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又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数学课题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二、课题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课程需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注重计算与应用,忽视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通过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合多种思维方式,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与有意义。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1. 课程内容(1)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通过举例、思维导图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发展创造思维:通过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数学兴趣:通过游戏、探究性学习、数学奥林匹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正面情感体验。
2.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1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总结2022年2月,我校理科组的小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迎来了正式研究阶段。
到如今已经过去4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课题研究进展情景1.研究的目标(1).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为目的,不断积累,进而总结和提炼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构建出1--6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测试题库。
(3)通过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数学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2.课题研究的资料(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对于我任教班级的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当加强学法指导。
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提高,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变紧张压抑的被动理解知识为简便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投身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研究者从数学学科出发,针对某一道题、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某个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报告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了解数学思维及其培养意义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耐心。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1. 启发性教学启发性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入数学趣味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倡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另一种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
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3. 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是激发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实验室、工程项目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4.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数学思维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思维的合理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应采取启发性教学、游戏化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策略相结合。
2. 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数学课题组陈文丰石小红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
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零碎、杂乱、毫无章法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
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动手操作,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
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运用课堂操作实践,将凝结于数学知识及其体系中的活动过程展开,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感知到内化,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在探索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结论时所曾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课题结题报告(通用3篇)
思维导图课题结题报告(通用3篇)第一篇: 思维导图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看懂了书,却不会做题:课堂上学生听明白了,课后又忘记了;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又不知如何思考:教师呕心沥血将知识点整理成册,学生天天读,夜夜背,收效却不尽人意,低年级轻松拿满分的壮举到高年级成绩举步维艰的现实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消失殆尽。
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怎样导致的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比较杂乱、零散,不系统,易忘记。
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是否系统、牢固。
(1)核心概念界定思维导图: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创造。
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借助思维导图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指思维导图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协助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或综述国际方面:全球已有大约2.5亿人在教育、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推广和运用思维导图,发挥过巨大作用,尤其在美、欧等发达国家。
国外教育界关于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实践的积淀。
国内方面:国内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大陆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不久的未来,思维导图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3)本课题对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体验,在获得知识积淀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从而助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及界定•二、课题的提出•三、研究目标•四、理论依据•五、研究对象、实施教师•六、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操作步骤•七、检测标准及研究效果•八、研究结果分析•九、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十、课题实施教师成员及分工一、课题名称及界定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小学)课题界定:“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就是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人脑+电脑+网络)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小学数学课堂: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或教学过程。
思维训练:是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
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这里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所进行的训练训练。
一堂课的思维训练,它包括一个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的思维训练,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研究: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现状和呈现的的特征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旨在综合运用和借鉴现代课程教学论、心理科学、系统论、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等,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小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并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训练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基本理念和一般操作方法。
利用新的理念和方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人脑+电脑+网络)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同时,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方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律。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教学观察、教学反思、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我们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研究结果和结论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发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体会和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研究,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培养现代新人做出贡献。
改善研究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项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数亿人、数代人的生命质量。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研究方式的变革。
研究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同时在这些知识的理解形成和获得过程中,增进数学的研究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小学数学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研究方式。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课题结题报告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的科学,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众多从事教育科研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一研究课题。
为了落实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提出了改革的基本理念,尝试建立新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及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思路(见《学科教育》1999年第四期,题目《关于我国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
在这个宏伟的设想中,专家们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体会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进一步发展所必要的数学事实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这就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上提出了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促进儿童神经中枢、大脑树突细胞网络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以实现智力开发的目的。
所以,研究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课题。
选择这个课题,正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开发儿童的智力,实现数学启蒙的价值。
二、课题确立的原因本校地处惠农区园艺镇(原惠农县园艺回民小学),服务半径多是回族农民的子女,由于保守的民族传统,闭塞的区域信息,落后的文化底子,以及家长简单原始的教育方法,使来源于本地区的大部分学生思维简单、拘谨、迟缓,与市区学校同龄儿童的思维发展程度无法比拟。
这种学龄前期以至学龄初期形成的思维劣质,无疑是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学校这几年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虽有提高,但幅度很小。
全靠老师们课上讲、练,课下补、辅,搞题海战术,既增加师生的负担,又耗费了师生大量的精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题报告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子课题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数学能力是人们在从事教学活动时所必须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思维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数学课堂的密度就是以练习量来衡量的,其实不然。
新课改以来,众多的数学专家在听课是更多看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可见思维密度才是衡量数学课密度的标准。
二、课题的界定: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的、准确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采用有效地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指导。
通过本课题研究,关注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等)的培养。
使老师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有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四、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要途径,通过行动和反思,探索有效的经验和策略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践法、对比法、实验法五、课题研究的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3、研究与学习相结合的原则4、主动、探究、合作的原则六、课题研究过程1、建立规章制度,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加强学习,明确课题内涵。
《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是20xx年4月在市教科所立项的个人课题。
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各方面材料已上传结束,特提出结题申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1)现代社会对新一代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社会化、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面对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它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大批,不仅要有宽广的综合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基础的人才的责任。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规格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造就既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又善于科学思维的创造性人才。
所以,在小学阶段教育要格外注重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2)改革现行小学教学中存在弊端的需要反思当今学校教育现状,教师不自觉地还在扮演着“传授者”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形式无非由“满堂灌”改为“满堂问”。
面对某个数学问题,教师以为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学生却仍未能理解;面对某个知识内容或数学现象,教师以为非常容易理解,学生却难以理解或理解不同。
反之,学生认为正确的,教师却未能赞同;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反应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而只会一如既往地执行既定教案。
教学中仍然重求同轻求异;重书本轻实践;重简单灌输轻大胆探索;重单向传授轻多项反馈;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等。
过分追求知识的完整及答案的唯一,以会解题为主要目标,忽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目的。
这些现象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压抑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虽然有许多数学老师已经学了不少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都有迫切的愿望“想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获得发展”,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却仍不能真正实现。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本课题研究寻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的途径和思维品质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深刻性等品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传统教育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则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的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
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以认知建构为特征,一种以问题解决为特征。
考察数学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以认知结构为特征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对知识的多角度把握和反复操练,即重视得出知识以后的理解,而忽视得出知识的探索经历,由此学生不明白知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以问题解决为特征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按既定思路规范的表达解法,即重视得出思路以后的陈述,而忽视了寻找思路、探求解法的过程,由此,学生不明白解法是如何发现的,思路怎么才能想出来。
“如果知识背后没有方法,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事,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思维,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而实际上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智力才会有较大的发展,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也是数学教学最传统、最重要的目的。
各国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认为应该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特别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找到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结题报告一、研究概况(一)课题的提出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教师一般通过教给学生算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技能,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探索过程。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我校中高年段的学生及其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教师、学生对思维认知,寻找我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还存在哪些问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或价值平时教学中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一般通过教给学生算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技能,忽视学生对算法的探索过程,学生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也是课程改革理念在计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
在计算教学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自然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
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仅仅是交给学生计算方法,而应该在这些方面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通过做计算题,进行观察、对比和判断,激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只是停留在计算上,而是通过一道题进行有效的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为以后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这些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
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大全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准确解读教材编排意图,提高达成教学目标效率”系“面对一年级学生如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子课题,课题按照预设的研究方向顺利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在申请结题。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读教材编排意图,达成目标提高效率”问题。
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目前,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准确解读教材编排意图,提高达成教学目标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的历史意义。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符合现在认知心理学发展观。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们了解到人的认知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不仅需要学习者感知、理解、领会外界事物,而且需要学习者有效地运用思维、记忆、识别、选择、分类等心理过程。
因此,学习者不只是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
所以,研究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研究的重点。
这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传统教育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则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的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
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以认知建构为特征,一种以问题解决为特征。
考察数学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以认知结构为特征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对知识的多角度把握和反复操练,即重视得出知识以后的理解,而忽视得出知识的探索经历,由此学生不明白知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以问题解决为特征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按既定思路规的表达解法,即重视得出思路以后的述,而忽视了寻找思路、探求解法的过程,由此,学生不明白解法是如何发现的,思路怎么才能想出来。
“如果知识背后没有方法,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事,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思维,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而实际上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智力才会有较大的发展,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也是数学教学最传统、最重要的目的。
各国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认为应该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特别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找到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常信中心小学高霞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要比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更为高效。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小学生天性爱玩,在玩中学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提高学习兴趣。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迫切希望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从研究以来,已经历了半年多的发展历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认真研讨、广大师生的协作配合下,我积极投入到研究中,按照课题研究的步骤,扎实开展活动,努力探索适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形式、内容、策略等,获得了一些收获,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也存在着一些疑惑,现就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策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合作、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造就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们认为,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策略:1、组建一支年青型、研究型的研究团队。
本课题组成员由常信中心小学一些年青骨干教师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武江区茗苑小学数学教研组•一、课题名称及界定•二、课题的提出•三、研究目标•四、理论依据•五、研究对象、实施教师•六、研究方法、研究容与操作步骤•七、检测标准及研究效果•八、研究结果分析•九、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十、课题实施教师成员及分工一、课题名称及界定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茗苑小学)课题界定:“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就是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人脑+电脑+网络)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小学数学课堂: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或教学过程。
思维训练:是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
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这里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所进行的训练训练。
一堂课的思维训练,它包括一个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的思维训练,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研究: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现状和呈现的的特征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旨在综合运用和借鉴现代课程教学论、心理科学、系统论、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等,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小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并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训练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基本理念和一般操作方法。
利用新的理念和方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人脑+电脑+网络)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二、课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于获取知识过程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数学素质其核心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出此课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需要: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
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容。
课堂思维训练就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设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但这些理论很少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因此本课题研究是基于发展新课程课堂思维训练设计理论和操作的需要。
2、小学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容已基本适应现代教学理念,新一轮数学学科课程与传统的数学教材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理念、形式、容与时俱进,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必须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样,数学学科本身也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有研究之必要。
3、提高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需要。
目前,在教师专业培训中较为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或某些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的培训十分忽视,广大教师缺乏思维训练课题设计方面的培训指导,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为此,本课题研究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效益的需要,更是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4、当前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指导,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
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思维训练设计这方面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
课堂思维训练往往只光应付作业,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有些思维训练难度偏大或量度过多,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或者学生仅仅应付,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有些训练流于形式,忽视对思维训练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训练设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重视思维训练的开放性,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
总之数学课堂中存在思维训练的无效现象,甚至出现不良和失误。
我们数学教研组始终把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容,并以此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充分考虑了此课题研究的背景,现实意义,以及研究的迫切性,总结了以往研究的基础和经验,为此,我们数学教研组提出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课题研究。
三、研究目标1、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设计、教学的模式。
2、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设计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3、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设计的方法。
建立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模式,形成系列化的课堂思维训练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思维训练设计的参照。
四、理论依据(1)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思维训练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和探讨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3)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是“学思结合”,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思维转化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思维训练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思维训练必须以课堂课堂论为基础,以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进行好训练。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能丰富学校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设计的理论、实践、方法等研究。
五、研究的围、对象研究的围主要是小学数学课程。
研究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些好的方法可以在其他年级推广。
六、研究方法、容与操作步骤1、课题研究的方法(1)操作演示。
思维始于操作,操作促进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开展些直观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2)反馈举例。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表述概念的同时,举例加以说明,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3)推理判断。
由于学生缺乏科学判断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认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被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所诱惑,造成认识上的偏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训练中,建立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4)尝试错误。
所谓尝试错误,即学生从正面接触知识,建立概念后,教师从概念的反面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种错误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到这种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错因,尝试矫正.(5)变换叙述。
学生认识某一数学知识后,变换概念的叙述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同时能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达到巩固的目的。
2、容重点探究课堂思维训练的六种方法:(1)表述法。
就是指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讲清思维过程,写清思维步骤,使部思维外显化。
并促进思维过程条理化、具体化、明确化。
(2)图表法。
就是指导学生将思维过程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应用题的线段图、分析图,工作问题表格式分析等(此法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年级)。
(3)操作法。
就是指导学生将想的过程通过学具、电教媒体等形式展示出来,以部思维指导外部操作,将部思维转化为外部动作。
(适用于低年级与几何图形类知识的教学)(4)渗透法。
就是把思维的方法、思维策略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立足课堂,以典型的知识容为媒体,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思维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5)专项训练法。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选相关容,进行专项训练,如各种类型应用题的题组训练,根据具体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等。
(6)互学法。
就是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维过程以及解题时思维方法、思维策略等,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能力、知识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相当接近,所以他们的互学更能起到榜样示的作用。
3、课题研究的操作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9—2010.10)(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
(2)收集有关理论,学习国外有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正。
(5)培训实验教师,组织教师学理论,学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11—2011.5)(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单元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
(3)课题组成员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思维训练的教学策略。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整,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5—2011.7)(1)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反思性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七、检测标准及研究效果1、检测标准(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市区教学论文评比。
(2)、课例:举行教学观摩课。
(3)、实验报告:实验结束时,提交《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研究》5000字左右解题报告。
(4)、教师培养:实验教师总结实验经验,推荐优秀者参加省、市组织的观摩会上研究课、示课、优质课评选。
通过本轮实验,使每位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
2、研究效果如:成绩统计表成绩统计图(条形图或曲线图)参照班或参照标准解释说明。
比较才能鉴别,比较需要参照物。
可以课程标准为参照标准,也可以通常情况为参照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