合而成。由此可见,当时 的外科强调通过动手(换药、手术和手法) 来治疗伤病,以区别通过药物治疗疾病的 内科。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I、总论一、发展史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二、基本术语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痈:痈者,壅也。
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疽:疽者,阻也。
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
根脚收束为阳证。
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疖<3cm 疖:表皮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1.内治法三个总则19.外治法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
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
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
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6.箍围药9.切开法切口选择: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
外科学发展简史
18世纪医学界的大事之一是意大利解剖学家 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在1761年出版了不朽之作 《疾病之定位与起因》(on the Seats and causes of diseas),他坚持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相结合,极大地提 高了对临床外科基础的认识。但最具影响的应是John Hunter,他对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称为 现代外科学的奠基者。 Hunter1728年生于英格兰, 由于 他对解剖学的特殊兴趣,使他潜心于外科学的研究中,成 为一名解剖学家、实验外科学家,他强调外科学中解剖学、 生理学和病理学三者结合的作用。他对炎症的认识被认为 是“外科的第一个原则”,他还通过实验解决外科临床中的 问题,是实验外科的开拓者。他的成就正如医学史学家 Fielding H.Gamson在其墓碑上写:“J.Hunter的降临使外 科不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而开始立足于生理学和病理 学,成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从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看继承与创新
பைடு நூலகம்
治法则 ! 此学派的 特 点 是 以 阴 阳 辨 证 法 则 $ 将常见 的外科疾病根据临 床 表 现 分 为 阴 阳 两 大 类 $ 并且创 用阳 和 汤 % 阳 和 丸% 小 金 丹% 醒 消 丸% 犀 黄 丸 等 方 药$ 内容提纲挈领 $ 方法简要 ! 尤对外科阴证的研究 $ 有 一定的深度 ! 如书中提到 & 诸疽白陷者 $ 乃气血虚寒 其初起 毒 陷 阴 分 $ 非 阳 和 通 腠$ 何能解其 凝滞所致 $ 寒凝 $ 已 溃 而 阴 血 干 枯$ 非 滋 阴 温 畅$ 何能厚其脓 $ & 非麻黄不能 开 其 腠 理 $ 非 肉 桂% 炮姜不能解其 浆’ 寒凝 $ 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 ! 腠理一开 $ 寒凝一 解$ 气血乃行 $ 毒亦随之消矣 ’ ! 江苏无锡高锦庭 " 疡 科心得集 # $ 首先将 温 病 学 说 引 入 外 科 领 域 中 来 $ 使 外科学术得到长足 的 进 步 $ 成为新兴的一个外科学 派 ! 其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 $ 将疮疡分为上部 % 中 部% 下部 $ 分 别 以 风 温% 风 热$ 气 郁% 火 郁$ 湿 热% 湿火 作为辨证论治的准则 !& 盖以疡科之症 $ 在上部者俱 风热 $ 风性上行故也 ( 在下部者俱属湿火 % 湿 属风温 % 热$ 湿性下趋故也 ( 在中部者多属气郁 % 火郁 $ 以气火 之俱发于中也 ! ’ 将 温 病 卫 气 营 血 学 说$ 运用于火毒 炽盛型疮疡 % 疽毒 内 陷 等 的 治 疗 $ 倡 用 犀 角 地 黄 汤% 安宫牛黄丸 % 紫雪 丹 % 至 宝 丹 等 治 疗 疽 毒 内 陷% 疔疮 至今仍具指 导 意 义 ! 其 阐 述 脑 疽 % 发背的& 三 走黄 $ 陷逆证 ’ 甚为精详 $ 重 视 病 症 的 鉴 别 诊 断$ 对疡科诊 断水平的提高及其预后的判断 $ 均有重要意义 !& 心 得派 ’ % & 全生派 ’ 均是在& 正 宗 派’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成$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PPT课件
Nobel Prize in 1912
very fine needles (“aiguilles extremement fines”). This method of suture anastomosis, demonstrated initially by Carrel, is still used
血管结扎首创者 1552年
输血
输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 1628年,英国医学家Harvy发表《血液循环论》 1665年,Lower进行从羊到羊甚至羊到人的输血
试验;绝大多数 病人因输血而死亡
1667年,Denis首次在人体进行输血试验。 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Blundell 为1 例产后大
出血的妇女输注了 其丈夫的血液,实现了
1874年,Ore应用水合氯醛进行静脉麻醉。
外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手术速度再也不是作
为
评价外科医生是否高明的标准。
《笑气》(一氧化二氮) 现存於百色达(Bethesda) 国家医学图书馆 (1830)
William T. G. Morton (1819-1868) 波士顿牙科医师
1846年 乙醚麻醉 麻省总医院
Louis Pasteur 疾病细菌理论的创始人
187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还穿着日常服 装做手术,也没有戴手套。
189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穿着手术衣,但 没有戴手套。 1890年美国的Halsted提倡戴灭菌橡胶手套。
青霉素、原子弹、雷达,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发明
止血术
1552年,Pare提出血管结扎 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 1873年,德国Esmarch在截肢时倡用止血带
1887年,Mikulicz-Radecki倡议手术者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