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

合集下载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心得
轧钢产生质量缺陷这一问题,我对此有所体会。

我认为轧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板坯加热制度不合理或加热操作不当生成较厚且较致密的铁皮,除鳞时难以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

2.由于高压除鳞水压力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安装不合理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钢坯上的铁皮未除尽,轧制时被压入到钢板表面上。

3.氧发生较多,含硅化铁皮在沸腾钢中较高的钢中易产生红铁皮。

4.轧辊表面粗糙。

5.辊形曲线不合理,轧辊磨损不均匀。

6.压下量分配不合理。

7.轧辊辊缝调整不良或轧件跑偏。

8.轧辊冷却不均。

9.轧件温度不均。

10.卷取机前的侧导板开口度过小等。

11.板坯上原有的裂缝、针状气孔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制后残
留在轧件表面上。

12.含铜钢因加热温度控制不当,易产生网裂。

13.因轧辊受热不均、冷却不当及疲劳破坏等,造成轧辊产生裂纹,轧制后在轧件表面上呈凸起的龟纹。

对于轧钢质量问题我总结出以上可能造成的原因,我相信,只要合理规避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轧钢质量缺陷的问题。

轧制缺陷分析

轧制缺陷分析

1.折叠是钢材表面形成的各种折线,这种缺陷往往贯穿整个产品的纵向。

产生折叠的原因是由于轧制厂追求高效率,压下量偏大,产生耳子,下一道轧制时就产生折叠,折叠的产品折弯后就会开裂,钢材的强度大下降。

2.麻面是由于轧槽磨损严重引起钢材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缺陷。

由于厂家要追求利润,经常出现轧槽轧制超标。

3.结疤原因有两点:1.钢材材质不均匀,杂质多。

2。

导卫设备简陋,容易粘钢,这些杂质咬人轧辊后易产生结疤。

4.裂纹,原因是它的坯料气孔多,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产生裂痕,经过轧制后就有裂纹。

5.刮伤,原因是设备简陋,易产生毛刺,刮伤钢材表面。

深度刮伤降低钢材的强度。

6.伪劣钢材无金属光泽,呈淡红色或类似生铁的颜色,原因有两点二1、它的坯料是土坯。

2、轧制的温度不标准,他们的钢温是通过目测的,这样无法按规定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轧制,钢材的性能自然就无法达标。

7.伪劣钢材的横筋细而低,经常出现充不满的现象,原因是厂家为达到大的负公差,成品前几道的压下量偏大,铁型偏小,孔型充不满。

8.伪劣钢材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原因是厂家为了节约材料,成品辊前二道的压下量偏大,这种螺纹钢的强度大大地下降,而且也不符合螺纹钢外形尺寸的标准。

9.优质钢材的成分均匀,冷剪机的吨位高,切头端面平滑而整齐,而伪劣材由于材质差,切头端面常常会有掉肉的现象,即凹凸不平,并且无金属光泽。

而且由于伪劣材厂家产品切头少,头尾会出现大耳子。

10.伪劣钢材材质含杂质多,钢的密度偏小,而且尺寸超差严重,所以在没有游标卡尺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称量核对。

比如对于螺纹钢20,国家标准中规定最大负公差为5%,定尺9M时它的单根理论重量为120公斤,它的最小的重量应该是:22 X(l-5%)=20.9公斤,称量出来单根的实际重量比20.9公斤小,则是伪劣钢材,原因是它负公差超过了5%。

一般来说整相称量效果会更好,主要考虑到累积误差和概率论这个问题。

11.伪劣钢材的内径尺寸波动较大,原因是;l、钢温不稳定有阴阳面。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热轧工序典型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热轧工序典型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结词
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完善等工艺因素是导致热轧工序质量缺陷的 重要原因。
详细描述
加热温度、轧制速度、道次压下量等工艺参数的设置对热轧产品的质量有显著 影响。工艺流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如冷却速度控制不当、轧制道次不足等,也 可能导致产品出现各种缺陷。
设备因素
总结词
设备故障、维护不当等设备因素是热轧工序中常见的质量缺 陷原因。
热轧工序典型质量缺陷产生 原因与预防措施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热轧工序简介 • 典型质量缺陷类型 • 产生原因分析 • 预防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热轧工序简介
热轧工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热轧工序是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 进行轧制的过程,目的是改变材 料的形状并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
钢材内部碳化物分布不均,导致钢材 性能不均一。
03
产生原因分析
原料因素
总结词
原料质量不均、成分偏析等原料因素 是导致热轧工序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 之一。
详细描述
原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夹 杂物含量等因素可能影响热轧过程中 的流动性和变形行为,从而导致产品 出现裂纹、孔洞、夹杂等缺陷。
工艺因素
板形不良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轧辊磨损严重、轧 制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是来料温度和厚 度波动过大。
厚度超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轧辊间隙调整不当 、轧制过程中张力控制不准确,或者是轧制润 滑条件不佳,导致金属流动不均匀。
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评估
对于表面裂纹,通过优化轧制温 度和润滑条件,加强轧辊检查和 维护,可以显著减少裂纹的产生
2
针对这些质量缺陷,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控制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参数和加强质量检测 等。

轧制缺陷及质量控制

轧制缺陷及质量控制

轧制缺陷及质量控制一、引言轧制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用于将金属坯料通过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产品。

然而,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物等,这些缺陷会极大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轧制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轧制缺陷的分类根据轧制缺陷的性质和形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表面缺陷:包括轧痕、划伤、氧化皮等,主要是由于轧辊和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压力引起的。

2. 内部缺陷:包括夹杂物、气孔、裂纹等,主要是由于金属内部的不均匀组织或外来杂质引起的。

3. 尺寸偏差:包括厚度不均匀、宽度不一致等,主要是由于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不当或设备故障引起的。

三、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1. 材料因素: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对轧制缺陷有重要影响。

例如,含有夹杂物或杂质的金属坯料容易在轧制过程中产生裂纹和气孔。

2. 工艺因素:轧制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对缺陷的形成和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制力等参数的不合理调整都可能导致缺陷的产生。

3. 设备因素:轧机的性能和状态对缺陷的形成和控制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轧辊的磨损、轧辊的几何形状、轧机的润滑和冷却系统等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轧制缺陷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轧制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质量好、含杂质少的金属坯料,减少夹杂物和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产品要求,合理选择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制力等参数,确保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力的均匀分布。

3.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轧机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轧辊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确保润滑和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利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对轧制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陷。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

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圆钢1划伤特征:一般呈直线型沟痕,可见沟底,长度由肉眼刚刚可见到几毫米不等,长度自几毫米至几米不等,可断续分布,也可能通长分布。

原因:导卫表面不光滑,有毛刺或磨损严重;滚动导轮不转或磨损严重;翻钢板表面不光滑刮伤;在运输过程中辊道盖板等刮伤。

2折叠特征:沿轧制方向呈直线状分布,外形似裂纹,边缘有时呈锯齿状,连续或断续分布,深浅不一,内有氧化铁皮,在横断面上看,一般呈折角。

原因:前某一道次出耳子;前某道次产生划伤、轴错、轧槽损坏或磨损严重、飞边等;原料表面有尖锐棱角或裂纹。

3结疤特征:一般呈舌形或指甲形,宽而厚的一端和基体相连;有时其外形呈一封闭的曲线,嵌在钢材表面上。

原因:前一孔型轧槽损坏破损或磨损严重;外界金属落在轧件上被带入孔型,压入钢材表面;前一道次轧件表面有深度较大的凹坑。

4耳子特征:出现于成品的两旁辊缝处,呈平行于轴线的突起条状。

有两侧耳子、单侧耳子、全长出耳、局部出耳和周期出耳等。

原因:孔型设计不良,宽展估计过小;成品前料型高度较大;成品孔辊缝小;终轧温度低,宽展增加;成品导板安装不正、尺寸大或磨损严重;横梁或导板盒松动;轧槽更换错误或轧机轴承损坏。

5弯曲特征:有头部弯曲、局部弯曲、全长弯曲等。

原因:出口导卫安装过高或过低;温度不均;上下辊径差过大;冷床不平,成品在冷床上排列不齐,移动速度不一致,翻钢设备不良;冷却水分布不均匀,成品冷却不均;精整操作不良。

6翘皮特征:呈鱼鳞状或分层翘起的薄皮,大部分是生根的,也有不生根的。

原因:导卫装置加工或安装不良,围盘有尖锐棱角,刮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引起翘皮;输送辊道表面粗糙,刮起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造成翘皮;轧件带有薄耳子;轧槽磨损严重,轧件在孔型内打滑;连铸坯内部有较大的皮下气泡,轧后破裂形成翘皮。

7表面夹杂特征:一般呈点状、条状或块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暗黄、灰白等,机械地粘结在成品表面上,不易剥落,且有一定的深度。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

钢材销售业务中经常会碰到客户的质量投诉,业务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了解、分析、判断,并给予正确的反馈,本人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对常用的板材会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供有关人员作参考,如有错误的地方请予指正:冷轧钢板1表面夹杂:表面呈现点状、块状或线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沿轧制方向间断或连续分布,其颜色为好棕色、深灰色或白色。

严重时,钢板出现孔洞、破裂、断带。

原因:1)炼钢时造渣不良,钢水粘度大,流动性差,渣子不能上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多;2)铸温低,沸腾不良,夹杂物未上浮;3)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4)钢水罐、钢锭模或注管内的非金属材料未清扫干净。

2介在物:缺陷呈点状,一般色泽与钢带不同,多呈白色、灰白色。

长度不是很长,多存在于钢带的头、屋部,程度严重时即形成剥片、孔洞。

分为闭口状和开口状。

原因是由于炼钢时钢水中有夹杂物,或热轧时钢带表面存在刮痕、凿痕等缺陷,经过冷轧时,在钢带表面即形成点状之痕迹。

3轧入污物:缺陷呈块状,一般呈白色,易集中发生在钢带某段长度。

原因是由于外来物(如衬纸、胶粒)被轧入钢带表面,而形成大面积、块状之缺陷。

4气孔和夹层:切断面上呈上下两层裂纹,但无分离。

原因是由于炼钢、热轧时钢带表面残留有气泡。

5结疤: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舌状”、“鱼鳞状”或条状翘起的金属起层,有的与钢板本体相连接,有的与钢板本体不相连,前面叫开口结疤,后者叫闭口结疤,闭口结疤在轧制时易脱落,使板面成为凹坑。

原因:1)炼钢方面:锭模内壁清理不净,横壁掉肉,上注时,钢液飞溅,粘于横壁,发生氧化,铸温低,有时中断注流,继续注钢时,形成翻皮;下注时,保护渣加入不当,造成钢液飞溅;2)轧钢方面:板坯表面残留结疤未清除干净,经轧制后留在钢板上。

6氧化铁皮:缺陷呈点状、条状或鱼鳞状的黑色斑点,分布面积大小不等,压入的深浅不一。

这类铁皮在酸洗工序难于洗尽,当铁皮脱落时形成凹坑。

原因:1)板坯加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炉内呈强氧化气氛,炉生氧化铁皮轧制时压入;2)高压水压力不足,连轧前氧化铁皮未清除干净;3)高压水喷咀堵塞,局部氧化铁皮未清除;4)集鳞管道打开组数不够,除鳞不干净。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表面质量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

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表面质量缺陷,常见的缺陷有:氧化皮、夹杂物、坑洞、划痕、波纹、卷边、折叠、皱曲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带钢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并且可能导致产品退货和生产中断,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1. 滚轧工艺参数不合理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与滚轧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如果轧机的温度、轧制力、轧辊表面状况等参数设定不合理,容易导致带钢表面出现坑洞、波纹、卷边等缺陷。

过大的轧制力也容易导致皱曲等严重的表面质量问题。

2. 原料质量不佳热轧带钢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坯和热轧辅助材料。

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夹杂物等缺陷。

特别是在钢坯表面存在夹杂物或氧化皮时,会使其在热轧过程中将夹杂物或氧化皮轧入带钢中,从而形成相应的表面缺陷。

3. 冷却不当热轧带钢在轧制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如果冷却不当,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过热区或冷却速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

4. 轧辊磨损严重轧辊是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之一。

轧辊的表面状况对于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轧辊磨损严重或者表面状况不良,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划痕、坑洞等缺陷。

5.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水平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折叠、皱曲等缺陷。

三、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因滚轧工艺参数不合理而导致的表面质量缺陷,需要对滚轧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轧制力、温度、冷却速度等参数的设定,可以有效地改善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

轧钢常见缺陷

轧钢常见缺陷
(1)头太、头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轧制温度和轴瓦的磨损及轧机部件的松动等造成。
2)腰厚、腰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如按孔型设计头部压下量为77—=6.7mm;腰部压下量为16一=1.5mm,如果六孔压下量加大l.5mm,则头部尺寸为75.5mm压下量由6.7mm减少到5.2mm,腰部压下量由1.5mm减少到0,自然头部对腰部有拉伸加之腰部无压下而宽展,所以腰变薄,反之腰部变厚。
(1)因辊式或立式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将钢轨矫断。
(2)钢质不好,如局部夹杂、偏析,在矫直过程中被矫(压)裂(断)。
3、线材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耳子
盘条表面沿轧制方向的条状凸起称为耳子,有单边耳子,也有双边耳子。在高速线材轧机(连轧)生产中,最终产品头尾两端很难避免耳子的产生。
1)轧槽导卫安装不正及放偏过钢,使轧件产生耳子。
(1)卫板安装不良,使钢轨产生力偶,形成扭转。
(2)轧件温度不均或压下量不均,造成各部延伸不一致。
(3)矫直机调整不当,钢轨受力偶作用。
(4)在冷却台架上翻钢时因温度较高也会出现扭转。
弯曲
钢轨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叫弯曲,一般呈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在端部的弯曲又叫弯头。
(1)由于重轨的头、腰、底面积相差较大,使轧制、冷却等工序操作易产生弯曲。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物(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
分层
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
(1)主要因钢坯缩孔部分未切净。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j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钢的冶金缺陷

钢的冶金缺陷

钢中常见的冶金缺陷钢中常见的冶金缺陷通常包括裂纹、重皮(结疤) 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折叠、气泡、疏松、缩孔残余、非金属夹杂物、金属夹杂物、过烧、晶粒粗大等等。

下面举各例说明:H型钢的生产与其他型钢相比,不仅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也高。

由于H型钢的工艺环节多,生产过程中任一方面的工艺控制不当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瑕疵、严重者报废。

如不控制好,必将降低成才率,增加生产成本。

H型钢常见缺陷:1.弯曲(弯头)特征:型钢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称为弯曲,一般为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只头部的弯曲叫弯头。

产生原因:(1)轧机调整不当,轧辊倾斜或跳动,上、下辊径差大,造成速度差大。

(2)出口卫板安装不正确,卫板梁过低或过高。

(3)轧件温度不均匀,使金属延伸不一致。

(4)冷床拉钢小车不同步或滑轨不光滑。

(5)运输辊道速度过快,容易把钢材头部撞弯。

(6)矫直温度过高,冷却后容易产生弯曲。

(7)成品捆扎长短不齐较大。

在运输中装卸不当。

(8)堆垛时不按规定进行。

(9)锯片用的太老,也容易产生弯头。

2.形状不正特征:型钢断面几何形状歪斜不正,这类缺陷对不同品种各异,名称繁多。

如工槽钢的内并外斜,弯腰挠度,角钢顶角大、小腿不平等。

产生原因:(1)矫直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2)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

(3)矫直辊磨损严重。

(4)轧辊磨损或成品孔出口卫板安装不良。

3.结疤特征:型钢表面上的疤状金属薄块。

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表面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

产生原因: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表面上。

4.表面夹杂特征:暴露在钢材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表面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产生原因:(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5.分层特征: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钢材轧制缺陷及原因

钢材轧制缺陷及原因

1.贯穿气孔熔铸品质不好。

2.表面气泡铸锭含氢量高组织疏松;铸锭表面凸凹不平的地方有脏东面,装炉前没有擦净;蚀洗后,铸块与包铝板表面有蚀洗残留痕迹;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铸块表面氧化;第一道焊合轧制时,乳液咀没有闭严,乳液流到包铝板下面。

3.铸块开裂热轧时压下量过大,从铸锭端头开裂;铸块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

4.力学性能不合格没有正确执行热处理制度或热处理设备不正常,空气循环不好;淬火时装料量大,盐浴槽温度不够时装炉,保温时间不足,没有达到规定温度即出炉;试验室采用的热处理制度或试验方法不正确;试样规格形状不正确,试样表面被破坏。

5.铸锭夹渣熔铸品质不好,板片内夹有金属或非金属残渣。

6.撕裂润滑油成分不合格或乳液太浓,板片与轧辊间产生滑动,金属变形不均匀;没有控制好轧制率,压下量过大;轧制速度过大;卷筒张力调整得不正确,张力不稳定;退火品质不好;金属塑性不够;辊型控制不正确,使金属内应力过大;热轧卷筒裂边;轧制时润滑不好,板带与轧辊摩擦过大;送卷不正,带板一边产生拉应力,一边产生压应力,使边沿产生小裂口,经多次轧制后,从裂口处继续扩大,以至撕裂;精整时拉伸机钳口夹持不正或不均,或板片有裂边,拉伸时就会造成撕裂;淬火时,兜链兜得不好或过紧,使板片压裂,拉伸矫直时造成撕裂。

7.过薄压下量调整不正确;测厚仪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辊型控制不正确。

8.压折(折叠)辊型不正确,如压光机轴承发热,使轧辊两端胀大,结果压出的板片中间厚两边薄;压光前板片波浪太大,使压光量过大,从而产生压折;薄板压光时送入不正容易产生压折;板片两边厚差大,易产生压折。

9.非金属压入热轧机的轧辊、辊道、剪刀机等不清洁,加工过程中脏物掉在板车带上,经轧制而形成;冷轧机的轧辊、导辊、三辊矫直机、卷取机等接触带板的部分不清洁,将脏物压入;轧制油喷咀堵塞或压力低,带板表面上粘附的非金属脏物冲洗不掉;乳液更换不及时,铝粉冲洗不净及乳液槽未洗刷干净。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钢铁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缺陷,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钢材缺陷术语及其可能产生原因和改善对策,大家一起来找找茬吧:1、圆度说明:圆形截面的轧材,如圆钢和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各个方向上的直径不等。

2、形状(外形)不正确说明:轧材横截面几何外形歪斜,凹凸不平。

如六角钢的六边不等、角钢顶角大、型钢扭转等。

3、厚薄不均说明:钢板(或钢带)各部位的厚度不一样,有的两边厚而中间薄、有的边部薄而中间厚、也有的头尾差超过规定。

4、弯曲度说明:轧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不平直,呈曲线状。

5、镰刀弯说明:钢板(或钢带)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

6、瓢曲度说明:钢板(或钢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时出现高低起伏的波浪现象,使其成为“瓢形”或“船形”。

7、扭转说明:条形轧件沿纵轴扭成螺旋状。

8、脱方、脱矩说明:方形、矩形截面的材料对边不等或截面的对角线不等。

9、拉痕(划道)说明:呈直线沟状,肉眼可见到沟底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

10、裂纹说明:一般呈直线状,有时呈Y形,多与拔制方向一致,但也有其他方向,一般开口处为锐角。

11、重皮(结疤)说明: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表面易于脱落。

12、折叠说明:钢材表面局部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13、锈蚀说明:表面天生的铁锈,其颜色由杏黄色到黑红色,除锈后,严重的有锈蚀麻点。

14、发纹说明:表面发纹是深度甚浅,宽度极小的发状细纹,一般沿轧制方向延伸形成细小纹缕。

15、分层说明:钢材截面上有局部的明显的金属结构分离,严重时则分成2~3层,层与层之间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

16、气泡说明:表面无规律地分布呈圆形的大大小小的凸包,其外缘比较圆滑。

大部是鼓起的,也有的不鼓起而经酸洗平整后表面发亮,其剪切断面有分层。

17、麻点(麻面)说明:表面呈现局部的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外形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严重时有类似桔子皮状的,比麻点大而深的麻斑。

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

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
(1)轧机操作调整不当或成品前孔磨损严重,造成成品孔压下量过大。=c%gV]>_G
(2)钢坯温度低,造成轧制过程中的宽展大。Ow__v}l_J_
(3)入口导板安装偏斜、松动,轧件进孔不正。l7_Wdbx5x0
zh_Y]__!
轧痕(凸、凹、压印)__t"5ZYa__
在钢轨表面出现的各种不连续的伤痕叫轧痕。各种轧痕都存在热加工的痕迹、般呈周期性出现,有时无规律分布。R{6_M__(!x
(2)切深孔切人太深,造成腿长无法消除。_x^1d9_Z_
(3)轧辊不水平或有轴向串动,以及800咬入不正,成品孔夹板上偏等都会造成一腿长,一腿短等。k!_}(a0h
(4)腰的厚、薄主要是成品孔及成品前孔压下量不合理所造成。miu?X_!
_M_gi~j_.[
划伤(刮伤、擦伤、划痕)p6K___~_b
钢坯有夹杂。$_uRi/%Q9_
@zLyG#kH
Y
分层_5as5{"_l
轨腰断面中心线附近显露的金属分离层叫分层。常呈现黑线或黑带,内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物。x>_T+k8[_n
I_aO&f<^#o
(1)主要因钢坯缩孔部分未切净。_,,M_L^ey_
(2)钢坯中心聚集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中不能使金属焊合。] U }B_~Y_
dx.J_v/Mb
扭转2N.!#~_2D
钢轨上某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长度方向绕其轴线旋转定角度称扭转,严重时象麻花.扭转分全长和局部扭转两种。Q_{~;_4+ZD
*_#GX_~3_A
(1)卫板安装不良,使钢轨产生力偶,形成扭转。0bu!(Tpg_7
(2)轧件温度不43;Z
#X'_-/q`.

带钢轧制时产生的主要缺陷与分析

带钢轧制时产生的主要缺陷与分析

带钢轧制时产生的主要缺陷与分析在热带轧机上轧制带钢所形成的缺陷最主要有下列几种:(1)结疤。

在板坯清理时对裂口及裂纹没有全部清除干净,结果在轧制时形成结疤;板坯加热时过热,特别是铬不锈钢,轧制时在带钢上形成结疤。

带钢坯表面大量集结的非金属夹杂物,也是产生结疤的原因。

(2)裂边。

板坯侧面缺陷未全面清除干净,这是带钢裂边的原因。

(3)过热。

板坯在过高温度下长时间停留会引起过热。

过热板坯轧制时会产生大裂口和剥落;邻近过热的部分出现细裂纹,细裂纹在进一步轧制时会变成结疤。

为防止板坯过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加热制度,尤其是高温下的均热时间。

加热铁素体类钢时,温度超过850℃后必须快速加热。

(4)机械损伤。

轧入碎屑、压痕、划痕是热轧不锈带钢表面最有特征的缺陷。

轧人碎屑和压痕缺陷是由于坯料上的结疤块、裂边在导卫上摩擦时有碎片落到带钢表面上以及其他东西被轧辊或矫直机辊子压人而形成的。

划痕大部分是在带钢运动时,下表面与不光滑的导卫、辊面不平的辊子及被动辊相接触时形成的。

上表面划痕通常是在未卷紧运送时卷层间摩擦造成的。

在卷取中,带钢与卷取机成形辊和喂料辊之间发生摩擦时,带钢表面上会产生很多短条状划伤。

(5)带钢厚薄不均。

带钢长度上的厚度不均匀与沿板坯长度加热的均匀性及带钢在机架间张力值有关。

带钢的前端和后端一般比中部厚一些,这是因为在连续式精轧机组中带钢端部没有张力的缘故。

带钢后端一般比前端厚,这是温度不同所致热轧带钢开裂的改进热轧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铁液一铁液预处理一顶底复吹转炉一脱氧合金化一吹氩一板坯连铸一铸坯检验一加热一粗轧高压水除鳞一立辊轧一可逆式粗轧一中轧一热卷箱一精轧高压水除鳞一精轧一层流冷却一卷取一入库。

热轧带钢在生产检验及用户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开裂现象,并对开裂带钢进行了化学成分及低倍和金相检验分析。

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符合要求,铸坯存在皮下气泡、带钢存在非金属夹杂及游离渗碳体是带钢出现开裂主要原因,针对以上情况给你针对性改进建议,具体如下。

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

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
,;<M_+_V3+
开裂_{V_8uk_ $
钢坯在轧制中,自动裂开称开裂。工业轨尤为多见。_\#_F>_R,
sN_M_F(TY
(1)由于钢锭中心部位集中大量气体和非囊属夹杂物所致。`-?`H>+OG_
(2)由于钢“内裂”或“穿孔”所致。ZQ_-6n1O_
8~B___LT_Z
过烧G_ 6x__N R
因钢坯加热不当,钢轨表面出现的横向粗糙裂口叫“过烧”。裂口多出现在轨头和轨底侧边,金相观察裂口处金属晶粒粗大。7Rc>LI*'
(1)轧机操作调整不当或成品前孔磨损严重,造成成品孔压下量过大。=c%gV]>_G
(2)钢坯温度低,造成轧制过程中的宽展大。Ow__v}l_J_
(3)入口导板安装偏斜、松动,轧件进孔不正。l7_Wdbx5x0
zh_Y]__!
轧痕(凸、凹、压印)__t"5ZYa__
在钢轨表面出现的各种不连续的伤痕叫轧痕。各种轧痕都存在热加工的痕迹、般呈周期性出现,有时无规律分布。R{6_M__(!x
一般呈直线或弧形的沟槽,其深度不等,通长可见沟底,长度自几毫米到几米,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多为单条,有时出现多条。xr7}@rq"U<
)#_cZ_& O_
(1)导卫板安装不当,对轧件压力过大,将轧件表面划伤。F8"J_<_VJ7
(2)导卫板加工不良,口边不圆滑,或磨损严重,粘有氧化铁皮,将轧件表面划伤。!'p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1_vdG \$_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_U#|6n ,_。cp_6I]#_X

带钢轧制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带钢轧制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带钢轧制常见缺陷原因分析结疤(M01)图7-1-1图7-1-21. 缺陷特征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 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②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3. 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质量验收,发现板坯表面存在结疤和火焰清理后残渣应清理干净。

4.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结疤缺陷,对局部结疤缺陷,允许修磨或切除带有结疤部分带钢的方法消除,如结疤已脱落,则比照压痕缺陷处理。

7.2 气泡(M02)图7-2-1 闭合气泡图7-2-2 开口气泡图7-2-3 开口气泡1. 缺陷特征钢带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缺陷称气泡。

其外缘较光滑,气泡轧破后,钢带表面出现破裂或起皮。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2. 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①因脱氧不良、吹氩不当等导致板坯内部聚集过多气体;②板坯在炉时间长,皮下气泡暴露或聚集长大。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或焊接不良。

3. 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加强板坯质量验收,不使用气泡缺陷暴露的板坯;②严格按规程加热板坯,避免板坯在炉时间过长。

4.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气泡缺陷。

7.3 表面夹杂(M03)图7-3-1图7-3-21. 缺陷特征板坯中的夹杂或夹渣经轧制后在钢带表面暴露的块状或长条状的夹杂缺陷称表面夹杂。

其颜色一般呈棕红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2. 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

危害:可能导致后序加工过程中产生孔洞、开裂、分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在轧制中常见的缺陷总结结疤型钢表面上的疤状金属薄块。

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表面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

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表面上。

表面夹杂暴露在钢材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表面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分层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

(2)钢坯的皮下气泡,严重疏松,在轧制时未焊台,严重的夹杂物也会造成分层。

(3)钢坯的化学成份偏析严重,当轧制较薄规格时,也可能形成分层。

气泡(凸包)型钢表面呈现的一种无规律分布的园形凸起称为凸包,凸起部分的外缘比较园滑,凸包破裂后成鸡爪形裂口或舌形结疤,叫气泡。

多产生于型钢的角部及腿尖。

钢坯有皮下气泡,轧制时未焊合。

裂纹顺轧制方向出现在型钢表面上的线形开裂,一般呈直线形,有时呈“Y”形,多为通长出现,有时局部出现。

(1)钢坯有裂缝或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经轧制破裂暴露。

(2)加热温度不均匀,温度过低,轧件在轧制时各部延伸与宽展不一致。

(3)加热速度过快、炉尾温度过高或轧制后冷却不当,易形成裂纹,情况多发生在高碳钢和低合金钢划伤(刮伤、擦伤、划痕)一般呈直线或弧形的沟槽,其深度不等,通长可见沟底,长度自几毫米到几米,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多为单条,有时出现多条。

(1)导卫板安装不当,对轧件压力过大,将轧件表面划伤。

(2)导卫板加工不良,口边不圆滑,或磨损严重,粘有氧化铁皮,将轧件表面划伤。

(3)孔型侧壁磨损严重,当轧件接触时产生弧形划伤。

(4)钢材在运输过程中与表面粗糙的辊道、盖板、移钢机、活动挡板等接触划伤。

缺肉型钢其一侧面沿轧制方向全长或周期性的缺少金属称缺肉,缺陷处没有成品孔轧槽的热轧印迹,色暗、表面较粗糙。

(1)孔型设计不良,轧辊车削不正确及轧机调整不当,使轧件进入成品孔时由于金属量不足,造成孔型充填不满。

(2)轧槽错牙或入口导板安装不当,造成轧件某一面缺少金属,再轧时孔型充填不满。

(3)前、后孔磨损程度不一样。

(4)园轧件弯、扭造成进孔不正。

(5)对于工、槽钢,困钢坯不清理,往往出现结疤掉到闭口腿内,在轧制过程中便会出现周期性的腿尖缺肉。

在型钢表面上与}L型开口处相对应的地方,出现顺轧制方向(1)轧机调整不当或孔型磨损严重,使成品前孔来料过大或成品孔压下量过大,产生过充满,多产生双边耳子。

(2)进入成品孔前因事故造成温度过确,使钢料进孔不正,造成延伸不一致。

(4)轧辊安装不正确,上、下轧辊轴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即上、成水平投影交叉,使轧件扭转。

(5)矫直机调整不当。

弯曲(弯头)型钢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称为弯曲,一般为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只头部的弯曲叫弯头。

(1)轧机调整不当,轧辊倾斜或跳动,上、下辊径差大,造成速度差大。

(2)出口卫板安装不正确,卫板梁过低或过高。

(3)轧件温度不均匀,使金属延伸不一致。

(4)冷床拉钢小车不同步或滑轨不光滑。

(5)运输辊道速度过快,容易把钢材头部撞弯。

(6)矫直温度过高,冷却后容易产生弯曲。

(7)成品捆扎长短不齐较大。

在运输中装卸不当。

(8)堆垛时不按规定进行。

(9)锯片用的太老,也容易产生弯头。

形状不正型钢断面几何形状歪斜不正,这类缺陷对不同品种各异,名称繁多。

如工槽钢的内并外斜,弯腰挠度,角钢顶角大、小腿不平等。

(1)矫直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2)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

(3)矫直辊磨损严重。

(4)轧辊磨损或成品孔出口卫板安装不良。

力,形成裂纹。

(3)轧制过程中冷却不当,即因事故浇水时间过长或孔型冷却水开得太大,低温轧制易形成裂纹。

表面夹杂暴露在钢轨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

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其大小、深浅无规律,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

钢坯有夹杂。

分层轨腰断面中心线附近显露的金属分离层叫分层。

常呈现黑线或黑带,内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物。

(1)主要因钢坯缩孔部分未切净。

(2)钢坯中心聚集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中不能使金属焊合。

开裂钢坯在轧制中,自动裂开称开裂。

工业轨尤为多见。

(1)由于钢锭中心部位集中大量气体和非囊属夹杂物所致。

(2)由于钢“内裂”或“穿孔”所致。

过烧因钢坯加热不当,钢轨表面出现的横向粗糙裂口叫“过烧”。

裂口多出现在轨头和轨底侧边,金相观察裂口处金属晶粒粗大。

(1)主要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太长。

(2)加热操作不当或炉内氧化性气氛过强。

耳子在钢轨的外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出现一条金属凸起称耳子,多出现在轨头中央开口处及轨底边端等部位。

(1)轧机操作调整不当或成品前孔磨损严重,造成成品孔压下量过大。

(2)钢坯温度低,造成轧制过程中的宽展大。

(3)入口导板安装偏斜、松动,折迭沿钢轨的轧制方向出现的长条形金属重迭缺陷叫折迭。

折迭呈直线状,也有呈锯齿状。

多出现在钢轨头部、底部边沿等处,沿钢轨全长或局部分布。

(1)主要是由于成品孔前某一道次出现耳子,再轧后形成折迭。

(2)由于轧辊车削不良,锁口过宽。

(3)帽形孔压下量过大,底部宽度过大,进轨形切深孔形成耳子,再轧时形成折迭。

(4)轨形切深孔压下量过大.轨底侧压过大,使轧件出现耳子。

再轧时形成折迭。

(5)有时由于孔型严重磨损.将轧件表面啃伤后再轧时形成折选。

(6)导卫板安装不当.有棱角或粘有铁皮使轧件划伤,再轧后形成折迭。

扭转钢轨上某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长度方向绕其轴线旋转定角度称扭转,严重时象麻花.扭转分全长和局部扭转两种。

(1)卫板安装不良,使钢轨产生力偶,形成扭转。

(2)轧件温度不均或压下量不均,造成各部延伸不一致。

(3)矫直机调整不当,钢轨受力偶作用。

(4)在冷却台架上翻钢时因温度较高也会出现扭转。

钢轨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叫弯曲,一般呈镰刀形(1)由于重轨的头、腰、底面积相差较大,使轧制、冷却等工序操作易产生弯曲。

(2)矫直机操作调整不良或矫直温度过高。

75.5mm压下量由6.7mm减少到5.2mm,腰部压下量由1.5mm少到0,自然头部对腰部有拉伸加之腰部无压下而宽展,所以腰变薄,反之腰部变厚。

(3)底大主要是由成品孔腰厚,上腿长引起及六孔开口腿磨损严重等。

(4)底小主要是帽形孔未能将腿部宽展到足够的长度,或由腰薄引起。

(5)轨高、轨低主要是由于轧件的温度高、低,成品前孔轨头部分或成品孔轨头部分磨损情况引起。

(6)腹高、腹低主要是导卫板安装不良,孔型严重磨损造成。

矫裂(矫断、压断)钢轨在冷状态矫直、压直过程中,产生的直线形或折线形的裂纹。

其裂口棱角尖锐,呈银亮色,严重时劈裂成碎断。

(1)因辊式或立式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将钢轨矫断。

(2)钢质不好,如局部夹杂、偏析,在矫直过程中被矫(压(断)。

线材常见缺陷缺陷名称缺陷特征产生原因1)轧槽导卫安装不正及放偏过形成折迭。

裂纹盘条表面沿轧制方向有平直或弯曲、折曲的细线,这种缺陷多为裂纹。

由于钢坯上的缺陷经轧制后形成的裂纹常判有氧化圆点、脱碳现象,裂纹中间常存在氢化亚铁。

由于轧后控冷不当形成的裂纹无脱碳现象伴生,裂缝中一般无氧化亚铁。

(1)钢坯上未消除的裂纹(无论纵向或横向),皮下气泡及非金属夹杂物都会在盘条上造成裂纹缺陷。

(2)钢坯上的针孔直口不清除,经轧制被延伸、氧化、熔接就会造成成品的线状发纹。

针孔是铸坯常见的重要缺陷之一,不显露时很难检查出来,应特别予以注意。

(3)高碳钢盘条或合金舍量高的钢坯加热工艺不当(预热速度过快,加热温度过高等),以及盘条轧成后冷却速度过快,也可能造成成品裂纹,后者还可能出现横向裂纹。

凸起及压痕盘条表面呈现一些连续性、周期性的凸起或凹下的印痕(某些印痕无规律性),缺陷形状、大小相似。

凸起、压痕主要是轧槽损坏或磨损造成的。

缩孔盘条截面中心部位的疏松或空洞称为缩孔,缩孔处存在非金属夹杂,同时某些非铁元素富集。

连铸方坯按“小钢锭理论”出现周期性的缩孔,轧后不能焊台。

截面夹杂暴露在钢材截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截面夹杂。

这样的缺陷般是铸钢时外来的非金属物质进入钢液,粘附铸坯某个部位造成的。

(3)含合金元素Ni含量较高。

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的钢板,般同板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

(2)轧辊和轧辊两侧轴瓦磨损不一样。

(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折迭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称折迭。

其外形与裂纹相似,深浅不一,在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多在钢板的边部或角部出现。

(1)轧件刮伤,轧制时产生折迭,多出现在钢板的下表面。

(2)立辊挤压过大,辊环啃伤轧件下表面。

(3)加热炉滑道磨损,推钢时使板坯下表面产生划伤。

(4)钢坯表面存在凸台,横轧时产生压折。

麻点钢板表面呈现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人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口坑。

瓢曲钢板在纵横方向同时出现同一方向的翘曲,严重者呈船形。

(1)钢板两面冷却条件不一致,上下表面温差大。

(2)钢板在中压水区域停留时间过长。

镰刀弯钢板两纵边向同一侧弯曲,形似镰刀,称镰刀弯。

(1)轧辊车削不正确或辊缝调整不平行。

(2)轧件两边温度不均,钢板延伸不一致。

(3)用圆盘剪剪边时,两剪刃重合量不一致。

切斜钢板未切成直角,而切成平行四边形、梯形、无规则的四边形等,称切斜。

剪切机调整不当,钢板剪切时未摆正靠齐或操作人员误操作等,都会造成钢板切斜。

热轧板(卷)常见缺陷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和全部。

铁皮有的疏松易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

根据其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沙状铁皮等。

(1)板坯加热制度不合理或加热操作不良时产生一次铁皮难以除尽,轧制时被压人到钢板表面上。

(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以除掉。

(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园,使钢板上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引钢板表面上。

(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易产生红铁皮。

气泡钢板表面有无规律分布的园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

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1)园板坯上存在较多的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焊合,残留在钢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