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姜种选择与处理、姜田选择与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86-02
生姜,又名黄姜,既可以作为调味品,也可用于制药,在我国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近年来,生姜的消费量逐渐增长,农户的种植效益较高。现将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姜种选择与处理
1.1 姜种选择
生姜品种较多,抚宁县主要选用山东莱芜绵姜或菜姜。该品种根系发达,出芽多,长势旺盛,产量高。选种时,要选择成熟度高、色泽亮黄、块状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坚硬、无病虫害的姜块作姜种。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 ℃环境中,经30 min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1]。
1.2 姜种处理
1.2.1 晒种。为了使其提早出苗且发芽均匀,可在清明节前后选择晴天将姜种摊放晾晒5~7 d,直至姜块表面的泥土脱落、姜皮
稍皱为止。晒种期间,发现姜圆头部分有裂纹即为受冻姜块,应及时剔除。
1.2.2 催芽。为防止姜病的发生,于4月上旬用20%草木灰浸种30 min或1∶1.5∶120波尔多液浸种20 min,用稻草或麻包覆盖堆放2~3 d,然后放入催芽室进行催芽,温度以25~28 ℃为好,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经25~27 d,待芽长0.6~1.2 cm
或须根长出3~4 cm时即可种植。
1.2.3 掰姜种。姜种下地前要掰种,一般以每个种块重75 g为标准进行掰种。要剔除断面变褐、幼芽基部发黑等不正常的姜块。一般每块姜上只保留1个短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掰除,使养分全部供应主芽生长,以确保种植后全苗和旺苗[2-3]。
1.2.4 灭菌。掰芽完毕,喷施瑞毒霉锰锌,每50 kg种用药50 g。
2 姜田选择与准备
2.1 地块选择
根据生姜的生理特性,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水源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姜田,土壤以弱酸性或中性为佳,避免与生姜和烟草连作。
2.2 整地施肥
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分布土层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为此,地块要深翻、晒白,开好排水沟,起高畦种植。深翻18~24 cm,施入优质粗肥60~75 t/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锌肥30 kg/hm2。做成高57~58 cm的垄台,垄沟宽10 cm[4]。
3 播种
3.1 播前准备
生姜发芽慢,出苗时间长,若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芽的出土与生长。为保证幼芽顺利出土,必须在播种前一天下午浇透水。
3.2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生姜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多年实践表明,抚宁县生姜播种适期在“五一”节前后,双膜覆盖栽培则可提前至4月上旬,株距16 cm,播种量4.50~5.25 t/hm2。播种可采用平播法和竖播法,前者将姜种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后者不管什么方向的垄沟,芽一律向上。
3.3 土壤消毒
播种后要进行土壤消毒,消毒药剂可选用瑞毒霉锰锌或福尔马林500倍液。
3.4 覆土
播种消毒后,用二齿钩将垄上部的湿土扒下,盖住姜种,而后用钉耙子搂平即可,一般覆土4~5 cm。
3.5 除草
覆土后,按说明喷施“施田补”或“菜草通”,喷药后用竹耙搂匀提高药效。
3.6 覆膜
覆膜可分为小拱棚栽培法、地膜平铺法、双膜覆盖栽培法3种。小拱棚栽培法即先将90~100 cm的竹片弯成拱型插入地下,然后覆膜;地膜平铺法将地膜平铺在地面上,2个沟1个台,以此类推;双膜覆盖栽培法即综合小拱棚栽培法和地膜平铺法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这种方法膜上最好绊上草绳或塑料绳,以防大风刮坏拱膜。
4 田间管理
4.1 适时遮荫,促进生长
生姜出苗达50%时进行姜田遮荫,促进姜苗健壮生长。
4.2 追肥
生姜对“三素”的需求,以钾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同时,应增施钾肥和复合肥。一般苗高10~12 cm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20 d左右追施1次,间种作物追肥后,生姜不需再追肥。总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氮磷钾全面配合,追肥时结合生育期和天气情况,前淡后浓,使植株不脱肥也不徒长。
4.3 排灌
生姜喜湿润又忌积水,水分管理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重要环节。播种前浇透底水的基础上,一般在出苗前不浇水,而要等到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出苗后至收获前,应保持田间湿润,以表土不发白为原则。特别是7—9月高温期间,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深度不宜超过根茎高度,并以早晚浇灌为宜,切勿在中午灌水或淋水,同时注意雨天要及时排水。
4.4 中耕除草与培土
生姜的根系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不宜多次中耕,一般只在出苗后结合除草,浅中耕1~2次,从幼苗期到根茎膨大期应该进行培土,培土次数为2~3次,为根茎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5.1.1 叶枯病。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可用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姜株,隔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
5.1.2 炭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隔10~15 d喷施1次,连续2~3次[5]。
5.1.3 姜瘟病。也称青枯病或腐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一种常见的生姜毁灭性病害。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可通过种子传播、土壤传播、肥水传播、地下害虫及风雨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防治方法可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姜种、及时处理病株等。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并在株穴中撒石灰,然后用干净无菌土填平。药剂防治可用志信2000、可杀得3000、农用链霉素等。
5.2 虫害
5.2.1 姜螟。用杀螟威1 000倍液,或80%敌百虫800~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