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统民居的地方特色_钱海月

合集下载

南京老城南南捕厅传统民居公共性解析

南京老城南南捕厅传统民居公共性解析

南京老城南南捕厅传统民居公共性解析南京老城南的保护更新,是每个建筑专业者都应该去关注的。

通常,在城市的改造中,我们更关注承载物质形态的老街巷、院子、门廊等物质实体,而我们往往忽视的是语境不同,新的建筑与老的肌理的关系也将不同。

在老城南,在街-巷-院-宅之间有一系列丰富的空间渗透,我更关注的正是内和外的空间层次,在于从公共到半公共、半私密到私密的过渡空间转换。

而这种过渡空间的转换渗透,是与人的行为、空间的尺度,界面的营造等相关的。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由公共的街道到私密的家庭内部的空间层次转换方式,目的就在于关注微观层面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掘传统空间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本质与优点,使之成为有助于扭转我们都市孤岛化现状的力量。

标签:公共性;传统民居;过渡空间;单元;组合1 历史背景南京老城南南捕厅环境风貌区位于南京古城南部,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与缉捕工作有关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清代南京城内有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和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

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的南捕厅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位于府北土街口的(今中山东路、洪武路口的旧称)北捕厅则负责水上缉捕工作。

经历了多次战火,浮浮沉沉的南捕厅旧址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但以此命名的老街巷却保存了下来。

时至今日,南捕厅一带仍然保留着大量老城南民居,街巷密布,风貌传统,南京老城南南捕厅街区当时是热闹非凡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有各地商贩及回民等多种民族在此云集,因此街巷中遍布茶楼、酒肆、作坊以及清真寺、道观,寺庙等建筑;清代时,这里成为“文人官僚的园野显第相望之处”,如甘熙故居;到清末民初时,南捕厅街区已成为当时大户人家居住地,皮革、绸缎等作坊生意兴隆,因此独门独户的多进宅院成为这一时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近现代时,这里又出现了厂房、洋房、里弄式住宅等新的建筑类型。

2 基本民居单元类型通过整合分析上述大量建筑民居的格局,發现老城南民居可以继续解构,其最基本的构成是一个“间”,一间的平均面阔为3~4m,进深为6~7m,如图1所示。

南京老门东建筑详解(二)

南京老门东建筑详解(二)

南京老门东建筑详解(二)
南京老门东建筑详解
简介
•南京老门东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是一处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群。

•这里有许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给人带来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建筑特点
1.四合院式建筑
–南京老门东建筑多采用四合院式布局,以庭院为核心,建筑围绕着庭院依次排布。

–院落宽阔,通风良好,使人感到舒适和自然。

2.巧妙的布局设计
–南京老门东建筑的布局设计非常注重空间和功能的合理利用。

–建筑内部分为前后两个大院,前院通常为接待客人的地方,后院则是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3.独特的建筑风格
–南京老门东建筑融合了中原和江南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南京传统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一般为木质结构,使用了徽派、苏派等装饰元素,给人以美感和古朴感。

建筑保护与传承
•南京老门东建筑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是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修复。

•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加强对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的研究和传承。

参观推荐
•南京老门东建筑是南京的一大特色,对于热爱历史和文化的游客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处景点。

•游客可以在南京市中山东路上逛逛,欣赏这些传统建筑的美丽。

结语
•南京老门东建筑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建筑的物质载体,更是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的象征。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建筑,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向世界展示南京的独特魅力。

南京古秦淮的介绍

南京古秦淮的介绍

《南京古秦淮的介绍》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南京的古秦淮。

古秦淮呀,那可是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

那里有很多古老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弯弯的,就像月牙一样。

街道上有好多小店铺,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说,有甜甜的糖葫芦,亮晶晶的小饰品。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走在那里,是不是很有趣?
《南京古秦淮的介绍》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

古秦淮还有一条河,河水清清的,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河上有漂亮的小船,人们可以坐在小船上,欣赏岸边的风景。

到了晚上,河边的灯笼都亮起来啦,红彤彤的,可好看了。

就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上。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
《南京古秦淮的介绍》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

在古秦淮,还能听到好听的戏曲。

演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唱着好听的歌。

还有很多人在那里拍照留念。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古秦淮玩一玩,感受那里的美好。

说不定还能交到新朋友呢!。

探讨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具体体现

探讨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具体体现

探讨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具体体现摘要:儒家思想倡行礼制,儒家礼制思想对我国传统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对儒家礼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体现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几项观点,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儒家思想;建筑形制;具体体现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学派,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儒家思想在形成特有的封建礼制后,传统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制等都受到礼制思想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成为最具形化的体现中国人“仁”、“礼”的物质。

【1】1传统建筑中体现的等级思想1.1都城的等级思想中国封建制度强调皇权,强调皇帝权利高于一切。

中国建筑在布局方面也体现了这种皇权思想。

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都使用中轴对称、中为至尊的规划布局,最高权力在中心,这种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等级森严、王权专制的思想观念。

1972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北姜寨发现了中国新时期时代聚落遗址,此聚落份分为墓地、陶窑场、居住区三大部分,居住区布局规划严禁整齐。

聚落的中心位置为一个总面积约2万平方木的巨大广场,广场四端整齐地坐落四座房子,四座房子的门都朝向广场中心,在四座房子周围,又整齐地分散有一些小型房子,门的朝向也都是广场中心朝向。

这种向心布局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尚中尚大”、“中为至尊”的思想观念。

【2】风建社会建造的都城,除规模与面积较大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城呈中轴对称状布局。

据研究,古人在建城时,通常是先确定中轴线,然后再按照等级等严禁有序地规划与建造建筑。

这种建城的思想与原则,正是皇权为尊、中为至尊的思想观念的体现。

都城是以帝王所在之地,以皇宫为中心建设,地方城市则以衙署为中心位置建设。

都城道路南北纵横交叉成网络状,这种设计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规则、庄重的政治伦理模式的追求。

1.2宫殿的“皇权至上”思想皇宫在设计与建造时,遵循着非常严格的等级规范,非常注重体现皇权的威严。

皇宫在布局上同样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原则与方法,而中轴对称背后的思想观念就是中为至尊的观念。

南京老建筑:一本刻着岁月的书·小文

南京老建筑:一本刻着岁月的书·小文

在南 京 2 0 5 0年 的建城史 中,城市 有过多次 巨变 。公元 5 9 8
年隋灭陈后 . 隋文 帝下令将 六朝城 阙宫殿 拆毁 , “ 并 荡平耘耕 ” 。
目前南京老城 的传统 民居集中于城南 ,早在 1 o o o年前 的南唐 , 这里就形 成了今天 的街市轮廓 更在宋元 明清 发展成 为南京人 口最 密集 、经济最发达 、文化最繁荣的地区 .有的地名从六朝 南唐 宋元 沿用至今。
这些 多进 穿堂式的清代 中晚期住 宅 . 厅堂规整 , 外观朴实 ,
高大 的马头 山墙廓 出街 巷之美 .数 以百计 的古 井 .古树 、古桥
散 落其间。 旧时秦淮金粉 荟萃 .桨 声灯影 .为文 人墨客 咏叹。 唐代 诗人杜牧在 此留下 千古绝 唱: ” 笼寒水 月笼沙 .夜泊 秦 烟
全 国征集 1 0余万工 匠.聚居 于城 南织锦坊 ,颜料坊 、铜作坊 、 铁作 坊、 弓箭坊 、 鞍辔坊 、 银作坊 、 踹布坊等 1 个坊 以及剪子 巷、 8
船 板巷 、箍桶巷 染 坊巷 、胭脂 巷 、南伞 巷、北伞巷 、扫帚巷 等 小巷内 . 由此带来商 贾的云集和人 口的猛增 . 带来城南 网巾市 、
京殿式建 筑代表 的是 封建社会 后期皇家建 筑样式 .寺庙 又是宫 殿 、园林和民居艺术的混合。
为中心 的江南经济 极度繁荣 ,江南士 大夫文化蔚 成体系 。南 京 的文化形 态 ,从 明前期 皇家文化 主导转 向明中晚期 士大夫文化
与市 民文化 、商人 文化 交融混 杂 ;南京 的建筑形态 ,也 从 明前
江南 ,潇洒流丽 的江 南艺术精神渐渐发生了变化。
清代 ,南京仍 然是富 甲一 方的东南重 镇 康 熙、乾 隆两朝 明朝是第一 个在南京 建都的大一 统王朝。 明初 ,朱元璋 向 皇帝各六次南巡 , 南北人 I在这里 汇集 . Z I 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 、 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有清一代 的文学名著 《 桃 花扇》、《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都以南京为背景创作 ,宫殿 、

南京建筑特点

南京建筑特点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风格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近代建筑遗存较多且门类齐全,其中大多数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对南京近代优秀建筑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划定保护层次。

同时要探索积极保护的方法,让特色建筑为丰富城市景观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发挥作用。

就南京的建筑来说主要是江南建筑的特色。

南京也有过明故宫。

民居主要是江南特色: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

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

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南京古建筑遗产及其雕饰之艺术特点与生存状况调查分析2009-8-1 21:19:00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大量例证,论述了南京古建筑文化遗产及其雕饰艺术的艺术特色和生存状况,分析了南京古建筑的生成背景,提出了保护南京古建筑的具体建议。

一般而言,建筑雕饰指的是建筑构件上的雕刻和彩绘。

雕饰分割了建筑块面,抵消了建筑给人的重压感,使建筑的色、形、体、点、线、面变化并且充满情趣。

同时,雕饰的部位如照壁、仪门、廊、檐、窗、轩等,又往往处于人们的视觉焦点,雕饰意味着强调,意味着吸引人们注目;雕饰更是一种符号,以方便人们识别各有个性的宅第。

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

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

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遗产。

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本文将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屋顶形式、装饰手法等方面探讨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

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注重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对称。

传统建筑常常以庭院为中心,围绕庭院设置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

主体建筑通常分为前后两进,前进为大门、厅堂等,后进为主要居住空间。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此外,南京传统建筑还注重对称美。

建筑的左右对称不仅体现了建筑师的审美追求,也象征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平衡观念。

南京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独具特色。

传统建筑的屋顶采用悬山式,即屋顶两端向上翘起,形似山峰悬挂。

这种形式不仅美观,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悬山式屋顶可以使雨水顺利流下,防止屋顶积水,同时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此外,屋顶上常常还会有特殊的装饰物,如瓦当、角饰等,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感。

南京传统建筑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

建筑立面常常采用砖雕、木雕等装饰手法,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

砖雕是南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砖雕可以用来装饰门窗、墙壁等部位,常常以花鸟、人物等为题材,精美细致。

木雕则常用于装饰梁柱、门楣等部位,常常以龙凤、花纹等为主题,形态瑰丽。

此外,南京传统建筑还常常使用彩绘装饰,以增加建筑的色彩感。

南京传统建筑的风格多样。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吸纳了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

例如,南京明代的建筑风格以庄重、稳重为主,注重结构的坚固与对称的美感。

而南京清代的建筑风格则更加精致、华丽,注重细节的雕刻与装饰的繁复。

南京传统建筑还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如水井、水池等,使建筑更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总的来说,南京传统建筑的造型与风格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从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对称,到屋顶形式的独特与实用,再到装饰手法的丰富多样,都体现了南京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古都南京,山川灵秀,历史积淀深厚,人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而地处我国南北方交汇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在文化上表露出了南北交融、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这一点,在南京的古民居上表现很为明显。

早春三月,在淅沥的春雨中,我们慕名前往南京参观古民居的代表之作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甘熙是晚清时期南京的著名文人、藏书家。

道光年间中举入仕,后称疾还乡。

经历年修筑,甘熙故居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整组建筑由300多间房子组成,曲廊回环、庭院幽深、气势恢宏,但为避礼制,甘家自称为“九十九间半”。

这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也是江南大中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在故居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穿堂过厅缓步而行。

据介绍,甘熙故居从建筑形式上讲为多进穿堂庭院式建筑。

其规划齐整、地域宽广,整个建筑的砖雕、门额、花厅、绣楼等都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尤为人称道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组建筑既有江南民居的特点,又带有明显的北方建筑风格,这在我国现存的古民居中是极其罕见的。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可谓是江南民居的精彩写照,甘熙故居在这一特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瓦粉墙、清淡高雅;封火山墙、错落穿插。

而用以表达人物故事及福乐寿喜寓意的砖雕、木雕细腻精巧,或人物山水,或花鸟鱼虫,雕工精细,形态传神,无处不在表明它的江南“身份”。

但同样在甘熙故居,我们又可看到大量的北方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符号。

如南方民居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而建,而“故居”借用北方四合院的格式,建有一排朝北的房屋,俗称倒座。

又如其院落的布置,也带有明显的四合院围合式建筑的形态。

此外,北方常见的那种连接楼堂呈回形相互对称的“跑马楼”也被移接到了“故居”中。

正因为甘熙故居这种南北建筑交融的特色,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看后大加赞赏,并题词“甘熙故居民族瑰宝”。

而在游览、观赏“故居”的同时,人们还能了解到与其有关的一段梨园佳话。

传统节日里的南京风俗

传统节日里的南京风俗

传统节日里的南京风俗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一些南京传统节日的风俗:
1. 清明节:南京人在清明节期间会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他们会打扫墓地,烧纸钱、燃香拜祭,并在墓前摆放鲜花、食品和喜爱的物品,以示对逝者的敬意。

2. 端午节:南京是龙舟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在端午节期间,南京人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人们会组成龙舟队,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渡。

此外,南京人还会吃粽子,挂艾草和菖蒲叶,以驱邪避灾。

3. 中秋节:中秋节是南京人家庭团聚的时刻。

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南京的秦淮河沿岸还有灯笼展览,展示各种精美的灯笼艺术作品。

4. 重阳节:重阳节是南京人敬老、祭祖的节日。

南京人会登高远足,以示迎接阳光明媚的秋天。

此外,南京人还会戴菊花、喝菊花酒,这是因为菊花被认为有辟邪、延寿的功效。

5. 元宵节:元宵节是南京人庆祝新春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观赏灯笼展览,品尝元宵(一种糯米制成的球状食品),并举行猜灯谜的活动。

南京的夫子庙是一个著名的灯谜文化圣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节日风俗展示了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地方特色。

无论是庄重的清明节,热闹的端午节,还是浪漫的中秋节,南京的传统节日都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南京民居建造手法

南京民居建造手法

南京民居建造手法民居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民居建造手法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

南京的民居建造手法注重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和美观大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艺术。

一、整体布局南京的民居建造注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南京的民居建筑都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即以一个院落为核心,围绕着四面建造房屋,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这种布局既可以提供私密性,又能够保证通风和采光的效果。

二、建筑材料南京的民居建造多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如青砖、灰瓦、檐下斗拱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还能够很好地融入南京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中。

此外,南京的民居建造还注重使用木材,木结构的民居建筑给人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三、建筑风格南京的民居建造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风格,也有现代的简约风格。

传统的古典风格注重对称和装饰的繁复,而现代的简约风格则注重简洁和实用。

无论是哪种风格,南京的民居建造都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四、装饰艺术南京的民居建造注重装饰艺术的运用。

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中,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绘画和陈设。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还能够展现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五、生活功能南京的民居建造注重生活功能的实现。

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到不同房间的用途和功能需求。

比如,客厅通常用于接待客人,卧室用于休息,厨房用于烹饪等。

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南京的民居建造手法独特而又多样,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艺术。

这些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载体。

通过传承和发展这些建筑手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美好的居住环境。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京夜生活与唐诗中的江南意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京夜生活与唐诗中的江南意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京夜生活与唐诗中的江南意趣引言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台阶诗更是将南京夜景和美酒描绘得入木三分。

本文将介绍南京的夜生活特色,并结合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江南意趣,带领读者领略南京夜间独特的魅力所在。

一、秦淮古街:传承千年的繁华1. 秦淮风情秦淮古街是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之一,自东汉至清末历经千年发展,如今仍保持着浓郁的历史风貌。

漫步于其间,可以感受到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的独特韵味。

2. 夜市美食在秦淮古街游玩之余,不妨品尝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

比如,糖葫芦、鸭血粉丝汤、盐水鸭等,都是南京夜市中非常受欢迎的小吃。

这些美食带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二、夜游秦淮河:一个唐诗般的浪漫之约1. 秦淮河简介秦淮河是南京境内重要的一条运河,曾经是中国最繁华的长江支流之一。

而今天,在秦淮河畔可以乘船游览,并欣赏到南京夜景中独特的浪漫景色。

2. 夜游特色夜幕降临时,秦淮河两岸万家灯火亮起,江面上游弋巡船成群。

在夜游秦淮河期间,不仅能领略到南京城市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可以欣赏到灿烂多彩的灯光表演。

三、唐诗中的江南意趣与南京夜生活1. 刘禹锡《陋室铭》以南京为背景,《陋室铭》一诗将清贫之境道出。

南京夜生活中,寻找一些隐藏的小酒馆或者文人聚集的地方,也能找到略带幽静和浪漫气息的环境。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述了江南平原上秋天的景色,与南京夜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秋日的晚上,在南京城郊的湖畔或郊野地带漫步,也可以感受到江南意趣所在。

结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不仅是一句唐诗,更是南京夜生活和江南文化的生动写照。

通过探索南京的秦淮古街、夜游秦淮河以及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江南意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这座城市特殊而迷人的夜间魅力。

对于游客而言,在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夜游、感受文化氛围等方面都能有别样的体验。

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

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

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
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如下:
1. 南京夫子庙庙会:夫子庙庙会是南京传统的民俗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活动期间,夫子庙周边的街巷上会摆满各种小吃摊位,还有表演杂技、传统戏曲等文艺表演。

夫子庙庙会已成为南京一道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南京木板画:南京木板画是用木板雕刻成版画,再涂上颜料印制而成的。

其特点是线条鲜活、用色浓重,常以梅花、竹子、鱼虾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为题材,被誉为“瓷版画”。

3. 南京秦淮河灯会:秦淮河灯会是南京传统的庆祝元宵节的活动,始于古代。

每年元宵节期间,在秦淮河两岸放置各种装饰精美、造型独特的彩灯,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4. 南京锡剧:南京锡剧是江苏地区的一种地方剧种,流行于秦淮区和南京市周边地区。

它以清朝时期的南京方言为基础,唱腔婉转动听,表演形式多样,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四大名腔”之一。

5. 南京龙舟赛:南京龙舟赛是南京的传统节日活动,起源于古代的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期间,在秦淮河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赛和参与。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秦淮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并成为了该区的重要文化特色。

南京的传统民俗

南京的传统民俗

南京的传统民俗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这些传统民俗不仅展现了南京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南京的传统民俗。

一、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是庙会。

庙会是南京人民在传统节日或庙会期间举办的一种集市活动,也是南京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观看到各种传统表演,如龙灯舞、踩高跷等。

庙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促进了社区的交流和互动。

二、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二是花灯展览。

每年春节期间,南京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活动。

这些花灯以各种形式和主题制作,如动物、人物、建筑等,色彩鲜艳,煞是好看。

人们在欣赏花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体验到浓厚的年味。

三、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三是划龙船。

划龙船是南京人民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会组织龙船队伍,在江河湖海中划龙船,以纪念古代屈原的爱国精神。

龙船上的划桨者配合着鼓声和吆喝声,划动着船桨,使龙船行进顺畅。

划龙船不仅是一项体力活动,也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象征。

四、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四是放孔明灯。

每年元宵节晚上,南京的许多公园和河岸边都会举行放孔明灯的活动。

人们将写有心愿的孔明灯点燃,许下自己的愿望,然后放入空中。

孔明灯飘向天空,象征着人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这一活动不仅具有浪漫的意义,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五、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五是舞狮表演。

舞狮是南京人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传统舞蹈表演。

人们身着狮子服装,扮演狮子,舞动着灵活的身姿,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好运的期望。

舞狮活动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六、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之六是年画展览。

南京是中国年画的重要产地之一,每年春节期间,南京会举办盛大的年画展览活动。

这些年画以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而闻名。

人们在欣赏年画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南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南京的传统民俗活动仍然保留着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古韵犹存的建筑奇迹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老街的建筑风格

古韵犹存的建筑奇迹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老街的建筑风格

古韵犹存的建筑奇迹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老街的建筑风格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驻足。

夫子庙与秦淮河老街,作为南京的重要景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奇迹闪耀着古韵,令人流连忘返。

一、南京夫子庙的建筑风格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名人聚集地之一,也是南京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里集中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精华,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瑰丽和精湛。

在夫子庙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古建筑群,包括巨大的三进院落、高耸的牌坊、壮丽的大成殿等。

这些建筑以红墙黛瓦、飞檐斗拱为特色,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雄伟和庄重。

值得一提的是,夫子庙中的建筑风格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融合了南京地方特色。

比如,在建筑的装饰中运用了狮子、龙、凤等吉祥动物的雕刻,充满了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

二、秦淮河老街的建筑风格秦淮河是南京市的一条著名河流,也是南京文化的重要象征。

其两岸的老街区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展现了南京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

步入秦淮河老街,顿时感受到了浓厚的民国风情。

狭窄的弄堂、砖木结构的民居、青砖红瓦的店铺,将人们带回到了上个世纪的南京。

这些民居建筑充满了南京本土特色,常常以庭院为中心,由几进的建筑组成。

外墙常采用砖石砌筑,木结构的梁柱搭配精致的雕刻,展现了南京民居建筑的优雅和精细。

此外,在秦淮河老街的建筑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西洋风格的建筑元素。

这得益于南京曾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城市,各种外来文化也在这里融合发展。

例如,一些建筑中使用了欧式的拱门、百叶窗等装饰,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三、建筑风格的异同夫子庙与秦淮河老街的建筑风格虽然有所差异,但都凸显了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

夫子庙的建筑更加庄严肃穆,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建筑的魅力。

而秦淮河老街的建筑则更为亲切、可亲。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南京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风貌。

另外,两个景点的建筑风格都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宁国府风俗五点

宁国府风俗五点

宁国府风俗五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宁国府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其风俗习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充满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宁国府的五大风俗习惯。

宁国府的人们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尤其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些传统的祭祖活动,祈福家庭平安,还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而在节日里,宁国府的人们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文化表演,比如舞狮、舞龙等,为节日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宁国府的人们对尊敬老人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家庭中。

在宁国府,老人被视为家庭的栋梁,他们享有尊严和尊重。

家庭中的小孩都会尊敬长辈,言语举止都会和善有礼。

而在节日期间,孩子们还会给长辈们拜年,以示敬意。

宁国府的人们对待客人非常热情。

来到宁国府,无论是亲友还是陌生人,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

宁国府的人们喜欢烹饪,他们会亲自下厨,为客人准备各种美食。

而来客则要尽量谦虚接受,享受主人的款待。

在宁国府,客人都会被当成贵宾,受到崇敬和关爱。

第四,宁国府的人们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和书法。

在宁国府,人们会经常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京剧演出、书法展览等。

家庭中的人们也会传承一些传统的技艺,如民间舞蹈、织锦等。

这些传统文化在宁国府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为这座古老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宁国府的人们崇尚勤劳和节俭。

在宁国府,人们认为勤劳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他们勤奋工作,努力向上。

宁国府的人们也很注重节俭,他们善于管理家庭财务,不浪费粮食和资源。

这种勤劳和节俭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品德修养。

宁国府的风俗习惯非常独特,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充满着活力和魅力。

在这里,人们尊重传统,热爱生活,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在宁国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愿宁国府的风俗习惯能够长存下去,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

呼唤传统民居建筑的本土特色——南京传统民居与江南各地民居差异比较

呼唤传统民居建筑的本土特色——南京传统民居与江南各地民居差异比较

呼唤传统民居建筑的本土特色——南京传统民居与江南各地
民居差异比较
盖星石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各地、各城市的传统民居在造型上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南京由于独特区位和区域中心的地位,其传统民居既有兼容性、包容性,又有自己特有的简洁、精细、沉稳、素雅、平和与淡朴的造型特征.文章从建筑外观、布局特征、建筑构架等几个方面对南京传统民居与江南各地民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探寻南京传统民居的结构与外观特征,以此为例对当前地方传统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出若干置疑与改进建议.
【总页数】5页(P1-5)
【作者】盖星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江苏南京215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5
【相关文献】
1.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引导r——以晋江市域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引导为例 [J], 颜才添
2.揭示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新意义——评《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 [J],
过伟敏
3.初探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以苏、锡、常民居为例 [J], 钟山艳
4.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传播探究--评《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 [J], 包文瑞
5.传统民居建筑线描写生与数字化传承研究
——评《传统民居建筑线描写生》 [J], 刘艳;马利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南京历史及民俗和旅游景点介绍历史及独特地理位置:南京(Nanking.Nanjing),博爱之都,别称石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邺)、建康、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

简称:宁。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迁都前),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几个时期的国都.自古是江南以及华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

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

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国际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

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民俗文化简述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朝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

”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

春节元旦以前称元旦,俗称过年。

南京人过年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

南京人过年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还有文人雅士在大门贴一幅画鸡,取“鸡日相长”之意。

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元宵灯会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

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

明清两代,南京元宵灯会,有玩龙灯和挂纱灯之俗。

清明踏青清明节自古以来由于注入扫墓祭祖的习俗,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重视。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携酒游山,谓之踏青”。

有谚云“春牛首”。

端午游秦淮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

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

清末及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概述

清末及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概述

清末及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概述
张燕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99()4
【总页数】10页(P95-104)
【关键词】清末及民国;文物保护单位;建筑艺术;国民政府;中国传统建筑;办公楼;西方古典建筑;南京;建筑样式;钢筋混凝
【作者】张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南京太阳宫广场建筑艺术概述 [J], 赵仲毅;刘水
2.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外债研究概述 [J], 金普森;潘国琪
3.南京民国时期文教建筑艺术研究——以金陵大学为例 [J], 钱海月
4.关于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策展:关于“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的问答 [J], 矶崎新(口述);胡倩(整理);刘家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学1772012 · 12提到江南古民居,人们总会想起“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
花格窗”。

其实,江南古民居各有特色。

纵观江南古民居,无论是
南面的苏州、杭州,还是北面的镇江、扬州,都留有徽派建筑艺术
的风格,而南京地处中间,更是兼具了徽派建筑艺术与江南古民居
的特色,杂糅了北方官式风格与江南民间风格,健劲清雅。

南京传
统民居外观朴素大方,建筑墙体的形式多为“马头墙”。

传统建筑
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
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使用马头墙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并循屋
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而不像一般所见的山墙,上面是等腰
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

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

墙体扁砌青砖,勾丝填缝采用原色青灰,顶部覆盖蝴蝶瓦。

而用
以表达人物故事及福乐寿喜寓意的砖雕、木雕细腻精巧,或人物山
水,或花鸟鱼虫,雕工精细、形态传神,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民居
的韵味。

在以苏南和浙北为主要民居集中地的江浙派民居的光辉掩映
下,南京的建筑文化常常被国内外学术人员所忽略。

学术界一直认
为江苏传统民居大部分在苏南地区,其他地区由于战争和黄河泛滥
的影响,传统民居丧失殆尽,只剩下地下墓葬稍可说明江苏其他地
区传统建筑的辉煌。

但事实并非如此,南京据南接北,吴头楚尾,
民居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在民居造型上有时会发现这个或那个地方
的痕迹,尤其是徽州和江浙的民居特点。

另一方面,南京传统民居
又有其自身独有的气质、特色和韵味,而这些特色和韵味在其他地
方是找不到的。

一、南京传统民居的门窗形式
南京传统民居的门罩(或门楼)枋柱结构都比较简洁,一般没
有门楼,只有门罩,门罩外檐向前伸出的部分比较短,大多只有水
磨砖,没有瓦,两翼微翘。

建筑层次较高的有砖雕、垂花,个别的
还带有西式建筑的因素,但也是只有砖、没有瓦。

比如南京传统民
居的代表甘熙故居,甘熙故居的东侧大门的门罩形式向外伸出部分
较短,主体为水磨砖,两侧微翘。

南京传统民居外墙几乎不开窗,即便二层的外窗,也没有过多
的装饰,没有窗罩,最多有个小的装饰造型,又称为“猫弓腰”。

二、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空间
徽州民居三合院较多,而南京民居一般为多进穿堂四合院形
式,具体布局灵活多变,随地形变化可直可弯、可宽可窄。

比如天
井,北方民居的天井相对窄长,南方院落天井相对扁宽,而南京的
天井近似方形,进深相对较深,但也可伸可缩,因地制宜,随意性
相对较大。

多进穿堂式的民居是南京民居的主要形式,“九”在中国传统
意义上来说是最大的阳数,也是吉利的数字,民间习俗认为,过九
到了十就是到了头,而到了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传统意义
上都以数字九为最大,所以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

多进穿堂式的民居又俗称“九十九间半”。

①南京甘熙故居就俗称“九十九间半”,实际上甘熙故居总共有房间300余间。

总体看来,南京明清大宅比徽派民居宽敞朴素大气,也讲求等级观念,中国传统民居布局时讲究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这种意识反映在建筑规划上使得民居大宅的规模十分庞大且等级森严,比如南京甘熙故居中等级观念在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方面处处都有体现。

南京传统民居承重体系主要采用木结构,屋面和楼面重量用抬梁和穿斗的构架承受,建筑空间的分隔以空斗墙或砖石砌墙的形式较多。

南京传统民居的基本单位为间,用一、三、五、七间的单数横向连成建筑物称为落,落再与正面庭院组成进,多进的纵深联合起来再以高围墙封闭组成住宅,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一落多进的住宅。

南京的传统民居代表甘熙故居就是“四落五进”规模很大的宅院。

三、南京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屋顶、墙身、木质的门、窗、牖、帘架、隔断、花罩、天花、吊顶等都归于建筑的装饰。

依其所处位置不同,又分为外部装饰和内部装饰。

位于室外或用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装饰称为外部装饰,用于室内的装饰称为内部装饰。

②屋顶和门窗是南京传统民居装饰的重点。

南京民居采取大屋顶的形制,屋顶占据着整个民居重要的部分,它象征着权势与地位,不容忽视。

屋顶主要为砖石雕刻,其装饰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在正脊与戗脊或垂脊交会初的“吻”,二是集中在戗脊或垂脊一端的“走兽”。

而在正脊和戗脊、垂脊的其他部分,除了在脊身上有些起伏的线脚之外不做其他的装饰。

正脊两端形态各异的“吻”、戗脊、垂脊上的走兽以及正脊中央不同花纹的砖石雕,都述说着其位置的重要性。

传统民居的内部装饰主要指位于室内的一些木质门窗隔扇和陈设物、装饰物等。

门窗隔扇主要起着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但同时大部分室内隔扇又是通透的形式,所以往往是让室内空间隔而不断。

隔扇大都有精巧的装饰,上有镂空的核心,下有雕花的裙板。

内外穿透,对阳光有细腻的光感效果,图案具有通俗吉祥之意。

③总体说来,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经过自身文化的熔铸,建筑空间比徽州建筑要大气舒朗,木雕砖雕等装饰比徽州建筑要简洁明快,呈现出介于南方之清秀与北方之雄壮之间的建筑风格。

兼容南北而又兼具平民本色,这才是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根本特色。

注释:①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②王其钧.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③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责任编辑:曹宁)
南京传统民居的地方特色
◆ 钱海月
【内容摘要】由于城市在地理区位、经济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各个城市的传统民居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与徽州民居、江浙民居相比,南京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简洁、精细、沉稳、素雅、淡朴。

【关键词】南京传统民居 地方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