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诗是一种古老、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于成诵,而且讲究理趣、情趣、意趣,太直白不叫诗,过分含蓄又不易读懂。诗的难能可贵处,就是有诗味,古人把它叫做“意境”,也就是诗的艺术境界。中小学生是古典诗词的初学者,他们年龄偏小,往往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将老师的直译一抄了事,在诗的意境品味方面,往往做得不够,甚至无从做起。怎样帮助他们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呢

(1)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

诗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无不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这种色彩体现,有的鲜明,有的淡薄,时代不同,作品的风貌也就不相同。群雄纷起的汉末,战争连绵,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白骨横于野,千里无人烟”,诗人们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于是就有了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政治清明的盛唐,刚健向上,诗人们思想活跃,大都胸怀大志,豪情满怀,故而有了一代诗仙李白的存在;六朝诗风,华靡骄奢,工于辞藻,形式优美;及至南宋,国破家败,还我河山,“亡国之音哀以思”。品味不同时代的诗人的作品,就应当和不同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时异则诗异,古今一也。

有时候,一个诗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其前半期处于王朝盛期,后半期处于王朝衰败或开始衰落时期,这使得同一个诗人的作品风格和意境,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形,这种例子也很多,如李清照、李煜等。诗歌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不同的时代便具有不同的生活,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把时代特征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那些与历史事实有一定关联的诗,这有助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2)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

相对于朝代更迭而言,自然环境是一个比较静止不变的因素,从古到今,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年年如此,高山巍峨,大河奔流,树木茁壮,芳草萋萋,名胜古迹,一如往昔,如果变了,后人还要维持原貌,加以保护。有道是:“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但是,在诗人笔下,自然环境却又是变化多端的一个因素。不同的自然环境便具有不同的特征,被诗人写进诗中就有了不同的意境。边塞荒凉,红旗结冰,大漠雄风,飞沙走石,而或长河落日,孤烟直上,放眼望去,浩瀚无际。至于画山秀水,各有情趣,或浓或淡,或刚或柔。同是山,王维以佛家眼光看作一个“空”字,李白则把它当成“相看两不厌”的朋友;同是水,“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的是诗人目送友人直到不可看见的眷恋之情,“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写的是诗人不胜其苦的“忧愁”。“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大自然的每一种景象,每一个细节,几乎都被诗人写进了诗词之中,并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意境。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些物象、气象,被人格化、诗化了,它们表达了不同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或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字字句句总关情”,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意境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原料,是诗魂,是诱发诗人灵感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美哉!壮哉!乐哉!

(3)和诗人的经历以及心境结合起来

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诗中要有一个“我”在,没有“我”就没有诗,没有文学!试想哪一本长篇小说的题目是由别人命名,再由作家自己写出来的呢“字字看来皆是血”,是什么血心血呀!诗人们把自己的遭遇、经历、心境、感悟,用精美的语言凝结成诗,处处显露着“我”,表现着“我”,这种“我”的感受越独特,越有个性,越能表现大家共同的经验,越能引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和思考,其艺术成就越高,价值越大,流传就越久远。品味古代诗词的意境,离开了诗人的经历和心境,犹如缘木求鱼,不可得也。

因为不得志,李白月下独酌,醉态可爱,“对影成三人”;杜甫衣食无着,茅屋为秋风所破,雨脚如麻,长夜沾湿,倚仗叹息,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浩叹。探索人生的意义,得到的结论不同,写出的诗词就截然不同。陶渊明看透了官场腐败,不愿意同流合污,于是慨然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志趣独高!晏殊官至宰相,一生显贵,饮酒填词,别是一番潇洒与滋味,然而闲着无事的时候,仍免不了生出几分空虚与无聊,于是就有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是幽

怨,是闲愁,和“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愁”,绝不是一个味道。际遇相同而心性不同,意境也就不会相同。对刘禹锡来说,革新失败带来的打击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柳河东来说则是“密雨斜侵辟荔墙”。豪放婉约,异彩纷呈,“大江东去”的豁达,人比菊瘦的愤怨,都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对生活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深刻和多方面的启示。

(4)和不同的体裁、风格、流派结合起来

关于体裁方面的知识,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这些对学生学习古代诗歌,了解基本的常识很有好处。

风格和流派方面也是一样。陶渊明恬淡自然,李白热情浪漫,杜甫沉郁顿挫,王维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唐诗为例,边塞诗、送别诗、宫怨诗等流派不同,意境殊异。把不同风格、流派的放在一起,或是把相同风格、流派的进行比较,这样做,可以多方面的帮助学生了解诗作内容,体会其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就爱国这一主题的诗词而言,杜甫的诗多“忧”,陆游的诗多“愤”,辛弃疾的词多“怨”;就写离别这类诗看,李白的离别“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歌别、喜别,王维的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凄凉、无助,高适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劝慰和勉励。苏东坡豪放派词人,其作品热烈豪迈、激情澎湃、大气磅礴,而李清照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作含蓄蕴藉,摇曳婀娜,曲尽其意。

(5)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逐字逐词讲析,把诗作本身的诗味讲出来,讲到家,让学生听懂,明其理,晓其意,通其情,欣赏不已,回味不尽,陶醉其中,并能够引用,甚至于灵活运用。

关于古典诗词的意境品味,要谈的当然不止这些。笔者才疏学浅,错漏之处一定不少,祈同仁指正,大方赐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