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导游词修订稿
介绍天一阁的导游词
![介绍天一阁的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607c7b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a.png)
介绍天一阁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宁波天一阁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藏书楼,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它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官员范钦所建造。
天一阁的名字来源于《易经·系辞》中的“天一生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隐患,而藏书楼又是木质结构,所以范钦在建造藏书楼的时候,取其以水克火之意,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一阁的正门口,请大家抬头看,门额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天一阁”三个大字,这是由近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写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天一阁参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堆塑作品,叫做《溪山逸马图》,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幅图上有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它们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幅作品是由宁波已故的工艺美术大师朱金木雕创始人曹厚德先生所创作的。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东明草堂,这里是范钦的藏书处,也是天一阁的一部分。
东明草堂的名字来源于范钦的号“东明”,“草堂”则是书房的意思。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代文人的书房陈设,如书桌、椅子、书柜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高大的书柜,它被称为“天一阁宝书橱”,里面存放着范钦最珍贵的藏书,如宋版《资治通鉴》、明版《洪武正韵》等。
接下来,我们前往范氏故居,这里是范钦的住宅区,也是天一阁的一部分。
在范氏故居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清时期的家具和陈设,如床、榻、几、案等。
这些家具和陈设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范钦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
在范氏故居的正厅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幅范钦的画像,他身穿官服,面容慈祥,目光炯炯有神。
最后,我们来到了天一阁的西花园,这里是天一阁的休闲区,也是天一阁的一部分。
在西花园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花草树木和水池假山,它们构成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精选5篇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5ebf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3.png)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精选5篇推荐文章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热度: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热度: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热度:游故宫的导游词800字热度:四川五彩池导游词热度: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一)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二)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
2023天一阁导游词_1
![2023天一阁导游词_1](https://img.taocdn.com/s3/m/f11391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5.png)
2023天一阁导游词2023天一阁导游词1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古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巍然屹立在宁波城月湖之滨,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
它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
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天一阁一饱眼福的。
这古朴的建筑,幽雅的园林,恬静的环境,确实令人神往。
然而过去的天一阁只是一个普通的私家藏书楼,历经几代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则是宁波的一颗“明珠”,它集藏书、文物、旅游于一体。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雄踞大门两侧是一对清代石狮。
这些木结构的大门,是清道光年间造的。
“南国书城”这四个字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所书,而“古阁藏英”则是由大书法家沙孟海亲题。
现在所看到的大门两旁对联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对联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
黄宗羲号南雷,他曾赏叹“读书难,藏书尤难。
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进入天一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照壁上气势宏大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幅八骏图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
天一阁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
参观完这块照壁后,从右边的直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书库和阅览室)。
可以看见天一阁的又一块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吗?它统称为“麒麟”。
但细分下来,这是一个龙角、牛嘴的“獬豸”,是正义的象征。
天一阁藏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幢藏书楼就是几经修缮后保存下来的天一阁遗址,它是晚清时期的建筑遗物。
天一阁的主人名叫范钦,字尧卿,号东明。
明嘉靖十一年(范钦27岁时)进士,做过湖广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陕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96e9021ed9ad51f11df200.png)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宁波天一阁导游词1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它是明朝嘉靖年间(1561-1566年)卸任官员范钦所建的藏书处,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博物馆其实是座江南园林,园区内的东园和南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致,走在古朴的砖木长廊内,感受清幽的环境。
园内建有明州碑林,数百通石碑记载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
还有书画馆,时常会展出天一阁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
园区内另有天一阁建成之前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展示宁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
而在麻将陈列馆中则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你了解到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2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 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
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
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3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介绍(精选21篇)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介绍(精选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eb88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1.png)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介绍(精选21篇)宁波天一阁介绍篇1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麻将馆。
这里呢就是麻将馆了,麻将呢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叶子戏,后来由宁波人陈鱼门整合发明了新的种类麻将,麻将呢原来叫做麻雀,但是按照我们宁波方言来读叫做“麻将”,所以就叫麻将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宁波是麻将的发源地。
我们都知道宁波是个沿海城市,所以在麻将牌里面很多牌都是与海有关的。
如筒子,象征着船上装食物用的木桶,索子象征着船上面的绳子和鱼网。
再比如说东南西北中发白。
东南西北是象征着船对风的敏感,中象征着船上面的围杆,发是指渔民们对财富的渴望,都希望出船后能满载而归,而白呢就是指船出海后碰到大风浪颗粒无收的回来白白出去了一趟。
这边呢还有块陈鱼门的简介,大家可以看一下。
现在请大家跟到对面的这个陈列馆里去看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呢有许多麻将,其实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每一副麻将都是不同的。
因为它们都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里收集过来的。
好了,下面请大家跟我出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的三缺一,中间这位人物就是陈鱼门了,而旁边的两位一位是美国人,一位是日本人,这里呢还有个空位,大家可以去坐一下和陈鱼门合下影也可以去摸一下牌,说不定回去之后打起麻将来就会非常的顺手了。
这家麻将馆呢是全国唯一家以麻将为主题的陈列馆,这里收藏了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麻将牌。
现在请大家看下整个院子,我们可以发现整个院子里的地板,墙壁,也都是用麻将牌镶嵌而成的。
好了最后我们再来看下这里,这里有两根柱子上面写了一幅,叫做:世事沉浮中发白,人情冷暖马牛风,筒来索去犹半日,黎横月落不曾知。
这副对联呢形象的描写了打麻将时人们的心态。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介绍篇2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去参观一下花轿厅、秦氏支祠和南园。
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富丽堂皇的花轿,这个轿子呢叫做万工轿,它是我们宁波花轿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何要叫做万工轿呢?据说造这么一个轿子,当时要花一万个左右的工人来做,所以就取名为了万工轿。
2024天一阁的导游词(实用12篇)
![2024天一阁的导游词(实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85e2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c.png)
2024天一阁的导游词(实用12篇)天一阁的导游词篇1各位旅客朋友们:那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了。
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天一阁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那么为什么要取名为天一阁呢?那是因为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
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天一阁。
但是现在的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
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
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对联,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
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316cec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c.png)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宁波天一阁导游词1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尊经阁,明州碑林和千晋斋。
好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三层歇山顶的建筑就是尊经阁了,尊经阁里主要收藏的一些皇帝御赐的书籍,十三经以及儒家等等,而现在看到的这尊经阁是在1935年的时候从别处移建过来的。
现在我们再看下这边,这边有很多石碑,这里也有一个名称叫做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和尊经阁一样也是从别处移建过来的。
那是在1933年的时候天一阁受到台风袭击严重受损,而天一阁的后人又没能力重修,所以在宁波地方人士的帮助下,建立了天一阁重修委员会,经历了三年,从别的地方移来了很多建筑,这才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一阁。
而原来的天一阁却只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和宝书楼三部分组成。
好了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明州碑林,现在呢这里总共有173块石碑,那么为何要叫做明州碑林?这些石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石碑呢是在原来宁波拆城筑路的时候出土的,因为宁波在古代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明州,而这些石碑是在明州出土的所以就叫做明州碑林了。
在石碑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字,但是仔细看这些字又都写的非常工整,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在刻这些石碑的时候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当年随着石碑的出土呢,还出土了许多砖块,那些砖块呢现在被陈列在天一阁的千晋斋里面,下请大家跟我去看一下。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时就是千晋斋了,我们可以看一下上面的这块匾额,千表示数量,晋表示时间,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看一下,这里呢就是千晋斋的第一展厅,里面放的就是宁波拆城筑路的时候出土的一些汉晋以来的古砖,那么这里的砖呢原来都是北京大学里的马廉教授赠送给天一阁的,当时有一千块左右,但是后来在革命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毁掉了,而这里的砖块也只剩下了现在的五百块左右了。
现在呢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
看完了第一展厅,现在请大家跟我去第二个展厅里看一下,这里放的是一些藏书家捐献给天一阁的部分书籍,天一阁原来有藏书7万余卷但是经过了多次浩劫之后就只剩下1.3万余卷了,后来有许多私人藏书家纷纷把自己的藏书捐给了天一阁,所以到目前为止呢天一阁里面的藏书已经有30多万卷了。
2023天一阁的导游词
![2023天一阁的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60f0d4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e.png)
2023天一阁的导游词2023天一阁的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俗话说的好:“到宁波不到天一阁,等于没有到过宁波。
”欢迎大家来到我国现存历史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非常高兴能成为大家本次的导游(导游自我介绍)。
宁波藏书文化是浙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底蕴深厚的浙东人文培育和促进了宁波藏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的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位于宁波城西月湖之滨,占地2.6万平方米。
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是明代兵部省侍郎范钦的藏书之处。
天一阁是一个饱经风雨的老人,440多年来经受了人间的沧桑,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
古朴的建筑,幽雅的园林,恬静的环境,真是令人神往。
然而过去的天一阁只是一个普通的私家藏书楼,历经几代的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却是宁波一颗闪亮的“明珠”,它集藏书、文物、旅游于一体。
天一阁就象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所有的书籍都是主人自己喜欢并精心收藏,每个书柜就是一段历史。
书籍的排列显得很有条理,按书籍的目录,你可以查找你所需要的图书,颇有现代目录检索的味道。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天一阁一饱眼福的。
但是几百年来,能真正登上天一阁的也只有寥寥十余人。
现在的天一阁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饱眼福,也使楼阁中的珍贵藏书“古为今用”。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
西大门现在我们到的是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宽大的奔马墙面石雕是天一阁欢迎各位朋友最好礼物,整个天一阁的风格从进门开始就定下了它的古朴基调。
大家先看大门两侧,它是一对清代石狮。
这木结构大门也是清代的构筑,门厅外侧有一匾额,上面写者“南国书城”这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于1962年所书。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3篇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9dbf3ce2f0066f5332292.png)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3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宁波天一阁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宁波天一阁导游词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分享到:宁波著名景点天下玉苑(4A)北斗湾漂流白溪漂流凤凰山主题乐园(4A)梁祝文化园九峰山网岙(4A)溪口(5A)五龙潭(4A)东钱湖(4A)东钱湖小普陀更多>>宁波旅游注意事项宁波象山檀头山岛怎么乘车?宁波九龙湖怎么去?宁波石浦渔港古城自驾怎么去?雅戈尔达蓬山在哪里?宁波东钱湖福泉山怎么去?怎么去宁波五龙潭?宁波天童森林公园怎么去?雅戈尔动物园怎么去?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宁波天一阁风景导游词(通用12篇)
![宁波天一阁风景导游词(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8ad8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e.png)
宁波天一阁风景导游词(通用12篇)宁波天一阁风景篇1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
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__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
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
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宁波天一阁风景导游词篇2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
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
还有、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
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
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
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
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
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最新关于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
![最新关于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44dba1376baf1ffd4fad24.png)
最新关于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关于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一)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了。
浙江宁波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那么为什么要取名为浙江宁波天一阁呢?那是因为浙江宁波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
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浙江宁波天一阁。
但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
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
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对联,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
浙江宁波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e1a8e90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0.png)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
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
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
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燮《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
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
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f1e8e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e.png)
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宁波天一阁的导游词4篇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宁波天一阁导游词1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它是明朝嘉靖年间(1561-1566年)卸任官员范钦所建的藏书处,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博物馆其实是座江南园林,园区内的东园和南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致,走在古朴的砖木长廊内,感受清幽的环境。
园内建有明州碑林,数百通石碑记载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
还有书画馆,时常会展出天一阁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
园区内另有天一阁建成之前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展示宁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
而在麻将陈列馆中则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你了解到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2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
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
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3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65b99e10661ed9ad51f3f1.png)
( 浙江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11567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The latest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Tianyige, Zhejiang Province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一)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
它是明朝嘉靖年间(1561-1566年)卸任官员范钦所建的藏书处,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博物馆其实是座江南园林,园区内的东园和南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致,走在古朴的砖木长廊内,感受清幽的环境。
园内建有明州碑林,数百通石碑记载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
还有书画馆,时常会展出天一阁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
园区内另有天一阁建成之前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展示宁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
而在麻将陈列馆中则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你了解到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最新的浙江天一阁导游词范文(二)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天一阁导游词(通用16篇)
![天一阁导游词(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805d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e.png)
天一阁导游词(通用16篇)天一阁导游词篇1各位来宾: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月湖之滨的天一街上。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天一阁博物馆是一座由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天一阁藏书楼自明代创建以来,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它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环境优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西大门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天一阁的西大门,首先印入我们眼前的是一对清代的石狮子。
这对石狮子是清代的时候,浙东工匠的作品。
它们原本守护的是寺院,“下岗”后“再就业”,来到了这里。
后面的木门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单体,1980年迁建过来的。
平面三开间,硬山式屋顶,五层马头墙。
请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国书城”四个大字,是中国著名的宁波宁海籍国画大师潘天寿在1962年的时候所写的。
这个匾额所用的字体是隶书。
由于宁波在中国的南方,故城“南国”。
“红豆生南国”,书乃读书人的相思物,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南国也是十分恰当的。
“书城”的意思是,一座以书筑成的城,一座为书的安全而筑的城。
请大家看下面的这幅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当代版本目录下泰斗,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1981年78岁时专门为天一阁书写的。
用的是“钟鼎文”。
所谓“钟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时期的华夏先民刻在青铜器如钟、鼎之类上的文字,说他是文字,其实说是符号似乎更确切一些。
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时间悠久,藏书规矩、藏书精神可师可法。
下联说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后的感叹心情。
黄宗羲号南雷,在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破例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人,后来应天一阁传人的请求写国一篇专记《天一阁藏书记》,落笔就写了四个“难”字:“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9篇)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5eb0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2.png)
浙江天一阁导游词(9篇)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精选9篇)浙江天一阁导游词篇1大家好!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
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麻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20__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__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占地面积2。
6公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
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
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
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
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
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
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
”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宁波天一阁图片集萃(3)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
![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d6d0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1982年天一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5篇,欢迎借鉴参考。
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一)大家好!我是这次宁波天一阁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鲍,大家可以叫我“鲍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它之所以取名为“天一”,不是因为藏书楼的主人范钦决心将他的藏书楼建为天下第一藏书楼,而是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
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这名字无意中也应了“天下第一”的含义,后来真成为天下第一藏书楼。
大家看,这就是天一阁,它具有历史文化而中外闻名。
等会儿我们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一份优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园林景色。
天一阁的花园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
走进去之后能看见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种各样的建筑。
好,百名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天一阁吧!来,大家往这边走。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
你们看,中间是不是有个小水池?它叫“明池”。
旁边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
来,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闻到大海的气息呢?在湖中,游着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如果你们扔下鱼食,鱼儿们就不会像刚才那样优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争先恐后地来抢食物。
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边买一些鱼食试试,不过为了保证池水的洁净,千万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大家再往这边走,这里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
“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
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有点像女人在照镜子,换一个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换个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龟在拜佛。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5da0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f.png)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一)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二)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导游词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4e718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7.png)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导游词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导游词(一)各位来宾: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月湖之滨的天一街上。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天一阁博物馆是一座由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天一阁藏书楼自明代创建以来,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它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环境优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西大门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天一阁的西大门,首先印入我们眼前的是一对清代的石狮子。
这对石狮子是清代的时候,浙东工匠的作品。
它们原本守护的是寺院,“下岗”后“再就业”,来到了这里。
后面的木门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单体,1980年迁建过来的。
平面三开间,硬山式屋顶,五层马头墙。
请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国书城”四个大字,是我国著名的宁波宁海籍国画大师潘天寿在1962年的时候所写的。
这个匾额所用的字体是隶书。
由于宁波在中国的南方,故城“南国”。
“红豆生南国”,书乃读书人的相思物,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南国也是十分恰当的。
“书城”的意思是,一座以书筑成的城,一座为书的安全而筑的城。
请大家看下面的这幅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当代版本目录下泰斗,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1981年78岁时专门为天一阁书写的。
用的是“钟鼎文”。
所谓“钟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时期的华夏先民刻在青铜器如钟、鼎之类上的文字,说他是文字,其实说是符号似乎更确切一些。
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时间悠久,藏书规矩、藏书精神可师可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一阁导游词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天一阁导游词天一起明州,沧桑四百年。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天一阁博物馆。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月湖之滨,是一座由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景区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为万平方米,因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而享誉海内外,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
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雄踞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清代石狮。
木结构大门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门厅外侧有一匾,书“南国书城”四个字,这是由着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
大门两旁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犹难。
”是着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于1981年到访天一阁时留下的墨宝。
此对联书体为钟鼎文,上联意为天一阁藏书历史悠久,以后还将长久的留存下去,下联出自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之后的感慨。
黄宗羲,字梨洲,号南雷。
被后人誉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公元1673年黄宗羲以他的人品、气节成为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第一个“外姓人”。
黄宗羲登上天一阁之后便发出了“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感叹。
从他的感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书楼建立和保护过程的艰辛以及范氏子孙坚守藏书护书长久不衰的操守、气节和意志。
进入天一阁,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铜像,他就是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
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
明嘉靖十一(公元1532年)27岁的他考上进士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
据文献记载,他敢于冒犯权歼,勇于抗击倭寇,于嘉靖三十九年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
然而,使他彪炳史册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辞官归里后修建的一座藏书楼。
范钦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他所搜藏的书大都以宋元以来刊本、抄本与稿本为多,而明代刻本尤其突出。
范钦藏书与一般只注重版本的藏书家不同,他比较重视明代人的着述和明代新刊古籍的收藏,所藏明代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等尤多,而明代登科录和地方志的收藏成为阁藏特色。
其中明代方志原藏有435种,超出《明志》着录,现存明代方志有271种占全国明代方志的80%以上,有65%是海内外孤本,近年已陆续影印出版,现代文献学家赵万里先生曾这样评说天一阁藏书的历史功勋:“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保存有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范钦从青年时代起就有志于藏书,经史百家兼收并蓄,但是较有规模地进行收藏应该是在他致仕回乡之后,范钦号东明山人,故此归里后初建的藏书楼以他的号命名为“东明草堂”,这只是早期的雏形,收藏有限,规模和保管条件均不理想,因此他把建立家族藏书楼作为自己解职归里后的第一要务来考虑。
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天一阁藏书最丰时达到7万余卷,为了防止藏书的失散,范钦和他的后代是颇费苦心的,藏书楼建成后,范钦因古人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便引以为名,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
他去世前,又嘱咐子孙:“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遵从他的遗训,后代曾制定过严格的藏书楼族规。
然而,四百年间,天一阁历经浩劫。
几经浩劫至1949年已减少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一万七千卷。
1949年以后,天一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人民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多次拨款维修缮饰,使天一阁百废待兴,生机勃发,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天一阁的藏书已增至30万卷,成为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范钦铜像后面是气势非凡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力作,馆内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
图上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栩栩如生,有很强烈的立体感。
雕塑的工序快捷但又复杂,曲线明朗、立体,泥土中掺杂环氧树脂又起到坚固的作用。
可惜,这样的传世佳作现在已不多见了。
这座清代建筑,是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
之所以取名为东明草堂,是因为范钦号“东明”。
据说当时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东明草堂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怕住宅区引起火灾要涉及只一墙之隔的草堂,于是范钦决定重新建造藏书楼,使书籍得到永久的保护。
此后,东明草堂便作为范钦的私人会客室。
正对东明草堂的围墙上又是一幅堆塑作品:“獬豸”。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据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追随在中国首任“大法官”皋陶左右,能辩明善恶忠奸、是非曲折,遇到不平,则用角抵之,是最好的法官助手。
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东厅,是其家族的生活区域,故居处于高墙围绕的天一阁藏书楼外,让生活区域和藏书区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作出的精心安排,走进范氏故居,我们看到的是范钦70寿辰的画像,根据他所穿官袍补服的图案断定为三品武官的着装。
这是范氏世系表。
范宗尹为迁甬落户的第一代,范钦是范氏的第十六世子孙,生有两个儿子:范大冲和范大潜。
范钦临终前立下遗嘱:代不分书。
于是将遗产分为两份:白银万两和一楼藏书。
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所有藏书,并继续完善藏书制度。
致使藏书历经十三代相传保存至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范钦曾立下许多严格的家规制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外放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
这种互相制约的做法,防止了个人占有和轻易许诺外人入阁,避免了书籍的分散和流失。
也是藏书能历经四百余年的重要原因。
为使游客对藏书楼有直观的印象,利用范氏故居的狭小空间我们将天一阁藏书楼的布局恢复至此。
书楼的中上方悬挂一匾,“宝书楼”三字为明代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
整个房间以书橱的形式相隔成六开间。
书橱前后都有门,起到通风祛霉的作用。
“宝书楼”匾下方的书橱与众不同,不但体积比众多的书橱大,且外观绘有两条龙纹,原来公元1772年清乾隆皇帝要修编四库全书,范氏八世孙范懋柱进呈了638种珍贵的典籍,乾隆帝为嘉奖天一阁,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又赐铜版画《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各一套。
不但如此,为庋藏四库全书,乾隆帝又特命杭州造织寅着来察看天一阁,开明丈尺,绘图呈览。
仿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阁。
由此,使天一阁名满天下,盛誉海内。
范钦辞官归里后全力投入到藏书的搜集和整理,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多,也为了远离火源,使藏书得以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
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离他家不远处的丰坊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
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
于是便有了独立收藏书籍的楼阁—天一阁。
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至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有关天一阁藏书楼命名的由来,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众多文人的传记及乾隆皇帝的御笔中,得以知晓天一阁命名的由来及藏书楼格局的独特之处。
据说范钦是受到元代文人揭文安公所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跋》影响,取其四字:“天一生水”。
而“天一生水”之说在我国最早的占卜学说《周易》(又称《易经》郑康成注)里便有注解:“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
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
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阴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
后人便把它概括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而此种说法最早见于高宗弘历的《文源阁记》,其记云:“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
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
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
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
从《文源阁记》中不难看出乾隆皇帝为庋藏《四库全书》对二百余年前的天一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大加赞赏。
天一阁的建筑初看极为普通,与江南一般民居别无区别。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范钦有意将藏书楼的两层木构建筑寓为天与地。
不但依据古书上“天一生水”的说法,取“以水制火”的意思,移“天一”两字命阁,而且还取“地六成水”的意思,来进行书楼的布局设计。
他打破一般建筑物忌用偶数的格局,把书楼分建六间,东西两旁筑起封火墙;在楼下中厅上方的阁栅里,绘了许多水波纹作为装饰;楼前还凿一池以备蓄水防火,这些都充分反应了他期望书楼免于火患的愿望。
说来也怪,历经几百年的沧桑竟然未曾引起过一次火灾,成为中国藏书史上的一大奇迹,为皇家和民间私藏所仿效。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藏书楼建成百年之际,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阁前设计建造了园林,用海礁石堆积起来的假山有“九狮一象”、“福禄寿”等造型,体现了建造者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也为宁波独特的园林艺术提供样板。
下面我们进入天一个博物馆的第二个参观区域:以东园为主的园林休闲区。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1927年-1931年),宁波拆毁城墙时,出土了大量汉晋以来的古砖。
有识之士纷纷拣选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者加以珍藏研究,其中以马廉先生访求最勤,因所藏多为晋砖,故将其室命名为千晋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廉先生将其收藏的晋砖数百枚捐赠给天一阁,1959年天一阁将古砖迁入新征购的天一阁东墙外平房,亦以千晋斋命其名,数十年以来,凡有古砖出土,或藏家馈赠,亦存入千晋斋中。
1949年以后,由于国家对文物、图书的重视,加之人民对新中国的信赖,许多收藏家纷纷将私人所藏的文物图书捐献给国家。
其时的天一阁,已由国家予以管理,加之其深远广泛的文化影响,成为宁波藏书家乐于捐书的去处和宁波私家藏书的汇聚中心。
1962年4月,冯贞群家属将伏跗室藏书十万余卷捐出,由天一阁接受入藏。
冯贞群先生曾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
伏跗室藏书多为故家旧藏,乡邦文献收藏甚富。
1979年8月,朱鼎煦家属将别有斋十余万卷藏书和一千七百余件字画捐赠给天一阁。
朱鼎煦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别有斋所藏有明代方志、清初禁书等。
另外,收藏名人家谱也成为天一阁藏书的一大特色。
家谱,是一种仪表谱形式记载一个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袭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
天一阁现藏家谱500余件,其来源有三方面:一是阁藏旧谱,如《苏氏谱》和《庐陵曾氏家谱》;二是鄞县通志馆移交;三是1949年以后从废纸店、旧书铺陆续收购,特别是“文革”期间抢救的大批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