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和流量的关系计算公式

扬程和流量的关系计算公式
扬程和流量是液体输送领域的两个重要参数,在液体输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扬程和流量的关系计算公式可用于计算在给定扬程下所需的流量,也可以用于计算在给定流量下所需的扬程。
该公式如下: Q = (π/4) × D × V
H = (V/2g) + Z - Z
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为m/s;D表示管道的内径,单位为米;V表示流速,单位为米/秒;H表示扬程,单位为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Z表示液体在管道起点的高度,单位为米;Z表示液体在管道终点的高度,单位为米。
此公式的实际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例如考虑摩擦阻力、管道弯曲等因素的影响。
- 1 -。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水泵扬程是指水泵将水从低处抽送至高处的高度差,也称为抽水高度。
扬程的计算公式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静水压力、流体动压和摩擦损失。
1. 静水压力水泵扬程中的静水压力是指水的重力造成的压力。
静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静水压力 = 水的密度 × 重力加速度 × 抽水高度其中,水的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的平方,抽水高度的单位为米。
2. 流体动压流体动压是指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主要由于水的速度变化引起。
流体动压的计算公式如下:流体动压 = 1/2 × 水的密度 × 水的速度^2其中,水的速度的单位为米/秒。
3. 摩擦损失水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因为摩擦而损失部分压力,这部分压力损失称为摩擦损失。
摩擦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摩擦损失 = 管道长度 × 摩擦系数 × (水的速度^2 / (2 × 管道内径))其中,管道长度的单位为米,摩擦系数是与管道材质和管道粗糙度相关的无量纲常数,管道内径的单位为米。
4. 总扬程总扬程是指水泵抽水过程中克服所有阻力的高度差,即将水从低处抽送至高处的总高度差。
总扬程的计算公式如下:总扬程 = 静水压力 + 流体动压 - 摩擦损失举例解释假设有一台水泵,抽水高度为10米,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米/秒的平方,水的速度为2米/秒,管道长度为5米,管道内径为米,摩擦系数为。
首先,计算静水压力:静水压力= 1000 × × 10 = 98000 帕斯卡(Pa)然后,计算流体动压:流体动压= 1/2 × 1000 × 2^2 = 2000 帕斯卡(Pa)接下来,计算摩擦损失:摩擦损失= 5 × × (2^2 / (2 × )) = 10 帕斯卡(Pa)最后,计算总扬程:总扬程 = 98000 + 2000 - 10 = 100990 帕斯卡(Pa)因此,水泵的总扬程为100990帕斯卡(Pa)。
二次供水扬程计算公式

二次供水扬程计算公式
二次供水扬程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类型进行选择,具体如下:
1. 水箱式供水设备:扬程H=f×h+c,其中H表示设备总扬程,f表示楼层
数量(有地下室的要把地下室算进去),h表示楼层单层高度,c为常数,
表示水压到建筑最高楼层还应该具备的最低扬程,一般选择20\~25米不等,表示最高层建筑还有\~2公斤压力,足以满足一般正常的生活用水。
2. 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扬程H=(f×h+c)-h0,其中H表示设备总扬程,f
表示楼层数量(有地下室的要把地下室算进去),h表示楼层单层高度,c
为常数,表示水压到建筑最高楼层还应该具备的最低扬程,一般选择
15\~20米不等,表示最高层建筑还有\~2公斤压力;h0表示市政本身具备的扬程。
如果需要计算最大每小时流量Q,可以根据公式Q=[(m×q)/t]×K计算,其中K为变化系数(一般为\~),q为用水标准(国家标准180升/人/日),t为用水时间(一般采用12小时/日),m为用水人数(将所需栋数×每栋
需要供水的层数×每层的户数×平均每户的人数,一般一户按4\~5人计算)。
如果想要了解更详细的计算公式或使用其他设备类型的供水系统,建议咨询供水设备和建筑领域的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水泵扬程计算公式般人都不会终审稿

水泵扬程计算公式般人都不会终审稿一般情况下,水泵扬程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表示:
H=(P×ω)/(ρ×g×Q)
其中
H表示水泵的扬程,单位为米(m);
P表示水泵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ω表示水泵的效率,没有单位;
ρ表示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的平方(m/s²);
Q表示水泵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已知的水泵功率、效率、水的密度和流量来计算出水泵的扬程。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单位要统一,并且计算结果的单位也需要与公式中的单位保持一致。
终审稿指的是最终审核、审查或修改一些文稿或文件的过程。
根据您的问题描述,不太明确需要与水泵扬程计算公式相关的终审稿,是否可以提供更多上下文或信息以便我更好地回答您的问题?。
风机扬程计算公式

风机扬程计算公式风机扬程是指风机能够将气体提升的垂直高度,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风机扬程非常重要。
下面咱就来好好聊聊风机扬程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风机扬程的基本概念哈。
简单来讲,风机扬程就是风机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能让气体克服管道阻力、设备阻力等等,从而实现气体的输送。
那风机扬程到底咋算呢?常见的计算公式是:H = (p2 - p1) / ρg +(v2² - v1²) / 2g + z2 - z1 。
这里面的 H 就是风机扬程啦,p1 和 p2 分别是风机进口和出口的绝对压力,ρ是气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v1 和 v2 是风机进口和出口的气体流速,z1 和 z2 是风机进口和出口的高度。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晕乎?别担心,咱举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次,我去一家工厂帮忙解决通风问题。
这工厂的车间挺大,通风效果不太好,工人干活都觉得闷热。
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是风机的扬程不够,气体输送不到需要的位置。
我就开始按照上面的公式来计算。
先测量了风机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发现进口压力是 1000 帕,出口压力是 1500 帕。
然后又测了气体的流速,进口流速是 5 米每秒,出口流速是 8 米每秒。
气体的密度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是 1.2 千克每立方米。
风机进口和出口的高度差不大,就先忽略不计。
把这些数据代入公式算算:H = (1500 - 1000) / (1.2×9.8) + (8² - 5²) / (2×9.8) ,经过一番计算,得出风机的扬程大约是 58 米。
可实际需要的扬程得有 80 米才行。
这可咋办?经过分析,发现是管道设计不合理,有太多的弯头和变径,增加了阻力。
于是,我们重新优化了管道布局,减少了阻力,还更换了一台扬程更大的风机。
经过这番折腾,车间的通风终于改善了,工人们干活也舒服多啦。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风机扬程可不能马虎。
要准确测量各种参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扬程是指流体通过管道或泵站输送时所产生的压力,也可以理解为液体在管道中的高度差。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流体在不同高度差下所产生的压力。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H = (P2-P1)/(ρ*g) + (V2^2-V1^2)/(2*g) + Z2-Z1其中,H表示扬程,P表示压力,ρ表示流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流体速度,Z表示高度。
根据扬程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因素对扬程的影响。
压力是影响扬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扬程与压力的关系是线性的,即压力越大,扬程也越大。
这是因为压力的增加会增加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能,从而使流体能够克服更大的阻力,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选择工作压力,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输送。
流体密度也会影响扬程的计算。
流体密度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流体密度的增加会增加流体的质量,从而使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能增加,提高扬程。
因此,在计算扬程时,需要准确地测量流体的密度,并将其考虑在内。
流体速度对扬程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根据扬程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流体速度的平方与扬程之间存在关系。
流体速度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流体速度的增加会增加流体的动能,从而使流体在管道中具有更大的压力能,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控制流体的速度,以保证流体能够稳定地输送。
高度差也是影响扬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度差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高度差的增加会增加流体在管道中的重力势能,从而使流体具有更大的压力能,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选择高度差,以确保流体能够充分利用重力势能,提高扬程。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流体在不同高度差下所产生的压力。
在计算扬程时,需要考虑压力、流体密度、流体速度和高度差等因素。
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地输送,并提高扬程。
扬程的计算公式

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水泵扬程二、扬程H(m)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
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
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出口压力表读数为(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由式查20℃,h= 1Mpa约等于100米汞柱p出口==*100米汞柱=47米汞柱p进口==*100米汞柱=2米汞柱ρ为液体的密度H=(p出口-p进口)/ρ=45米1、水泵扬程选择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
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倍。
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 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使用会更经济。
但并不是一定要求绝对相等,一般偏差只要不超过20%,水泵都能在较节能的情况下工作。
2、铭牌扬程多大为好选择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的一台水泵,往往会不能满足用户的愿望,即便是能抽上水来,水量也会小得可怜,甚至会变成一台无用武之地的“闲泵”。
是否购买的水泵扬程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是液体在管道中克服阻力所需的能量,常用于水泵的设计和选择。
计算扬程的公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合理选型和使用,从而提高水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扬程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液体的重力势能变化和摩擦阻力。
在水泵中,液体从进口到出口经过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扬程。
根据重力原理,液体在高程变化时会导致其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因此,扬程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扬程 = 液体的重力势能变化 + 摩擦阻力
液体的重力势能变化可以通过液体的密度、管道高差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摩擦阻力则与液体的流速、管道直径、管道内壁粗糙度以及液体的粘性有关。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使用Darcy-Weisbach公式或Hazen-Williams公式来计算摩擦阻力。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扬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管道的弯曲和局部阻力,液体的温度和粘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水泵的扬程,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对扬程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水泵。
例如,在给定一定的流量和管道参数时,可以根据扬程计算公式来确定所需的水泵功率和效率,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水泵型号。
同时,通过合理计算扬程还可以帮助人们判断管道系统是否
存在过高或过低的压力,以及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水泵的数量和工作状态。
总之,扬程的计算公式是水泵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还可以提高水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应用扬程的计算公式,以提高水泵系统的工作效果和经济效益。
水泵流量扬程的计算方法

水泵流量扬程的计算方法水泵的流量和扬程是水泵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有多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泵流量和扬程的计算方法。
一、理论流量和扬程计算法:1.1离心泵的理论流量(Q)计算:离心泵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Q=πr2n其中,Q为流量(m³/s),r为泵轮半径(m),n为泵轮转速(r/min)。
离心泵泵轮的半径可以通过测量或泵生产制造参数获得,泵轮的转速可以通过测量或驱动电机的转速获得。
1.2离心泵的理论扬程(H)计算:离心泵的理论扬程计算公式为:H=(πQ²)/(8g)其中,H为扬程(m),Q为流量(m³/s),g为重力加速度(m/s²)。
二、实测流量和扬程计算法:2.1流量的实测计算方法:(1)测量液位差法:该方法适用于水泵出口直接排放水体的场景。
测量水泵出口和水体的液位高度差,结合时间,通过公式:Q=A×h×t其中,Q为流量(m³/s),A为出口截面的面积(m²),h为液位高度差(m),t为时间(s)。
(2)电磁流量计法: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连续监测水泵流量的场景。
通过安装电磁流量计测量水泵流量,得到准确的实时流量数据。
2.2扬程的实测计算方法:(1)水表法: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连续监测水泵扬程的场景。
通过安装水表测量水泵出口的液位,得到实时扬程数据。
(2)压力差法: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连续监测水泵扬程的场景。
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测量水泵出口和进口的压力差,结合水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到实时扬程数据。
三、试验曲线法:该方法需要进行水泵性能试验,在不同流量和扬程下,测量水泵的流量和扬程,绘制流量-扬程曲线和效率-流量曲线。
然后根据试验曲线,根据流量值或扬程值进行相应的读取。
综上所述,水泵流量和扬程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实测计算和试验曲线法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水泵性能的准确评估和运行。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H=P1-P2+速度头差+表位差P1为出口的压力值P2为入口的压力值例如一台泵的流量是1T/h出口入口表位差.0.2M 出口是DN25 入口是DN50的话H=*102-*102)+速度头差+=122.6M你泵的流量小速度头差可以忽略不计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水泵扬程二、扬程H(m)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
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
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出口压力表读数为(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由式查20℃,h= 1Mpa约等于100米汞柱p出口==*100米汞柱=47米汞柱p进口==*100米汞柱=2米汞柱ρ为液体的密度H=(p出口-p进口)/ρ=45米1、水泵扬程选择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
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倍。
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使用会更经济。
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水泵扬程怎么计算?

长沙对称多级厂整理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水泵扬程怎么计算?扬程(水头)——水泵对单位重量(1kg)液体所做的功,也即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水泵后其能量的增值。
以字母H表示,常用液柱高度m表示。
其它单位:Pa (kPa)、atm(1个工程大气压)1atm=98.0665 kPa ≈0.1 MPa扬程计算为H=E2-E1水泵扬程H=z+hw z是扬水高度即入口处水面到出口处水面的高程差。
hw是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hf和局部水头损失hw hf的计算用达西公式或谢才公式,hw=&*v^2/2g,&叫做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要查相关文献,v就是管中的流速,一般来说,hw发生在入口,弯折,阀门,出口等地方。
水泵扬程怎么计算?水泵扬程计算公式都有哪些?长沙对称多级厂整理水泵扬程是水泵的重要工作能参数,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十分常用的技术资料,下面长沙宏力水泵厂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泵扬程计算公式。
扬程通常是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
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
其中,H——扬程,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z1,z2——进出口高度,m;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长沙对称多级厂整理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水泵扬程计算公式(mH2O):Hmax=△P1+△P2+0.05L (1+K)△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长沙对称多级厂整理△P2为该环中并联的各占空调未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的一台的水压降。
L为该最不利环路的管长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值取0.2~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值取0.4~0.6。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水泵扬程是指水泵在工作过程中所能克服的液体静水头差,也可以理解为水泵将液体抬升的高度。
在工程和农业生产中,水泵扬程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确定合理的水泵布置方案。
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如下:
H = h1 + h2 + h3 + … + hn
其中,H为总扬程,h1、h2、h3等分别为各个部分的扬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扬程包括静态扬程、摩擦扬程和动态扬程。
静态扬程是指水泵克服液体静水头差的高度,也就是水泵将液体抬升至静止状态所需要的高度。
静态扬程只与液体的密度以及液位高度有关,与流速无关。
摩擦扬程是指水泵在输送液体过程中由于管道摩擦损失所产生的扬程。
摩擦扬程与管道的长度、内径、粗糙度以及液体的流速有关。
通常情况下,摩擦扬程可以通过Darcy-Weisbach公式进行计算。
动态扬程是指由于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产生的动态压力差所产生的扬程。
动态扬程与液体的流速、管道的形状以及流动状态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工程或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各个部分的扬程,从而确定合适的水泵。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测量各部分的高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水泵的效率、功率、流量等参数,以确保水泵的工作稳定和经济性。
水泵扬程的计算是工程和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我们可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确保工程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水泵扬程的计算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和选择。
离心泵的几个实用公式

1、扬程计算:
扬程通常是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
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
H=(p2-p1)/ρg+(c2-c1)/2g+z2-z1 。
其中,H——扬程,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z1,z2——进出口高度,m;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2、水泵轴功率计算:
N(kW)=Q(m3/h)*H(m)*ρ(kg/m3)*g(N/kg)/η(0.6~0.85)/3600/1000 解释是:
N,轴功率,单位是千瓦(kW)
Q,流量,单位是立方米每小时(m3/h)
H,扬程,单位是米(m)
ρ,介质的密度,单位(kg/m3)
g,重力常数,9.8(N/kg)
0.6~0.85,是水泵的效率,一般流量大的取大值,流量小的取小值
3、流量:
Q(m3/h)=V*π*D2/4
V,介质流速(m/s),D,出口管径(m)
4、泵的效率:
水泵比转速是在相似定律的基础上导出的一个包括流量、扬程和转速在内的综合特征数,它是计算泵结构参数的基础。
泵的NPSHr,假设介质是常温清水,大专气压为1个大气压,则泵的最大吸入高度大致=10.33-NPSHr-0.5(属m)。
水泵流量和扬程计算公式

水泵流量和扬程计算公式嘿,咱来聊聊水泵流量和扬程的计算公式!在咱们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领域里,水泵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设备。
要想让水泵高效稳定地工作,搞清楚流量和扬程的计算公式那是必不可少的。
先来说说流量,流量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水的体积。
那它的计算公式是:Q = V/t 。
这里的“Q”代表流量,“V”表示在时间“t”内流过的水的体积。
比如说,在 10 秒钟内,水泵抽出来的水装满了一个5 立方米的大水箱,那流量就是 5÷10 = 0.5 立方米每秒。
再讲讲扬程,扬程简单说就是水泵能够把水提升的高度。
它的计算公式是:H = (p2 - p1) / (ρg) + (v2² - v1²) / (2g) + z2 - z1 。
这里面的字母可不少,“H”是扬程,“p2”和“p1”分别是出口和进口的压力,“ρ”是水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2”和“v1”是出口和进口的水流速度,“z2”和“z1”是出口和进口的高度。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工厂参观,他们正在调试一个大型的水泵系统。
技术人员们拿着各种仪器在那测量数据,然后嘴里念叨着这些公式在计算。
我凑过去看,只见他们一会儿看看压力表,一会儿又测测水流速度,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番计算和调整,最终水泵顺利地按照他们的要求运行起来。
看着那源源不断被抽上来并且准确输送到指定位置的水,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些计算公式的神奇和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公式可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管道的阻力、水泵的效率等等。
比如说,在设计一个小区的供水系统时,如果只按照理论上的流量和扬程来选择水泵,可能会出现水压不足或者水量不够的情况。
这就需要工程师们根据实际的管道长度、管径大小,还有弯头、阀门等的数量和阻力,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正和调整。
还有啊,如果是在农业灌溉中,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灌溉方式来计算所需的水泵流量和扬程。
像那种需要大量浇水的水稻田,和比较耐旱、少量浇水就行的玉米地,对水泵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样。
扬程计算公式

扬程计算公式
扬程(head)是水力学中用来描述水流高度的概念,也是指水流高度的差值。
它是水流流动的动力,也是机械设备运转的基础。
扬程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扬程(head)=水位高度(H1)-机器出口水位高度(H2)
水位高度H1指的是水力设备入口处水位,机器出口水位高度H2指的是水力设备出口处水位。
当水位高度H1大于机器出口水位高度H2时,扬程为正,反之,扬程为负。
扬程的计算是水力学的基本工作,它是决定水流流动的动力,也是决定机械设备运行的基础。
在水力设备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要求流量、扬程和压力等参数必须符合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制造和检验中,必须要正确地计算扬程。
正确计算扬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扬程计算公式。
根据该公式,只要知道水位高度H1和机器出口水位高度H2,就可以计算出扬程。
此外,在计算扬程的时候,还要考虑水流的其他参数,如流速、管径等,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扬程计算公式是水力设备设计、制造和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
作,要正确计算扬程,必须正确使用扬程计算公式,同时还要考虑水流的其他参数。
水泵基本计算公式

v12 HV H ss hs Δz1 H S 2g
ΔZ1 = Zp – Z1;水泵轴线至水泵吸入口的高程差, 当水泵轴线与水泵吸水口高程相同时, ΔZ1 =0; Hs:水泵允许真空高度。
2、水泵安装高度Hss
H ss H S hs
2 v1
2 2 v2 v1 H H d HV Δz 2g
式中 Hd:水柱高表示的压力表读数(压出水柱高度)
pd p2 pa Hd γ γ
Hv:水柱高表示的真空表读数(吸上真空高度)
HV
pv pa p1 γ γ
Δz:压力表与真空表安装高程差
水泵与水泵站
3
水泵与水泵站主要计算公式
H H ST h H ST hs hd
水泵静扬程: H ST H ss H sd
吸水地形高度:H ss z P (zss pss ) γ p 压水地形高度:H sd (zsd sd ) z P γ
水泵与水泵站
2
水泵与水泵站主要计算公式 3、用压力表和真空表读数表示水泵扬程
5、吸水面到叶轮上压强最低点能量分析(p. 78)
Pa Pk g
水泵与水泵站
C02 v12 W02 v12 H ss 2 g hs 2g 2g
7
水泵与水泵站主要计算公式
辛苦吧?还得努力!
水泵与水泵站
8
4、水泵装置吸上真空高度(Hv)与吸水地形高度(Hss)的关系
2 v1 H V Hss hs Δ z1 2g
⊿Z1 = Zp – Z1;水泵轴线至水泵吸入口的高程差。
5、水泵压出水柱高度(Hd)与水泵压水地形高度(Hsd)的关系
水泵扬程计算标准

水泵扬程计算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泵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通过机械转动方式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起到输送、提升、循环等作用。
而水泵扬程则是衡量水泵抽送水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指的是在水泵中心线上,从水泵吸水口到水泵出水口之间的垂直距离。
水泵扬程计算是水泵选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合理计算水泵扬程能够确保水泵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因扬程不足或者超载运行而造成设备损坏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下将介绍水泵扬程的计算标准及方法。
1. 扬程计算公式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为:扬程=液面高度+管线阻力+水泵内部损失。
液面高度指的是水泵进水点到抽水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管线阻力指的是水流经管道时因管壁摩擦力而损失的压力,通常用长度、直径、流量等参数来计算;水泵内部损失指的是水流经水泵内部时由于转子、叶轮等零部件所造成的阻力损失。
在进行水泵扬程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水泵工作条件:首先需要考虑水泵的工作条件,包括水泵的额定流量、额定扬程、额定功率等参数,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水泵的扬程计算结果。
(2)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的设计也是影响水泵扬程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管道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参数将直接影响管道阻力,从而影响水泵的扬程计算结果。
(3)水质条件: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泵的运行效果,不同水质的阻力系数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水泵扬程计算时需要考虑水质情况。
(4)水泵选型:水泵的选型也是影响扬程计算的重要因素,合适的水泵选型能够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和寿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水泵扬程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论计算法:根据水泵的设计参数、管道参数等信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水泵的扬程值。
(2)模型试验法:通过建立水泵系统的实验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水泵的扬程值。
(3)工程经验法:通过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扬程计算。
4. 注意事项(1)准确获取水泵工作条件和管道系统参数,确保数据准确性。
海水泵扬程计算公式

海水泵扬程计算公式
海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指计算海水泵的扬程所需的公式。
扬程是指泵站水位和输水终点水位的高度差,也是泵站对沿线管道输送水的能力。
海水泵扬程计算需要考虑水泵的流量、水泵的效率、输送管道的阻力以及海水的密度等因素。
常用的海水泵扬程计算公式如下:
H = (Q × Ht) / (3.6 ×ηp ×ηg)
其中,H为泵站水位和输送终点水位的高度差,单位为米;Q为海水泵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Ht为输送管道的总阻力,单位为米;ηp为海水泵的效率;ηg为输送管道的全长阻力系数,无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海水泵扬程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如海水泵的品牌、型号、使用环境等。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程的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扬程的计算公式H=P1-P2+速度头差+表位差P1为出口的压力值P2为入口的压力值例如一台泵的流量是1T/h出口入口表位差.0.2M 出口是DN25 入口是DN50的话H=*102-*102)+速度头差+=122.6M 你泵的流量小速度头差可以忽略不计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水泵扬程二、扬程H(m)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
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
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出口压力表读数为(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由式查20℃,h= 1Mpa约等于100米汞柱p出口==*100米汞柱=47米汞柱p进口==*100米汞柱=2米汞柱ρ为液体的密度H=(p出口-p进口)/ρ=45米1、水泵扬程选择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
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倍。
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 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使用会更经济。
但并不是一定要求绝对相等,一般偏差只要不超过20%,水泵都能在较节能的情况下工作。
2、铭牌扬程多大为好选择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的一台水泵,往往会不能满足用户的愿望,即便是能抽上水来,水量也会小得可怜,甚至会变成一台无用武之地的“闲泵”。
是否购买的水泵扬程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三、选择合适流量的水泵水泵的流量,即出水量,一般不宜选得过大,否则,会增加购买水泵的费用。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用户自家吃水用的自吸式水泵,流量就应尽量选小一些的;如用户灌溉用的潜水泵,就可适当选择流量大一些的。
1. 流量水泵的流量又称为输水量,它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水的数量。
以符号Q来表示,其单位为升/秒、立方米/秒、立方米/小时。
2. 扬程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通常以符号H来表示,其单位为米。
离心泵的扬程以叶轮中心线为基准,分由两部分组成。
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来的高度,叫做吸水扬程,简称吸程;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
即水泵扬程= 吸水扬程 + 压水扬程应当指出,铭牌上标示的扬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产生的扬程,它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损失扬程。
在选用水泵时,注意不可忽略。
否则,将会抽不上水来。
3. 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机器所做功的大小叫做功率。
通常用符号N来表示。
常用的单位有:公斤·米/秒、千瓦、马力。
通常电动机的功率单位用千瓦表示;柴油机或汽油机的功率单位用马力表示。
动力机传给水泵轴的功率,称为轴功率,可以理解为水泵的输入功率,通常讲水泵功率就是指轴功率。
由于轴承和填料的摩擦阻力;叶轮旋转时与水的摩擦;泵内水流的漩涡、间隙回流、进出、口冲击等原因。
必然消耗了一部分功率,所以水泵不可能将动力机输入的功率完全变为有效功率,其中定有功率损失,也就是说,水泵的有效功率与泵内损失功率之和为水泵的轴功率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
管径单位:mm管径=sqrt流量/流速)sqrt:开平方问题提出:1:体积流量=管截面积*流速是正确的,但是怎么来的应该是体积流量Vs=π*r^2*u啊!注:u是流速,r 是半径,π是pai即2:管径=sqrt流量/流速) 这个公式怎么来的我翻阅《化工原理》书上的公式是:管径d=sqrt(4*Vs/π*u) 注:Vs是体积流量解铃还是系铃人!=(10^-3)×(10^-3)×3600×π/410^-3是把以mm为单位的管径化为以m为单位,π/4是由管径计算面积的,3600是把以m/s为单位的流速化为以m/h的,经过这样的单位系数转换,才能直接得到以立方米/小时表示的体积流量。
=4/(π(10^-3)×(10^-3)×3600) 式中各数来源与上面的相同。
例如一个100m高的防烟楼梯间要设置正压送风,(比如Rm取m(砖砌,没有抹灰))100m x m = 450pa + 50pa(余压) = 500pa 静压、动压、全压在选择空调或风机时,常常会遇到静压、动压、全压这三个概念。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所垂直力称为压力。
当空气沿风管内壁流动时,其压力可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单位是 mmHg或 kg/m2或 Pa,我国的法定单位是 Pa。
a. 静压(Pi) 由于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称为静压。
计算时,以绝对真空为计算零点的静压称为绝对静压。
以大气压力为零点的静压称为相对静压。
空调中的空气静压均指相对静压。
静压高于大气压时为正值,低于大气压时为负值。
b. 动压(Pb) 指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压,其值永远是正的。
c. 全压(Pq) 全压是静压和动压的代数和: Pq=Pi十Pb 全压代表 l m3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
若以大气压为计算的起点,它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负值。
全压=静压+动压动压=*空气密度*风速^2 余压=全压-系统内各设备的阻力比如:空调机组共有:回风段、初效段、表冷段、中间段、加热段、送风机段组成,各功能段阻力分别为:20Pa、80Pa、120Pa、20Pa、100、50Pa,机内阻力为290Pa,若要求机外余压为500Pa,刚送风机的全压应不小于790Pa,若要求机外余压为1100Pa,刚送风机的全压应不小于1390Pa,高余压一般为净化机组,风压的大小与电机功率的选择有关。
一般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余压,高余压并不都是好事。
空调机组或新风机组常将风机装在最后,风机出口风速高,动压高,静压小,工程中常在出口处加装消声静压箱,降低动压,增加静压,同时起均流、消声作用。
选线口诀(电流和截面)是:10下五,100上二;,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倍;铜线升级算也就是平的铜线可按4平的线算也就是4*5=20A要穿管20*=16A功率P=U*I 220*16=3520W(瓦)也就是说平的铜线可控制3520瓦的容量可用室内你可分为几个支路穿管,在放在总闸上4平铜线(根本就没平的规格的线)6*5=30A30*=24A220*24=5280瓦W可用在入户总线上一般家庭电表是20A的容量是4400瓦W 这也就你家的许可最大用电量,这线径就够用!导线规格1、、、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平方毫米。
不常用的有:、、300、400、500平方毫米等。
记住平的一定要分支路埋管空调都单走支路管在一起放到总闸上所以平单股铜线的红,黑各一盘 4平单股铜线的红,黑各一盘黄绿绞合色平(或平大了一点)多股铜线一盘(地线)就差不多了,不够可在买一点。
如果你不换入户线4平可省了不买,一定要盯住他们多少线也不够他们偷的和浪费。
至于挑线,一定要买国标的线可看线芯同规格的线国标的线芯粗,绝缘皮相对薄非标(说白了就是次品)线芯细,绝缘皮相对厚,它把绝缘皮加厚是为了外表看上去和国标线一样粗。
还有一定要刨开线,用钳子单折线芯,好线死一个地方折好几回都不断线芯也不裂,次品2-3回就断了(那是用废铜做的)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