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_规章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20_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3篇汇总
在这个日益前进的社会中,国家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监管工作,目前实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是国家对于这一领域关注度不断增加的体现,新制度的实行,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有了改变。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20_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将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施行。
为了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贯彻实施,财政部于今年2月份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近期又先后印发了国有林场和苗圃、测绘事业单位、地质勘查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事业单位、彩票机构等9类行业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以下简称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
近日,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我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彩票机构、测绘事业单位、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国有林场和苗圃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财政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夯实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核算基础,2017年10月,我部印发了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制度》。
为了确保执行现行各类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顺利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亟需对新旧制度衔接做出规定。
此外,《政府会计制度》是按照统一性原则、在有机归并现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9项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础上形成的,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未完全体现在《政府会计制度》中。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2020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一、关于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一)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接受捐赠,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单位取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中“应缴财政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人委托转赠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受托代理业务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单位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捐赠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接受捐赠取得货币资金的,还应当同时按照“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预算会计处理。
(二)单位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一条、《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十二条、《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第十条等规定确定。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凭据”,包括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
有确凿证据表明凭据上注明的金额高于受赠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30%或达不到其70%的,则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成本。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一般指取得资产当日捐赠方自产物资的出厂价、所销售物资的销售价、非自产或销售物资在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同类或类似商品价格等。
如果存在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应符合其规定。
(三)单位作为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向其附属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按规定向其附属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其他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单位向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向非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资产处置费用”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三篇)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一)合理编制行政单位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保障行政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单位预算;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三)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四)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对单位所属并归口行政财务管理的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第四条严格财务管理,各种工程款按工程进度由各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局长签字后方可支付、经费支出实行一支笔审批,各项支出严格按标准使用,不得虚报冒领。
第五条严禁公款私存或公私不分,不得____公款、罚没款及其他资金,特殊情况必需借公款时由领导批准;借支范围不得超过个人的月工资标准。
第六条其他事业性收费和行政性收费,必须实行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统一收据、票据,不得使用普通收据;对统一票据要严格管理,不得随便转借外单位和个人。
对所收各项费用,全额上交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第七条干部出差期间的住宿费、差旅费等均按有关文件执行。
会计岗位职责一、负责本单位的财务计划和年度预算,协助主管领导提出各项开支的计划和安排,以及节约资金的办法。
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各类账目和资金收支票据。
三、负责做好财务账目的日清月结工作,记账要清楚,票据要规范,报表要真实。
四、负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相互制约监督,管好资金的使用。
五、协助主管领导安排好其他各项费用的使用计划,并做好预算外资金的入账、管理和使用。
六、负责做好主管领导安排的其他有关事项。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二)为了加强我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认真搞好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工作,规范各单位的财务核算,根据《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县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行政单位财务制度的规定
行政单位财务制度的规定一、总则为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原则: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2.严格预算控制原则: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预算,不能超支,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3.透明公开原则: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务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4.科学高效原则: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5.节约精打原则: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做到节约用款,精打细算,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财务健康发展。
三、财务管理组织机构1.设立财务部门,负责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2.设立财务监督部门,负责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核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3.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设立预算部门,负责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四、财务管理流程1.资金的收支管理流程(1)资金的收入:行政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取各种形式的资金,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资金的支出:行政单位应按照预算和管理权限进行支出,确保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率性。
(3)资金的管理:行政单位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财务报告管理流程(1)财务报表的编制:行政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编制各类财务报表,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财务报表的审核:财务监督部门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3)财务报表的公开:行政单位应定期公开财务报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务活动的公开透明。
五、财务管理制度1.预算管理制度(1)行政单位应每年制定预算,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将预算报送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____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一、总则____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依法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财务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作。
二、财务管理体制1. 财务管理部门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财务主管、财务室、会计师等职位,并按照岗位职责制度进行管理。
2. 财务监督机构设立财务监督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和审计,并定期向上级机关报告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3. 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
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纪律教育,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三、财务管理流程1.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务状况,制定年度预算方案,并在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后公布。
预算编制应注重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充分支持和保障。
2. 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申请、资金使用、资金监督等环节的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3. 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应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及时提供相关报表和信息。
4. 财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及时报送给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
四、财务管理措施1. 财务审批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审批制度,明确财务审批的权限和程序。
财务审批要严格按照预算和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财务资金的使用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
2. 财务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对于发现的财务违规行为和问题,要及时处理和纠正,并追究相应责任。
2020年新政府会计制度解读及实操培训课件 全套
11 应收利息(事业单位) 23 在建工程
35 待处理财产损溢
12 其他应收款
24 无形资产
1、1001库存现金
(1)提现、存现 (2)差旅费 (3)其他涉及现金的业务 (4)受托代理、代管现金 (5)现金溢余 (6)现金短缺
• (1)提现、存现
• 提现 借:库存现金
•
贷:银行存款等
• 存现 借:银行存款等
《政府会计制度》解读
• 目录 • 一、资产 • 二、负债 • 三、收入/预算收入 • 四、费用/预算支出 • 五、净资产 • 六、预算结余 • 七、会计报表
• 一、资产类
• 资产类会计科目共计35个: – 继承现行单位会计制度
• 通用的 • 特殊行业的 – 引入权责发生制增加的 – 核算范围扩大增加的
• 贷:其他收入
500
• (6)现金短缺 • A按短缺金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借:其他支出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300
• B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借:库存现金 :其他支出 300
(4)银行存款账户(收到或支付利息)
收到银 借:银行存款
行存款 利息
贷:利息收入
支付银 行手续 费
(收付实现制)
借:业务活动费用 /单位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其他预算收入
借:行政支出 /事业支出等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5)受托代理、代管银行存款
收到 借:银行存款—受托代理资产 贷:受托代理负债
•
贷:其他应收款
• 或:
•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3 200
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一、概述二、会计核算1.会计主体财政部下属行政单位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具有会计核算的权利和义务。
2.会计期间会计期间按年度进行,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3.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按照现金和权责发生制度,以现金的收支和权责的确立与履行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4.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体系采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的分类科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会计凭证和账簿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并有专人进行审核和签字。
2.会计账簿主要包括总账、明细账和账务处理凭证册等。
四、会计报表1.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会计核算报表包括各项明细账、账簿、凭证册等报表。
五、会计制度监督1.内部监督各行政单位应设立会计核算监察机构,对会计核算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2.外部监督相关财务审计机关对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审计,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六、会计制度根据国家财政部门的方针和要求,及时调整和改进会计制度,适应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的需求。
七、会计制度遵守和违规处理各行政单位应将会计制度作为必须遵守的规范,对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纠正错误、追究责任等。
八、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宣传财政部应加强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推动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总之,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监督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行政单位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该制度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凭证和账簿、会计报表、监督等方面的规定,并强调会计制度的和培训宣传。
4-1、2020年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附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行政单位会计规章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运转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范围本规章所称行政单位,是指对国家财政核算有关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组织。
第三条会计政策1、行政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会计政策和规定,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政策,明确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政策应当根据行政单位的规模、性质、行业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制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会计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财务制度和相关规定。
第四条会计核算1、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会计核算应当依法依规,遵循会计准则,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期间和会计制度进行。
3、会计核算应当及时、准确,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传达和使用。
第五条财务预算1、行政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审等职责。
2、财务预算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的绩效和效益。
3、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财政制度和相关规定。
第六条资金管理1、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管,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2、资金管理应当依法依规,做好资金监督和流动性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3、行政单位应当严格依法使用财务预算和相关资金,不得挪用、挥霍或浪费公款。
第七条财务报告1、行政单位应当定期编制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财务报告应当遵循国家财务会计准则,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制,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3、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应当及时、准确,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不得隐瞒、篡改或虚假报告。
第八条监督检查1、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小编整理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欢迎阅读!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首先,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强调了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行政单位作为公共机构,必须承担起信息公开的责任。
最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单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财务信息的公开,使公众能够了解到行政单位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活动,从而建立公众对行政单位的信任和监督机制。
其次,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注重了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
行政单位的预算和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最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加强成本控制,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对行政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考核,促使行政单位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
第三,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了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
行政单位作为公共机构,必须把握好风险控制的尺度,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最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防范各类风险。
第四,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最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财务信息的录入和处理,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强调了专业化和规范化。
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最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建立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团队,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同时,最新的会计制度还规范了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之,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经济和财务活动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加强了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注重了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强调了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强调了专业化和规范化。
这些调整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精选多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直机关,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我部重新制定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现发给你们。
本制度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我部1988年制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根据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的,为主管会计单位。
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
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请你继续关注/1509057653如何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实行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核算基础、明确定位会计目标、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 1998 年实施以来,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形势,会计制度想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会计工作的需要。
2020年(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学习资料
(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学习资料第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背景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国自2001年开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其中,支出功能分类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
因此,如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情况,改变目前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相对独立的状况,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旧规则的政府补助收入只核算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费,不包括外事经费、社会保障费、住房改革支出等。
从2000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要求一个部门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按照统一的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做到一个部门一个预算,以保证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
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政府补助收入的核算范围。
3.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不断规范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出台规范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支出管理、结余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要求将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如利息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分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将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并分别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库管理;要求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分为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并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1997年5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内容分类、主要项目的计量方法、会计报表构成等。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虽对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作了初步的探索,但缺乏系统性,如欠缺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等重大概念问题的阐述。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0.10.20•【文号】财会〔2020〕15号•【施行日期】2020.10.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20〕15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8号),我们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财政部2020年10月20日附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一、关于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一)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接受捐赠,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单位取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中“应缴财政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人委托转赠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受托代理业务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单位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捐赠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接受捐赠取得货币资金的,还应当同时按照“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预算会计处理。
(二)单位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一条、《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十二条、《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第十条等规定确定。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经国务院颁布的一个包含会计组织和规定行政单位的会计定期、审计和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框架。
其主要目的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质量,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业务,并且充分体现国家的财政、会计、审计和监督管理原则。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实行的核心观念是国家法律、政策的服从,财务稽核的精益求精以及分权分责的原则。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实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细节:一、会计政策的制定和规划行政单位的会计政策应由国家财政部门指出,包括会计基础、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等方面。
会计政策应依据行政单位的类型和需求制定,而且应及时获取和更新。
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主要职能在于对行政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处理。
在实施会计核算时,应制定行政单位经济业务分类,并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记录经济数据。
三、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
会计报告应规范编制,包括将会计核算数据组织成财务报表和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报告。
四、会计账册管理以便记账准确,行政单位应有明确的会计账册,定期做好账簿的维护和储存。
会计账册的编制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
五、审计和监督审计和监督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将有助于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促进行政单位实现规范的财务管理,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通过加强其他财务监督机构对行政单位的监督,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将得到更好的运用。
总的来说,实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监督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长远发展,并规范相关财务业务完成目标所制定的一整套制度。
2020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年末结转账务处理详解
完整版新政府会计制度年末结转业务会计处理分录政府会计制度今年是实施的第一年,目前已时至年终,财务人员马上将要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年终结转。
平时财务会计的收入费用类科目在月结,预算会计收支类科目需要年结,并且政府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年终结转涉及科目和步骤较多,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年末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转流程。
1、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会计的净资产类科目设置了“累计盈余”、“专用基金”、“权益法调整”、“本期盈余”、“本年盈余分配”、“无偿调拨净资产”和“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等7个科目。
2、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类9个科目,分别设置了“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其他结余”、“经营结余”、“专用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和“非财政拨款结余”等科目。
1.将所有收支类科目结转至本期盈余,在“本期盈余”科目结出本期收入、费用相抵后的余额。
(平时在处理分录略)2.将本期盈余转入本年盈余分配,按照预算会计下计算应该从非财政资金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的,转入专用基金。
(1)将“本期盈余”账户结转“本年盈余分配”账户借:本期盈余贷:本年盈余分配(或作相反分录)(2)提取专用基金借:本年盈余分配贷:专用基金3.将本年盈余分配的余额转入累计结余,同时将无偿调拨净资产和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转入累计盈余。
(1)结转“本年盈余分配”账户借:本年盈余分配贷:累计盈余(或作相反分录)(2)将”无偿调拨净资产“账户结转”累计盈余“账户借:无偿调拨净资产贷:累计盈余(或作相反分录)(3)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账户结转”累计盈余“账户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贷:累计盈余(或作相反分录)结转后,权益类项目为专用基金、累计盈余和权益法调整。
1.将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和支出类科目中的财政拨款支出全部转入“财政拨款结转”;对于财政拨款中符合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
(1)结转财政拨款收入借: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贷: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2)结转财政拨款支出借: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基本/项目支出其他支出(3)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账户。
2020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精品
2020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精品附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模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模版一、概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和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资金的安全。
二、会计核算1.资金预决算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年度编制预算,并按照预算进行资金支出的决策和控制。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预算年度执行资金决算。
2.会计账簿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并保持完整的会计账簿,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日记账等。
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登记和分析。
3.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会计凭证的编制和登记工作。
会计凭证应当真实准确地记录财务交易的各个要素,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存档。
4.财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内外部的核对和披露。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等,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财务管理1.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资金管理涉及到资金收入、资金支付、资金监督等方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成本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成本核算的制度,确保单位内部各项活动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
成本控制包括经济活动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3.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的利用和保管。
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登记、资产处置、资产折旧等方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四、内部控制1.授权与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并建立相应的授权程序,确保财务活动的合理授权和责任的明确。
2.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包括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的分工与协作等。
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合规性。
3.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包括资金归集与支付的规范、资金监督与审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_规章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20发布时间:2020-05-10小编整理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欢迎阅读!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六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行政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不同行政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不同行政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七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三章资产第十八条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前款所称占有,是指行政单位对经济资源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
由行政单位直接支配,供社会公众使用的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也属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资产。
第十九条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以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行政单位在工作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在建工程是指行政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非货币性资产。
第二十条行政单位对符合本制度第十八条资产定义的经济资源,应当在取得对其相关的权利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货币计量时确认。
符合资产定义并确认的资产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二十一条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以及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但依法经过资产评估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其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下同)入账。
第二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金额,应当根据无形资产原价和摊销年限确定。
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是否计提折旧由财政部另行规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折旧金额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原价和折旧年限确定。
第四章负债第二十三条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等偿还的债务。
第二十四条行政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第二十五条行政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应缴财政款、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及暂存款项、应付政府补贴款等。
应缴财政款是指行政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款项。
应缴税费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行政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
应付及暂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应付政府补贴款是指负责发放政府补贴的行政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政府补贴接受者的各种政府补贴款。
第二十六条行政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是指行政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
第二十七条行政单位对符合本制度第二十三条负债定义的债务,应当在确定承担偿债责任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货币计量时确认。
符合负债定义并确认的负债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行政单位承担或有责任(偿债责任需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的负债,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第二十八条行政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承担的相关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第五章净资产第二十九条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第三十条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包括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等。
财政拨款结转是指行政单位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滚存资金。
财政拨款结余是指行政单位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因故终止,剩余的财政拨款滚存资金。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是指行政单位除财政拨款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剩余的滚存资金。
资产基金是指行政单位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待偿债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
第六章收入第三十一条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三十二条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第三十三条行政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
第七章支出第三十四条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三十五条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
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自身开展业务活动使用各项资金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拨付给所属单位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第三十六条行政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支付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
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第八章会计科目第三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行政单位应当对有关法律、法规允许进行的经济活动,按照本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行政单位不得以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作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经济活动的依据。
二、行政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三、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因没有相关业务不需要使用的总账科目可以不设;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本制度规定以外的明细科目,或者自行减少、合并本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
四、按照财政部规定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相关折旧的账务处理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按照财政部规定不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科目。
五、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行政单位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
第三十八条行政单位适用的会计科目一、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
二、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将现金退回单位零余额账户,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 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借的现金,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