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

浅谈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

浅谈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的管理、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竞争力。

而在如今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境,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困境分析一、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过于庞大国有企业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管理层次和组织架构越来越大,这给企业的战略规划、执行和监督带来很大的困难。

这种庞大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会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决策权分散,影响企业的决策执行效率。

二、战略制定不尽合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战略制定时,更多的是以政绩和资产经营管理为导向,忽略了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

这种管控思路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应对市场变化、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高素质人才。

与此同时,在保留和使用优秀人才方面还存在很多困境,如人事任用程序不规范、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也给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还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上,大量的政府干预和垄断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这也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

改善措施一、简化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国有企业应该采取简化管理层次和组织架构的措施,进行精简管理结构和核心业务主体,清理多余部门和职位,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的敏捷机制,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执行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优化战略管理流程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战略制定不仅仅满足企业自身运作需求,同时还要聚焦市场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此外,应该注重执行和督查,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

国有企业应该营造贤才并用的用人环境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优质人才的引进和留用。

同时,加强干部选拔制度的制定和改进,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体制,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三个方面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和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动力性,同时也要解决分配不公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在当前的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有企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利润空间日趋紧缩;其次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体制僵化、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再者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外资企业的强劲竞争和国内民企的崛起,许多国有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针对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要推进国有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让市场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应当推进政企分开,加强国有企业的法律人格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推进内部产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积极实行出口激励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出口获得收益,进一步提高企业实际收益水平。

3.加大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外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要鼓励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加快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4.建立竞争中性的垄断企业监管机制,引导国有企业规范运作,实现市场公平竞争,提高国有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浅谈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密 由十 国有无形资产所依附的技工 不合理 流 出而被带 出 ,国企商标名牌等 国有无形 资产价值 被 低评 或不 评等 这样 的一 些现 象, 造成了 国有无形资产 的流失 。 另外 , 有 无形资产 界定 不清 与在 组建 “ 三资”企业 时无 价或 低价 的投入 国有技术专利、技术 秘 密 以及 土地 , 造 成 了 国有 无 形 资产 的 也 大 量 流失 。 ( )国有资产的合法流失 二 国有 资产 的合法流失是非主观性 的资 产 流 失 , 是 由于 国家 宏 观 管理 水 平 不 足 , 它 企业认识水平不高及体制法律 不健全 而造 成 的。 它主要包括 资产 闲置造成的流失 、 改 制企业 中的资产流失 、破产企 业中的资产
维普资讯
浅谈国有企业
产权体制改革 中的 问题 与对策
何伟平 佛 山市盈达资产 经营有限公司 5 8 0 200
我 国 虽然 在 改 革 开放 以后 改革 了国 有 资产管理体制 , 但我 国的 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仍受 计划 经济 的束缚 。在现 行的体 制 巾 ,管 人 、管 事 、管 资产 互相 脱 节 , 个 多 部 门分担 国有 资产出资 人的职责 , 国有 资 产 的管辖权分散在多个部 门, 出现了多 头 管理 的现象 ,不能 明确利益责权 ,出现了 国有 资产 所 有 者 主 体 长期 缺 位 的 问题 。 现 在还没有一个有权威 的和统一 的国有资产 管理 机构 , 致 了国有资产 的分散 管理 , 导 也造 成了资产 隐性 流失严重 、 国有资产运 营 效率 低下 等一些 问题 ,不利 于统一 管 理 、监督和运营 国有资产 。这些问题导致 了国有 资产 的流 失 , 对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产生 了负面 效应 。 ( )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 二 产权 清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 理科学是现 代企 业制度 鲜明的特点 , 建立 现 代企 业制度 能 为国有企 业带 来诸 多好 处 , 以使企业实现 自主经营 、 可 自负盈 亏、 自我约束和 自我发展 , 加强 了企业的竞争 力度 。 国现在有很多地方建立起 了现代 我 企业 制度 的试 点 , 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 但 和利益调 整的幅度 较大 , 引起 了很多人的 阻挠 ,形成 了较大的摩擦 阻力 。在存在 较 大的阻力 的情 况下 ,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 作的建立慢了许多。 在现 代企业制度还没 有形成的情况下 , 企业 的运营环节还是受 行政 的干预 , 企业还是 没有 自主经营 国有 资产的权 利 , 经营者对保护 国有 资产 的意 识就不会那么强烈 , 忽视 了对违法 违规行 为的防范 ,也造成 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 ( )不完善 的产权 制度法律法规 三 国有 资产 法律法规 的不完善 , 使我 国 国有企业在 改革过程 中出现 了许多 问题 , 甚至使 国企的改革偏离了我 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长远 目标 , 给国有 经济改革带来 了巨 大的危害 。 我国产权 制度 的法 律法 规并不 是很完善 ,国家不能落实经营权 , 国有 对 资产 所有 权分散 、管 理权 的界定 也很模 糊, 不能在法律上对 国有 资产 的所有权进 行有利的保护 , 同时对产权 交易也缺少法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秦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摘要】我国国有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的一些观念和体制惯性仍然束缚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要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使遗留下的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要从初期的单纯想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变为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性调整一、当今国有企业的现状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数职,各种决策集于一身,决策是否科学。

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法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的市场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等方面的国有经济体系,带动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推动我国技术进步都起来了巨大作用。

由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丧失了持久生产的原动力,使企业自身一再陷入困境。

虽然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产权变革”的改革以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冗员严重、企业中内部人控制问题、布局与结构问题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等;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建设,优化职工的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二、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建议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和完善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同时,还要坚定不移地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要深化对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以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率。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工作内容不清晰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整改工作,尤为重要。

1.缺乏独立性。

严格来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应该是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确保企业遵守法律、规章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但实际上,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和中立性,不少审计报告存在偏向领导的问题。

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导致审计人员在惯性思维、法律素质及职业精神方面存在不足,这样也会导致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审计结果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3.审计工作内容不清晰。

在审计工作流程中,经常出现审计项目选择不当、审计标准不一、核对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审计报告内容不够完整、不够准确。

这也会使得企业在整改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整改。

二、对策1.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执行职责,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严格内部管理。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责、权限及管理程序。

对于存在问题的审计报告,应采取严格的内部审查机制,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准确,避免出现潜在的问题。

3.强化业务分工。

建立规范的职责分工机制,避免个别部门的职责重叠和重复,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减少资源浪费,优化企业管理效率。

4.推进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推进数字化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加强数据的分析、统计和管理,确保审计结果的友好交流和结果分析。

综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虽然存在着一些难点,但通过推进人才培养、严格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分工、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顺畅运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国有企业改⾰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改⾰浅谈我国实⾏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配地位。

巩固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重要⾏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的贡献。

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业化,拥有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

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多数国有资产进⾏处置,将其变现充实社会保障基⾦或者直接⽤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局,那么,这种处置应该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

事实上,这种处置⽅式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的长期⽬标取向。

但是,在这种处置⽅式尚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型、特⼤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量。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乎涉⾜国民经济各领域所有⾏业。

改⾰开放后,伴随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的主要体现⼒量。

我国⽬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反⽽出现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在中国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改⾰⼀直是⼀个焦点。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不分。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受到了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职工合力,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思想认识上滞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它要求从根本上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大锅饭”式的利益分配格局,但是,当改革损害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好处时,他们就会从改革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变成顽固抵制变革、煽动不满情绪的破坏因素,其后果既加重了企业改革的成本和阵痛,也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和运作,对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

1.2党组织作用不明显虽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地位做出了明确定位和原则要求,但由于缺少具体地、可操作性的政策规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还存在诸多局限。

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组织学习文件或偶尔组织几次外出参观或调整个别职工与业主的矛盾上,没有全面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应有的作用。

对党员教育管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特别是一些职工人数相对较少、企业知名度不高的国有企业,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的功利倾向较为突出。

有的建立党组织只是对外挂个牌子,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1.3忽视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和谐企业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忽略“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企业党建建设中片面强调“物”的因素,过分迷信物质刺激的力量,导致企业人文精神缺失和薄弱,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状况。

这样的企业即使生产暂时搞上去了,其根基也是不扎实的,因为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员工不可能真正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因为失去“人”这一最重要的活性因素而没有生命力。

[浅谈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企改制评估入账

[浅谈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企改制评估入账

[浅谈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企改制评估入账从 2004 年“郎顾之争国资流失”到科龙案顾雏军被抓,到最近安徽古井集团高管窝案,这些案件均为利用改制之便大量侵吞国有资产的大案要案,大部份是由于改制评估不规范引起的。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在评估机构和现在单位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从评估项目核准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是指委托评估机构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被评估资产的现有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

企业改制应当对企业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负债等进行评估,以评估确认价格作为确定整体产权转让或者国有资本出资额基准价格的依据。

所以说,评估是国企改制的关键环节,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核心工作。

在涉及国家出资企业的资产流转、交易等过程中,合理评估相关资产的价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促进公平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不根据资产类别,只笼统委托一家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所有资产的评估工作我国评估机构分为资产评估机构、土地估价机构、矿业权评估机构和房地产估价机构等四类。

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

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作价,采矿权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认。

按相关部门规定,需过户的房地产评估仍需要具有房地产估价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因此,应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别分别委托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将不同资产的评估结果纳入改制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报告中。

(二)忽视了评估基准日的选择上级公司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往往只重视对评估程序的审查,忽视了评估基准日的选择,由改制企业自行决定评估基准日,容易浮现改制企业恶意选择评估基准日,控制评估结果的现象。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格折股进入 改制的 国有 企业 , 疑会带 来国有 无 土地 资产 的大量 流失。( l 3 土地 资产登 记不 到
位 在 国有企业改制的土地 资产评估 中, 存在着
土地资 产登记不到位的现象。 当国有企 业将通 过出让 的土地使用权抵 押给银行或其 他金融 机 构时 , 应及时 与银行 或其他 金融机 构一起 到土 地管理部 门去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 登记。但事 实上 , 有一 些银行或 其他金融 机构 与国有企 业 为 了减少麻烦 、 不交抵 押登记费用等 原因 , 均不 ● 赵 钢 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 权抵押 登记。另 外, 有的圜有企业在政府有关政 策出台之前 , 就与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 构 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贷 款, 但到现在却 还未到 土地管理部 门办 理土
维普资讯
● 财会 经 济
《 经济师)08 20 年第 2 期
部门也给予确认 。如果以这种确认后 的评估价
浅 谈国 有企业改制中 的 财务问 题及对策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投 资环境的改善 , 给我国的企业提供 了更为广 阔的发展 空间。但是 由于我 国的国有企 业实行的还是 旧的企 业制度 , 这 些 旧 的制 度 带 来很 多 问题 。如 : 分 企 业 利 用 改 削 的机 会 侵 吞 国 有 部 资产 , 钻改削的 漏洞, 逃避 缴税等 等。文章从 企业 改 削 出现 的 问题入 手, 对企业改制 中出现的账 实不符、 资产评估等问题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改制 财务问题 中 图分 类 号 :2 5 F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4—4 1 (0 80 10 9 4 20 )2—16 2 4 —0 国有企业改制的最 终 目的是应 该体现 企业 机制 的改变 , 而不 是逃 避 应 尽 的经 济 责 任 和 社 会 责 任 。 如 果 企 业 改 制 离 开 搞 活 企 业 的 经 营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那么尽管换 了名称 , 剥离 了债 务 , 也无 法摆脱破 产倒 闭的窘境 。由于企业 改制 中出现 了逃避经 济责任和社 会责任 的逆流 , 带 来 的 负面 影 响 当 然 不 可小 视 , 些优 势 企业 本 来 经 营 状 况 不 错 , 到 一 看 别的劣势企业 尚且可以借企业改制之名, 行逃 责之实 , 自己企业 在竞争 中辛辛苦苦经营又有何 意义 , 于是也随波逐流。此风一开 , 最终使 企业 改制成了银行债务和国有资产大逃 亡最时髦 的借 口, 就没有企 业愿 也 意下苦工夫经营了。对企业改制的内容和 目的不明确导致在企业 改制 的具体操作 中出现 了一系列 的问题。企业 改制根 本没 有什么 捷径 可 走, 更没有侥幸的“ 陈仓 ” 可渡 , 是绕弯付 出的成本就 越大 , 越 越是 虚与 委蛇 , 就越可能积累起未来 的矛盾和危机。对 于这一点 , 多地 方改制 许 企 业 的 经验 和 教 训 可 见一 斑 。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国企改制,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是从战略上、整体上盘活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但是,一些地方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和思考.在国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制中职工安置问题,债转股中产权不清等。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这也是国企改制中出现较大争议的主要原因)(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式主要形式1。

低估贱卖。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改制的过程中,存在着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即国有资产评估失真问题,问题较为普遍,甚至有些地方和企业存在无偿转让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主要表现为:(1)对国有资产低价交易、折股或任意将国有股转为法人股甚至个人股;将国有资产高值低估,低价转让,流入个人腰包.(2)在改制过程中缺乏对国有无形资产的折股保护意识。

从目前评估的要素上看,显然国家的有关文件已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列入评估,但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国有无形资产只是简单地估算一个极小数额或干脆不评估,有意无意吞噬国有资产.缺乏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由于改革制度尚不健全,对那些与财产权益密切相关的权利如许可证、专营证以及与以后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如销售渠道、采购网络等等没有相关规定,其流失额更是惊人。

(3)在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过程中,一些地方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国有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从而使国有资产在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所占比例下降,国家权益受损。

2.转移藏匿.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利用权力化公为私,大肆鲸吞国有资产。

(1)财会凭证不严,审计工作徒有虚名。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数额是必经程序。

在这一过程中藏匿、鲸吞国有资产最常见的有一下几种:一是将原本有效债权作为呆帐、坏帐核销;二是通过涂改帐册、发票改变成本和指出搞虚亏实盈;三是加快固定资产的“报废"以达到隐匿资产的目的,而审计工作的走过场,使国有资产的保障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历来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严格意义 上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时至今日,我 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已取得较大的成就。然而,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新的矛 盾和问题。探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前景,探讨国 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出路,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及相关建议, 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与策略,对顺利了推进我国国有企业 改革意义重大。
[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改革
对策 明确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 , 有 独 立 的 法 人 财 产 , 享 有 法 人 财 产 权 , 为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给了法律支持 。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 出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 抓 大 放 小 , 加 快 中 小 国 有 企 业 改 制 。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 明确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规 范 的 公 司 制 改 革 , 建 立 和 健 全 国 有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 制和约束 机 制 , 探 索 多 种 形 式 经 营 者 激 励 机制改革 。 此后 , 通过兼并破产 、 改组联合 、 债转股和加强管理等 措施 ,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 著 成 就 , 到 2000 年 ,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和 “ 三年脱困目标 ” 基本实现 。 (4 ) 第四阶段 : 国有企业改革 以 深 化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为重点 , 实行政资分开 , 推进 企 业 体 制 、 技 术 和 管 理 创 新 阶 段 (2002 以来 )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及对策.pdf 56 三、发展篇 波兰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及启示.pdf 59 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与借鉴.pdf 61 关于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企业改革创新的思考.pdf 65 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及成效中俄比较.pdf 66 73

浅析国企改制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及解决途径_陈庆尚

浅析国企改制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及解决途径_陈庆尚

Company and industry 公司与产业多年来,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的国企改革一直都存在重重困难,所以国企改制的道路并非走得一帆风顺,积淀在国企内部的很多问题并未完全根除,下面将一一对这些问题作出论述:一、落后而庞杂的理论观念阻碍了国企改革的进程问题表现:在我国各行业龙头企业都在大刀阔斧开展改制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同时,仍然有不少人坚持“国有制偏好”的思想。

这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于公有制属性会在国企改制后流失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在相关概念(特别是国有资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有些人单纯地将国家和政府代替全体社会成员支配的那部分财富固化在厂房、机器设备或是原材料等实物形态上,而没有弄清其所具备的价值属性和资本属性。

在他们的观念中,所有制的性质与其实现形式存在绝对联系,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完全改变国有资产的公有制属性。

这种观念的滋生和发展大大限制了改革的宽度和深度,甚至还会阻碍改革的有序进行。

解决对策: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理解改革的要义,改革实际上是在研究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在探索公有制具体的实现形式。

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及国有资产的经营运作方式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变化,但是企业的实际组织形式和资本经营方式不过是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企业在经过改组和改制的洗礼后仍然是形式不同的公有制实体。

其次,从相关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资本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财富量。

这种财富量是社会大生产的要素和资源,只有在不断的流动和重组过程中,才能优化其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

所以,我们应该从价值形态的角度看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改的其实是国有资本,是产权的正常流动。

二、政府或其派出机构仍然在直接控制股份制试点企业问题表现: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管理层的人员选拔依旧采用其上级行政部门直接任命的方式。

二是政府部门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定位不清导致国企改制的市场行为被扭曲,很多地方政府错误地将企业改制理解为政绩工程,致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沦为改制进程中的陪衬。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国企改革理论认识上不足,改革不彻底,垄断行业坚冰难破等问题。

面对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瞻远瞩,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决议,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之战打响了决胜性的一枪。

国务院国资委今年7月15日宣布,在中央企业启动4项改革的试点,分别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授权试点、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这标志着国企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

一、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资产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层的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经营者是由两部分构成,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重大决策和公司重要政策,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事务。

公司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经理层由董事会选聘.而实际上,国有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直接由上级行政部门或国资监管部门任命、提名,虽然批着“推荐"的外衣,但事实上是在股东会、董事会上“跑跑龙套,走走程序”,造成董事会和经理层“和气一团”,相互制衡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发挥作用.(二)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企经过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还占很大比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2500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为国家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50%以上。

这足以说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单一,即使一些股权改制企业,虽然也实行了股权多元化,但多元化主体仍然是国有股,没有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三)国有企业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成熟国有企业家精英队伍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核心作用,但也不排除存在少数能力不够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腐败堕落分子,在中央强势反腐背景下,有10多名中央企业负责人相继落马,这些落马企业负责人掌管少则几百亿,多则几千亿,个别上万亿的国有资产,其腐败行为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由于经理市场、资本市场远未成熟,这样就难以公正地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公司价值,对经营者也就产生不了竞争压力和动力。

浅谈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知识 产 权 和 知 名 品 牌 ,并 具有 较 强 国际 竞 争 力 的 优 势 企业 ; 加 快 国有 大 型企 业 股 份 制 改 革 , 善 公 司法 人 治 理 结 构 , 法 推 完 依
范管理流程 , 高决 策与执行效率 , 提 支撑集 团企业 持续健康发
展。 2 当前 形 势 下 国有 企 业 集 团 面 临 的 问题
在以下不规范行为 : 一是乱投资 , 有的企业 贪多求大 , 高负债 对 率 、 现金流 的财务风险缺乏防范措施 , 低 不作投 资风险分析 ; 二
是乱担保 , 有的企业对从事证券 、 期货 、 股票 、 外汇等业务 的风 险防范意识不强 , 由于对外 担保 负连带责任被冻结资产 和强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构, 对层级过多的下 属企 业进行清理 、 整合 , 通过关闭、 破产 、 撤
销、 合并 、 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 , 取 原则上将管理层 次控制在
三 级 以 内 ; 完 善 大 企 业 的母 子 公 司 体 制 , 化 母 公 司 在 战 略 要 强
管理 、 资本运作 、 结构调整 、 财务控制 、 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 ,
通 过对 业务 和 资 产 的 调 整 或 重 组 , 挥 企 业 整 体 优 势 , 现 专 发 实
21 财 务风 险 问题 .
进 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 , 符合 国家产 业政策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企业的规模经 济效应 , 形 成合理的产业集 中度 , 培育一批具有 国际竞争力 的特大型企 业
集 团。
12 集 团化 趋 势 加 强 .
大型 国有企业集团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工作 薄弱 , 风 险防范机制缺失 , 是发生资产损失的重要 原因。我 国目前只有

浅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及对策
N E W S W O R L D l 交流平台
浅谈 当前 国有企 业改 革若 干 问题 及对 策
。方 芳
【 摘
要】 本 文通 过对 当前国有企 业改革 发展 道路 的分析和论证, 探 讨 国企改革的发展规律 , 找 出国企 改革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对策
出一些解决 问题 的思路 与对策 , 为国企 改革提供一些启发与借 鉴。 【 关键词】国企改革 问题
导权威决策的形式 , 民主决策仅停留在 口
号上。
3 、 以 物 为 主 的 管理 模 式
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说 , 管理既要 适应外部环境变迁 , 也要适应内部条件变 化, 只有 优化配 置可获资 源 , 才能 实现创 业所 面临 的环境 已发生 了翻天覆 地 的变 化: 原有 的 国内竞 争 、 区域性 竞争 扩展到
我 国国企 在管理 机制 上存 在的弊 端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 抵 消了改革开放 以来 制度因素影响下 的企业增长 , 导致 国 企整体营养不 良, 举步维艰。 进 入 WT O以 后, 我 国国企 面临着 翻天覆地的市场环境 变化 ,管理机制 的创新 已经势在必行 。 当
府的一道难题 。 坚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并未 使 国企的管 理模式 从根本 上发生转 变 ,反 而使国有企业的处境 日益艰难 。 学
者 们 对 于 国企 的 改 革 之 路 取 向 问 题 进 行 2 、 创 新 管 理机 制 的 必要 性
要想创新 ,需要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 , 尤 其需要引入知识管理模式 , 结合企 业现状 进行管理创 新 。 第一 , 企业 内部 建立知 识 共享机制 。 先要保 障在企业 内部 , 知识 得 以顺 畅流通 , 使企业 能够 深入了解市场的 核心需求 , 提供最优先 的服务。 第二 , 提升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县级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县级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也较为突出。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就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 财务管理不规范县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

财务管理不规范还表现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资金管理混乱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2. 内部审计不到位很多县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审计能力相对较弱。

这就导致了对企业内部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不到位,内部风险难以发现和控制。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很多县级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滞后,没有及时跟上企业管理的需要,制度缺失、漏洞百出。

这就导致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管控机制,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

4. 人员管理不规范县级国有企业人员管理不规范,用人机制混乱、员工素质无法保障等问题比较普遍。

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5. 治理结构不健全很多县级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监督机制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就导致了企业在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容易出现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县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机制。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 加强人员管理健全企业人员管理制度,规范用人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考核,确保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努力解决。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也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及对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问题的存在和对策的制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审计标准不统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不统一性。

不同的审计标准会导致审计过程中的工作方法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审计成果的不一致性,也不利于审计的有效开展。

2.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有时候会出现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

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审计成果的不准确性,这就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审计重点不清晰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有些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重点并不够明确,这就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审计结果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的风险和问题所在,也不利于问题的积极解决。

4.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对于审计成果的得到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也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

审计成果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如果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那么审计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对策的制定中,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审计成果的准确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存在不可忽视,只有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有效制定对策,才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也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有效的支持。

希望国有企业能够充分重视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意义和效果。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县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国有企业也出现了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县级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常常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而这种干预往往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

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是节约成本,而并没有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设备。

此外,由于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较紧密,企业管理者往往受地方政府的干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受到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起独立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

监察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权力,如开展审计、调查和制定纪律处分等,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由于县级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来自政府部门,他们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内部控制的意识,因此无法有效应对企业面临的问题。

同时,县级国有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会造成内部控制的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水平,并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企业管理者需要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内控制度。

同时,员工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并根据职务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由于县级国有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不足,企业往往没有能力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

这会导致数据的重复录入、重要数据的丢失、数据处理的滞后等问题,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因此,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可以采用开放式与标准模块、统一数据管理和聚合查询、审计和风险管理和自动化集成等方式,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系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错误和纠正不合规问题。

总之,县级国有企业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小觑。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县级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

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或全部持有的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承担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的重要责任。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传统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冗员过多、层级繁复、决策效率低等。

这些弊端使得国有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难以灵活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有企业需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优化机制,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存在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情况,一些管理者过度追求职位权力,却忽视了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情况导致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意承担责任,工作推诿、推责现象严重。

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稳健经营,需要建立起一套明确的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激励管理人员真正履行责任,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严重侵犯,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有些企业被政府部门利用为政绩考核的工具。

这种干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需要摆脱政府的过多干预,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体制刚性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行政体制刚性,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灵活应对,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难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注重体制的柔性化和灵活性,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

国有企业需要深入进行行政管理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国企改革理论认识上不足,改革不彻底,垄断行业坚冰难破等问题。

面对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瞻远瞩,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决议,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之战打响了决胜性的一枪。

国务院国资委今年7月15日宣布,在中央企业启动4项改革的试点,分别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授权试点、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

这标志着国企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

一、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资产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层的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经营者是由两部分构成,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重大决策和公司重要政策,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事务。

公司董事会由股东
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经理层由董事会选聘。

而实际上,国有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直接由上级行政部门或国资监管部门任命、提名,虽然批着“推荐”的外衣,但事实上是在股东会、董事会上“跑跑龙套,走走程序”,造成董事会和经理层“和气一团”,相互制衡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发挥作用。

(二)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企经过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还占很大比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2500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为国家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50%以上。

这足以说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单一,即使一些股权改制企业,虽然也实行了股权多元化,但多元化主体仍然是国有股,没有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三)国有企业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成熟
国有企业家精英队伍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核心作用,但也不排除存在少数能力不够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腐败堕落分子,在中央强势反腐背景下,有10多名中央企业负责人相继落马,这些落马企业负责人掌管少则几百亿,多则几千亿,个别上万亿的国有资产,其腐败行为给党
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目前,由于经理市场、资本市场远未成熟,这样就难以公正地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公司价值,对经营者也就产生不了竞争压力和动力。

当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时,经营者就可能会放弃所有者的利益而追求自己的利益:当所有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营者就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投机行为来谋取个人利益。

(四)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较重?
国有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顶梁柱”角色,但殊不知国有企业的压力和负担非常重。

哪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国有企业上!哪里需要重点扶贫建设,国有企业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上!党和政府的指示指到哪里,国有企业就冲到哪里,真正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而且,国有企业自身负担更重,有人形容一些老牌大型国有企业除了没有自己的火葬场,其他的都有,企业就是社会。

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掩盖了所有问题,当一旦效益下滑,所有问题都将显现。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新一轮国企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治理结构不仅要借鉴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型,更要结合中国国有企业生产资料公有制特性,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制约公司经营者,所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就在于公司经营者的产生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上。

完善治理结构的重点就在要规范董事会运作机制,改善董事会构成,逐步培育职业经理市场,公司经理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选任。

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将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和董事会自主决策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董事会在国资委的指导下,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

(二)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国有企业继续破浪前行。

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思路有:一是在分类改革与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除了极少数“公共政策性企业”外,都可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体制由“集中统一管理”
转向“分层分类管理”,扫除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身份障碍”。

三是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资本社会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提升与国有经济交叉融合的能力。

四是探索经营管理层及员工持股的有效方式,充分激发经营层及员工搞好企业的内生动力。

五是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努力完善产权流动的市场机制和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积极创造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解决民营企业进入“玻璃门”问题。

(三)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权方面,落实董事会行使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的选聘权,增加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在总经理选聘中的参与度。

在董事会行使业绩考核权方面,董事会自主构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在董事会行使薪酬管理方面,董事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明确薪酬策略,建立与经营业绩、风险和责任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自的职能,股东大会必须能够确保股东“用手投票”来维护股东权益;公司董事由股东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公司经理由董事会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监事会应摆脱对董事会的依赖,保证公正地行使监督制约权。

强化公
司外部约束机制。

发展市场体系,通过完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竞争机制,运用市场规律制约企业经营者。

建立公司法规、股东诉讼等法律机制,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

(四)降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国家在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上,要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不断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摊派、要求,不能将政府要办的事情、政府要出的钱都转嫁到国有企业身上去,而应倡导通过正常的税收、上缴利润的形式,进入财政资金库来用好国有资金。

要因地制宜地结合企业自身战略、主业实际和盈利能力等情况,合理引导国有企业量力而行地承担社会责任。

要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配套企业改革资金,适当减免国有企业改革人员安置费用,减少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

(五)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家队伍建设?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企业文化是就是一个企业的血脉。

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创新驱动的积极作用。

不断提高干部和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发展向前。

决策能力和生产的组织协调能力,是资本增值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这两种能力,就是企业家的才能。

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盈利能力说到底就是企业家的存量。

利润的本质不是对货币所有权的回报,而是对
企业家才能所有权的回报。

我国国有企业的掌门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不断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变化、不断适应市场竞争下的强大压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由问题倒逼而来,绕不过,躲不了。

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理清思路,分步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必将乘势而上,取得预期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