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冲沟矿”9·27”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王兵建)

合集下载

通风可靠典型案例事故分析

通风可靠典型案例事故分析
2、瓦斯-电不闭锁;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局部 通风机开停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负荷侧馈电状态传感器。
3、多次发生无计划停电;停电后,不能做到查明原因、消 除隐患后恢复送电。
4、在停风、瓦斯超限情况下,没有将人撤到安全地点。
风流稳定 应急及时
案例7 鹤壁二矿“10.3”事故
鹤煤二矿38煤柱工作面顶煤预裂炮眼示意图
炮眼
煤层
1号联络巷交叉口
采空区冒落带
新鲜风
下工 隅作 角面
虚拟现实系统需借助专用软件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因展示条件所 限,本图仅以二维静态图形显示虚拟现实场景,虽然显示效果差,但也 较清楚地显示出下隅角瓦斯爆炸的原因。所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能真实 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B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A’
(m) 3.25
1.25 1.9 0.6 2.0 1.1 1.2 1.2 2.2 0.8 1.9 1.2 2.4
3.9 1.2 1.2 3.0 1.2 3.8 1.2
415工作面
24日12时14分 53 号尾梁着火,经洒
水火灭。

1号联络巷


415回风巷

415高位巷

415灌浆巷
415 面 爆 源 点
注水、注浆、 注凝胶
23日10时 40分,上隅角 放炮引起爆燃
24日12时10 分,上隅角再 次爆燃。
陈家山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图

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输巷 )于 1 :5 , 4 4 停掉原供风的 6 W 风机电源 , 0k 对新 安装 的 2 W 风机 进 行 接 电 。 l :5 4 I6 8k 5 5 ,1 1 回风巷瓦斯 检查 员 向通风 工 区汇 报 , 6 W 风 园 0k 机停风, 该巷道瓦斯浓度达 8 %以上 , 于是通 风工
翼布置两个 回采工作面( 11 综采面、1 1 高 4 12 4 14 档面)一 个综采 准备工作 面 和四个掘进工作 面 ,
(1 1 4 16回风巷 、 6运 418
20 年 8月瓦斯 等级 鉴定结果 为 高瓦斯矿 井。 0o 采区绝对瓦斯涌出量 3 .5m / i, 87 r n 相对瓦斯涌 a 出量 1 .4m /, 70 3t 煤的 自然发火期 7 ~9个月 , 煤 尘爆炸指数 2 ~3 %, 7 6 具有爆 炸性 。主采鹋 n 号煤层厚 2 8 . 瓦斯含 量 l 7 jt最 _ —3 2m, 5 8m /. 大瓦斯 压力 16 5MP a
冉 启 平
( 域矿 务 局 通 风 处 . 州 水 城 5 3呻 ) 水 贵 50
摘 要: 本文介 绍了禾冲沟煤矿“ .7 特大瓦斯j 尘爆蚱事故的情况 92 ” 桌 详细分析 了事故地点 、 类 剐、 瓦斯 来源 、 戈源和事 故发 生原 目 , 并提 出了相 应 的防范措施 。
关键词 :排放 瓦斯 ; 瓦斯煤 尘爆 炸 ; 故原 因分析 ; 范措施 事 防 中圈分 类号 : E l 4 T f 2 7 文 献标识 码 : C 矿井 通风 方 式 为分 区抽 出式 . 4采 区 总 进 风 量 49 1 / n 总甸 风 量 为 519m / n需 要 3 m mi, 8 mi, 风量为 370m ri, 用 风 量 38 6n1ri, 1 / n 实 a 5 1/ n a

矿灯房事故案例分析

矿灯房事故案例分析

2003年2月4日,贵州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在综采面停瓦斯抽放泵,造成瓦斯积聚,工人拆卸矿灯造成瓦斯爆炸,39人死亡,4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作业人员所用矿灯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局部煤尘参与了爆炸。

矿灯失爆成为木冲沟煤矿“2·2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1、该矿未针对矿灯完好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问题采取有效整改措施,2、维修人员业务技术水平较差,不能按标准维修和保养矿灯。

一、事故经过某队职工李某在班长安排下进行更换充电架指示器工作,由于一方螺丝难以卸下,李某就用自制套管顶住螺丝,结果造成了充电设备的短路。

二、事故原因分析1、充电工李某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搞清充电设备原理,冒然工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充电班班长曹某安排工作不细致,安排工作没有讲清楚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三、事故防范措施1、处理或检修机电设备工作时,要把安全工作布置细致,要制定专门技术措施。

2、每一个工作岗位应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自制工具的使用应得到安全确认后再投入使用。

一、事故经过2005年3月1日早班,某矿机电队充灯工李某在收发矿灯、自救器时,由于收发台上矿灯、自救器摆放杂乱,不小心使得矿灯从台上掉落到地面,砸到李某脚上,当时使用酸性灯,体积大、重量大,造成脚面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李某将收发台上的矿灯碰掉,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矿灯收发台上没将矿灯、自救器及时收整,摆放混乱,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中穿好劳动保护用具,收发矿灯、自救器要及时摆放好,及时上架充电,保持收发台整洁干净。

2007年冬季,某矿矿灯充电房,早班充电工王某在房内使用大功率电炉烧水,而后离开,最后导致附近桌子烧损,险些造成更大的火灾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王某违反灯房管理制度,私自使用大功率的电炉。

2)、当班工长发现,但是却没有引起其重视。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及典型案例分析-医学精品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及典型案例分析-医学精品

图3 刘官屯煤矿遇险、遇难矿工分布图
六、宁夏白笈沟煤矿火灾、爆炸灾害事故教训
开拓布置、采掘计划不遵循“合理通风规律 ”所致
技术层面的事故反思
为什么当前现代化国有重点矿会发生这样大 的灾害?
集约化生产+开采强度增大与未实现高可靠 性安全保障的矛盾
高可靠性安全保障
1)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防范(正常状态的重 大隐患)
我国绝大多数矿井虽然制定了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 预防处理计划,但都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不具体、不 具备可操作性的缺点。无法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提 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未能考虑应急救援演练,事故预防处 理计划未能考虑火灾与爆炸等重大灾害相互转化以及瓦 斯异常涌出等突发事件的防治。 制定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可以提前以充 裕的时间分析对比各种救灾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实施救灾、自救、控风、 撤人等各项措施,从而,有助于救灾决策的实施。否则 ,事故发生后,开关风门等救灾控风措施将无人实施。
(1)以瓦斯爆炸防治技术管理为例, 即使在安全技术管理较好的矿区,传统意义上 的安全防范仅注意防止高瓦斯区域的瓦斯管理 工作,往往忽视低瓦斯区域受到突发事件影响 致使“安全”区域的状态发生动态转换这一重 大隐患的防治,。
实现高可靠性安全保障,就应该考虑本矿各“ 安全”区域受各类突发事件(瓦斯突然涌出或 突出,违章处理盲巷集聚瓦斯,大小矿连通集 聚瓦斯涌入大矿,放顶煤采煤法顶塌落瓦斯大 量涌出等)影响下,转变为重大隐患的可能性 及其防治;
放 炮
、 火 灾
电 气 设 备 失 爆
摩 擦 撞 击 、
对煤矿重大灾害 防治的几点认识
一、近一年多以来,是1960年以来煤矿特别重 大事故的第二个高发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郑州煤业集团大平煤矿“10.20”特大型煤与瓦 斯突出引发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河南省郑州 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郑煤集团公司)大 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重 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3935.7万元。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 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开拓开采系统 通风系统 提升运输系统 供电系统 供排水系统 压风系统 通讯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
井工开采十大系统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 、 •通讯联络、紧急避险 、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
1 矿井通风系统
• 矿井通风是保障矿井安全的最重要技 术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矿井发生火灾、瓦 斯爆炸等灾害时,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与 • 否至关重要。灾变时期,容易引起局部风 • 流状态紊乱,甚至造成整个通风系统风流 状态的混乱。因此,研究灾变时期通风系 统可靠性尤为重要。
通风系统不稳定:风机在驼峰区附近工作,角联多,自然风压 影响大(进风井变为出风井,进风段变为出风段)。
其他(耗电多,大马拉小车、漏风多,风机陈旧、调风方法不 妥,扩散器和风硐不合理等)。
建国以来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
1. 1950年2月27日,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瓦斯爆炸,死亡187人。 2. 1954年12月6日,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大发矿瓦斯爆炸,死亡104人。 3. 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煤尘爆炸,死亡684人。 4. 1960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地区同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25人。 5. 196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局龙山庙矿(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 187人。 6. 196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中梁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 7. 1961年3月16日,辽宁省抚顺局胜利矿火灾,死亡110人。 8. 1968年10月24日,山东省新汶局华丰矿煤尘爆炸,死亡108人。 9. 1969年4月4日,山东省新汶局潘西矿煤尘爆炸,死亡115人。 10.1975年5月11日,陕西省铜川局焦坪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01人。 11. 1977年2月2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4人。 12. 1981年12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局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33人。 13. 1991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47人。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煤矿安全事故是当前矿山行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本文将通过对几起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事故的原因及其背后的警示。

案例一:xx矿瓦斯爆炸事故在2019年6月,xx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导致数十名矿工丧生。

经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力和安全规程的违反。

首先,该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

管理层对矿工缺乏有效监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此外,矿方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导致矿工对瓦斯爆炸的风险缺乏认识。

这种缺乏有效管理和培训的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矿方严重违反了安全规程。

在事故发生前,矿工们在地下进行作业时没有戴上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气体检测。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瓦斯爆炸的发生和事故的严重后果。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善和安全规程的违反。

因此,矿山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重视,并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安全规程的执行。

案例二:xx矿坍塌事故在2020年,xx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矿坍塌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对矿山地质情况缺乏科学认知以及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首先,该矿在勘察和评估矿山地质情况时疏于细致,没有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测和评估工作。

对于潜在的地质灾害和坍塌风险没有充分考虑和预防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矿山作业时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

例如,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控制措施,导致煤层失稳,最终引发了矿坍塌。

通过这起事故,我们认识到科学评估地质情况和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对于防止矿坍塌和保障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矿山企业应该加强对矿山地质的研究,确保全面了解地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警示与启示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警示和启示:1.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煤矿企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规程的执行。

木冲沟煤矿瓦斯煤尘爆炸

木冲沟煤矿瓦斯煤尘爆炸

木冲沟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一、事故的橱况及经过1983年3月20日10时5分,位于贵州省的六盘水市水城特区,隶属于煤炭部贵州煤炭工业公司水城矿务局的木冲沟煤矿,发生瓦斯煤生爆炸事故,死亡84人(其中救护队员2人),烧伤19人(其中救护队员5人),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

该矿于1975年12月简易投产,设计能力产原煤90万吨,平峒开拓,可采煤总厚度13.52米,煤层倾角8~10度,煤尘爆炸指数为29.49~39.48%,有自然发火倾向,属2—3类发火煤层,高沼气矿井,煤尘具有强爆炸性。

事故发生前,有一个采区三个工作面生产,两个补套采区正施工中,投产时未建永久供水、瓦斯抽放、灭火注浆等设施。

3月20日上午,11号工作面运输机巷和切眼即将贯通,矿组织七个单位共96名职工,由矿领导带队,多工种平行作业,为在贯通后抢时间出煤作开采准备工作。

上午7时40分,掘一区副区长周某某到11111工作面运输机巷迎头用三米钻杆向前打眼,钻到2.1米时穿透切眼左帮,经绕道切眼察看,见穿透位置在切眼迎头下部7米处正置一切风筒中部。

这时切眼风筒距迎头四棚,通风处于正常状况。

周观察后即转回运输机巷工作地点向班长布置工作,然后于8时30分离开工作面升井。

9时30分左右,放第一茬掏槽眼炮时,将贯通口的棚子崩倒,切限迎头二节风筒向后滑落和脱节,并被崩落的煤压住,使切眼迎头处于无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

10时5分放第二茬炮时,因放炮火源引起了瓦斯爆炸,并引起一采区东部工作面区域四条盲巷内的煤尘和积存瓦斯参与爆炸。

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11111工作面机巷和切眼贯通放炮时,没有检查贯通两侧的瓦斯,装药量过多,抵抗线小,放炮时产生火焰引起瓦斯爆炸。

2、煤尘大、盲巷多。

据事故前的测尘记录,东部采区的煤尘浓度高达279毫克/米,这次瓦斯爆炸引起煤尘飞扬,又引发了煤尘爆炸。

在这个采区的掘进工作面中有11111、11113和运煤上山三条巷道在停工后没有通风,瓦斯积聚浓度高达10%以上,仅打了栅栏未打密闭,形成了瓦斯窑,在切眼瓦斯爆炸后,这些盲巷积存的瓦斯参与爆炸,扩大了受灾面。

2000贵州木冲沟瓦斯爆炸-文档资料

2000贵州木冲沟瓦斯爆炸-文档资料

10
5、点 评
是一起令人震惊的重大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主要 原因是该矿在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主要是: 1 生产过于集中, 布局不合理。在未经批准情况下, 擅自修改采区设计。 2 生产集中、通风系统复杂。即在四采区一翼布置 2 个生产工作面、 1 个综采准备面和 6 个掘进工作面, 致使通风系统复杂,造成了通风设施增多和管理不善 、风流短路和漏风现象多有发生,风量严重不足,风 流不稳定。
11
3 机电与局部通风管理混乱,井下经常停电停风, 造成瓦斯积聚和排放瓦斯习以为常。排放瓦斯时既不 撤人,也不检测回风流瓦斯浓度,这次事故直接原因 就是由于排放瓦斯风流不畅,产生循环风、而造成瓦 斯超限,加之工人违章拆卸矿灯产生火花,引发了瓦 斯及煤尘爆炸。 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局矿各级领导未树立安全第一 思想,对在矿井中存在的技术及管理问题不能及时解 决,而造成的惨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2
井田采用走向平硐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即﹢l800 水平,水平内分为8个采区。当时开采的是第四采区下 山部分。主要可采煤层为3号、7号和11号。 四采区为三条集中下山开拓,其中:皮带下山和通 风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在采区的西冀共布 置两个回采工作面 ( 41112 综采工作面、41114 高 档工作面 ) 、一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六个掘进工作面 (41116 轨道巷、 41116 机巷、 41116 开切服、 41Il8
员违章拆卸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
爆炸。
循环风+违规排瓦斯+打开矿灯
7
循环风
局部风机
新鲜风不够四台局部风机用, 产生循环风,高浓度瓦斯回流, 遇拆卸矿灯的火源引起爆炸。
停风积存大量 瓦斯巷道,正 排放瓦斯

9.27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9.27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9.27”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2008年9月27日4时30分,宜丰县新庄镇上塘二井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17.7万元。

一、事故经过9月27日早班(即0点至8:00)生产副矿长在调度会上对早班工作进行了安排,新暗立井系统16#煤层东大巷第二上山安排了1名大工2名小工掘进作业。

零点10分开完调度会后,跟班生产副矿长、瓦斯检查工和当班人员同时下井一起来到新暗立井16#煤层东大巷第二上山口处。

瓦斯检查员检查了16#煤东大巷第二上山口处的瓦斯,浓度为0.2 %,尔后,跟班的生产副矿长就要瓦斯检查员到老暗立井生产系统去(当班全矿井下只有一个瓦斯检查员),说这里有他自己检查瓦斯就行。

大约在0点30分大工开始在工作面打炮眼,在1:20分放了第一循环炮,作业人员待炮烟吹散后开始出煤并进行了支护,到4点左右大工开始打第二循环的炮眼。

4点30分新暗立井上部的绞车司机和推车工听到新暗立井井下传来一声巨响,随即一股气浪和粉尘从新暗立井井筒直冲上来,整个上部车场及绞车房顿时粉尘飞扬,视线不清,他们便立即跑到主井井底车场打电话到地面值班室,报告说井下新暗立井生产系统发生了爆炸。

地面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便立即下井,大约4:45分钟,来到新暗立井口,听到-180M水平新暗立井井底有人叫救命,他们便随即下到井底,在回风巷口左侧新鲜风流处找到1名受伤者,由于回风口往里的巷道风筒被破坏,里面粉尘大、视线不清,矿上的抢救人员不敢再进去,便于4:55分钟将受伤者护送到面。

地面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矿长、镇有关领导和宜春市矿山救护队,相关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宜春市矿山救护队于7点30分到达煤矿,随即下井展开救护工作。

在新暗立井井底发现了一名遇难人员,在石门大巷16#煤层大巷向里5米和向里15米处分别发现1锂遇难人员。

经核对下井人数确认井下再无被困人员后,救护工作于9月27日上午结束。

三、事故原因分析㈠瓦斯集聚原因分析1.新暗立井系统没有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实际是大盲巷采煤。

x矿“10.27”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x矿“10.27”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x矿“10.27”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具有突出危险性的1603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尽管实施了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但受该区域特殊、复杂地质构造影响,尤其是马坊泉断层带的影响,媒体结构、地应力发生异常变化,加之采动引起的集中应力区范围的变化,综合防突措施仍未能完全消除突出危险,16031回风巷3号上帮抽采钻场掘进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受多种应力叠加作用,积聚的能量超过了其抵抗极限,导致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

2、间接原因:1)、矿井采取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不到位,对事故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不适用,受马坊泉断层带影响,事故区域煤体和地质构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16031回风巷尽管采取了递进掩护顺层钻孔预抽区段,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等区域防突措施,并且区段钻孔预抽时间长达11个月,但有效作用范围小,没有实现该区域整体卸压和充分排放煤体中的瓦斯,措施范围内的煤层不能抵抗周围出现的瓦斯压力和地应力,煤体破坏严重,没有达到区域消突目的。

2)、矿井区域效果检验指标偏高,瓦斯抽采不到位。

3)、突出地点悬顶面积大,集中应力高,安全屏障防护能力降低,同时由于在16031回风巷3号上、下帮抽采钻场周围15米范围内,施工了大量抽采瓦斯、排放瓦斯和防瓦斯超限,效果检验等钻孔,且钻孔交叉或重叠,造成区域煤体松散破碎,安全保护屏障能力降低。

4)矿井对事故发生区域瓦斯地质条件复杂性,突出危险严重性认识不足。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采取合理有效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2、提高防突标准,科学确定防突技术参数。

3加强现场管理,切实提高瓦斯抽采技术水平。

4、要进一步加强煤层瓦斯地质基础工作。

5、提高防突标准,严格监督管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事故

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关于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决定贵州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7日20时30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四采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27.22万元。

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全力抢救事故和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指示,成立了由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贵州省人民政府组成的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9·27”特别重大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提交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9·27”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

经请示国务院同意,现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如下处理决定:河南大平煤矿“10·20”事故续:三大问题酿成悲剧信报综合消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昨天上午宣布,河南省郑煤 集团公司大平煤矿“10·20”事故原因初步确定。

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这是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而引发的瓦斯爆炸。

该矿局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应急处置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是导致事故灾害扩大的重要原因。

赵铁锤介绍了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情况。

一是局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高浓度瓦斯进入西大巷新鲜风流,达到爆炸界限,遇到架线式电机车产生的火花,发生瓦斯爆炸。

二是据瓦斯监控系统测定的数据,煤与瓦斯突出距瓦斯爆炸有30分钟的间隔,这个期间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力。

三是该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

赵铁锤说,下一步事故调查组要在突出点的煤炭和岩石清理结束后,继续勘察现场。

不看到煤与瓦斯突出点,事故勘察工作不算结束。

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

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
12






3.1.1.3 救护队工作要点
1)矿山救护队工作任务要点
(1)迅速赶赴爆炸事故矿井,建立井下救护基地; (2)派侦察小组进入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遇难 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佩戴自救器救出灾 区; (3)在查清确无火源的基础上对充满爆炸烟气的巷道恢 复通风,同时检查瓦斯,防止事故扩大; (4)迅速扑灭井下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5)抢救遇险人员安全脱险,并清理堵塞物


3.1.1.2 救灾指挥人员应变要点
(1)组织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指令各单位执行应变任 务; (2)判断灾区是否还有爆炸可能,通风设施和系统的破 坏程度,爆炸原因,有否煤尘参与,能否诱发火灾; (3)根据灾情,命令救护队迅速进入灾区侦查抢救人员, 并组织人员的安全撤退; (4)建议并决定设立基地的地点和侦察路线; (5)确定恢复原有通风系统和抢救人员措施; (6)确定防止再次爆炸和诱发火灾的措施、隔爆和灭火 措施。

3.1 矿井爆炸(瓦斯、煤尘)事故抢险救灾与 案例分析
本节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发生爆炸事故时的应变要点 (2)矿井爆炸事故救灾措施与对策 (3)爆炸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6
瓦斯的最大危害就是发生爆炸。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 而且会严重摧毁井下设施,中断生产。有时还会引起煤尘 爆炸和井下火灾,从而加重灾害,使生产难以在短期内恢 复。 1942年日本霸占我国东北时期,在本溪煤矿由电气火 花引起的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共有1549人死亡。 2000年贵州木冲沟“9·27” 2004年河南大平“10·20” 2004年陕西陈家山“11.28” 2005年辽宁孙家湾“2·14” 162 148 166 214

煤矿事故救援分析

煤矿事故救援分析
回风下山风门打开风流短路,工作面瓦斯积 聚,回柱火花引爆瓦斯,煤尘参与爆炸。
图3 刘官屯煤矿遇险、遇难矿工分布图
六、宁夏白笈沟煤矿火灾、爆炸灾害事故教训
开拓布置、采掘计划不遵循“合理通风规律”所致
七、技术层面的事故反思
为什么当前现代化国有重点矿会发生这样大的灾 害?
集约化生产+开采强度增大与未实现高可靠性安 全保障的矛盾
3、2005.2.14 阜新孙家湾矿难 死亡214人 (冲击地压引起原低瓦斯风道瓦斯爆炸);
4、2005.7.4 梅州大兴水灾 死亡123人
5、2005.11.27 七台河东风矿难死亡171 人 (煤仓放炮引起煤尘爆炸);
6、2005.12.7 唐山刘家屯矿难死亡108人。
特别关注矿井突发事件诱发重大灾害事故
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传播过程演 示
应注意:
“安全”区域的安全性的动态转换;
1、岩石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威胁性; 2、矿井由非突出危险过渡到突出危险的过渡
阶段时存在的易忽视的重大隐患;
3、原发性突出灾害诱发继发性爆炸灾害的防 治;
4、监测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5、突发性灾害信息的发现、分析和决策的及
一、郑州煤业集团大平煤矿 “10.20”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 引发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
发生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
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
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
3935.7万元。
时性
二、陈家山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井下听到爆炸声、巷道 烟雾大,安子沟风井防爆门被摧毁,有黑烟冒出。 四采区发生爆炸事故,波及四采区下山至回风井 所有区域,涉及415回采工作面系统、416掘进工 作面系统、417掘进工作面、采区下山系统、安 子沟回风系统等,死亡166人,受伤45人。

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装饰工程安全消防措施装饰阶段所用化学、易燃材料众多,施工场面大,用电、动火时间多,须特别做好安全、防火措施。

1 工地电工安全防火措施(1)进入施工场所,严禁吸烟,不得使用明火,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七条规定,禁止使用碘钨灯、电炉、热得快等。

(2)总配电箱应有触保器,装门锁,导电线必须使用各种规格的缆线,严禁使用花线、塑线、护套线作导电线。

(3)所有的插头、插座、闸刀、插铅都必须完好无损对不符合规定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电工有权拒绝安装和进行拆除。

(4)要经常宣传用电安全知识,工地的电气设备不得超负荷,线路不得超容量使用,发现绝缘层发热现象,立即毁断电源,查出原因,进行整改,确保无火灾、无触电事故发生。

2 轻钢龙骨工安全防火(1)进入施工场所,严禁吸烟。

(2)电焊工需持证上岗,凡需要动用电焊等明火作业的,事先要得到工地负责人或工地管理员的批准办好"动火证"并做好动火周围的安全工作,配好监护员。

3 涂料工安全防火(1)进入施工场所,严禁吸烟,不准带火种(火柴、打火机等)。

(2)领用涂料、化工材料等易燃品,用多少领多少。

不得贪懒省事,任意多领。

应将用毕的化工材料等上盖归库,不得随意乱丢。

(3)要进行作业时,严禁使用碘钨灯。

喷涂作业时要戴好保护口罩,室内要打开门窗或用排风扇驱气,以减弱喷雾浓度。

4 木工安全防火(1)进入施工场所,严禁吸烟。

(2)使用木工机械,必须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刨花、木屑等易燃物,每天必须清除干净,必要时随积随清。

(4)木工使用的材料要精打细算,节约各种木材,并不得将带钉的木头、木板随地乱丢,以防伤害他人。

(5)凡需要动用电焊等明火作业的,必须要得到工地负责人的同意,办好"动火证",并切实做好动火周围的安全、防火工作。

特别是油漆、化工材料、木花、木屑等易燃物,一定要清除后才能进行作业。

5 仓库管理人员防火(1)仓库内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吸烟。

典型案例之二

典型案例之二

9
四、事故直接原因
41116回风巷探巷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由于安设在41114运输巷的四 台局扇同时运转,且41116回风巷因积水回风不畅, 41114运输巷局扇以里部分巷道内风流不稳定造成 循环风,至使41114运输巷第四联络巷附近巷道内 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 灯引起火花,点燃瓦斯发生瓦斯爆炸,继而煤尘 参与爆炸。
6
四采区现开采的11#煤层厚2~3.2米,平均倾斜90, 有41112综采和41114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 41112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风巷、 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 行人下山和胶带运输下山六个掘进工作面也在施 工。 木冲沟煤矿1974年10月投产,1998年产煤 39.1万吨,1999年年产煤63.3万吨。2000年计划产 煤77万吨, 1~8月实际产量52.3万吨。全矿有职 工2627人,井下分三班生产。
3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省市地方领导闻讯 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救和善后处理工 作,同时成立了贵州省原省长钱运禄和国家煤矿 安全监察局局长张宝明为组长的木冲沟煤矿 “9.27”特别重大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事故抢救、 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有条不紊。事故调查组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和注重证据的原则,通 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和技术分析,查明了事故 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
5
木冲沟煤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水城矿物局 1999年195号文件规定,按突出煤层管理。矿井绝 对瓦斯涌出量为16.63立方米/吨( 1999年瓦斯鉴 定结果),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煤尘 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8~12个月。
该矿现阶段采掘主要集中在四采区,采区走 向长3千米,倾斜宽1.4千米,采区内沿11#煤层布 置有胶带输送机,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即:胶 带输送机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三、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依据事故调查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的建议,经请示国务院同意, 22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 22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 (1)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 (1)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 作,违章排放瓦斯,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 再追究责任。 (2)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 (2)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 患 未组织整改;对41116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织落实,工 未组织整改;对41116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织落实,工 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机 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该矿采区走向长3 km,倾斜宽1. km。采区内沿11号煤层布置皮 该矿采区走向长3 km,倾斜宽1. 4 km。采区内沿11号煤层布置皮 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 该采区开采的11号煤层厚2~3.2m,平均倾角9 ,有41112综采和41114 该采区开采的11号煤层厚2~3.2m,平均倾角9°,有41112综采和41114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 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 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 运输下山6 运输下山6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 该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投产。事故发生当年1~8月实际产量52.3 该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投产。事故发生当年1~8月实际产量52.3 万t。全矿有职工2 000人,井下分3班生产。 。全矿有职工2 000人,井下分3
停电停风 瓦斯积聚 违章拆卸矿灯 瓦斯爆炸 煤尘爆炸
木冲沟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经过图
循环风
局部风机
新鲜风不够四台局部风机用, 产生循环风,高浓度瓦斯回流, 遇拆卸矿灯的火源引起爆炸。
41114运Leabharlann 巷 41114运输巷41116回风巷 41116回风巷 41116回风巷探 巷因更换局扇停 电停风积存大量 瓦斯巷道,正 排 放瓦斯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5)矿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矿领导值班不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定 (5)矿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矿领导值班不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定 期召开安全办公会;重要的技术措施编写和审批制度不健全,把关不 严,针对性不强,如通风行人下山延伸掘进工作面在未编制作业规程的 情况下就安排开工掘进。 (6)企业对职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 (6)企业对职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 该矿一线职工70%是农民协议工。由于缺乏安全培训,都不具备起码的 该矿一线职工70%是农民协议工。由于缺乏安全培训,都不具备起码的 安全常识,甩掉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作业、用新鲜风流吹瓦斯监测探头 安全常识,甩掉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作业、用新鲜风流吹瓦斯监测探头 和在井下拆卸矿灯等严重违章现象屡见不鲜。 (7)矿务局安全管理松弛,监督不力。矿务局对该矿布置41114高档普 (7)矿务局安全管理松弛,监督不力。矿务局对该矿布置41114高档普 采工作面、不合理过度集中生产等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对矿井风量不足、瓦斯经常超限等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 真对待。有关业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
木冲沟矿” 27” 木冲沟矿”9·27”瓦斯煤尘爆炸 事故案例分析
王兵建
木冲沟矿” 27” 木冲沟矿”9·27”瓦斯煤尘爆炸
一、事故经过
2000年 2000年9月27日,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矿井下41114机巷发生一起 27日 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矿井下41114机巷发生一起 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 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 人),直接经济损失1 227 .22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1 .22万元。 1.矿井概况 该矿于20 该矿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设,井田走向长8 km,倾斜宽0.9~1. 9km, 20世纪60 60年代中期建设,井田走向长8 km,倾斜宽0.9~1. 9km, 面积约12. 面积约12. 65 km2。矿井可采储量9 946万t,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 km2。矿井可采储量9 946万 ,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 服务年限为79年。 1974年投入生产 该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 服务年限为79年。 1974年投入生产。该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 年投入生产。 斯涌出量为19.9m /t。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煤尘爆炸危 斯涌出量为19.9m3/t。煤尘爆炸指数为 ~ , 险。 井田采用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 井田采用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 m,沿走 向划分为8 向划分为8个采区。 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采用2台TZK58N928型 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采用2 TZK58N928型 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总排风量为5 078m3/min,负压 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总排风量为5 078m3/min,负压 1 930 Pa ,最大风量流程为8040m 。 最大风量流程为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四、整改措施 (1)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 (1)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生 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 (2)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 工作作风,深入井下,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排放瓦 斯、巷道贯通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矿领导必须现场指挥,确保安全 生产。 (3)合理布置采区巷道,使生产系统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3)合理布置采区巷道,使生产系统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对采区和工作面通风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风门必须设连锁装置,防止风 流短路。 (4)进一步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严格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 (4)进一步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严格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原 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以风定产” 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以风定产”,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 做 到合理安排矿井和采区的采掘工程,合理分配矿井风量,坚决防止超通 风能力生产。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2.事故间接原因 2.事故间接原因 (1)采区生产布局不合理。发生事故的×采区一翼11号煤层中就布置 (1)采区生产布局不合理。发生事故的×采区一翼11号煤层中就布置 了2个采煤工作面、1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采掘作业过于 个采煤工作面、1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6 集中。将41114工作面分成两段回采,即在41114综采工作面前又布置一 集中。将41114工作面分成两段回采,即在41114综采工作面前又布置一 个41114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 41114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 (2)企业轻视安全工作。该矿较长时间以来没有按规定召开“一通三防 (2)企业轻视安全工作。该矿较长时间以来没有按规定召开“ 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矿井“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 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矿井“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煤矿安 全规 程》,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3)作业现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六条等规定,违章排放 (3)作业现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 瓦斯。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未在排放瓦斯影响的区域设置警戒,也未采 取停电、撤人等措施。矿山救护队员作业时未佩戴呼吸器。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5)该矿机电工区区长工作失职,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 (5)该矿机电工区区长工作失职,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 降级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6)该矿通风工区党支部书记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不力,安全管理和检 (6)该矿通风工区党支部书记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不力,安全管理和检 查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7)该矿通风工区区长对井下瓦斯经常超限、局部通风设施混乱等严 (7)该矿通风工区区长对井下瓦斯经常超限、局部通风设施混乱等严 重隐患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 分,建议给予留党察看1 分,建议给予留党察看1年处分。 (8)矿务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技术管理及“一通三防”工作。对该煤矿 (8)矿务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技术管理及“一通三防” “一 通三防” 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整改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 行 政记大过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4)该矿“一通三防”管理混乱。现开采的11号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 (4)该矿“一通三防”管理混乱。现开采的11号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 出危 险,在未开采保护层,也未进行瓦斯预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业,违 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二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条的规定;未按规定配备自救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在用矿灯数量不 足,经常出现过放电使用的情况;局部通风机更换后不及时调换机电设 备管理的牌板,造成误开、停局部通风机;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局部 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频繁,事故当月27天,有据可查的瓦斯超限达23 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频繁,事故当月27天,有据可查的瓦斯超限达23 次,无计划停风达17次,采掘工作面安装的瓦斯断电仪发生故障15次; 次,无计划停风达17次,采掘工作面安装的瓦斯断电仪发生故障15次; 对防尘工作不重视,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时,便将防尘水管改成压风管 使用。
2.事故经过 2.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244人作业。41116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 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244人作业。41116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 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00开始排放瓦斯。20:38,该矿 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00开始排放瓦斯。20:38,该矿 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1 740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 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1 740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 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通知救护队进行 抢救。23:40,矿务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 抢救。23:40,矿务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 局长和该矿矿长任总指挥。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 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 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