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4. 建筑学科在中国近代大学教程中得到确立,并出版了以近
代科学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
5. 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体系实现了近代化。
4· 衰落期(1937年——1949年)
这一时期,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建筑活动基本停 止。在日伪控制区有些临时性工程,采用了欧洲现代主义
建筑(特别是柯布西耶)
三·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 1· 传统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并存。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本质上有代表封建 关系的传统建筑,和殖民地性质的西式建筑两类。
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构
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1.关于近代建筑史分期问题
2.关于近代建筑的生产关系--建筑系统的现代化过程
3.关于近代建筑教育 4.关于近代中外建筑家(近代建筑思想、重要建筑作品) 5.关于近代建筑类型与技术

仅就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的宏观而言,三个重要时期:
被中国社会接受而推行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以及相应的对 中国建筑造型母题的使用; 以南京中山陵设计为例的中国风格新建筑的创作; 以营造学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及其对中国风 格新建筑创作的推动。
中国营造学社
-- 近代中国唯一的古建筑研究的专门机构。事实上它不 仅主导了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还主导了对于中国 建筑风格特征的阐释。
④新兴的中国资本主义商业城市,如南通、无锡、 石家 庄、蚌埠(津浦铁路与淮河交汇,有小渔村迅速发展 起来); ⑤政治文化中心,如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3· 从建筑风格、思潮看,“共时”的特点,远超出 “历 时”的特征。 · 随着西风东渐,西方2千多年经历的各种建筑式样、风 格,以及正在发生的新建筑,几乎同时传入中国,如 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文艺复兴式、 古典主义、巴洛克、折衷式等。 ·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也因为西化洋化,出现了诸多变 体;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马勒(犹太人)住宅——1936年建成,北欧挪威式
里 弄 住 宅
居住大院 张闻天故居—— 始建于1892年, 江南农村特色, 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
居住大院 黄炎培故居—— 江南三进式宅楼 清,二层砖木结构楼房, 粉墙黑瓦, 屋宇雕梁画栋
居住大院 马家花园—— 1912年始建, 庄园式园林建筑。
交通部大楼
国民大会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


施工技术——营造厂 ,“大包”、“中包” 、 “小包”,临时工人。 建 筑 风 格——第一种是仿古式(又称宫殿式、复 古式)。第二种是“现代式”当时称为“现代化的 中国建筑”,具有新功能和采用新技术、新造型 的建筑,适当点缀某些经过简化的传统构件和细 部装饰来取得民族格调。
孙中山故居—— 故居建于20世纪初, 为两层欧式楼房, 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 外墙饰以灰色卵石, 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
周恩来公馆—— 20世纪20年代, 西班牙风格。
爱庐—— 1930年建成, 法国式, 宋美龄陪嫁之物
孔祥熙住宅——西欧风格
沙逊别墅——1932年建,英式乡村风格
鲁迅故居——绍兴民居
居住大院
居住大院
高层公寓



高层建筑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单 元组成标准层 ,设有电梯、暖气、煤气、热水等 设备 ,外观多为简洁的摩天楼形式,底层为服务 设施 。 工业建筑 ——砖木混合结构厂房 ,钢结构和钢筋 混凝土结构厂房。 公共建筑 ——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外国使领馆、 工部局、提督公署 ,金融建筑和交通建筑 ,火车 站建筑,文化教育建筑 ,商业服务业建筑 ,商 业服务业建筑 ,
中国建筑史
近代建筑(1840——1949)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

中国近代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建筑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建筑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建筑风格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而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因此,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了解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要特点包括:一、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占,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建筑风格,特别是欧洲建筑风格。

这种西方建筑风格包括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这些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使得中国建筑在形式和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得中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了与传统建筑极为不同的特点。

二、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融合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融合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从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继续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使得新的建筑形式呈现出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这种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融合不仅在建筑形式上有所体现,而且在建筑设计和装饰上也有很多的发展。

三、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而且也对建筑文化和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建筑在这一时期既承载了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历史痕迹,又反映出了社会发展的新风貌。

因此,理解中国近代建筑史也需要了解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了解,可以认识到中国近代建筑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历史,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一个反映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

因此,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建筑传统和艺术精髓。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得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得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得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得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得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得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得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得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得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得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得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得传统建筑体系得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得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得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得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得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得新型建筑,具有近代得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得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得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得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得建筑为主。

大量得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得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得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得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得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得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得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中国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影响和演变。

在近代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近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中西结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这也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例如,西式的方形和拱券在中国传统的屋顶和梁柱上得到了运用。

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十分常见。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近代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艺术品而享有盛誉。

此外,近代中国建筑还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革命,这对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体现了当时革命浪潮和社会变革的精神。

同样,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一些高楼大厦的建设也成为近代中国建筑的标志。

北京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都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步伐。

近代中国建筑不仅在本国产生了影响,也对世界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展现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此外,一些传统中国建筑元素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运用,为现代建筑增添了东方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中西结合的风格、代表性建筑的兴起以及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都为近代中国建筑增添了独特而丰富的色彩。

近现代建筑史完整版笔记

近现代建筑史完整版笔记

近现代建筑史完整版笔记第⼀课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界定:1840~1953年。

近代建筑史的开端:1840年以后建筑学开始做为⼀门学科。

2、中学为体,西学为⽤。

(张之洞)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3、张锳銊—《建筑新法》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科书,中国近代最早⼀部记录西⽅建筑史的书籍。

4、1923年,苏州⼯业专门学校创⽴建筑科,三位留⽇学⽣柳⼠英、刘⼠能、朱⼠圭创办。

5、第四中⼭⼤学(国⽴中央⼤学)建筑系成⽴后,教育体系由⽇系转为混合到欧美体系。

6、黄作燊创办圣约翰建筑系—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体系,强调形式与功能同⼀,引⼊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推崇现代主义思想。

黄作燊,美哈弗毕业,上海圣约瀚⼤学建筑系创始⼈,后并⼊同济⼤学1.现代主义思想,引⼊包豪斯基础课程2.理解不同学科质感形式的关系3.强调使⽤功能⾃由创作4.不借⽤已有的形象⼀问题展开为线索5.⿎励学⽣关注社会问题时代精神科技。

1952年全国⾼等学校院系⼤调整,鲍扎体系并开始本⼟化。

6、1930年以前由外国学者编著的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法(伯希和《敦煌图录》谢阁兰《考古图谱》、德(鲍希曼《中国德建筑与景观》《中国建筑》、瑞典(喜仁龙《中国早期艺术史·建筑圈》、⽇本(伊东忠太和关野贞《东洋建筑》关野贞和常盘⼤定《⽀那佛教史迹》伊东忠太和关野贞和琢本清《⽀那建筑》。

7、乐佳藻、朱启钤的研究代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过度和转型。

两位观点:a.从传统君史转向民史b.从传统复古史观和循环史观转向现代史观。

乐佳藻:A、受传统经学的影响,名物学B、基本⽅法是考察⽂献加实地C、1933年出版《中国建筑史》是20世纪中国学者撰写的第⼀步本国建筑史D、礼制制度:都城之制、宫室之制、门制、明堂之制朱启钤:A、1919年发现了《营造法式》,中国组早的建筑技术专书B、1929年成⽴了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第⼀个建筑研究的专门组织。

8、西⽅学术的引进以及新材料的发现,到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写作发⽣重⼤变化的标志:A、从传统的君史转向民史,即从⼈类⽂明史的⾓度看待过去的⼀切B、从传统的复古史观和循环史观转向进化史观,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切。

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

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

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篇一:《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摘要: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现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

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

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

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

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

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

中国近代建筑史-哈尔滨的民俗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史-哈尔滨的民俗建筑

近 代 哈 尔 滨 的 民 俗 建 筑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周立军提要:在哈尔滨这个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城市里,存在着具有中国民间承传特点的建筑。

其根源植于道外区的市井文化之中,具有四合院式布局、中西合壁的外貌、丰富有趣的空间。

这是以民间渠道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的探索:用户参与、结合市民心理和民间艺术、融合中外建筑文化等。

十九世纪末“暴发”的新兴城市——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

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外国殖民者从本国移植过来的洋式建筑,占据着哈尔滨城市的重点地段,构成了近代哈尔滨建筑风格的主要部分。

然而,在哈尔滨这个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充满着异国情调的城市里,中国的建筑文化是如何延续和发展的呢?为此,我注意到了一类具有中国的民间传承特点的、所谓“不登大雅之堂”的建筑,即本文所称的“民俗建筑”。

一 近代哈尔滨民俗建筑的“根”最初哈尔滨的城市规划中,南岗区为行政办公和高级住宅区,道里区主要是外国商人云集的商业区。

这两个区人口密度低、建筑华丽、环境优雅。

而处于低洼地带,多次被松花江洪水淹设的道外区,则是由中国居民的聚集而自发形成的。

在这里,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其阶级构成又大多是中下层市民,因此,建筑密度高(40~50%),街道狭窄,绿化少,供水、防火、通风、采光等都很差。

这里阴暗、破烂、拥挤的景象和南岗、道里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有个民谣:“南岗是天堂,道里是人间,道外是地狱。

”正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殖民地城市的畸形发展。

然而,道外却是哈尔滨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民俗、民风、民间艺术杂陈的舞台。

这里既表现了接触外来文化比较开放的特征,又具有回归传统的潜力。

市面上到处是茶馆、饭店、澡堂、药铺、客栈等传统商号,民间绘画、工艺及传统戏、地方戏、民间说唱、杂耍等民间文艺也非常繁荣。

从《远东报》里可以摘到一些侧面描述:“道外市面近年来日盛一日”(1916年8月8日);“傅家甸(即道外)各戏园有发达之现象。

中外建筑史-近代

中外建筑史-近代

中外建筑史——中国近代史部分101南京路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答:20世纪初期P307答:从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话角度来看,归纳为:开埠城市、局部开埠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工矿专业城市P335答:汇丰银行104近代中国最早一座钢框架结构厂房是?P346答:1931年上海杨树浦电厂一号锅炉间P363答:1923年,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P376答:吕彦直107上海沙逊大厦的建筑特点?P336答:英商维克多·沙逊经营的沙逊洋行房产,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为钢结构的10层大楼,局部高12层。

平面呈A字形,一部分作为沙逊洋行办公之用,一部分开设旅店。

P382答: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整体轮廓,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分”构成。

屋身尽量维持梁柱额枋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超越古典建筑的基本体形,保持着整套造型构件和装饰细节。

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

P382答: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和整体轮廓,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造,体形由功能空间确定,墙面摆脱框架式立面构图,砖墙承重的新式门窗组合,添加梁额枋雕饰,屋顶仍保持大屋顶组合,以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结合。

外观呈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

P386答:1925年,“装饰艺术”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举行,欧美各国开始流行装饰是一种向国际是过度的形式。

特点:体形简洁明快,阶梯形体块组合,流线型圆弧转角,横竖线条,几何图案浮雕P304答:1、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结束军阀混乱局面,城市近代化和建筑近代化获得发展2、军阀混战和革命高涨形势下,军阀,地主,买卖向上海,天津,北京转移,进行商业活动,投资房产3、20世纪30年代,资本注意经济危机,吸引华侨国内投资,沿海地区资金充足,投资房产4、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政治中心,上海经济中心,展开行政,文化,居住建筑5、1931年“九一八”东北等地(沈阳、哈尔滨、鞍山、牡丹江)进行城市规划,频繁建筑活动6、20世纪20年代后,建筑留学生增多,中国建筑师队伍扩大。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二篇 中国近代建筑(公元1911~1949年)第一章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 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状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建筑——近代建筑时期。

第二节 发展分期1、传入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形成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3、繁盛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末)4、夭折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末)第二章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第一节 概述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城市的特点(1)中国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

(2)绝大部分城市是地主封建统治者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3)城市大部分是消费性的。

(4)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城市的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

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由于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动,而产生急剧的变化。

中国城市的变化开始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

其结果:香港被强行割让给英国侵略者;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被强行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广州被划定“租界”。

继后,从沿海到内地,约70多座城市被强迫开辟为殖民地式或半殖民地式的商埠城市。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家已在各通商口岸建立近代工商业企业。

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曾一度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近代企业也开始产生。

由于工矿、商业、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先后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

此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动,又促使原来的封建旧城市逐渐地发生变化,旧的城区衰落了,新的城区在成长。

第二节 近代城市发展的两大类型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1、第一类: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属于这类城市的有:A、 帝国主义国家侵占的城市。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引进,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进入现代化时代。

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建筑师开始在国内推广现代建筑风格,如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逐渐步入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轨道,建筑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政权开始重视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如广场、公园、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采用了现代化建筑风格,如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的红楼、复旦大学的图书馆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更加注重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师开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道路。

而且,建筑师们也积极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长江大桥、武汉长江隧道、北京大学医学部等。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进入了高峰期。

建筑师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大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了对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的重视。

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北京鸟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塔等,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总之,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是一个逐步向现代化进化的过程。

建筑师们在拓宽视野、提高技术、强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建筑史08近现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08近现代建筑

4、中国近现代建筑史课题
宏观的:分期、分区、分类总结 (建筑师、建筑类型、制度、技术、材料、思想、城市) 1、城市建设 2、建筑类型、技术 3、建筑制度 、建筑教育 、建筑设计机构和建筑师 4、建筑形式 、建筑思潮 ……
5、 Some topics or KEY WORDS
1、理论: 支撑;线索 2、南京十年 3、中国固有式 4、墨菲 5、巴黎美术学院 6、中国营造学社 7、集合住宅 8、风格:国际式、ART DECO 9、骑楼 10、 “建筑”
1 古今之别:
3、从社会体系到建筑体系的分析方法
1 关联性在时间上:变化不是平行的、一一对应的:滞后与超前 2 关联性在内涵上:主导因素不是单一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式不同; 1 2 3 4 5 技术的滞后 制度的适用范围 文化的内在矛盾 城市化过程 建筑本身的多重身份
-艺术形式:传统的力量:-新公共建筑反映的时尚;工业建筑的弱约束 -物质形态:移动;再生;使用周期等
5、 Some topics or KEY WORDS
1、理论: 支撑;线索 现代性 “现代转型” 后发外生型
民族主义 -思想文化 清末中体西用;五四新文化(传统的两种态度) -民族国家 国家权威/ 职业建筑师
5、 Some topics or KEY WORDS
2、南京十年 1927-1937 1911 辛亥 1925 孙中山 1926 北伐 1927 南京、上海 412 1929 北京 东北 主权国家体制初步创立 经济管理的国有化 文学、艺术的发展 中国固有式
5、 Some topics or KEY WORDS
附: 德日系 Vs 欧美系 1920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柳士英 刘敦桢 龙庆忠 192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专业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建筑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著读了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建筑人才的出现孙中山曾说:“夫人类能造屋宇以安居,不知几何时代,而后始有建筑学。

中国则至今未有其学……”中国建造房屋是行而不知,外国是知而后行。

一门专业的独立需要具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专业人才的出现使得一种专门知识得到确认,第二:专业组织的形成使得该专业具有共同的标准和规范。

第三专业教育的开展,使得专业知识标准和规范得到普及。

下面我说一下中国建筑师的出现。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戊戌变法夭折,和义和团的危害,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

废除八股文,进行教育改革。

先后两份文件《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土木工程学和建筑学列为现代中国的教育科目。

但是当时的建筑学所设课程与木工课相差无几,因此建筑被视为大木的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改观。

虽然建筑学并没有真正的得到发展,但是土木工程学在全国的大学中迅速发展,土木工程学的学生和分布都是非常的广阔。

土木工程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中国建筑在科学性方面的提高。

与之同时产生的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则开始的比较晚,中国人获得专业的建筑学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国外留学获得,其中以留学美国与日本的较多,其中由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影响尤其重大。

留学美国的那一批学生为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设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最早获得建筑学专业训练的人就出自留日的学生。

综合所有的学生来说,第一批从清华毕业的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对中国建筑影响最大。

1908年,美国国会决定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为使中国学生能在进入美国之前打下必要的基础,设游美学务处并设肄业馆,1911年肄业馆改为清华学堂。

庄俊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是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学生。

在赴美留学的学校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学生最多。

影响最大,其中杨廷宝、梁思成和童寯等都毕业于宾大。

中国建筑人才的出现可以说一开始就是通过留学才得以出现,中国早期留学欧美时期,都是学习西方的古典主义,因此当时毕业的一大批中国的建筑人才都是倾向于古典主义,他们创建的建筑系也大都摆脱不了学院派的束缚。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
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
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
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
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
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
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
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
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
返回目录
马尾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鸦近代片海战军学争校,到虞在氏甲船旧政午宅大是战臣中沈国争葆近(代1建84筑0中~西合18璧9的5成)功
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 州设立。
范例。其中西合璧的布局结构与建筑风格,
汇(号1文 )8书88院年钟今楼中山路19阶方6 段面这。是是主帝西要国典在出方有主型建当近两义形筑时代方者象审生地美活建在面表心时筑中的现态尚开国新了上、近的思始通建代嬗想传商筑中变观入口活国过念上程的中岸动层,历国租。资同史的界一产时缩阶反影层映。
筑风格都曾先后地或交错地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反映出来。在
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租借地的城市,建筑风格较为单一;
典在格型几纷的个然殖帝杂民国陈式主的建义局筑国 面家。共同占领租借地的城市,则出现建筑风

从建筑风格的演变来看,近代中国首先传播的外来形式
是西方各国的古典式和“殖民式”。19世纪下半叶建造的
外国使领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以及20世纪初外
度 和、技复术杂设的备工上程已接达近到当很时高国的外施的工先质(1进量92水。9年平一今。部孝分陵卫建大旧南筑华址京大在体戏育设院学计院上)
• 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1。935年
今中山南路
• 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 67号)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近代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交融与碰撞,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建筑史,包括建筑风格的转变、建筑技术的革新以及建筑的社会背景。

一、建筑风格的转变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主要源于西方现代建筑的传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与西方接触,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被引入中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洋楼建筑,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标志,体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洋楼建筑有着西方建筑的特点,比如欧式立面、拱券和带有西式装饰的建筑细部。

同时,传统中式建筑的某些元素也被保留下来,例如屋顶的琉璃瓦和悬山顶。

而在20世纪中叶,中国建筑风格又出现了一次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建筑风格。

这就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兴起。

中国现代建筑以功能性强、拥有独特形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特点。

建筑师们开始倡导“人民大众的建筑”,追求简约、实用与美的统一。

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建筑技术的革新近代建筑技术的革新对中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建筑的引入下,中国的建筑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

在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基础上,引入了钢铁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种技术的改变使得建筑能够更高、更宽、更大规模。

同时,电梯、自动门、中央空调等现代科技设施也逐渐应用于建筑中。

这些技术的革新使得建筑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此外,建筑材料的革新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在传统建筑中,砖、石和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玻璃、铝合金、玻璃钢等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变得更加透明和轻盈。

同时,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建筑材料也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

三、建筑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的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固有式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 1937-1949年,中国陷入持续12年的全面战争状 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 • 抗战时期,政治中心转移到西南,部分沿海城市 工业转移到内地,四川,云南,湖南,广西,陕 西甘肃等省的工业有所发展,近代建筑活动随之 扩展至内地的偏僻县镇。 • 20世纪40年代后期,欧美现代主义建筑活跃, 对中国建筑界影响加深。
近代中国建筑
11.3 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居中国大陆海岸线中 点,东经长江口入海,既是长江门户,又是南北海 运中心.有广阔的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腹地.
11.3.1 租界主体的形成和上海大都市的崛起. • 1842年五口通商,1843年正式开埠,1845年相继 设立英\法\美租界.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 租界.至1915年,公共租界面积36km2,法租界 10km2.193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外侨为36471人, 华人为910874人.
近代中国建筑史 1840-1949
近代中国建筑
“近现代”的内涵
近代中国建筑
近代化的关键社会因素
近代中国建筑
第10章 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大背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 型 • 近代化是现代化的序曲,是步入现代转型期的初 始阶段 中国的现代化类型----“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 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 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2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 • 19世纪90年代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范围。外 国资本扩大进入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大幅增加。 租界和租借地、附属地城市建筑活动大为频繁; 建筑类型增多;建筑规模扩大;涉及水平提高。 • 民族工商业发展、宪政变革、城市生活的普遍需 要,推动了各类型建筑的转型速变。20世纪20 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已经形成。 • 1927-1937年,近代中国建筑的繁盛期。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和海关钟楼
外滩汇丰银行大楼是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 和建筑面积均居当时外滩建筑的首位。建筑主体5层,1楼四面有夹层。大楼 以正大门与正大门上面的穹顶为中轴线,两侧形成严格对称。主立面成横5段、 竖3段的格式。6扇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为罗马石拱券样式。券门左右置高 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大石块作外墙贴面,宽缝砌置。2至4层中段中部 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贴墙石块则为细缝砌置。5层上面的 圆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
近代中国建筑
11.3 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11.3.2 多功能经济中心与城市多元结构 • 商业,金融业,11万户商家,汇集世界上最著名银行 的分支机构 • 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1933年,30人以上工厂3485 家,占全国12个大城市工厂总数的36%,1949年达 1万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55%. • 贸易中心,上海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 近代交通与通信业发展。
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
地上21层,高77米。建于 1930年—1934年,钢框架 结构。建筑风格为艺术装饰 主义。初期作为公寓使用。 平面呈 X 形,双层铝钢框架 结构,22层,解放前是上海 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 装饰艺术派与美国现代高层 建筑风格相结合。 立面为中高两低跌落式构图, 从11层起逐层收进,所有顶 部沿口均饰以统一的几何形 连续装饰图案,轮廓线丰富。 外墙底层为暗绿色高级花岗 石贴面,上为浅褐色泰山面 砖贴面,窗裙部分拼成图案, 色调和谐统一。是上海高层 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早期 代表。 上海百老汇大厦
近代中国建筑
11.3 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11.3.3 近代建筑的齐备和市政建设的近代化发展 • 上海是中国近代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类型 最全的集中地。 • 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商业,交通,文化,教育, 医疗,体育等,类型完备。 • 居住建筑:里弄住宅 花园洋房 高层公寓
上海永安与先施公司大厦
近代中国建筑
11.1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11.1.2 工矿业发展 •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1894年甲午海战前, 共兴办军事企业21个,民用企业40个。中国近 代207个城市,直接受惠于洋务运动的就占1/4。 • 马关条约后,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1893-1915年,外资设立重要厂矿136家,成为 推动口岸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的发展,成为推进口岸和 非口岸城市转型的有利因素。
凡尔赛宫 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
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 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大楼顶部 设计有3层高的钟楼。钟楼依次分为 钟坠、钟面、主机、鸣钟几部分, 是一组调音谐和的鸣钟装置。这座 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 名大钟之一。由于该楼与汇丰银行 大楼在设计上和谐地处理了高与低、 长与狭的协调关系,建筑风格也相 对统一,因而,被人们称为外滩的 “姐妹楼”。
近代中国建筑
11.2 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11.2.3 交通枢纽城市 • 因铁路的建设而成为新兴的铁路枢纽城市或水陆 交通枢纽城市,如河南的郑州、河北的石家庄、 安徽的蚌埠、江苏的徐州、陕西的宝鸡等。 11.2.4 工矿专业城市 • 矿业城镇:煤矿城市,唐山,基隆,阳泉,焦作, 萍乡等 • 工业城市:无锡,南通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点 • 被动开放,以外来势力侵略方式开始,租界, 租借地城市,通商口岸,沿海,沿江,沿铁路 干线城市成为近代化的前沿和据点。 • 政治动荡,现代转型在无序状态下蹒跚前行。 • 资源紧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 • 现代转型集中于城市,现代转型整体进程缓慢, 城市与乡村,沿海与腹地社会二元分化明显。
近代中国建筑
第11章 城市建设
近代中国建筑
11.1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11.1.1 通商开埠 • 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约定五口通商开始, 至1924年自行开放蚌埠,中国近代开放的口岸 城镇共计112个。 • 约开口岸:租界型开埠,上海、天津、汉口、厦 门、广州等;租借地、附属地型பைடு நூலகம்埠,青岛、大 连、哈尔滨等;居留区型开埠,如宁波、烟台、 福州、营口等。 • 自开口岸:清末开有20多个,北洋政府时期开 有15个。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和海关钟楼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 • • • •
1927-1937年繁盛期的主要表现: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形成了10年相对稳 定的发展局面。 社会上层阶级加速向中心城市流动,加快了城市 和租界区的发展。 以银计价的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 官方建筑活动,南京,上海,中国固有形式。 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建设活动。 中国建筑师队伍的壮大与设计实践。 欧美新建筑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中国建筑
11.4 首都南京的规划与建设
11.4.1 近代南京城市转型的多元背景 • 1958年,中法《天津条约》将南京列入通商口 岸。 • 洋务工业活动,1866年,金陵机器局始。 • 西方教会活动,1846年,南京与澳门,北京被 列为中国三个主教区之一。 • 铁路交通建设,1908年,沪宁铁路,1912年, 津浦铁路。 •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特点——受制于二元社会 经济结构的影响,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城市 和建筑未实现全方位的转型,明显的呈现出新 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 • 新建筑体系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并在现 代化的前沿地区迅速发展;通过出国留学和国 内建筑学科的开办,成长了中国的建筑师和建 筑事务所;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推进 了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 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1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1842年,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 通商开始,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开放的 商埠到24处。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创办军事工业, 70年代开始开设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私营资 本开始创办近代企业。 传统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官工系统中终止了活动, 在民间建筑中仍然不间断的延续。 本时期城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商口岸。
近代中国建筑
11.4 首都南京的规划与建设
11.4.2 “首都计划”及其局部实施 •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开始计划, 1929年12月颁布“首都计划”。 • 城市划分为6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 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住宅区。 • 路网规划,方格网,中山路。 • 对于中国固有形式的提倡。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现代转型的主要内容------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从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向商品经济占主 导的工业社会的演化 • 从彼此隔绝的乡村社会向开放的,相互关联的动 态城市化社会的转化 • 从利用畜力,人力的有生命动力系统向无生命 动力系统的转化,使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转 化。
装饰艺术派 起源于20年代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装饰艺术与现
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后传至美国等各地,如美国早期兴建的一些 摩天楼即采用这一流派的手法。装饰艺术派善于运用多层次的几 何线型及图案,重点装饰于建筑内外门窗线脚、檐口及建筑腰线、 顶角线等部位。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该建筑外观犹如一艘停泊 在港湾的大邮船,其优美 的“船弦”弧线和直线组 成的“船体”立面简洁而 又有动感,是著名匈牙利 籍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 生活20年后创作设计的最 后一个作品。 各层的生活露台,都向着 花园,这种空间在建筑艺 术上称“灰空间”,很有 情趣。由于露台形成的层 层迭落状,所以更能与花 园自然空间有机地结合, 构成室内室外空间的统一。 上海吴同文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