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语文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明确特点理清思路确定策略——2011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明确特点理清思路确定策略——2011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三)语言文字运用:个能力点个命题点
• 以上三大板块合计:个命题和备考点
• (四)写作:个能力点个等级个评价点
(一)现代文阅读:一般论述类、文学类
一般论述类命题:个能力点个命题点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仔细研究分析——细心!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个关键词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诗文鉴赏解题难点解析
• 试题分析 :将对年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考查 的侧重点及试题解答过程一一呈现,意在帮助师生了解 高考题目的具体特点与考试结果,以期达到备考方向明 确、备考效果优化的目的。
二、考试内容四大板块要点的剖析
•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 命题:个能力点个命题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类 命题:个能力点个命题点
• (二)古代诗文阅读:个能力点个命题点
(三)考试的能力要求不变
•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的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 . 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 • .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 .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 .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
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能力层级。 • .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胡红莲2011年福建省的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出台了,与2010年《考试说明》总体保持一致,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并更新了部分“题型示例”,替换了“参考试卷”的试题。

今年的《考试说明》保留了原有的按照名篇名句的默写、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语言应用题以及作文的顺序及其相关内容的考查,继续把现代文阅读作为必考和选考的形式出现,即以论述类文本作为必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为选考。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具体分值比例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语言文字运用13分;写作70分。

试卷形式没有什么多大变化,试卷的结构仍保持全卷合一的模式,依次呈现语文积累、阅读鉴赏到表达应用的考查。

作文评分要求仍为“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5分”,既继续保持对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重视,又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列入今年考查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七部,《堂·吉诃德》今年不再列入考查范围,保留4部中国长篇小说和3部外国小说。

今年要求考生识记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经典细节和精彩对白,检测考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但不再明确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名篇名句的默写范围在去年十八个背诵篇目(段落)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背诵篇目中要求7~9年级背诵的五篇古诗文,即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名句名篇默写,要求考生书写规范。

由此看来,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具有三个“亮点”:1、背诵默写篇目由原定的18篇增加5篇,这5篇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名师解读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名师解读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1年北京卷高考《考试说明》对写作的要求,仍然强调了:①“提倡写思想深刻、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有文采的文章”;②“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关于这两点,一直是北京卷这两年不变的追求,因其“不变”,所以这两点当引起考生足够的关注。这两点,其实可以说是北京卷高考作文获得高分必备的重要前提。这两点,我们可以精要地整合为一条:写作,就是要“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在我眼里,“早”的魅力首先在于那轮初升的太阳。因为它的存在,“早”不再只是人生筹划中的先行一步,不再只是春江水暖式的敏感与先知,“早”更是一种温暖的感召,一种理想与信仰的牵引,是阳光对心情的渗透。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早行的路上,因为阳光的笑容与鼓舞,我们充满着力量。
这篇文章精妙之处正是出自于对“早”字字形以及文字内蕴上的感悟,不张开耳目,岂能有这样的妙文。
高考中选择的阅读文本,首先一定饱含浸透着着作者的情致与思考,作为考生,面对文字,我们当张开耳目,用心领受。比如这样两段文字,单单从文字运用的角度很难区别出高下,但“段”入“文”中,用心体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思与深情,这两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有很大差异的:
A.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各种光影交叠中,我独爱阳光。
我为这些学生心灵上的发现而感到震撼感动并为她们真正叫好!这样的文章闪烁着生活与心灵温暖而甜润而高贵的光泽。
在整个忙碌紧张的备考中,我们当敞开心灵,不断吸纳新鲜材料,张开耳目,打开身心,用心体悟。我们应该将一颗颗处在高三沉睡的心灵“唤醒”,将学生由一个只知埋头做练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还原塑造成昂首向前、心灵活跃、思维敏捷、灵动鲜活的“人”。变成了这样的“人”,笔下才能有见识有深情有觉悟,才能不虚伪不应付不将文章写得花里胡哨实则空无一物。还原“人”,建设“人”,提升“人”,丰富“人”,是正确理解2011年《考试说明》,成就作文高考高分最主要的一个法门。一味迷信所谓“练习”,简单的盲目的不断练习,还有无穷无尽、昏天黑地地为学生补课的行为,实则是离高考高分作文备考的应有之义越来越远了。激不活学生的身心,张不开学生的耳目,活跃不起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就不会有理想的作文高分出现。将“人”忽视了淡忘了,隔离了“人”,反而将“练习”看成是本源了,满脑子只有一个“分”字,这就是我们一些同学、老师、学校距离高考高分作文的真正距离。忽视了对《考试说明》正确的理解,认为只要将学生关在学校,强化练习,六日不休息,加班加点,就可以在写作中取得理想成绩,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缘木求鱼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语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语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语文新高考新信息2011-03-27 110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语文山东省招生委员会来源秉烛斋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二、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三、命题注意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四、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测验说明》解读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测验说明》解读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广东省语文科《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古诗文背诵篇目》删减了2010年新增加的篇目〔10篇(首)古诗文〕。

现根据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近三年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潜在的规律,对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向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以期同广东省2011年的广大高考备考师生共同探讨,理性高效备考。

一、解读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一)语言文字运用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要求与2010年完全相同,在题型方面,保持了2010年多种能力综合考查的特点,有字音、成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图文转换等,能力层级考查十分清晰。

其中,图文转换题把传统的图文转换题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及修辞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其表述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语文素养,考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近3年来,广东卷图文转换题考查的形式分别是: 2008年为剪纸画的转换,2009年为图表的转换,2010年为图表的转换。

我们预测2011年可能会考查新闻图片或漫画的转换。

语言连贯题,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广东卷以排序形式出现,并且还结合在图文转换、扩展语句中考查,可见广东卷对语言连贯题这一考点是十分重视的。

2011年有可能继续采用这些形式。

压缩语段题,2008年广东采用概括内容的形式,2009年、2010年没有考查压缩语段,而是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这两种题型均无创新,难度不大,从体现稳定性的角度考虑,2011年可能会继续沿用这两种题型中的一种,并且很可能会综合连贯一起考查。

广东近几年来,把扩展语句、图文转换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一起考查,其主要特点是题目新颖,与情景再现联系紧密,同时向衔接和仿写融合,命题形式将不断创新,并且与语文课文内容联系(如2010年与《孔雀东南飞》联系),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如2009年写致谢词)。

也说2011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_语文-厦门大学附属试验中学

也说2011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_语文-厦门大学附属试验中学

解读 2011 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从比较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角度进行解读厦门大学隶真实验中学语文组 陈洋一、整体感觉今年我省的高考“考试说明”与 2010 年比较,稳固中有变化。

变化主要表此刻以下两个方面: “增 删微调”和“重要变化” 。

增删微调主要有两点。

1 、今年“名句名篇”在昨年的基础上又新增添了 5 篇,由 2010 年的 18 篇增添到 23 篇,详细为: 刘禹锡的《陋室铭》 、周敦颐的《爱莲说》 、陶渊明的《喝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2 、今年“名著阅读” 7 篇。

原《堂吉呵德》不再要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写作”方面做了重要的改正。

“写论述类、适用类和文 学类等文章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 ,并在“参照试卷”的“参照答案”中第一次展现了两篇文体 不一样(谈论文和记述文)的作文作为附录;同时,还在后边加了一条小注: “附两篇例文意在增强文体 意识”。

突出重申了高考写作在文体上的要求。

二、“《考试说明》中对‘考试范围与要求’的说明”的说明(一)必考内容1.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说明及示例表能力 理解 剖析综合考点 重要看法 重要句子 挑选整合 剖析构造 归纳重点 剖析归纳 的含义 的含义 信息 掌握思路 归纳中心 看法态度2010(安徽) 2010(浙江) 2010(湖南) 2007(广东) 2008(广东) 2008(山东) 2009(浙江) 示例 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 笔答 笔答 单项选择笔答 题 正确一项 正确一项 不正确 论述问题 论题 看法与资料 归纳要旨“本来” 理解 “引用”的作用 一项 的角度 重点归纳 的关系2009 与 2010 福建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比较2009 年 2010 年题型和题干 考点 题型和题干 考点多项选择题 波及剖析文章构造、 掌握文章思 单项选择题 理解文中重要看法 对文章的剖析和归纳, 不正确的 路、归纳中情意思、剖析归纳作 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 的含义 两项 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等考点 较.不切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主观题(笔答)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 单项选择题 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尺度之不一样几乎成为了一道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 不符 和理解 墙垣了”,作者为何这样说?..合原文意思的一顶.主观题(笔答) 观察剖析作者看法、 理解看法与 笔答题 对文章的归纳和分 联合本文,举例论述你对“个性 资料之间的联系 联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 析综合能力 决定了尺度的容颜” 这句话的理 的作用解这一部分的说明内容中的 “示例题型” 没有一个来自本省的高考试题。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广东省语文科《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古诗文背诵篇目》删减了2010年新增加的篇目〔10篇(首)古诗文〕。

现根据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近三年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潜在的规律,对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向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以期同广东省2011年的广大高考备考师生共同探讨,理性高效备考。

一、解读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一)语言文字运用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要求与2010年完全相同,在题型方面,保持了2010年多种能力综合考查的特点,有字音、成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图文转换等,能力层级考查十分清晰。

其中,图文转换题把传统的图文转换题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及修辞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其表述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语文素养,考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近3年来,广东卷图文转换题考查的形式分别是: 2008年为剪纸画的转换,2009年为图表的转换,2010年为图表的转换。

我们预测2011年可能会考查新闻图片或漫画的转换。

语言连贯题,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广东卷以排序形式出现,并且还结合在图文转换、扩展语句中考查,可见广东卷对语言连贯题这一考点是十分重视的。

2011年有可能继续采用这些形式。

压缩语段题,2008年广东采用概括内容的形式,2009年、2010年没有考查压缩语段,而是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这两种题型均无创新,难度不大,从体现稳定性的角度考虑,2011年可能会继续沿用这两种题型中的一种,并且很可能会综合连贯一起考查。

广东近几年来,把扩展语句、图文转换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一起考查,其主要特点是题目新颖,与情景再现联系紧密,同时向衔接和仿写融合,命题形式将不断创新,并且与语文课文内容联系(如2010年与《孔雀东南飞》联系),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如2009年写致谢词)。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解读北京2011语文《北京卷考试说明》2011年北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也是考生备考的指南。

特别是进入第二轮复习后,考生除了加强相关的练习之外,还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复习方向。

可是让学生去解读《考试说明》这些都是天方夜谭,包括很多任课教师,总是建议学生回归基础,回归考试《大纲》,可是如何注重基础?如何回归考试《大纲》?又如何复习才有效?20 11年备考方向和热点有哪些?等等问题,一些学生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为此,我们在这里详细解读2011年《北京考试说明》,让考生在复习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部分一、北京卷语文科目的试卷结构:各类测试内容的试题数量和分值: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约5题,约15分。

古诗文阅读约8题,约42分。

现代文阅读约6题,约33分。

写作1题,60分。

二、考试内容以及要求1.考试能力要求: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考生在积累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所形成的能力进行考察。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以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以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

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2.考试内容第一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

〔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2〕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的识记、理解和应用〔3〕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5〕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6〕标点符号的使用〔7〕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8〕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第二类:古诗文阅读〔1〕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3〕文本内容的理解〔包括断句、翻译等〕〔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5〕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6〕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7〕古典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8〕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9〕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者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11〕基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阐释第三类:现代文阅读〔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5〕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6〕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7〕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 8〕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鉴赏〔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第四类:写作〔能写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实用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文学类作品〕〔1〕符合题目要求〔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表达顺畅,结构完整〔5〕标点正确,书写规范〔6〕提倡写思想深刻、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有文采的文章〔7〕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以上是北京2011年《考试说明》语文篇的全部内容要求。

2011安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比较

2011安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比较

2010与2011高考安徽卷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比较江上一叶舟2011年高考安徽卷语文科的《考试说明》,从“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包括“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2010年的《考试说明》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变化较大的只有“题型示例”部分和“附录二”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篇目”部分。

变化的主要有以下几处:“写作·基础等级”第6小点,关于“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一项,2010年“不写错别字”考点的表述是“要求文中的汉字书写正确。

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今年改为“要求文中使用现行规范汉字,书写正确。

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表述更严谨、科学、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改动表明高考提高了对“正确书写现行常用规范汉字”的重视程度,将不规范的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都列入“错别字”的范围。

在这一点上,考生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写作·发展等级”中“形象丰富”处的表述也有细小变化。

由2010年的“文章描述具体,形神兼备”改为“描述对象具体可感,形神兼备”。

表述更严谨,要求更具体。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变化最大。

2011年高考默写的篇目还是30篇,但篇目调整的幅度较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篇目,由2010年的10篇减少为6篇,删减的篇目是《爱莲说》、《使至塞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的篇目,仍是8篇,但有增删。

增加的是《阿房宫赋》、《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删去的是《赤壁赋》、《蜀道难》、《登高》。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要求背诵的12篇没有变。

新增加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的四篇:《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阁夜—杜甫》、《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解读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解读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解读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解读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为150分。

一、试卷结构共设计23道题。

1.试卷内容及其赋分情况如下: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约27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约6分古代诗文阅读,约27分现代文阅读,约30分写作,60分作文应书写规范,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试卷题型及其赋分比例如下:单项选择题(约占24%)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约占76%)二、难度控制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附录一2011年语文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陈情表李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赤壁赋苏轼(二)诗词曲(25首)氓《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蜀相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考纲解读】题型示例有增减华师一附中特级教师严育开【考纲解析】湖北省高考语文命题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坚持湖北特色。

除题型示例稍作删削和增补外,几乎没有修改。

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兼谈临考前的复习备考措施

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兼谈临考前的复习备考措施

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兼谈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措施赣州一中黄运华一、(2010-2011)《考试说明》比较解读2011年,江西高考将步入新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一届高考,因此,各方对“游戏规则”《考试说明》的关注较往年有较大的不同。

从最近出台的《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较之2010依旧体现了高考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说明》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变。

下面结合2010年《考试说明》对2011年《考试说明》的明显变化归纳如下:(一)考试性质不变,命题指导思想微调考试性质仍定义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命题指导思想仍坚持“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只是提法上改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表达更严谨,把“回归教材”放在第一位,更加强调了教材在应考中的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新增一个层级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探究”是新增的能力层级,目的是适应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

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分别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部分)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部分)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部分)历史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五)古代中国历史人物1.孔子2.秦始皇3.唐太宗4.康熙古代希腊、罗马(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三)古代西方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华盛顿2.拿破仑(四)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马克思、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六)近代科学技术1.牛顿和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2.华盛顿体系3.国际联盟(三)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列宁4.“斯大林模式”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四)“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过资本主义新变化(六)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九)现代科学技术1.爱因斯坦和相对论2.量子论3.现代信息技术(十)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户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简历(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科学家李四光3.“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4.教育事业的发展(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

湖北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及名师解读

湖北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及名师解读

湖北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及名师解读2011年1月10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本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

较之与2010年,2011年的大纲并无明显变化。

据了解,湖北省2011年高考继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式,“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本省自主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据悉,从2005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考试大纲》不再包含试卷结构等内容,由此各省市的单独命题在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地方特色方面有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湖北省各教学研究部门、各地中学的师生纷纷要求编写本省对全国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以指导和规范普通高考,进一步明确考试的内容与要求。

湖北省从2006年起,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湖北省普通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

读者如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参考《湖北招生考试》杂志。

语文一、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语文科(湖北卷)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为依据。

2.命题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确保安全、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3.命题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

要结合我省语文教学实际,渐进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4.命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试题,全面而有重点地反映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在考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命制的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为150分。

三、试卷结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共设计23道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全国ii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全国ii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第Ⅰ卷答案详解: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韦燕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A项一丘之貉(hé)B项凹陷(āo)C项咀嚼(jǔ)饕餮(t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A(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语文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

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Ⅰ卷阅读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

3题左右,10分左右。

35分左右,7题左右。

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选考题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

25分左右。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

25分左右。

Ⅱ卷表达(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

15—20分。

(六)写作。

1题。

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