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素材叶嘉莹作文素材
感动中国叶嘉莹事迹范文五篇
感动中国叶嘉莹事迹范文五篇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1叶嘉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9月10日,96岁的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
坐在轮椅上,她中气十足,调侃自己的头发竟变黑了一些。
她习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但现在,她从家里的沙发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搀扶。
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说的“盖棺事则已”那一刻。
她每天手写论文、指导学生整理超过2000个小时的讲课录音。
哈佛、耶鲁等上百所高校都留下过她讲课的身影。
刚回到南开讲课时,她的课,教室里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讲台上。
还有人靠墙边窗口站着,或坐在地上。
数学家陈省身、吴大任夫妇也和学生挤在讲台下。
她在台湾教书时也是这种场面。
后来,她带着诗词讲遍了半个地球。
她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
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诗,也给学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妇讲。
92岁那年,她挑选了218首古诗词,给儿童作古诗读本,转年又为这些诗词录制了讲解和吟诵。
91岁时,她还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给研究生上课。
博士生、硕士生,加上来旁听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课有二三十人。
后来,课程和讲座的视频被整理出来放到网上,她一下子成了讲诗词的“网红”。
90后网友评价“这位90岁的老太太讲课有趣”,认为她的书“不卖关子,娓娓道来,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很丰富,两口气便读完了三五百页”。
她被称作“穿裙子的‘士’”。
她的生日,国内外研究诗词的学者聚在她身边开会,很多大人物都发来贺信。
早些年,不喜热闹的她最多与几位好友一起吃个饭。
有一年过生日,她负责切蛋糕,南开大学的两任校长母国光和滕维藻坐在旁边。
陈省身一定要把给她的祝寿诗藏到生日当天,提前一天到的杨振宁也没得到“剧透”。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她站在那里,就是一个贵族。
”诗人席慕蓉形容,叶老师在讲台上像个发光体,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高考作文素材——叶嘉莹
作文素材——叶嘉莹《鲁豫有约——92岁穿裙子的士》一、桃李满五洲的汉学家叶嘉莹,号迦陵。
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颁奖词: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转鹏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
师承一代名家,海外别有建树,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
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
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
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
二、人生历程“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
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
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
‘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
”叶嘉莹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
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叶嘉莹)(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叶嘉莹)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谈到古诗时说:“幼年吟诵的诗句伴随我一生,让我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
”她又说:“我深信,孩子们吟诵古诗,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
”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
”什么是弱德之美?叶嘉莹这样诠释:“即使我处在艰难困苦之下,即使我处在重大不幸之下,即使我处在强大压力之下,我成了一个‘弱者’,但我依然持守良知、正直、感恩,依然持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就是弱德之美。
”读完以上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一生中共有三次较大的打击:北平沦陷时母亲早逝,深处沦陷区但仍要照顾年幼的两个弟弟;丈夫被拘捕后性情大变,在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感情生活都饱受摧残之余,还要独力承担全家的生计;结婚不满三年的女儿女婿在车祸中同时罹难。
在这些接踵而来的苦难中,叶嘉莹先生不仅读诗,还写诗,她说她是以自己之感发生命来体会古人之感发生命的,诗歌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安慰,支持她经受住了这些打击。
在“阅读与写作”课上,语文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叶嘉莹先生与诗歌的故事。
你读完上述材料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阅读与写作的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先生一生历经坎坷。
有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有一心归国的满腔赤诚;有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的生死无常、水月叹息。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作文素材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作文素材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作文素材1叶嘉莹说自己“好为人师”,因为急于把自己所知道的诗词里的好处告诉别人。
她阅读涉猎广泛。
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经典的、畅销的,她都看。
受聘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20年间,叶嘉莹几乎每天开车经过西南海边大道。
大道右边是高高的森林,左边是住宅区,越过住宅区,是广阔无边的太平洋。
退休之后,只要从中国讲学回来,她仍每天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往返,去亚洲图书馆看书、研究、撰写新的论著。
除了午饭时分到休息室吃自带的三明治和水果,她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
她在海外查着英文字典教书,英文提高了,就去听西方人的课,借西方文学理论的书。
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中有的说法与中国传统诗论有暗合之处。
叶嘉莹指出:中国传统文论,需要以西方的新理论来补足和扩展。
她讲心与物相感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是西方现象学所说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她讲秦观填词的用字和内心的敏锐时,提出希利斯·米勒的观点——不管小说的内容有多少不同,他总能在不同故事、情节和风格之中,找到作者的本源。
她因此解释用词源于“真正心灵情感的本质”。
谈到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句“懒起画蛾眉”,她讲杜荀鹤和杜甫的诗,也用西方学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蛾眉”就是联想轴上的一个语码。
因为“照镜画眉来做托喻,在中国文学已经形成一个传统。
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
你一看蛾眉,就能想到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想到李商隐《无题》里的‘长眉已能画’。
”近些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时读英文专业,然后去国外学西方理论。
回国后,将这些理论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文化上。
她觉得这不可取,必须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理论是荃,目的在鱼。
”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
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
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叶嘉莹作文素材摘抄
叶嘉莹作文素材摘抄《了不起的叶嘉莹奶奶》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的故事,她叫叶嘉莹。
叶嘉莹奶奶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学者,她特别喜欢诗词。
她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和讲解诗词上。
你们知道吗?叶嘉莹奶奶小时候就很聪明,她特别爱读书。
她读了好多好多古代诗人写的诗词,然后就努力去理解它们的意思。
长大以后,叶嘉莹奶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热爱。
就算生活很艰苦,她还是坚持给大家讲诗词,让更多的人了解诗词的美好。
有一次,叶嘉莹奶奶在一个很小的教室里给学生们讲诗词。
那个教室又破又旧,但是叶嘉莹奶奶讲得特别认真,学生们也听得入了迷。
她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诗词把大家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在那个世界里,有美丽的花朵,有明亮的月亮,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们,我们要向叶嘉莹奶奶学习,要热爱知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
《我心中的叶嘉莹》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我心中特别敬佩的一个人,那就是叶嘉莹奶奶。
叶嘉莹奶奶可厉害了!她知道好多好多古代的诗词,而且还能把这些诗词讲得特别有趣。
比如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叶嘉莹奶奶就能告诉我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诗。
叶嘉莹奶奶还去过很多地方,给不同的人讲诗词。
有一次,她去了一个农村的学校,那里的小朋友们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么有趣的课。
叶嘉莹奶奶耐心地给他们讲,小朋友们都听得可认真啦。
叶嘉莹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她还是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诗词。
我觉得她真的太棒啦!我们也要像叶嘉莹奶奶一样,热爱学习,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高考作文素材——叶嘉莹
作文素材——叶嘉莹《鲁豫有约——92岁穿裙子的士》一、桃李满五洲的汉学家叶嘉莹,号迦陵。
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颁奖词: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转鹏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
师承一代名家,海外别有建树,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
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
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
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
二、人生历程“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
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
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
‘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
”叶嘉莹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
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感动中国叶嘉莹人物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叶嘉莹人物事迹材料2021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11941年秋天,叶嘉莹怀着梦想进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辅仁大学,是叶嘉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人生总是在喜从天降时祸也不请自来,1941年9月,十七岁的叶嘉莹正沉浸在大学开学季的欢喜里,同时,也迎来了她人生当中第一个厄运——母亲的去世。
母亲的去世给叶嘉莹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7岁的她,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经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所以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上天给了她一颗甜枣,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时也断了她一条路。
为了祭奠母亲,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这段痛苦的日子是诗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此后,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长姐,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她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是什么,彼时沦陷区物质条件艰苦,度日很是艰难,但幸运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还拥有贤惠慈祥的伯母,母亲去世后,伯母就担当起为两家人做饭的责任,每当叶嘉莹要帮忙时,伯母总推开她让她去专心读书。
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后,叶嘉莹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才华卓然,容貌清丽,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名角儿,也就是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人生的伯乐顾随老师,1942年秋季,叶嘉莹正值大二,在唐宋诗课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恩师顾随,顾随既是她的文学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导师。
两人成为师生关系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对诗书的追求,使得两个人成为了高山流水之情,顾随的授课方式飘逸自然,从不刻板,因为对诗词有着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叶嘉莹成为了顾随的小迷妹,顾随也非常欣赏这个极具天赋的姑娘,所以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做文学研究,这段日子是叶嘉莹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
2021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2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2020年10月16日上映以来,排片率最高时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数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日均观看这部电影的总人数仅千余人。
万能人物素材:叶嘉莹,浮萍颠沛,诗词为根
万能人物素材:叶嘉莹,浮萍颠沛,诗词为根一、人物介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在长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中,叶嘉莹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象征,而回顾她的那如浮萍般颠沛流离的命运,支撑着她走下去的也是古诗词中所给予的那股不屈的生命力。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她辗转多国但始终情牵华夏,多年来坚持自费回国讲学。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是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99岁叶嘉莹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传承古诗词!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在全世界的汉学家眼中,叶嘉莹是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而这位诗词大家,私下一直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朴素生活。
为了推广诗词教育,叶嘉莹多次为南开“裸捐”,总金额达数千万,这是她个人的毕生积蓄。
在叶嘉莹先生近百年的人生里,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祖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而她也用自己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
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得以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祖国,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
二、叶嘉莹语录1、“只要有中国人,古典诗词就不会亡。
”2“结婚不是我的选择,去台湾也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选择,留在加拿大温哥华不是我选的,这是命运。
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
”3“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4.“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4.“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叶嘉莹作文素材
叶嘉莹作文素材叶嘉莹是近现代中国一位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家。
在20世纪中华学术史上,她曾以词为业,在北大开设了中国古典诗词课程,培养出了李格非、吴小如等众多弟子,有“北大第一女先生”之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叶嘉莹老师写的关于她的作文素材吧!1、叶嘉莹简介叶嘉莹生于1924年,江苏省吴县人,是南开中学的高材生,后入辅仁大学, 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词学博士学位。
1952年起执教于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
其间, 1959年获聘为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
1973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
1979年任台湾大学教授, 1981年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1986年创办“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
其主要着作有:《杜甫传》、《杜甫诗论丛》、《杜甫诗选》、《唐宋词十七讲》、《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词学十讲》、《迦陵论词丛稿》、《清词释论》、《唐宋词十七讲新编》、《论诗绝句三百首》、《迦陵论词丛稿》、《叶嘉莹讲唐诗》、《迦陵论诗丛稿》、《人生佛教与佛典选读》、《叶嘉莹谈人生》、《迦陵随笔》、《叶嘉莹讲词》、《与古人对话》等。
2、叶嘉莹论文集《迦陵论词丛稿》的核心理念,除了将词的意境和语言的韵味融合之外,还认为真正的诗词创作应该具有平等精神,提倡向前辈学习,他主张词应该像古体诗那样“无意不可入”,同时应该有一种“自然”的风神,这是她解读杜甫诗歌时总结出的核心观点。
3、叶嘉莹简介叶嘉莹生于1924年,江苏省吴县人,是南开中学的高材生,后入辅仁大学, 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词学博士学位。
1952年起执教于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
其间, 1959年获聘为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
1973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
1979年任台湾大学教授, 1981年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1986年创办“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
叶嘉莹生平作文素材
叶嘉莹生平作文素材
《叶嘉莹的励志人生》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的故事,她叫叶嘉莹。
叶嘉莹奶奶出生在一个很不错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书。
可是后来,生活变得很不容易,战争来了,到处都乱糟糟的。
但是叶嘉莹奶奶没有害怕,她还是坚持学习。
她长大以后,在很多地方教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没有放弃。
有一次,她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上课,路很难走,天气也不好,可她还是去了,因为她想把知识教给更多的人。
叶嘉莹奶奶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她一直都很坚强。
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一直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小朋友们,让我们向叶嘉莹奶奶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努力的人!
《叶嘉莹的诗词情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叶嘉莹奶奶吗?她可喜欢诗词啦!
叶嘉莹奶奶从小就对诗词感兴趣,她觉得诗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
她读了好多好多的诗词,还能自己写呢。
有一次,叶嘉莹奶奶看到春天的花开了,她心里特别高兴,就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她的心情。
她的诗就像一幅画,让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春天。
叶嘉莹奶奶还把诗词教给了很多很多的人,她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小朋友们,我们也可以多读诗词,感受诗词里的奇妙世界哟!。
以此生 许诗学——关于叶嘉莹的作文素材
以此生许诗学——关于叶嘉莹的作文素材在北京大学的一间图书馆里,有这样一本书:《双溪杂志》,它不厚,只有两百多页,但却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它出自一位不善言辞的老人之手,然而却受到广泛关注。
叶嘉莹,叶嘉莹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
20世纪40年代就读辅仁大学,并开始发表古典诗词。
1949年至台湾,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并继续写作和发表古典诗词。
1990年她与顾随、启功等人发起并成立了中华古典文学研究会,并任第一届理事长。
1996年,荣获由南京大学颁发的“中华诗教奖”。
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叶先生终生未婚,孑然一身,说话也轻声细语,可是她却说得滔滔不绝。
有些人认为她古板,缺乏生活情趣,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近她时才会发现,她在生活中快乐极了!《听南宋》是先生现存最长的一篇诗词,它以二十五首词,展现了南宋王朝时期的时代特色。
宋高宗时期,在对金战争屡遭失败后,从皇帝到士兵都流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屈辱感。
在此情形下,这首词用浓重的笔墨抒发了词人的悲愤之情。
在《点绛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十分明确:落花纷飞,看似美丽,但实则更像葬礼上的纸钱。
《天仙子》描绘了一幅金鱼的画面:美丽的荷花池边,一位艳丽的姑娘慵懒地躺在荷花丛中,沐浴着阳光。
微风吹过,一片片荷叶向两旁翻滚着,莲蓬摇动,几尾小金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
《她的名字叫中国》,它以一个纯净的孩子视角,展现了那个遥远神秘的古老国度的精神风貌和风土人情,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寻访古代隐士》是女史新编的第三本书,也是叶先生将晚年心血投入其中的最后一本书。
她通过“述往”、“追古”、“探幽”三辑,介绍了与“隐士”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现代民间故事,试图通过民间口述文学的方式,追寻“隐士”真实的生活。
女史新编还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先生曾说,自己虽然是搞古典诗词的,可是做这件事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收获。
2023美育高考作文素材_精选人物事迹素材
2023美育高考作文素材_精选人物事迹素材关于美育精选人物事迹1.“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致力于传播诗词之美“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的颁奖词。
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
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与诗歌结缘。
那时的她也许还不知道,古典诗词将会是她一生耕耘的沃野。
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传播诗词之美,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告诉他们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叶嘉莹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
她曾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想必,这也是“美”的意义所在吧。
2.朱光潜:朱光潜先生是中国著名文艺美学家。
他出生于十九世纪末,毕生投身于研究美学中。
朱光潜先生从未把美学圈禁在学术的高塔之内,反而致力其大众化。
除了翻译西方文艺美学家的理论著作、攥写相关*之外,他还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为普通读者写下了许多有关美学的散文,如《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作为学者,朱光潜先生力图用“美”给国人以精神的开解。
与他而言,“美”不仅仅是研究对象,更是一份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学者责任。
在安定的生活中,美是锦上之花,尽管动人却也是可有可无;在乱世之中,美是内心的花种,人们总无暇顾及,它却孕育了生活的希望。
朱光潜先生虽生长于我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却深知美的分量与意义。
于是,他投身于美学研究,执着于守护美、培育美、传播美,无论时代如何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朱光潜先生对美的执着,是一种学者精神,也是一份关乎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
3.“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在翻译中实现对“美”的执著追求在老一辈翻译家里,许渊冲先生始终是一个异类。
叶嘉莹作文素材摘抄
叶嘉莹作文素材摘抄一、好词:兴发感动小片段:哎你知道吗?叶嘉莹先生特别强调“兴发感动”这个词呢。
就像我们看一首古诗,有时候不是为了去分析那些个字词啥的,而是突然就被一种情绪击中了。
比如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一读,那种思乡的情绪就被“兴发感动”起来了。
好像月光不是月光,而是你心中思念的具象化。
这就是诗词的魔力,也是叶嘉莹先生看重的东西,她觉得诗词能让人在这种兴发感动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所以啊,“兴发感动”这词可太妙了,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诗词情感的大门。
二、好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小片段: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你想啊,在那个时代,一个书生能有什么报国的办法呢?叶先生就想到了诗骚,想到了屈原、杜甫。
这就好比在黑暗里,她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光。
我有个朋友老说自己没什么大本事,不能为国家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我就跟他说,你看叶嘉莹先生,她把传承诗词文化当成报国的方式。
咱们也许做不了科学家拯救世界,但咱们也可以像她一样,从自己擅长的事儿入手啊。
这一句话,道出了叶先生的情怀,那就是以诗词为纽带,传承着古人的精神来报效国家。
三、好句:“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小片段:叶嘉莹先生这话真的很触动我。
你看啊,我们平常人可能觉得研读诗词就是为了做学问。
但是对叶先生来说呢,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我有个同学,他经历了家庭变故,整个人都消沉了。
我就跟他说,你看看叶嘉莹先生,诗词在她那里是走过忧患的力量。
你也可以在诗词里找到安慰呀。
就像当你在风雨中漂泊,诗词就是那把遮风挡雨的伞。
叶先生靠着诗词度过了那么多艰难的日子,这说明诗词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的支撑。
四、好段:叶嘉莹先生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却始终与诗词相伴。
她对诗词的热爱,如同灯塔在黑暗的大海上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她将自己奉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承事业,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刻,都不曾放弃。
致敬叶嘉莹先生【作文素材积累】
致敬叶嘉莹先生致敬“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走过整整一个世纪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仙逝了。
她的一生,浮萍颠沛,诗词为根她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我们该如何记住她?她的路将怎样向前延伸?此刻请首先献上我们最真挚的敬意,而后在心底镌刻一缕先生谱就的诗词之魂。
高二22班01杨思雨: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我们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徘徊、迷惘,不知何为他人口中的“诗与远方”;却有幸,有叶嘉莹先生用“诗教”架设了一条通往永恒的桥。
作家冯骥才说:“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而叶嘉莹先生便是这样的人,一面播撒着诗的种子,让新的生命在二十一世纪萌芽;一面带领我们于浩如烟海的传统古诗词中徜徉,掰碎诗句、斟酌文字,让心灵的土壤发育古诗词阅读的生命力。
如今,先生已作古,然而“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叶嘉莹先生的热忱——诗教,必将于二十一世纪重现光芒。
02赵政栋:“流离诗人”安身之处唯诗乡生于战火纷飞年代,她如同所有世人一般不免于卷入苦难。
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可奈何”,她人生中的诸多选择都是被迫而为,“水中浮萍”,流到哪便安身于哪。
她生命中充满坎坷,漂流多年,丈夫家暴,女儿在车祸中去世……太多的困苦,却不能将她侵蚀,失去所有,可她还有一片茫茫诗海,心灵扎根之处,唯是诗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而她面对苍天给她的种种不幸,报之以诗。
03李子钰:诗教,礼遇二四年年末,叶嘉莹先生仙逝,她的灵魂已驾鹤西去,而她的思想与精神与天地齐寿。
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在新文化、新世界冲击着人们精神的同时,中国古代之文化、传统之文采也与时代渐行渐远。
一个民族是否灭亡,判断标准便是它的文化是否灭亡。
而叶嘉莹先生,便是这火种的守望者。
在时代的洪流中,人们只能顺流而下,如无根浮萍般漂泊人间,而叶先生之诗教,便是在为当代一个个精神上无家可归的中国人,搭起一座名为“礼教”的避难所,它可能不够华丽,但坚固,稳实,正如叶先生一般,温润如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明年度人物》之叶嘉莹:桃李满五洲的汉学家颁奖词: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转鹏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
师承一代名家,海外别有建树,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叶嘉莹的故事: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叶嘉莹,号迦陵。
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着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地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
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
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
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
封闭的庭院,在她眼里却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窗前的修竹、阶下的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也让她自小养成了内向文静、幽微深远的性格。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
‘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
”叶嘉莹对记者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
“酸酸臭臭的,又干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
”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
叶嘉莹至今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
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
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
后来,她把笔记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
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风雨逼人一世来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
“让念书,也就念了。
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
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
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
因为骑车,天长日久,衣服的后面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
“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
”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有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
颠沛流离中,她写下这样的诗句:“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个人命运在大时代面前被彻底改写,她从此背井离乡。
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而被抓。
不久后,叶嘉莹任教的中学,从校长到老师都被认为有思想问题,全部被审查。
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
夜里,在主人家的走廊上铺个地铺;中午,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叶嘉莹不得不出门,在烈日之下抱着女儿在树荫底下徘徊。
3年后丈夫出狱,性情却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
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
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在绝望中,她只有“把自己一部分的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才有勇气生存下来”。
后来,经师友介绍,叶嘉莹到淡江、辅仁、台大3所大学任教。
生下小女儿后,她没能好好休养,身体不堪重负,又染上哮喘,每天下课回家,都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身体似已被掏空。
她想起了王国维《水龙吟》中的句子“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不免自伤。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
她记得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记诵与原诗并不完全相合,但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
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
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
她的小女儿说,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由于出色的教学成就,叶嘉莹的名声散播开来,她获得了台湾大学的教授职位。
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授课,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
她对学生说:“诗歌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准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
”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
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
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
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
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
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
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
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
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
课堂上反响热烈,连叶嘉莹自己也完全沉浸其中了。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经原辅仁大学外文系教师李霁野介绍,她来到南开大学,就此与南开结下深深的情缘。
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叶嘉莹却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想起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重新焕发的热情,让她抛却了“小我”的狭隘和无常。
诗歌使人心不死叶嘉莹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事,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教书,叶嘉莹的好多学生现在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
今年她90岁生日时,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说很抱歉,老师的寿辰来不了了,因为已经不能走路了。
叶嘉莹用自己澎湃的热情,深深感染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叶教授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她在中国古典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惊叹艺术和文学之美。
”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201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不过,南开大学已然成为她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地。
早在11年前,叶嘉莹就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不久前,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今后将定居南开,决定捐资,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
如今,叶嘉莹正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
“我教书70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
”她指指家里摞着的一个个行李箱,“这些都是我带回来的历年的讲课录音和录像。
”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
她的着作文白相杂,理论性强,而讲课时深入浅出,整理出来更利于向读者普及。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让这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
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
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
这难题,她早已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