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水蜜丸概述
中药药剂学课件:丸剂 之二
丸劑
制法
泛制法 1. 用水起模 2. 濾去糊中塊狀物 3. 控制糊粉的用量與稀稠
丸劑
丸劑
制法
塑制法 1. 製備時丸塊保持潤濕狀態 2. 糊粉占藥材細粉總量的30~35% 3. 糊丸乾燥溫度控制在60℃以下
丸劑
乾燥
通風處陰乾或低溫乾燥
丸劑
蠟丸 Bee-wax pills
含義:飲片細粉 + 蜂蠟(熔點62~67℃) 特點:“難化” 應用:毒性或刺激性強的藥物;腸溶性藥物 制法:塑制法
丸劑
蜂蠟的要求與精製處理
1. 市售蜂蠟含有多種雜質,入藥前應除去雜質 2. 精製方法
漂蠟 煮蠟
丸劑
蠟丸製備要點
1. 控制溫度:近凝固時具有可塑性 2. 蜂蠟熔點62-67 ℃,保持在60℃左右 3. 控制蜂蠟用量,藥粉:蜂蠟比例為1:0.5~1
丸劑
第七節 滴丸劑(dripping pill)
1. 含義、特點 2. 基質與冷卻液 3. 滴制法 4. 固體分散理論
1. 安全無害,不溶解主藥與基質,不發生化學 反應
2.密度適宜:緩緩下沉或上浮 3.粘度適宜:丸滴內聚力應大於藥液與冷卻液
間的粘附力
丸劑
冷卻液種類
1. 用於水溶性基質:
液狀石蠟 植物油 甲基矽油
2. 用於脂溶性基質:
水 不同濃度乙醇 無機鹽溶液
丸劑
制法
滴制法 工藝流程: 藥液配製(主藥 + 基質→溶解、混懸或乳化, 保溫80~100℃)→
丸劑
基質的要求
1.不與主藥作用,不影響主藥的療效與檢測 2.熔點較低,受熱可熔化成液體,遇驟冷能凝 固,室溫下保持固體狀態 3.對人體無害。
丸劑
基質的種類
中药药剂学-名词解释(小抄)
D值: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降低90%所需的时间。
F0值:Z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也就是将被灭菌物品不同受热温度折算到与湿热121℃灭菌时热效力相当的灭菌时间。
称为标准灭菌时间。
仅应用于热压灭菌。
《GMP》规定F0值≥8min。
实际应在控制在12min。
F值:在一系列温度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min)。
常用于干热灭菌。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
HLB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是以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表示的,简称为HLB值。
Nacl等渗当量法:Nacl等渗当量法是指1g药物的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Z值:为降低一个lo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单位为度,也可以看成灭菌时间减少到1/10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靶向制剂:靶向制剂也称靶向给药系统,系指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裹能将药物直接定位于靶区,或给药后药物集结于靶区,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正常组织的给药体系。
被动靶向制剂:指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后转运肝、脾等器官而发挥疗效主动靶向制剂:指用修饰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转运到靶区浓集而发挥疗效。
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的物质表面活性剂: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茶剂:系指含茶叶的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用沸水炮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
可分为茶块、袋装茶、煎煮茶。
肠溶胶囊:系指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熔化、释放的胶囊剂。
肠肝循环: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被重新吸收返回门脉的现象处方: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
处方包括: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协定处方,以及单方、验方、秘方、经方、古方等。
打底套色:此法是中药丸剂、散剂等剂型对药粉进行混合的一种经验方法.所谓“打底”是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乳钵中(混合之前应首先用其它色浅的、量多的药粉饱和乳钵),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地、分次地加入乳钵中轻研、使之混合均匀,“套即是色”.单糖浆: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丸剂2——中药药剂学共27页文档
一 滴丸的特点
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混匀加热熔化后, 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 丸的一种速效剂型。
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 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 用于局部治疗的药物,制成滴丸具有长
质地坚硬、粘性大、体积大、纤维质多 的药材,宜制膏。
注:提取方法、膏的稠度、浸膏的干燥
三 浓缩丸的制法
1.泛制法 ①膏少粉多——药粉起模,浸膏和水泛制 ②膏多粉少——膏粉混合,干燥粉碎,水
或醇泛制 2. 塑制法 膏与粉混合成丸块,制条、分粒、搓圆
§5 糊丸与蜡丸
一 糊丸与蜡丸的特点 1.糊丸的特点 2.蜡丸的特点
蜡丸系将药粉用蜂蜡为粘合剂制成的 圆球形丸剂
“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 脾胃。”
蜂蜡的主要成分软脂酸蜂脂极性小,不 溶于水,制成蜡丸后在体内释放药物极 缓慢,延长药效
若方中含有较多剧毒药物,或刺激性强 的药物,并要求在肠道吸收以达到疗效 的药物,皆可制成蜡丸
二 糊丸与蜡丸的制法
1.糊丸的制法 2.蜡丸的制法
四 水蜜丸的制法
系指药材细粉用炼蜜和适量开水为粘合剂 泛制而成的小球形丸剂。
特点: 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 比手工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南方气候较湿润的省份,生产水蜜丸者
更多
药粉的性质与水蜜的比例用量
一般药材细粉,每100g细粉用炼蜜40g 左右,加水量按炼蜜:水=1:2.5~3.0
含糖份、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 粉,须用低浓度的蜜水为粘合剂,即 100g药粉加10~15g炼蜜
丸剂 (1)
方法:
1.粉末直接起模法
手工起模 机械起模
特点:丸模结实,但费工时。
2.湿粉制粒起模法
改进
特点:丸模成型率高,丸模均匀,但模子较松
(三)成型
注意:每次加水、加粉量
(四)盖面
1.干粉盖面
2.清水盖面 3.清浆盖面
(五)干燥
一般——80℃
含水 量 < 9%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遇热易破坏,或含 蟾酥的水丸干燥温度不宜超过60℃。
特点
(1)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2)无粉尘利于劳动保护;设备简单,生 产工序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相对低
(3)液体药物固体化,便于服用和运输 (4)用药部位多,有长效作用
二、滴丸的制备
(一)滴丸常用基质的要求与选用 滴丸中主药以外的附加剂通称为基质。 应具备以下条件 1 与主药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影响 主药的疗效与检测。 2 熔点低或加一定量热水 (60—100℃) 溶化成液体,骤冷后在室温保持固体状 态,与主药混合后仍能保持之。 3 对人体无害
冬季宜稍嫩蜜,夏季宜稍老蜜。
制备
塑制法
(一)物料的准备
药物——过6号筛 赋形剂——选择适宜炼制程度的蜂蜜 润滑剂——使丸粒表面光滑
(二)制丸块(和药、合坨)
随意塑形而不开裂,手搓捏而不粘手,不粘附器壁
因素:
1.炼蜜程度
2.和药蜜温 3.用蜜量 热蜜和药——粘性较小 温蜜和药
芳香挥发性药 粘性强遇热易软化
分类
水丸
蜜丸 水蜜丸 浓缩丸
水、酒、醋、药汁
蜂蜜 蜂蜜水 以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 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淀粉糊、米糊等 蜂蜡为赋形剂
糊丸
蜡丸
制法 泛制法(丸) 水丸 塑制法(丸) 蜜丸
中药药剂学-丸剂
一、丸剂概述
一、含义: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Biblioteka 他 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似球形制剂。
二、特点:
1、传统丸剂药效作用迟换 2、新型丸剂起效作用快 3、缓和某些药物毒性作用 4、减缓药物成分挥发或掩盖异味 5、有部分缺点 (服用量大、小儿服用困难)
二、分类
1、水丸 2、蜜丸 3、浓缩丸&水密丸 4、糊丸&蜡丸 5、微丸 6、滴丸
原料药 提取纯化
熔 融
滴 制
洗 丸
干 燥
选 丸
包
装
成 品
基质
三、丸剂的包衣
1、目的:1)掩盖臭味异味,使丸面光滑美观、易吞服。 2)防潮吸湿及虫蛀 3)首先发挥药效 4)减小对胃刺激、指定融化地点 2、种类 1)药物衣 2)保护衣 3)肠溶衣 3、包衣方法 1)原材料处理:包衣材料需粉碎成极细的粉末 2)粘合剂:10%至20%的阿拉伯胶浆或糯米粉糊、单糖浆 3)方法:泛制法
谢谢观赏
第七组+八组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四、包装与存储
1、包装 1)小丸常用玻璃瓶、塑料瓶、瓷瓶等包装,内填棉花、纸等物品并以铝塑 薄 膜封口,或软木塞浸腊。 2)蜜丸应先用蜡纸包裹,装于腊浸过的纸盒内。 3)腊壳包装 2、贮存 丸剂应密封贮藏。蜡丸应密封并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滴丸应密封贮藏。
第十六章 胶囊剂
胶囊剂
1、胶囊剂:原料药物经过适宜方法处理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 封于软质胶囊中的制剂。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4)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3)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5)利于识别 3、分类: 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4、质量要求与检查 1)形状: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囊壳破裂;内容物应干燥疏松。 2)水分:<9.0%(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时不检查水分) 3)装量: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的+-10%以内,超出装量差 异限度的不得多于两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量两倍。 4)崩解时限:硬胶囊<1小时,软胶囊<0.5小时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
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
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
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
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
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
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
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将所有的中药材或者部分重要的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其煎液,然后和适量的辅料或者药物的细粉末等一起粘合成药剂即可。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
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
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
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
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
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
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
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
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
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中药丸剂及特点执业药师中药药剂辅导
中药丸剂及特点执业药师中药药剂辅导精华
中药丸剂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等辅料制成的球形固体制剂;根据所用赋形剂与制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中药等:
1、蜜丸: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2、水蜜丸: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3、水丸: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以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4、糊丸:糊丸系指药材细粉以面糊或米糊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5、浓缩丸: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水和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根据所用粘合剂不同,又可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6、微丸中药:将普通的各类中药丸剂制成直径小于的小丸,称为微丸中药,与下述的西药微丸相比既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
中药丸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其特点在于:作用持久、缓和,比散剂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通过包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防止氧化、变质、受潮;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因延缓吸收而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自从片剂、胶囊剂等日益广泛的使用以来,丸剂的使用范围渐渐缩小,目前西方国家已很少使用;而我国的丸剂在市售成药中仍占较大比重,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载中药丸剂211种,可见至今仍广为应用;但中药丸剂一般服用量较大,有待于改进;近年来,随着制丸设备、制丸技术的发展和新辅料的开发,中药丸剂的体积可以大幅度的减小,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为了制成缓释、控释制剂,许多西药被制成微丸的形式,从而给中药丸剂这一古老剂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考试辅导:蜜丸的含义、类型与特点
1、含义:蜜丸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可塑性的固体药剂。
根据大小和制法不同,分为大蜜丸、小蜜丸和用泛丸法制备的水蜜丸等三种。
2、特点:蜜丸在中成药中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由于蜂蜜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滋补作用;味甜能矫味;并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的作用。
蜂蜜还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丸粒圆整、光洁、滋润,含水量少,崩解缓慢,作用持久,所以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
蜜丸常用于治疗慢性病或调理气血的滋补制剂。
但由于蜜丸用蜂蜜量较大,制备技术不当,又易吸潮,发霉变质,故有的品种改作水蜜丸或其它剂型。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丸剂
第六节蜡丸
一、蜡丸的特点
1. 蜡丸:指药材细粉用蜂蜡为粘合剂制 成的丸。
2. 特点:取其难化,毒性药,刺激性药
二、蜡丸的制法
1. 蜡的要求和精制要求: • 要求:蜂蜡(黄蜡) • 精制方法:漂蜡;煮蜡 2. 制丸方法: 塑制法
第七节 滴丸
一、滴丸的特点
1.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乳 化、混悬于熔融的基质中,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丸。
四、水蜜丸
1. 水蜜丸:药材细粉用蜜水为粘合剂而 制成的小球形丸剂
2. 用蜜量: • 粘性大的粉,用蜜量为10—15% • 粘性中等的粉,用蜜量为40% • 粘性小的粉,用蜜量为50%。 3. 炼蜜与水的比例1:1.25~3.0
1. 泛制法:起模时用水,增大时先用低 浓度蜜水,再用高浓度蜜水,后用低 浓度蜜水。
60℃ 6. 选丸
第三节 蜜丸
一、蜜丸的特点与规格
1. 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 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2. 规格: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 3. 特点:取其缓化,蜂蜜有润肺、镇咳、
缓下、润燥、解毒的作用
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
1. 蜂蜜的选择 2. 蜂蜜的炼制
• 炼制的目的:除去杂质,破坏酶类, 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粘 合力
—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泛丸 • 塑制法
第五节糊丸
一、糊丸的特点
1. 糊丸: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等为粘 合剂制成的丸剂
2. 特点:取其迟化,刺激性药物,含化, 磨汁
二、糊丸的制法
1. 糊粉的种类 2. 制糊的方法 • 调糊法 • 煮糊法 • 蒸糊法 3. 制丸的方法 • 泛制法 以调糊法制糊丸,用水起模 • 塑制法
3. 炼制的方法 蜂蜜加入沸水——溶化——过筛(4 号)—除沫——炼制所需程度
中药丸剂
扩 充 (二)滴丸剂的制备 料 1.基质:滴丸剂中除主药和附加剂以外的 辅料称为基质。 选择原则:。基质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 不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影响主药的 主药的 , , 60 100 化 , , 。 资
基质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 充 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类(PEG)、聚氧乙烯 资 单硬脂酸酯(S-4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尿 料 素、泊洛沙姆(poloxamer)等; 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 蜡、氢化植物油、十八醇(硬脂醇)、十六醇 (鲸蜡醇)等。 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 有水 乙醇 非 水溶性基质 ; 非水溶性 有 蜡、二 基 油、植物 油、 油 物等 水溶性基质 。
扩 充 资 料
特点: 释药缓慢,作用缓和持久,毒副作用较轻; 能较多地容纳半固体或液体药物; 可通过包衣来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的稳 定性; 制法简便,所需设备较简单。 缺点:服用量大、小儿吞服困难、生物利用度低。
使用蜂蜜时一般需经过炼制(称炼蜜),按炼制的 程度可将炼蜜分为: ①嫩蜜:是将蜂蜜加热至105℃~115℃所得制品, 含水量18%~20%,相对密度约1.34,用于黏性较 强的药物。 ②中蜜:是将蜂蜜加热至116℃~118℃所得制品, 含水量10%~13%,相对密度约1.37,用于黏性适 中的药物。 ③老蜜:是将蜂蜜加热至119℃~122℃所得制品, 含水量10%以下,相对密度约1.4,用于黏性较差的 药物。
中药丸剂
(一)概述 中药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 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分类: ①蜜丸: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 ②水蜜丸: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 ③水丸:以水(或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 为润湿剂或黏合剂制成。 ④糊丸:以面糊或米糊为黏合剂制成。 ⑤浓缩丸: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物的清膏或浸膏, 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水和蜂 蜜为黏合剂或润湿剂制成(相应地又分别被称为 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中药药剂学:蜜丸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蜜丸的制备蜂蜜的选择与炼制1.蜜丸的含义蜜丸系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2.蜂蜜的要求应选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糖浆状液体或稠如凝脂状的半流体,味纯甜,有香气,不酸、不涩的一、二等蜂蜜。
其规格标准,见下表:等级蜜源花种色泽状态气味杂质一等品白荆条、柑桔、刺槐、椴树、荔枝、芝麻、梨花呈乳白色、白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的液体或凝如脂状的结晶体,油性大、水分少味纯甜、具有蜜源植物的花香味无死蜂、幼虫、蜡屑及其他的杂质。
二等品油菜、枣花、葵花、棉花等浅琥珀色、黄色、琥珀色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味甜、具有蜜源植物的花香三等品乌桕等黄色、琥珀色、深琥珀色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或结晶体味道甜、无异味四等品荞麦、桉树等深琥珀色、深棕色半透明粘稠液体或结晶体味道甜、有刺激性3.蜂蜜的炼制(1)目的制好蜂蜜是制好蜜丸的关键环节,若炼制不得法,成药在贮存期会出现皱皮、发霉、干硬、碎裂等现象。
蜂蜜炼制的目的有:出去杂质,破坏酵酶,杀死微生物,减少水分,增加粘合力。
(2)方法一般小量生产,将蜂蜜置锅中,加热溶化后,过筛除去死蜂及浮沫等杂质,再入锅继续加热至制丸所需的程度。
大量生产,多用常压或减压罐炼制,即将生蜂蜜置罐中,加入适量清水(蜜水总量不能超过罐容积的1/2),加热至沸腾,用三~四号筛或板框过滤器滤过,再抽入罐中继续加热炼制,其炼制程度应根据处方中药物性质、药粉含水量,来掌握炼制的时间、温度、炼蜜颜色、水分等,炼成嫩蜜、中蜜或老蜜。
嫩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05℃~115℃而得的制品,蜂蜜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稍带粘性,含水量18%~20%,相对密度为1.34左右,嫩蜜适于含多量油脂、粘液质、糖类及动物组织等的药物制丸。
炼蜜(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6℃~118℃,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其含水量约为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用手捻有粘性,但两手指离开无长白丝。
适于含纤维质、淀粉及含部分油脂、糖类等一般性药物制丸。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2.05)
三、包衣的方法:
第 七 节 丸 剂 的 包 衣
1、包衣原料的准备: ⑴打粉:极细粉(过7~8号筛)。 ⑵制浆:胶浆、糯米糊、胶糖浆等。 ⑶丸芯的干燥:
2、包衣的方法:
多用滚转包衣法,方法与片剂包衣类似。 包衣的注意事项: ①粘合剂的用量应由多渐少, ②粘合剂的浓度由浓渐稀, (使丸剂中粘合力从里到外由强而弱, 否则,干后易“脱壳”); ③干燥时应低温,且不断翻动。 (可防止丸粒表面泛油或产生“阴阳 面”)
第 二 节
一、水丸的含义与特点 1.定义:水丸(又称水泛丸)系 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用黄 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赋形 剂经泛制而成的丸剂。 二.水丸的特点:
① 丸粒较小,表面光滑,便于吞服, 不易吸潮; 消导药为主组 消导剂 - 以消导药为主组 成的方剂的统称。 方剂的统称 成的方剂的统称。有消食导 ② 分层泛丸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消痞除满、 滞、消痞除满、开胃进食的 提高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稳定性,或制 作用。主治食积内停等证。 作用。主治食积内停等证。 成缓释制剂; ③ 较易溶散,显效较快,较适用于 解表剂和消导剂; ④ 生产设备简单,可大量生产,但 工序长,易污染; ⑤ 成品中主药的含量及溶散时间较 难控制;
① 作用缓和、持久,多用于慢性 病的治疗。 ② 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 ③ 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④ 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 ⑤ 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 溶散时限难控制,易染菌。
二、丸剂的分类 ㈠按制备方法分类
第 一 节
1、塑制丸 2、泛制丸 3、滴制丸
㈡按赋形剂分类
1、水丸 2、蜜丸 3、水蜜丸 4、浓缩丸 5、糊丸 6、蜡丸
三、水丸的赋形剂 ⑴水 ⑵酒: 常用黄酒(含醇量12%~15%)
一文弄懂:中成药里面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水蜜丸、滴丸、微丸的区别!
一文弄懂:中成药里面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水蜜丸、滴丸、微丸的区别!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引子中医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辨证论治。
即在收集了基本的证据(症状、体征)后,审症求因,依证选方,加减用药。
正如《论衡》所言:“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好的中医就像一个私家侦探,而疾病就像一桩桩案件,需要在收集有效证据(病情)的基础上,合情演绎,抽丝剥茧,找到罪魁祸首(病根),然后才能更快地将元凶缉拿归案(治好疾病)。
中医的学习并不难,难在坚持,难在入门,为了帮助大家打好中医基本功,练就一身治病本领,本公众号特推出“跟我学中医”板块,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功在当下,每天坚持十分钟的学习,打牢基本功。
丸剂,俗称丸药,是将药物研成细末,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
丸剂为中药主要传统剂型之一,自古至今应用十分广泛,如《神农本草经·序录》指出:“药性有宜丸者。
”《金匮玉函经》卷1指出:“丸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癥。
”《苏沈良方》卷1亦谓“大毒者须用丸”。
《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卷上中提出:“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
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说明丸剂与汤剂相比,服后具有崩解、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携带、贮存等优点。
丸剂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归牌丸、补中益气丸等。
也可用于急救,但方中含有芳香性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某些峻烈药品,为了使其缓缓发挥药效,或不宜作汤剂煎服的,也可作丸剂用,如舟车丸,抵当丸等。
但毋庸置疑,丸剂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有的服用剂量大,尤其是小儿服用困难,生产流程长,污染机会多.操作不当会影响崩解和疗效等。
丸剂按其制备方法分为:泛制丸:以药物细粉用适宜的液体为粘合剂,泛制成小球形的丸剂。
如水丸、水蜜丸、部分浓缩丸、糊丸等。
中药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的制作工艺与规定判定
中药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的制作工艺与规定判定中药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的制作工艺与规定判定丸剂,中药的一种药物剂型。
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或蜂蜡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
分别称蜜丸、水丸、药汁丸、蜡汁丸等。
服用方便,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
凡药物不耐高热,难溶于水,容易挥发,毒性较剧烈的,多适合做丸剂,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症积。
但也有用于急证的丸剂。
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
如安宫牛黄丸等。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等类型.蜜丸: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
每丸重量在0.5g以下的称小蜜丸。
中药或西药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研成粉末跟水、蜂蜜或淀粉糊混合团成丸状。
蜜丸为药物细粉用蜂蜜作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根据药丸的大小和制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蜜丸(即每丸在0.5克以上的丸),小蜜丸(即每丸在0.5克以下的丸)如“安宫牛黄丸”、“琥珀抱龙丸”、“八珍益母丸”、“人参养荣丸”等。
水蜜丸是指药物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水丸水丸也叫水泛丸,是指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药汁或其他液体(黄酒、醋或糖液)为黏合剂制成的小球形干燥丸剂。
因其粘合剂为水溶性的,服用后易崩解吸收,显效较快。
如“木香顺气丸”、“加味保和丸”等。
浓缩丸浓缩丸又称“膏药丸”,是指将部分药物的提取液浓缩成膏与某些药物的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安神补心丸”、“舒肝止痛丸”等。
糊丸是指药物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是指药物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一、蜜丸的制备蜜丸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粉末与经炼制过的蜂蜜混合而制成的球形内服固体制剂。
性柔软,作用缓和,多用于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患。
蜜丸分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
大蜜丸一般重3~9g,小蜜丸同水丸。
蜜丸的制法分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等步骤。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 丸剂(62P)
浓缩丸
浓缩丸又称药膏丸、浸膏丸,是指药材或部分药材 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处方中其余药材细粉或适宜 的赋形剂制成的丸剂。
微丸
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球形或类球形的药剂。
蜡丸、糊丸
糊丸——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 蜡丸——以蜂蜡为粘合剂
释药极慢,延长药效,降低毒性, 适合于毒性、刺激性的药物
滴丸
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适宜方法混 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 冷凝而制成的制剂为滴丸剂。
中蜜——116-118℃,含水量14-16%,密度1.37左 右,浅黄色有光泽的均匀细气泡,手拈有粘性,分开 无长白丝。适合粘性中等的药材。
老蜜——119-122℃,含水量<10%,密度1.40左
右,红棕色光泽大气泡,手捻甚粘,分有长白丝,可
滴水成珠。适合药材粘性较差者,如矿物质、纤维质
等。
冬季宜稍嫩蜜,夏季宜稍老蜜。
2、缺点
滴丸剂---概述
载药量少,含药量低,服药剂量大; 供选用的基质和冷凝液少。
滴丸剂---概述
三、种类
速效高效滴丸剂 缓释控释滴丸剂 硬胶囊滴丸 溶液滴丸 脂质体滴丸
干压包衣滴丸 包衣滴丸 肠溶衣滴丸 栓剂滴丸
滴丸剂的生产技术---基质
一、性质
与主药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不影响主药的疗效与检测; 熔点较低或加一定量的热水(60℃以上) 能熔化成液体,而遇冷又能凝结成固体, 在室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且以主药混匀后 仍能保持以上状态。
1.糖粘性较强的药粉蜜宜少,纤维质地 疏松者宜多 2.夏季少,冬季多 3.手工多,机械少
(三)制丸条、分粒与搓圆
手工——搓丸板 机械——滚筒式制丸机、中药自动制丸机
(四)干燥(不超过15.0%)
水蜜丸的制作方法
水蜜丸的制作方法
水蜜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滋补身体、益气补血的功效。
制作水蜜丸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水蜜丸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制作水蜜丸的主要材料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枸杞子、蜂蜜等。
这些材料都是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
接下来,将这些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一般来说,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的比例为3:2:2:1,枸杞子的用量可以适量增减。
将这些中药材混合均匀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
然后,将研磨好的中药粉倒入一个容器中,逐渐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
蜂蜜的加入能够增加水蜜丸的黏稠度,便于制作成丸。
搅拌均匀后,将混合好的中药蜜糊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融合。
接着,取适量的中药蜜糊,用手搓成大小均匀的小丸。
制作水蜜丸时,要注意手法要轻,力度要均匀,以免造成丸子大小不一。
搓好的水蜜丸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晒干后保存。
最后,将制作好的水蜜丸放置通风干燥处晾晒,待其完全干燥后,即可保存。
水蜜丸保存时要注意防潮防潮,避免受潮发霉。
总的来说,制作水蜜丸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基本的中药材料和一些耐心和细心。
制作好的水蜜丸可以作为滋补品食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制作水蜜丸,享受中药带来的健康益处。
中药药剂学:水蜜丸概述
⽔蜜丸[含义与特点]
1.含义
系将药材细粉⽤蜜⽔为粘合剂泛制⽽成的⼩球形的丸剂。
2.特点
⽐⼿⼯塑制法简单,⽣产效率⾼,丸粒⼩,⼜光滑圆整,易于吞服;采⽤富有营养成分的蜂蜜,加⽔炼制为粘合剂,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蜜丸[药粉与⽔蜜的⽐例]
泛丸的蜜⽔浓度与药粉的性质相适应,才能泛制出合格的⽔蜜丸。
⼀般药材细粉性质适中,每细粉100g,⽤炼蜜30g,其加⽔量按1∶3,即蜂蜜炼制后加3倍量的⽔,搅匀,煮沸过滤即可。
含糖、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粉,须⽤低浓度的蜜⽔为粘合剂,即药粉100g加炼蜜10~15g,加适量⽔,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含纤维质的、矿物质较多的药材细粉,则每药粉100g须⽤炼蜜40~50g,加适量⽔,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蜜⽔与药粉的⽤量与⽔泛丸基本相同。
⽔蜜丸[制法]
泛丸⽅法与⽔泛丸相同,但起模时须⽤凉开⽔,以免粘着,泛成型时先⽤浓度低的蜜⽔加⼤,因颗粒⼩蜜⽔浓度⾼易粘着,待已成型时⽤浓度⾼的蜜⽔,已成型后再改⽤浓度低的蜜⽔撞光。
其经验规律是:蜜⽔浓度低、⾼、低,这样交替使⽤,则泛出的⽔蜜丸,可以保证丸粒光滑圆整。
对泛制成型后的⽔蜜丸应及时进⾏⼲燥,因⽔蜜丸是⽤炼蜜加⽔稀释为粘合剂,所制成的丸粒含⽔量⾼,必须⼲燥,使含⽔量不超过12%;否则易发霉变质(筛选、包⾐等详见第⼆节⽔丸)。
水蜜丸的名词解释
水蜜丸的名词解释水蜜丸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中药制剂,被称为“东方神草”。
它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和制作而成。
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治疗疾病、调节身体功能的功效。
水蜜丸的名词解释不仅限于其名称,还涉及到它的特点、制作过程、用途等方面。
首先,水蜜丸的特点之一是完整保留了中药材的药效。
中药材作为水蜜丸的主要原材料,经过研磨、配方、加工等过程后,形成了一颗颗小巧精致的水蜜丸。
这种制作方式能够在保留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同时,提高中药的溶解性和吸收率,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
其次,水蜜丸的制作过程被认为是一门艺术。
从材料的选择到加工的方法,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心和经验。
首先,中药材需要经过粉碎,研磨成适合加工的粉末。
然后,根据不同的配方,将粉末与蜜糖、蜂蜜等黏合剂混合制作。
最后,通过手工滚圆、蒸制、晾晒等步骤,形成水蜜丸。
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制作出来的水蜜丸才能具备良好的药效。
水蜜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常见的感冒、咳嗽、胃肠道不适等,都可以通过水蜜丸来缓解症状。
此外,水蜜丸还可以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为它是一种中药制剂,其功效是基于中医药理论的。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水蜜丸则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水蜜丸在近几年又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追捧。
一方面,它符合现代人注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中药煎煮方式,水蜜丸具有便携、易服、易保存等优势,更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水蜜丸的美观和口感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与传统中草药肉汤剂相比,水蜜丸的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甜味和嚼劲也更容易接受。
因此,水蜜丸不仅在中医药机构中得到应用,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水蜜丸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
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粉末冲击、超声波处理等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颗粒度和药效。
同时,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也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
水蜜丸的功能主治
水蜜丸的功能主治1. 品牌简介•水蜜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草药的精华成分。
•水蜜丸以其方便易用、口感好、效果显著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水蜜丸拥有正规生产许可证,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2. 功能主治水蜜丸以其独特的中药组合,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2.1 缓解消化不良•水蜜丸内含有多种消化草药,如山楂、陈皮、木香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消化。
•水蜜丸还含有一些对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有缓解作用的中草药成分。
•水蜜丸能够帮助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嗳气、恶心等症状。
2.2 舒缓口腔溃疡•水蜜丸的配方中含有多种舒缓口腔溃疡的草药,如薄荷、金银花等。
•水蜜丸能够提供直接的舒缓效果,并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
•水蜜丸还能够减轻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2.3 改善睡眠质量•水蜜丸内含有一些具有安眠作用的中草药,如枸杞子、柠檬香茶菜等。
•水蜜丸能够帮助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水蜜丸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使人更加容易入睡,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2.4 缓解疲劳和压力•水蜜丸的配方中添加了一些具有抗疲劳和抗压力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芪、人参等。
•水蜜丸能够提供养心安神的效果,缓解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疲劳和压力。
•水蜜丸还有助于提高人的体力和精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3.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水蜜丸2粒,每天2-3次,口服即可。
•在服用水蜜丸前建议先饭后,以免对胃产生过大刺激。
•注意药物过敏史和已有疾病,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成份。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和老人在使用水蜜丸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水蜜丸并咨询医生。
•水蜜丸只能作为辅助保健品使用,不能代替正规药物治疗。
5. 结束语水蜜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舒缓口腔溃疡、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还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然而,在使用水蜜丸之前,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蜜丸[含义与特点] 1.含义系将药材细粉用蜜水为粘合剂泛制而成的小球形的丸剂。
2.特点比手工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采用富有营养成分的蜂蜜,加水炼制为粘合剂,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水蜜丸[药粉与水蜜的比例]泛丸的蜜水浓度与药粉的性质相适应,才能泛制出合格的水蜜丸。
一般药材细粉性质适中,每细粉100g,用炼蜜30g,其加水量按1∶3,即蜂蜜炼制后加3倍量的水,搅匀,煮沸过滤即可。
含糖、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粉,须用低浓度的蜜水为粘合剂,即药粉100g加炼蜜10~15g,加适量水,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含纤维质的、矿物质较多的药材细粉,则每药粉100g须用炼蜜40~50g,加适量水,搅匀,煮沸滤过为粘合剂。
蜜水与药粉的用量与水泛丸基本相同。
水蜜丸[制法]泛丸方法与水泛丸相同,但起模时须用凉开水,以免粘着,泛成型时先用浓度低的蜜水加大,因颗粒小蜜水浓度高易粘着,待已成型时用浓度高的蜜水,已成型后再改用浓度低的蜜水撞光。
其经验规律是:蜜水浓度低、高、低,这样交替使用,则泛出的水蜜丸,可以保证丸粒光滑圆整。
对泛制成型后的水蜜丸应及时进行干燥,因水蜜丸是用炼蜜加水稀释为粘合剂,所制成的丸粒含水量高,必须干燥,使含水量不超过12%;否则易发霉变质(筛选、包衣等详见第二节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