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1500字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1500字本书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
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
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我想,每个追求进步的中国青年都会有西南联大的情结吧。
我记得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和几个高中同学特意去了云南,目的有二:联大旧址和国殇墓园。
到昆明已是下午,小憩后找到旧址时夜已深,我们一行五人从简陋的校舍旁匆匆走过,一直找到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前,用手机打着光,轻声读着那块“三绝碑”。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冀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在这种历史感下读书的他们,在这种历史感下怀旧的我们。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不大知道他们的故事,我只是知道些皮毛,知道他们很好。
于是我便和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提了提,好在母亲和同学都很支持。
那是至今想来最有情怀最纯粹的一次出游,好在我们仍是最要好的朋友。
辑录数段治学心得于此,籍此勉励自己:一、学识的通透他们自己一生都在里面,他们的言行,一切都是带着他所相信的东西,他走进来跟你谈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哲学谈话。
上课是一种师生之间精神的对话,你不感觉他在灌输什么知识。
这种感觉似乎接近了论语里的问答,我总觉得当一个人把自己真的热爱并且掌握透彻的知识拿出来分享时,是极富魅力的,会有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你渴望和他交流。
二、知识的系统化西南联大很注意学科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要读中国的通史。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这样。
教学上是一种纯粹启发的,课程设计都非常系统,每一个文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念中国通史,这个我们现在没做到,因而丢掉了一个对历史的理解。
你做文科,好像没有一个站脚的地方。
过去做学问,你一进大学,他给你打一个轮廓,然后往里面填空,你特别有兴趣往里面填,你永远有一个大的框架。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本由杨绛撰写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求学经历和与知识分子的交往。
这本书以其真实、细腻的叙述方式,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这本书中,杨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西南联大这所学府的独特魅力。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学校氛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代。
在那个时候,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如此强烈,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来,更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改变社会。
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杨绛的叙述,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师生关系的独特之处。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启迪。
教师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朋友。
他们与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分享思考,共同成长。
这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平等,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杨绛还回忆了自己与一些知识分子的交往。
这些知识分子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她的朋友和精神支持。
他们在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让她受益匪浅。
通过这些交往,她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这些知识分子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完《西南联大行思录》,我不禁思考起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塑造。
在西南联大这样的学府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机械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启迪。
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平等交流,让学生们在学术上和思想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阅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学子们的热情和追求。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南联大心思录心得
西南联大心思录心得(原创版4篇)目录(篇1)I.西南联大心思录心得II.背景介绍A.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B.心思录的由来C.西南联大学生学习的艰苦环境III.西南联大学生的心态和情感A.坚持学习,不怕困难B.乐观向上,不屈不挠C.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IV.心得体会A.对西南联大的怀念B.对学习心态的感悟C.对人生信念的启示正文(篇1)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它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联合创办的一所大学。
这所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其中,西南联大的心思录成为了当时学生们的精神食粮。
目录(篇2)I.西南联大心思录简介III.西南联大心思录的实践应用IV.西南联大心思录的个人心得正文(篇2)一、西南联大心思录简介西南联大心思录是一本由西南联大师生编写的心理学著作,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掌握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
这本书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丰富、实用。
二、西南联大心思录的核心思想西南联大心思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内心力量对于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努力,人们可以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这本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西南联大心思录的实践应用西南联大心思录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心理学技巧,如放松技巧、情绪调节技巧和思维训练等。
这些技巧可以通过实践训练掌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他们通过心理学的帮助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就。
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西南联大心思录的个人心得阅读西南联大心思录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内心力量的重要性。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和方法,我逐渐找到了应对困难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我简直是热血沸腾,心情激动得就像是在火锅里涮了十八遍的毛肚,那个弹跳力,简直了!这部片子,不仅仅是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历史,更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这个现代小青年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先得说,西南联大那个年代的学生,简直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
你想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仅能逃过敌人的炮火,还能在简陋的教室里研究学问,这学习劲头,比我玩游戏冲级还猛。
片子里的老师们,一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大神级人物。
比如那个陈寅恪,他的学问深不可测,讲课风格独特,我看着他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心里直呼:“这哪里是教书,分明是在演绎一场知识的盛宴!”还有那个梅贻琦校长,他的领导力简直是一绝,把一群才华横溢的教授和学生团结在一起,就像是个超级英雄团队,共同抵御外敌,守护学术的自由。
梅校长,您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管理学界的网红大咖!纪录片里那些艰苦的学习条件,幽默得让我哭笑不得。
学生们在茅草屋里听课,蚊子比老师的声音还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看着他们,心想,要是换了我,估计早就拿着蚊帐去上课了。
更夸张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不仅学习好,体育也不差。
篮球打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我看着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心里想:“这哪里是打球,分明是在用篮球传递抗日精神!”总之,《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看得我是心潮澎湃,眼泪汪汪。
它让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深刻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坚韧和毅力。
下次要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崇拜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我肯定会说:看了《西南联大》,你会明白,真正的学霸,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光发热的!这不,我现在都想去图书馆啃几本书,感受一下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了呢!。
《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西南联大与我们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
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
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
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10D 杨慧敏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
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
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
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
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
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
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
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
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西南联大观后感一千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一千字篇一西南联大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西南联大的一些资料和纪录片,真的是感触颇深啊!说起西南联大,那可真是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所学校居然能汇聚那么多的大师和优秀的学子,简直就是个奇迹!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学校嘛,有啥了不起的。
但你要是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它真的太了不起了!当时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可能比我们能想象到的还要糟糕。
教室简陋得不行,宿舍也是破破烂烂的。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们的学习热情却像燃烧的烈火一样,熊熊不灭。
我就在想,要是换做我在那种环境里,我能坚持得下来吗?也许我早就打退堂鼓了吧。
那些教授们,个个都是大牛啊!他们本来可以在更舒适的环境里搞研究、做学问,可却偏偏选择来到西南联大,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
他们的那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师者风范!再看看那些学生,一个个也是拼了命地学习。
他们心里清楚,国家需要他们,他们得学好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学习是为了啥?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西南联大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吗?我觉得不是,更多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那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我们有时候还不珍惜,还在抱怨学习辛苦。
和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比起来,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这一路回顾西南联大的历史,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也许,我们都应该从西南联大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前行。
你说呢?篇二西南联大观后感嘿,朋友!你知道西南联大吗?我最近看了关于它的一些东西,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西南联大,这四个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无数人的求学之路。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西南联大如此特别?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教授?还是那些怀揣梦想的学生?可能都有吧。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是一本瑕不掩瑜的著作。
作者本人在本书的创作时更注重的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故本书字里行间的主观色彩较为浓烈。
同时,本书由于资料过于详尽且纷乱,在内容方面难以避免一定的无序,读者阅读起来可能会没有那么顺畅。
但是,本书的资料基础、作者付出的心力以及还原的历史面貌足以弥补前述缺陷,读完便会感叹作者为本书的写作所耗费的巨大心力。
大学之大,在其学者,在其学风,在其学生。
论学者,西南联大有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吴宓、吴大猷等各领域出色的学者。
论学风,西南联大的校歌《满江红》充分展现了其与抗日历史始终的建校历程,“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永远会激起那个年代的苦痛回忆,而那种孜孜以求和上下求索的信念并不会因为战争的残酷便一挫而止。
论学生,西南联大为我们培养了无数的“人杰”,无论在科研领域,还在文学领域,都铺筑了一条坚固的求学之道。
那些历史上的著名学者,那些百度百科中的物理学家、哲学家、地质学家、诗人、作家,都不再是一段段客观的介绍文字,他们的音容笑貌通过作者的文字而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在他们身后,有年逾古稀的老学人在日寇占领北平后拒绝进食而死,有按照单独的路线将工学院的设备转移到昆明的重要孤军,有热情好客、提供居所并支持生活的云南人民,有兼职与变卖家具以添补家用、默默操劳的家属,还有无数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无名人们。
那种齐心向前、“移栽桢干质”的“学脉”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在熠熠闪光。
“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
”诚然,由于受教育人数的增多,以前的那种较小规模的教学模式无法广而适之,但那种大学的职责和使命总不能由于此种情况而缩减成一纸文凭,这也是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迷茫的一大原因。
如果很多人都告诉你记得期末考高分,拿到一张学位证和毕业证书就好了,那么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便会因为理念的缺乏而被磨灭。
尽管由于受教育群体的日渐庞大而导致之前的“小班教学”无法普遍适用,但并不能由于情况的变化而放弃本应坚持的“学风”和“学脉”。
不失本色,不改初心r——《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
不失本色,不改初心r——《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
钱骏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在从教十五年且有了一丝职业倦怠之际,我宿命地遇到了《西南联大行思录》。
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我在读师范时曾懵懂思考过的一个问题——"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西南联大行思录》告诉我们,处于国土沦丧、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之中的西南联大办出了中国近百年最出色的教育。
有人用八个字评价西南联大——"不失本色,不改初心"。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群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办出了如此出色的教育?
【总页数】1页(P80)
【作者】钱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英雄无言初心不改——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J], 唐卫彬;杨依军;谭元斌
2.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学习 [J], 驭曦
3.初心不改为扶贫本色不褪铸丰碑——追记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因公牺牲扶贫干部王晓东同志 [J], 房立俊; 王永
4.潇洒书坛初心不改——宜宾学院教授曾德宏访谈录 [J], 颜涵
5.凯龙楚兴化工:创新方式学党史初心不改葆本色 [J], 胡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篇一: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刚到蒙自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一公交车的终点站是哥胪士洋行,当时还和朋友打趣了一下,说蒙自这小城市怎么会有那么“洋气”的地名。
直到后面去了一趟,才了解到它的意义。
利用周末,我们参观西南联大遗址。
旨在缅怀抗日战争时期,先进的知识文化分子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教育实力的无私奉献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西迁云南,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8年5月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
抗战爆发,国难临头,当年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组成西南联大,辗转南迁,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
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举,校舍不敷,只得暂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
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就这样分两路陆续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
蒙自是云南最早开放之地,当地人出以同胞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崇仰,慷慨接纳了联大师生的到来。
“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
当年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是当时蒙自难得一见的西式楼房,带家眷的教师和女生则住在南湖北边的城里。
那时在这些楼内暂栖过的大名鼎鼎的教授有:陈岱孙、郑天挺、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吴宓、叶公超、汤用彤、燕卜荪、马约翰。
而今,哥胪士洋行旧楼内已辟出西南联大校史和闻一多先生事迹的陈列室战火纷飞下的学园耕耘,孜孜矻矻的学术探究,委实不易,但蒙自毕竟僻处内陆腹地,多少也给心力交瘁、苦苦撑持的流亡者们提供了一方歇息之地。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政府安置,士绅让房,把这些流亡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住进了最好的房子。
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篇一」熔西南联大之精神,铸当代大学之脊梁我想大家对于西南联大也许并不陌生,在略读了《联大八年》、《西南联大行思录》、《未央歌》等书籍之后,对于联大精神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溯既往,七十余年前的中国大地倭寇横行、暴力肆虐,尸骨遍野,欲致我民族于亡国灭种之境地。
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之精英乃辗转长沙,最终会集西南重镇——昆明。
以挥汗如雨,联袂为云之志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建校于抗战之时,校外风雨如晦,战乱频仍;校内经费奇缺,条件恶劣。
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除图书馆是瓦顶,教室是铁皮层顶外,宿舍则用茅草覆顶。
学生的穿着就更简单了,多数是褪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棉大衣,遮住了补了又补,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破褂子。
然而联大师生弦歌不断,笔耕不辍,治学不止。
当物质条件极其贫乏时,正是精神的光辉滋养着奋斗不息的心志,激励着联大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约8000人。
七十年弹指而过,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联大精魂永存。
在中华民族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之时,在当代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之时,在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生寄予了更高期望之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该继民族发展为己任吗?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发展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机遇时期。
所以,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共同发展,便是一种责任。
有了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方能成就小我,成就大家,成就一个国。
我们所就读的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安徽淮北市。
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厚。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类院校,远比不上清华、北大那样的一流大学。
可是我想说,自习室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我看到了;思源广场早晨朗朗的读书声,我听到了;课堂上老师的博学多才,我领略到了。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部描写中国现代史上重要事件的文学作品,作者是巴金。
这部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学生运动、政治斗争、爱情纠葛等多个方面。
全书共分为三卷,分别是《青春篇》、《斗争篇》和《爱情篇》,通过这三个篇章,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命运。
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作者以自己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学生运动、政治斗争等事件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学生们的理想主义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青年学子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这些内容不仅令人感慨当时的社会风云变幻,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在读完《西南联大行思录》后,我深受感动。
作为一部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命运,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一种纪念和怀念。
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学生们的理想主义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坚持和追求。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青年学子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这些内容不仅令人感慨当时的社会风云变幻,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在书中,作者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学生们的理想主义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坚持和追求。
这些内容不仅令人感慨当时的社会风云变幻,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同时,书中还有许多真挚的友情和浓烈的爱情,这些情感的描绘更是让人为之动容。
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学生们的理想主义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坚持和追求。
这些内容不仅令人感慨当时的社会风云变幻,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总而言之,《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的描写,它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命运,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西南联大》学习体会
观看《西南联大》有感疫情当前,推迟开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为了解答我们的疑虑,使我们更加坚定地开展教学工作,引发我们的思考,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很好地记录片《西南联大》,里面的精神的确深深地感染到了我,使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教育信心。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国史上艰难的战争史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一批教育者和学者却在这场战争中创造了教育奇迹——西南联大。
三校合并、举校搬迁,克服了一样又一样的困难:教学资源被摧毁、旅途奔波、三校合作可能出现的分歧、环境不适应、校舍问题、条件艰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展现出了刚毅坚卓的品质,用先进的思想、杰出的才华与毅然决然的行动,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同时还组织着反抗日本帝国的侵略战争;更多地是他们对教育教学展现出热忱与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做学问当中去,在战乱的时期为求学保留一份心灵的净土,使得教学、做学问、求学成为一种安宁。
我不由得心生感概,从内心深处油然生出一种感动。
战乱的年代,人人惶恐,求学却能让人心生安宁。
教育就是这样一件事,让人无论何时何地在什么样的年代与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从心底认定这是一件有意义、值得坚守并且能够将自身、社会变得更好的事。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是“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力量。
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时刻,教师都应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己任。
因此在当下,立足自己的岗位,我们确实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要从心底热爱和敬重自己的岗位。
任何时候都把教育当作一个神圣的职业。
西南联大的教授在灯光微弱的手写书稿,早起诵读上课要讲的文章,孤身一人抛家舍业来到联大,都是受内心的教育信仰支配。
当我们从内心尊重教育,这种尊重也会感染到学生,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启示录观后感熊丙奇(2篇)
启示录观后感熊丙奇(2篇)《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范文950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年,这三大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出色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
为此,我敬仰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学生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
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
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
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
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
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中,我已深刻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刚毅坚卓、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大学的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像他们那样刻苦学习,而且时常为生活锁碎和小困难烦恼。
正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说,“青年人不要总是想着社会能为你提供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
”看完西南联大启示录之后,我也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要反思我们能为咱们可爱的校园——广技师做些什么。
”希望我们在踏进这所大学时,以能进来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将来离开这所大学时,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豪。
今天我们纪念联大,不只是为了缅怀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中国的骄傲用他们孱弱的肩膀做出了这样的伟业,传承了我们民族赖以长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让今天的中国可以出现像联大这样有生气、有信仰的学校,实际上也只有这样的学校,才可能带给国家希望和未来,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屹立不倒!诚然,西南联大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将永记史册,它所释放出的力量将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斗、奋斗!现代启示录观后感范文现代启示录观后感范文1人类文明进程不断推进,未来的万事万物都将变为一个透明体。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
《西南联⼤⾏思录》读后感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烽⽕连⼋载,弦歌壮古今。
——题记“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需⼈杰。
便⼀成三户,壮志难折。
多难殷怀新国运,动⼼忍性希前哲……”这是西南联⼤的校歌。
假期读完张曼菱的《西南联⼤⾏思录》,思绪万千。
但⽼师叫我写⼀篇读后感,终归还是难以提笔。
我想着,便听起了西南联⼤的校歌,便从“需⼈杰,希前哲”写起罢。
让我们⼀同仰望,曾经闪耀在西南边陲的群星!有⼀种⽼师,叫做先⽣,——从1937年写起。
国家危难存亡,积弱⾄此。
苟不⾃强,奚以图存,⽽⾃强之道,端在教育。
这时候便有了西南联⼤,也正是联⼤存在的意义。
挽救中华,振兴民族,从⽽缔造了那些个璀璨夺⽬的⼈杰。
我们且回到当今,各种⾼阶教育,到优良师资,饱受诟病。
那为何在战乱纷飞的环境下,西南联⼤却培养出了如此多的杰出⼈才。
那就要论教书先⽣,这是第⼀批⽼师。
⽂学系,便有朱⾃清,沈从⽂,闻⼀多。
外⽂系便是钱钟书,朱光潜。
数学系的陈省⾝,华罗庚。
在这⾥,我⽆法⽤语⾔⽂字来形容他们的传奇跟伟⼤。
他们是⽼师,且叫做先⽣。
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不仅仅是“专攻”,⽽是“通⼈”⽽是“救国”,他们是育⼈,⽽⾮教⼈。
他们所培养出的才⼈,不是再是专门,⽽是通晓古今,铭记华夏的才⼈。
有⼀种研究,叫做⽆畏。
“抗战期间,我在昆明时已经把它写完了。
有⼀次空袭警报,我把稿⼦包好,跑到昆明北边的蛇⼭躲着,⾃⼰就席地坐在稿⼦上。
警报解除后,我站起来就⾛。
等到我记起时,返回去稿⼦已经没有了。
”——这句话源⾃⾦岳霖先⽣。
先⽣在写稿时,遇到危急时刻,躲避敌军的空袭,却将⾃⼰的⼼⾎之作《知识论》遗失,这巨⼤的打击使他痛苦万分,但他却没有因此所击倒,⽽是⼜花了10年光阴从新编撰。
这,就是先⽣的⽆谓,是那种知难⽽进的韧性。
再谈先⽣陈寅恪,左眼失明,右眼已经开始恶化的他,每天还是坚持准点上课,每当空袭警报响起是,他还是不忘拽住⼿中的笔和稿⼦,尽管⽔深盈池,仍旧不忘初⼼,铭记着知识复兴中华的使命。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
联大初建时下无寸土,上无片瓦,只能借用昆明一些学校的校舍。
1939年建立的新校舍全是泥地土坯墙、木格窗的平房,除图书馆是瓦顶,教室是铁皮屋顶外,宿舍则用茅草覆顶。
宿舍由梁思成设计,但因经费严重不足,即便是建筑大师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
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窗是用棉纸糊的,一刮风,沙沙作响。
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
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
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宿舍是土坯草屋,睡的是上下层双人床,室内灯光暗淡,一个大房子要住40人,那个双人床一排排地排满。
遇上大雨,双层木床上便成“泽国”,油布、脸盆、雨伞全派上了用场。
学生的衣着就更简单了,多数是退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色棉大衣,遮住补了又补、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的破裤子。
有些同学几个人合用一件长衫,谁进城就谁穿。
在临时大学的时候,发件棉大衣,就这么勉强过冬。
联大学生宿舍全部是借来的,由于人多房少,有时就连盐商仓库也借用来当宿舍。
新校舍是在泥土松软的坟地中开辟的,地上泥泞,床下长草。
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是烂泥,路上留下一个个水坑,一双鞋子穿一个雨季就烂了。
当时校图书馆库藏书少,参考书不足,有些教授为了备好一堂课,往往需要四处寻觅有关书刊甚至拿出自己的藏书,常常挑灯夜战赶编讲义。
联大许多教授,如周培源、吴大猷等,为了躲避空袭迁到郊区居住,住得最远的在50多里外的呈贡,远离学校数十里。
由于住得分散,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
”为了讲课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从不采取连续数小时集中讲授方式,一门3学分课程必按每周三次来校授课,不辞辛劳往返数小时,从不迟到一分钟,并视为当然。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对大学教育的启示篇一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对大学教育的启示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那感受,真是五味杂陈啊!西南联大,那可是个传奇般的存在。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居然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简直让人惊叹不已!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咱们现在的大学教育。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大学条件多好啊,设备先进,资源丰富。
可我觉得吧,有时候条件太好,反而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就像西南联大那会儿,条件艰苦得要命,但师生们却有着一股死磕知识的劲儿,可能正是因为困难,才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潜力。
现在的大学教育,是不是有点太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呢?我们整天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那些高大上的知识,可真正到了社会上,发现好多都用不上。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可不一样,他们是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我就想问了,咱们现在为啥不能多来点实践课程呢?还有啊,现在的大学是不是有点太功利了?大家都忙着考证、考研、找工作,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真正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他们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和真理,那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不过,话又说回来,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西南联大的模式。
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
也许,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来一场小小的变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你们觉得呢?篇二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对大学教育的启示哇塞,读完《西南联大行思录》,我这心里头啊,那叫一个翻腾!你说这西南联大,咋就那么牛呢?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教出那么多厉害的人物。
我就琢磨着,这对咱现在的大学教育到底能有啥启示呢?咱先说说现在的大学,那大楼是盖得一个比一个高,设备也是越来越先进。
可我咋就觉得,这教育的质量有时候没跟上呢?就像做了个好看的蛋糕,外表光鲜,里面的味道却不咋样。
西南联大那会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亲近!老师是真心教,学生是拼命学。
哪像现在,有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学生有问题都找不到人问。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书分享会发言稿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书分享会发言稿
读这本书之前,看了很多评论,说写的多好,看的多心潮澎湃。
也就买来看。
然而我以为的也只能是我以为的。
怎么说呢,这本书是让我了解了西南联大,让我对这段不知晓的历史有了认识与了解。
然而,客观来说,我个人认为本书的作者有点矫情。
书中几次说道文人不应相轻,然而,全书看来,在作者的眼里,除了北大、清华以外,其他大学的学生都不能称为学生了。
是的,大学分等级,但也不是每个好大学里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把个人情绪放一放,把个人的矫情放一放。
现在看来,说文艺青年矫情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
其次,作者写的每一句话,都在感叹过去有多么美好,民国时期学风多好,老师多好,等等。
另一方面,一提到现在中国各种冷嘲热讽。
能感觉到作者都现在的执政党不满。
在写到台湾的那些老教授时,满满的都是赞扬与羡慕。
作为一部记录性的文字,百分之80的内容都是转述别人的话,但凡写到自己的话时,我感觉应该以一个客观角度去描述。
过去再美好,你也应该活在现在不是,你也回不到那个时代。
开始读的时候觉得还好,越往后越觉得字里行间流露出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不过,书中有一处亮点,就是描写闻一多先生的故事时,感觉还是写出了爱国人士为了国家奋不顾身的那种情绪。
最后,每个被作者采访过得老学者都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读后感悟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读后
感悟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一所重要的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
近日,我有幸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的痕迹。
这次经历让我对西南联大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悟。
首先,西南联大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临时组建的大学,成立于1936年。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抗战胜利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历史告诉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
其次,西南联大所处的环境令人赞叹。
我沿着公路河流和驿道,欣赏着贵州的美丽风景。
高山峻岭、清澈的河流和青翠的田野让我心旷神怡。
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习和思考,更能够培养人的情操和心灵。
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情感和精神层面。
最后,我在寻找西南联大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热心的人。
他们乐于助人,为我提供了许多有关西南联大的信息。
这让我想到,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它还包括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常常追求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帮助。
通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我对这所大学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对教育的思考。
西南联大的精神和价值观将继续影响和激励后人。
作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西南联大为榜样,努力追求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7.7
今天在来南就的高铁上,读了几十页《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虽早已入手,但因期末考试,一直没看。
今天终于可以看了。
虽仅读了20多页,但已经数次看得热泪盈眶,那一代人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他们,中华民族方显伟大与厚重。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曾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兼任北大哲学系主任。
季羡林是清华学子,是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弟子。
陈寅恪的父亲是陈三立,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陈三立拒绝吃饭,拒绝吃药,谁劝也不行,后来就是这样饿死的。
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相当于省长。
不过,比现在的省长官职大一点,除了要抓经济和人们生活,还能掌握一些部队)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陈宝箴在北京城里。
在酒楼上,别人请客。
他看到西边,圆明园一带大火弥天,当即痛哭流涕。
季羡林谈了当年帮陈寅恪卖书的事。
因为一家人无钱取暖越冬,陈寅恪打算将书卖给学校;一是自己可以继续用,一是将来可望赎回,无论怎样,书不致流失。
季羡林受老师托付去找胡适校长,胡适立即派车,让季羡林送去大洋,并把那些书拉到了图书馆。
他留下了话,陈先生随时可以赎书。
当年的大学,是学者的一个后盾,一个可以求助解困、可以从长记议、缓和窘境的信赖。
南开大学,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创办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张伯苓和严修为创办人。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数学家陈省身都出身
南开,曾为张伯苓的学生。
张伯苓的儿子叫张锡祜,张锡祜参加空军,与日军作战,血染长空殉国。
西南联大校歌有一句难懂的歌词“绝檄移载桢干质”,这就是“南迁”的本质:把这些对国家有大用的良材世木移载到偏僻的地方去,免受战争摧残。
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
在文学中,就像在所有东西中一样,才干与责任同在。
回来后,终于看完了整本书,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该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