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讲解技巧教案
趣味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趣味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通过趣味的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家族里面数学问题的故事,让学生猜猜动物家族里谁最喜欢数学。
2. 学习:选择一个基础且有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加减法。
让学生通过一些趣味的游戏或活动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比如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练习加减法。
3. 实践: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或小任务,让他们动手实践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总结: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问题或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拓展: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挑战或拓展题目,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总结:通过趣味讲解小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乐趣!。
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之讲解技巧与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探究,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讲解技巧与注意事项也是探究教案的重要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开。
一、讲解技巧1、讲解流畅易懂。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时,讲解的流畅易懂非常重要。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对于新颖的概念和知识比较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讲解的逻辑性。
教师需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讲解清楚,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数学知识。
2、讲解要点突出。
在讲解时,教师需要将每个知识点讲解透彻,并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样传达给学生。
如果教师在讲解时没有突出要点,就会给学生造成困惑,甚至产生误解。
因此,教师需要在讲解时注重要点的突出性,将关键点讲明白。
3、讲解形象生动。
教师在讲解数学实践教案时,需要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概念化的内容转变为形象的、生动的图像。
通过画图、展示实物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数学知识。
4、讲解要有情感色彩。
在讲解时,教师需要加入一些情感色彩,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形成兴趣。
当教师将讲解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就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注意事项1、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因为小学生对于遇到的生疏术语往往无法理解,而这会使教师所汇集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学生的消化。
因此,教师需要在讲解中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术语,让学生更能理解与接受教师对知识点的阐释和描述。
2、讲解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讲解需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知识内容上需要融入真实生活中的例子。
因为只有真实的生活例子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生动活泼,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讲解技能
小学数学教案讲解技能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口诀;
2. 学生能够运用口诀进行加减法运算;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教材和练习册;
2. 学生准备好铅笔和纸。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道简单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答题,引出加减法口诀的重要性。
二、讲解口诀(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加法口诀:进位、进十位、进百位;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减法口诀:不借位、借一位、借十位;
3. 教师逐步讲解口诀的运用方法,并反复练习让学生进行大声朗读。
三、练习巩固(2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学生们在纸上进行口算练习,巩固口诀的运用。
四、拓展应用(10分钟)
1. 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口诀解决;
2.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加减法口诀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并督促他们在家练习口诀。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减法口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节课需要继续巩固口诀,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口诀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讲解非常重要。
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讲解。
一、加减法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加减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解加减法题目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确定题目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理解问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问题,才能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2. 寻找关键信息:在问题中寻找关键信息,包括已知条件、未知数和所求解的问题。
把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有助于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3.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对于加法题目,可以采用逐位相加的方法;对于减法题目,可以采用借位减法或补位减法的方法。
4. 运算过程准确无误:在进行运算过程时,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中,要注意对齐、进位和借位的处理,避免计算错误。
5. 回归问题实际:在得出结果后,要对结果进行回归问题实际。
检查所求解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是否合乎常理。
只有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才算是正确解答了问题。
二、乘除法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乘除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在解乘除法题目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 找规律:在解决乘除法问题时,要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找规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遇到九九乘法表中的计算题目,可以利用乘法表中的规律来迅速求解。
2. 估算计算:对于一些较复杂的乘除法题目,学生可以先进行估算后再进行计算。
通过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结果的范围,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3. 选择合适的乘除法运算: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对于大数乘法,可以采用竖式乘法;对于除法,可以采用长除法或估算法。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0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0篇小学数学是学习的基础,拥有优秀的教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学习成果的目的。
因此,本文将介绍50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希望能够为老师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出更好的教学计划。
一、平面几何1.面图形及其特征本课时主要讲解平面图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相关的特征,以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圆等的基本概念及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面图形的分类本课时主要讲解平面图形的分类,包括一般图形的分类、对称图形的分类、几何体的分类、边长等数量中心的分类等,使学生掌握鉴别要素并能够正确分类。
3.等图形本课时主要讲解关于相等图形的概念,要求学生利用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判断,学会运用变换的方法推理,同时掌握长度、宽度、周长、面积的比较,以及对形状物体的等号判断。
4.行线和多边形本课时主要讲解平行线、多边形及其属性等知识,以及关于上述主题的例题练习,使学生掌握两条平行线、多边形的性质、内角和外角总和、求多边形面积等等,从而做出正确的解答。
二、三角形1. 三角形的定义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属性、命题、法则及性质,并要求学生通过绘图等方式洞悉几何思维,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积累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及技巧,以备将来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
2. 三角形余弦定理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余弦定理,具体包括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与内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推导,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和余弦定理的推导,学会运用余弦定理求解问题。
3. 三角形的类型和构造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类型及构造,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其特点介绍,以及余弦定理在三角形构造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其构造方法。
4. 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特殊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关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外接圆及其关系的性质,熟练掌握关于三角形的内角中线、外接圆半径及其关系的性质,以及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外角等特殊性质。
授课技巧小学数学教案
授课技巧小学数学教案
授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授课时间:60分钟
教学内容:
1. 如何快速计算数字的平方:
- 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学生使用快速计算平方的方法,比如数字34的平方可以先计算30的平方和4的平方,再加上2倍30和4相乘的值。
2. 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字的倍数:
- 通过示范和练习,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找出某个数字的不同倍数,并进行实际运算练习。
3. 如何快速计算百分比:
- 教师演示如何将百分比转换为小数,再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示范和实例展示快速计算平方、找倍数和计算百分比的方法。
3. 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结并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复习重要知识点。
教学手段:
- 教师讲解
- 互动提问
- 练习演练
- 小组合作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巧,提高数学计算效率,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小学数学教案——速算技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算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速算技巧- 十进位数相加:直接将十位数相加,再将个位数相加,最后合并两个结果即可。
- 横式加法:从右向左逐列相加,超过10的进位给左边的一列。
- 同进位加法:先将没有进位的数相加,再将进位的数相加,最后相加得出结果。
2. 减法速算技巧- 十进位数相减:直接将十位数相减,再将个位数相减,最后合并两个结果即可。
- 横式减法:从右向左逐列相减,借位给左边的一列。
- 同退位减法:先将没有借位的数相减,再将借位的数相减,最后相减得出结果。
3. 乘法速算技巧- 乘法口诀表: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能够快速求解乘法题。
- 分解乘法:将一个乘法题拆分成简单的乘法题,分别求解后再合并结果。
- 倍数乘法:通过计算数的倍数,可以快速求解乘法题。
4. 除法速算技巧- 除法口诀表:通过背诵除法口诀表,能够快速求解除法题。
- 分解除法:将一个除法题拆分成简单的除法题,分别求解后再合并结果。
- 倍数除法:通过计算数的倍数,可以快速求解除法题。
教学过程:1. 引入速算技巧的概念,告诉学生速算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计算数学题目。
2. 分别介绍加法速算技巧、减法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和除法速算技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通过示例演示每种速算技巧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并伴随学生一起完成练习题。
4. 练习加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加法题,鼓励他们使用速算技巧来快速计算。
5. 练习减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减法题,要求他们尽量使用速算技巧进行计算。
6. 练习乘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乘法题,引导他们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和分解乘法进行计算。
7. 练习除法速算技巧: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道除法题,帮助他们掌握使用除法口诀表和分解除法的技巧。
8. 引导学生总结速算技巧的要点,并提醒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提高心算能力。
数学解题技巧分享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解题技巧分享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章开头请先写明教材信息: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等)编写人:XXX教材信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出版社:XXX版本:XXX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各章节内容;2. 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章节一:数字的认识与运算本章通过认识1-9的数字符号,学习数字的组成和大小比较,并初步接触加法和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以下活动:1. 利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数字的认识和比较;2.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章节二:空间图形本章主要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2. 利用纸模型和拼图游戏等方式,巩固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章节三:简单的分数认识本章通过常见的分数概念的引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以下教学活动:1. 利用分数条和分数图形,辅助同学们理解分数的概念;2.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四、章节四:时间与日历本章通过教授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和日历知识,帮助同学们熟悉时间的表达和日历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同学们认识钟表上的各种时间表示;2. 利用日历和绘画活动,培养同学们对日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章节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本章主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包括了制作统计表、棒图和折线图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活动:1. 带领同学们实地收集数据,并通过统计表的制作,展示数据的整理过程;2. 运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帮助同学们制作棒图和折线图,深化对数据图表的理解。
六、章节六:长度单位和近似计算本章通过学习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以及近似计算的方法,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讲解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点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小数点在数值中的位置和意义。
2. 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数点卡片3. 教学用书4.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如商品价格、气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的数字特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小数实例,教师总结小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小数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的构成,如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小数点卡片进行操作练习。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如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小数位数等。
三、小组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小数点卡片和教学用书。
2. 小组内讨论如何将整数转换为小数,如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并在适当位置放置小数点。
3. 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转换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转换题,如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小数点的作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实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小组合作、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示例讲解
小学数学教案示例讲解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1-10的加法口诀表。
2. 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内容:
加法口诀表(1-10)
教学步骤:
一、引入主题
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运算。
2. 引入加法口诀表的内容,并告诉学生掌握好口诀表对日常计算很有帮助。
二、学习口诀表
1. 让学生一起跟着老师一起念一遍加法口诀表。
2. 分组学生自己默写口诀表。
3. 老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
三、加法口诀表应用
1. 练习口算加法题目,让学生尽量利用口诀表进行计算。
2. 给学生一些加法速算题目,看看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四、加深练习
1. 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加法口诀表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加法口诀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日常的加法计算会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快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快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技巧小学数学教案:快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技巧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其中,乘法和除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快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技巧,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和数学能力。
一、乘法的技巧1. 使用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必备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计算乘法。
通过掌握乘法口诀,学生可以迅速完成乘法的计算,并提高计算准确性。
2. 利用分解乘法分解乘法是一种乘法计算的简化方法。
例如,计算37 × 6时,可以将37分解成30和7,然后分别乘以6,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3. 利用数字规律在乘法计算中,数字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答案。
例如,当乘数为10的倍数时,只需将被乘数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即可;当乘数是2的幂次方时,可以通过不断倍增的方式得到答案。
二、除法的技巧1. 使用除法口诀除法口诀是帮助学生快速进行除法计算的工具。
通过掌握除法口诀,学生可以迅速完成除法的计算,并提高计算准确性。
2. 利用倍数关系在除法计算中,倍数关系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技巧。
例如,计算48 ÷12时,可以先判断出12的倍数,然后用48除以12的倍数得到商。
3. 利用近似估算近似估算是一种简化除法计算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将除数和被除数适当调整,并计算近似数进行除法运算,最后根据答案的精确要求进行修正。
三、综合运用技巧1. 练习题目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
题目应包含不同难度等级,有选择题、填空题等不同类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运算能力。
2. 游戏化学习将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设置为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设计数学竞赛、口算PK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结论:乘法和除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内容。
通过掌握乘法口诀、分解乘法和利用数字规律等技巧,以及掌握除法口诀、利用倍数关系和近似估算等技巧,学生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学生数学相遇解题技巧教案
小学生数学相遇解题技巧教案作为小学生,相遇问题在数学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而且解决相遇问题,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两个人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因此,掌握相遇问题的解法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们将介绍一些相遇问题的解决技巧,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类问题。
一、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特点相遇问题描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包括人和车辆)在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距离或速度等等因素,通常常见的相遇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A、B两人(车、船)分别从两个地方出发,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另一个地方相遇;另一种是A、B两人(车、船)从两个地方相对出发,最终相遇于某一地方。
相遇问题的特点是两个事物同时在进行某个动作,通俗的来说,就是两人在从两端相向而行的道路上,然后在相遇后交换一个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两个事物的速度、路程、时间等因素。
二、初中相遇问题的解题基础在学习初中的相遇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楚知道以下几个概念:速度:物体移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
相对速度: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差。
路程:物体的运动路线中,从起点到终点的总长度。
时间:运动的时间长度。
假设两个物体分别以V1,V2的速度相对静止(V1>V2),那么当两个物体相向而行时,它们的相对速度就是V1+V2;当两个物体同向而行时,它们的相对速度就是V1-V2。
对于相向而行的情况,如果两个物体相对速度是S1,路程是L1,时间是T1,那么它们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t=L1/(S1)很多时候,相对速度和经过的路程是固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也是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求得的:时间=路程/相对速度这是初中相遇问题解题的基础,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些概念,那么就有一定基础来解决相遇问题。
三、小学生如何解决相遇问题当我们掌握了初中的相遇问题基本概念后,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如何解决相遇问题。
1.谁跑得快?首先要明确一点,相遇问题的解决要根据速度来进行推理,因此我们要首先知道两个人的速度是多少,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推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技巧与解题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技巧与解题方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技巧与解题方法一、数学技巧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逻辑思维的学科。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数学技巧和解题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类数学题目。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整数运算的技巧1. 整数加法与减法当我们进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简化计算过程:- 使用数轴来表示整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正负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加法运算,可以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 对于减法运算,可以利用“加法的相反数”来简化计算。
2. 整数乘法与除法整数乘法和除法同样也可以借助特定的技巧来提高计算效率:- 对于整数乘法,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重组,简化计算;- 对于整数除法,可以利用除法的定义和整数的特性,结合简便计算方法,例如倍数关系、约数等。
三、几何图形的解题方法1.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对于矩形和正方形,面积可以直接计算边长之积,周长可以计算边长之和的两倍;- 对于三角形,可以根据给定的边长和高度,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圆形,可以利用半径或直径计算面积和周长。
2. 相似图形的比较当遇到相似的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推导:- 通过观察和测量,找到相似图形之间的边长或面积的比例关系;- 利用比例的性质和定理,可以计算未知部分的长度或面积。
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1. 问题分析和理解在解决应用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汇或数据,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问题,便于更好地进行解题思考。
2. 运用具体实例和图表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具体的实例或图表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想想你学过哪些数?关于这些数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两位数,9是的一位数。
⑤我还知道2,4,6,8,10是双数。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生:钟面、日历、手表上的数……师:(投影显示一包原装的铅笔)你能猜出这包是几根吗?(猜猜看)让学生打开自己与屏幕上一样的一包,数数有几根。
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师:你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
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
从1数到20,从7数到18。
(二)动手操作1. 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买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2. 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
讲解课文小学数学教案
讲解课文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2. 能够灵活运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中的数学问题;
2. 能够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能够灵活运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 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黑板、粉笔;
3. 相关示范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回顾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
二、讲解课文中的数学问题(15分钟)
1. 分析课文中的数学问题的难点和重点;
2. 逐步讲解每个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3. 通过示范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
1. 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课文中的数学问题;
2. 师生互动,老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 出示衍生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解决方法。
四、总结与反馈(10分钟)
1. 总结课文中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2. 老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纠正错误。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复习巩固;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加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课文中的数学问题,还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外继续加强练习,提高数学水平。
课程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课程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数字大小比较、图形认知等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2. 能够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能够进行大小之间的排序;
3. 能够认识和描述常见的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图。
教学重点:
1.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数字大小比较和排序;
3.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图形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2. 讲解:逐步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并演示一些例题。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练习,并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和订正。
4. 教学:介绍数字大小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5. 拓展:展示一些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图形拼图游戏。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做一些小结。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图形拼图卡片等。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
适时进行补充和订正。
备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讲解类小学数学教案
讲解类小学数学教案
课时:1节课
年级:小学二年级
主题: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使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运算;
2. 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复习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概念;
2. 教授小学二年级的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3. 练习小学二年级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知识;
2. 介绍小学二年级的进位与退位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
3. 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4. 纠正学生的错误,解释正确的计算方法;
5. 让学生自行解决几道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
2. 黑板、彩色粉笔;
3. 练习题。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并在下节课时检查。
拓展活动:
1. 利用数学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给学生;
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是否有所提升。
以上是本节小学数学教学的范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小学数学逻辑讲解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逻辑推理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数学问题案例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逻辑吗?在日常生活中,逻辑思维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逻辑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逻辑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 逻辑的基本概念:介绍逻辑的定义、逻辑推理的要素(前提、结论)等基本概念。
2. 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讲解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基本方法。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逻辑推理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数学问题案例。
2. 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讲解答案,并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逻辑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
2. 强调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逻辑的定义2. 逻辑推理的要素3. 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4. 逻辑思维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技巧1. 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好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是非常关键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通过实用的技巧来提高他们在加减乘除方面的能力。
2. 加法技巧a) 进位法 - 通过了解进位概念,将较大数拆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加法运算。
- 例如:123 + 78 = (100 + 20 + 3) + (70 + 8) = 200 + 10 + 11 = 221b) 同位数字相加法 - 将两个数按照各位、十位、百位等位置上的数字相加。
- 例如:567 +184 = (500+100) + (60+80) +(7+4)=700+140+11=851 c) 看最大量补最小量法 - 如果一个数很大,另一个比较小,在计算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其中一个数的数量,以便更简单地进行算术运算。
- 例如:65 +13 = (65+10)+3 =753. 减法技巧a) 统一转换成相同单位 - 当两个数的单位不一样时,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同的单位再进行减法运算。
- 例如:1小时15分钟 - 45分钟 = 1小时(15分钟 - 45分钟) = 1小时(-30分钟)b) 借位法 - 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可以从较高位向较低位借位,并在被减数上加上对应数字。
- 例如:205 - 68 = (200 + 5) - (60 + 8) = (200 - 60) + (5 -8) =140 -3=137c) 减法转变为加法 - 当两个数相差很大或者难以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通过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简化问题。
- 例如:7000 -1452 =7000 + (-1452)4. 乘法技巧a) 分解因数相乘 - 将一个较复杂的乘数分解成若干个方便计算的因子,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 例如:17 ×9 =(10+7)×9=10×9+7×9=90+63=153b) 零乘规则 - 如果有一个乘数是0,则无论另一个乘数是多少,结果都为0。
小学数学三位数加法教案讲解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三位数加法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虽然简单,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学习三位数加法时,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算出正确的结果。
1. 教学目标(1)了解三位数的数字组成及其运算规律。
(2)掌握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精确计算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概念。
(2)三位数的数字组成及其运算规律。
(3)三位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3.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三位数的数字组成及其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精确计算的能力。
(3)解决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将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传授给学生。
(2)实践操作:通过练习和做题,带领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精确计算能力。
(3)互动交流:通过讨论和互动,解决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三位数加法知识的理解。
5. 教学步骤(1)导入:“看看这些数,你能想出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三位数加法的算式,让学生看看这个算式,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处理.(2)理论讲解:“我们怎么计算三位数加法呢?”教师开始讲解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示范操作:“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教师列举两个三位数加法的例子,分别进行讲解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4)巩固练习:“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作业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
”教师发放练习题,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掌握程度。
(5)总结反馈:“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及其重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和疑问,方便教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6.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发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三位数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情境化教学策略:通过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过程放入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讲解技巧教案【篇一:小学数学说课技巧及实例】摘要:1说教材 2说教学程序 3说教法、学法 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1说教材2说教学程序3说教法、学法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
这主要包括:(1)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
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3)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
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
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
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内容构成不同。
说教学程序,还得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3.说教法。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这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
比如,教学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尝试教学的方法,发现教学的方法,阅读自学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等;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选用题组呈现或一题多变的方法,投影、录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实例列算式抽象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等。
指导学法方面,有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
有组织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安排学生操作、演示的方法等。
叙述教法和学法,要注意坚持使教法学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不是为了翻花样,图形式花哨。
4.说练习。
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
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犹如工业生产中的“产后服务”。
说课就要谈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比如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从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而可以完成等等。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具有内在合理性,要让人体察到教学的“序”,这就有必要在说课中予以陈述。
当然有些数学课的板书并不都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也可不必说。
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准备,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得有详有略,有的部分突出一些,篇幅多点,多说几句。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评价标准各要素的含义及比分㈠教材分析15%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
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
5分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
5分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涵义:重点、难点确定准确。
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
5分㈡教材处理10%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涵义: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
5分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涵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
5分[nextpage]㈢教学方法分15%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涵义: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
5分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涵义: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
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
5分⑻学法指导涵义: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
5分㈣教学手段10%⑼教学手段新颖涵义: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
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
5分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
5分㈤教学程序30%⑾新课导入涵义: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5分[nextpage]⑿新课讲解涵义: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10分⒀反馈练习涵义: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
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
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
5分⒁归纳总结涵义: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5分⒂板书设计涵义: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
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
5分㈥教学基本功20%⒃语言涵义: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
5分⒅板书涵义: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
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
5分⒅教态涵义: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
5分⒆教案涵义: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
5分格式1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版数学教材……年级……(上、下)册(……)第……章第……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部分,因此,在……中,占据……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2 能力训练目标:……3 创新素质目标:……4 个性品质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关键:……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即:……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1、理论:……2、实践:……3、能力:……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题中: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语: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格式2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一、说教材。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