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合集下载

马原名词解释集

马原名词解释集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5.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9.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0.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1.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3.价值: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5.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6.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7.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完整word版)马原名词解释汇总

(完整word版)马原名词解释汇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总结一、价值价值是物品或劳动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它可以衡量和比较不同物品或劳动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指物品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能力,而交换价值指物品在市场上与其他物品交换的相对比例。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他们自身维持和再生产所需价值的差额。

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劳动者受剥削的结果。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

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不同阶级之间在利益分配和社会地位上的冲突和竞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的社会发展都是由于阶级斗争而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的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逐步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追求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注重解决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和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差别的理想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不再被私有财产和阶级关系所束缚,实现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

七、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制关系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劳动部门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不同。

八、阶级阶级是指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所处不同地位和享有不同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不同来决定的。

九、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名词解释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理论观点,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社会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历史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社会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原因。

阶级斗争是阶级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的结果,同时也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阶级关系得到根本转变的表现。

通过阶级斗争,人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工资之外创造出来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主通过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力,把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占为己有。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根源。

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着剥削和压榨工人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共享,并对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基于合作、协调和互助的原则,人民的利益被放在首位。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并逐步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五、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最高阶段的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了私有制、消除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每个人都按需分配,实现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追求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六、二重性二重性是指一种事物内部具有两个相对矛盾的侧面或属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私有制:私有制是指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少数人所有,并以此为基础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占有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资料,而工人则只能出卖劳力,依靠售卖劳动力来获取生活所需。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社会中各个阶级之间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分配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认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无阶级社会,消除人类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

论述:论述是指通过文字、演讲等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论述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进行系统论述和阐释。

剥削:剥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少数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或个人通过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无产阶级或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从而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和运营生产资料来剥削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而无法分享生产的全部成果。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共同富裕的原则得到落实,实现了对私有制的消灭和对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最高阶段的社会制度,即实现了无阶级和无国家的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互助与合作,劳动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高度提高,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按需进行,实现了人人皆有权享受社会财富和幸福的原则。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1.。

12.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3.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4.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5.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

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英国、法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

3、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4、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5、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的。

6、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着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7、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马克思名词解释1.列宁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学、摄影、反映。

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4.辩证否定: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的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7.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2.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3.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套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套题及答案

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客观真理:又称真理的客观性,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

4.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6.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答: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1)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并不是说明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3.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反之将有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规律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0.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4.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5.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6.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期末马原知识点

期末马原知识点

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创造者、继承者角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体系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创立: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4.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6.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9.马克思主义的发展:A.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陈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观点d.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e.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即发展规律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克斯创立,为他们后继者发展的,法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我们把承认这一类观点的成为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我们把承认这一类观点的称为唯心主义。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者不能完全被认识,否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富哦人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们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实践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联系:质食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对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活动受其制约。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体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使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反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详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详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详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原理体系,其理论体系构建了相应的概念和名词。

这些名词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详细解释。

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之一。

它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

唯物史观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

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的根本动力。

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存在着不同利益的对立。

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争夺社会资源和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尤为尖锐。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的超过其自身生活必需的劳动价值部分。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也是资本增值的源泉。

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描述的一种社会形态。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劳动者不再受剥削,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发展。

五、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社会形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剥削和阶级,人人平等,资源公共分配。

共产主义旨在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生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识和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中,意识形态与阶级利益密切相关,它是为了服务于特定阶级的需要和意识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七、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对敌对阶级的领导和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4、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6、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7、价值: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观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8、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9、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

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10、共产主义:一种建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和政治学说。

或建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和政治运动,它说明历史是无情的阶级斗争,最终必然是无产阶级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胜利,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与此相应的是所有人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平等,最终导致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马原-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4.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9.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10.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11.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声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2.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3.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4.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15.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

17.人类世界:亦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体。

1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9.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

2018-201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题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

思维与存在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对思维和存在的不同回区分出的两个哲学派别。

2、有用就是真理。

答: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

但“有用”的却不一定都是真理。

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有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有用的就是真理”的观点是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评价标准。

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生产不足而造成的危机。

答:错误。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典型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马原简答题与论述题概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原的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统称。

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这一学说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中马原作为其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历史性马原中的社会历史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的认识。

按照马原的观点,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历史是由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所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剖析社会历史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以揭示社会的规律和趋势。

二、阶级斗争马原中的阶级斗争是指社会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斗争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驱动社会演进的主要冲突。

通过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

三、剩余价值马原中的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获得报酬的部分。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剖析,表明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

四、唯物辩证法马原中的唯物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求和对矛盾运动的辨析。

与形而上学相对,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社会主义马原中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旨在消除剥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自治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六、共产主义马原中的共产主义是指无阶级社会的理想境界。

在共产主义中,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被完全调和,私有制被彻底废除,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公平的物质待遇。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马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

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争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做世界的本源。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朱熹、柏拉图)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但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为物质世界是彼此鼓励的、静止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只有机械运动,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

直观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先验论(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心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

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

唯心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人主观行为的结果,没有任何必然性,都是随意组成的结果。

唯物历史观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是和物质一样固有客观性。

辩证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它认为辩证否定究其实质而言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扬弃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玄学。

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中国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

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决定 1.对事情做出主张;2. 判断;断定;3. 坚定;4. 确定;5. 必然;一定;6.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7. 决定的事项。

真理是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最高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形式系统理论自身的逻辑无法证明。

不可证性使人产生了对真理的自然绝对性规律的信仰(信念),成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

认知超越原集合时会产生新的指导行动的真理,原来的不可证规律在新集合中得到证明而成为原集合的定理。

使用真理概念的有科学、哲学、宗教等。

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1]。

然而,并没有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

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

许多与真理定义相关的主题同样无法获得共识。

普世价完全不受限定,祂的存在是绝对的,不倚靠任何外物而存在。

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绝对者却不一定等于宗教上的位格神。

绝对者由于人的思想而被认知、被肯定,在这过程中不一定包含什么位际关系,绝对者也不要求人的崇拜。

矛盾亦称“自相矛盾”。

指同一个主体(个人或集体)作出的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或互相反对(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判断。

如说:“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

”逻辑矛盾是一种思想上的矛盾,它不同于辩证法所说的那种思想上的矛盾。

其区别在于:(1)前者是思想混乱的表现,而后者则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

(2)前者是违反思维规则的结果,是不正常的,后者则是正常的思维所固有的。

(3)前者是思维发展的障碍,后者则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4)前者是可以排除的,后者则是不可避免的。

对象化,就是指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