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一课第一课时备课教案
《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f2f0a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e.png)
教案设计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授课课时第一课时(两个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使用教材部编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设置“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和“台湾省”这几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概况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对于“国土”概念也已经初步建立。
但他们的认识还建立在与个人生活相关的部分,或是停留在“960多万平方米”的陆地面积这一概念, 具有片面性、碎片化、浅显化的特点,并且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陆疆域的相关信息。
2.了解我国行政区划情况,明白“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名称的含义。
3.明白台湾省是我国的一部分,体会到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陆疆域的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行政区划情况,明白台湾省是我国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具:PPT、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行政区域拼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板块一:视频导入,航拍(一)视频导入,激起兴趣1.教师播放《航拍中国》的片段,激起学生以《航拍中国》片段导中国兴趣。
2.教师设疑,导入课题(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中国,那同学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师板书课题】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板块二:借助教具,发现中国(一)出示地球仪,发现位置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地球仪,找一找中国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得最详细。
2.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请学生说说我们可以借助哪里为参照,来介绍中国的位置?3.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
【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4.请学生观察地球仪,数一数我国有多少个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第一课时《班委会的职责》说课稿(附板书)课件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第一课时《班委会的职责》说课稿(附板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271e9d4028915f804dc278.png)
总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家都觉得一个好的班长应该具备沟通 和协调的综合能力。
(设计意图:大家心目中当的班长条件是怎样的?通过本班级和本年级 学生的真实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班长,作为班委的条件都不是唯 一的标准,而这些综合标准中民主、公平、热心是大家更看重的。这也 正是班委们应该具备的服务和奉献精神。这一环节既深化了本课的主题, 也呼应了开头。)
六、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忆班级活动,明确班委及职责。
1.(教师出示以前班级运动会的照片) 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或者收获。
2.引导学生发现在此次运动会中体育委员的付出。 赛前配合体育老师选拔运动员,填写运动员表格,带着运动员训练……
3.体育委员是我们班委之一,在我们班级中还有哪些班委呢?
活动四:担当班委有条件,沟通协调需班长 为了班级更好地发展,班委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他们的工作涉
及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班委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哪个班委应该 发挥作用
1.班长这时候就有责任把大家组织起来商量并讨论解决的办法,看来 在班委中对班长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班长呢?
2.课前老师在我们班级和整个五年级做了一份调查,从调查结果,你 发现了什么?
二、说学情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不再依赖老师和家长。他们更 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平等 对待,希望拥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并被肯定。我们应该在班集体生活中, 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本课就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相关内容,目的帮助他们建立 班级生活以及班级事务和“我”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参与集体生活的 能力。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班委会的的日常 工作和职责要求。但是评选工作还不太熟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c086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b.png)
认识我国的国土疆域。
难点
懂得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航拍中国》
2、思考: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我们国家的国土,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呢?
3、汉语词典: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小活动: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位置,并说一说,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地处哪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坚决捍卫领土完整。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地图认识我国的疆域,能够自主搜索资料认识台湾岛。
3、知识目标:认识我国的国土疆域,了解台湾岛,懂得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华罗庚
5、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总结:我国的海陆邻国。
10、地理知识知多少:
(1)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域?
(2)我国的首都是哪里?
(3)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10、知识链接: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11、交流园: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看看我国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你和家人出生在什么地方?试着在图中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9d16a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1.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道德和法律的概念与作用1. 引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发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道德和法律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讨论道德和法律的作用,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3.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良好的道德品质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与道德品质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和坚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法治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0db2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4.png)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 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法学法】教法: 调查、访问、合作交流学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准备: 了解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资料,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周一到周五我们每天都要上课, 但我们的课余时间也是很长的,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那么, 在这么长的课余时间里, 大家平时都做些什么呢?生(抢答): 踢足球、读课外书、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师: 好, 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课余时间都在做什么了。
那么, 我们的小伙伴们课余时间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图片或者视频, 先放有益的, 再放有害的。
)师: 其实这样的课余生活, 我们平时经常见到, 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这样度过课余生活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两类度过课余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思考, 举手示意, 教师点名回答。
)师:有益的课余生活,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有害的课余生活, 却会给我们的成长“拖后腿”,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怎样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吧。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 教师提问: 同学们, 你们的课余生活平时都是由谁来安排呢?是你自己, 还是爸爸妈妈?(学生自由回答。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第2页“活动园”栏目, 看一下对于“课余生活谁选择”的问题, 其他小伙伴们的看法是怎样的。
教师提问: 同学们, 你觉得由谁来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合理?在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 如果你的看法与爸爸妈妈的意见不一致, 你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教师穿插追问点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09858e28ea81c758f578ed.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三、教学进度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请你相信我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四、自我反思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794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5.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吸烟、饮酒、吸毒的危害,并培养他们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多途径学习,体验交流辨析,小组交互学习和制作宣传卡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防范危险的意识,成为一个文明的公民。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多途径学习,知道吸烟、饮酒、吸毒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要远离毒品。
2. 通过体验交流辨析,探究吸毒的原因,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在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
3. 借助小组交互学习和制作宣传卡,树立珍爱生命、防范危险的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成为一个文明的公民,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远离危险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
难点:切实帮助学生找到青少年容易受到烟酒、毒品诱惑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伴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远离烟酒和毒品的诱惑。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互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内容。
你们知道吗,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些选择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和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请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什么与健康不利的事情?学生:有吸烟、饮酒、吸毒等。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那么,你们认为吸烟、饮酒、吸毒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2、学习吸烟、饮酒、吸毒的危害教师:吸烟、饮酒、吸毒对我们的身体和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
比如,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饮酒会损伤我们的肝脏,吸毒更是会毁掉我们的大脑。
现在,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吸烟、饮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e14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0.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第1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美丽文字民族瑰宝第1课时》,主要围绕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展开,介绍了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性。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形体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的历史渊源,也有对汉字形体的赏析。
通过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形体的魅力,学生可以感受到汉字的独特之处,增强对汉字的认知和认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明白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 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3. 感受汉字发展特点,明白不同汉字形体具有不同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介绍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2.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发展特点和不同形体的魅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对于汉字的历史和形体特点可能还存在较大的认知障碍,需要通过引导和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展示一幅美丽的汉字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美感。
同时,可以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有趣的汉字谜语,让学生猜测谜底,并解释其中的汉字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他们对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自己的观点。
Step 2: 学习汉字的悠久历史1. 呈现教材中关于汉字历史的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关于汉字历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
学生可以跟读教材中的文字,同时教师可以对一些关键词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课《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课《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04d472f60ddccdb38a020.png)
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谈话导入:(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
(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2b1da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f.png)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教材分析】本教材分为4个章节,分别是《尊重他人》、《自我评价与自我改进》、《公平正义与法制意识》和《环境保护和文明礼仪》。
每个章节都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内容。
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自我评价、公平正义、法制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保护环境,推崇文明礼仪,以促进个人素质的升华。
【教学目标】1.理解尊重他人、自我评价等道德知识,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意识;2.了解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3.培养环保和文明礼仪意识,弘扬文明风尚;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尊重他人,关注社交礼仪;2.自我评价,自我批评与自我改进;3.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4.环保和文明礼仪。
【教学难点】1.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知识,并且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如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3.如何让学生树立环保和文明礼仪意识。
一、教学导入1.小组讨论:请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A.我们该如何尊重他人?B.你认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有哪些好处?C.你认为什么是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D.你是如何保护环境的?E.什么是文明礼仪?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注意?2.引入新知识:在讨论后,老师现场或打开教材,请学生翻译本章节的标题。
二、教学主体1.尊重他人(第一章)A.学习目的: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关注社交礼仪的知识。
B.教学重点和难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C.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故事情境教学。
D.教学过程:(1)介绍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2)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社交礼仪;(3)带领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加深对尊重他人的理解;(4)进行反馈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课】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4b6379227916888486d7f7.png)
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 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谈话导入:(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 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1. 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4. 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5. 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 5 倍!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 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7. 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 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2. 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baf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新学期第1课:走进新学期第2课:学习真有趣2. 第二单元:集体生活第3课:我们的集体第4课:班级小主人3. 第三单元:我们的地球村第5课:地球村的一员第6课:共同的责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强班级荣誉感。
3. 增进学生对地球村的了解,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开学典礼的视频,让学生谈谈新学期的期待和目标。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1、2课,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第3、4课,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开展班级活动,如“我为班级做件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集体生活。
(3)学习第5、6课,了解地球村,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观看环保视频、讨论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节课的主题、关键词、重要观点等。
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示式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谈谈你对新学期的期望和目标。
第3课:写一篇关于集体生活的作文。
第5课: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
2. 答案:第1课:期望新学期能取得好成绩,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3课:作文内容要围绕集体生活,体现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bee1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1.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方案)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才能目的]可以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知识目的]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走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2、导入语:你的课余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也是这般的精彩吗?我们应该过怎样的课余生活呢?二、讲授新课〔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1、你说我说: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算术大师: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考虑一下,看看有和发现和感悟?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开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活动呢?你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7、过渡提问: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外活动,你会怎么选择呢?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情景探究:你认为华华应该怎么选择呢?2、活动园〔课本第二页〕: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假如你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3、总结: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才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历的增多,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决定,特别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但是我们由于知识和经历的缺乏,有时候不能很好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时机。
4、活动园〔课本第3页〕:〔1〕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d93ba190029bd64783e2cf9.png)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第一部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d4d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观察力、分析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习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等。
2. 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
3. 认识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2.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交往交融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思考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概念和地理常识,对中国多民族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可能还有一些模糊的认知,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也有待加强。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个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首先,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吗?学生: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生2:中国有56个民族。
教师:非常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那么,你们知道各民族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吗?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教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060beccddccda38376baff5.png)
17:30——18:30 做作业
18:30——19:00 吃晚饭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遇到困惑时要开动脑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自己无法选择时,可征求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看教材第三页,先弄懂李玉红同学的几个困惑,然后先就一个困惑,将建议先写在书上,然后参与讨论,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讨论,弄明白在遇到困惑时要开动脑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自己无法选择时,可征求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池南学校(五 )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总( 1 )课时
课题
第1课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既要注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自主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2.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是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总( 2 )课时
课题
第1课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过好课余生活。
2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过好自己的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资源
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课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且给自己带来很多美好感受的课余生活做好分享的各项准备,或讲述、或展示或表演……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与整理
板书设计
第1课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备课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a10a44693daef5ff73d12.png)
6..教师小结: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活动二:请你帮帮我
1.同学们都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课余生活,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帮帮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课前
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2.准备纸张。
课
中
体
验
课
中
体验课中源自体验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 唤醒生活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接近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周末,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
板书设计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自主选择 助我成长
合理选择 过好课余生活
教后反思
4.教师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四:我是设计家
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一天的安排。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
教师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分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 我们当地的风俗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 我们当地的风俗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496b70495901020206409c11.png)
1、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来历与历史小故事。
2、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有关这三个节日的优美诗词。课前老师已请同学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就让我们在这儿举行一个小小的节日诗词欣赏会。
3、小结:这些优美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观看图片
分享诗词
接着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举行一个节日诗词欣赏会。通过这些优美的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交流调查情况
同学们,课后我们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了我们所生活的地区或家乡的一些风俗,特别调查了哲学风俗的变革情况及变革理由,下面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一下。
1、组内交流。
2、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交流
组内交流
派代表上台交流
本环节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再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既对学生课后调查作
3、从古到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开个重阳诗会吧
交流感受
交流想法
交流看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一些优良的风俗,清明节让学生懂得凭吊先烈,感念祖恩。
板书
风俗的演变
风俗名称……
风俗主要活动……
风俗淘汰变革情由……
个检测,又起到人人交流的目的,多种调查方式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
风俗演变看法辩论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好多风俗演变的过程,我们说有些风俗是因为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应该被淘汰;但也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一、我们就以春节放鞭炮为例,来辨一辨这个习俗是淘汰好还是不淘汰好。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权利
合理规划助力成长
需要
教学反思
得:
失:
重点难点
既要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又要能做到征求并听取父母、老师的意见。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课余生活大家聊
教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在课余时间里,大家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精彩的内容,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引导学生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看电影、唱歌、看书、打球、散步、跑步、骑车、下棋、画画、旅行、集邮、交友……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遇到困惑时要开动脑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自己无法选择时,可征求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教师: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等是我们校内的课余生活,和家人一起购物、游玩、做家务等是我们校外的课余生活,在我们书上第四页和第五页介绍了三个课余生活,大家读一读,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且也想参加的类似的课余活动,并说说你想参加的理由。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余生活谁选择?
教师根据此话题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座位也相对集中,组织小小辩论会:
正方:课余生活我选择
反方:课余生活父母选择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自主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拿不定主意时,可以征求并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2.选择中的困惑
教师: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在选择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打开书,看看第三页,李玉红同学的几个困惑,也许就是我们的困惑。我们一起来思考、解决:第一组一起思考如何解决第一个困惑,可以先将建议先写在书上;第二、三组帮助解决第二、三个困惑;第四组另想一个可能的困惑,再帮想解决办法。(教师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些问题或困惑引导学生讨论。)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教案源自(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主备教师
桂砚
上课日期
月日
共3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明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既要注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自主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面对选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很好地自主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课余生活内容丰富,有发展自己兴趣的、有促进同学之间交流的、有为社会、为社区做贡献的等等,这些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承担起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课后作业
教师:每位同学都有精彩的课余生活,有的一开始就很感兴趣,有的也许一开始没兴趣,后来才慢慢有了兴趣,请同学们在自己这些丰富的课余生活中选择其一,通过讲述、布展或表演等方式展示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做好与同学们分享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