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hw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一、总则机维修工是企业重要的技术岗位,负责设备的维护、修理、检验等工作。
为了保障机维修工的安全和工作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机维修工,执行任何维修或检验任务前必须阅读并遵守本规程的内容。
二、安全操作1.机维修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和掌握各类维修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事项。
2.机维修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在进行维修或检验任务前,必须先确认设备已经停机,并拔掉电源。
4.对于重型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采取支撑措施,确保设备稳定。
5.在维修或检验过程中,不得将手或工具伸入运动部件中,避免潜在的危险。
6.任何时候,机维修工都不得操作母源电源开关,只能由专人操作。
三、维修准备1.在进行维修或检验任务前,必须确认所需工具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对于维修或检验前需要参考的资料,必须事先准备。
3.维修或检验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避免工具乱放或杂物堆积。
四、维修流程1.在开始维修工作前,必须先进行设备的故障诊断,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和操作步骤。
3.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维修方案和操作步骤进行,并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
4.对于复杂的维修任务,必须事先与相关工程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5.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功能测试和质量检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6.对于涉及设备重大改造或升级的维修任务,必须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
五、文明操作1.机维修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文明礼貌,与他人和睦相处。
2.任何时候,机维修工都不得擅自拆除或更换设备的关键部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3.维修工具和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进行摆放,严禁乱放或私自使用。
4.在工作中,机维修工必须按照工作区域的划分进行操作,不得越界或干扰其他人员的工作。
5.在与他人沟通时,机维修工必须保持言行举止的文明规范。
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hw
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一.基座、地脚螺栓和垫片1.用小锤轻击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
2.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基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2)如系活动地脚螺栓,上下端均应有背帽或防松装置,托底板与混凝土承力面应接触良好;(3)螺帽拧紧后螺栓应露出2~3扣;(4)地脚螺栓杆应洁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3.垫片表面应平整,垫片之间及垫片与基框之间接触应良好。
对于大型主要辅机用0.10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超过垫片接触长度的20%。
4.放置垫片时,应把垫片放在底板上。
突出底板表面的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防止设备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5.垫片一般不超过三块,厚的在下面,薄的在上。
二.滑动轴承1.轴瓦乌金面应光洁无砂眼、气孔和裂纹,不得有脱壳分离现象;表面呈银亮色光泽,无黄色斑点。
如需补瓦面时,应选用与原瓦面相同的材质。
2.轴颈与轴瓦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点/cm2点。
B.轴颈在装配成的轴瓦内,其配合间隙一般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按轴的转动方向,在瓦口处应有纵向导油槽。
(2)轴瓦端部与档环间的轴向间隙:a.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a+b=0.3~0.4mmb.承力轴承的膨胀间隙l根据轴的热伸长来决定,一般可按下式计算:l=1.2(t+50)L/100式中:l——热伸长值,mmt——轴周围介质最高温度,℃;L一一轴承之间的轴长度,m。
c.承力轴承另一侧的间隙:d>b。
d.推力环与推力轴承的平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间隙差|b1一b|≤05mm。
3.轴瓦在轴承外壳内不得转动,一般用0.02~0.04mm的过盈(紧力)。
球面瓦的结合面用色印检查,不得少于1点/cm2,且接触点分布均匀,并不得加垫;球面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4.转子轴向定位的轴瓦端面与轴肩端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
三.滚动轴承1.轴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裂纹、重皮和锈蚀等缺陷。
2024年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三篇)
2024年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设备检修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作业效率,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和紧急修理作业。
第三条设备检修作业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检修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培训和证书,并熟知本规范的内容。
第五条设备检修作业应有专门的作业计划和手册,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第二章作业准备第六条设备检修作业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明确检修作业的目的和范围。
(二)确定检修作业人员的安排和任务。
(三)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步骤等。
(四)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不处于运行状态。
(五)调查了解相关设备的特点、操作要领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六)准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和设备。
第七条检修作业人员需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在检修作业前,应将作业地点进行划分和标识,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章作业过程第九条设备检修作业应按照作业计划和手册进行,严禁擅自修改和跳过作业步骤。
第十条在进行设备检修作业前,应对设备进行断电、隔离和放空等安全操作。
第十一条若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和移动,应采取相应的固定和支撑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二条在作业期间,应保持工作现场整洁,并定期清理工具和杂物。
第十三条检修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
第四章作业完成第十五条检修作业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复位和恢复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检修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原状。
第十七条在设备检修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十八条检修作业人员应当及时反馈作业的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九条设备检修作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立专门的检修作业管理部门。
检修通用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检修通用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概述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通用规程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本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任何未经授权,未经审批的操作行为均属违规操作,必须严肃处理。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第五条工作人员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六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七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动操作方式。
第八条工作人员应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条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并按照规程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安全,禁止堆放杂物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第三章停工和复工管理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检修等停工作业之前,必须按照规程进行停工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在停工后,应确保设备的所有操作部分处于安全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区域隔离。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在停工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复工前的检查和确认,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得到批准后方可复工。
第十四条停工和复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规程要求。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停机、紧急关闭等。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置。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参与事故的归因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
第五章违规操作处理第十九条发现违规操作行为的人员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情况说明。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三篇)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第一章总则一、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核修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推广一、二级维护,三好四会和润滑五定的12345设备维修经验。
二、抓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应正确处理下列三个关系:1.生产和维修的关系:在抓产量的同时,抓好设备的计划检修;2.维护和检修的关系:贯彻以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方针;3.专业管理和全员管理的关系: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以群管为基础,专管为主导的制度。
三、加强设备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的一档二录三图的管理制度。
1.一档:技术档案的建立(公司、分厂、车间);2.二录: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3.三图:设备图、备品配件图和润滑系统管路图。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定职责。
1.单人操作或一班作业的设备实行专人负责制;2.多人操作或多班作业的设备实行班长负责制。
五、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当班全面负责管制内的三分之一区域负责制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三项基本管理制度,它是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和维修工人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是全员参加设备管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大、中、小修和周期计划检修的依据之一。
1.交接班制度①.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交接本,是每个工人和维修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运行的制度保证,各班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交接班时间;②.交接班实行对口交接,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不得离岗,班长负责交接班前碰头会;③.接班人员提前20分钟到工作岗位,了解上班工作情况,并与交班者共同到所负责的区域对每个人员逐个进行核查确认,并在交接班本上签字,因漏签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均由接班人负主要责任。
2.巡回检查制度①.设备巡回检查是迅速发现和排除故障,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掌握设备静、动状态的技术状况的科学手段。
②.设备检查分日检、定检和不定期的检查,设备检查的着眼点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部位、润滑部位、设备安全部位、影响设备技术状况部位(跑、冒、滴、滑)、设备易损部位。
机组A级检修W点和H点的设置
机组A级检修W点和H点的设置一、见证点W点如下:a)机械部分1.发电机定转子空气隙(上部、下部)修前间隙测量2.发电机定转子空气隙修后间隙(上部、下部)测量与调整3.转轮迷宫环间隙(上迷、中迷)修前测量4.转轮迷宫环间隙(上迷、中迷)修后测量与调整5.转子圆度测量6.发电机轴与水轮机轴联接螺栓修前拉伸值测量7.发电机轴与水轮机轴联接螺栓修后拉伸值测量8.转轮与水轮机轴联接螺栓修前拉伸值测量9.转轮与水轮机轴联接螺栓修后拉伸值测量10.镜板修前水平测量11.镜板修后水平测量与调整12.推力瓦修前压缩值测量13.推力瓦修后压缩值测量与调整14.推力瓦厚度测量15.机组各部垫片位置、厚度测量及记录16.分解水导时的轴位移值17.机组转动部件吊前方位18.转子穿心螺杆打紧值19.推力油槽防尘罩与转动部分间隙修前测量20.推力油槽防尘罩与转动部分间隙修后测量与调整21.上导油槽防尘罩与转动部分间隙修前测量22.上导油槽防尘罩与转动部分间隙修后测量与调整23.上导中心距修前测量24.上导中心距修后测量与调整25.上导瓦间隙修前测量26.上导瓦间隙修后测量与调整27.水导中心距修前测量28.水导中心距修后测量与调整29.水导瓦间隙修前测量30.水导瓦间隙修后测量与调整31.上机架修前水平测量32.上机架修后水平测量与调整33.上机架清扫刷漆34.顶盖水平修前测量35.顶盖水平修后测量与调整36.导叶接力器水平修前测量37.导叶接力器水平修后测量与调整38.导叶接力器压紧行程修前测量39.导叶接力器压紧行程修后测量与调整40.导叶端面、立面间隙修前测量、修后测量与调整41.导叶漏水量(超声波)修前测量42.导叶漏水量(超声波)修后测量43.技术供水阀门分解处理回装检查44.透平油化验报告45.蜗壳盘型阀分解处理回装前检查46.尾水盘型阀分解处理回装前检查47.电液转换器回装前检查48.主配压阀回装前检查49.组合阀回装前检查50.螺旋油泵回装前检查51.透平油化验报告52.机组启动前联合检查53.机组修前振摆试验报告54.机组修后振摆试验报告b)电气部分55.电气一次部分按照《电气一次设备检修项目及质量标准》要求进行56.自动盘柜检查清扫57.二次盘柜检查清扫58.其它电气设备和盘柜的清扫c)水工部分59.油缸、机架、泵站、阀组及其它液压元件全面检查60.化验启闭机用油61.压力表校核62.阀门、阀组和油泵检查或检修63.液压启闭机系统按图纸要求除锈、涂防腐漆64.液压系统介质流向及转动部分转动方向的标志处理65.门体各部进行全面检查、清洗66.闸门紧固螺栓和连接螺栓检查或更换67.闸门所有焊缝检查或处理68.胶木滑道检查处理,涂油润滑69.门叶结构局部除锈涂封闭漆防腐保护二、停工待检点H点如下:a)机械部分1.发电机主轴与水轮机主轴联轴前法兰面检查2.转轮与水轮机主轴联轴前法兰面检查3.机组修前盘车报告4.机组修后盘车及轴线调整报告5.镜板分解检查6.镜板研磨处理及回装前检查7.推力瓦分解后、回装前瓦面检查8.推力油槽回装前清扫检查9.推力冷却器耐压试验10.上导冷却器耐压试验11.上导瓦分解后、回装前导瓦及轴领检查12.上导油槽回装前清扫检查13.水导瓦分解后、回装前导瓦及轴领检查14.水导油槽回装前清扫检查15.水导冷却器耐压试验16.集油槽、压油罐、回油箱清扫检查17.冷风器清扫及耐压试验18.风闸严密性试验19.技术供水滤水器清扫20.空气围带严密性试验21.主轴密封安装22.导叶接力器分解处理、回装前检查23.导叶接力器耐压试验24.导叶上下端面密封检查处理25.转轮导流板处理及回装前检查26.转轮裂纹、汽蚀处理27.定、转子清扫检查28.转子吊出后风闸高程测量29.转子回装前风闸高程测量30.转子吊入前全面检查31.上机架吊入前全面检查32.顶盖吊入前全面检查33.转轮吊入前全面检查34.发电机结构检查35.修前机组缺陷处理情况36.所有改造项目检查验收b)电气部分37.电气一次部分按照《电气一次设备检修项目及质量标准》要求进行38.机组充水前整体验收39.所有改造项目检查验收C)水工部分40.闸门开度控制装置分解检修41.油缸上、下人字形油封更换42.所有液压元件、管路、缸体按设计要求打压试验43.充水阀检查,更换已损坏的充水阀水封44.止水装置检修,局部处理或更换已损坏或磨损严重的水封橡皮45.闸门埋固件的检查处理及防腐保护46.检修后机电联调试验47.过流部件砼缺陷处理48.尾水管脱空缺陷处理。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范本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转载机检修工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转载机检修工是指专门负责转载机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转载机设备检修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转载机检修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电气和操作技术知识。
第五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第六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作业票、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配备所需的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
第八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上岗前经过培训并持有效的操作证书。
第二章检封、断电第九条检修工作前必须检查转载机停车是否稳固,并对其做好防滑措施。
第十条检修工作前必须确认并限制进入操作区域的人员,确保无人员被压和闯入。
第十一条检修工作前必须切断电源,确认设备已处于断电状态。
第十二条检修工作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封锁,防止误操作或非法入侵。
第三章操作工作第十三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按照作业票明确工作内容和顺序。
第十四条检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操作。
第十五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杜绝乱放杂物和杂散物料。
第十六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不断关注设备运行的状态,如果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第十七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注意操作时的人身安全,严禁穿拖鞋、吸烟、闲谈等违章操作。
第十八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保持机器周围的通风良好,防止设备过热。
第四章检测第十九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必须按照检修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第二十条检测工作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不得使用损坏或过期的工具。
第二十一条检测工作必须注意安全防护,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十二条检测工作必须进行仔细详尽的检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第二十三条检测工作完成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模版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转载机检修工的操作行为,确保转载机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正常维护。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转载机检修工、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安全要求1. 转载机检修工必须熟悉《转载机操作手册》及相关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制度。
2. 在进行转载机检修前,必须先检查设备是否停机并断电。
3. 检修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并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服。
4. 在进行检修作业前,必须对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如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修。
5. 在检修过程中,必须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严禁分神或进行其他与检修无关的活动。
6. 在工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毒品、酒精或其他影响工作安全的物品。
四、操作流程1. 开始检修a. 检查设备是否停机并断电。
b.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c. 检查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
d. 确定检修范围和目标。
2. 检修步骤a. 根据设备的检修手册,了解设备构造、操作原理和常见故障。
b. 根据检修目标,拆卸设备相应部件。
c. 对拆卸的部件进行清洗和修复,如有需要更换损坏部件。
d. 检查设备其它部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e. 维修完成后,按照逆序进行组装,确保每个部件安装正确。
f. 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g. 清理工作场地,将不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妥善处理。
3. 完成检修a. 停止设备运行。
b. 断开电源并确保设备停电。
c. 清理和整理工具,归位存放。
d. 填写检修报告,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和维修措施。
e. 将检修报告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和文件存档。
f. 撤离现场。
五、应急措施1. 在检修过程中,如遇到设备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2. 如遇到设备故障无法修复,应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3. 发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现行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六、结束语转载机检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设备的维护和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三篇)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一、安全意识1、机维修工必须具备安全工作意识,遵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
2、在进行维修工作前必须检查维修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3、在维修期间,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4、严禁擅自操作不熟悉的设备,必须在熟悉设备操作前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自身安全。
二、工作流程1、接到维修任务后,机维修工必须及时前往现场,并清楚了解维修要求。
2、在现场进行维修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找到故障点。
3、找到故障点后,机维修工必须按照操作手册或技术要求进行维修,确保操作正确。
4、在维修过程中,如遇到情况无法处理或需要上报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5、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维修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确保工作的完整性。
三、设备操作1、机维修工必须熟悉所负责设备的技术参数、操作说明和维修要求。
2、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操作手册或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操作流程。
4、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在设备操作结束后,必须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整洁。
四、维修工具使用1、机维修工必须熟悉所使用的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维修工具必须经过检查和校准,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3、在使用维修工具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4、维修工具的放置位置必须整齐,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或其他意外情况。
5、在使用完毕后,必须将维修工具进行清洁、消毒和整理,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
五、维修记录与报告1、机维修工必须在维修过程中进行维修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2、维修记录必须准确、完整,便于维修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3、维修完成后,机维修工必须编写维修报告,描述维修过程和结果。
电厂设备检修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电厂设备检修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1. 引言电厂设备是保障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电厂设备检修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以帮助维护人员有效进行设备检修。
2. 检修前准备2.1 检修计划制定在进行设备检修前,维护人员应制定检修计划,明确检修的设备、检修时间、检修内容等,以确保检修工作有序进行。
2.2 安全措施准备在进行设备检修前,维护人员应确保检修现场的安全性,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2.3 检修工具与设备准备维护人员应根据检修计划准备好相应的检修工具和设备,确保可以有效地进行设备检修。
3. 检修操作规程3.1 设备断电与防止误操作在进行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设备的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在检修结束后,严禁启动电源,直到确认设备检修完好并解除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设备外部清洁维护人员应首先对设备进行外部清洁,包括除尘、去污等操作,以保证检修过程中不会继续污染设备。
3.3 设备零部件检查与更换维护人员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如螺丝、密封件等,确定是否有损坏或需要更换的部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检修润滑与清洗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维护人员应注意设备的润滑和清洗。
润滑应选用适当的润滑油脂,并按照规定的润滑周期进行润滑。
清洗应使用合适的清洗剂,并遵循相应的清洗程序。
3.5 设备组装与调试在设备检修完成后,维护人员需仔细组装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
调试时,要根据设备的运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检查。
4. 检修验收与记录4.1 检修验收在设备检修完成后,维护人员应进行检修验收工作,确认设备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技术指标,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4.2 检修记录维护人员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修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重要信息,包括检修日期、检修内容、更换部件、润滑情况等,并妥善保管这些记录,以备日后参考和查阅。
5. 总结与展望电厂设备检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刮板输送机、转载机)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刮板输送机、转载机)一、机头、机尾传动部1.1机头架、机尾架、过渡槽、过桥架无开焊,机架两侧板对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2mm,机头、机尾架上安装传动装置的定位面、孔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1.2机头架、机尾架与过渡槽接口处的上下错口量不得大于2mm,左右错口量不得大于3mm。
1.3压链器连接牢固,磨损不得超过6mm。
超过时,可用堆焊或热喷涂方法修复。
1.4整体链轮组件、盲轴安装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采用分体链轮结构时,半滚筒、半链轮组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控制在1~3mm范围内。
连接用的螺栓应一致。
螺栓与螺孔的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1.5机头轴、机尾链轮轴应转动灵活,不得有卡碰现象。
二、机械传动装置2.1减速箱体各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2.2减速箱体和连接罩上的螺纹孔、定位孔、定位台修复后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
2.3轴承无明显磨损,游隙符合要求。
2.4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2.5各零件无损伤,无明显磨损、变形。
2.6密封件和胶管须全部更新。
2.7组装时各零部件要认真清洗,不得有锈斑,减速箱体内不得有杂物。
2.8各传动部安装,调整后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2.9减速器按规定注入润滑油。
液力耦合器应作耐压试验并注入适量的合格介质。
2.10联轴器、耦合器动平衡试验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2.11减速器、链轮组件无渗漏现象。
冷却、润滑装置齐全完好,无渗漏现象。
2.12联轴器的弹性元件、剪切销的材质与尺应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
2.13安装完毕,点动试转卡阻现象。
三、链轮、舌板、分(拨)链器3.1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或严重磨损,链轮支承面的最大磨损:节距≤64mm时,不得超过3mm;节距≥86mm 时,不得超过4mm(可用水平圆环链置于链轮上,检查圆环链上表面与轮毂的距离)。
3.2链轮不得有轴向窜动。
双边链链轮与机架两侧板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机维修工是指专门负责机械设备、机器等维修维护及检修的人员。
作为一名机维修工,需要注意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机维修工操作规程的范例,供您参考:一、安全操作1.在维修或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及其周边环境是否安全,逐一排除危险因素。
2.必须戴好适当的防护装备和手套,确保身体免受伤害。
3.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工具进行操作,不得使用损坏或不合适的工具维修设备。
4.在设备开动或旋转时,绝对禁止伸手或穿着宽松衣物操作设备。
5.禁止未经授权或没有伴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设备。
6.如果发生设备故障或不安全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应的机械设备负责人。
二、设备操作1.在维修设备时,确保设备已停止使用,切勿在运转中进行任何维修。
2.在进行任何维修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随时关注设备状态和运行情况。
3.在进行润滑或更换设备油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油的喷溅。
4.必须对设备进行标识,并审核设备的电气系统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5.在高温环境中操作时,必须控制温度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6.不得擅自操作未经审核的设备,并遵守与设备相关的所有规定。
三、维保操作1.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紧固。
2.在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时,使用必要的工具和安全装备,从而确保安全。
3.设备检查和维护必须定期进行,并记录所有维修、更改和保养。
4.在替换设备部件时,必须使用原始或专用部件,或者与设备制造商或供应商协商替换部件。
5.对设备进行维护或更换部件时,必须遵循所有相关操作规程。
四、环保要求1.在对机械设备维护过程中,禁止对环境、设备及其运行产生污染的行为。
2.在随机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废弃物旋转箱。
废弃物必须正确的处置。
必须清理泄漏的有害物质。
3.降低操作产生的噪音,确保以公共安全标准进行操作。
此外,机维修工还需要遵守公司、政府和行业的规定和指南。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高机维修工的意识和警惕,防止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2024年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2篇)
2024年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____年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指导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行为,保障操作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章工作责任第二条转载机检修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操作手册,正确使用工具设备,并保证工作环境整洁。
第三条转载机检修工应遵守安全操作规定,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严禁酗酒和吸烟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第四条转载机检修工应当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工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
第五条转载机检修工应按照作业计划,按时完成检修工作,并保持好工作记录。
第六条转载机检修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上报主管领导,暂停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转载机检修工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对转载机的工作状态及设备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并切断电源。
第八条转载机检修工作应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
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在检修转载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离岗检查。
确保无机械和电气部件运动。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十条转载机检修工操作时,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安全鞋等。
第十一条转载机检修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合理使用工具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二条转载机检修工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设备冒烟、漏电、异响等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主管领导。
第十三条转载机检修工在使用涉及电气设备和电源的工具时,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第五章清理第十四条转载机检修工应在检修完成后,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将工具设备和材料妥善摆放,并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五条转载机检修工应注意杜绝设备上的污渍和杂物,确保设备清洁。
第十六条转载机检修工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废弃物和有害物品妥善处理,并切勿私自倾倒。
第六章备注第十七条转载机检修工作中若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上报主管领导。
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检修工操作规范
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散散散者业务守则一、上岗条件第1条技术培训和成功考试后,方可上岗。
第2条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机械和电气维修基础。
第3条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机械和电气设备维修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4条我熟悉那个搬运车、转载机、破碎机的结构、性能,能独立工作。
二、继承业务守则第5条视察员应配备他们需要的工具、起吊用具、仪器仪表、棉纱等用品,当日检修所需要的材料、备件的数量要充足。
第6条准时到达接班地点,关于工作设备操作的询问,故障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
第7条根据询问情况,将与移交小组一起对装备进行全面的额外检查,并按操作规程进行试运转,查明存在问题。
第8条完成移交进程。
三、正常作业期间的业务规范(一) 废纸板运输机和桥梁重印机大修第9条检查电机、减速机、像液压对白机这样的移动装置正常运行吗,油位、油质是否符合规定。
第10条当金属因超载而熔化和喷洒石油时,结结结结结,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卸载,按规定给液力耦合器注入适量的水,更换新的易熔合金塞或活爆片。
第11条检查各部轴承运滑情况,按规定加注合格的油脂;检查机头、航空末端传输和部门连接螺栓,保证齐全紧固。
第12条检查一下运输商的大链子是否正确,有无拧麻花现象;链环和连接环有无损坏;刮板有无损坏和短缺,不得出现连缺三个刮板的现象。
第13条输送机断底链处理时,必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首先应判断链位置,确定断链位置后,在机头上方把溜链切断,在断链处把溜槽吊起,用道木等物将溜支稳,那就用你的手拉绳子,归槽、接牢。
放下溜槽,在切链处把链拉紧按接。
第14条检查溜槽的磨损、变化和连接情况。
重点检查过渡时段及其连接,发现坏溜槽及时更换,发现错口地方立即处理。
第15条检查电缆有无变形和损坏,重新装货器滑槽和板板的两侧的干扰和损坏,损坏的要更换,掉下的要按上。
第16条清扫电机、在液体混合和减速屏蔽附近和之上堆积的煤粉,保证保护罩上的通气孔不堵塞。
第17条检查桥段和斜坡的重新装载异常情况,行走小车和导料槽移动是否灵活可靠,胶带机尾两侧轨道是否平直稳妥。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
转载机检修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转载机正常运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转载机检修工,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严守操作流程,做到安全第一。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得在饮酒或药物影响下进行操作。
第四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转载机的各项性能,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如有必要,必须经过主管人员的批准。
第七条操作人员必须保管好工具和设备,不得随意私用或外借,如发现损坏或缺失,必须及时汇报。
第八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九条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安全阀、压力表等。
第十条检查润滑油的油位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及时补充。
第十一条检查传动部分的密封情况,如有泄漏,及时进行修理。
第十二条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和修理。
第十三条检查各部位的传动带、输送管道是否正常,如有磨损或破损,必须及时更换。
第十四条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转速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关闭设备,并报告上级领导。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运行设备,严禁私自拆除或改变设备的安全装置。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清洗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设备的周围环境安全,确保设备周围无杂物,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的记录和检查表格,及时上报设备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停车、熄火操作,并进行设备的安全锁定,禁止未经许可的操作和开机。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023年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
2023年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____年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各类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检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二)经济性原则: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维修的需要,合理配置维修资源,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可靠性原则:根据设备的工作特点和运行环境,确保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检修工作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先进性原则:关注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设备的维修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二章设备使用维修技术第四条设备的使用维修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包括设备操作规程、设备保养计划、设备保养记录等。
(二)设备的故障维修:包括故障诊断、故障排除、设备修理等。
(三)设备的大修和改造:包括设备的定期大修、设备的节能改造、设备的技术改进等。
第五条设备的使用维修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养:按照操作规程和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
(二)设备的故障维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及时进行故障诊断、故障排除和修理。
(三)设备的大修和改造:定期进行设备的大修和改造,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
第六条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维修技术和操作方法。
(四)熟悉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设备使用检修技术第七条设备的使用检修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的检验和测试:包括设备的定期检验、设备的安全测试等。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设备的检修过程及相关人员。
第二章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第三条设备检修应遵循安全、稳定、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设备检修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修改、调整设备。
第五条设备检修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范和检修技术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章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第六条设备检修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周围环境、工具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第七条设备检修期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正确。
第八条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做好相应的通电警示。
第九条设备检修时必须正确使用工具设备,不得私自更改、损坏工具。
第十条设备检修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静电服等。
第十一条设备检修现场必须有专人看管,确保现场安全。
第十二条设备检修过程中,禁止吸烟、打闹、嬉戏等行为。
第十三条设备检修过程中,任何人不得离开现场,必要时应请示领导批准。
第四章设备检修管理第十四条设备检修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书,并定期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检修任务、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六条设备检修工具应定期检测、校准,并确保使用合格。
第十七条设备检修记录必须真实、详细,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结果等。
第五章设备检修的应急处理第十八条设备检修中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事故、故障,应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报告。
第六章设备检修的质量管理第二十条设备检修应保证质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第二十一条设备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工等。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程由负责设备检修安全的部门实施。
第二十四条本规程的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范文
转载机维修工操作规程范文机维修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维修工的操作行为,确保机维修工的安全和维修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机维修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机维修工应具备相应的机械、电气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方可从事机维修工作。
第四条机维修工应熟悉本单位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并掌握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五条机维修工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安全和质量。
第六条机维修工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己和他人安全。
第二章机维修工的基本要求第七条机维修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第八条机维修工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每项维修工作。
第九条机维修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着装整洁,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第十条机维修工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用户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反馈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机维修工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将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泄露给未授权人员。
第十二条机维修工应按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和考核,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三章机维修工的操作流程第十三条机维修工在接到维修任务后,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一)了解故障信息:与用户沟通,了解故障现象和维修需求。
(二)检查设备状态:对要维修的设备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具备维修条件。
(三)诊断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和检查结果,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
(四)准备维修工具和材料:根据维修方案准备维修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五)进行维修操作: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操作,确保安全和质量。
(六)测试设备功能:在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功能测试,确保维修效果。
(七)填写维修报告: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填写维修报告,并交给上级审核。
第四章机维修工的操作规范第十四条机维修工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范:(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维修方案。
(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切勿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人身伤害。
转载机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转载机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转载机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的转载机检修工作业。
二、上岗条件1、转载机检修工必需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及液压基础学问,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检修工必需熟知自己的职责范围,娴熟把握所检修设备的技术性能、完好标准、检修工艺和检修质量标准,并了解四周环境及相关设备的协作关系。
3、下井前,要由班长向有关人员讲清工作内容、步骤、人员分工和安全留意事项。
4、检修工要依据当日工作的需要专心检查所带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材料、备件是否充分,是否与检修和检修设备需要的材料备件型号相符;并备好专用停电牌。
三、安全规定1、检修工在进行检修工作时,不得少于2人。
2、不允许在井下拆检设备、部件等,必需准时升井检修。
3、在距检修地点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送电试车;达到1.5%时,停止一切作业,并切断电源。
4、在倾角大于150的地点检修和检修时,下方不得有人同时作业。
四、操作预备1、检修工进入现场后,要与所检修设备及相关设备的司机联系,处理故障时,要找准故障的部位和性质。
2、在检修现场,检修负责人要讲清工作内容、步骤、分工和安全措施;清点所带材料、备件,应符合检修需要。
3、清理所检修设备的现场,应无阻碍工作的杂物;支护顶板,特殊是需吊挂起重装备的支撑物应牢固,检查四周无其它担心全因素。
如有问题,应妥当处理后方可工作。
4、对所检修的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司机或四周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联系,必要时也需对相关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
5、检查各部紧固件应齐全、紧固。
6、润滑系统中的油嘴、油路应畅通,接头及密封处不漏油、油质、油量应符合规定。
7、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应齐全、牢靠。
8、机械(或液压)安全保护装置应牢靠。
9、检查各焊件应无变形、开焊和裂纹。
10、检查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链轮、链条、刮板、液压马达等部件磨损(或变形)有无超限,运转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一.基座、地脚螺栓和垫片1.用小锤轻击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
2.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基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2)如系活动地脚螺栓,上下端均应有背帽或防松装置,托底板与混凝土承力面应接触良好;(3)螺帽拧紧后螺栓应露出2~3扣;(4)地脚螺栓杆应洁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3.垫片表面应平整,垫片之间及垫片与基框之间接触应良好。
对于大型主要辅机用0.10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超过垫片接触长度的20%。
4.放置垫片时,应把垫片放在底板上。
突出底板表面的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防止设备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5.垫片一般不超过三块,厚的在下面,薄的在上。
二.滑动轴承1.轴瓦乌金面应光洁无砂眼、气孔和裂纹,不得有脱壳分离现象;表面呈银亮色光泽,无黄色斑点。
如需补瓦面时,应选用与原瓦面相同的材质。
2.轴颈与轴瓦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点/cm2点。
B.轴颈在装配成的轴瓦内,其配合间隙一般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按轴的转动方向,在瓦口处应有纵向导油槽。
(2)轴瓦端部与档环间的轴向间隙:a.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a+b=0.3~0.4mmb.承力轴承的膨胀间隙l根据轴的热伸长来决定,一般可按下式计算:l=1.2(t+50)L/100式中:l——热伸长值,mmt——轴周围介质最高温度,℃;L一一轴承之间的轴长度,m。
c.承力轴承另一侧的间隙:d>b。
d.推力环与推力轴承的平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间隙差|b1一b|≤05mm。
3.轴瓦在轴承外壳内不得转动,一般用0.02~0.04mm的过盈(紧力)。
球面瓦的结合面用色印检查,不得少于1点/cm2,且接触点分布均匀,并不得加垫;球面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4.转子轴向定位的轴瓦端面与轴肩端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
三.滚动轴承1.轴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裂纹、重皮和锈蚀等缺陷。
轴承的总游动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轴承的游隙标准:为轴颈的1/1000~1.5/1000mm。
2.轴承在轴颈上的装配紧度0.02~0.05紧力,内套与轴不得产生滑动,不得安放垫片。
3.轴承外圈与外壳间径向的配合0.03~0.08间隙,并不得在径向安放垫片。
膨胀端轴承应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其膨胀值无规定时可按公式计算。
4.用热油加热轴承时油温不得超过100℃,在加热过程中轴承不得与加热容器的底接触。
四.轴承座1.轴承座应无裂纹、砂眼等缺陷,内外应无飞刺及型砂。
2.轴承座冷却水室或油室中的冷却水管在安装前必须经水压试验合格,试验压力为所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
3.轴承座与台板的调整垫片不应超过三片(绝缘片不在内),垫片的面积不应小于轴承座的支承面。
4.轴与轴封卡圈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周均匀。
一般径向间隙对于滑动轴承为1.5~2.0mm;对于滚动轴承为0.3~0.6mm。
密封盘根应为均匀质密的羊毛毡,严实地嵌入槽内,与轴接触均匀,紧度适宜。
5.采用润滑脂的滚动轴承装油量,对于低速机械一般不多于整个轴承室容积的2/3;对于1500r/min以上的机械不宜多于1/2。
6.油位计应装置牢固,不得漏油。
油位计上端应与大气相通。
密闭油室的呼吸器应清洁畅通。
机械设备上的各种油位计,安装时应对其标注刻度进行复测。
滚动轴承的底部滚子应浸入油液中1/3~1/2。
7.油环应成正圆体,环的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接口牢固。
油环在槽内无卡涩现象。
一般油液底浸入油环直径的1/4。
五.联轴器1.联轴节应成对使用,不宜串用。
2.装配联轴节时不得放入垫片或冲打轴以取得紧力。
3.两半联轴节找中心时,其圆周及端面允许偏差值(即在直径的两端位置所测得间隙之差的最大值)一般可按表规定。
水泵联轴器找中心偏差标准(单位:mm)注:1.对于工作瓦为上瓦时,在找中心时应考虑到在运行时轴中心的位移;2.找中心时应考虑轴承座、轴承和轴在运行时因热膨胀而将轴中心抬高的数值。
3.对具有滑动轴承的电机,应在测定电机转子的磁力中心线位置后再确定联轴器的间隙。
4.两半联轴节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可参考如下(其允许误差水泵联轴器的端面距离(网上数据)注:(1)联轴节之间的间隙应大于在运行时轴伸长和轴串移量之和。
(2)对带有平衡盘的水泵的弹性联轴器,其端面间隙应为表列的间隙加上最大串动值。
5.齿式联轴节的齿套与齿轮相互咬合后,应保证齿套在齿轮上能灵活扭动。
装配结束后,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在外壳内注油。
6.联轴节均应装设既牢靠又便于拆卸的保护罩。
对于用稀油润滑的齿式联轴节保护罩,其轴封间隙应均匀,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六.轴1.复查滑动轴承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大于直径的1‰。
滚动轴承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均不得大于0.05mm。
2.需要时复查轴弯曲值,一般应不大于0.10mm。
3.泵轴跳动标准1)轴颈的锥度与椭圆度不大于轴径的1/2000。
但最大不得超过0.05mm,且表面不得有伤痕。
2)轴弯曲超过允许值可采用机械法或加热法进行校直。
轴允许跳动值如下表所示(单位:mm):七、键4.键与键槽的配合:两侧不得有间隙,顶部(即径向)一般应有0.10~0.40mm间隙。
5.不得用加垫或捻键的方法来增加键的紧力。
6.机轴安装水平误差一般不大于轴长的0.2‰。
七.减速箱1.检查齿轮与轴的装配情况,不得松动。
2.用色印检查齿轮、蜗轮蜗杆的咬合,用色印检查大小齿轮工作面的接触情况,一般沿齿高不少于50%,沿齿宽不少于60%,并不得偏向一侧。
4.机盖与机体的法兰结合面应接触严密,不得漏油。
5.用压力油润滑的减速机:(1)冷油器及油管内外壁应清洁无尘砂、锈垢,滤网完好(2)冷油器水压试验压力为所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3)油系统应安装牢固,严密不漏。
6.组装后的减速机用手盘动轴,应转动灵活、轻便、咬合平稳。
八.离心风机1.转子、机壳应符合下列要求:(1)叶轮的旋转方向、叶片的弯曲方向以及机壳的进出口位置和角度应符合规定。
(2)焊接结构的焊缝无裂纹、砂眼、咬边等缺陷。
(3)铆接结构的铆接质量良好。
(4)叶轮的轴向、径向跳动不大于2mm。
(5)支撑管应无磨损、裂纹等缺陷。
2.调整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叶轮板固定牢靠,与外壳有适当的膨胀的间隙。
(2)挡板的导轮沿轨道转动时不得有卡住和脱落现象。
(3)挡板应有与实际相符的开度指示,操作在任何刻度时都能固定。
(4)叶片的开启方向应使气流顺着风机转向而进入,不得装反。
(5)调节挡板轴头上应有叶片位置一致的标记。
(6)挡板应有开、关终端位置限位器。
3.机壳进风斗与叶轮进风口的间隙应均匀,其轴向间隙(插入长度)偏差不大于2mm。
4.九.分部试运1.分部试运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机械的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3.分部试运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二次灌浆混凝土的强度已达到基础混凝土的设计(2)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消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3)有关地点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讯设施;(4)有关通道应平整和畅通;(5)附近没有易燃、易爆物,并有消防设施;(6)润滑油型号及油质符合规定。
4.分部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检查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如烟、风、煤、煤粉管道,炉膛等)内部,不得有杂物及工作人员;(2)地脚螺栓和连接螺栓等不得有松动现象;(3)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或围栏;(4)轴承冷却器的冷却水量充足,回水管畅通;(5)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摩擦零件应注以足够的润滑油脂;(6)电动机通风系统无杂物,封闭完好。
5.分部试运工作应按批准的试运措施进行。
6.能与机械部分断开的电动机应先单独试运转不少于2h,转动方向正确,事故按钮工作正常可靠;合格后方可带机械试转。
7.机械设备启动时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1)联轴器连接螺丝全部安装完好;(2)盘动联轴器(球磨机等无法盘动者除外)无异常状态;(3)第一次启动时,当达到全速后即用事故按钮停下,观察轴承和转动部分,确认无摩擦和其他异状后方可正式启动。
8.机械部分试运时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8h。
9.分部试运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机械各部位的温度、振动及电流表指示不得超过规定值,并详细记录。
10.分部试运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及转动部分无异常状态;(2)轴承工作温度应稳定,一般滑动轴承不高于65℃,滚动轴承不高于80℃;(3)振动一般不超过0.10mm;(4)无漏油、漏水和漏风等现象;(5)采用循环油系统润滑时,其油压、注油量应符合规定。
油管路上有阀门时,应有防止误差和因振动自关的措施。
11.分部试运结束后,应办理分部试运签证(并附有试运记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