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口腔医学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口腔医学考试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90b8f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c.png)
口腔医学考试试题库与答案1、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为5cmH20,血压80/65mmHg,处理原则为()。
A、适当补液B、使用强心药物C、用扩血管药D、补液试验E、充分补液答案:D: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2、患者,女,50岁。
戴义齿3天,咀嚼时感义齿松动度明显。
查:876515678缺失,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
44上分别为三臂卡环,颊舌侧基托位于黏膜转折,远中覆盖磨牙后垫近中1/3。
前伸颌及侧方未见早接触。
引起义齿翘动的原因是()。
A、基托伸展过长B、非正中无多点接触C、支托形成了转动轴D、卡环数目不够E、覆盖的基托游离端黏膜过厚答案:C:在支点的平衡端放置间接固位体,如支托、隙卡,或者延长基托,可减少义齿的翘动。
3、可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
A、利福平B、异烟肼C、阿昔洛韦D、吡嗪酰胺E、卡那霉素答案:B:异烟肼可单用也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
其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手脚麻木、肌肉震颤和步态不稳等。
4、患者,女,50岁,一周前因外伤折断前牙,已经根管治疗,检查:1冠折,断面在龈上,无叩痛,无松动,牙片示根充完整,无根折,该牙进行桩冠修复的时间是根管治疗后()。
A、1天B、3天D、10天E、2周答案:C:外伤性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尖周反应,根管治疗后应至少观察l周。
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未分化癌B、鳞癌C、腺癌D、恶性淋巴瘤E、横纹肌肉瘤答案:B:记忆题。
6、对各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是()。
A、乙琥胺B、苯妥英钠C、卡马西平D、丙戊酸钠E、苯巴比妥答案:D:A项,乙琥胺为治疗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B项,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小发作(失神发作) 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C项,卡马西平对精神运动型发作疗效较好,对小发作效果差。
D项,丙戊酸钠为广谱抗癫痫药,临床上对各类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对大发作疗效不及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但因其肝脏毒性不作首选药物。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分析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a9c51a05087632311212f7.png)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分析目的对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34例。
所有患者均于锁骨下深静脉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同时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并予以相应的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的建立起了中心静脉通道,通过及时的输液,患者的休克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未出现静脉栓塞、静脉炎等并发症。
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有助于护理工作及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及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心静脉压监测;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护理措施患者处于重度烧伤休克期时,快速有效的建立补液通道为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通过可靠、科学的监测,能够将监测数据作为抗休克治疗的重要参照。
我院对重度烧伤的患者于锁骨下深静脉处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并将其作为补液的通道,同时还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检测,综合患者的脉搏、尿量、意识等指标予以患者抗休克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34例。
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37±6.34)岁。
在受伤原因中,11例开水烫伤、14例乙炔燃爆致伤,1例汽油烧伤,2例酒精燃燒,3例为森林火灾烧伤,3例为液化气燃烧烧伤。
患者的平均烧伤面积大于50%TBSA,其中7例伴有吸入性损伤。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在补液中的应用方法1.2.1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在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时,应让患者平卧,然后将测量管中的零点位置放入到第四肋及腋中线之间的交接处。
此时,标尺所对对应水柱上的数值便为中心静脉压,完成测量之后,应关闭测压管,并打开输液器,可提升输液的通畅性。
1.2.2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补液中的应用①通过中心静脉压监测可对患者的右心功能及循环血量进行了解。
中心静脉压科普(完整版)
![中心静脉压科普(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67bf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2.png)
中心静脉压科普(完整版)一、中心静脉压的定义与作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即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它的高低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受到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共同影响。
当心脏射血能力较强时,能够将更多的血液泵入动脉,使得右心房内的血液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反之,若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如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右心房和腔静脉淤血,中心静脉压就会升高。
在静脉回心血量方面,若回心血量增多,例如输液、输血过多或过快,会导致右心房内血液增加,从而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相反,若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则降低。
中心静脉压在评估心脏功能和有效循环血量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脏工作状态和血容量情况。
例如,在休克患者的治疗中,中心静脉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因为血容量不足还是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休克,从而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在手术过程中,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也能帮助医生更好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因输液不当引发的并发症。
总之,中心静脉压是临床医疗中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和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二、中心静脉压的临床应用(一)判断右心功能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中心静脉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当中心静脉压升高时,可能表明右心功能不全,如出现右心衰竭。
此时,右心房和腔静脉内的血液淤积,压力增大。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数值变化,可以辅助医生早期诊断右心衰竭等疾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指导补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对于休克等患者,中心静脉压对于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对于中心静脉压偏低的休克患者,提示血容量不足,需要加快补液速度并适当增加补液量;而对于中心静脉压偏高的患者,则要谨慎补液,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通过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医生能够根据其数值精准调整补液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休克
![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e0d880370722192e4536f6e5.png)
尿量 (ml/h)
中心静脉压
(cmH2O)
突出表现
无症状 轻度口渴不安 苍白口干 烦躁冷汗 四肢发凉 高度口干 表情淡漠 肢端发绀
代偿期 <750
正常
≤90
轻度减少 正常 (40~50) 减少 下降 (30~40 ) (5.0左右) 少尿 明显下降 (10~20) (<5.0)
轻度
对急性全身感染导致的低灌注的复苏目标
①CVP 8-12 mmHg; ②MAP >65 mmHg; ③尿量 >30ml/h; ④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 ⑤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 )≥65%
对以乳酸水平升高作为组织低灌注指标的患者 以乳酸水平降至正常作为复苏目标
容量复苏
〔观察重点〕
2.皮肤和周围灌注: 皮肤温暖红润—毛细血管功能正常 指压皮肤苍白不明显 皮层下小血管收缩 皮温升高红润—— 感染休克早期小动脉阻力下降 指压皮肤苍白明显, 休克进展 湿冷苍白发花—— 毛细血管痉挛伴小动脉阻力升高 指压皮肤苍白明显,周围发绀数分不退—休克恶化v充血 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指压胸骨柄皮肤2-3秒 放手后皮肤由苍白恢复红润<5s为正常 休克:
容量复苏的原则: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均 有血容量不足 根据血细胞比容、中心静脉压和血流动力学 监测选用补液的种类,掌握输液的速度。 推荐晶体为主,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一般不推荐人工胶体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或者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
容量复苏
需要强调的是,容量复苏应考虑疾病需要
还要考虑患者心血管的顺应性(心衰/肾衰时)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可能导致基础疾 病加重,输液速度不宜太快。 不建议早期进行有创检测,因为相当一部分患 者可以从早期液体复苏中恢复。
补液简述
![补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2d778193700abb68a982fbe0.png)
一、补液的几个基本概念:1.补液,补的不只是液体,而是根据病情,补充足够的水和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也就是:中和过多的,补充不足的,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2.补液不是目的,补液是使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从而进一步功能恢复的前提,正确补液应同时及以后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不能单纯的为了补液而补液。
3.张力,是指电解质溶液占总溶液的比例,张力越高,溶液所含电解质越多。
所谓“等张溶液”,是指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
所谓“张力”实质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临床上,0.9% NaCl(盐、NS、生理盐水),1.4% NaHCO3(碱),1.87%乳酸钠均为等张液;任何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均无张力,因为葡萄糖溶液不适电解质溶液。
4.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渗透压是个相对的概念,两种不同溶液之间才有渗透压的概念。
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生理盐水),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临床上,5%GS(糖、葡萄糖),NS是等渗液,10%GS、10%NaCl、5% NaHCO3是高渗液。
二、补液的生理学和数学基础1. 液体量正常人每日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影响因素:损伤修复,生长发育;术后低蛋白血症;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多(体温每升高10C,液体量增多10%)。
有脱水情况的,除生理需要量外,还有累计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2. 能量0--1岁100kcal/kg 以后每增加三岁能量需要量低减10kcal/kg正常情况下,能量来自于饮食,短期禁饮食患者能量来自于输液中的葡萄糖,并且,补液时根据制定的补液计划,补足各种所需液体,液体量的不足部分都可以用糖来补充(糖尿病补液另说);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超过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CVP测量,我们做对了吗?
![CVP测量,我们做对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813d7ec7e009581b6bd9eba2.png)
股静脉置管所测压力与CVP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直线回归方程推算CVP: 中心静脉压=下腔静脉压X0.879+3.984
CVP
CVP正常值:5~12cmH2O
<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 阻力增高; >20cmH2O时,则表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但是
这样就完了吗?
CVP的测量意义
中心静脉压——一个饱受诟病的指标
以压力指标来监测容量负荷,难以准确。还受到诸如血管张力、心功 能代偿等因素影响。 以右心负荷指标来反映全心甚至左心功能,难以全面,准确。
例如:高CVP的人,可以表现正常的心功能和血管容积的极度增加,也可能是心功能 抑制的正常血容量病人。 CVP也不能反映肺动脉压力 无论是单纯的CVP,还是CVP曲线,压力 变化量来反映容量或者心功能状态,都 是不可取的。 所以CVP是一个无用的指标?
导管相关因素
过深 偏高
位置
测量时,导管尖端相对于右心房 的相对距离将是CVP值的影响因素
CVC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心房入口上 2cm最为理想,成人锁骨下静脉置管深度 约为7-8cm,颈内静脉置管深度约1314cm,可以通过拍摄x线片确定。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ICU
过浅 偏低
胸片
导管相关因素
• 管腔的选择
管腔
• 由于中央腔在开口在导管尖端或下端,且管内直径比周围 腔大,不容易堵管,使用中央腔进行CVP检测更为准确,经 周围腔测得CVP值偏高,建议将中央腔统一作为测量管腔。 • 中央腔与周围腔测得CVP数值的一元回归方程: • CVP中央=0.999*CVP周围-1.483
•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9765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休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紧急情况,它通常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导致的循环衰竭。
休克患者的有效补液是休克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旨在恢复有效循环容量,维持组织灌注和氧供。
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理状态和病因等因素来决定补液的总量。
本文将介绍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1.初始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初始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是根据患者的体重、血压和估计的失血量来确定的。
通常,初始休克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补液总量(ml) = 体重(kg) × 失血量估计(ml/kg) + 脱水量(ml) +充盈量(ml)其中,失血量估计可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检查结果来判断。
脱水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皮肤弹性、口干舌燥和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来判断。
充盈量是指补充有效循环容量所需的液体量,一般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皮肤温度和尿量等指标来判断。
2.感染性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其补液总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感染程度和炎症反应。
一般来说,感染性休克的补液总量计算公式如下:补液总量(ml) = 体重(kg) × 20-40 ml/kg + 炎症反应(ml) + 脱水量(ml) + 充盈量(ml)其中,炎症反应是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指标的升高程度。
脱水量和充盈量的计算方式与初始休克补液总量相同。
3.低心排休克补液总量计算公式:低心排休克是由于心脏泵功能不全引起的休克,其补液总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脏泵功能和组织灌注情况。
一般来说,低心排休克的补液总量计算公式如下:补液总量(ml) = [体重(kg) × (目标灌注压-中心静脉压)(mmHg)] / 收缩压下降(ml/mmHg) + 脱水量(ml) + 充盈量(ml)其中,目标灌注压和中心静脉压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力波形和中心静脉压来确定。
收缩压下降是指患者在心肌缺血和灌注不足时收缩压的下降幅度。
休克病人的护理讲学
![休克病人的护理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24c16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9.png)
休克发展过程中微循环3期的变化
休克早期
特点
收缩,缺血; 前阻力后阻力;
少灌少流、灌< 流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兴奋; 缩血管体液因 子释放。
影响
代偿作用重要; 维持血压;
血流重分布
组织缺血、缺氧。
休克期
休克晚期
扩张,淤血;
麻痹性扩张;
前阻力<后阻力;
微血栓形成;
多灌少流、“灌”“流” 不灌不流
>1600ml (>40%)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 0.5为正常 >1.0~1.5表示休克 >1.5~2.0为严重休克
➢ 通过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重要脏器功能的评 估了解休克的严重程度。
➢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CVP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护 理 诊 断
➢ 血管扩张剂 酚妥拉明
➢ 强心剂
西地兰
6、改善微循环
➢ 早期:立即用肝素
➢ 晚期:氨甲苯酸、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
7、控制感染
8、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失血性休克 [定义]
由于大量失血所引起的休克。出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即 可发生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消化道出血、 妇产科疾病引起的出血等。 [处理原则]
微循环、代谢改变,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一)微循环障碍
收缩期:心跳加快,心排出量↑ 扩张期:
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心排出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衰竭期:
➢ 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 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神经外科补液
![神经外科补液](https://img.taocdn.com/s3/m/00f2d6cc6f1aff00bed51ef2.png)
血脑屏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2)
BBB破坏的病人:不论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都会从血 管向外渗到脑组织,从而加重脑水肿。
输注胶体液和血液制品:显效快(比晶体液更为适宜) 输液量传统观念:严格限制输液量 • 补液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正常脑灌注压不能维
持、加重脑损伤(必须竭力避免,保持灌注)
3.公式: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4.超早期辅以鼻饲饮食 5.限制葡萄糖的摄入 6.保持灌注才符合逻辑
神经外科补液
制定补液计划(1)
1、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
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
②估计病人已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手术 丢失、体外引流等丧失的液体量;高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 升高1℃,每千克体重应补3—5mL液体);气管切开呼气散失 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 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以2000mL计算。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神经外科补液
血脑屏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1)
BBB完整的病人:液体的移动按照Starling 规则进行,
即取决于血管内、外流体静水压和渗透压之间的差
异
低渗液:血浆渗透浓度下降,水将沿着渗透压梯度
进入脑组织,其结果是加重脑水肿、升高颅内压和 降低脑灌注压 (神经外科病人体液管理必须严格避免低渗溶液输注, 目的是防止血渗透浓度降低。)
神经外科补液
制定补液计划(3)
3、怎么补?具体补液方法:
①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胶体 ②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常每分钟60滴,相当于 每小时250ml 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https://img.taocdn.com/s3/m/ae13ce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5.png)
正常 低 少 血容量不足/心功能欠佳
收缩血管,补液试验
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 或血容量不足,可予补液试验:
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给予静脉注入, 若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 若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提示心 功能不全。
置管路径: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取肝素稀释液连接中心静脉管,抽回血,见回血,用 肝素稀释盐水冲管腔,通畅,三通管连接病人静脉 口,将补液连接三通另一接口。 5.在病人体表确定零点,平右心房(平卧位为第四肋 间腋中线,半卧位为第四肋间腋前线。)。
测定装置
操作流程
6 .转动三通通生理盐水,使输液器管内生理盐水升高至 约25cm以上,取下输液器与大气相通,观察输液器 管水柱下降波动至稳定。
7.读取数值。(正常值5-12cmH2O) 8.测量结束后,调节三通使中心静脉管与补液相通,
调整补液速度。 9.使病人舒适卧位。 10.记录数值、告知值班医师,整理用物。
密闭式监测法
1.物品另有创压力传感装置的监护仪及监护器一套、 支架、测压换能器及延伸管、传感器。 2.流程 a.连接中心静脉压测压装置,管路通畅。测压延 伸 管连接一只三通管。 b.建立生理盐水通路,连接三通管,排气。 c.协助病人于合适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 d.消毒病人静脉端管口,用10ml注射器抽回血,见回 血,用肝素稀释盐水冲管腔,保证通畅,三通管连接 病人。
❖ CVP 组成:右心充盈压、静脉内壁压(静脉内血容 量)、静脉外壁压(静脉收缩力和张力)、静脉毛 细血管压。
临床意义
❖ 反映体内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 充盈压力、右心功能的变化。
❖ CVP小于5 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佳或 血容量不良。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a54761e45c3b3567ec8bf3.png)
补液实验
• 取等渗盐水250ml,在5~10min快速静脉注入。 • 如果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心率不变,提示血容量 不足;
• 如果血压不变中心静脉压升高,心率增快,提示心功能不 全;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 气胸 • 血管损伤 • 感染 • 出血或血肿
• 心包填塞
•VP 的测量
开放式CVP 的测量
• • • • • • •
零点调节:平卧位时将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 与右心房相平行水平处(相当于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 侧卧位时则对准胸骨右 缘第四肋间。或者用“U” 型管标定右心房水平在 测压管上的读数,该读 数就是零点。
测压前确定管道通畅:回血好、液体输入顺利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意义
概念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 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中心静脉压监测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由颈内静脉或 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也可经股静脉或肘部静脉插入 到上腔或下腔静脉,之后将导管末端与测压装置相连,从 而测得CVP或获得连续的中心静脉压力波形及数值
转动三通,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液面在测压管内上升, 液面要高于病人实际的CVP值,同时不能从上端管口流出。
调节三通,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测压 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不再降时读数。
调节三通,关闭测压管,开放输液通路
影响中心静脉压(CVP)的因素
1. 导管直径及置入位置 2. 右心室顺应性 3. 三尖瓣 4. 回心血量 5. 血管张力 6. 胸腔压力 7. 呼吸机应用 8. 其他:病理、神经体液、药物、零点位置、体位
目的
中心静脉压可作为临床上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紧急情况下输血、补液时,测定中心静脉压借以监 测血容量的动态变化,防止发生循环负荷过重 血压正常而伴少尿或无尿时,测定中心静脉压借以 鉴别是血容量不足抑或是肾功能衰竭
第九节 休克
![第九节 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23a8f1120740be1e650e9abf.png)
第九节休克(难点)一、概论1、概念: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限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休克的本质:组织和细胞缺氧休克的根本问题:组织细胞受累2、循环骤停的临界时间是:4分钟。
(一)具体的发病机制:代谢紊乱和微循环改变1、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以及产生炎症介质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它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来维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休克。
)2、微循环改变:(1)微循环的组成:(了解)1.微动脉(调节微循环血流量的“总闸门”);2.后微动脉;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循环的“分闸门”);4.真毛细血管;5.通血毛细血管(没有物质交换作用);6.动-静脉吻合支;7.微静脉(是微循环的“后闸门”)。
记忆:三毛、三微、一动静(2)微循环的三期变化:(二)临床表现:1、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休克程度的判断(常考) 注:*成人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人体的血液占全身的体重的7%-8% ●休克分度歌诀: 休克分度很好记 脉搏特点记心里 轻度不会超一百 一百二零是中度 重度休克速而弱 无尿脉搏摸不着 2(1:1)休克代偿期的生理调节改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
2)典型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速、过度换气等。
血压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情况的舒张压升高,故脉压缩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早3)休克代偿期的两大特点:(考点) ①脉压缩小(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②血压正常或稍高(2:1)休克失代偿期的生理调节改变:主要是组织缺氧,乳酸增多,代谢性酸中毒。
2)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脉压更缩小。
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c6c5887addccda38366baf04.png)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CVP
低
BP
低
原因
血容量严重不足
处理措施
充分补液
低
高 高 正常
正常
低 正常 低
血容量不足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 对过多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 足
适当补液
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 舒张血管 舒张血管 补液实验
补液实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min内经静脉滴入,如血压升高,而 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0.29~0.49KPa(3~ 5cm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休克指数 尿量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测定 肺毛细血管楔压 动脉血气分析 凝血功能监测
判定失血量、休克程度 反映肾灌注情况的指标,可判断休 克的程度
可鉴别休克的类型,能反映血容量,并指 导补液量
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 能状态 鉴别体液酸碱紊乱性质、及时纠正酸 碱平衡 检查血小板计数,血浆钱圩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PT、APTT、 D—二聚体等
• 对休克的初步纠正或血容量达到一定的补充后再 采取彻底的止血措施 • 对必须要手术止血的应在迅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的同时立即手术
三、血管活性药物:
注:
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血容量已补足、活动性出血已控制,而血 压过低(收缩压小于85mmHg,不能维持脑、心、肺、肾的供血者
1.血管收缩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 2.血管扩张剂:适用于补充血容量而血压仍未见好转, 而且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体无尿,心力衰竭、高压等(酚 妥拉明、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可逆的代偿期:(中度)
失血量20%-40% 心输出失代偿减少、组织缺血、 缺氧趋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