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离心到组合浅析俄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区划变动
俄罗斯行政区划改革
俄罗斯行政区划改革孙凌齐【内容提要】历史上,俄多次进行过行政区划改革,但每次改革都遗留不少问题,如地方分离倾向严重,联邦主体政治地位不平等和利益分配不均等。
普京第二任期,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经济,俄政府已着手进行联邦体制改革。
总的趋势是,通过地区合并,减少联邦主体数量。
改革可能参照“硬”(以行政办法将联邦主体按地区合并)、“软”(通过建立各种相互关系,如确定条约关系,实施共同规划等实现合并)两种方案进行,下一步的地区合并将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俄拥有广袤的国土,稀少的人口,在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4亿人口,且大多数居住在欧洲部分。
如何管理这样地域辽阔的国家始终是俄一个头疼的问题。
历史上,俄多次进行行政区划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二是为了发展经济。
根据具体历史环境的不同,行政区划改革的两个目的经常有所侧重。
一、俄行政区划变革的历史与现实俄国的第一个省是1702年彼得大帝在从瑞典人手里抢来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的。
到20世纪初,沙皇俄国已拥有78个省和19个州。
省长和州长由沙皇亲笔签署的上谕任命和罢免。
作为最高权力的代表,省长只接受皇帝和执政参议院的指示和命令,并且只向他们做书面和口头汇报。
根据1897年5月26日的法律,参议院如果决定对省长进行侦讯,临时或彻底解除其职务时,必须预先得到皇帝许可。
同时,沙俄帝国设有10个总督管辖区。
一个总督管理若干个省。
接受总督领导的省长只能通过总督向沙皇政府报告自己的活动。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联邦制。
1917年11月2日通过了《俄国各民族人民宣言》,规定俄国各族人民享有平等和主权,有自由自决直至分立并组织独立国家的权利。
1918年发表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的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为了发展经济,提出将国家划分成21个大经济区。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2009-08-04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很特别,全国共划分为七个联邦区:中央区、西北区、南部区、伏尔加沿岸区、乌拉尔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各区均由联邦主体构成(联邦主体这一概念是1993年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引入司法体系的)。
联邦区首脑为俄罗斯总统任命的全权代表。
现在俄罗斯共有88个联邦主体:21个共和国、7个边疆区、48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 1个自治州、9个自治区。
各主体一律平等,各有其不同的国家法律地位。
有的按照民族地域原则构成,如共和国和自治区州,有的按照地域原则,如边疆区、州和直辖市。
2004年彼尔姆州和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合并为一个新地区——彼尔姆边疆区。
俄罗斯联邦主体代码联邦主体名称首府所属联邦区80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阿金斯科耶西伯利亚区22阿尔泰边疆区巴尔瑙尔西伯利亚区28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远东区29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尔汉格尔斯克西北区30阿斯特拉罕州阿斯特拉罕南部区31别尔哥罗德州别尔哥罗德中央区32布良斯克州布良斯克中央区33弗拉基米尔州弗拉基米尔中央区34伏尔加格勒州伏尔加格勒南部区35沃洛格达州沃洛格达西北区36沃罗涅日州沃罗涅日中央区79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远东区37伊万诺沃州伊万诺沃中央区38伊尔库茨克州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区39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西北区40卡卢加州卡卢加中央区41堪察加州(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远东区42克麦罗沃州克麦罗沃西伯利亚区43基洛夫州基洛夫伏尔加沿岸区82科里亚克自治区帕拉纳远东区44科斯特罗马州科斯特罗马中央区23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南部区24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西伯利亚区45库尔干州库尔干乌拉尔区46库尔斯克州库尔斯克中央区47列宁格勒州圣彼得堡西北区48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中央区49马加丹州马加丹远东区77莫斯科市莫斯科中央区50莫斯科州莫斯科中央区51摩尔曼斯克州摩尔曼斯克西北区83涅涅茨自治区纳里扬马尔西北区52下诺夫哥罗德州下诺夫哥罗德伏尔加沿岸区53诺夫哥罗德州(大)诺夫哥罗德西北区54新西伯利亚州新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区55鄂木斯克州鄂木斯克西伯利亚区56奥伦堡州奥伦堡伏尔加沿岸区57奥廖尔州奥廖尔中央区58奔萨州奔萨伏尔加沿岸区59彼尔姆边疆区彼尔姆伏尔加沿岸区25滨海边疆区弗拉迪沃斯托克远东区60普斯科夫州普斯科夫西北区1阿迪格共和国迈科普南部区4阿尔泰共和国戈尔诺-阿尔泰斯克西伯利亚区2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伏尔加沿岸区3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西伯利亚区5达吉斯坦共和国马哈奇卡拉南部区6印古什共和国纳兹兰南部区7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纳尔奇克南部区8卡尔梅克共和国埃利斯塔南部区9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切尔克斯克南部区10卡雷利阿共和国彼得罗扎沃茨克西北区11科米共和国瑟克特夫卡尔西北区12马里埃尔共和国约什卡尔奥拉伏尔加沿岸区13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兰斯克伏尔加沿岸区14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雅库茨克远东区15北奥塞梯共和国弗拉季高加索南部区16鞑靼斯坦共和国喀山伏尔加沿岸区17图瓦共和国克孜勒西伯利亚区18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伊热夫斯克伏尔加沿岸区19哈卡斯共和国阿巴坎西伯利亚区20车臣共和国格罗兹尼南部区21楚瓦什共和国切博克萨雷伏尔加沿岸区61罗斯托夫州顿河罗斯托夫南部区62梁赞州梁赞中央区63萨马拉州萨马拉伏尔加沿岸区78圣彼得堡市圣彼得堡西北区64萨拉托夫州萨拉托夫伏尔加沿岸区65萨哈林州南萨哈林斯克远东区66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叶卡捷琳堡乌拉尔区67斯摩棱斯克州斯摩棱斯克中央区26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南部区84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自治区杜金卡西伯利亚区68坦波夫州坦波夫中央区69特维尔州特维尔中央区70托木斯克州托木斯克西伯利亚区71图拉州图拉中央区72秋明州秋明乌拉尔区73乌里扬诺夫州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沿岸区85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西伯利亚区27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区86汉特-曼西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乌拉尔区74车里雅宾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乌拉尔区75赤塔州赤塔西伯利亚区87楚科奇自治区阿纳德尔远东区88埃文基自治区图腊西伯利亚区89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萨列哈尔德乌拉尔区76雅罗斯拉夫州雅罗斯拉夫尔中央区共和国所有联邦主体中共和国拥有的国家法律地位最高。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总目录(总第148-153期)
试 析 苏 联 同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的对 抗 … … … 李静 杰 ( 1 1 ) .
. 9) 俄 罗斯 个 人 所 得 税 述 评 … … … … … … … 刘 微 (1 3
美国在独联 体地 区策动“ 颜色革命” 的三 重诉求—— 兼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 架构下抵 御“ 颜色革命 ” 的当务之 急 … 吴 大 辉 ( 2 1 ) .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十年实践 的
一 一
…
…
…
…
…
…
…
…
…
…
…
—
—
浅析俄 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
31 区 划变 动 … … … … … …… … … … … 张 晓 东 ( . 8) 中 国人 在 远 东 : “ 胁 ” 促 进 远 东 从 威 到 殷 .4 经 济 稳 定 发 展 的 因 素 … … … … … … 剑 平 (3 2 ) 俄联邦新 民法典 的实质 : 私法 自治 精 神 的 回归 … … … … … … … … … … 王春 梅 ( . 3) 33 俄 罗 斯 政 治 权 力 与 资 本 权 力 关 系 浅 析 李 永 全 ( .0) 41 民 主社 会 主 义 在 俄 罗 斯 的历 史 命 运
俄罗斯总统权力结构演进的分析和启示
2022年第4期(总第321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21政治发展研究俄罗斯总统权力结构演进的分析和启示韩㊀㊀爽(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ꎬ北京100025)摘㊀要:在普京时期ꎬ俄罗斯宏观经济屡次波动ꎬ经济与政治互动关系备受关注ꎮ在此基础上ꎬ俄罗斯政治结构历经多次调整ꎬ联邦与联邦主体㊁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分配发生着渐进式变革ꎮ这些现象的本质在于俄罗斯总统与国家的密切互动关系ꎬ若在现实演进中抽象分析其发展逻辑ꎬ使之更具一般性特征ꎬ将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准备ꎮ回顾戈尔巴乔夫㊁叶利钦㊁普京三个时期总统与国家的互动过程ꎬ可以发现三重关系:一是经济与政治互动关系ꎻ二是总统权力与议会㊁司法等部门的制约关系ꎻ三是联邦与联邦主体的权力分配关系ꎮ三重关系在演进逻辑上所具有的一致性ꎬ表现出俄罗斯国家的内在性政治特征ꎮ关键词:俄罗斯ꎻ总统权力结构ꎻ三元关系ꎻ联邦主体ꎻ府会关系中图分类号:D751.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4-0052-07作者简介:韩爽ꎬ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授ꎮ㊀㊀2018年5月7日ꎬ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ꎬ开始了第二次六年任期ꎬ再次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ꎮ由于俄罗斯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ꎬ使得俄罗斯总统的权力结构ꎬ及其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ꎮ为此ꎬ本文通过分析戈尔巴乔夫㊁叶利钦㊁普京三位总统时期的总统权力构成及其运用ꎬ探讨俄罗斯总统与国家关系的演进历程ꎮ㊀㊀一㊁戈尔巴乔夫时期: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的前奏㊀㊀关于苏联为什么解体这一问题ꎬ无论从哪个层面进行讨论ꎬ都可以溯及戈尔巴乔夫改革ꎮ戈尔巴乔夫改革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ꎬ既表现出主动性实践ꎬ也蕴含着被动性因素ꎮ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久ꎬ苏联就遭遇1986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挫ꎬ经济逐渐走向低迷ꎮ由此开启经济领域改革ꎬ其必要性毋庸置疑ꎮ但是ꎬ这并不意味着对待苏联解体问题ꎬ必须以 经济决定论 来解释ꎬ而应更加注重综合性分析ꎬ其中以总统与国家关系的演进为角度进行探讨更具深刻意义ꎮ1985年4月ꎬ苏共中央确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ꎬ戈尔巴乔夫为推动全面改革做了充分准备ꎬ特别是在组织人事方面ꎬ更换了40%的政治局委员㊁60%的地方党组织书记㊁40%的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ꎬ这些政府官员大多上任于勃列日涅夫时期[1]ꎮ1990年3月ꎬ戈尔巴乔夫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ꎬ当选苏联总统ꎬ从而使改革可以在总统领导下的政府框架内运作ꎬ而不必再通过苏共中央进行决策ꎮ最高苏维埃这个享誉世界的最高权力机关ꎬ开始与总统权力平行存在ꎮ这种全面激进的改革举措ꎬ使苏联一时无所适从ꎮ1990年ꎬ苏联遭遇了 二战 之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困境ꎬ加之工业品与消费品之间比例失调ꎬ居民生活日渐窘迫ꎬ引起日益激烈的民族主义独立浪潮ꎬ苏联解体实质上已经埋下伏笔ꎮ1990年3月ꎬ戈尔巴乔夫拥有46%的支持率ꎬ叶利钦仅为18%ꎻ而到了6月ꎬ两人的支持率则完全颠倒过来ꎬ叶利钦高达54%ꎬ戈尔巴乔夫仅为19%[2]ꎮ戈尔巴乔夫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改革失败恶化了社会经济形势ꎬ来自民众层面对总统的政治压力陡增ꎻ戈尔巴乔夫为了避免改革遭遇党内阻力ꎬ另行组建总统领导的政府ꎬ总统与最高苏维埃渐行渐25远ꎻ联盟对加盟共和国的控制力持续下降ꎬ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为引擎ꎬ以 8 19事件 为转折ꎬ以叶利钦公开指责戈尔巴乔夫为标志ꎬ联盟与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彻底终结ꎬ戈尔巴乔夫也随之走下总统位置ꎮ戈尔巴乔夫时期是形成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的前奏时期ꎬ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历史过程ꎬ可以清晰展现出总统与国家的三元关系:经济社会与政治㊁总统与议会㊁联盟与加盟共和国ꎮ㊀㊀二㊁叶利钦时期: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的界定1991年6月12日ꎬ叶利钦以57.3%的支持率ꎬ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就获得了胜利[3]ꎮ叶列钦开启了今天俄罗斯的政治改革㊁经济重建的国家建设历程ꎮ在叶利钦时期的三元关系中ꎬ首先应当分析经济社会与政治的互动关系ꎮ最初ꎬ叶利钦也提出了极具鼓动力的施政纲领ꎬ经济私有化㊁政治民主化和外交亲西方共同构成了执政思路ꎮ多年之后客观地看ꎬ叶利钦在经济和外交领域的执政思路基本得以贯彻ꎬ依靠对外关系获得国际社会的优惠贷款ꎬ经济领域则以 华盛顿共识 为基本思想ꎬ但在政治民主化方面ꎬ俄罗斯却逐步向威权模式靠拢ꎬ这与其表面上的 民主外衣 有着本质区别ꎮ可以说ꎬ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与政治的关系ꎬ并非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ꎬ而是相互制约模式ꎬ总统权力在这一过程日益得到强化ꎮ此时ꎬ在总统与国家之间ꎬ社会因素实际上充当着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衔接点ꎮ提及俄罗斯经济转型ꎬ人们往往认为是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主旋律的ꎬ却极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ꎬ那就是俄罗斯始终希望以 大政府 模式推进市场经济ꎮ政府干预的具体范围和规模ꎬ则取决于财政实力ꎮ俄罗斯学者ꎬ将这种经济特点定义为 经济与社会二元特征 ꎬ即一方面是私有化㊁市场化的经济体系ꎬ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体系[4]ꎮ但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ꎬ不仅缺乏合乎经济逻辑的储蓄动员和税收吸纳ꎬ油气出口收入也明显偏低ꎮ俄罗斯的经济与社会二元特征ꎬ事实上决定了政府可能的路径选择ꎬ即必须确保教育㊁医疗㊁住房㊁社保等方面ꎬ避免触及社会动荡的红线ꎬ而获得资金的最佳途径ꎬ就是依赖私有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资金ꎮ在此背景下ꎬ凭借经济领域私有化而迅速实现资本积累的寡头ꎬ开始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ꎮ此时ꎬ政府与寡头之间ꎬ形成了独特的相互依赖关系ꎮ从理论而言ꎬ政府可以从保护竞争㊁限制垄断等角度有效规范和限制寡头的垄断行为ꎬ更何况俄罗斯寡头们本来就带有 私有化原罪 这个家喻户晓的问题ꎮ但在现实中ꎬ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ꎬ需要寡头为其筹措资金ꎬ这就决定了俄罗斯寡头呈现出 大而少 的特征ꎮ虽然政府也可以举债融资ꎬ但俄罗斯政府尚不具备条件ꎬ这一点可以从日后的教训中得到验证ꎮ1996年叶利钦当选总统时ꎬ 七寡头 引起民众的激烈抗议ꎬ政府也曾经依赖债务筹资ꎬ但很快就引发了1998年金融危机ꎮ1998年8月17日ꎬ当基里延科总理宣布高达2000亿美元的债务因无法按时偿还而延期90天时ꎬ金融市场上一时间风声鹤唳[5]ꎮ这场金融危机对 七寡头 也产生了巨大影响ꎬ只有霍多尔科夫斯基集团㊁波塔宁集团和阿尔法集团这三个寡头越过了1998年金融危机ꎬ其余的则迅速走向衰败ꎮ尽管俄罗斯政府没有在社会层面实现公平ꎬ但抗议与忍耐之间的鸿沟尚可保持在可控范围内ꎮ从叶利钦的角度看ꎬ在经济无法脱困的情况下ꎬ需要放慢政治民主化进程ꎬ即不断加强总统权力ꎬ削弱议会发言权ꎮ这就是总统与国家的第二元关系ꎬ相当于 府会关系 ꎮ俄罗斯独立之初的政权组织形式近似于 半总统制 ꎬ但与法国的 半总统制 还有明显的不同ꎮ叶利钦时期的总统权力远超议会ꎬ包括副总统㊁总理在内的人选ꎬ都由总统负责提名ꎬ再经当时的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确认ꎬ这样ꎬ政治权力更多地集中在总统手中ꎮ由于俄罗斯初期继承苏联宪法的缘故ꎬ最高权力仍然属于议会ꎬ即最高苏维埃ꎮ在这样一个政治上不成熟的国家里ꎬ总统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制约ꎬ而是争夺权力ꎮ俄罗斯独立之初ꎬ叶利钦身兼总统和总理两职ꎬ一度引起最高苏维埃领导人哈斯布拉托夫不35满ꎮ此后ꎬ叶利钦又委任三十多岁的盖达尔为总理ꎬ同样引起议会反感ꎬ总统与议会的权力纷争由此展开ꎬ最后权衡的结果则是无党派人士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总理ꎮ1993年9月21日ꎬ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宪法修改的1400号总统令ꎬ宣布在新宪法颁布之前ꎬ解散最高苏维埃ꎮ议会方面也不甘示弱ꎬ先签署决议宣布 终止叶利钦总统权力 ꎬ联邦宪法法院随即宣布副总统鲁茨科伊为代总统ꎮ1993年10月4日ꎬ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ꎬ最终叶利钦只能诉诸武力进行解决ꎮ 十月事件 之后ꎬ俄罗斯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新宪法ꎬ规定了总统和议会的权力ꎬ议会实行两院制: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6]ꎮ更值得关注的是ꎬ宪法中对总统权力的界定ꎬ明显有利于叶利钦ꎮ在这一次 府会冲突 中ꎬ总统叶利钦就是以强权的方式成为获胜一方的ꎮ由此ꎬ俄罗斯的议会 国家杜马在与总统权力争夺中彻底陷入弱势ꎮ不过ꎬ在1993年12月的宪法制定中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远离总统权力制约的保守议会模式ꎬ即总体妥协ꎬ但议会可以利用宪法尽量制约总统权力ꎮ1999年ꎬ叶利钦认为自己第一任总统任期始于苏联解体时期ꎬ不属于宪法关于 总统不得连任两届 的规定范围ꎬ但这个想法遭到联邦宪法法院的否定ꎮ这在整个叶利钦时期ꎬ可以看作是议会和司法部门对总统权力制约的典型例子ꎮ十月事件 表面上看是政治权力争夺ꎬ实质上还给经济领域私有化戳上了一个重重的 分节符 ꎮ1991 1993年间ꎬ俄罗斯私有化主要反映在股权分配方面ꎬ属于内部私有化或股权私有化ꎬ而直接收购国有企业的情形并不多见ꎮ但1994年开始ꎬ寡头攫取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行为更加明目张胆ꎬ 俄罗斯反资本主义的势力在1993年10月以后变得更加弱小了 [7]ꎮ在总统与议会之间聚焦于宪政而引发危机之后ꎬ强权的叶利钦总统还必须面对一个基本现实ꎬ即来自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倾向ꎬ这也是总统与国家的第三元关系ꎮ在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独立之后ꎬ俄罗斯联邦的行政主体ꎬ即共和国㊁边疆区㊁州的独立性空前增长ꎬ这同苏联存在的最后一年里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情况有些相似[8]ꎮ莫斯科的政治动荡ꎬ很快引起了联邦主体的分权倾向ꎮ1995年ꎬ联邦主体的领导人从总统任命ꎬ改为地区选举产生ꎬ此后出现了几个民族分离主义势力ꎮ其中ꎬ车臣共和国表现得最为强烈ꎬ第一次车臣战争就此打响ꎮ1996年总统大选之前ꎬ叶利钦曾经迫于压力宣布对车臣停火ꎮ1999年ꎬ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ꎬ俄罗斯基本控制住车臣分离主义势力ꎮ可以说ꎬ来自地方分离主义的阴影ꎬ几乎覆盖了叶利钦第二任期ꎬ甚至延续到普京任期ꎬ成为俄罗斯总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ꎮ㊀㊀三㊁普京时期: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的分析俄罗斯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是否适用于普京时期ꎬ则是更为关键的问题ꎮ因为ꎬ这涉及三元关系是否连续㊁一致地存在于俄罗斯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ꎬ2008 2012年普京曾担任俄罗斯总理这段时间里ꎬ无论是外界还是俄罗斯国内都认为普京仍然大权在握ꎬ因此也应当纳入普京时期之中ꎮ2000年3月ꎬ普京正式当选总统之前ꎬ经历了短暂的总理和代总统职务ꎬ在此期间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民族分离主义问题ꎮ在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中ꎬ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界线极难界定ꎬ联邦政府放权容易遭遇分离主义的挑战ꎬ收权则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社会责任ꎬ实为两难选择ꎮ1999年8月ꎬ车臣分离主义武装侵入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ꎬ制造地方混乱ꎮ此时ꎬ尚在总理职务上的普京ꎬ宣布以武力解决车臣问题ꎬ并数次亲自前往前线ꎬ到2001年1月基本清除了车臣分离主义的主要武装势力ꎮ2002年ꎬ普京签署总统令ꎬ车臣共和国重新进行联邦主体的总统和议会选举[9]ꎮ然而ꎬ为了逼迫俄军撤出车臣ꎬ分离主义开始借助于恐怖主义手段ꎬ2001年10月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ꎬ给刚刚担任总统的普京制造了巨大挑战ꎮ分离主义抬头的同时ꎬ普京开始步步为营地增强联邦权力ꎮ在车臣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ꎬ2000年5月13日ꎬ刚刚宣誓就职一星期的普京就签署849号总统令ꎬ宣布将俄罗斯划分为七45个联邦管区ꎬ并设由总统任命的特别代表ꎬ本质上属于总统办公厅组成人员ꎻ同年5月27日ꎬ他又签署967号总统令ꎬ规定总统特别代表均为联邦安全会议成员ꎬ从而进一步强增联邦代表的行政地位和手中实权ꎮ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后ꎬ普京宣布取消各州行政长官选举ꎬ改为总统任命ꎮ这一规定直到2012年7月1日才终止ꎬ此时已经是普京第三次担任总统职务ꎬ联邦与联邦主体之间早已构建了较为稳定的垂直管理体制ꎮ普京所秉持的强总统形象ꎬ也恰如其分地在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中得以体现ꎬ他先是将寡头从政治领域驱逐ꎬ又开始稳定石油天然气等重要工业领域的国有资产ꎮ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ꎬ经济增长预期更加乐观ꎬ联邦财政预算也更加游刃有余ꎮ俄罗斯不仅颁布了新的预算法ꎬ还创建了主权财富基金ꎮ应当说ꎬ联邦预算有效填补了社会保障事业ꎬ在资金方面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天然气出口ꎬ再辅以更加严格的预算制度ꎮ1991年10月10日ꎬ俄罗斯曾经颁布预算法案ꎬ尽管已经涉及预算赤字㊁国家债务等重要标准ꎬ但在具体数值方面却没有规定ꎮ2000年ꎬ普京刚刚上任ꎬ财政部就颁布了更具实质意义和可操作性的«预算法»ꎬ其中规定联邦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公共债务投资和支出总额(即预算投资与支出不能全部来自于赤字 引者注)ꎬ对外借款数额不得超过当年偿还外债数额(即对外债务总额不能继续增加 引者注)[10]ꎮ之所以此时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ꎬ恰是由于预算资金日渐丰盈ꎮ毕竟ꎬ1998年国际石油价格仅为12美元/桶ꎬ2003年则达到27美元/桶ꎬ上涨1倍多ꎮ2001年ꎬ来自矿物原料的税收收入(包括出口关税)为497亿卢布ꎬ到2005年这一收入已经上升到21811亿卢布(2005年原油出口关税约为每吨179.9美元)[11]ꎮ2004年ꎬ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组建 稳定基金 ꎬ2008年又将其拆分为 储备基金 和 福利基金 ꎬ前者用于稳定预算支持ꎬ后者着重改善养老保险㊁教育等社会保障事业ꎮ2014年美欧制裁俄罗斯以来ꎬ尽管联邦总预算支出下降ꎬ但结构调整仍然倾向于民生领域ꎮ在俄罗斯预算结构改革中ꎬ生产补贴被逐渐削减ꎬ但涉及社会层面的非生产补贴ꎬ实际上不断提高[12]ꎮ为提高联邦资金使用效率ꎬ普京签署总统令组建了新的 战略发展和优先项目委员会 ꎬ取代原 国家优先项目和人口政策委员会 ꎬ旨在提高重点领域的经济政策效率[13]ꎮ有良好经济基础作为保证ꎬ在普京强硬态度的推动下ꎬ俄罗斯很快重返世界大国行列ꎮ在普京前两个总统任期中ꎬ俄罗斯不仅提前偿还了苏联时期的外债ꎬ还取得了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ꎮ2000年普京上任以来ꎬ俄罗斯保持着通货膨胀的低位稳定性ꎬ已经彻底摆脱20世纪90年代的奔腾状态ꎬ联邦政府也不再以超发货币支持国债发行ꎮ在良好经济增长形势的支撑下ꎬ普京总统的权力显著增强ꎬ俄罗斯政治模式也开始被认为是 超级总统制 ꎮ1993年12月12日ꎬ俄罗斯颁布宪法ꎬ12月25日新宪法以全民公决形式获得通过ꎮ这部宪法历经修改ꎬ其中在普京时期修订最为密集ꎮ从宪法修改中可以看到联邦与地方㊁总统与议会㊁总统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关系演进ꎮ按其特点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ꎮ第一类宪法修订涉及联邦主体ꎬ即宪法第三部分第65条第1款内容ꎬ时间主要集中在叶利钦时期和普京前两任总统任期期间ꎮ普京上任之初ꎬ俄罗斯共有89个联邦主体ꎬ3个在叶利钦时期修改过称谓ꎬ其中既有弱化民族倾向的新称谓ꎬ例如印古什共和国(在俄语句式中弱化民族属性)ꎻ也有强化民族渊源的新称谓ꎬ例如北奥塞梯 阿兰共和国(加入古阿兰国称谓)ꎻ还有在称谓中省略民族语言的ꎬ例如卡尔梅克共和国(ХальмгТангч为卡尔梅克语的俄文音译ꎬ原文属于蒙古语系)ꎮ可见ꎬ在叶利钦时期ꎬ联邦与部分联邦主体之间仍然存在集权与分权的博弈ꎮ普京担任总统后ꎬ签署总统令修改了楚瓦什共和国的名称(将ЧувашскаяРеспублика-Чавашреспублики改为ЧувашскаяРеспублика-Чувашия)和汉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将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ийавтономныйокруг改为55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ийавтономныйокруг-Югра)ꎮ前者删除了楚瓦什语的共和国称谓(弱化民族属性)ꎬ后者称谓上加尤格拉(Югра)ꎬ本意是汉特人和曼西人祖先的古称谓(属于强调民族渊源)ꎮ如果说ꎬ这些举措尚属于叶利钦时期温和举措的延续ꎬ那么此后普京更多的注意力ꎬ开始集中在收权方面ꎮ在2004 2007年间ꎬ共有11个联邦主体合并为5个ꎬ其中4个边疆区㊁1个州ꎬ俄罗斯联邦主体减少为83个ꎮ经过联邦主体合并ꎬ再加之普京此前强势组建7个联邦管区ꎬ联邦一级的权力更大ꎬ而合并后的联邦主体ꎬ无论是民族主义抑或是分离主义倾向都大为降低ꎮ第二类宪法修改涉及总统与议会的任职时间以及相互制约关系ꎬ即2008年ɴ6宪法修正案和ɴ7宪法修正案ꎬ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时间均为2008年12月30日ꎮɴ6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职时间由4年改为6年ꎬ国家杜马选举间隔时间由4年改为5年ꎮ人们普遍认为ꎬ更长的总统任期有利于保持俄罗斯的稳定ꎮ而国家杜马选举间隔延长至5年ꎬ此举实质上对于俄罗斯政治模式的影响更加深远ꎮ俄罗斯议会不仅与总统之间构成制约关系ꎬ而且议会选举还被认为是总统选举的前奏曲和晴雨表ꎮ按照宪法修订规则ꎬ2011年仍然按照4年间隔举行杜马选举ꎬ2016年是首次五年制杜马选举ꎬ明确支持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现任主席梅德韦杰夫)赢得了60%以上的席位ꎬ仍然保持绝对优势ꎮ自此ꎬ本来先后进行的杜马选举和总统选举ꎬ就此错开两年整ꎬ而且简单推算可知ꎬ下一次杜马选举将早于总统选举3年ꎬ再下一次是4年ꎮ世界上刻意将任职时间和选举错开的职位ꎬ很容易联想到美联储主席ꎬ其任职需由总统提名㊁参议院通过ꎬ但任职时间与总统选举完全错开ꎬ实质上是赋予主席更多的决策权㊁自由度ꎬ以保证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受政府控制ꎮ那么ꎬ俄罗斯总统任职时间与杜马选举时间错开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呢?至少ꎬ国家杜马对于总统选举的影响将大为降低ꎻ而国家杜马制约总统的权力ꎬ在俄罗斯则极为苛刻ꎬ例如罢免总统需要国家杜马1/3代表提议ꎬ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2/3以上支持才能通过(宪法第93条第2款)ꎮ与上述ɴ6宪法修正案相比ꎬ同一天签署的ɴ7宪法修正案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ꎮ实质上ꎬ这是俄罗斯总统制的重要补充ꎬ即国家杜马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联邦政府制定并向国家杜马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府活动ꎬ国家杜马听取政府工作的年度报告ꎬ并有权提出质询[14]ꎮ此中规则属于典型的 半总统制 架构ꎬ即一个由议会选举的政府ꎬ并与总统形成分权ꎮ但事实上ꎬ俄罗斯政府显然隶属于总统权力范围之内ꎬ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并征得国家杜马同意ꎬ即使议会三次否定总统提名人选ꎬ总统还拥有任命总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宪法第111条)ꎮ第三类宪法修订涉及总统与立法㊁司法机构的关系ꎬ宪法修正案签署时间集中在2014年ꎮ在这两次看似复杂的宪法修订中有两条主线:第一次主要针对司法体系ꎻ第二次主要针对议会ꎮ2月5日宪法修正案不仅取消了联邦仲裁法院ꎬ权属归到联邦最高法院ꎬ还将检察机关首次正式列入宪法ꎬ并且联邦总检察长㊁副检察长都由总统提名㊁联邦委员会通过ꎬ联邦主体检察长也由总统提名ꎬ但需要征得联邦主体同意ꎮ这种检察权力向上集中的倾向ꎬ显示出明显的收权特征ꎮ在7月21日宪法修正案中ꎬ关于总统权力(第83条)和议会组成(第95条)部分ꎬ显著增强了总统权力ꎬ即由总统任命联邦委员会代表ꎬ但联邦代表第一任期内总统不得将其免职ꎬ并且联邦一级的代表人数ꎬ不得超过联邦主体代表总数10%ꎮ显然ꎬ在总统与司法㊁立法机构之间ꎬ权力的天平再一次向总统倾斜ꎮ通过对俄罗斯宪法修订历程的简单回顾ꎬ可以概括为:在联邦与联邦主体之间ꎬ权力更加向联邦一级倾斜ꎻ在总统与议会之间ꎬ权力更加向总统集中ꎻ在总统与司法部门之间ꎬ总统掌控能力更大ꎬ而司法部门的约束力减弱ꎮ政治结构中的变迁ꎬ离不开俄罗斯经济社会总体向好的支撑ꎬ当然这也得益于普京强硬的执政风格ꎮ㊀㊀四㊁俄罗斯 超级总统制 与国家战略实现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40多年中ꎬ总统与国65家之间的关系ꎬ虽然先后顺序㊁影响程度㊁作用方向等因素各不相同ꎬ但充分显示出俄罗斯国家所具有的政治特征ꎬ总体上都可纳入总统与国家三元关系分析中(详见下表)ꎮ㊀表总统与国家的三元关系:时间顺序与内在逻辑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 1987年1987 1990年1990 1991年① ② ① ② ③三元关系整体逆向演进经济困境ꎬ启动改革ꎬ加速发展战略总统政府与议会平行ꎬ经济改革ꎬ政治公开经济下滑ꎬ分离倾向ꎬ苏联解体叶利钦时期1991 1993年1993 1996年1996 1999年① ② ③ ② ① ③ ②三元关系整体逆向演进经济私有化ꎬ总统与议会矛盾ꎬ联邦主体独立倾向强总统弱议会ꎬ寡头政治ꎬ联邦与联邦主体之间关系微妙经济下滑ꎬ分离倾向ꎬ总统提前辞职普京时期2000 2008年2008 2012年(梅普组合)2012 2018年③ ② ① ③ ② ① ②三元关系整体正向演进打击地方分离主义ꎬ增强联邦政府主导权ꎬ油气收入增加ꎬ加强社会保障ꎬ合并联邦主体总统六年任期ꎬ经济缓慢复苏ꎬ统一俄罗斯党掌握议会主导权总统与议会㊁司法部门之间权力分配更加向总统倾斜ꎬ经济遭遇制裁ꎬ联邦掌控联邦主体㊀㊀注:三元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相互作用以及时间顺序ꎬ在表中用序号标出:①代表经济与政治互动ꎻ②代表总统与议会关系ꎻ③代表联邦(联盟)与联邦主体(加盟共和国)关系ꎮ这里的逆向是指与总统权威相悖ꎻ正向则是指有利于巩固总统权威ꎮ㊀㊀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ꎬ都出现了三元关系逆向度的背离ꎬ在总统与国家之间形成了数次困局ꎮ而普京时期则完全不同ꎬ似乎所有维度之间都在良性互动ꎬ总统不仅捍卫了自身权力ꎬ也抓住了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关键ꎮ如果寻找普京时期与此前总统执政的最大方向性不同ꎬ首先当属经济增长给国家和政府带来巨大收益ꎬ强大经济实力为政治稳定构建了坚实基础ꎻ其次就是不再单纯依赖和亲近西方ꎬ政治结构也更加倾向于适用于俄罗斯ꎬ而不是依靠 普世价值 ꎮ世纪之交ꎬ普京说出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 给我二十年ꎬ还你奇迹般的俄罗斯ꎮ 当时ꎬ人们更多关注于后半句ꎬ即普京能否带领俄罗斯从困境中走出来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前半句ꎬ即普京是否真的可以获得长达20年的最高权力任期ꎮ2018年5月7日普京就职后ꎬ将再任总统至2024年ꎬ自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时已经过去整整24年ꎮ如果2008 2012年普京担任总理4年不算在内ꎬ那么普京担任总统刚好20年整ꎮ单纯讨论普京时期ꎬ可以得出 超级总统制 的基本结论ꎬ而借助于三元关系的分析ꎬ今天俄罗斯的 超级总统制 ꎬ似乎具有内在的必然性ꎮ至少ꎬ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的改革失败㊁苏联解体㊁总统辞职等现象ꎬ都可以说明普京执政方式的正确性ꎮ对于俄罗斯来说ꎬ在国家与领导者的关系上ꎬ历史本身就是在酝酿 超级总统制 ꎬ而这又是较为稳定的政治结构ꎮ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ꎬ距离欧洲中心较远ꎬ历史上错过了文艺复兴㊁宗教改革㊁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重要事件ꎮ18世纪ꎬ彼得大帝带领俄罗斯向欧洲靠拢ꎬ在经历数次战争㊁融合之后ꎬ俄罗斯帝国首次屹立在欧洲诸强之列ꎻ在这一过程中ꎬ彼得大帝通过巩固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掌控ꎬ通过学习欧洲技术和理念实现了国家崛起ꎮ斯大林时期ꎬ高度的中央集权虽然提升了国家实力ꎬ但也为经济发展留下了隐患ꎮ虽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逐渐改变了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ꎬ但苏联仍然借助于外部力量来提高国内政治的集权和控制ꎮ由此可见ꎬ苏联时期的中央集权带有客观必然性ꎬ尤其是国家广袤千里ꎬ只有中央集权才能加以控制ꎮ戈尔巴乔夫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ꎬ他希望以 加速战略 提高经济增长ꎬ以政治公开赢得民众理解ꎬ以«新联盟条约»获得加盟共和国支持ꎮ然而ꎬ在撇开最高苏维埃这个权力中心之后ꎬ曾被寄予厚望的一蹴而就 式改革ꎬ却成为苏联解体的 导火75。
孙凌齐: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上)
孙凌齐: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上)[内容提要] 最早的俄行政区划单位是省。
十月革命后,国家行政区划进行了几次大的改动,增加了自治区、自治共和国、边疆区等。
苏联解体后,联邦主体成为国家的最高行政区划单位。
虽然行政区划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地域划分,但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人口以及经济等人文社会因素才是行政区划的最重要的划分标准。
研究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对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俄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制度的几次变革,行政区划单位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本文依据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简要描述俄行政区划演变的基本轮廓,力图将这一演变过程同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以求从另一个侧面为俄罗斯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素材。
一、俄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1.沙皇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俄国的第一个省是1702年彼得大帝在从瑞典人手里抢来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的。
1708年12月18日俄又通过法令,建立了8个省:莫斯科省(管辖39个县,28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圣彼得堡省(管辖28个县,20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4人)、阿尔汗格尔格罗德省(管辖20个县,9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6人)、基辅省(西部边界包括第聂伯河在内,管辖56个县,7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2.5人)、斯摩棱斯克省(管辖17个县,5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5人)、喀山省(管辖71个县,10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6人)、亚速海省(管辖77个县,16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3.6人)、西伯利亚省(包括彼尔姆省和维亚特卡省的北部,管辖30个县,7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05人)。
到1719年,俄国共建立了11个省。
1780年颁布的地方自治法令,首次将行政区划分为两级地域单位:省——拥有30—40万人口,县——拥有2—3万人口。
俄罗斯行政区划的重新整合
万方数据
周定国
台井“联邦主体”除了能集中 权力,便于施政外,还可吼平衡各 州财政,减少中央补贴。2003年开 始了联邦主体的撒井试点工作,首 先将彼尔姆州与科米彼尔米亚克自 治区合并,称彼尔姆州。去年9月别 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暴露了一些 地方领导在反恐问鹿上软弱无能的 一面,为此普京政府认为联邦主体
万方数据
望 啦 蘸 学 主
万方数据
年成立共和国时,决定改用该民族 的自称命名这个世界上面积摄大的 一级行政区为萨哈共和国。但由于 雅库特这一名称在俄罗斯流传已久. 故仍以副名表示之。
三、俄罗斯7个联邦区
为避免地方势力膨胀危匣中央 权威,普京2000年5月上台伊蛤,按 照地域原则,下令将俄罗斯联邦害 共和国、边疆区和州划分为7个联邦 区,井任命亲信为总统驻联邦区全 权代表进一步加强以文统较力为 核心的国家垂直权力体系。
联邦区。我们知道联邦区并不是 级行政区划单位,也不打破原有的 行政区界线。但几年实践为后来的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重新整合提供 了框架思路。
四、89个联邦主体重新
整台 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来说,89
个“主体”确实显得过于零碎,联 邦主体成员数量过多客观上造成了 两个直接的后果:即联邦主体成员 规模相差悬珠和法律地位的不等。 就地域面积而言,面积最小的北奥 塞梯阿兰共和国只有8000平方公 里.而面积最大的萨哈共和国为 3103200平方公里,后者是前者的 387倍,就人口规模而言,人口最多 的莫斯科卅∞6435800人(2001年), 人口最少的埃文基自治区才18500 人。以经济规模而言。名列前10位 的联邦主体集中了全国约45%的 GDP。更有甚者,同为联邦主体,
俄罗斯选举中的权力集中与变革
俄罗斯选举中的权力集中与变革近年来,俄罗斯的选举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俄罗斯选举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走向以及国际关系的格局。
然而,俄罗斯选举中存在的权力集中和变革成为了广泛的争议话题。
本文将针对俄罗斯选举中权力的集中与变革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权力集中的现状俄罗斯选举中的权力集中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俄罗斯政治体制中,总统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
总统不仅具有行政权力,还掌握着立法和司法权,对国家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俄罗斯联邦议会的两个议院,即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也存在权力集中的现象。
大多数议会席位由主要执政党控制,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另外,俄罗斯选举中存在着选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选举过程中,政府控制着大部分媒体资源,对采访报道进行限制,限制了公众获取信息和对候选人的真实了解。
此外,选民的意见表达方式受到限制,使得选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度不高,进一步增加了权力集中的现象。
二、权力分散的变革尝试尽管俄罗斯的选举存在权力集中的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权力分散的变革尝试。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地方选举的改革。
过去,地方选举在俄罗斯的政治体系中并没有太多影响力,大部分地方官员由上级任命。
但是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对地方选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鼓励更多的地方官员通过选举产生,增加了地方层面的权力分散。
另外,俄罗斯政府也试图通过其他一些措施增加选民的参与度以实现权力的分散化。
例如,加强选举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供公平竞选的环境,鼓励公民参与选举活动等。
这些尝试旨在对选举过程进行改革,减少权力集中的问题,提高选民参与度,使选举更加民主和公正。
三、权力集中与变革的影响俄罗斯选举中的权力集中和变革对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权力集中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决策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可能导致决策的个人化和缺乏多元性,不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权力集中还可能加剧政府对公民社会的控制,限制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发展。
当代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解析
当代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解析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制度。
每个国家都依据各自国情选择行政区划制度。
历经二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完善。
俄罗斯行政区划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标签: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条约联邦制;协商联邦制;联邦区行政区划是国家区域治理的基本手段之一,可以反映出国家利益在各个地方的分配关系原则。
本文通过对当代俄罗斯行政区划演变的解析,探讨俄罗斯在行政区划改革上的利弊得失,为我国行政区劃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行政区划1991年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的最大加盟国和唯一合法继承国,俄罗斯承袭了前苏联时期的诸多政治制度,其中包括行政区划原则。
苏联在法律上实行的是联邦制,但在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联邦制名存实亡,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民族区域的发展自主性,导致了各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尤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联邦制受到很大挑战,各加盟国之间、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家面临解体的危机加深。
最终,在联邦制危机、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和西方“和平演变”的共同作用下,苏联解体。
作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所面临的国家局面也异常危险。
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1)俄罗斯的民族问题已十分突出,俄罗斯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严重威胁联邦的统一。
(2)苏联解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分裂势力抬头。
(3)各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性,经济发展程度悬殊。
(4)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严重削弱。
调整俄罗斯行政区划是叶利钦执政时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根据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形势,俄罗斯先后探索实行了两种联邦制模式——条约联邦制和协商联邦制。
(一)条约联邦制为进一步遏制地方分裂倾向,弱化地方的主权要求,避免导致俄罗斯联邦解体,1992年3月在联邦中央承认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中的主权共和国,并保证州、自治州、边疆区、自治专区、联邦直辖市和加盟共和国一样,享有联邦主体地位,经过艰难谈判,最终与各联邦主体达成一系列联邦条约。
谈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的机构改革
谈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的机构改革刘向文2011-03-05 11:01:40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6期【内容提要】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的机构改革,是指2004年3月上任的弗拉德科夫政府的机构改革。
弗拉德科夫政府的机构改革,是普京总统咨文要求在2003~2004年内实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俄罗斯联邦转型期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以下内容:联邦政府机构的改革,联邦部、局内部机构的改革,联邦政府协调和咨询机关的改革,联邦部、局区域性机关的改革以及联邦政府机关的改革等。
本文拟对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联邦政府弗拉德科夫机构改革【作者简介】刘向文,1943年生,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郑州 450052)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英、美、日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卷入到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中。
作为转型期国家的俄罗斯联邦也不例外。
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并在本世纪初普京就任总统以来大力推行了行政体制改革。
俄转型期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联邦政府的机构改革。
本文拟对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机构改革(以下简称弗拉德科夫政府的机构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转型期的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范式和理论上的支持。
一弗拉德科夫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一)实现俄战略目标。
2003年5月15日,普京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了2003年度总统咨文 [1]。
在总统咨文中,普京勾画了俄战略目标。
他说,"在不远的将来,要让俄罗斯在世界上真正强大的、经济上先进的和有影响的国家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具体地说,在政治领域,"俄罗斯应当是并将是具有发达市民社会和稳定民主的国家。
俄罗斯将充分保障人权,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在经济领域,"俄罗斯应当是并将是具备竞争能力的市场经济国家,财产权得到可靠保障的国家,经济方面的自由允许人们诚实工作、挣钱的国家。
俄罗斯联邦行政责任制度的演变与重构
俄罗斯联邦行政责任制度的演变与重构刘春萍、尤晓红• 2011-02-04 15:50:4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1期【内容提要】俄联邦行政责任制度是其行政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联解体前后,伴随着俄罗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转型,其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法中的行政责任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行政责任的概念界定上倾向于将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相统一,质疑单一的从结果论的角度阐释行政责任;在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上,增加法人作为责任主体,改变传统的注重公民个人的行政责任的方式;在追究行政责任的程序上,强调程序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
行政机关与公民平等地承担行政责任将成为俄罗斯行政责任制度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俄罗斯;行政责任制度;行政违法法典;【作者简介】刘春萍, 年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尤晓红, 年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硕士生。
☎哈尔滨 ✆行政责任制度是行政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中,由于其行政法的发展历史较短,起步较晚,因此,有关行政责任制度并不很发达,主要侧重于政府职员的侵权赔偿责任,具有浓厚的国家主权豁免的色彩;在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中,由于其行政法的发展历史较长,因而较早地确立了以行政主体为核心的行政责任制度。
苏联时期的行政法体系中的行政责任制度包括行政机关的责任和公民、组织的责任,而后者成为其中的主要方面。
苏联解体后,作为独联体成员之一的俄罗斯联邦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在政治体制上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上尊崇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最高价值。
这样,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宪政制度的变革都将引起行政法律体系的重构。
与此相应,作为行政法体系重要内容的行政责任制度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
分析和研究转型时期俄罗斯联邦行政责任制度变化的表现、变化的原因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向等问题,对于反思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研究方向、探索行政法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俄罗斯行政区划全图
俄罗斯行政区划全图
可能大家都还记得俄国分成89个联邦主体,哗,够多的!肯定得合并,否则数量太多不便中央政府管理。
实际上,俄国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推动并完成了一些主体合并。
但反映这一新变化的地图似乎还很难找。
在无形的博客(道是无形却有形)上最近用了一张俄罗斯地图,就有些过时。
所以,我就想到编辑了一下一张俄罗斯全图,发到这里来,供大家了解俄罗斯联邦最新的合并动态和现行区划。
经过一番合并,俄罗斯的联邦主体已经减少到了83个。
具体情况如下:
2005.12.1:彼尔姆州与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Komi-Permyatskiy)合并,设立彼尔姆边疆区。
2007.1.1: 泰梅尔自治区和埃文基自治区并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2007.7.1: 科里亚克自治区(驻帕拉纳Palana)重新并入堪察加州,设立堪察加边疆区。
2008.1.1: 乌斯季奥尔达布里亚特自治区撤消,重新并入伊尔库茨克州。
2008.3.1: 赤塔州和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合并,设立外贝加尔边疆区。
下图则体现了俄罗斯未来可能发生的行政区划变动。
俄罗斯的州和边疆区没有什么权利的太大区别,都是以俄罗斯族为主体民族的一级行政区,只是历史渊源的关系而出现了名称上的不同。
沙俄帝国在对外扩展过程中占领的边远地区由于特殊管理的需要,往往会设立面积比一般省要大、军事色彩更浓的边疆省。
后来在苏维埃时代不少边疆省就演变成了边疆区。
由离心到组合浅析俄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区划变动
由离心到组合——浅析俄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区划变动张晓东2011-03-07 09:57:45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3期【内容提要】普京第二个任期开始合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一些行政主体,这表明他继2000年设置联邦代表的纵向调整联邦中央与地方关系重大改革举措之后,又在横向层面拉开了俄罗斯联邦新一轮干部治理整顿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序幕。
在俄罗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爬坡阶段,类似的举措必将对俄罗斯的政治版图和未来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联邦主体合并背景、俄罗斯政界和学术界代表人物对合并的看法、普京的具体做法以及合并的前景等基本问题入手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叶利钦普京联邦合并【作者简介】张晓东,197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
(北京100102)2005年4月17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埃文基自治区和泰梅尔自治区三个联邦主体就合并一事分别举行全民公决,并获得了选民的支持,2005年10月23日,俄罗斯堪察加州和科里亚克自治区就是否合并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也顺利通过。
它们的正式合并将在2007年进行。
上述情况表明,届时,在俄罗斯地图上将出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堪察加边疆区两个新的联邦主体,连同此前2004年彼尔姆州和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合并后出现的彼尔姆边疆区,俄罗斯联邦主体将减至85个,这可以称得上是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行政区划的一次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比较敏感,由于它继承了原苏联的积弊,问题成堆,不易解决。
叶利钦在其任期努力求解但最终未果。
在世纪之交,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个老问题留给了新总统,这意味着普京总统必然要应对新的形势,寻找新的破解思路。
一联邦主体合并背景众所周知,俄罗斯是按民族区域和行政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的混合型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联邦主体最多的联邦国家。
俄罗斯的89个联邦主体具有共和国、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等6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21个民族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组成中的国家[1],6个边疆区、49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市是组成俄联邦的地区——国家构成体。
论俄罗斯行政区划的发展与变革(下)
论俄罗斯行政区划的发展与变革(下)作者:谭融, 肖佳, TAN Rong, XIAO Jia作者单位:谭融,TAN Rong(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肖佳,XIAO Jia(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刊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10(6)1.冯绍雷转型理论与俄罗斯政治改革 20052.殷剑平俄罗斯区划研究[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 2003(01)3.张建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国方略[期刊论文]-俄罗斯文艺 2001(04)4.李英楠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 20025.ТарховСАИзменение A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годеленияРоссиизапоследние 300 лет 20016.БайкальскийРФ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еустройствоРоссиивыполнил 20057.张广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俄国现代化[期刊论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1)8.刘克明苏联政治经济七十年 19909.БорисРодоманРоссия-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ймонстр 2005(04)10.КалининСергейПетрович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еустройствосубъек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200511.张正钊苏联的地方行政体制--谈中央与地方关系 1983(06)12.张树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 200113.徐彦山转轨初期俄罗斯的行政体制改革[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 2006(08)14.海运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治卷) 200115.唐朱昌从危机到治理:俄罗斯中央和地方关系制度变迁评析[期刊论文]-学习与探索 2006(03)16.刘向文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 199917.任允正独联体国家宪法比较研究 200118.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普京文集 200219.张晓东由离心到组合--浅析俄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区划变动[期刊论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03)20.周定国俄罗斯行政区划的重新整合[期刊论文]-中国测绘 2005(04)21.ЗаяцДВРоссийскиерегионыицентр.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в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200022.АрининАНроссийская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ипроблемыфедеализма 1993 23.СарычевАозабоченныесохранениемсобственноестатуса200624.常喆普京重新整合俄联邦,并成几个"超级大区"防止分裂促进发展 200525.Газета.RuПутинотложилнатригодареформуместногосамоуправления 200626.А.АдамескуНовыйвариант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годеленияРоссии:28 губерний 200427.УказПрезиден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No.84) 199628.ФедеральныйзаконОфинансовыхосновахместногосамоуправления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No.39) 199729.ФедеральныйзаконОбобщихпринципахорганизацииместногосамоуправления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No.6) 200330.Cергейпетровичпринципы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гоустройствасубьек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200731.谭融美国联邦政治的理论内涵与社会基础[期刊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1.谭融.肖佳.TAN Rong.XIAO Jia论俄罗斯行政区划的发展与变革(上)[期刊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田芳.TIAN Fang对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宪法争议的思考[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3.董立仁稳妥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期刊论文]-党政干部论坛2009(7)4.俄西北联邦区自然资源概况[期刊论文]-采矿技术2005,5(4)5.王晓平.WANG Xiao-ping俗字通例研究在日本写本考释中的运用——以《万叶集》汉诗文为例[期刊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李文良.刘衍玲.Li Wen-liang.Liu Yan-ling略论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期刊论文]-行政与法2008(4)7.陈雄.李植斌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期刊论文]-求实2003(z1)8.В.Е.谢利维尔斯托夫新西伯利亚州的发展战略纲要[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2009,36(4)9.董里.涂锦地方行政区划变迁路径选择[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10.刘传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原则探究[期刊论文]-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12(1)本文链接:/Periodical_tjsfdxxb-shkxb201006002.aspx。
俄罗斯人口和区划
以顿河畔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南方联邦区(称北高 加索区) 以下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 伏尔加沿岸区
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的
以新西伯利亚城为中心的 以哈巴罗夫斯克为中心的
乌拉尔区
西伯利亚区 远东区
人口密度
劳 动 人 口 比 例
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联邦的人 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日趋严重。有关部门 预测,到2016年,全国人口减少800万;到2050 年,人口自然减员达2000万,相当于目前全国总 人口16%。 政策:《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人口构想》、《2025年 前俄罗斯联邦国家移民政策构想》等稳定和增加人口的 措施。
8383个联邦主体个联邦主体合并联邦主体撤销共和国和民族地区建制合并联邦主体撤销共和国和民族地区建制20052005年年1212月月11日彼尔姆州和科米彼尔米亚克民族自治区合并为彼尔姆边疆区自治区合并为彼尔姆边疆区20072007年年11月月11日埃文基自治区和泰梅尔自治区并入日埃文基自治区和泰梅尔自治区并入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20072007年年66月月11日勘察加州和科里亚克自治区合并为日勘察加州和科里亚克自治区合并为勘察加边疆区勘察加边疆区20082008年年11月月11日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日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20082008年年33月月11日赤塔州和阿加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日赤塔州和阿加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合并为外贝加尔边疆区
宗教
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俄主要宗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和天主教。 东正教: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 伊斯兰教:( 俄罗斯都为)逊尼派和什叶派:鞑靼族、巴 什基尔族、车臣族、部分楚瓦什族、达吉斯坦族、印古什族 和奥赛梯族。 天主教:波兰人、德意志人、波罗的海人、乌克兰人、亚美 尼亚人和俄罗斯族青年人。约50万教徒 犹太教:200多个团体(2004),正统派、保守派、哈西迪 派和改革派。 佛教:各大城市均有佛教团体,教徒主要筹集资金建造庙宇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很特别,全国共划分为七个联邦区:中央区、西北区、南部区、伏尔加沿岸区、乌拉尔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各区均由联邦主体构成(联邦主体这一概念是1993年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引入司法体系的)。
联邦区首脑为俄罗斯总统任命的全权代表。
现在俄罗斯共有88个联邦主体:21个共和国、7个边疆区、48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 1个自治州、9个自治区。
各主体一律平等,各有其不同的国家法律地位。
有的按照民族地域原则构成,如共和国和自治区州,有的按照地域原则,如边疆区、州和直辖市。
2004年彼尔姆州和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合并为一个新地区——彼尔姆边疆区。
俄罗斯联邦主体共和国所有联邦主体中共和国拥有的国家法律地位最高。
俄联邦的共和国是民主单一制的法制国家,有自己的宪法,可以确定自己的官方语言,该语言在地方国家机构中与俄语并用。
共和国甚至可以确立自己的国籍,但共和国国籍和联邦国籍同时并存,这只是俄罗斯联邦统一国籍的两个层次。
共和国的法律体系除了自己的共和国宪法外,还包括在其权限内颁布的各种法律、与俄罗斯联邦、其它联邦主体以及其它国家签订的条约和协议。
因此,俄联邦的共和国拥有一定的国际主权,甚至有自己的外交部,但它们无权实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共和国有权拥有自己的国徽、国旗和国歌,每个共和国有自己的首府。
没有共和国的同意,其领土不得更改。
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的关系建立在俄联邦宪法、联邦制条约和双方关于权责划分条约的基础上。
自治州和自治区这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自决的民族疆域形式。
当今俄罗斯联邦有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9个自治区(见上表)。
根据俄联邦宪法,它们与共和国、边疆区、州和联邦直辖市都是平等的联邦主体,尽管它们常常分布在其它联邦主体——边疆区或州——的领土上,如犹太自治州位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涅涅茨自治区则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
只有楚科奇自治区按照法律规定自1992年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
孙凌齐: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上)
孙凌齐: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上)[内容提要] 最早的俄行政区划单位是省。
十月革命后,国家行政区划进行了几次大的改动,增加了自治区、自治共和国、边疆区等。
苏联解体后,联邦主体成为国家的最高行政区划单位。
虽然行政区划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地域划分,但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人口以及经济等人文社会因素才是行政区划的最重要的划分标准。
研究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对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俄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制度的几次变革,行政区划单位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本文依据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简要描述俄行政区划演变的基本轮廓,力图将这一演变过程同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以求从另一个侧面为俄罗斯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素材。
一、俄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1.沙皇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俄国的第一个省是1702年彼得大帝在从瑞典人手里抢来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的。
1708年12月18日俄又通过法令,建立了8个省:莫斯科省(管辖39个县,28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圣彼得堡省(管辖28个县,20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4人)、阿尔汗格尔格罗德省(管辖20个县,9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6人)、基辅省(西部边界包括第聂伯河在内,管辖56个县,7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2.5人)、斯摩棱斯克省(管辖17个县,5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5人)、喀山省(管辖71个县,10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6人)、亚速海省(管辖77个县,16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3.6人)、西伯利亚省(包括彼尔姆省和维亚特卡省的北部,管辖30个县,7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0.05人)。
到1719年,俄国共建立了11个省。
1780年颁布的地方自治法令,首次将行政区划分为两级地域单位:省——拥有30—40万人口,县——拥有2—3万人口。
22011008
克 边疆 区、 文 基 自治 区和 泰 梅尔 自治 区三个 联 埃 邦 主体 就 合并 一事 分 别举 行 全 民公 决 , 获得 了 并
选 民 的支 持 , 0 5年 1 20 O月 2 3日, 罗 斯 堪 察 加 俄
联 邦 主 体 合 并 背 景
众 所 周 知 , 罗 斯是 按 民族 区域 和 行 政 区域 俄
州 和科里 亚克 自治 区 就是 否合并 问题 举 行全 民公 决, 也顺 利通 过 。它们 的正式合 并将 在 2 0 07年进
行 上 述情 况表 明 , 时 , 届 在俄 罗斯 地 图上将 出现
上 是 普 京执 政 期 间 俄 罗 斯 行 政 区 划 的一 次重 大
调整 。
在苏联 时 期 , 罗 斯联 邦 由于主 体众 多 , 种 俄 各 政治、 经济 管理 权 限条 块分 割错综 复 杂 , 政府不 得
不 耗 费大量 的行 政 管理 资 源加 以管 理 。在 上个 世
苏联 解体 后 , 罗 斯 中央 与地 方 关 系 一 直 比 俄
维普资讯
・
政 治・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 0 年第 3 06 期
由离 心 到 组 合
— —
浅析俄 联 邦行政 主体 与行 政 区划 变动
张 晓 东
【 内窖提 要】 普 京 第二 个任 期 开始合 并远 东和 西伯 利 亚 的一 些 行政 主 体 , 这表
联 邦 国家发 展处 于极 不均 衡 的状态 。
( ) 一 叶利 钦时期 中央与地 方 关 系失衡 的形成
组成 了跨 地 区的联 合会 。当然这 种联合 趋 势有加 强地 区 经济合 作 的积极 意义 , 同时也 为“ 方精 但 地 英 ” 立 提供 了可 能 性 , 发 展 势 头 若 不 加 以控 独 其 制 , 会 偏离 中 央的轨道 , 患无 穷 。 便 后
俄罗斯政局变动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0月/30日/第003版国际问题俄罗斯政局变动分析庞大鹏2007年9月12日,普京接受了以弗拉德科夫总理为首的政府提出的辞呈,随后签署总统令解散政府,并于当天提名金融监管局局长祖布科夫为总理候选人。
9月14日,国家杜马表决通过了祖布科夫出任新政府总理的提名。
9月24日,普京宣布了新一届政府机构和成员组成名单。
一、祖布科夫政府的政治基础。
就政治影响力而言,祖布科夫出任总理出乎意料,但他实际上具备深厚的政治基础,符合普京选择总理候选人的三个条件:一是新总理必须是普京自己的人,同普京的政治思维与举措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普京路线;二是新总理必须是强力部门可以接受的人;三是新总理必须具备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工作经验,能够坚定执行普京的方针政策。
祖布科夫具备以上特点:(1)祖布科夫属于“圣彼得堡帮”。
祖布科夫1992年1月至1993年11月出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普京(1991年至1994年任该委员会主席)的副手,与普京关系密切。
(2)祖布科夫与强力部门渊源很深。
祖布科夫1999年8月参加列宁格勒州州长竞选,现任国家杜马主席、前内务部部长格雷兹洛夫是祖布科夫当年的竞选总部负责人。
此外,重新得到任命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是祖布科夫的女婿。
(3)祖布科夫从基层干起,有30年的经济专业工作经验。
二、祖布科夫政府的政治意义。
普京任命祖布科夫为总理的直接目的是确保政权党在今年12月2日的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其次才是着眼于2008年3月的总统大选。
其根本目的则是确保俄罗斯未来的领导人继续推行普京的治国方略。
普京解散弗拉德科夫政府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两点:(1)俄罗斯发展的要求:普京不允许俄罗斯因为此次大选而延误改革与发展的进程;(2)政治稳定的要求:更好地安排政权和管理机构,从而使它们更好地符合选举前这段时期的要求,并使国家更好地向议会选举和2008年3月份总统选举结束后的时期过渡。
论俄罗斯行政区划的发展与变革(上)
作者: 谭融 肖佳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出版物刊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1-4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俄罗斯 行政区划 地方自治
摘要:行政区划是国家区域治理的基本手段,是国家行政体制的空间安排,与国家利益的地方性分配相关联。
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历经君主专制时期、前苏联时期和当代改革时期,其发展演变渗透着政治、文化与民族因素。
如今俄罗斯联邦制处于发展和过渡期,处理好行政区划和地方自治问题,有助于维护俄罗斯国家的统一,有助于保证各级政府的有效运转并在各行政区域间建立起协调机制,保证联邦和各行政区域的一致性、多样性和有序性,也有助于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构建。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与改革
孙凌齐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最早的俄行政区划单位是省.十月革命后,国家行政区划进行了几次大的改动,增加了自治区、自治共和国、边疆区等.苏联解体后,联邦主体成为国家的最高行政区划单位.虽然行政区划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地域划分,但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人口以及经济等人文社会因素才是行政区划的最重要的划分标准.研究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对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孙凌齐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相关文献】
1.当代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演变解析 [J], 杨富晓
2.浅析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历史演变 [J], 李士峰
3.新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演变的历史与特点研究 [J], 郑浩;王继晨
4.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改革:问题与前景 [J], 孙凌齐
5.略论我国乡镇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J], 柳成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离心到组合——浅析俄联邦行政主体与行政区划变动张晓东2011-03-07 09:57:45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3期【内容提要】普京第二个任期开始合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一些行政主体,这表明他继2000年设置联邦代表的纵向调整联邦中央与地方关系重大改革举措之后,又在横向层面拉开了俄罗斯联邦新一轮干部治理整顿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序幕。
在俄罗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爬坡阶段,类似的举措必将对俄罗斯的政治版图和未来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联邦主体合并背景、俄罗斯政界和学术界代表人物对合并的看法、普京的具体做法以及合并的前景等基本问题入手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叶利钦普京联邦合并【作者简介】张晓东,197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
(北京100102)2005年4月17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埃文基自治区和泰梅尔自治区三个联邦主体就合并一事分别举行全民公决,并获得了选民的支持,2005年10月23日,俄罗斯堪察加州和科里亚克自治区就是否合并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也顺利通过。
它们的正式合并将在2007年进行。
上述情况表明,届时,在俄罗斯地图上将出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堪察加边疆区两个新的联邦主体,连同此前2004年彼尔姆州和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合并后出现的彼尔姆边疆区,俄罗斯联邦主体将减至85个,这可以称得上是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行政区划的一次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比较敏感,由于它继承了原苏联的积弊,问题成堆,不易解决。
叶利钦在其任期努力求解但最终未果。
在世纪之交,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个老问题留给了新总统,这意味着普京总统必然要应对新的形势,寻找新的破解思路。
一联邦主体合并背景众所周知,俄罗斯是按民族区域和行政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的混合型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联邦主体最多的联邦国家。
俄罗斯的89个联邦主体具有共和国、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等6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21个民族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组成中的国家[1],6个边疆区、49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市是组成俄联邦的地区——国家构成体。
俄罗斯的联邦国家构成如此复杂多样,这在世界各联邦国家中是很罕见的。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联邦由于主体众多,各种政治、经济管理权限条块分割错综复杂,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行政管理资源加以管理。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苏联解体的背景下,地方主体离心倾向日趋明显,开始与中央争权夺利,挑战中央政权。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国家改制的机会,将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共和国,自治区和自治专区升格为联邦主体[2]。
苏联解体后,作为典型的联邦制国家,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处于极不均衡的状态。
(一)叶利钦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失衡的形成叶利钦在同戈尔巴乔夫作斗争的时候,曾利用地方势力来反对中央政权。
作为俄联邦的最高领导人,他鼓励各联邦主体“能拿走多少主权就拿走多少”,在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同时却导致地方势力的泛滥,当时,俄罗斯也面临着“解体”的潜在威胁。
为了消除民族分裂主义隐患,安抚地方精英,叶利钦时期联邦中央采取了与各联邦主体签订条约的方式化解矛盾。
联邦条约成为国家体制方面对宪法的补充,最终俄罗斯以“条约-宪法”式联邦形式确立了联邦国家体制。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一款宣称:“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3]。
“共和国(国家)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民族自治区拥有自己的章程和法律”。
俄罗斯联邦的联邦体制建立在俄罗斯联邦国家完整、国家权力体系一致、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划分管辖对象和分权、俄罗斯联邦各族人民平等与自决基础上”[4]。
在整个叶利钦执政时期,除了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这一重要任务之外,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还包括民族关系问题,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联邦中央与地方精英之间的关系问题[5]。
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俄罗斯政坛斗争不断,奉行激进改革政策的总统政府一直面临着来自俄共等反对派的强大攻势。
但是叶利钦在争权斗争中纵横捭阖,地方精英,工业寡头们在其宽容、怀柔和拉拢的策略下无不对其鼎力相助,这种现象在叶利钦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前后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到了叶利钦执政后期,他却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精英的控制能力,地方“诸侯”群起,纷纷欲谋求独立。
典型例子如实际已经脱离中央控制的车臣共和国,沙米耶夫领导下的“独立王国”鞑靼斯坦。
而俄罗斯人掌权的地方主体也开始谋求“独立自主”。
这些地方利益集团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地方进行改革,力求最大限度地摆脱中央的控制。
而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不同地区的地方势力也自发地组成了跨地区的联合会。
当然这种联合趋势有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为“地方精英”独立提供了可能性,其发展势头若不加以控制,便会偏离中央的轨道,后患无穷。
总体而言,叶利钦执政期间,地方与中央经过反复争斗,讨价还价最终使地方争得了行政长官直接当地民选的权力。
地方长官地位日益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放松。
另一方面,地方行政长官因为不是中央任命的,所以其不管政绩如何,是非功过只能由其选民予以评说,即使毫无政绩,将当地经济搞得一团糟,联邦总统和中央政府也对其无可奈何。
在执政期间,叶利钦始终没有能够解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这个结,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他将这个沉重的包袱甩给了普京。
(二)俄罗斯联邦国家构成的非均衡状态首先,表现为俄罗斯各组成部分在境域面积、居民数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千差万别。
例如在境域面积上,萨哈共和国面积是北奥塞梯的388倍。
在居民数量上,莫斯科是埃文基专区的443倍。
在城市化进程方面,莫斯科为100%,而乌斯季奥尔登布里亚特自治专区仅为零[6]。
同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8.7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俄罗斯国家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北方和南方、中央地区和边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在占25%的领土上居住的居民超过国家总人数的78%;在亚洲部分,在75%的领土上只有不到22%的居民,其人口密度只是欧洲部分的1/10。
俄罗斯北部和南部,沿圣彼得堡—基洛夫—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这条线为分界的地区,其差异也很大。
在南部,在占26%的领土上居住着95%的居民,而在北部,则只有5%的居民[7]。
而且北部地区由于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居民早已失去了在苏联时期国家稳定的补贴和优惠待遇,因此这一地区已经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况且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无力承担某些职能,而将其转移到地方机构,但地方机构有时也无力担负起这些职能,索性一次性出资将部分贫困居民搬迁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好南部地区,一劳永逸。
由此也引发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短缺的矛盾,这是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尖锐问题。
当我们分析俄罗斯地区经济发展层次时,那么俄罗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图景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以下一些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情况。
俄罗斯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大。
近几十年来,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
1990年10个最发达的联邦主体占地区经济总产值的40%,到2000年已达到48%。
而地区经济产值最低的20个地区只占地区经济总产值的4%[8]。
固定资产投资分配不均,地区差别显著。
以2002年为例,投资总额60%以上集中在21个社会经济发展高水平和中等水平的主体中,只有16%的资金投入到45个发展水平低或非常低的地区[9]。
莫斯科和秋明州国民生产总值(GDP)之和占全国的1/3,而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州、圣彼得堡、鞑靼共和国、利佩茨克州、莫斯科州、萨马拉州、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和秋明州的9个最发达的地区占1/2,25个最发达的地区则占总量的3/4。
外国投资情况也大致相似:55%以上的资金集中在8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只有20%投资投放在45个发展水平低或很低的地区[10]。
其次,尽管联邦主体平等已经载入宪法,但不同联邦主体的法律地位和享有的权力仍有较大差异。
《俄罗斯宪法》明确规定,“共和国(国家)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拥有自己的章程和法律。
”[11]共和国不仅在法律地位和制定宪法权利问题上与其他联邦主体不同,它还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其公民除使用俄罗斯联邦国籍外还兼有共和国国籍。
共和国对整个联邦国库收入贡献很小,但得到的援助和经济优惠较多;州和边疆区对联邦的贡献较大,但却没有共和国所享受的权利和优惠[12]。
这种责、权、利不平等的事实当然会引起州和边疆区的不满,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联邦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俄罗斯前副总理波尔托拉宁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俄罗斯所有民族共和国的产值只占俄国内总产值的12%,其余都是州和边疆区提供的,然而它们却得不到共和国所享有的权利和优惠,这不是货真价实的联邦。
另外,由于自治专区设立在边疆区或州之内,按宪法它是享有全权的主体,但是实际上它既受俄联邦中央管辖,也受所在的边疆区或州管理。
二普京稳步推行联邦区划改革基于维护俄联邦的统一与稳定、加强中央权威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的考虑,普京总统对有关俄罗斯联邦主体合并问题持积极的态度。
普京早就对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的现状表示了不满。
他认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些主体中生活着10万人左右,在地多人少的情况下,实际上任何政治经济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这种境况既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不能促进地区的发展。
”[13]显而易见,联邦体制存在的问题很大,必须加以完善。
“我们建立了一些权力的‘孤岛’和某些权力的‘小岛’,但没有在这些权力孤岛之间架设任何桥梁。
”[14]毫无疑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联邦国家,但它的联邦制远说不上是强有力的。
“应当承认,俄罗斯的联邦关系不健全也不发达。
地区自主权常常被解释为准许分裂国家。
我们一直在谈论联邦和加强联邦,已经谈论许多年了。
但是应当承认,我们还不是完全彻底的联邦制国家。
我想强调一点,我们有的和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权力分散的国家。
”[15](一)为进行联邦区划改革创造各种条件普京上台之初,进行区划改革的条件并不具备。
他是在叶利钦及其总统家族的支持下登上总统宝座的。
当时,普京在俄罗斯政坛、国内外的知名度都还很低,根基未稳,当然不可能对联邦区划动大手术,站稳阵脚对普京来说是第一要务。
具体就是要联邦中央改变对地方软弱的形象,建立一个强势中央。
第一,对联邦主体的法律或法规进行调整,有与联邦宪法或联邦有关法律相抵触的坚决予以废除。
并陆续向议会提交一整套有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领导人实权,改革联邦体制的法律草案,并得到表决通过,从而为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国家垂直权力体系提供必要的法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