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建筑
秦汉建筑发展总结汇报材料
秦汉建筑发展总结汇报材料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和技术。
下面是关于秦汉建筑发展的总结报告材料,共计1000字。
一、建筑类型和特点1. 宫殿建筑: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以宴会和朝廷活动为主,规模庞大,布局严谨。
其中,秦始皇陵中的秦宫建筑是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
2. 寺庙建筑:秦汉时期的寺庙建筑主要有道教和佛教两种,按照传统的东方建筑风格修建,注重规划和布局。
3. 官府建筑:秦汉时期的官府建筑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官署和公共服务设施。
官府建筑采用规则的布局和严谨的设计。
4. 民居建筑:秦汉时期民居建筑比较简朴实用,一般采用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屋顶多采用四坡式,注重通风和采光。
二、建筑材料和技术1. 石材:秦汉时期大量使用石材建筑,如青石、石灰石等。
石材用于建筑基础、墙体和柱子等部分,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
2. 砖瓦:秦汉时期广泛使用砖瓦作为建筑材料,用于墙体、地板和屋顶等部分。
瓦片的制作工艺较为精细,砖瓦建筑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3. 木材:秦汉时期的建筑中广泛使用木材,如梁、柱和檩等。
木材具有轻便、方便加工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建筑用途。
4. 土坯:秦汉时期一些农村地区的民居建筑使用土坯作为建筑材料,如土坯墙和土坯房。
土坯建筑简单、经济,适应当时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
5. 建筑技术: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相对落后,多采用人力施工和手工加工。
但在设计和布局方面,考虑了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
三、建筑风格和影响1. 继承和发展: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建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历史特点和地区特色的建筑风格。
2. 精细和严谨:秦汉时期的建筑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协调性,追求结构的稳定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
3. 对后世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建筑对后世古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许多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被继承和发扬。
4. 文化交流和融合:秦汉时期的建筑受到西域文化和西方罗马建筑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新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
中国古建筑赏析-----秦汉时期
中国古建筑赏析-----秦汉时期秦汉时代的建筑秦、汉建筑成就一、秦王朝历史虽然短促,但在建筑上留下的彪彰业绩,却是千载以后仍为世人所仰叹的。
阿房宫、骊山陵、万里长城,以及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伟,予后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也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
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必定十分复杂艰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顺利解决,古人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二、中国的木框架建筑,特别是以抬梁式为主流的结构形式,到秦、汉时期已经更加成熟并产生了重大的突破。
首先是在大跨度梁架方面,秦咸阳离宫一号宫殿主厅的斜梁水平跨度已达10米。
可以想象,雄伟的阿房宫前殿的主梁,一定不会小于这个跨距。
而千年后另一宏大建筑——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的主梁,亦未超过这一限度。
这表明至少在秦代,对木结构梁架的研究和使用,就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高层建筑的木结构问题,到汉代也得到了解决(虽然西汉武帝时所建的井干楼结构是用大木套叠的井干)。
抬梁式木构施于高层建筑的形象,可见于画像砖及陶楼建筑明器,其柱、梁、枋、斗拱的结构与组合形式已很清晰。
因此可以断言,这类建筑的出现,不应迟于东汉中期。
它们的产生和运用,使得中国建筑又有了新的突破,名噪一时的“高台建筑”退出历史舞台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到秦、汉时亦有了新的发展。
陶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陆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
砖瓦的表面上,还要模印成纹样。
汉代则大量用砖于地下工程,例如西汉长安城的下水道,以及许多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的地下结构。
它们是否也曾用于地面建筑,目前未见实物。
但从少量陶楼明器中看到墙面有划为纵横砖缝的表示,而且至少还有两例陶楼下部已施用半圆拱券。
此外,前述画像石中多次表现之弧状拱桥的形象,应非当时人所臆造。
在某些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建筑台基,似乎也是以条砖包砌其外表面的。
中国建筑史-5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秦汉时期)
二、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 220年)
政治文化方面: 对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 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体系,对外则发兵征 讨匈奴,开拓四裔。
汉儒之政治哲学,即三大理论: 大一统、尊王与绝对王权,完全为汉帝而立。汉 儒拥护帝王集权,别出心裁,古未之有。
经济方面: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兴修水利、稳固 农业
汉 长 安 城 形 势 图
高祖七年(公 元前200)至惠 帝五年(公元前 190年)十年建 成的长安城,是 在秦兴乐宫(改 名长乐宫)为基 础建立的。
不久,由军
匠出身的杨城 延主持修建未 央宫、北宫, 以后建造桂宫 、明光宫;并 以此为基础主 持长安城建设 。
城墙是惠 帝五年(公元前190 年)才开始修筑, 到汉高后吕雉 八年(公元前180年) 先后20年时间 才建成。
高颐墓阙
砖、拱券技术的使用
砖拱结构被大量用于贵族墓室的修建,同时,砖 也被用于砌筑下水道等。并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墓 砖。
木架建筑日趋成熟
主要的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斗拱已经被普遍使 用,虽然形式不统一,但是已经有结构作用。
汉代明器给我们的信息
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明器。它们带给我们大 量的信息。既有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也 有建筑方面的:如建筑的细部特征、各种构件造 型等等。
1、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至惠帝五年(公元前190
年)十年建成的长安城,是在秦兴乐宫(改名长乐宫 )为基础建立的。不久,由军匠出身的杨城延主持 修建未央宫、北宫,以后建造桂宫、明光宫;并 以此为基础主持长安城建设。城墙是惠帝五年(公 元前190 年)才开始修筑,到汉高后吕雉八年(公元 前180年)先后20年时间才建成;在未央宫和长乐宫 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暴室等。
秦汉时期建筑
一、以“大”为美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立面复原图
秦汉时期建筑空间形态以“ 秦汉时期建筑空间形态以“高、大”为主要特征, 为主要特征, 通过高台建筑、楼阁建筑和庭院建筑将“尚大” 通过高台建筑、楼阁建筑和庭院建筑将“尚大” 观念演绎的淋漓尽致。 观念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种撷取融合各国宫殿样式的做法,体现的正是“大一统”的文化现象。
汉承秦制,主要建筑沿袭秦的“宏大”,更讲究“壮丽”的“大美”。
如汉初建未央宫时,汉高祖刘邦“见宫 阙壮甚”,而责问负责建造的丞相萧何, 萧何答曰:“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 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秦汉建筑的高大是依赖于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木结构建筑技术。实现了单体建筑沿面阔方面开间多少,可以根据 需要来任意增减;在进深方向也出现多开间殿堂、明堂辟雍等建筑。
二、灵活多变的空间分割 灵活多变的空间分割
秦汉时期主要建筑,“ 高敞”的室内空间与低型的家具在尺度上比例严重失 调,而且“室大则多阴”。帷帐在室内的使用,便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将灵 活的“帷帐”置于固定的“房屋”内的做法,把两种形式的建筑由外而内进 行,“空间复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室内空间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即便是 同一室内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功能需求,也变成了可能。同时,它 更弥补了固定建筑空间组织上的不足。
三、以礼而序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使得交通空前发达,多民族相互 融合,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交 流频繁。汉地的生活习俗受“大 文化”背景的影响,直接反映到 室内家具的品种及陈设上。以低 型家具为主的室内陈设品逐渐丰 富起来,榻的出现及床、榻的分 用,标志着坐、卧具的分野。生活 方式虽承沿了前代的跪坐礼俗, 但在保持“席地而坐”传统的同 时,“居于床上”的生活方式也 普遍为世人接受。至此,“以床、 榻为中心”家具的陈设方式开始 流行。
秦汉建筑
汉代木构建筑
西汉末叶,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战国以来,大规模营建台榭宫殿促进了结构技术的发展, 有迹象表明己逐渐应用横架。长时期建造阁道、飞阁,促进了井干和斗拱构造的发展,在许多石阙雕刻上己看到 一种层层叠垒的井干或斗拱结构形式。从许多壁画、画像石上描绘的礼仪或宴饮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殿堂室内高度 较小,不用门窗,只在柱间悬挂帷幔。文献所记西汉宫殿多以辇道中相属,而未央宫西跨城作飞阁通建章宫,可 见当时宫殿多为台榭形制,故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秦代陵墓建筑
骊山陵秦始皇为了安排身后的归宿,还大肆修筑陵墓。他为自己精心策划的坟墓──骊山陵,自他13岁即位 起便开始修筑,被征召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70多万人,陵墓主要材料都运自四川、湖北等地,但直到公 元前210年他病死时尚未修完,由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才勉强竣工,前后历时39年。始皇陵在临潼县东5公里, 背靠骊山,脚蹬渭河,左有戏水,右有灞河,南产美玉,北出黄金,真乃风水宝地,寄予着秦始皇让子孙万代永 享福寿的心愿。陵园呈东西走向,面积近8平方公里,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围墙大门朝东。墓冢位于内城南半部, 呈覆斗形,现高76米,底基为方形。据推测,秦始皇的“陵寝”应在陵墓的后面,即西侧。据《史记·秦始皇本 纪》载: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后,然后用铜烧铸加固,放上棺椁。墓内修建有宫殿楼阁,里面放满了珍奇 异宝。墓内还安装有带有弓矢的弩机,若有人开掘盗墓,触及机关,将会成为后来的殉葬者。墓顶有夜明珠镶成 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人鱼膏做成的灯烛,欲求长久不 息。安葬完毕后,秦二世下令将宫内无子女的宫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后人对司马迁充满神奇 色彩的记载一直半信半疑,但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司马氏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在它东面还发现了举世 闻名的大型兵马陶俑坑,内有武士俑约七千个、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余匹,以及数千件各式兵器,被誉 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建筑
秦代的建筑
1、秦长城 秦灭六国,大 将蒙恬率30万大军, 用了10年时间把燕、 赵、秦的北方边界 连起来,这就是万 里长城。 秦长城西起甘 肃临洮,经今之宁 夏、内蒙古、陕西、 山西、河北等地, 直到辽东,总长超 过1万公里。
秦 万里长城
秦代的建筑
2、阿房宫 位于咸阳城以南,夯土台绵 延起伏,其前殿遗址东西可达 1300米,南北约500米,至今最 高处仍高出地面10余米。 3、陵墓 1)黄帝陵 2)大禹陵
汉明器中的住宅
两汉的建筑
• 园林: a)西周的“灵台”即最早的园林形态;未央宫中叠山凿池也属 园林形态 b)东汉时,东都洛阳城中大量建造上林苑、芳林苑灵囿等园林 • 陵墓
a)汉武帝刘彻茂陵平面布 置仍以方截锥体为中心 b)汉昭帝刘备的惠陵,与 其臣诸葛亮合葬。
汉武帝 茂陵
两汉的建筑
• 阙
以其高直,故 具有纪念性, 本意为“望楼” 上设屋顶,下 刻斗拱。比例 匀称,造型优 美。
• 石建筑在两汉尤其在东汉得到突飞猛 进的发展
两汉的建筑
2、西汉都城长安(公元前古 罗马成的4、5倍)
• 继承秦制,在原有基础上 扩建,布局不规则 • 城市经济分区偏于城北, 政治分区偏于西南(结合苑囿) • 未央宫在城西南,长乐宫 在城东南,城北还有桂宫、明 光宫
两汉的建筑
3、东汉汉都城洛阳
• 相传是按《周礼·考工记》 营造都城的规范建城的
b)塔平面12边 形,密檐15层 c)塔身外轮廓 有缓和收分,呈 一略凸曲线,密 檐间距逐层往上 缩短,与外轮廓 收分配合良好。
魏晋时期的建筑
嵩岳寺 局部
魏晋时期的建筑
• 石窟 a)石窟是在山崖上凿出来的洞窟,用于佛教徒修行、生活和 进行佛事活动; b)石窟分为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 c)三大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 1、云冈石窟
秦汉时期建筑赏析
秦汉时期建筑赏析秦汉时期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尤其在屋室建筑这一领域。
在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那么,秦汉时期屋室建筑有什么样的特点?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怎样的呢?秦汉时期屋室建筑的概况在秦汉时期,屋室建筑主要分为宫殿和民居两种类型,宫殿建筑主要是皇家建筑,用于帝王的生活和政务活动。
民居建筑则是普通人民居住的场所,主要是以单体房屋为主。
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整体呈现出风格简洁、大气稳重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尊重。
1.1、建筑布局在秦汉时期,屋室建筑的结构特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般来说,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呈现出坚固、简洁、粗犷的特点,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密切相关。
当时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布局呈现出四合院的形式,主要由庭、堂、房、厢四个部分组成,庭院作为中心,连接着四周的房间,庭院的大小和位置,是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用途而定的。
1.2、建筑结构在建筑结构上,秦汉时期屋室建筑多采用了木质结构和石基础,同时也开始应用砖石结构,在屋面上,普遍采用筒瓦和琉璃瓦。
秦汉时期的建筑结构还主要采用了木质框架结构,以及砖、石等材料进行填充,建筑结构严谨,坚固耐用,同时也透露着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1.3、建筑装饰秦汉时期的建筑也开始采用了台基和高墙,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度,此外,还出现了更多的天井和花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式园林建筑风格。
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的装饰也主要有壁画、石雕、木雕、瓦雕等多种形式,这些装饰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花鸟、山水、神话传说等。
作者观点:总体而言,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结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有文化内涵。
具备的文化内涵2.1、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秦汉时期的屋室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比如在建筑布局上,以庭院为中心,与四周的房间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这样的布局既利于采光通风,又符合自然规律,表现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
秦汉建筑艺术的特点分析
秦汉建筑艺术的特点分析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值得称赞的时代,因为这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呈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这是其他历史时期所没有的。
秦汉建筑艺术的特点,不仅仅包括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还突显了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分别从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来探究秦汉建筑艺术的特点。
一、建筑形式的特点1. 扼要简练秦汉的建筑比较简练,讲求一言以蔽之,不繁琐复杂。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风格就很简洁,削减掉一切没必要的细节,突出主体雕塑的形象。
2. 讲究实用性秦汉时期的建筑作品强调实用性,尤其是军事筑地。
在设计上注重使用功能和技术,不借助华丽的装饰手法去掩盖其实用本质,体现出对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珍视。
3. 象征性建筑材料秦汉时期最著名的建筑材料是涂漆砖,这种材料使秦汉建筑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经过涂漆处理之后,砖的表面光滑,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性。
4. 应用结构新技术秦汉建筑采用了新技术,如木结构屋顶的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这些结构在以前建筑中是很少见的。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秦汉建筑的结构体系更加稳定、强固,保证了建筑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二、文化内涵的特点1. 强调实用主义秦汉的建筑文化强调“百工仁心,百巧隐神”,即讲求务实性,强调实用和技术,同时将其与道德和文化价值联系起来。
建筑工匠们在工作中把工匠精神贯穿其中,将其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赋予了建筑文化更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
2. 体现天人合一秦汉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工程,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思想体系的表现。
通过对建筑材料和造型的选择,建筑艺术家们在建筑中表现了天地万物的形态、色彩和节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秦汉的建筑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它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和哲学的体现。
3. 表现尊严和权威秦汉的建筑文化还具有一种强烈的表现尊严和权威的特质。
例如,秦始皇陵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它体现了秦始皇为君主而拥有的必要的尊严和权威。
秦汉的建筑通过形式和结构来表现尊严和权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和工程技术在当时非常发达,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产供后世人们欣赏和学习。
一、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源于中国古代文明,借鉴了周代和春秋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
秦朝时期,始皇帝曾命令修筑长城、宫殿和陵墓等大型建筑,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而西汉时期,宫殿、城门、城墙、陵墓和水利工程等建筑在艺术上更加精益求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汉式建筑。
秦汉时期的建筑主要分为宫殿建筑、住宅建筑、城墙建筑和墓葬建筑等。
其中,宫殿建筑是当时最重要的建筑,其风格简洁大气而不失威严,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各个时代的文化特色。
秦朝时期的万寿宫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建筑结构独特,色彩鲜艳,更是为后世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和装饰图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城墙建筑也是秦汉时期的一大特色。
秦汉时期的城墙建筑采用夯土墙和石墙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宽敞而坚固的城墙结构。
而裴楷在《古今注》中认为,秦朝修建长城的成就也是秦汉时期城墙建筑终极的体现。
而兵马俑则是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杰作,其中的土层、水泥和彩绘技术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经十分精湛。
二、工程技术除了建筑艺术外,秦汉时期的工程技术也十分发达。
这个时期的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如石桥、壁画、水利设施等。
在水利方面,当时的工程师们是十分有经验和实力的。
通过工程渠道的开发,用水渠派水,灌溉广阔的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这个时期的工程师还发明了很多水利设施,如水车、水门等,这些发明和创新对于当时水利建设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秦汉时期的建筑和工程技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地震抗震技术。
古代中国人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注重地震科学,他们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研究,发现不同地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抗震技术,如加强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改良建筑基础等,这为后世建筑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秦汉时期的建筑
秦汉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朝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秦汉时期的建筑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新和进步。
在秦汉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是显而易见的。
秦朝的建筑风格总结了赵国、魏国、齐国、楚国和燕国这五国的特点,并加以改进和创新。
秦朝的宫殿建筑以华丽壮观闻名于世。
那时的皇宫城墙高大厚实,以满足保护皇城的需要。
而如今仅存的大量陕西战国墓葬中的金陵、栾川、马王堆等镂空画像,也反映了当时宫殿的风格和规模。
而到了汉朝,建筑风格的变化更多元化和丰富多样。
汉朝作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王朝,承袭了秦朝的建筑风格,但也有所创新。
例如,西汉时期泾阳、栾川洞窟及陕西渭北的什、二、五部的石窟宫殿也是独具风格的佳作。
汉朝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种寺庙。
寺庙作为宗教信仰的场所,起到了传播文化和培养道德的作用。
而在秦汉时期,寺庙建筑的规模和艺术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寺庙建筑多采用仿木结构石柱,采用华丽的彩绘装饰。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洛阳的白马寺,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白马寺的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是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的典范。
除了寺庙,古代的官方建筑也是秦汉时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方建筑多为官府、官宅、宫殿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汉阳陵了。
汉阳陵是西汉刘恒的陵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园。
汉阳陵由地面建筑和地下宫殿组成,前者在历史翻悔的大火中已不复存在,但地下的宫殿却保存完整,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上述的各种建筑之外,秦汉时期还有一些小型建筑物非常有代表性。
例如,著名的薄雅墓,它是秦朝的著名诗人薄骄阳的墓葬,墓中的形式和结构都非常独特。
薄雅墓的墓道像艺术走廊,雕刻着各种人物、动物和神话故事,展示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它们本身是当时技术和艺术的杰作,更重要的是它们对后来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是中国统一的开端,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
其中,建筑艺术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风格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详细介绍秦汉帝国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建筑设计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宫殿和寺庙。
宫殿是帝王生活和行政活动的场所,寺庙更是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的场所。
1.宫殿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以宫墙、宫祠、宫门、殿堂、阁楼等各种建筑元素组合而成。
从结构上看,秦汉宫殿的特色在于“四合院”的形式,即多个建筑楼房围合一块,构成一个庭院,便于帝王们行走。
从文化和艺术方面来看,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亦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宫殿中设置了“九龙池”,寓意君主的权威和威严,宫殿建筑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2.寺庙在秦汉时期,寺庙被视为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圣地,它们的建筑设计也十分注重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
其中,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是秦汉时期设计的一座佛塔,其规模宏大,造型优美,内部装饰丰富,又有明显的印度风格,是中国佛教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之一。
它的建筑设计受到了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呈现出高大的塔楼形式和轮廓分明的九层石梯台。
风格特点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独具一格,呈现出封闭、壮丽和浓重的气氛。
以下是秦汉建筑的几个特点:1.对称性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对称性。
很多建筑楼房都具备东西南北四面对称,内部不仅格局整齐,装饰比例也很合理。
2.坚固性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十分坚固耐用,在主体结构中加入了大量石块和青石板,这使得建筑物不仅更加耐久,而且更加坚固。
同时,使用石料也能增强建筑物的雕刻工艺,使整个风格更加美观。
3.丰富的装饰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十分丰富。
在宫殿、寺庙等建筑中,经常看到大量的浮雕和雕刻,这些装饰物象征着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内涵,也为建筑艺术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
4.高大宏伟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以高大宏伟见长。
秦汉建筑
一、秦汉时期的建筑文化:
提起中国古代建筑,人们往往会想到秦砖汉瓦,想到恢宏壮丽的宫殿陵墓,穷奢 极侈的阿旁宫、巍峨的万里长城、威严的宫殿等等。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 文化“大一统”的历史,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政治格 局形成,以儒学主导的多元文化为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由弱转 强并得到快速发展,商业(官方)、手工业、建筑技术都有较大的进步,汉代的 建筑风格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基础,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广博而深远。在此 背景下,秦汉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结构方面、类型方面、空间布局等,都会由 于文化的不同和当时社会时期的发展而各有不同。秦汉建筑具有质朴刚健的风格, 布局舒展、整齐、对称,明确了地位、等级之分。
2 到了汉代,由于冶铁业的发展,能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钢工具,石构建筑如 石室、石阙、画像石墓等大量涌现。汉代的砖石设计十分突出,尤其是用砖石设 计的西汉长安城下水道,极大的表现出了当时建筑设计的飞速进步。
三、建筑结构:
秦汉建筑的结构形式体现在木构形式上。汉代时已出现多层建筑,在梁柱上再加梁柱的迭架技术的应用,表明 了木构技术的重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木构高层建筑技术的基础。木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木架结构的成熟期,在 结构方式上表现为梁柱式、穿斗式、井式和干栏式构造。秦汉的木构技术就是框架式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 度发展。从具体结构来说,它们都用立柱、横梁组成骨架,全部重量由柱子承接,传到地面,墙体不承重而只 起隔断的作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到汉代已趋于成熟,并已用拱作为柱、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起装饰作用。 自两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我国建筑技术基本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墙倒屋不塌”,是说明梁柱系统 的木结构的优点,并且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开辟门窗、墙的用料和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秦汉建筑形制特点
秦汉建筑形制特点《话说秦汉建筑形制特点》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秦汉建筑形制特点。
一提到这,那可真是有得说了。
你想想啊,秦汉时期那可是老厉害的,建筑也有着别样的风味。
先来说说规模,那可真是大得吓人!大宫殿大城墙,感觉他们盖房子就跟咱现在搭积木似的,不过人家搭的是超级豪华大积木。
这秦汉的房子很喜欢用大柱子,一个个粗得呀,感觉都能撑起一片天。
走进去,那叫一个气派,昂首挺胸的,仿佛在跟你说:“咱这才叫有气势!”屋顶呢,也是相当有特色,高高翘起的那种,就好像随时准备起飞似的。
远远望去,那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且呀,这些建筑特别讲究对称美。
左边有个啥,右边肯定也得有,就跟照镜子似的,整得特别整齐。
走在里面,感觉自己都变得规矩了起来。
那时候的工匠们也是相当厉害,就靠着一双双手,打造出了这些让人惊叹的建筑。
真不知道他们是咋做到的,要是让我去干,估计搭个鸡窝都费劲。
秦汉建筑还有个特点就是坚固。
那城墙厚得哟,感觉炮弹打上去都能被弹回来。
这质量,简直没得说,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们的智慧和手艺。
咱再说说装饰,那也是华丽得很嘞!各种精美的图案、雕刻,看着就让人眼馋。
想象一下,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到处都是这些漂亮的装饰,简直让人陶醉。
总的来说,秦汉建筑形制特点那就是大气、对称、坚固、华丽。
每一个特点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期的辉煌和霸气。
咱现在看那些遗留下来的建筑,都还能感受到当年的风采。
真希望自己能穿越回去,好好体验一下住在那些大宫殿里是啥感觉,哈哈!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咱得好好保护和传承,让后人也能领略到这独特的魅力。
咋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秦汉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啦?。
秦汉的建筑
——姜琳琳
秦 概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大兴土木,修长城, 建阿房宫及通往全国 各地之驰道,开南境 之灵渠,沟通湘、珠 二水,创前人之未有。
汉 概况
汉代的建筑活动十分活 跃。例如:首都长安、 洛阳的建筑,大量宫室、 离宫的兴造,大规模营 造陵墓、坛庙等,其面 广量大,达到了前世所 未有的地步,并形成了 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第 一次高潮。
多层建筑 到东汉时期有很大发展
“斗拱”结构
秦汉宫殿建筑——砖与砖结构
砖与砖结构的发展
砖砌法的发展
修筑特点
秦汉长城的遗迹至今仍历历可寻。秦汉长 城的修建多就地取材,总结起来大体为三种。 第一:用土夯成 第二:利用植物材料 第三:用石块砌成
秦汉宫殿建筑——木结构
高台建筑 秦代修建的咸阳新宫、朝宫等都是在夯 土台群上修建的庞大宫室殿屋群,周围修筑 高架的道路——阁道,桐其它的离宫别馆相 通,及其华丽壮观。 这些宫殿大都采用了高台建筑的形式。 西汉时期在长安城先后修建的许多宫殿的形 式也是如此。
万里长城的修筑
万里长城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雄踞与我 国北部河山,走向由西向东,跨国黄土高坡、 沙漠地带、崇山峻岭、河谷溪流,以其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为防御北 部游牧民族南侵和各诸侯国之间进行自卫而 修筑的,它雄踞于中国北部河山,绵延万余 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无论 对抵御外族的侵扰,还是保证丝绸之路的畅 通,都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秦汉建筑的营造方案
秦汉建筑的营造方案秦汉建筑的营造方案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其独特的营造方案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建筑工程和科技突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技艺和智慧。
本文将重点介绍秦汉建筑的营造方案。
首先,秦汉建筑强调地基建设。
在选择建筑地点时,总是会首先寻找土壤结构稳定、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方。
然后,对于城池、宫殿和陵墓等大型建筑,秦汉时期往往会采取挖掘地基的方式,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例如,秦始皇陵的地基深达20多米,采用了深挖坑的方式,使陵墓能够承受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
其次,秦汉建筑追求工程质量。
在营造建筑时,秦汉时期往往会采用整体规划和组织,注重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比如,在修建长城时,秦始皇命令统一标准和统一设计,确保每一段长城都能够连续起伏、布局合理。
同时,还尽量采用最优的材料和建筑技术,如使用山西平遥的青石建造,使得长城牢固耐用。
第三,秦汉建筑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在营造建筑时,秦汉时期往往会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用途,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
例如,宫殿建筑中,会按照君臣礼制的要求,将建筑划分为不同区域,使得各级官员有明确的职责和位置。
同时,还会运用彩绘、雕刻等艺术手法,使建筑外观美观精致,增加整体的艺术感。
最后,秦汉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选择建筑地点和设计建筑时,秦汉时期会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例如,在修建宫殿和陵墓时,会选择山水相依、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场所。
同时,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上,也会借鉴自然元素,如山石、湖泊和园林等,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总之,秦汉建筑的营造方案在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强调地基建设、追求工程质量、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些特点使得秦汉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秦汉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为后世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建筑形象
从结构说起
1、结构方式 — 抬梁式、 穿斗式、井干式
2、斗拱大量运用,但形制不统一
抬梁式(叠梁式、梁柱式)
额 阑额
穿斗式(穿鬬式)
穿斗式(穿鬬式)
抬梁式用料大、跨度大,柱子不直接承受屋顶重量,构造相对复杂。主要运用 于北方民居,以及全国的官式建筑
穿斗式建筑用料小,跨度小,柱子直接承受屋顶的重量,,构造相对简单,主要 应用于南方的民居建筑。
汉代的坞堡
4、重楼兴起、大型高台建筑逐步退出历史 舞台
5、砖石建筑达到一定水平。
汉长安的平 面图
1、汉长安的发展 2、长安的街道布 置及其制度(八 街九陌) 3、长安的居住制 度(闾里制也即后 来的里坊制)
东市 西市
闾里区
明光宫
北 宫
桂 宫
建 章 宫
未央宫
武 库
长乐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长安的市制
汉长安
1、汉长安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增扩而成。由 军将出生的杨城主持工程 2、 90 年间随经济发展逐步建成,建造过程: 桂 宫 兴乐宫→长乐宫→未央宫→北 宫→明光宫 (秦) 又称东宫 建章宫 3、 北墙依渭水而建,墙体曲折多变;有“南象南斗,北 象 北斗”之说,故称“斗城” 4、 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殿,其中长乐宫和未央宫最为著 名。长乐宫由秦兴乐宫修复而成,西汉初年,刘邦在此居 住。
实例 茂陵 · 汉武帝的陵墓 · 地面存方上 ·四面周垣,设门阙 ·陵区植树
阙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建筑。建于在城门、 宫殿、祠庙、陵墓、府第前(内)。用木或石 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 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古代“缺”字和“阙”字 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1·高颐墓阙 · 位于四川雅安市城东 ·建于东汉 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 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 的一部分。
· 东西两阙相距13.6米, 东阙现仅存阙身,西 阙即高颐阙保存完 好 为现存30座汉代石阙 中较为完整的一座
· 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 类型 子母阙 重檐四阿式仿木结构 · 阙顶部为瓦当状,脊正中雕 刻一只口含组绶(古代玉佩上 系玉用的丝带 ) 的雄鹰
4· 武梁祠屋顶
5· 成都画像砖阙屋脊上凤
檐 部
1·成都画像砖住宅
3· 渠县沈府君阙
2·成都画像砖阙
庑殿顶
悬山顶
汉代的歇山顶
汉代的短脊顶和跌落顶
短脊顶
汉代叠落顶
3·柱 · 种类较多
· 古朴凝重
4
天花、门窗 · 藻井 一种装饰于局部(重点部位)的天花 类型 覆斗形、圆形、斗四、斗八 等 ·窗
井干式建筑
井干式建筑
斗拱
坡度平缓、线形平直 脊饰简朴 出檐深远
2 斗栱 · 构造 —— 栌斗 ——栱 —— 升
·类型
实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多层斗拱
中国建筑的几种经典屋顶形式
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 (九脊顶)
悬山顶
硬山顶
攒尖顶
卷棚顶
1·屋顶
屋顶脊饰 1· 高颐阙屋脊 2· 两城山石刻屋脊 3·明器屋脊
斗四藻井
斗八藻井
祈年殿的 藻井天花
故宫某大殿藻井
② 直棂窗 ③ 花窗 ④ 直棂窗 ⑤花窗(柳叶) · 门 ① 木门 ② 板门 ③ 石墓门
5· 台基
6·栏杆 ①卧棂栏杆 汉明器 ②卧棂栏杆 两城山石刻
③ 斗子蜀柱栏杆 两城山石刻 ④栏杆 汉明器
汉代陵墓
(秦始皇陵) · 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 · 下层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 · 每层台壁都向内斜收,高43米 · 内垣周长2· 5公里,外垣周长6· 3公里 ——中国历 史上最大的陵墓 · 文献记载: 以铜为椁,……上画天文景宿之备,下以水银为 四渎百川五丘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珍 异宝,充满其中
2、少室阙
·三阙都位于河南登封,均建于东汉帝安帝年间(公 元lO7年至l25年)并称汉三阙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 · 太室阙是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阙上有篆隶铭文和 雕刻画像,内容为车马出行、马戏、倒立、斗鸡、 羊头、玄武、犬逐兔等,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 势深沉
少室阙 (1940年摄)
汉代住宅建筑
秦汉建筑历史
主讲人吴骁
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
秦 西 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汉:公元前202年-公元 8年
王莽时期:公元9年 - 公元23年
东
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汉建筑要点
1、城市建设规模宏大,建筑群规模宏大, 未央宫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千门万户。 2、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主要 包括了皇家建筑、礼制建筑、住宅建筑、园 林建筑、宗教建筑。 3、中国两种重要的建筑构架抬梁式、穿斗 式均出现。
· 陪葬:兵马俑
杨鸿勋观点 1. 宫墙有三道。 2. 秦始皇陵地上是 九层之台。 3. 封土上有土木享堂.
汉陵 制式 · 沿用了秦代的封土陵台(汉称“方上”) · 坟丘上建寝殿供祭祀 · 陵城周以城垣,驻兵 · 迁富豪成陵邑,设苑囿
·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古代帝王和诸侯王墓葬的一种葬 式。黄肠,即柏木黄心,应为去皮后的柏木。 题凑,即木头的头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 “黄肠题凑”是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后来 逐渐发展成为木构地宫。作为一种葬式,“黄肠题 凑”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