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电机学课堂测验3-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合集下载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交流电机的绕组理论交流电机统一理论交流电机统一理论pdf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交流电机绕组理论电机设计理论与实践电机理论与运行电机理论基础电机统一理论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导体的感应电动势 1.单个导体的感应电动势的时域表达式怎么求? 感应电动势的频率 f 怎么求? 2.掌握推导过程中以下关系: ·τ = πD/2p ·v = πD ×
2 n 60
= 2τf
·Bav = π Bmax ·Φ1 = Bav ∙ τ ∙ l 3.单个导体感应电动势怎么求? 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1. 一个匝数为Nc 的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怎么求? 2. 如何求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节距因数等于多少? 线圈组的感应电动势(单个极下一个极相组的感应电动势) 1.掌握基波分布因数的由来 2.掌握一个线圈组的感应电动势公式 3.掌握基波绕组因数k w 1 的计算公式 相电动势 1.掌握相电动势的概念(一相中所串联的线圈组电动势相加即为一相的电动势) 2.掌握 N 的公式(双层、单层绕组) 3.相电动势公式 感应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 1.谐波电动势 1.当谐波次数为 v 时,求下列各量: pv 、τv 、nv 、fv 、Φv 、k wv 、EΦ v 2.齿谐波电动势的次数是怎么样的(有一个印象)?齿谐波的绕组因数等于什么? 3.由各次谐波电动势,计算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的有效值 ·给出计算公式 ·解释为什么线电动势中没有三次谐波电动势(分三相绕组星形接线和三角形接线讨论) 2.削弱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1.采用分布绕组.掌握采用分布绕组削弱谐波电动势的原理,以及 q 的一般取值范围 2.采用短距绕组.掌握采用短距绕组削弱谐波电动势的原理, 削弱 v 次谐波电动势时第一节距 y1 应该取何值?如何有效削弱 5 次和 7 次谐波? 3.针对改善主极磁场分布的方法了解即可 4.如何削弱齿谐波电动势? ·采用斜槽(要求会推导原理) ·采用分数槽还有在小型电机采用半闭口、中型电机采用磁性槽楔来削弱的方法只作了解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
(3)主要应用场合 电力系统: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
火力发电(电能的产生)
热电厂
1 煤传送带 2 加煤机 3 粉碎机 4 锅炉 5 煤渣 6 空气预热器 7 静电除尘 8 烟囱 9 汽轮机 10 冷凝器 11变压器 12 冷却塔 13 发电机 14 输电线
大型汽轮机
2 交流电机基本原理
感应电机的基本原理 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
(3)缺点
目前尚不能经济地在较大范围内平滑调速 必须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
(4)分类:
北车唐山厂生产线车间
CRH3和谐号动车组
定子绕组
笼型转子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
1.3 同步电机简述
(1)主要作发电机使用 (2)常见类型
三相同步发电机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 磁阻同步电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
的距离称为节距,用符号y1表示,一般以槽数计。
极距:一个磁极在铁心圆周表面上所占的范围称为 极距,用符号τ表示,通常以用槽数或长度计。
Z
2 p
πD
(槽) (米)
2 p
= y1
(整距) ( 短距) ( 长距)
y1
各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相等
相邻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相位差为槽距电角α1
单层绕组的线圈节距均为整距
步骤: ①画槽电动势星形图; ②分相; ③构成线圈; ④构成线圈组; ⑤画绕组展开图。
①首先计算定子相邻两槽之间的槽距电角α1
1
p 360 Z
2 360 36
20
Z 36 9
2p 4
②画基波电动势星形相量图
先假设定子槽里只放一根导体, 并规定导体感应基波电动势的正方 向出纸面为正。
36 ω 1
N

同步电机测试题(含标答)

同步电机测试题(含标答)

重庆大学 电机学(1)课堂测验三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方式:测验日期: 2012.12.21 时间: 12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台四极同步电机稳态运行时定子频率为50Hz ,则其转子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 D A .大于1500rpm ; B .小于1500rpm; C .等于1500rpm ; D .为0;2.一台同步发电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其 A A .主极磁场超前于定子合成磁场; B .定子合成磁场超前于主极磁场;C .定、转子磁场轴线重合; D.无法确定;3.一台同步发电机并联在无穷大电网上运行,在保持有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励磁电流,发现其电枢电流在减小,则原来的运行状态为 AA .欠励;B .过励;C .正常励磁;D.无法确定 4.在保持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则激磁电动势将D A .q aq d ad X X X X X >>>>σ;B .σX X X X X q aq d ad >>>>; C .σX X X X X ad d aq q >>>>; D .σX X X X X aq q ad d >>>> 5.对于同步发电机,若电枢电流I 滞后于激磁电动势E ,则直轴电枢反应为 ,若电枢电流I 超前于激磁电动势E ,则直轴电枢反应为 B 。

A .去磁,弱磁; B.去磁,增磁; C .增磁,去磁; D.增磁,弱磁 6.下面有关阻尼绕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阻尼绕组可以抑制转速震荡;B . 阻尼绕组可以抑制气隙中的负序磁场以及副作用;C .阻尼绕组可以用作启动绕组;D .阻尼绕组的接入可以调节功率因素以及无功功率;7.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所带负载为感性8.0cos =ϕ,则其电枢反应为 C A .交轴电枢反应; B .直轴电枢反应;C .直轴去磁和交轴电枢反应;D .无法确定8.为了提高并联在电网上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性,应 B A .增加励磁电流,增加原动机的输入功率; B .增大励磁电流,减小原动机的输入功率; C .减小励磁电流,增加原动机的输入功率; D .减小励磁电流,减小原动机的输入功率。

电机学 第4章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电机学 第4章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1.高次谐波电动势 2.高次谐波的危害 3.高次谐波的抑制
1.高次谐波电动势
p
p,
, n
ns
b
b
f
p n 60
f1 ,
2
B l
b1 b3
O
E 4.44 f Nkw
b5 α
sin q
kw
k p kd
, k p
sin
y1
90
,
kd
q
sin
2
2
1.高次谐波电动势
相电动势:
线电动势: Δ连接:
4.3 三相单层绕组
单层绕组 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
整个绕组线圈总数等于 总槽数的1/2。 单层绕组常用在10KW以 下的小型交流电机中。 单层绕组包括交叉式、 同心式和链式绕组。
9 8 7
123
N
4 5
6
6
5 4
S
×××
321
7 8 9
4.3 三相单层绕组—交叉式绕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整距绕组和短距绕组
11 10
节距y1=9的 单层整距绕组 8
9 9
1
2
8
N
7 7
66
5
5
×
4
S
×
4
32
3
2
12
3
13 9 (个槽)
4
14
5 6
15
D
2p
7
p 极对数
16

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同理,为了使三相绕组对称,应将距 A相120度处的7、8、9、16、17、18 和25、26、27、34、35、36划为B 相。 而将距A相240度处的13、14、15、 22、23、24和31、32、33、4、5、6 划为C相,由此得一对称三相绕组。
每个相带各占60度电角度,称为60度 相带绕组。
11 13 15 17 19 21
A
图4-8
X
单层链式绕组中A相的展开图 (2p=6,Q=36)
这种绕组主要用在q=偶数的小型四极、六极感应电动机中。如q 为奇数,则一个相带内的槽数无法均分为二,必须出现一边多, 一边少的情况。因而线圈的节距不会一样,此时采用交叉式绕组。
交叉式绕组 主要用于q=奇数的小型四极、六极电机中,采用不等距线圈。 三相四极36槽定子,绘制交叉式绕组展开图
1号向右连,36号向左连,且节距相等,然后用极间连线(红线)按 相邻极下电流方向相反的原则将6个线圈反向串联,得A相绕组。
1-(6) -36-(31) -25-(30) -24-(19) -13-(18) -12-(7)

N

S

N

S

N
S
23 25 27 29 31 33 35
1
3
5
7
9
X
图:A相绕组线圈的连接图(一条并联支路)
A1
1—2—3
X1
10—11—12
A
A2
19—20—21
X2
28—29—30
X
图4-3 A相绕组线圈的连接图(两条并联支路)
最多可以将4个极相组并联,得到4条并联支路。 由于极相组数等于极数,双层叠绕组的最多并联支路数等于极数 2p。但实际应用中,实际支路数一般小于2p,且2p 必须是a的倍数。

6.0第2篇 交流电机的共同理论问题

6.0第2篇 交流电机的共同理论问题
N1 S2 N2
2p=4
N S1 S
2p=2
电角度:一对磁极所对应的空间角度为3600电角度
注意区别空间电角度和一般的空间几何角度。在电机学理论 中通常将几何角度称为机械角度,一个圆周的机械角度是 3600 电角度=极对数×机械角度
动画2
一圆周为 3600机械 角度 7200电角
一圆周为 3600机械角度 3600电角度
缺点:槽漏电抗大,不利于削弱电动势和磁动势中的高次谐波 用途:多用于10kw以下的小型交流异步电动机中
绘制电机定子槽数Z=24,极数2p=4,并联支路数 a=1的三相单层绕组的展开图
步骤一:计算有关参数
p 3600 2 3600 0 30 槽距角α: Z 24 Z 24 2 每极每相槽数q: q 2 pm 2 2 3 Z 24 6 2p 4
从A绕组展开图中可以看出,每个线圈从A和 X相 带各选择一槽,象链条一样连接,故这种绕组称 单层链式绕组
绕组每个线圈的节距y1(y1=5)相同,且小于极距 τ,即采用了短距绕组。其端部连线距离较短,能 节省材料,同时其端部布线均匀,便于制造。 链式绕组比较适用于q=2,p>1的小型交流电机 的定子绕组中
(3)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和磁动势要求对称(大 小相等且相位上互差1200)并且三相阻抗也要求相等 (4)用铜量少,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可靠,散热条件好, 工艺简单,安装和检修要方便(运行和制造)
6.1.2
主要分类方法
绕组分类
按槽内层数分 链式绕组的 单层绕组 交叉式绕组 同心式绕组 双层绕组
叠绕组 波绕组
步骤二:画槽电势星形图
Z
步骤三:分相
A
3 2 1 24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极距 :对应于一个极空间电角度的定子内面圆周长度。
Q 2p
节距 y 1 :一个线圈的两个线圈边之间的圆周宽度。
每极每相槽数 q :每个极下每相所占的槽数。
Q q 2pm
南京邮电大学
第八章 交流绕组
第二节 三相单层绕组 一、同心式绕组
优点:下线比 较方便,端部重叠 层数少,便于布置 ,散热情况好。 缺点:绕线不 方便,端部亦较长 。通常用于二极的 小型三相感应电机 中。
南京邮电大学
第九章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第一节 导体电动势星形图 一、概念
现以一台相数m=3,极数2p=4 ,槽数Q=36 的电机来说明槽内导体的 感应电动势和属于各相的导体(槽号)是如何分配的。
定子每极每相槽数:
Q 36 q 3 2pm 223
相邻两槽间电角度:
p 360 2 360 20 Q 36
南京邮电大学
第九章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第五节 谐波电动势的计算 从主磁极产生磁场及其谐波分解的特点看,谐波磁场的 极对数应为基波的 倍,即 极距为基波的 1 ,即
p p

相邻槽电角度亦为基波的 倍,即

谐波磁场随主磁极一起以同步速度旋转,即
n n1 ns
E q1 E c1
sin sin
q
2 qE k c1 d1 2
南京邮电大学
第九章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第四节 线圈组基波电动势及分布因数
式中 qE c1 为 q 个线圈电动势的代数和; 绕组的基波分布因数; q sin E q1 2 kd1 qE c1 q sin 2 k d1 的意义:由于绕组分布在不同的槽内,使得 q个分布线

第三章 交流电机共同理论习题(中英)

第三章  交流电机共同理论习题(中英)

第三章 交流电机共同理论复 习 题1. 感应电机与同步电机的基本差别是什么?2. 说明单相绕组磁动势基波的性质和特点?3. 说明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基波的性质和特点?4. 交流电机中磁场的旋转速度与交流电流的频率之间有何关系?5. 三相单层绕组,Q =24,2p =4,a =2,画出三相绕组的展开图并计算绕组因数。

答:966.0,966.02sin 2sin,1,30360,221111======⋅===︒q y W q y k k k q q k k Q p pm Q q ααα6. 三相双层短距叠绕组,Q =24,2p =2,τ651=y ,a =1,画出A 相绕组的展开图并计算绕组因数。

答: 925.09577.0966.0,9577.02sin 2sin ,966.02cos ,30)(,15243601,42111=⋅======-==⋅===︒︒︒W q y k q q k k y pm Q q ααβταβα7. 如何改变感应电动机的旋转方向?8. 说明节距因数和分布因数的物理意义,交流电机中为何采用短距、分布绕组?9. 在对称的两相绕组(绕组轴线空间差90︒电角度)内通入对称的两相电流(时间上差90︒),试 分析产生的合成磁动势的基波。

10. 交流绕组中的谐波电动势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消除或削弱谐波电动势?11. 说明交流电机中谐波磁动势的原因?12.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2p =6,定子为双层叠绕组,541=Q ,71=y ,a =1,星形联接,每个线圈的匝数为10匝,试求:(1)若在绕组中通入频率为50Hz 、有效值为10 A 的三相对称电流,其基波旋转磁势的幅值和转速。

(2)若每极磁通m Φ=0.11 Wb ,其相电势的有效值。

答:VfNk E k k k k k W a pqN N pm Q q Hz f W p y q W y q y 4.198244.4,902.09397.020cos ,9598.0220sin 32203sin ,920543603,b 11.0,902,32,501111111=Φ======⋅===⋅==Φ=====︒︒︒槽电角匝槽τα13. 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2p =4,定子为双层叠绕组,241=Q ,51=y ,a =1,星形联接,每相串联匝数72=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电机学(1)课堂测验三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方式: 测验日期: 2011.12.16 时间: 45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p 对极的三相交流线圈,两个有效边在空间的电角度为170°,则其
对应的机械电角度为 D 。

A .170°; B .p×170°; C .2p×170°;D .170°/p ; E .170°/2p 。

2.m 相交流绕组定子槽数为Q ,极对数为p ,则极距等于 B 。

A .Q /p ;B .Q/(2p);C .Q/(2pm);D .Q/(pm)。

3.交流绕组的基波绕组因数通常为 A 。

A .<1;
B .>0;
C .=1;
D .>1。

4.m 相双层短矩分布交流绕组,其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为 D 。

A .p ;B .p×m ;C .2p/m ;D .2p 。

5.一个整距线圈产生的磁动势波形为 B 。

A .正弦波;
B .矩形波;
C .阶梯波;
D .尖顶波。

6.一个极相组线圈产生的基波合成磁动势波形为 A 。

A .正弦波;
B .矩形波;
C .阶梯波;
D .尖顶波。

7.三相感应电动机2p=8,接到频率为50Hz 的电网上,定子三相对称电流
产生的基波合成磁动势转速为 B 。

A .600转/分;
B .750转/分;
C .1000转/分;
D .1500转/分。

8.单相绕组通以单相正弦交流电流产生的基波磁动势为 B 。

A .恒定磁动势;
B .脉振磁动势;
C .圆形旋转磁动势;
D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9.已知线圈的节距y 1=5τ/6,则该线圈的基波节距因数为 C 。

A .sin30°;
B .sin45°;
C .sin75°;
D .sin90°;
E .sin108°。

10.一台Y接法的三相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一相断线时,它所产生的基波
磁动势是 D 。

A .恒定磁动势; B .脉振磁动势;
C .圆形旋转磁动势;
D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交流绕组构成的主要原则是使合成电动势的波形要接近于正弦形,幅值要大。

2.对于p 对极的整距交流线圈,其两个线圈边在空间相距的机械角度为
180°/p ,电角度为 180°。

3.在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基波合成磁动势为圆形旋转磁动势,其幅值取决于绕组设计和电流大小,转速取决于电流频率和极对数,转向取决于电流相序和绕组布置。

4.一个脉振磁动势可以分解为两个圆形旋转磁动势,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幅值是脉振磁动势最大幅值的 1/2 。

5.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的幅值为0.9Nk w1I φ/p ;在空间上按余弦规律分布,
其轴线位置固定不动,脉振的频率为电流的频率。

6.基波绕组因数的物理意义是既考虑绕组短距、又考虑绕组分布时,整个绕组的合成电动势所须的总折扣。

7.变压器相绕组的电动势计算公式为E φ=4.44fN 1φm ,交流旋转电机单相绕组的电动势计算公式为
E φ=4.44fN k w1φ1,两者的主要差别在变压器中N 1表示一相绕组的实际匝数,交流电机N k w1表示一相绕组的等效匝数 和变压器φm 表示主磁通幅值,交流电机φ1表示每极磁通量。

三、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一台频率为50Hz 的三相交流电机,通入频率为60Hz 的三相对称电流,如电流的有效值不变、相序不变,试问三相合成基波磁动势的幅值、转速和转向是否会改变?试说明原因。

(12分) 答:
(1) 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幅值
1
1 1.35
w Nk F I p
φ= I φ不变,故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幅值F 1不变。

(2) 转速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年级 2009 学号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线

160f
n p
= 由于f 由50Hz 变为60Hz ,故转速上升为原来的1.2倍。

(3) 由于相序不变,故转向不变。

2.三相绕组的轴线位置如图所示,如果三相绕组的电流分别为i A =I m cos(ωt),
i B =I m cos(ωt +1200),i C =I m cos(ωt +2400)。

当ωt =900时,试分析并画出基波合成磁动势的轴线位置及其转向。

(12分)
答:当某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基波合成旋转磁动势波的幅值F 1就与该相绕组的轴线重合。

当ωt =0时,F 1与A 相轴线重合,当ωt =120°时,F 1与C 相轴线重合,当ωt =240°时,F 1与B 相轴线重合。

由于在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的是对称的负序电流,电流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A-C-B ,因此,F 1的转向为A-C-B-A ,当ωt =900时,F 1的位置及转向如图所示。

四、 计算题(共36分)
一台Y 联接的三相同步发电机,2p=4,Q=36槽,采用三相双层叠绕组,
线圈节距y 1=7τ/9,线圈匝数N c =3,并联支路数a=1,基波频率f 1=50Hz ,基波磁通量Ф1=0.75Wb ,定子相电流的有效值为30A 。

试求:
(1) 基波节距因数k p1;(4分) (2) 基波分布因数k d1;(4分) (3) 基波绕组因数k w1;(4分) (4) 每相绕组的串联匝数N ;(4分) (5) 基波相电动势E φ1;(4分) (6) 基波线电动势E L1;(4分)
(7) 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动势幅值F φ1;(6分) (8) 三相绕组的基波磁动势幅值F 1。

(6分)
解:
(1) 360236020Q 36p α︒⨯⨯=
==Q 36
32232q mp ===⨯⨯ Q 36924
p τ=
== 1
17
sin(
90)sin(90)0.93979p y k τ=⨯︒=⨯︒= (2) 1320sin sin
220.95983sin sin
22
d q k q αα⨯=
==⨯ (3) 1110.9019w p d k k k =⨯= (4) 243
3361
c pq N N a ⨯=
=⨯= (5)1114.44 4.4450360.90190.755406()w E fNk V φφ==⨯⨯⨯⨯=
(6)1154069363.5()L E V φ=== (7) 1
10.9
0.9360.901930/2438.3234()w Nk F I A p
φφ==⨯⨯⨯= (8) 1
1 1.35 1.35360.901930/2657.4851()w Nk F I A p
φ==⨯⨯⨯=
B
C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