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教学课件

巩固练习
例 (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 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引__力__。 (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 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间__隙__, 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 为分子间有_斥__力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C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巩固练习
例 【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BC) A.秋天,桂花飘香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扫地时灰尘飞舞
机械运动
特别说明
机械运动是物 体间位置的变化, 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热运动是构成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是微观粒子 的运动。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观 察 分 子 之 间 有 引 力
转换法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 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 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 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 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巩固练习
例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 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 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 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很小,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考虑;B、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C、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解答解: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A错;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确;C、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关于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没有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质量D.物质的分子紧密地挤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间隙【答案】A【解析】A、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不是物理性质,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质量,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分子虽然排列较紧密,但彼此之间仍有间隙,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要了解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隙【答案】B【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选项没有限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原子也可以再分,故A错误;B、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故B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C错误;D、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是间隔依然存在,故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B【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它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B正确;C、分子的质量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而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在这个条件下,原子也能再分,故D说法错误.故选B.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5.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分子的概念1.1 分子定义:介绍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最小粒子,具有独立的化学性质。

1.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解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 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分子的结构,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

第二章:分子的运动2.1 分子运动的特点:介绍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永不停息的特点。

2.2 分子运动的测量: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2.3 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探讨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介绍分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

3.2 分子间的距离与相互作用:讲解分子间距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3.3 分子间的键合:介绍分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现象。

第四章:扩散现象4.1 扩散的定义:解释扩散现象是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4.2 扩散的规律:讲解扩散的速率与浓度梯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4.3 扩散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扩散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章:分子热运动与温度5.1 分子热运动的规律:介绍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2 温度与分子间相互作用:探讨温度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5.3 热能的传递方式:讲解热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

第六章: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6.1 物态变化的概念:解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6.2 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探讨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特点。

6.3 实验观察物态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态变化过程。

第七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本质:深入讲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微观机制。

7.2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探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3 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验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和性质。

人教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物质的构成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软蛋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的构成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探究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活动一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

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活动二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

【解析】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件第一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件第一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原因是( D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
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产生.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 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不存在了.
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演示实验: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 滴红墨水,视察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 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视察1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实验视察2
气体被紧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紧缩 液体和固体呢?
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
这一现象说明
( C)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可产生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实验视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 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 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是( ABD )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 黑
课堂小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 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 越快
一:填空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 知识是气体扩散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 间发生,也可 以在 液体 中发生,还能够在 固体 中发生。
猜一猜:
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B) A、关上门窗,向房间内喷洒杀虫剂,一会儿房间的蚊虫都被 杀死了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炒菜时放盐,几分钟后菜就有了盐味 D、腌肉时,往肉上抹盐,半个月后肉就变咸了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 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 么因素有关呢?
做出猜想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开水中放一块糖,杯水都会变甜
的2是、(物体中A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铅块 金块
彼此扩
五年散后一毫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歇地做无则规运动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间隔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 当分子间间隔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间隔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了。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能为零〕。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状态、体积等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①做功:〔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优质课件

7
2020/3/26
7
一、物质的构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今天,通过电子显微镜, 科学家不仅可以清除地 看到物质的分子,还能 看到分子的更微小结构。
8
2020/3/26
8
一、物质的构成 1单.物击此质处由编分辑母子版、标原题样子式构成的
数第目二很级多。举一个例子,体积为 1cm3的第空三气级 中大约有2.7×1019个 分他子要。不如 停果 地第四一 数级第1个0五人0级0每多秒亿数年8才个能,数 完。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
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 分子。
12
2020/3/26
12
一、物质的构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2020/3/26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3
2020/3/26
3
一、物质的构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500年前,一位古希腊 学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试想 我们把一粒砂糖分成两半,每 一半都是砂糖。再把其中的一 半分成两半,每一半还是甜 的……,如此不断分割下去, 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酒本样精式 与水混合的实验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9
2020/3/26
29
二、分子热运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扩散现象表明: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1级第.三一级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第子四级间存在间隙。

人教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教案
再讨论、总结实验结论:分子间有斥力。
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探究三】
再讨论、归纳,回答:当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表现出引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变小,分子间表现出斥力。
思考、
学生借助VR眼镜对比观察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情况后,填写学案上的表格。
学生应用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热运动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实验现象:热水杯的颜色先变得均匀。
介绍: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其中“热”指的是温度。
(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有哪些?
解决问题:课程开始时我们闻到了榴莲的气味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因此,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2、学情分析:
刚步入九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具备丰富的扩散现象体验,但是对微观知识认知还很模糊,没有形成系统概念,他们在八年级已经学过物态知识,但是,由于微观知识的欠缺,对物态知识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极需通过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来弥补认识的欠缺。同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形象直观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本课所学的微观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如何从复杂的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微观机制,微观模型又怎样解释更多的宏观热现象,这些问题的学习过程是对学生物理能力的一种提高。
学生猜想……
用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现象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和探索欲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3分钟
(二)探



(一)物质的构成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介绍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创设空间尺度依次减小的情境,提出问题: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 =tm Q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 优质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 优质课件PPT

一、物质的构成
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 小,如果不断得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分子体积是不是很小?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杯中的水
分子体积很小,每个分子直径大约是10-10m,1cm3 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在大型计算机 每秒100亿次,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达到每秒100亿 次,要想数完需要80多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思考:我们能闻到饭菜和香水的味道,这 是为什么?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现象: 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集气 瓶颜色逐渐变深,
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 体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浅, 大约五分钟最后两瓶气体 颜色基本一样。
2、分子热运动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热水
凉水
哪个扩散快?
这个实验表明:分子的 这种无规则运动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所以这种运 动也叫做分子热运动。
课堂小结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很多);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 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 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 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 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 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与反思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及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利用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能够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的.2.什么是分子?答: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3.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合作探究】演示一气体扩散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2.为什么让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答:不行,将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置于空气下方,是为了排除重力的作用导致瓶内气体混合的影响.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二液体扩散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硫酸铜溶液扩散到清水中去了.2.为什让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答:不行,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清水密度,若倒过来则原因有可能是重力作用,不仅仅是分子的运动.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三固体扩散1.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 mm深.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1.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温度.2.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答:炒菜、凉拌菜等.【教师点拨】1.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中发生,还可以在液体中发生,也能够在固体中发生.2.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扩散就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跟进训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5,完成以下问题: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合作探究】演示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答:分子引力.演示六为什么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答:分子斥力.压缩液体和固体时也会产生“抵抗”.演示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答:分子引力.演示八1.上图能说明什么?答:分子之间都有间距.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答:分子之间都有距离,固体之间距离小,液体间距离较大,气体间距离大.固体和液体中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它们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3.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答:这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教师点拨】1.分子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2.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跟进训练】1.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是因为( A )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2.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选填“大”或“小”).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高1 000 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的发丝
纳米: 在这个尺度下,我们可以数清楚分子或原子 的个数。 水分子的直径是0.4 nm。
回顾:
长度的单位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分米(dm)=0.1米=10-1米 1厘米(cm)=0.01米=10-2米 1毫米(mm)=0.001米=10-3米 1微米(μm)=0.000001米=10-6米 1纳米 ( nm ) = 10-9 米
一、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的。
如何了解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 子的情况。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千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南北约 5 500 km。
米: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毫米: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0~80 μm; 一个细胞的长度大约在10 μm; 光学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 μm。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观察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 动。 解释现象: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味?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 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 没有相互作用力。
四、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 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 斥力。
2.物理方法小结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 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练一练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
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 有 相互作用的力 。
练一练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 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3
是什么力使得两 块铅块结合在一 起?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 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 呢?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 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